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學上dic什麼意思

生物學上dic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2-12 15:31:20

① 在醫學上MODS,ARDS,DIC,CVP各代表什麼意思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 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是指在嚴重創傷、感染和休克時,原無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同時或者在短時間內相繼出現兩個以上器官系統的功能障礙以致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必須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的綜合征。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指肺內、外嚴重疾病導致以肺毛細血管彌漫性損傷、通透性增強為基礎,以肺水腫、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張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進行性呼吸窘迫和難治性低氧血症為臨床特徵的急性呼吸衰竭綜合征。

DIC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細血管、小動脈、小靜脈內廣泛纖維蛋白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導致循環功能和其他內臟功能障礙,消耗性凝血病,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產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臨床表現。

CVP 中心靜脈壓 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靜脈胸腔段的壓力。它可判斷病人血容量、心功能與血管張力的綜合情況。正常值為0.49—1.18kPa(5一12cmH2O) 。CVP<0.49kPa表示血容量不足,應迅速補充血容量。而CVP>0.98kPa,則表示容量血管過度收縮或有心力衰竭的可能,應控制輸液速度或採取其他相應措施。若CVP>1.47一1.96kPa表示有明顯心力衰竭,且有發生肺水腫的危險,應暫停輸液或嚴格控制輸液速度,並給予速效洋地黃制劑和利尿葯或血管擴張劑。

② 生物顯微鏡的幾種觀察方法都有什麼作用

一.相差鏡檢法(Phasecontrast)

在光學顯微鏡的發展過程中,相差鏡檢術的發明成功,是近代顯微鏡技術中的重要成就.我們知道,人眼只能區分光波的波長(顏色)和振幅(亮度),對於無色通明的生物標本,當光線通過時,波長和振幅變化不大,在明場觀察時很難觀察到標本.

相差顯微鏡利用被檢物體的光程之差進行鏡檢,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現象,將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變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無色透明的物質也可成為清晰可見.這大大便利了活體細胞的觀察,因此相差鏡檢法廣泛應用於倒置顯微鏡.

相差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是,把透過標本的可見光的光程差變成振幅差,從而提高了各種結構間的對比度,使各種結構變得清晰可見.光線透過標本後發生折射,偏離了原來的光路,同時被延遲了1/4λ(波長),如果再增加或減少1/4λ,則光程差變為1/2λ,兩束光合軸後干涉加強,振幅增大或減下,提高反差.在構造上,相差顯微鏡有不同於普通光學顯微鏡兩個特殊之處:

1.環形光闌(annulardiaphragm)位於光源與聚光器之間,作用是使透過聚光器的光線形成空心光錐,焦聚到標本上.

2.相位板(annularphaseplate)在物鏡中加了塗有氟化鎂的相位板,可將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遲1/4λ.分為兩種:

1.A+相板:將直射光推遲1/4λ,兩組光波合軸後光波相加,振幅加大,標本結構比周圍介質更加變亮,形成亮反差(或稱負反差).

2.B+相板:將衍射光推遲1/4λ,兩組光線合軸後光波相減,振幅變小,形成暗反差(或稱正反差),結構比周圍介質更加變暗

二.暗視野觀察(Darkfield)

暗視野實際是暗場照明發.它的特點和明視野不同,不直接觀察到照明的光線,而觀察到的是被檢物體反射或衍射的光線.因此,視場成為黑暗的背景,而被檢物體則呈現明亮的象.

暗視野的原理是根據光學上的丁道爾現象,微塵在強光直射通過的情況下,人眼不能觀察,這是因為強光繞射造成的.若把光線斜射它,由於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體積,為人眼可見.

m..m暗視野觀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視野聚光鏡.它的特點是不讓光束由下至上的通過被檢物體,而是將光線改變途徑,使其斜射向被檢物體,使照明光線不直接進入物鏡,利用被檢物體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圖象.暗視野觀察的解析度遠高於明視野觀察,最高達0.02—0.004

三.明視野觀察(Brightfield)

明視野鏡檢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鏡檢方式,廣泛應用於病理、檢驗,用於觀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顯微鏡均能完成此功能.

四.偏光顯微鏡(Polarizingmicroscope)

偏光顯微鏡的特點

偏光顯微鏡是鑒定物質細微結構光學性質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發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的特點,就是將普通改變為偏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鑒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行)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

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

五.微分干涉稱鏡檢術()

微分干涉鏡檢術出現於60年代,它不僅能觀察無色透明的物體,而且圖象呈現出浮雕壯的立體感,並具有相襯鏡檢術所不能達到的某些優點,觀察效果更為逼真.

原理;

微分干涉稱鏡檢術是利用特製的渥拉斯頓棱鏡來分解光束.分裂出來的光束的振動方向相互垂直且強度相等,光束分別在距離很近的兩點上通過被檢物體,在相位上略有差別.由於兩光束的裂距極小,而不出現重影現象,使圖象呈現出立體的三維感覺.

