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整理總結
很多同學都需要整理筆記來復習知識點,我整理了一些初一的生物知識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1、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可分為兩類:
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此外,還有競爭、合作、寄生等等關系。
3、科學探究
①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4、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塊農田,一個湖泊,一條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組成:
①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②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等。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
②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
③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生活著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P37圖2-1)和使用方法(P38-P39)
2、從顯微鏡目鏡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移動標本時,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二、植物細胞
1、玻片標本(臨時或永久):切片、塗片、裝片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P45圖2-2)
①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④細胞核:貯存遺傳物質DNA,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⑥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⑦液泡:在細胞質中,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
三、動物細胞
1、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P.48圖2-5)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植物細胞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等結構,動物和植物細胞中都有線粒體。
四、細胞的生活
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機物和無機物。
①無機物:水、氧和無機鹽等簡單的物質,特點是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
②有機物: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復雜的物質,特點是分子比較大,一般含碳。
2、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3、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
4、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的DNA上有遺傳信息,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5、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由小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的。
2、細胞分裂的概念: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
4、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5、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先復制加倍後再平均分配。
6、細胞分裂後形成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也就是說,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1、動物和人體的發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2、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3、組織: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人體有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
4、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
5、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系統。人體有八大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生殖系統。
6、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1、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為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
2、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營養組織等。
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植物體
四、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大腸桿菌、酵母菌、草履蟲、變形蟲、衣藻、眼蟲等,它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
2、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P.68圖2-20)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益也有害
益處:①魚的餌料;②凈化污水(如草履蟲吞食細菌)
害處:①引發疾病(如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等);②形成赤潮,危害漁業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有50餘萬種。可以分為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1、藻類植物
①生活環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還有一些生活在陸地上潮濕的地方。
②結構特點: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2、苔蘚植物:
①生活環境: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陸地上的潮濕環境中。
②結構特點: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
③作用:許多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侵入細胞,從而威脅它的生存。人們利用苔蘚植物的這個特點,把它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植物
①生活環境:森林和山野的陰濕處
②結構特點: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
③繁殖: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④作用:古代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復雜的變化,就逐漸變成了煤。
二、種子植物
1、種子的結構:種子的表面有一層種皮,種皮可以保護裡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①菜豆種子(P81圖3-10):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②玉米種子(P81圖3-10):果皮和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1片])、胚乳
2、種子植物:能結種子的植物稱為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包括兩大類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油松、側柏、蘇鐵的種子是裸露著的,這樣的植物稱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須撥開果實才能看到種子,像這樣,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稱為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陸地上分布最為廣泛的植物家族。
3、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4、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收水分→轉運營養→胚根發育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發育成莖和葉
3、抽樣檢測:抽樣檢測是指從檢測對象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進行檢測。以樣本的檢測結果來反映總體情況的方法。
二、植株的生長
1、根尖的結構:根冠(保護)、分生區(分裂增生)、伸長區(伸長最快)、成熟區(外有根毛,內有導管)
2、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
3、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植株的芽可以分為頂芽和側芽,芽中的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
4、植株生長需要營養物質:水、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有機物。
三、開花和結果
1、花的結構:(P.104)
2、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裡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細胞。
3、傳粉:花粉從花葯中散放而落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傳粉方式一般有兩種類型: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
4、受精:胚珠裡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
5、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果實;子房壁→果皮;胚珠→種子;受精卵→胚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水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
2、水分的運輸:水分在莖內運輸的結構是導管,除莖以外,根和葉脈中也有導管,這些導管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運輸的管網。
3、導管的作用:導管既能運輸水也能運輸無機鹽。
4、蒸騰作用的概念: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
5、葉片的結構:葉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
6、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氣孔既能張開又能閉合。
