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情況下送檢微生物

什麼情況下送檢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3-02-15 07:36:30

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時限不得低於

微生物檢驗用樣品送檢時間應不超過3小時,具體要求如下:

1、採集好的樣品應及時送到食品微生物檢驗室:要快速運送,不要超過3小時;易變質的樣品要冷藏,若路途遙遠,無需冷凍樣品可保持在1~5℃低溫下運送;需保持冷凍狀態的樣品,可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熱箱,維持0℃。

2、樣品送檢時:必須認真填寫送檢申請單,以供檢驗人員參考。

3、送檢過程:要注意防污染、防散漏、防變質。

4、檢驗人員接到送檢單後 應立即登記,填寫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入冰箱或冰盒中,並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5、食品微生物檢驗室必須備有專用冰箱存放樣品 一般陽性樣品發出報告後3d(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方能處理樣品;進口食品的陽性樣品,需保存6個月方能處理;陰性樣品可及時處理。

② 微生物檢驗標本採集和運送原則

采樣時機

抗生素使用前(停用抗生素3至5天或下次用葯前)采樣

采樣方法

採集無菌部位的標本應嚴格無菌操作,非無菌部位盡量減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樣量足。

采樣容器

專用的無菌,防滲漏,有蓋,無酸、鹼、防腐劑及消毒劑污染。

送檢

盡快送檢,一般不超過2小時。

若不能及時送檢可於4-8℃保存,但對可疑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對外界環境敏感的苛養菌感染的患者標本應室溫保存。

當標本量小於1ml時應於15~30分鍾內送檢,防止揮發和乾燥。

微生物檢查的標本採集和運送原則

1.發現感染應及時採集微生物標本作病原學檢查。

2.盡量在抗菌葯物使用前,或停葯3至5天後採集標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葯物,應於下次抗菌葯物應用前採集。應在感染的急性期或傷口局部治療前採集標本。

3.選擇正確的解剖部位,並以適當的技術、方法與容器收集足量的標本。

4.采樣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將污染可能降至最低。

5.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處的標本,且避免鄰近區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6.採用專用無菌容器收集標本。容器須滅菌處理,防止滲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劑。標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劑。

7.采樣後應立即送檢,最好在2h內。如不能及時送檢,應將標本置於適當的儲存環境待送,但不超過24小時。對可疑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對外界環境敏感的苛養菌感染的患者標本應室溫保存。當標本量小於1ml時應於15~30分鍾內送檢,防止揮發和乾燥。

8.盡量不要以一般棉花拭子收集標本,應使用專用的纖維拭子。

9.每份標本都應貼上標簽並標明必要信息,在檢驗申請單上填寫足夠的有關臨床資料。(要標明病區、病人姓名、感染狀況、近期抗菌葯物使用情況、標本來源、檢驗目的、採集部位、採集及送檢時間等)

10.同一天同一檢測目的、相同標本(血液標本除外)一般只需送檢一次(份)。塗片檢查最好和細菌培養同時做!

拓展:

1.糖類的分解:細菌分泌胞外酶,將菌體外的多糖分解成單糖(葡萄糖)後再吸收。各種細菌將多糖分解為單糖,進而轉化為丙酮酸,這一過程是一致的。丙酮酸的利用,需氧菌和厭氧菌則不相同。需氧菌將丙酮酸經三羧酸循環徹底分解成CO2和水。厭氧菌則發酵丙酮酸,產生各種酸類(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琥珀酸等)、醛類(如乙醛)、醇類(如乙醇、乙酸甲基甲醇、異丙醇、丁醇等)、酮類(如丙酮)。不同細菌具有不同的酶,對糖類的分解能力和代謝產物也不同,藉此可以鑒別細菌。

2.蛋白質的分解:蛋白質分子在細菌分泌的蛋白質水解酶的作用下,在肽鍵處斷裂,生成多肽和二肽。多肽和二肽在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種氨基酸。二肽和氨基酸可被細菌吸收,氨基酸在體內脫氨基酶的作用下,經脫氨基作用生成氨。不同種細菌在不同的條件下所進行的脫氨基作用的方式(氧化脫氨基、水解脫氨基、還原脫氨基)及代謝產物也不同。可藉此鑒別細菌。如有些細菌能使色氨酸氧化脫氨基,生成吲哚、C02和H20.細菌還可以用脫羧酶使氨基酸脫羧,生成胺類(如組胺)和C02.