DIC顯微鏡的物理原理完全不同於相差顯微鏡,技術設計要復雜得多.DIC利用的是偏振光,有四個特殊的光學組件:偏振器(polarizer)、DIC棱鏡、DIC滑行器和檢偏器(analyzer).偏振器直接裝在聚光系統的前面,使光線發生線性偏振.在聚光器中則安裝了偌瑪斯斯棱鏡,即DIC棱鏡,此棱鏡可將一束光分解成偏振方向不同的兩束光(x和y),二者成一小夾角.聚光器將兩束光調整成與顯微鏡光軸平行的方向.最初兩束光相位一致,在穿過標本相鄰的區域後,由於標本的厚度和折射率不同,引起了兩束光發生了光程差.在物鏡的後焦面處安裝了第二個偌瑪斯斯棱鏡,即DIC滑行器,它把兩束光波合並成一束.

這時兩束光

③ 請問醫學里的DIC是什麼意思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在進展過程中產生凝血功能障礙的最終共同途徑,是一種臨床病理綜合征。由於血液內凝血機制被彌散性激活,促發小血管內廣泛纖維蛋白沉著,導致組織和器官損傷;

另一方面,由於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傾向。兩種矛盾的表現在DIC疾病發展過程中同時存在,並構成特有臨床表現。在DIC已被啟動的患者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國內尚無發病率的報道。DIC病死率高達31%~80%。

/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c4f7604589d6277f9f2ff80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c4f7604589d6277f9f2ff80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c4f7604589d6277f9f2ff801"/>

(3)生物學上dic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DIC的病因來自於基礎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惡性疾病約佔2/3,產科災難和外傷也是DIC的主要病因。

誘發DIC的基礎疾病包括:

①全身感染/嚴重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等。②外傷,包括多發性創傷、大面積的灼傷、脂肪栓塞等。③器官損害,見重症胰腺炎等。

④惡性腫瘤,包括各種實體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⑤產科災難,包括羊水栓塞、胎盤早剝、死胎綜合征等。⑥其他,如嚴重肝衰竭、嚴重中毒或蛇咬傷、輸血反應、器官移植排異反應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

/ke..com/item/%E5%BC%A5%E6%95%A3%E6%80%A7%E8%A1%80%E7%AE%A1%E5%86%85%E5%87%9D%E8%A1%80/2249561?fromtitle=DIC&fromid=15286090"target="_blank"title="網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網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④ 顯微鏡 目鏡 物鏡