7、蒸騰作用的意義:①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②能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③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P.117)
2、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3、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4、植物體的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主要是有機物。有機物為植物細胞提供能量,並參與構建植物細胞,進而構成各種組織、器官,直至整個植物體。
5、綠色植物既給其他生物提供了構建自身的材料,也給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動的能量。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1、光合作用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實質上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3、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①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二、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過程:
2、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生活上的應用:①農田適時鬆土,遇到澇害時及時排水可以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氣,保證呼吸作用的正常進行。②儲藏糧食時,保持乾燥和低溫;儲藏水果、蔬菜時,降低溫度或氧濃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長食物保存時間。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其實質都是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任何活細胞都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5、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於食物
1、人的生長和生活離不開食物,我們能夠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物質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無機鹽包括:鐵、鈣、鋅、碘等。
2、鑒定食物中含有澱粉,通常可以利用澱粉滴加碘液試劑會變成藍色的特性進行檢驗。利用蛋白質遇到高溫會凝固的特性,可以鑒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而脂肪往往能在紙張、布匹等上面留下「油斑」。
3、人體的供能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其中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類提供;脂肪是營養物質中產熱量最高的一種,是重要的儲能物質。
4、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絕大部分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
5、人體攝入的食物必須經過消化和吸收才能被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依靠人體的消化系統來完成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臟和胰腺,消化腺能夠分泌消化液。
6、小腸絨毛具有適於消化和吸收的結構特點。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在小腸里,澱粉變成葡萄糖,蛋白質變成氨基酸,脂肪變成甘油和脂肪酸。除了大部分脂肪成分被
小腸絨毛中的毛細淋巴管吸收以外,其餘各種物質被小腸絨毛中的毛細血管所吸收。
7、消化作用
(1)消化作用:使原來大分子、復雜、不易溶於水的物質轉變成簡單的、易溶於水的物質。
(2)消化作用包括:牙齒咀嚼、舌的攪拌、胃腸的攪拌和輸送、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可吸收的物質。
以上就是初一生物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㈡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學習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的奧秘在於目標的堅定。這是我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整理,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 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 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一、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七年級生物 知識點總結整理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2.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知識點總結
3.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4.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5. 詳細的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6. 七年級上冊生物精華知識點匯總
7.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8.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9.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0.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㈢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1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世界
一、我們周圍的生物
1.生物:有生命的物體
2.生物的生命現象:①生物都有一定的結構(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②都能夠由小長大(與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有關);③都能新陳代謝;④生殖、遺傳、變異;⑤都有應激性;⑥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3.生物主要分為:植物、動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有5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個體一般比較微小,結構簡單,但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卻十分廣泛。
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1.生態因素: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
2.生態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同種或其他種類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溫度、空氣和土壤等。
3.光和溫度是影響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決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環境相適應。
5.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綠色肥厚的莖,不僅可以儲存大量的水,還能代替葉進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發達,能夠吸收沙漠深處的水分。
6.蚯蚓體表的剛毛有助於它們的爬行運動,體表的粘液有助於它們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們的鑽穴和取食等活動可使土壤變得更加疏鬆和肥沃。
7.在炎熱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氣溫比較低,空氣濕度大(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因為植物的蒸騰作用影響環境。
三、我們身邊的生物學
1.生物學: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世界人口劇增,資源匱乏,能源危機,糧食短缺,環境污染,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嚴重地威脅著我們人類的健康,而解決這些問題都離不開生物學的發展。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2
第二章 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1.顯微鏡的結構:目鏡、物鏡(觀察,目鏡長度與倍數成反比,物鏡長度和倍數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調節,順下逆上)、細准焦螺旋(精細調節,使物象變得更加清晰)、反光鏡(反射光線) 放大倍數=目鏡x物鏡(放大的是長度,不是面積)
2.顯微鏡的使用 方法 :取鏡安裝;對光;觀察(原則:先下後上,先低後高,先粗後細);收鏡
3.常用探究器具的種類:
觀察器具:顯微鏡,放大鏡 解剖器具:解剖剪,鑷子
計量器具:天平,量筒 加熱器具:酒精燈,三腳架
通用器具:燒杯,試管,試劑瓶,培養皿等
4.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跟實際物像呈180度旋轉,不影響順時針、逆時針
5.視野中污點的判斷方法:視野中污點只能在目鏡、物鏡和玻片標本上。轉動目鏡,污點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若轉動目鏡和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都不懂,則污點在物鏡上。
6.顯微鏡下的氣泡和細胞區別:形狀規則、邊緣黑而中間亮白;用鑷子輕壓蓋玻片能變形或移動的是氣泡,反之為細胞。
7.高倍鏡和低倍鏡比較,高倍鏡的細胞體積大,數量小,視野暗。
8.臨時玻片標本的製作:凈(用干凈的紗布將載玻片擦凈),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未來保持細胞正常形態)、取(取生物材料——薄而透明)、浸(浸在水中)、展(展平,否則會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重疊)、蓋(注意蓋法,防止產生氣泡)、染。
9.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製作口腔上皮細胞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濃度為0.9%的鹽水)。最後染色時都滴碘液(在蓋玻片一側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兩到三次)
10.製作臨時玻片標本的生物材料必須薄而透明。
二、探究生命的方法
1.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前提)、作出假設(是對問題的一種可能解釋,可以與結論不符)、實驗(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設計實驗時,要設計對照實驗(分實驗組和對照組,控制唯一變數),增加重復次數是為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
3.當所得結論與原有知識矛盾時,應在多次實驗驗證後大膽的修正原有的知識。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3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一、植物和動物細胞結構和功能