3.細菌對其他物質的分解:細菌除能分解糖和蛋白質外,對一些有機物和無機物也可分解利用。各種細菌產生的.酶不同,其代謝的基質不同,代謝的產物也不一樣,故可用於鑒別細菌。

(1)對其他有機物的分解:如變形桿菌具有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產生氨。乙型副傷寒沙門菌和變形桿菌都具有脫硫氫基作用,使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分解成氨和H2S.

(2)對其他無機物的分解:產氣腸桿菌分解檸檬酸鹽生成碳酸鹽,並分解培養基中的銨鹽生成氨。細菌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氨和氮氣的作用,稱為硝酸鹽還原作用。

4.細菌合成代謝產物的意義

(1)熱原質:大多數為革蘭陰性菌合成的菌體脂多糖。注入人體或動物體內能引起發熱反應,故稱熱原質。

(2)毒素和侵襲性酶:細菌產生毒素,包括內毒素和外毒素。內毒素為草蘭陰性菌的脂多糖。外毒素是革蘭陽性菌產生的蛋白質,毒性強且有高度的選擇性。有些細菌還能產生具有侵襲性的酶,如卵磷脂酶、透明質酸酶等。毒素和侵襲襲性酶在細菌致病性中甚為重要。

(3)色素:有水溶性色素(銅綠假單胞菌的色素)和脂溶性色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色素)。不同細菌產生不同的色素,在鑒別細菌上有一定意義。

(4)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能抑制或殺死另一些微生物和癌細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質。

(5)細菌素:某些細菌菌株產生的一類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質,細菌素作用范圍狹窄,僅對與產生該種細菌素的細菌有近緣關系的細菌才能起作用,如大腸菌素、綠膿菌素、變形菌素和弧菌素等。

③ 微生物標本採集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糞便標本採集和處理

(1)採集方法

1.自然排便法:取新鮮糞便的黏液、膿血、或絮狀物等有意義成分,2~3g或 1~2 m1,盛無菌容器內或置於保存液或增茵液內送檢;若疑似霍亂者應置於鹼性蛋白腖水中(PH8.6)。

2. 直腸拭子法:難以獲得糞便或排便困難患者及幼兒可採用此法,將拭子前端用無菌甘油或生理鹽水濕潤,然後插入肛門約 4~5cm(幼兒 2~3cm),輕輕在直腸內旋轉。擦取直腸表面粘液後取出,盛於無菌試管中或保存液中送檢。

(2) 注意事項

1.盡可能在抗生素使用之前採集標本。

2.所挑取的糞便不應接觸其他部位(如便盆),糞便樣本中不應混入尿液及其他異物,採集過程應盡量無菌操作。

3.不應用廁紙收集糞便。

4.對同一病人在同一天不宜重復送檢。

5.宜在感染急性期(通常是5d-7d內)採集標本。

6.下列腹瀉患者應連續3d送檢標本

--社區獲得性腹瀉(入院前或72h內出現症狀)

--醫院腹瀉(入院72h後出現症狀),且至少有下列情況之一:大於65歲並伴有內科疾病、HIV感染、粒缺(中性粒細胞<0.5)及疑似院內暴發。

--懷疑腸道感染的非腹瀉性表現。

7.腸炎和發熱病人建議做血培養。

8.傷寒沙門菌感染時骨髓培養高出血培養。

9新鮮糞便標本應在採集後盡快送檢,不應超過2h。

(3)標本拒收

乾燥的.拭子、含鋇糞便、黃軟成形便、干便、明顯污染的糞便、一日內重復送檢的標本,應設法與臨床醫師聯系,可要求重新留取標本,並做好記錄,在沒有與醫師溝通之前標本不應丟棄,仍按實驗室標本保存原則存放。

二 、尿液標本採集和處理

(1)採集方法

1. 中段尿採集法: 清晨起床後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陰部,再用清水沖洗尿道口周圍,然後排尿棄去前段尿液,收集中段尿 5~10ml盛於帶蓋的無菌容器內立即送檢,採集後於0.5h內進行接種。

2. 恥骨上膀胱穿刺法:評估膀胱內細菌感染的「金標准」。培養結果與臨床病情矛盾時可採用此法,一般較少應用。

3. 導尿法:採用無菌技術用注射器經導尿管抽取尿液,導取 10~15ml 尿液,置無菌容器中送檢,尿液標本不能通過收集袋引流管口流出的方式採集。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進行常規尿培養意義不大,這些患者通常會培養出大量定植菌。