xianweijing
顯微鏡
microscope

將微小物體或物體的微細部分高倍放大,以便觀察的儀器或設備。它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及科學研究。生物學和醫學工作者在業務中也經常使用顯微鏡。大致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即以可見光為光源的顯微鏡。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在結構上可分為光學系統和機械裝置兩個部分。光學系統主要包括目鏡、物鏡、聚光器、光闌及光源等部分。機械裝置主要包括鏡筒、鏡柱、載物台、鏡座、粗細調節螺旋等部分(圖1 [光學顯微鏡])。其基本光學原理如圖2[光學顯微鏡成像原理模式圖],圖中左邊小的凸透鏡代表短焦距的一組透鏡,稱物鏡。右邊大的凸透鏡代表長焦距的一組透鏡,稱目鏡。被觀察的物體(AB)放在物鏡焦點(f)稍外的地方。物體的光線通過物鏡後在目鏡焦點(f)稍內方形成一個倒立的放大實像(BA)。觀察者的眼睛通過目鏡將該實像(BA)進一步放大為一個倒立的虛像(BA)。
目鏡位於顯微鏡筒的上方,一般由兩個凸透鏡構成。它除了進一步擴大物鏡所形成的實像之外,也限制了眼睛所觀察的視野。按放大率分,常用目鏡有5倍、10倍和15倍三種。
物鏡一般位於顯微鏡筒的下方,接近所觀察的物體。由8~10片透鏡組成。其作用一是放大(給物體造成一個放大的實像),二是保證像的質量,三是提高解析度。常用物鏡可按放大率分為低倍 (4×)、中倍(10×或20×)、高倍 (40×)和油浸物鏡(100×)。多個物鏡共同鑲在換鏡轉盤上,可以按需要轉動轉盤選擇不同倍數的物鏡。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目鏡倍數乘物鏡倍數,如目鏡為10倍,物鏡為40倍,則放大倍數為40×10倍(放大400倍)。優良的顯微鏡可放大2000倍,可分辨相距1×10cm的兩點。
當白光通過凸透鏡時,波長較短的光(藍紫色),其折射度大於長波長的光(紅橙色),因此,成像時在像周出現各色光譜圍繞,並且有一圈藍色或紅色的輝光,這種顏色上的缺陷稱為色差。由於光線進入(和離開)透鏡鏡面各部分的角度不同,從透鏡四周透過的光線與從透鏡中心透過的光線相比,其折射角度較大。因此,成像時在像周出現模糊而歪曲的影像。這種成像面彎曲的缺陷稱為球面差。一系列形狀、結構和距離不同的凸和凹透鏡組互相配合,便能最大限度地糾正色差和球面差,形成一個明亮、清晰而准確的影像。這就是目鏡或物鏡分別由一組透鏡構成的緣故。這種透鏡稱為平場消色差透鏡。
光線從一種介質(如空氣)投射到另一種較為緻密的介質(如玻璃)中時會彎向「法線」(與介質交界面垂直的一條線),如圖3 [光線通過物鏡時的情況]中的BOA線。光線由緻密介質(玻璃)進到不緻密介質(空氣)中時會偏離「法線」,如AOB線(圖3a)當光線穿過聚光鏡玻璃(折射率為1.51)進入空氣時同樣會偏離,向外折射,因此進入物鏡的光量減少很多,像的分辨力也降低。使用100倍物鏡時,如果在物鏡和蓋玻片之間充以油液(折射率同樣為1.51)以隔絕空氣,則光線幾乎可以不折射地進入物鏡,這就增加了像的亮度和解析度。這種物鏡稱為油浸物鏡(圖3b)。
聚光器位於顯微鏡台的下方,可會聚來目光源的光線,將光量集中於標本,使標本受到光強適度的均勻照射。聚光器的下端裝有孔徑光闌(光圈)以控制光束的粗細。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照明光源位於聚光器的下方,為特製的照度均勻的強光燈泡,並且配有可變電阻,可以改變光線的強度。
由於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光源光線自鏡體下方向上透射,通過聚光鏡、物鏡,達到目鏡,因此在醫學及生物學研究中必須將被觀察的樣品切成能透過光線的、厚約6m 的薄片,並且要進行染色以顯示不同的組織和細胞等細微結構。整個加工過程稱常規組織製片技術,包括選取適當的組織材料經甲醛(福爾馬林)液固定,逐級酒精脫水,石蠟包埋,用切片機將組織切成薄片裱在玻璃片上,再經蘇木素―伊紅染料著色,最後將組織玻片封固在光學樹脂膠內。制好的組織玻片可長期保存。
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安裝在鏡筒的兩端,它們的距離是固定的。將組織玻片放在載物台上,旋轉粗調螺旋使載物台接近物鏡。組織切片進入物鏡第一焦平面,目鏡內即可見標本內的組織影像。然後用細調螺旋使目鏡內的影像清晰即可進行觀察。改換放大倍數時就要調換目鏡或物鏡。
醫學和生物學常使用的光學顯微鏡 有下列12種:
暗視野顯微鏡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台下配一個暗視野聚光器(圖4),來自下面光源的光線被拋物面聚光器反射,形成了橫過顯微鏡視野而不進入物鏡的強烈光束。因此視野是暗的,視野中直徑大於 0.3m的微粒將光線散射,其大小和形態可清楚看到。甚至可看到普通明視野顯微鏡中看不見的幾個毫微米的微粒。因此在某些細菌、細胞等活體檢查中常常使用。