1.相同點: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細胞質(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線粒體(呼吸作用場所)
2.不同點:細胞壁(保護、維持細胞正常形態)、液泡(含有細胞液、酸甜苦辣都在這里)、葉綠體(光合作用場所)
二、細胞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場所。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三、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構成),染色體中含有遺傳物質。每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都是恆定的。
四、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1.細胞分裂:指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結果是使細胞數目增加)
2.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細胞中出現染色體、染色體逐漸排列在細胞中央、染色體平均分成兩等分、兩組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端移動、細胞質平均分成兩等分、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新的細胞壁。(細胞核一分為二、細胞質平均分成兩等分、原細胞中央出現新的細胞膜細胞壁)
3.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體積的大小和體積增大的速度與環境條件有關。
4.細胞分化:分裂後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不會改變數量)。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各種組織。
5.動物組織:上皮組織(保護、吸收,如皮膚)、肌肉組織(運動,如肌肉)、結締組織(營養、連接、支持和保護,如血液,骨骼)、神經組織(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如腦和脊髓)
6.植物組織:分生組織(分裂細胞,如根尖,莖尖)、保護組織(保護,如表皮)、營養組織(營養,如葉肉,果肉)、輸導組織(輸導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如導管,篩管)、機械組織(支持植物體或者承受機械壓力,如細胞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4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一、單細胞生物的形態:形態不同,種類多樣,整個身體有一個細胞組成,能夠獨立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1.草履蟲依靠表膜上纖毛的擺動,可以在水中旋轉前進。
食物:細菌和單細胞藻類。
食物泡: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伸縮泡:排泄廢物
表膜:呼吸和排泄
2.單細胞生物:變形蟲、小瓜蟲、喇叭蟲、有孔蟲、衣藻、帶藻、甲藻
3.單細胞生物體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能趨利避害,適應環境,是生物的應激性,單細胞生物沒有神經組織,更沒有神經系統。
二、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1.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2.系統:人體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結構。
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4.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5.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其中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6.胃是消化器官,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等構成。
7.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 胃、 小腸、盲腸、闌尾、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臟
8.人體的八大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運動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9.人體的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生殖等系統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密切配合,協調統一,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上冊生物精華知識點匯總
★ 詳細的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書知識點
★ 七年級生物總復習知識點
★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總結
★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㈣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知識比錢更挑剔,知識的流動比錢更偶然更深層,有質量的知識都是整體流動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1
第一章 認識生物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現象(①遺傳現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②變異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但病毒作為一種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徵。)
注意:珊瑚和珊瑚礁不是生物(非生物),珊瑚蟲是生物!
二、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1.生物的分類
(1)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注意:細菌、蘑菇、金針菇、靈芝等微生物屬於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不同,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是生物圈
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類。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空氣、土壤、水分、溫度等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寄生關系 、互利共生關系
探究實驗的步驟: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單一變數)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例子:沙漠中的駱駝對乾旱缺水環境的適應
海豹對寒冷環境的適應
仙人掌對乾旱缺水環境的適應
旗形樹對大風環境的適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例子: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大樹底下好乘涼)
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
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3.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適應環境的同時,又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5.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是與它們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
二、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等
綠色植物——生產者(能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製造有機物)
生物部分 動物————消費者(不能利用光能製造有機物,只能吃現成的動物和植物)細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動植物的遺體和糞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
3.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4.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5.食物鏈始於生產者,箭頭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
6.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構成了食物網。
7.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
8.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的劃分只是大體的劃分,三者並不是截然分開)
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森林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
濕地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沼澤是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各個生態系統之間是彼此互相影響的,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2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細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顯微鏡的使用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3.目鏡越長的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的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細胞體積越大,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且變暗。
二、觀察植物細胞
1.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三種:
切片——用生物體上切取下來的薄片製成
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血液)經過塗抹製成
裝片——用生物體上撕下來的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黴等製成
以上三種玻片,都可以製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臨時的(臨時玻片)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④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⑥液泡:在細胞質中,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
3.實驗避免出現氣泡的 方法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
