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有地球圈層
1、地球的外部圈層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各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根據大氣溫度和密度的差異在垂直方向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3、水圈是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並且不規則的圈層,各種水處於不間斷的循環運動之中。
4、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占據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1、地球的外部圈層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各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根據大氣溫度和密度的差異在垂直方向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3、水圈是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並且不規則的圈層,各種水處於不間斷的循環運動之中。
4、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占據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那地球本身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地球的結構不是像體育課上用的鉛球那樣的。地球的結構是分層的,不同圈層,其密度、溫度和形態等都不一樣。
地球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一、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層。這與雞蛋的結構類似。
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千米,高山高原地區的地殼較厚,如青藏高原地區的地殼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
地幔突出的特點是上層地幔有一個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地核突出的特點是橫波不能在外核中傳播,表明外核的物質在高壓和高溫下呈液態或熔融狀態。它們相對於地殼的「流動」,可能是地球磁場產生的主要原因。
二、外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劃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氣圈的厚度約2000-3000千米。海拔越高,大氣密度越小,在2000-3000千米高空,已接近真空。
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它是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它佔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屬於內部圈層)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