實體顯微鏡 由雙筒目鏡和物鏡構成。放大率 7~80倍。利用側上方或下方顯微鏡燈照明。在目鏡內形成一個直立的放大實像,可以觀察未經加工的物體的立體形狀、顏色及表面微細結構,並能進行顯微解剖操作,也可以觀察生物機體的組織切片。
熒光顯微鏡 在短波長光波(紫外光或紫藍色光,波長250~400nm)照射下,某些物質吸收光能,受到激發並釋放出一種能量降級的較長的光波(藍、綠、黃或紅光,波長400~800nm),這種光稱熒光。某種物質在短光波照射下即可發生熒光,如組織內大部分脂質和蛋白質經照射均可發出淡藍色熒光,稱為自發性熒光。但大部分物質需要用熒光染料(如吖啶橙、異硫氰酸熒光素等)染色後,在短光波照射下才能發出熒光。熒光顯微鏡的光源為高壓汞燈,發出的紫外光源經過激發濾光片(此濾光片可通過對標本中熒光物質合宜的激發光)過濾後射向普勒姆氏分色鏡分色鏡將激發光向下反射,通過物鏡投射向經熒光染料染色的標本。染料被激發並釋放出熒光,通過物鏡,穿過分色鏡和目鏡即可進行觀察。目鏡下方安置有屏障濾片(只允許特定波長的熒光通過)以保護眼眼及降低視野暗度(圖4 [熒光顯微鏡光學原理])。熒光顯微鏡的特點是靈敏度高,在暗視野中低濃度熒光染色即可顯示出標本內樣品的存在,其對比約為可見光顯微鏡的 100倍。30年代熒光染色即已用於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及細胞、纖維等的形態觀察和研究。如用抗酸菌熒光染色法可幫助在痰中找到結核桿菌。40年代創造了熒光染料標記蛋白質的技術,這種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免疫熒光抗體染色的常規技術中,可檢查和定位病毒、細菌、黴菌、原蟲、寄生蟲及動物和人的組織抗原與抗體,可用以探討病因及發病機理,如腎小球疾病的分類及診斷,乳頭瘤病毒與子宮頸癌的關系等。在醫學實驗研究及疾病診斷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
偏光顯微鏡 從光源發出的光線通過空氣和普通玻璃時,在與光線垂直的平面內的各個方向以同一振幅進行振動並迅速向前方傳遞,這是光的波動性原理。空氣與普通玻璃為各向同性體,又稱單折射體。如果該光源的光通過一種各向異性體(又稱雙折射體)時,會將一束光線分為各只有一個振動平面的,而且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兩束光線。這兩束光線的振動方向、速度、折光率和波長都不相同。這樣只有一個振動平面的光線稱偏振光。偏光顯微鏡即利用這一現象而設計。偏光顯微鏡內,在物鏡與目鏡間插入一個檢偏鏡片,光源與聚光器間鑲有起偏鏡片,圓形載物台可以作360°旋轉(圖5[偏光顯微鏡光學原理])。起偏與檢偏鏡片處於正交檢偏位時,視野完全變黑。將被檢物體放在顯微鏡台上。若被檢物為單折射體,則旋轉鏡台,視野始終黑暗。若旋轉鏡台一周,視野內被檢物四明四暗,則說明被檢物是雙折射體。許多結晶物質(如痛風結節中的尿酸鹽結晶、尿結石、膽結石等),人體組織內的彈力纖維、膠原纖維、染色體和澱粉樣原纖維等都是雙折射體,可借偏振光顯微鏡術檢驗,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位相顯微鏡 又稱相差顯微鏡或相襯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之所以看不見未染色的組織、細胞和細菌、病毒等活機體的圖像,是因為通過樣品的光線變化差別(反差)很小。標本染色後改變了振幅(亮度)和波長(顏色),影響了反差而獲得圖像。但是染色會引起樣品變形,也可使有生命的機體死亡。要觀察不染色的新鮮組織、細胞或其他微小活體必須使用位相顯微鏡。位相顯微鏡的原理是兩個光波因位相差而互相干涉,出現光波強弱和反差的改變而成可見影像。點光源發出的光線可以表現為正弦波圖形(圖6a[位相顯微鏡])。兩個波峰間的距離為波長,波的振幅表示光的亮度(振幅大、亮度高)。設想同一光源發出的兩條光波,分別同時通過空氣及某種透明介質。在通過一定厚度的某種透明介質時,光波的速度就會降低,但是光的亮度未變。光波在通過該透明介質後比一直在空氣中前進的另一條光波遲滯了波長,因而兩條光波出現了位相的變化(位相差)。但人眼不能分辨這兩條平行光線的位相差。如果這兩條光波射到光屏的同一點上,而且一條光波比另一條光波遲滯了半個波長,即兩條光波因位相相反而互相干涉抵消則光線消失,或者相對振幅相互影響而光線減弱。如果一條光波雖然遲滯了一個波長,但兩條光波位相相同,則因波的疊加而光線增強。
位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普通光學顯微鏡相同。不同之處在於:①物鏡鏡頭上面,在物鏡第二焦平面裝有一塊圓盤狀的位相板(圖6b[位相顯微鏡])。②聚光器下面,在聚光器第一焦平面裝有環形光束,光束上刻有狹窄的縫隙可通過環形強光(圖6c[位相顯微鏡])。如圖6d所示,環形光束 A點發出的光線經過聚光器後成為平行光線。光線通過載物台上的樣品時,因樣品內各個質點(如b點)的折射率不同而受到干涉,發生衍射,即分為未偏向波(實線)和偏向波(虛線)。未偏向波通過物鏡聚焦於位相板 A 點上成像,然後通過位相板,均勻地分布在標本像平面上成為背景。偏向波通過物鏡後從位相板 A點周圍通過位相板同樣聚焦在像平面的B上。換句話說,未偏向波和偏向波是分別通過位相板的不同部位。在位相板上不同的區域塗有不同的塗層,可以分別改變未偏向波或偏向波的速度和亮度,由此兩種光波出現了位相差,差了半個波長或一個波長,它們在像平面的合波就出現明暗對比,樣品內的各個細節也就能看得見。