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三、動物細胞
1.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線粒體(真核細胞有 原核細胞無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是真核細胞所以都有)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4.《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使用生理鹽水的作用:維持細胞的原形,保持細胞的正常生理狀態。
5、細胞學說的創建者是施萊登和施旺
四、細胞的生活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燃燒):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4.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產生能量。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5.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1.遺傳信息:受精卵內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做遺傳信息
2.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
①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存在於細胞核中。
3.染色體
①染色體位於細胞核中,由於易被鹼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②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
③每一種生物的細胞核中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
2.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圖:
3.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4.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整體
5、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3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3.細胞分裂的過程
①染色體進行復制
②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③細胞質分成兩份
④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形成兩個新細胞
4.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而且新細胞核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1.新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多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2.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微觀到宏觀):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3.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組織的形成:細胞分化的結果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4.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一起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5.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
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
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1.植物體與動物體相似,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2.植物結構層次(微觀到宏觀):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
4.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四、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被稱為單細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形態結構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益也有害
益處:①魚的餌料;②凈化污水;③發酵食品
害處:①引發疾病;②形成赤潮,危害漁業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總結 相關 文章 :
★ 詳細的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整理
★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 七年級上冊生物精華知識點匯總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最全面最詳細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最全面最詳細(2)
㈤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全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如何寫?學習人教版 七年級生物 的知識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恆心。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全_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僅供參考。
更多關於知識點歸納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時間和位移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_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知識點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範文
英語六級口語考試常用句型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存。
2、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還具有其他特徵。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判斷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機器人 鍾乳石 珊瑚 珊瑚蟲 太陽 水 樹 人 動物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調查的一般 方法 :
1、明確調查目的。2、選擇材料用具。3、方法步驟:
(1)選擇調查范圍。(2)分組。(3)設計調查路線。(4)調查記錄。(5)歸類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類。
1、按形態結構分:植物、動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個家。
二、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分兩類:1、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所有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等。
四、探究實驗的步驟:
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
五、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方法是:對照實驗。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鬆土。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
三、在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響著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發展中不斷地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在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環境在不斷改變;生物也在不斷進化,適應環境。生物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生物圈。
第四節 生態系統
一、定義: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
1、生物成分: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 2、非生物成分:陽光、空氣、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鏈的定義: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
四、食物網的定義: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交錯連接,構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能夠沿食物鏈積累。
五、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得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保持相對的穩定,但是這種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過該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1、森林生態系統2、草原生態系統3、海洋生態系統4、淡水生態系統5、濕地生態系統6、農田生態系統7、城市生態系統8、河流生態系統等。
二、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1、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由於地域相隔,表面看來好像毫不相干,但實際上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2、整個生物圈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顯微鏡的構造。
二、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1、取鏡和安放2、對光3、觀察
三、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越大,看到的細胞數量越少。
第二節 觀察植物細胞
一、玻片標本。
1、 種類:切片、塗片、裝片
2、 製作:需要載玻片和蓋玻片
二、植物細胞的結構。
1、 模式圖。細胞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細胞質內含有液泡、葉綠體
2、細胞壁的作用: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細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細胞的各種結構分別具有各自的功能,它們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第三節 觀察動物細胞
一、人和動物的細胞形態不同,基本結構是一樣的。
動物細胞模式圖。主要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