(2)注意事項

正常人的尿液是無菌的,除外尿道有正常菌群外,還有條件致病菌,而這些細菌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見的致病菌,故應該注意無菌採集。

(3)標本拒收

1.標本取自導尿患者尿袋。

2.標本送檢時容器有滲漏。

3.未用無菌容器採集標本。

4.除恥骨上膀胱穿刺法外,採用其他方法採集標本申請做厭氧菌培養

三、 痰及下呼吸道標本採集和處理

(1)採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①晨痰為佳;②先冷開水洗漱、清潔、口腔和牙齒;③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吐至無菌容器中;④痰量不得少於1ml;⑤痰咳出困難 時可先霧化吸入 NaCl溶液(100g/L,加溫到45℃)使痰容易咳出。查結核分枝桿菌,應留取24小時痰。

2. 小兒取痰法:用彎壓舌板向後壓舌,將拭子深入咽部,小兒因壓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噴出的肺或氣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即可送檢。

3.支氣管鏡、支氣管穿刺、支氣管肺胞灌洗等採集法,此採集方法必須由醫生操作。

(2)注意事項

1.痰經過口腔,所以患者應用清水漱口數次,盡量排除口腔內大量雜菌。

2.用無菌防漏容器收集標本,應在2h內(室溫)送至微生物實驗室。若延長送檢,將導致非苛養的口咽部定植菌過度生長,有臨床意義的病原菌數量相對減少。

(3)篩選並拒收的標本

1.24h內重復採集的痰細菌培養標本。

2.唾液。

3.未經保護套管收集的支氣管刷培養標本。

4.痰的厭氧菌培養標本。

四、血培養標本採集和處理

(1)血培養標本採集指征

對入院的危重患者未進行系統性抗生素治療前,應及時進行血液培養,患者出現以下體征可作為血培養的重要指征:

1.發熱(≥38℃)或低熱(≤36℃)

2. 寒熱

3. 白細胞增多(>10×109/L,特別是在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帶狀的白細胞增多時)

4.粒細胞減少(成熟的多核白細胞<1×109/L)

5. 血小板減少

6.皮膚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2)注意事項

1.血液在正常情況下為無菌標本,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避免雜菌污染。

2.培養瓶分為需氧瓶和厭氧瓶兩種。每瓶需要 8~10ml。兒童瓶為需氧瓶每瓶需血液1~3ml.

3.血瓶接種順序:用注射器或針采血時,應先接種厭氧瓶;用蝶形針采血時,應先接種需氧瓶;采血量不夠時先接種需氧瓶,剩餘量再接種厭氧瓶。

4.采血後盡快送至微生物室,如有耽擱,室溫放置,不要冷藏。


④ 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正確採集及注意事項

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正確採集及注意事項

正確採集臨床微生物標本,直接影響到微生物培養鑒定結果。可靠的檢驗結果可以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為臨床科學用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據,是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延緩細菌耐葯,減少抗菌葯物濫用和監測醫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正確採集及注意事項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 血液標本的採集

1、 採集方法

(1)75%酒精清潔局部皮膚。

(2)待皮膚干後,再用2%—2。5%碘酒從穿刺點中心部位開始消毒,范圍不應小於5cm(直徑),且不能用手指觸摸消毒後的皮膚。

(3)皮膚碘酒干後(約1min),穿刺採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嬰幼兒1—5ml。

(4)采血後立即在床旁接種培養瓶,並迅速輕搖,充分混勻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劇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項

(1)懷疑菌血症應盡早采血,體溫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陽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誤時機。

(2)對已經使用抗菌葯物,而又不能停葯者,也應在下次用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靜滴抗菌葯物的靜脈處採取血標本,也不能從靜脈導管及動脈插管中取血。

(3)培養基與血液之比以10:1為宜,以稀釋血液中的抗生素,抗體等殺菌物質;有人主張對接受抗菌葯物治療的病人,培養基與采血量之比可為20:1或大於這個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將血液注入血培養基前,更換針頭反而易導致污染。