總之,位相顯微鏡是利用樣品中質點折射率的不同或質點厚度的不等,產生光線的相位差,使新鮮標本不必染色就可以看到,而且能夠觀察到活細胞內線粒體及染色體等精細結構,還可以應用於黴菌、細菌、病毒等更微小活體的研究,進行標本形態、數量、活動及分裂、繁殖等生物學行為觀察,並可進行量度與比較。
倒置式顯微鏡 普通顯微鏡鏡的物鏡頭方向向下接近標本。倒置式顯微鏡的物鏡鏡頭則處於垂直向上的位置,因此目鏡和鏡筒的縱軸與物鏡的縱軸呈45度角。載物檯面積較大,在物鏡上方,載物台上方有一個長焦距聚光器和照明光源。物鏡和聚光器可裝配位相顯微鏡的附件。放大率16~80倍。組織培養瓶和培養皿可以直接放在載物台上,進行不染色新鮮標本及活體、細胞的形態、數量和動態觀察。可進行多孔微量生物化學及免疫反應平板的結果觀察。倒置式顯微鏡可換用普通亮視野光學鏡頭;可裝配偏振光、微分干涉差、熒光附件進行觀察。
微分干涉差顯微鏡(DIC) 又稱干擾或干涉顯微鏡。能看到和測定微小的位相變化,與位相顯微鏡相似,使無色透明的標本具有明暗和顏色的變化,從而增強反差。在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上安裝偏光和干涉部件,以及360°旋轉載物台它又利用偏振光的干涉原理。如圖7[微分干涉差顯微鏡光學原理]所示,在光源上方安置有起偏鏡片和光束分解棱鏡。從起偏鏡片出來的直線偏振光通過光束分解棱鏡後,分成互相垂直振動的兩條直線偏振光。兩條光線經聚光器折射後射向樣品。因樣品內各個質點的折射射率不同,部分光波的位相改變及因干涉而發生橫向偏移。兩條光線通過物鏡後經第二組光束分解棱鏡相合並,由檢偏鏡發生干涉。終末像的每一個點是由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互相重疊的不同圖像構成的一種混合像,從而使肉眼得以辨識。
微分干涉差顯微鏡同樣可以觀察到在普通亮視野中看不見的無色透明物體,可以觀察細胞、細菌等活體,而且影像呈立體感,較位相顯微鏡的影像更細致、更逼真。可用它對活細胞的各個部位作更精細的研究。如果用白光照明,不同位相表現為各種顏色,轉動載物台,顏色會發生變化。單色光照明產生明暗反差,各種成分呈現不同的對比度。微分干涉差顯微鏡又可以作為一種高度精密的超微量光學天平來使用,用以估測的干物體的精確質量可以小到 1×克。當細胞中所含固體物質的濃度增加百分之一時,其折射率相應增加0.0018。細胞各相成分的折射率可以根據它與相關區域(懸浮液區)間位種的不同而估計,從而可進一步算出一個細胞中某些成分的乾燥重量。
攝影顯微鏡 現代高質量顯微鏡均可安裝顯微照相的各種附件,可以及時完整地保留科學資料。用於照相的顯微鏡要求光學系統和機件結構精密,鏡體堅固穩定。它裝配三目鏡筒,其中兩個45°角觀察用目鏡鏡筒和一個中央垂直鏡筒安裝 135照相機、曝光測量附件、照相目鏡及取景鏡頭,可以進行取景和調焦。聚光器能調節視場中心並配有孔徑光闌使視場照明均勻。鏡座有可調節視場光闌,有電壓表和電壓顯示燈。有可變電阻調節照明亮度。照明光源為6~12伏40~100瓦鹵素燈泡。80年代的自動曝光顯微照相裝置具有自動卷片,自動測光、自動控制曝光,測量和調整色溫以及倒易律失效的補償等各項功能,均用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可以進行黑白感光片、彩色負片和彩色幻燈片的投照。
中央垂直鏡筒又可以安裝電視攝像裝置或16mm電影攝影機及控制裝置,可對活體標本進行定時定格或連續的攝影記錄。
萬能研究用攝影顯微鏡系統 集普通亮視野、暗視野、偏振光、熒光、位相、微分干涉差、顯微攝影等各項功能於一個系統中。還有電子計算機控制的低倍攝影自動聚焦、自動轉換物鏡、聚光器自動匹配、自動調整光源亮度等功能。機身安裝兩個135照相機,一個4×5英寸大版照相機。可另外安裝電視攝像和16mm電影攝影裝置,同樣具有自動卷片、自動測光、自動控制曝光、測量和調節色溫、倒易體失效補償等多項功能。
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本領由於所用光波的波長而受到限制。小於光波波長的物體因衍射而不能成像。最高級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本領的限度約 200nm(2000)。為了突破這一限度,可採用電子射線來代替光波。電子微粒以高速運動時,其行為類似光波的傳播過程。運動電子的波長隨其速度而定,在增壓達50萬伏時,其波長為0.001nm(0.01),即電子射線的波長約為可見光的十萬分之一,其分辨本領的極限約為4,其放大倍數比最高級的光學顯微鏡要高很多級。以電子射線為電子光源的顯微鏡稱為電子顯微鏡。現代醫學和生物學使用的電鏡解析度為5~10,即放大率為10~20萬倍。