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有液泡,動物細胞沒有液泡;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細胞中含有兩類物質。
1、 無機物:水和無機鹽 2、有機物:糖、脂類、蛋白質、核酸
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三、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1、 葉綠體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
2、 細胞都含有線粒體,線粒體將有機物與氧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3、 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理轉換器。
第二節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遺傳信息的定義: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長發育的信息傳給下一代,這樣的信息就叫做遺傳信息。
二、遺傳信息儲存在細胞核中。由克隆羊的 故事 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三、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
1、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DNA存在於細胞核中。
2、DNA的每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
1、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如人體細胞內含有23對染色體。水稻有12對。
2、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3、DNA上的遺傳信息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
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不開的。
二、細胞的生長:新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通過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並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
三、細胞的分裂: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分成四個。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 在發育過程中,某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2、 組織的定義: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3、 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1、 器官的定義: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例如:大腦、胃、心臟、肝、肺、腎、眼、耳等。
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1、 系統的定義: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2、 人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這八大系統協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第二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植物體是由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最終形成植物體。
二、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三、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1、 分生組織:位於根尖的分生區就是分生組織。
2、 另外幾種: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第三節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水裡,有些生活在我們身上。
二、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以草履蟲為例:如圖。草履蟲的結構和生活。
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數浮游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2、 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體內寄生蟲危害人類健康。如: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等。
2、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漁業。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種類。
1、根據它們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細菌內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二、病毒的結構和生活
1、病毒的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的。沒有細胞結構。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細胞里。離開了活細胞會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侵入活細胞就會重新開始生命活動。
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給人類、 飼養 動物、栽培植物帶來了極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雞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預防疾病。疫苗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病毒。
單元小結
1、 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 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是絕大多數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
3、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內含有遺傳信息。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4、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5、 生物體的結構是有層次的。
>>>下一頁更多精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㈥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重點整理總結
很多同學都在學習生物,我整理了一些生物的知識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6、生長發育7、能繁殖8、遺傳變異
二、觀察法P2
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二、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
四、對照實驗P15
五、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第四節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二、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1、光學顯微鏡,其結構及各部件功能: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鏡筒、轉換器(安放和調換物鏡)、載物台、壓片夾、通光孔(光線通過)、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調節光線強弱)、粗准焦螺旋、細准焦螺旋(調焦距,順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後者升降幅度小)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面,調節光線亮度)、鏡臂、鏡柱、鏡座。
2、顯微鏡使用步驟:①取鏡和安放②對光③觀察④收鏡
3、顯微鏡成像時光的的途徑:光線→反光鏡→遮光器→通光孔→標本(薄而透明)→物鏡→鏡筒→目鏡→眼
4、從目鏡內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數為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目越少,體積越大,視野較暗。
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
物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玻片標本的方向之間的關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載玻片上寫著『上下』,視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寫著『上下』的紙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標本分類: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塗片③裝片,非常微小的片
(2)按保存時間分:①臨時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裝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
注意:1、玻片標本的製作,需要載玻片(托載標本的玻璃片)和蓋玻片(覆蓋標本的玻璃片)
6、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蓋:蓋上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生氣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⑦吸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准備(擦乾凈、滴清水);製作(撕下內表皮、展平;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細胞結構更清楚,但影響活細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細胞死亡;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不應染色。
7、植物細胞結構及功能: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
細胞膜:保護並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葉綠體:能量裝換器,將光能→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細胞質:緩緩流動,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液泡:含細胞液,其內溶解有多種物質和色素。
線粒體:能量裝換器,分解有機物將化學能釋放出來,呼吸作用場所,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注意:
(1)植物細胞最外層是細胞壁,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細胞膜
(2)西瓜汁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細胞液,存在於液泡中。
(3)不是所有綠色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只有綠色部分的細胞含有葉綠體。
