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識別技術包括哪些介紹各有什麼特點
目前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包括指紋、虹膜、面部、掌紋、靜脈等生理特徵識別技術和步態、筆跡、聲音等行為特徵識別技術。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有安全性好、不易丟失、難以仿冒和攜帶方便等諸多優點。
在單種模態中,靜脈識別技術它同樣具有唯一性、可靠性,作為身份授權、身份認證的精確度特別高。
多模態融合是人臉識別乃至生物特徵識別的重要突破——不僅能通過多因子的方式提升識別精準度,也能在一定程度提升生物識別技術的場景適應性和隱私安全性。
B. 醫學實驗動物學的生物安全涉及哪些主要方面
實驗動物學是以實驗動物為主要研究對象,並將培育的試驗動物應用於生命科學等研究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簡而言之,它是研究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1、實驗動物遺傳育種學運用遺傳調控原理,控制動物的遺傳特性,培育新的實驗動物品種、品系和各種動物模型,從而達到實驗動物科學的目的。
2、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是研究實驗動物的分類、生物學特性及其與人和動物關系的科學。
3、主要研究物理化學因素(溫度、濕度、空氣流量、風速、氣壓、氨氣、有害氣體等)、營養因素(飼料、水等)、生活環境(房屋、籠子、床上用品、飲水用具等)、生物因素(個體間關系、飼養密度等)的影響,實驗動物身上的微生物、寄生蟲、其他動物和人類等。
(2)生物特徵系統用於安全性的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研究方法:動物門類繁多,作為學科也極其復雜,但綜合起來,其研究方法不外:
1、描述法:通過觀察,用文字和數字記錄動物的外形、內部結構、生活習性、經濟和學術意義。
2、比較法:通過動物間的系統比較,推斷出動物之間的異同,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得出規律。
3、實驗法:在人為條件下,採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觀察動物的生命和生命活動現象,揭示動物生命和生命活動的本質,實驗法和比較法往往同時進行。
C. 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的安全性
生物識別 一、生物識別技術概念
1、生物識別定義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這里的生物特徵通常具有唯一的(與他人不同)、可以測量或可自動識別和驗證、遺傳性或終身不變等特點。
所謂生物識別的核心在於如何獲取這些生物特徵,並將之轉換為數字信息,存儲於計算機中,利用可靠的匹配演算法來完成驗證與識別個人身份的過程。
2、生物識別技術的特徵分類
生物識別的涵義很廣,大致上可分為身體特徵和行為特徵兩類。
身體特徵包括:指紋、掌靜脈、掌型、視網膜、虹膜、人體氣味、臉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為特徵則包括:簽名、語音、行走步態等。生物識別系統則對生物特徵進行取樣,提取其唯一的特徵轉化成數字代碼,並進一步將這些代碼組成特徵模板,當人們同識別系統交互進行身份認證時,識別系統通過獲取其特徵與資料庫中的特徵模板進行比對,以確定二者是否匹配,從而決定接受或拒絕該人。
下表對五類主要的人體生物特徵的自然屬性進行了比較
自然屬性 虹膜 指紋 面部 DNA 手掌靜脈
唯一性 因人而異 因人而異 因人而異 親子相近同卵雙胞胎相同 唯一性
穩定性 終身不變 終身不變 隨年齡段改變 終身不變 終生不變
抗磨損性 不易磨損 易磨損 較易磨損 不受影響 不受影響
痕跡殘留 不留痕跡 接觸時留有痕跡 不留痕跡 體液、細胞中含有 不留痕跡
遮蔽情況 可戴手套面罩 不能戴手套 不能戴手套 不需接觸
從上表列出的特性可以看出,某一應用領域可能特別需要某種生物特徵,如刑偵應用與手掌靜脈、指紋識別、親子鑒定與 DNA 等。與其他生物特徵相比,虹膜組織更適合於信息安全和通道控制領域。例如,雖然多種特徵都具有因人而異的自然屬性,但虹膜的重復率極低,遠遠低於其他特徵。又如,容易留痕跡可以給刑偵帶來很大方便,但痕跡易被他人利用來造假,則不利於信息安全。再則,虹膜相對不易因傷受損,更加大大減少了因外傷而導致無法進行識別的可能性。而手掌靜脈識別更完美,精確度可以和虹膜識別媲美,無需接觸,操作方便,適應人群廣泛。
[編輯本段]幾種常見的生物特徵識別方式
1.指紋識別
指紋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麵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線。紋線有規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紋型。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點和分叉點,稱為指紋的細節特徵點。指紋識別即指通過比較不同指紋的細節特徵點來進行鑒別。由於每個人的指紋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間,指紋也有明顯區別,因此指紋可用於身份鑒定。
指紋識別技術是目前最成熟且價格便宜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目前來說指紋識別的技術應用最為廣泛,我們不僅在門禁、考勤系統中可以看到指紋識別技術的身影,市場上有了更多指紋識別的應用:如筆記本電腦、手機、汽車、銀行支付都可應用指紋識別的技術。
2.靜脈識別
靜脈識別系統就是首先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從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演算法提取特徵值,通過紅外線CCD攝像頭獲取手掌靜脈、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將特徵值存儲。靜脈比對時,實時採取靜脈圖,提取特徵值,運用先進的濾波、圖像二值化、細化手段對數字圖像提取特徵,同存儲在主機中靜脈特徵值比對,採用復雜的匹配演算法對靜脈特徵進行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確認身份。全過程採用非接觸式。