(5)每例至少採血兩次,間隔0。5—1h,以利於提高陽性率和區分感染菌與污染菌。

(6)疑為細菌性心內膜炎及布魯氏病的病人,以肘動脈或股動脈采血為宜,除在發熱期采血外,並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後立即送檢,如不能立即送檢可置室溫,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臨床表現很似敗血症,而血培養多次陰性者,提示考慮厭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骨髓的採集

1、採集方法

在病灶部位或髂前(後)上脊處嚴格消毒後抽取骨髓1ml,注入血培養瓶內。

2、注意事項

(1)骨髓內含有大量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細胞,因而骨髓培養對傷寒病人的.診斷較血培養優越。

(2)用於懷疑細菌性骨髓炎病人。

三、靜脈導管標本的採集

1、採集方法

(1)常規導管部位皮膚消毒。

(2)無菌方法從病人體內拔出靜脈導管,剪下導管尖端5cm,放入無菌瓶中。

(3)立即(15min內)送檢,避免標本乾燥。

2、注意事項

(1)剪下的導管立即接種血平皿,可提高陽性率。

(2)肉湯反復沖洗導管腔內,沖洗液做定量培養。

(3)有人將剪下的導管置肉湯增菌液或培養瓶中,此法不能區分導管感染菌與少量定植菌。

(4)衛生部在《醫學感染診斷標准》(試行)(2001年1月3日施行)中規定:導管管尖培養其接種方法應取導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滾動一次。細菌≥15cfu/平板,即為陽性。

四、呼吸道

1、痰標本

(1)採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後用涼開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內大量雜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膿痰,置於清潔乾燥容器中送檢。

②痰量極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鈉溶液約25ml霧化。對於咯痰量少的幼兒,可輕輕壓迫胸骨上部的氣管,當其咯痰後用無菌棉棒採集標本。

③咳嗽無力或昏迷病人,可用吸痰管經鼻腔或口腔經氣管腔內吸引痰液送檢。

④氣管切開者可以深入透氣孔中取痰。

⑤可用支氣管鏡直接在病灶部位採集高濃度的病原菌。

⑥用無菌導管經鼻腔插入氣管鏡內,緩慢注入無菌蒸餾水5ml,取出導管。留取患者在3h內咳出的痰液,放入無菌容器中送檢。

⑦胃內采痰法。無自覺症狀的結核病人。有時可把痰誤咽入胃內,因而可採用胃內溶物做結核菌培養,其陽性結果比咯痰高10%左右,該方法於晨起空腹時,把滅菌的胃管,從鼻腔送入胃內,用20ml注射器抽取胃液。

(2)注意事項

①痰標本的採集以晨痰為准,此時患者痰量較多且含菌量也多。

②標本採集後立即送檢,若不能及時送檢者,可暫存2—8℃冰箱。若晚1—2h接種,會失去苛氧菌,並使得革蘭陰性菌過分生長。

③可接受的標本:痰;支氣管灌洗液,支氣管刷,支氣管活檢;肺吸出物和肺活檢。不能接受的標本:唾液;24h留的痰(結核桿菌培養除外);拭子。

④ 痰標本的質量評價:(用顯微鏡篩選)在低倍鏡下,檢查鱗狀上皮細胞,至少10個視野,集中在有白細胞處,合格標本為白細胞與鱗狀上皮細胞比例大於2:1。

2、鼻拭子

(1)用濕的拭子(生理鹽水);

(2)需插兩個鼻孔;

(3)深入3。3cm左右,轉動4—5次;

(4)以上用於診斷金黃色葡萄球菌暴發時的鼻帶菌者。

3、咽拭子、口腔拭子

(1)採集方法(到細菌室取專用拭子)

①患者清水漱口後,由檢查者將其舌外拉,用棉拭子將咽後壁或懸雍垂的後側反復擦拭數次;

②化膿性扁桃體炎、口腔念珠菌病時,直接用棉拭子在病灶部位擦拭;

③插入運送培養基中立即送檢,防止乾燥。

(2)注意事項

①棉拭子應避免觸及舌、口腔黏膜和唾液;

②採集標本前數小時不可用消毒葯物漱口或接觸病灶局部。

五、胃腸道

1、糞便

(1)採集方法

選取膿血、黏液糞便2—3g,液體糞便取絮狀物1—2ml。盛於滅菌瓶中或蠟紙盒中及時送檢。

(2)注意事項

①標本要採集新鮮的,陳舊標本影響陽性檢出率;