(4)給細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
8、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①擦②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台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鹽水(在這樣的生理鹽水中,動物細胞形態、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涼開水把口漱凈。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牙簽上就附著了一些碎屑。④塗⑤蓋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准備(擦乾凈、滴生理鹽水);製作(刮幾下、塗抹;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結構:
①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②不同點:綠色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於生物圈中。
2、生物圈的范圍
生物圈以海平面為標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氣圈的底部: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
3、為生物生存提供了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收集和分析資料
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資料的途徑: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索。
(2)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音像資料等。
(3)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者發現探究的線索。
以上就是一些初中生物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㈦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小總結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小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種子的萌發
1.種子主要由胚和種皮(保護)等組成,胚由子葉(貯藏營養物質,為種子的萌發提供營養,萌發後消失)、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組成。
2.大豆、花生是雙子葉植物,沒有胚乳。玉米、小麥、水稻等是單子葉植物,有胚乳。
3.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
4.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5.種子的胚在吸收營養物質後,胚根、胚芽迅速生長發育,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逐漸破土而出,發育成莖和葉,子葉逐漸消失,胚發育成一株新植物體。
二、植物根的生長
1.從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是根中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
2.植物根尖結構包括四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根冠的作用是保護;分生區細胞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地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它是根生長的主要部分;伸長區的細胞能夠迅速伸長;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分裂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
3.植物根具有向地生長、向肥生長和向水生長等特性。
三、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1.誰對植物體的作用:水是植物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需要水的參與,水有助於維持植物體一定的姿態。
2.根是陸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3.在土壤溶液濃度小於根細胞細胞液濃度的情況下,根細胞能從土壤溶液中吸水;相反,當土壤溶液濃度大於根細胞細胞液濃度時,根細胞失水,這就是給農作物施肥過多會出現「燒苗」現象的原因。
4.不同植物需水量不用,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長發育時期需水量也不同。
5.目前提倡根據植物的需求,通過噴灌或滴灌的方式給予農作物適量的水,這樣既可以滿足植物對水的需求,又能節約用水。
6.植物生長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還需要含鈣的、含鋅的和含硼的無機鹽。
7.氮肥: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的繁茂;磷肥: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花的開放、果實和種子的成熟;鉀肥:促進糖類的形成和運輸,使莖桿健壯。(氮葉磷果鉀莖)
四、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1.枝芽由分生組織、幼葉、芽軸和芽原基等部分構成,幼葉發育成葉,芽原基發育成新亞,芽軸逐漸伸長,枝芽就發育成新枝。
2.在農業生產中,一般盡可能保留花芽,適當剪除枝芽,以確保多結果實。
3.木本植物的莖從外到內一般由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四個部分構成。樹皮外側部分起保護作用,內側部分是韌皮部,其中包含具有輸導功能的篩管;形成層的細胞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細胞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因此木本植物的莖能逐年加粗;木質部有很強的支持力,所以莖很堅硬,木質部內包含具有輸導功能的導管;位於莖中央的髓有貯藏營養的功能。
4.篩管在韌皮部中,從上向下運輸有機物;導管在木質部中,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5.木本植物長出節瘤是由於養料通過韌皮部里的篩管向下運輸時受到阻礙,大量積累在剝去樹皮的缺口上端而形成的。
6.有些植物的莖除了具有支持、輸導養料的功能外,還有貯藏和生殖等功能。
五、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1.綠色開花植物都有開花的習性,開花情況受光照、溫度的影響。
2.一朵花一般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花托和花柄等結構組成。花蕊(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為它們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
3.雄蕊包括花葯和花絲兩部分,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構成,子房由胚珠和子房壁構成,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
4.雌蕊授粉(受精)後才能發育成果實。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2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
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貯存了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2、范·海爾蒙特的實驗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與水有關。
3、普利斯特來的實驗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
4、綠色植物就像適應而巨大的能量轉換站,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貯存在植物體內的有機物中。
二、光合作用的場所
1、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2、葉片的結構分為:表皮、葉肉和葉脈。
3、表皮分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細胞的外壁有一層角質層,不但可以保護葉片不收病菌侵害,而且防止葉內水分過度散失。表皮上有保衛細胞,保衛細胞之間的空隙叫做氣孔,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4、葉肉是葉片的主要部分。靠近上表皮的叫柵欄層,細胞排列整齊緊密,葉綠體較多。靠近下表皮的叫海綿層,排列疏鬆,葉綠體少。所以葉片上面顏色深,下面顏色淺。
5、葉脈有輸導水分、無機鹽、有機物的功能,也能支持葉片。
6、葉綠體主要分布在葉肉細胞和保衛細胞中。
7、葉綠體中含有綠色的葉綠素,這是葉片呈綠色的原因。葉綠體屬於細胞器,其中包含多種色素,葉綠素是一種色素。
8、葉綠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生產韭黃、蒜黃等。
三、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
1、碘遇澱粉變藍,所以可以用來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
2、綠葉在光下產生澱粉實驗:a.暗處理:利用呼吸作用將葉片中原有的澱粉消耗盡。B.部分遮光:形成對照,變數是光。c.照光。d.酒精脫色:目的:除去葉綠素,使澱粉遇碘變藍的現象更加明顯。水浴加熱:酒精易燃易揮發,隔水加熱避免酒精燃燒。酒精作用:溶解葉綠素。e.滴加酒精,顯色。
3、實驗結論: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4、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5、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五吸收,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光合作用的表達式:二氧化碳+水(光→葉綠體)有機物+氧氣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
1、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有機物(如澱粉)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分解成二氧化碳等物質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3、呼吸作用表達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
4、植物體只有活細胞才能進行呼吸作用。
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
1、增加農作物產量:增加農作物生活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提供充足的水分、提供充足的光照、適當提高溫度。
2、南方水果不如北方甜(甜表示有機物多),原因是北方地區晝夜溫差大,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遠遠多於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使得果實中有機物的含量比南方高。
3、降低溫度、減少氧氣、減少水含量,延長種子、果實和蔬菜的貯藏時間。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3
第七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許多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可以直接為人類所食用。
根:蘿卜、胡蘿卜;莖:萵苣、茭白、生薑、土豆;葉:白菜、青菜;花:花菜、西藍花;果實:西瓜、桃子;種子:芝麻、大豆。