3.虹膜識別
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在紅外光下呈現出豐富的紋理信息,如斑點、條紋、細絲、冠狀、隱窩等細節特徵。虹膜從嬰兒胚胎期的第3個月起開始發育,到第8個月虹膜的主要紋理結構已經成形。除非經歷危及眼睛的外科手術,此後幾乎終生不變。
虹膜識別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們的身份,其核心是使用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方法對人眼睛的虹膜特徵進行描述和匹配,從而實現自動的個人身份認證。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測試結果表明:虹膜識別是各種生物特徵識別方法中錯誤率最低的。
從普通家庭門禁、單位考勤到銀行保險櫃、金融交易確認,應用後都可有效簡化通行驗證手續、確保安全。如果手機載入「虹膜識別」,即使丟失也不用擔心信息泄露。機場通關安檢中採用虹膜識別技術,將縮短通關時間,提高安全等級。
4.視網膜識別
視網膜是眼睛底部的血液細胞層。視網膜掃描是採用低密度的紅外線去捕捉視網膜的獨特特徵,血液細胞的唯一模式就因此被捕捉下來。
視網膜識別的優點就在於它是一種極其固定的生物特徵,因為它是「隱藏」的,故而不可能受到磨損,老化等影響;使用者也無需和設備進行直接的接觸;同時它是一個最難欺騙的系統,因為視網膜是不可見的,故而不會被偽造。另一方面,視網膜識別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如:視網膜技術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的損壞,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設備投入較為昂貴,識別過程的要求也高,因此角膜掃描識別在普遍推廣應用上具有一定的難度。
5.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根據人的面部特徵來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包括標准視頻識別和熱成像技術兩種。
標准視頻識別是透過普通攝像頭記錄下被拍攝者眼睛、鼻子、嘴的形狀及相對位置等面部特徵,然後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再利用計算機進行身份識別。視頻面部識別是一種常見的身份識別方式,現已被廣泛用於公共安全領域。
熱成像技術主要透過分析面部血液產生的熱輻射來產生面部圖像。與視頻識別不同的是,熱成像技術不需要良好的光源,即使在黑暗情況下也能正常使用。
6.手掌幾何學識別
手掌幾何學識別就是通過測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徵來進行識別,高級的產品還可以識別三維圖象。作為一種已經確立的方法,手掌幾何學識別不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較方便。它適用的場合是用戶人數比較多,或者用戶雖然不經常使用,但使用時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這種技術的准確性可以非常高,同時可以靈活地調整性能以適應相當廣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讀取器使用的范圍很廣,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統中,因此成為許多生物特徵識別項目中的首選技術。
7. DNA識別
人體內的DNA在整個人類范圍內具有唯一性(除了同卵雙胞胎可能具有同樣結構的DNA外)和永久性。因此,除了對同卵雙胞胎個體的鑒別可能失去它應有的功能外,這種方法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和准確性。DNA鑒別方法主要根據人體細胞中DNA分子的結構因人而異的特點進行身份鑒別。這種方法的准確性優於其它任何身份鑒別方法,同時有較好的防偽性。然而,DNA的獲取和鑒別方法(DNA鑒別必須在一定的化學環境下進行)限制了DNA鑒別技術的實時性;另外,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改變人體DNA的結構組成,系統無法正確的對這類人群進行鑒別。
8.聲音和簽字識別
聲音和簽字識別屬於行為識別的范疇。聲音識別主要是利用人的聲音特點進行身份識別。聲音識別的優點在於它是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容易為公眾所接受。但聲音會隨音量、音速和音質的變化而影響。比如,一個人感冒時說話和平時說話就會有明顯差異。再者,一個人也可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聲音進行偽裝和控制,從而給鑒別帶來一定困難。簽字是一種傳統身份認證手段。現代簽字識別技術,主要是透過測量簽字者的字形及不同筆劃間的速度、順序和壓力特徵,對簽字者的身份進行鑒別。簽字與聲音識別一樣,也是一種行為測定,因此,同樣會受人為因素的影響。
9.親子鑒定(基因識別)
由於人體約有30億個核苷酸構成整個染色體系統,而且在生殖細胞形成前的互換和組合是隨機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億個核苷酸的組成序列,這就是人的遺傳多態性。盡管遺傳多態性的存在,但每一個人的染色體必然也只能來自其父母,這就是DNA親子鑒定的理論基礎。
D. 基於生物特徵的身份認證技術有哪些
基於生物特徵的身份認證技術有哪些
1,目前身份認證主要手段:
(1)靜態密碼:用戶的密碼是由用戶自己設定的。在網路登錄時輸入正確的密碼,計算機就認為操作者就是合法用戶。靜態密碼機制無論是使用還是部署都非常簡單,但從安全性上講,用戶名/密碼方式一種是不安全的身份認證方式。
(2)智能卡:智能卡認證是通過智能卡硬體不可復制來保證用戶身份不會被仿冒。
(3)簡訊密碼:簡訊密碼以手機簡訊形式請求包含6位隨機數的動態密碼,身份認證系統以簡訊形式發送隨機的6位密碼到客戶的手機上。客戶在登錄或者交易認證時候輸入此動態密碼,從而確保系統身份認證的安全性。