由於標本厚薄不同,超薄切片機切出的很薄的標本,可用透射式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切得很薄的標本可用掃描式電鏡進行觀察。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TEM) 是最常用的電子顯微鏡,由電子槍、電磁透鏡系統、熒光屏(或照相機)、鏡筒、鏡座、變壓器、穩壓裝置、高壓電纜、真空泵系統、操縱台等部分組成電子槍相當於光學顯微鏡中的光源,供應和加速從陰極熱鎢絲發射出來的電子束。電鏡所用的電壓一般在20~30萬伏特,才足以使電子槍里的電子以高速飛出。電子通過聚光透鏡,達到標本上,因為標本很薄,高速電子可以透過,並且由於標本各部分的厚度或密度不同,通過的電子就有疏密之分。電壓需要嚴格穩定才能使成像穩定,很小的電壓改變就會引起嚴重干擾。像的亮度可以通過電子槍來控制。
電磁透鏡組相當於光鏡中的聚光器、物鏡及目鏡系統。電子束通過各個電磁透鏡的圓形磁場的中心時可被會聚而產生像。電鏡的透鏡系統由4組電磁透鏡組成,包括聚光透鏡、物鏡、中間透鏡和投射透鏡(目鏡)。可改變聚光透鏡的電流使電子束對標本聚焦並提供「照明」。物鏡靠近標本的焦點上。通過物鏡、中間鏡和投射鏡的三級放大,能在一定的距離處得到高倍的放大像,最終形成的像投射到熒光屏上。在熒光屏部位可換用黑白膠片以製取相片底板。改變電磁線圈中的電流量從而使電磁透鏡調焦,並產生不同的放大率(圖8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為了盡量減少電鏡中電子與空氣分子相碰撞而產生散射的機會,鏡筒中的真空度要求很高,因此密封的鏡筒與真空泵相連。由於標本需置於真空的鏡筒內,因此不能檢查活材料。
光鏡主要利用可見光波作為光源,樣品染色後改變了光的波長(顏色)和振幅(亮度),影響了反差從而得到圖像。電鏡使用電子射線。電子束的穿透力不強,所以供電鏡檢查的標本必須切到薄至50~ 100nm厚度的切片。電鏡切片的製作步驟與光鏡切片類似,也是由固定、脫水、包埋、切片和染色等程序組成:首先從欲觀察的標本上取材,體積約1。通過戊二醛和四氧化鋨雙固定後,逐級酒精(或丙酮)脫水,環氧樹脂包埋,超薄切片機切片。在電鏡中像的形成是組織片各個部分對電子束的電子產生不同散射的結果,標本中緻密的地方(細節)散射強。可使用各種重金屬鹽染色以增加反差,常用的是醋酸鈾和枸櫞酸鉛復染。由於電子束穿不透玻璃,染好的薄膜切片放在小銅網格上作電鏡觀察。
冷凍蝕刻技術是50年代發明、後來經過改進的一種新的電鏡標本加工技術。其主要原理是把液氮內快速超低溫(-200℃)冷凍的生物標本放在真空冷凍裝置里斷裂,從而將不同部位的細胞器內部結構暴露出來,表現出高低不等的三維結構。在新形成的折斷面上噴鍍一層鉑金碳膜(復型)。將已鍍膜標本在強酸或強鹼性腐蝕溶液里消化,復型膜即漂浮、經打撈、清洗,放在小銅網上進行電鏡觀察和照相。冷凍蝕刻技術在細胞生物膜結構(如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等)的研究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標本較厚的表面要產生一個電子光學圖像就要採用電子掃描法(圖9 [掃描電子顯微鏡結構示意圖])。掃描電鏡的電子槍和電磁透鏡的結構原理類似透射電鏡。電子槍產生的大量電子通過三組電磁透鏡的連續會聚形成一條很細的電子射線(電子探針)。這條電子射線在電鏡筒內兩對偏轉線圈的作用下,順序在標本表面掃描。由於來自鋸齒波發生器的電流同時供應電鏡鏡筒內的和顯示管的兩組偏轉線圈,使得顯示器的電子射線在熒光屏上產生同步掃描。從標本上射出的電子經探測器收集,被視頻放大器放大並控制顯示管亮度。因此在熒光屏上掃描的亮度被標本表面相應點所產生的電子數量所控制,因而在熒光屏上顯示出標本的高倍放大像。通過控制兩套偏轉線圈的電流便可控制放大率的倍數。另外安裝有一個同樣的照相用同步掃描顯示管。
掃描電鏡標本製作中,既要脫水又要基本保持其自然狀態,因此使用標本的臨界冷凍乾燥技術:將組織表面清洗干凈,經戊二醛和四氧化鋨雙重固定,逐級丙酮脫水。由於乙酸戊酯與液化Co置換十分容易,因此首先用梯度乙酸戊酯置換丙酮。然後將標本放入密閉耐壓室內,導入液態Co,使之浸沒標本。很快Co將標本內乙酸戊酯完全置換出來,將後者排出耐壓室。同時耐壓室內的液態Co與迅速蒸發的氣態Co分子之間的互變達到動態平衡。使溫度逐漸上升,液態Co蒸發加快而密度相應降低。達到Co的臨界溫度31.1℃時,氣、液二相密度相同,二相的差異完全消失,即達到相的平衡,此時表面張力為零。使溫度繼續保持在稍高於臨界溫度的條件下,緩慢排出Co氣體,當Co排盡時,標本即已乾燥。取出乾燥好的標本,經真空噴鍍一層碳合金,或放入離子鍍膜機內鍍鉑和金,以增加標本的導電能力,加強反差和增強標本的穩定性。然後即可進行掃描電鏡觀察。
掃描電鏡具有解析度高、景深長、視野廣、顯示三維立體結構、便於觀察和標本制備簡單等許多優點,在生物學及醫學上應用愈來愈多,用以觀察和研究生物標本的表現形態和內部立體結構。掃描電鏡的分辨本領已達到70的水平,已可以直接觀察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結構。