②切忌糞尿混合;

③若要分離阿米巴,標本要立即送檢並注意保溫;

④運送培養基可提高陽性率;

⑤分離難辨梭菌時需選不成形或水樣便;

⑥霍亂弧菌、大腸桿菌Ο157感染的腹瀉便則為水樣便或血性便;

⑦標本在病理早期或治療前採集;

⑧一般認為用抗菌葯三天後,標本培養病原菌陰性。

2、肛拭子

在無法獲得糞便的情況下,可用經無菌甘油水或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的肛拭子插入肛門4—5cm(幼兒2—3cm)處,輕輕旋轉擦取直腸表面黏液後取出,置運送培養基中送檢。

六、泌尿道

根據衛生部《醫學感染診斷標准》(試行)通知,泌尿系統臨床診斷為: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或有下腹觸痛、腎區叩痛、伴或不伴發熱,並具有下列情況之一:

(1)尿檢白細胞男性≥5個/高倍視野,女性≥10個/高倍視野,插導尿管患者應結合尿培養;

(2)臨床已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療有效而認定的泌尿道感染。

1、中段尿

(1)採集方法

①女性 采樣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外陰,用手指陰x分開排尿,棄其前段尿,不終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ml於滅菌容器內。

②男性 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或0。1%的碘伏溶液消毒尿道口,滅菌紗布擦乾,上翻包皮,棄其前段尿,不終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ml於滅菌容器內。

(2)注意事項

①導尿雖然可以減少污染,但是多次重復導尿可以造成逆行性感染,因此近年來大多採用中段尿。

②女性病人最好採取膀胱截石位由護士採取標本,減少污染。

③採集標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為佳。

④採集標本後,若不能在1h內送檢,暫放4℃冰箱,但不能超過8h。若尿液標本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h,即使接種培養結果細菌數≥104 cfu/ml獲103cfu/ml,也不能作為診斷依據,應重新留取標本送檢。

⑤疑為尿道炎時可將最初3—4ml尿液收集在滅菌容器內。該尿中即使有少數細菌,如反復檢查為同一細菌,也應考慮為病原菌。

⑥兒童在多數情況下,僅沖洗外陰是不夠的,故採集標本較為困難。如果尿內細菌明顯增多,可以高度懷疑為尿路感染,無菌則可否定。

⑦若細菌培養結果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細菌,需考慮污染可能,建議重新留取標本送檢。

⑧尿液中不得加入防腐劑,消毒劑否則影響陽性檢出率。

2、膀胱穿刺採集法

避免污染是很困難的,培養結果與病情不符時,或尿厭氧菌培養,或嬰幼兒中段尿採集困難時,可以用恥骨上穿刺膀胱內采尿。

3、留置導尿者採集法

拔去閉式引流的集尿袋,棄去導尿管前段尿液,留無污染的膀胱內尿液10ml送檢。不可從集尿袋下端留取標本。

七、腦脊液

1、採集方法

由臨床醫師以無菌方法收集腦脊液3—5ml(細菌1ml,真菌2ml抗酸桿菌2ml,病毒1ml)盛於無菌試管或小瓶中立即送檢。

2、注意事項

(1)採集標本後立即送檢,因腦膜炎奈瑟菌離體後迅速自溶,肺炎鏈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也易死亡;

(2)疑為上述細菌感染時,應注意保溫,不可置冰箱或低溫保存。

八、膽汁

1、十二指腸引流法

在無菌操作下,將十二指腸導管吞咽至十二指腸乳頭部(距齒65—70cm)時,收集A液(來自總膽管,為橙黃或金黃色),隨之注入25%硫酸鎂溶液40ml,經1—2min後再採取B液(來自膽囊,為棕黃綠色),隨後收取C液(來自肝膽管,為檸檬色),一般認為B液做細菌培養意義較大。

2、膽囊穿刺法

膽囊造影術時,可同時採取膽汁。

3手術採取法

由總膽管、膽囊直接穿刺採取膽汁。

以上採集之標本應立即送檢,否則置於4℃冰箱內,採集時需小心,避免被唾液、十二指腸液細菌污染。

九、穿刺液標本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關節液、鞘膜液。

1、採集方法

由臨床醫師行穿刺術抽取。胸腹水可收集5—10ml,心包液、關節液收集2—5ml,置於無菌含抗凝劑的試管或小瓶中,充分混勻後,立即送檢。抗凝劑10%EDTA二鈉鹽,標本與抗凝劑之比10:1。