2、小麥、玉米和水稻是人類的主要食物,我們主要食用的是它們的種子(澱粉)。
3、草食動物直接以草為食,如羊、馬;肉食動物間接以植物為食,如獅子、青蛙;雜食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如鴨。
4、無論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它們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但所獲得的能量最終都來自太陽。
5、地球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總稱為生物圈。
6、生物圈中的碳氧循環:生物圈中各種生物的呼吸作用,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燃燒煤、石油等,都需要消耗氧氣,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等,卻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著生物圈中的碳氧的相對平衡。
7、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根吸收水,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氣的形式由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
8、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了根對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同時也促進了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在蒸騰作用中,水變成水蒸氣時,會吸收周圍的熱量,從而降低植物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因強烈陽光的照射而灼傷葉片;植物通過蒸騰作用還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9、如果大面積砍伐深林或破壞草原,就會引起水土流失。歷史上我國的黃河上游由於森林遭到破壞,引發水土流失,導致下游泥沙淤積,水災頻發,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10、地球上的水約98%在海洋中,但水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三、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
1、森林的作用:森林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森林中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參與了生物圈的氧循環和水循環;它們產生氧氣,調節氣候,還能阻滯灰塵,降低噪音,凈化空氣改善環境,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森林也是動物棲息的家園,沒有了森林,大批動物會因此滅絕;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每年3月12日為 植樹節 。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3、學校的綠化應該盡量減少地面裸露,以免起風時塵土飛揚,可以選用陰生或耐踐踏的草本植物。
4、在學校的走到兩旁 種植 的綠籬和行道樹,課選擇常綠的灌木或喬木,避免秋季因樹木落葉而顯現一片凋零景象。
5、觀賞性的草坪常採用高羊茅、酢漿草,運動場地選用狗牙根草。
6、常見具有環保作用的樹種有:法國梧桐、海桐、女貞、槐等。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小總結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上冊生物精華知識點匯總
★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詳細的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 七年級生物上知識框架圖
★ 七年級生物總復習知識點
★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初一上冊生物必考知識點與高頻考點總結
★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大全
★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㈧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匆匆過去了,你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總結嗎?以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水平可以登上一個新台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本學期教學工作已經順利結束,通過對教案、試卷、課件資源的整理,先對本學期初一生物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
一、常規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本學期初一生物每周三課時,按照開學初制定的計劃,教學任務基本完成。
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學生評價體系的設計和嘗試工作
在開學初,我對所教授的四個班在班級分組前提下進行了建組工作。然後利用課堂向學生解釋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去年嘗試後經驗總結),並與期末考評、學期成績掛鉤。
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學慣用具、作業、課堂表現、實驗操作、復習反饋情況等;評價形式簡單易行,以好、中、差三種符號,個人、小組相結合評比,科代表統一記錄。在此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小組意識、表達能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尤其是在期末復習階段,課堂因為及時地獎勵而熱烈,學生沒有感覺到復習課的枯燥。
三、加強了實驗課的開設
基於學校實驗條件的改善,為了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我盡力開設了一部分實驗。同時制定了新的實驗室規范要求,比如學生座位的安排和登記、實驗課記錄、實驗室器具損壞登記和賠償等。以保障實驗課開展的順利有序。
四、積極參加備課租活動
共同商討課時重難點及其突破技巧、檢測要求等細節;將個人基本功大賽培訓內容有重點地進行傳授;確定組內獻課的課題和展示內容。
五、參加了市基本功大賽選拔,接受了為期6個月的培訓
有教育法、心理學、教育學、基本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說課等專題培訓。其中關於概念圖、教學目標的制定、說課等問題都有專向聯系,受益匪淺。
總的說來,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很忙碌也比較順利,個人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但是受到時間的限制,還有一些問題比如期末復習的個別生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的改進和探索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這也將成我下個學期工作的重點。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匆匆過去了,在這為期半年的教學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吸取,也有失敗的教訓可以借鑒,先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深刻的總結,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以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水平登上一個新台階。
一、教學方面
1、充分備課
在備課方面我投入了較多的精力,熟悉大綱要求,熟悉教材知識體系,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以便更好更細致地設計課堂環節,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還要設計出文字簡潔,脈絡清晰的板書,讓學生對知識體系一目瞭然。
2、向課堂要效率
要想有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課堂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角色是一個引導者,或者說是一個主持人或組織者,尤其是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組織引導能力很重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同學的興趣,組織學生有效討論,高效閱讀與思考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嚴格按照新課程標准要求自己,盡量做到先學後教,少講精講,讓每個學生親歷學習,探究以及與人合作的過程。向課堂要效率,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給他們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給他們更多思考的時間,給他們更多質疑的引導,他們的主動性和邏輯思維能力會更好一些。
3、教後記反思
教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每天上完課後及時總結一下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將是提高教學水平與教育境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學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
1、優點
二十一世紀,生物科學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生物學知識正在成為普通公民應當具備的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滲透一些前沿知識,著力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生物科學素養的人。
課堂氣氛活潑熱烈,學生參與度高。在教學時運用實物對照、調查、實驗等方法,藉助實物、掛圖、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讓學生走出課室,調查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讓他們認真地觀察自己身處的環境
2、不足
教學環節銜接不夠自然,課堂秩序性稍差一些,學生背記稍差一些,檢查監督力度較小,對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觀察得不夠細,對個別有潛力的學生沒有做好引導。教學工作,永無止境,常做常新,在新的學期,我將更好的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學成績。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教育局、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一年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一年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二)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中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生物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一年來,我一直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1、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首先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時得到老師的肯定。