(4)動態口令:動態口令是應用最廣的一種身份識別方式,一般是長度為5~8的字元串,由數字、字母、特殊字元、控制字元等組成。
(5)USB KEY:基於USB Key的身份認證方式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方便、安全的身份認證技術。它採用軟硬體相結合、一次一密的強雙因子認證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安全性與易用性之間的矛盾。
(6)生物識別:運用who you are方法, 通過可測量的身體或行為等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
(7)雙因素:所謂雙因素就是將兩種認證方法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認證的安全性。
2,身份認證:也稱為「身份驗證」或「身份鑒別」,是指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確認操作者身份的過程,從而確定該用戶是否具有對某種資源的訪問和使用許可權,進而使計算機和網路系統的訪問策略能夠可靠、有效地執行,防止攻擊者假冒合法用戶獲得資源的訪問許可權,保證系統和數據的安全,以及授權訪問者的合法利益。
E.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1、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身體特徵如指紋、靜脈、掌型、視網膜、虹膜、人體氣味、臉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為特徵如簽名、語音、行走步態等。生物識別系統則對生物特徵進行取樣,提取其唯一的特徵轉化成數字代碼,並進一步將這些代碼組成特徵模板。
2、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主要是通過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這里的生物特徵通常具有唯一的(與他人不同)、可以測量或可自動識別和驗證、遺傳性或終身不變等特點。
(5)生物特徵系統用於安全性的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1、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
2、人臉與人體的其它生物特徵(指紋、虹膜等)一樣與生俱來,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復制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鑒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我國第二代身份證便實現了指紋採集,且各大智能手機都紛紛實現了指紋解鎖功能。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紋識別早已經在消費電子、安防等產業中廣泛應用,通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技術方面也在不斷的革新。
F.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對實驗人員、實驗室,乃至環境保護的要求。
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水平標准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建立的。
根據操作不同危險度等級微生物所需的實驗室設計特點、建築構造、防護設施、儀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為基礎實驗室-一級生物安全水平、基礎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防護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護實驗室-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6)生物特徵系統用於安全性的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生物安全問題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聯合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關於生物技術安全的特設工作小組,開始關注生物安全問題。
國際上對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別重視是在1992年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此次大會簽署的兩個綱領性文件《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均專門提到了生物技術安全問題。
從1994年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共組織了10輪工作會議和政府間談判,為制訂一個全面的《生物安全議定書》做准備,為了盡快擬定議定書初稿,還召開了4次關於《生物安全議定書》的「特設專家工作組」會議。
1999年2月和2000年1月先後召開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特別會議及其「續會」,130多個國家派代表團參加會議討論有關問題,其中歐盟15國最為積極,環境部長全部到會,美國副國務卿參加了此次會議。
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生物多樣性公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終於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內羅畢開放簽署,其後從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