⑤ 遺傳學dic是表示什麼體;mos表示什麼

遺傳學dic是表示什麼體;mos表示什麼
1. 首先確定系譜圖中的遺傳病是顯性遺傳還是隱形遺傳:

(1)「無中生有」為隱性遺傳病。即雙親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則一定是隱性遺傳病。

(2)「有中生無」為顯性遺傳病。即雙親都表現患病,其子代有表現正常者,則一定是顯性遺傳病。

2. 其次確定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性遺傳:

(1)在已確定隱性遺傳病的系譜中:

①父母正常,女兒患病,一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母親患病,兒子正常,一定不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必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2)在已確定顯性遺傳病的系譜中:

①父親患病,女兒正常,一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②母親正常,兒子患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必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3. 人類遺傳病判定口訣:

無中生有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性;

隱性遺傳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

顯性遺傳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

⑥ 在醫學上MODS,ARDS,DIC,CVP各代表什麼意思

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DIC是血管內彌漫性凝血
其他兩個不知,網路上應該有的

⑦ 血管醫生哥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系統激活,繼發溶解亢進,讓大量的凝血因子丟失,而無法再進行凝血,最終因失血和器官內微循環堵塞而死亡。

血管內部到處是堵塞。彌漫性的血管堵塞,後果自然很嚴重。

圍繞凝血出現問題,則需要補充各種凝血物質,包括紅細胞,血漿,血小板,冷沉澱。

一、概述

DIC是在某疾病基礎上,損傷微血管,凝血活化,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消耗並繼發纖溶亢進,引起以出血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征。

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纖溶等凝血瀑布多個系統,臨床表現則多樣化,易混淆,診斷需豐富經驗。

二、臨床表現

基礎疾病或誘因包括: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病理產科、手術及外傷等。

過程分四期:

早期高凝狀態期:無臨床症狀或輕微症狀,也可表現血栓栓塞、休克

消耗性低凝期:以廣泛多部位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

繼發性纖溶亢進期:出血更加廣泛且嚴重,難以控制的內臟出血;

臟器衰竭期 可表現肝腎功能衰竭,呼吸循環衰竭,患者死亡常見原因。

DIC 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下:

1.出血:自發性、多部位(皮膚、黏膜、傷口及穿刺部位)出血,嚴重者可及生命,比如產婦羊水栓塞引發的大出血。

2.休克或微循環衰竭:休克不能用原發病解釋,頑固不易糾正,早期即出現腎、肺、腦等器官功能不全。

3.微血管栓塞:

可以累及淺層皮膚、消化道黏膜微血管。

還會涉及重要的器官:根據受累器官差異可表現為:頑固性休克、呼吸衰竭、意識障礙、顱內高壓、多器官功能衰竭。

(這也是彌漫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原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4.微血管病性溶血:較少發生,表現為進行性貧血、貧血程度與出血量不成比例,偶見皮膚、鞏膜黃染。

三、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包括兩方面:

一是反映凝血因子消耗的證據

凝血酶原時間(PT)、

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時間(APTT)、

纖維蛋白原濃度

血小板計數;

二是反映纖溶系統活化的證據

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

D-二聚體、

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3P 試驗)。

此外,國外近年來開展分子標志物用於DIC 早期診斷,發現部分標志物,如TAT有診斷意義,有望用於臨床。

診斷中基礎疾病看病史 

臨床表現看當下是否符合

結合實驗室指標

(任何單一的常規實驗診斷指標用於診斷DIC 的價值十分有限)

2012年修訂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仍存在不能精確定量等缺陷。

歐美和日本專家制訂出多指標的DIC 積分診斷系統,包括:

國際血栓與止血協會標准(ISTH)、

日本衛生福利部標准(JMHW)、

日本急診醫學學會標准(JAAM)。

准確性和實用性仍存在廣泛爭議。

以上三大積分系統目前在國內臨床使用較為混亂,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於2014 年起通過多中心、大樣本的回顧性與前瞻性研究,建立了中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斷積分系統(Chinese DIC scoring system,CDSS)(表1)。

該系統突出了基礎疾病和臨床表現的重要性,強化動態監測原則,簡單易行,易推廣,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當然要說優勢

此外,DIC是一個動態的病理過程,檢測結果只反映這一過程的某一瞬間,利用該積分系統動態評分將更有利於DIC的診斷。

積分似乎是是個不錯的工具。

評分系統。

1.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

2. 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HUS)

3. 原發性纖溶亢進

4. 嚴重肝病

5. 原發性抗磷脂綜合征(APS)

2017年5月14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制定了最新版《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診斷中國專家共識》,診治要點如下:

DIC的發病機制復雜,主要由體內凝血酶生成的增強。促發的因素包括組織因子表達增加、天然抗凝系統機能低下、纖溶的失調和陰離子磷脂可利用性增加等。

提示凝血酶生成已中止。BPC下降並非DIC特有,因為許多與DIC相關的潛在疾患如急性白血病或敗血症,在無DIC的情況下亦可引起BPC下降。

種診斷標准對於診斷DIC是有用的。考慮到評分系統中所包括的項目以及大多數研究結果的支持,這兩種診斷標准被確信是滿足以上提及的三個條件。

關於膿毒症患者DIC診斷方面,有兩篇具有吸引力的文章出版。一篇研究,作者揭示,內皮源性微粒子是感染性休克包括DIC在內的相關生物標記物。微粒子能被用於評價早期的內皮損傷,可以提高臨床醫生對膿毒症休克患者早期DIC的評估。可溶性CD14亞型是除去頂端的CD14分子N端片段。有人建議,把這個炎症標志物(可溶性CD14亞型)和凝血標記物(蛋白C)納入膿毒症誘導的DIC的評分系統。該系統簡便,容易執行,且可以於ICU床旁即刻運用。

