Ⅰ 生物學科滿的課時數是多少
語文每周6節;數學每周5節;體育每周3節;音樂每周1節;美術每周1節;外語每周4節;物理每周2-3節;生物每周3-2;歷史每周2-3-2;化學每周3節;地理每周3-2 課時;勞動技術每周2-2-2 課時;思想政治2-2-2課時。
周學科課時:初一32課時;初二33課時;初三27課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初中階段的目標:
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具有為人
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奮、自立、合作、樂觀、進取等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遵紀守法,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
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方法。
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方法,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體魄。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愛好。學會生活自理和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擇業的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Ⅱ 初中教師滿工作量的課時是多少
根據有關規定,初中教師工作量標准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每周10-12節,思想與品德、歷史、地理、每周12-14節,其它學科每周14-16節.
Ⅲ 初中生物的新課程標准哪裡可以免費下載
初中生物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生物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Ⅳ 教育部初中生物課時標準是每周幾課時希望能有具體的文件提供。謝謝。
北師大版 每周七上2課時,七下3課時,八年級都是2課時
Ⅳ 2016初中生物每周多少節為滿課時
七年級每周三節,八年級每周兩節。
Ⅵ 暑假初中生物補課培訓一般多少錢
暑假初中生物補課培訓一般多少錢?我要拿滿分教育提供價格為客觀課外輔導、家教市場的行情價位。具體價格會根據所在城市、路程遠近、課程的難易程度、家教時間等客觀因素會有所浮動,但不會有太大變化。【簽約教師】(1)學前~五年級:90-140/小時(2)六~八年級:100-150/小時(3)九~高二年級:120-180/小時(4)高三年級:150-250/小時【專職教師】(1)學前~五年級:80-120/小時(2)六~八年級:90-140/小時(3)九~高二年級:100-150/小時(4)高三年級:120-180/小時【在校大學生】(1)學前~五年級:40-80/小時(2)六~八年級:50-90/小時(3)九~高二年級:60-100/小時(4)高三年級:70-120/小時
Ⅶ 初中生物課程標准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第一部分前言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生物科學研究在20世紀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的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等,這標志著21世紀人類將進入生物科學技術的新時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顯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物科學也向著更加關注人類自身的方向發展。隨著與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各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生物科學已經日益呈現出主導學科的地位。同時,生物科學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新研製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註重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並增加實踐環節。《標准》期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使他們對今後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課程性質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葯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二、課程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標准》的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標准》提出了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較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校的條件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本《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該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倡導探究性學習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標准》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設計思路《標准》的設計遵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綜合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求和生物科學發展三個方面,《標准》選取了10個主題: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健康地生活。
考慮到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內容標准突出了人與生物圈。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兩類作用最大的生物,因此,將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為一個主題。動物和細菌、真菌等生物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考慮到各門類動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知識比較繁多,其中很多生理知識和人體生理知識有較大的相似性,因此,除了將"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單列為一個主題外,其他知識主要分散在相關主題中。
考慮到生物技術發展迅猛,已經顯現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並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每個普通公民的生活和發展,因而安排"生物技術"主題。
考慮到使每個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之一,也是生物課程的一項重要任務,因而單列"健康地生活"主題。
《標准》規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的目標,需要通過學生主動的、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才能逐步達到,因此,課程內容標准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建議和案例。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課程總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課程具體目標
知識獲得有關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生物進化以及生物技術等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基礎知識。
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能力
正確使用顯微鏡等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增強振興祖國和改變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第三部分內容標准
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內容標準是(標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10個一級主題:
1.科學探究
2.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3.生物與環境
4.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5.生物圈中的人
6.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7.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8.生物的多樣性
9.生物技術
10.健康地生活
每個一級主題一般由若干二級主題及具體內容標准和活動建議組成。具體內容標准規定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所要達到的基本的學習目標。活動建議列舉了有利於學習目標達成的觀察、調查、資料的收集和分析、討論、實驗、實踐等活動建議。
一、科學探究
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將科學探究引入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內容標准,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
科學探究能力和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在學生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這就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因此,本《標准》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准之中。教師應積極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並將科學探究的內容標准盡可能滲透到各主題內容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時不僅應讓學生參加科學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動,也應該注意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若幹完整的探究活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1、理解科學探究
(1)體驗到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
(2)意識到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基礎,解決科學問題常常需要作出假設。
(3)意識到科學探究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
(4)意識到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實驗、調查,又需要進行推理和判斷。
(5)體會到科學探究需要正確地表達、需要與人交流和合作。
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過程 基 本 要 求
提出問題 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
作出假設 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制定計劃 擬定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
實施計劃 進行觀察、調查和實驗。收集數據。評價數據的可靠性。
得出結論 描述現象。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 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案例: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 各種變式
課時:1課時。
目的:探究哪些環境因素影響鼠婦的分布。
材料器具:培養皿,吸水紙,紙板等。
方法步驟:
(1)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在課前觀察鼠婦的生活環境,捕捉鼠婦若干個(注意:不能破壞學校或社區的草坪或花壇等)。針對鼠婦的生活環境提出問題。(提出問題)
(2)通過交流自己是在什麼地方捕捉到鼠婦的,對影響鼠婦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作出假設 。 (作出假設)
(3)利用教師提供的器具和實驗室可利用的其他器具,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用以驗證自己的 假設。(制定計劃)
(4)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觀察並記錄鼠婦在一定時間內的活動變化。 (實施計劃)
(5)各組交流實驗數據。分析小組和全班的數據,討論實驗數據是否支持假設。 (得出結論)
(6)討論"環境中的陽光、溫度、水分等因素對於鼠婦的分布有什麼影響"問題後, 交流與撰寫探究報告。 (表達、交流)
活動完成後將鼠婦放回大自然中。
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生物體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是細胞重要的生理活動。細胞經過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由功能不同的組織形成器官,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多細胞生物體依靠細胞、組織、器官之間的協調活動,表現出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理解有關細胞的知識是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基礎,教師應提供機會,引導學生探究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初步學會顯微觀察的方法和技能,激發探究的興趣。
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具體內容標准 活 動 建 議
說明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使用顯微鏡和模仿製作臨時裝片。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功能單位。
用顯微鏡觀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給學生提供多種動植物材料,通過模仿製作臨時裝片,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
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描述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觀察某種原生動物(例如草履蟲)的取食、運動、趨性。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指導學生從網路中查找有關方面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