3、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教師不應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應試教育轉軌於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來實現的。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反思。
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
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採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
2.對每個實驗,應首先把重點、難點提前告訴學生,同時圍繞重點、難點提出思考題或應注意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目的、有思考的內容、有議論的話題。並經常參與學生們的討論,指導課外興趣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幹,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乾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著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於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體觀察後局部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局部觀察即細微觀察,要求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質的屬性,捕捉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形態和解剖花的結構實驗中,首先觀察水稻花與桃花的形態,我們向學生提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桃花盛開的時候會招引許多蜜蜂前來傳粉?為什麼水稻花盛開的時候卻很少見到蜜蜂及其它昆蟲前來傳粉?從而使學生認識和掌握風媒花與蟲媒花的形態特徵上的區別。緊接著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兩種類型花的解剖,仔細觀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結構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產生的原因。而觀察水稻花結構時卻沒有這種蜜腺結構,使學生弄清蟲媒花與風媒花的結構差異。通過解剖觀察使學生認識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花在本質屬性方面的區別
5.重復觀察
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由於學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識水平的不同,在實驗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速度上的差距。對待這種現象筆者的做法是:劃分實驗小組時要根據以往了解的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速度特別慢的小組再進行強化指導,或把他們落下的個別次要步驟「演示」完成,以幫助他們在實驗結束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今後的學習樹立信心。
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應講清楚道理布局嚴格要求,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規范化操作。對每個實驗,允許各實驗小組在結果上出現一定的偏差,但實驗步驟非經允許不得更改(探性實驗除外)。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操作並且會影響實驗結論時,應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防學生一錯再錯,偏離正確方向,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形成相關知識的錯誤定勢。
此外,在實驗完成後還進行了必要的總結,以活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結合具體、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時得當的點撥、引導,有助於他們將平時所學的被肢解了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維輻射的作用。
總之,只要老師開動腦筋,就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具有學習生物的濃厚興趣,有助於他們形成生物學概念,獲得生物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觀察、實踐、探究和創新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就將結束了,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的《生物課程標准》,已經如期完成了初一年級生物下冊的教學任務,現在期末復習工作也正順利進行。回顧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在這學期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和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備課——周到細致,找准重點、難點
開學初,我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一周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也堅持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課程標准》,虛心向同學科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點、難點。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經常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常常忙到夜裡十一、二點。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還積極查找課件,製作課件,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增強學生感受知識的能力。復習階段,我把全書及每一單元的重點內容、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予以概括和總結,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思路。
二、上課——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准備,不打無准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後進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上課後及時做課後反思和寫教後感,找出不足之處。
三、作業布置——有針對性和有層次性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和作業負擔,每次布置作業時,我都會精心地挑選,認真地選擇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有利於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作業批改後,我又能及時給予講解;對於作業錯誤教多的學生,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這樣雖然作業量不多,但是作業的質量很高,學生通過不多的練習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四、輔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在課後,我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視優生忽視後進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課後的輔導中我加大了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我對後進生的輔導,主要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同時,不斷的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事實證明,我的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為教學服務,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了學校校本課程的編寫,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同時也幫助其他老師製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生物使命。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績已經成為過去,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XXX中學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㈨ 初一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總結500字急用!急用!
期末考試考完了,試題倒是很簡單,可是我覺得考得並不理想。
生物卷紙里的題,大部分都是「資料」上的,可是我考前並沒有認真復習,對自己太自信,也太過於輕敵了,並沒有發揮好,這成績差的也不敢讓人相信。
班主任張老師說了,小考小教訓,大考大教訓。這次教訓可不小啊。是該努力了,努力,是我們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這兩個字就夠一個人做一輩子的了,而且它是永遠做不完的。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好的成績是靠良好的學習方法。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將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學會如何獲取知識,不會自己鑽研問題,沒有預見力的人。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學會如何學習。
學習?很簡單啊,預習、聽講、復習,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說起來簡單,可是有誰能保證做到、做好這幾點呢?
預習,在書上寫旁註,做筆記,不會的話畫問號,把要講的知識點看透,語文要弄懂字詞、課文,數學要先做一下課堂練習的習題,熟記概念,英語則是牢記語法和句型,多背單詞。
聽講,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老師講的一大部分往往都是教科書上沒有的,掌握了這些,甚至比作100道習題還有效。
復習,這是應該把老師一天所講的內容及習題的錯誤的地方,整理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方便以後復習。
還有,我認為學習必須一絲不苟。習題做錯了,不算什麼,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發現錯誤並改正它。這就要求我們對解題中的每一步推導能說出正確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據,不能想當然,馬馬虎虎。
以上就是我針對自己初一上半學期的期末考試的情況做的總結,一句話,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為了達到成功的彼岸,我們一起努力吧。
選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