血栓彈力圖

充滿前景的一種工具。

對於儀器,正規的外部質量評估是必要的。

標准化研究顯示,設備存在顯著實驗室間的差異,需要改進可靠性和可重復性。

每天重復的評分對於明確診斷和排除DIC都是必須的,

侵襲點形成血栓是機體為了維持動態平衡的一種生理反應。

嚴格地區分是單一凝血病還是DIC,以及決定初始治療的時機都是至關重要的。

病因治療

抗感染,盡快引流。

擴充血容量、

小劑量激素: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液體滲出,減少炎性因子釋放抗凝治療

不推薦膿毒症並發DIC患者常規使用肝素抗凝治療。

替代治療

是否需要替代治療取決於是否因某種血液成分減少而導致的出血或極高的出血風險。患者如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考慮使用血液製品替代治療。

對於血小板計數(PLT)<10×109/L而無明顯出血徵象,或者PLT<20×109/L 而存在出血高風險,建議預防性輸注血小板;對於活動性出血,PLT 需要達到50×109/L。

不建議使用新鮮冰凍血漿糾正凝血功能異常。伴有凝血酶原時間(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延長>1.5 倍,或纖維蛋白原(FIB)<1.5 g/L,靜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15~30 mL/kg 可能有益。因液體負荷過多導致DIC 患者出血時,可使用濃縮凝血因子,如濃縮凝血酶原復合物。DIC患者血漿FIB 至少應維持在1.0~1.5 g/L。

目前DIC的治療原則包括:

1  生命體征支持措施、

2  盡量消除引起DIC的病因原發病、

3 抗凝治療

4 補充治療  [補充新鮮冰凍血漿(FFP)及冷沉澱物等]

1、全血:全血庫存超過1周則不宜用於DIC搶救,因為庫血中含有氨、鉀及細胞碎屑,紅細胞破壞後可釋放紅細胞素,亦有促凝作用。目前許多研究表明成分輸血對DIC的療效明顯高於新鮮全血,因此,臨床提倡輸血成分治療DIC。

2、紅細胞:當失血超過血容量20%~30%,血紅蛋白<80g/L或血細胞比容<0.24,同時伴有臨床貧血症或活動性出血表現時,應輸入紅細胞,凡因DIC出血致顯著貧血,機體出現較重缺氧症狀者,無論DIC病理過程是否得到控制均可輸注濃縮紅細胞或洗滌紅細胞,以提高血液攜氧能力,糾正組織缺氧。

3、血小板:當Plt<50×109/L時應在抗凝的基礎上,輸足夠劑量的血小板,成人一般每次至少輸注機采血小板1個治療量或手工法制備的血小板10U,嚴重出血可每日或隔日1次,DIC患者輸注血小板要同時應用肝素,如果血小板計數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不增加肝

4 冷沉澱:

每袋冷沉澱是由400 ml 全血 製成,體積為25 ml±5ml/袋,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子Ⅷ、 纖維蛋白原 ≥150mg以及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 纖維粘連蛋白 、凝血因子ⅩⅢ等。

1  搶救故事寫的不錯

2  檢驗視界網

3  新青年麻醉論壇

4   醫脈通 血液病

5  DIC的輸血治療

6  輸血與臨床

⑧ 幾個【生物化學】英文縮寫!急急急!

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HnRNAG :核內不均一RNA 為存在於真核生物細胞核中的不穩定、大小不均的一組高分子RNA(分子量約為105~2×107,沉降系數約為30—100S)之總稱。占細胞全部RNA之百分之幾,在核內主要存在於核仁的外側。認為hnRNA多屬信使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之先驅體,包括各種基因的轉錄產物及其成為mRNA前的各中間階段的分子,在5』末端多附有間隙結構,而3』的末端附有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分子。這些hn-RNA在受到加工之後,移至細胞質,作為mRNA而發揮其功能。大部分的hnRNA在核內與各種特異的蛋白質形成復合體而存在著。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99730.htm?fr=ala0

His:代表組氨酸(Histidine)

NADP: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TPP:三苯基膦

FMN:
英文全稱為:flavin mononucleotide,中文名:黃素單核苷酸
是黃素蛋白(flavoprotein)的輔基。
生物氧化時,氧化呼吸鏈由4中具有傳遞電子能力的復合體組成,線粒體內膜蛋白質用膽酸等去污劑處理及離子交換層析分離,磕純化出內膜的呼吸鏈成分,得到這4中仍具有傳的電子功能的蛋白質-酶復合體(complex),分別為復合體Ⅰ,復合體Ⅱ,復合體Ⅲ,復合體Ⅳ,各含有不同的組分。其中復合體Ⅰ又稱為NADH-泛醌還原酶,在三羧酸循環和脂酸β-氧化等過程的脫氫酶催化反應中,大部分代謝物脫下的2H是由氧化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接受,形成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H+)。NADH+H+的電子經復合體Ⅰ繼續傳遞氧化。復合體Ⅰ由三部分組成,成「L「形,其一臂突出線粒體基質,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之一就是黃素蛋白。而FMN即為黃素蛋白的輔基。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117062.htm?fr=ala0

閱讀全文

與生物學上dic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