2、注意事項

⑴標本採集應在患者用葯之前或停止用葯1—2天後進行;

⑵不能立即送檢可置4℃冰箱保存;

⑶疑為淋病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液,採集後立即送檢,或床旁培養為佳;

⑷不能用棉拭子浸蘸標本送檢。

十、膿汁及病灶分泌物

1、傷口

⑴表面傷口拭子採集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 僅限於皮膚與皮下組織,包括手術切口、褥瘡潰瘍、新生兒臍炎、嬰兒膿瘡病。

②用無菌生理鹽水或75%的酒精擦去病灶表面滲液;

③用無菌棉拭子抹去及較深部的膿汁分泌物或組織送檢;

④採集褥瘡潰瘍標本時應採集褥瘡邊緣的膿性分泌物,拭子放在運送培養基中立即送檢,不要採集創口表面的滲液。

⑵傷口、膿腫、竇道、壞疽組織採集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閉鎖性膿腫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膚後,用滅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全部膿液送檢,疑為厭氧菌感染時,排去針管內空氣將針頭插入滅菌橡膠塞內送檢;

②傷口處若有膿及滲出物要用無菌棉簽深入各種竇道中擦拭,用小刀刮取,穿刺抽吸或手術切除獲得深處傷口標本;

③當創傷出血時,敷有葯物在2h以內及燒傷在12h內均不應採集標本,此時獲得陽性結果機會甚少。

④採集標本注意觀察膿汁及分泌物性狀、色澤、氣味等。可為培養鑒定提供依據。

⑶燒傷創面

①燒傷創面需要膿性分泌物,焦痂迅速分離變棕黑、黑或紫羅蘭色,燒傷邊緣水腫。患者發燒>38℃或低體溫<36℃,合並低血壓。

②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創面。

③由於創面部位不同,細菌種類也不盡相同,要用滅菌棉拭子採集多個部位的炎症區送檢。

④採集痂下變黑或變性的不健康區邊緣或引流液等做定量培養及組織活檢。

2、厭氧傷口拭子

⑴厭氧專用棉棒或玻璃棒觸及深部膿汁;

⑵可用注射器抽吸,排去針管內空氣將針頭插入滅菌橡膠塞內送檢;

⑶立即送檢,送檢過程中必須保持在無氧條件;

⑷不宜做厭氧菌培養的有痰、喉拭子、鼻咽拭子、齒齦拭子、直腸、陰道和宮頸拭子以及回腸、結腸造瘺術的流出物,胃、小腸及大腸內容物等。

3、尿道口分泌物拭子

⑴男性用無菌紗布擦拭和清洗尿道口,然後採取從尿道口溢出的膿性分泌物;

⑵採集前列腺液時,先將尿道、膀胱沖洗,然後從肛門用手指按摩前列腺,促使前列腺液溢出;

⑶女性病人先用滅菌紗布或棉拭子仔細擦拭或清洗尿道口,然後從陰道內診壓迫尿道,使分泌物溢出;

⑷取子宮頸分泌物,先用內窺鏡擴張陰道,然後從宮頸口用滅菌棉拭子採取分泌物,盡量避免被陰道宮頸附近正常菌群的污染。

4、蜂窩織炎

⑴用無菌生理鹽水或酒精消毒皮膚;

⑵用細針在炎症最顯著處穿刺吸引;

⑶抽少量滅菌生理鹽水在針管內;

⑷注入無菌試管內送檢。

5、組織標本

⑴活體組織採取的微量標本,可直接接種在培養基內;

⑵表淺組織可直接用棉拭子擦拭、小刀颳去;

⑶較大組織塊的表面可採用燒灼或浸入沸水中5—10s,然後用滅菌剪刀切開,取其中的膿汁;

⑷深部組織標本可經皮膚穿刺或手術切取送檢;

⑸組織標本不可用福爾馬x固定;

⑹有時也可將沾有膿汁的最內層敷料放入無菌平皿內送檢。

十一、眼標本採集

⑴一般細菌,以無菌棉拭子採集眼分泌物,尤其膿性分泌物;

⑵沙眼衣原體,首先擦去眼結膜上面的分泌物,然後用無菌小刀刮取穹窿部及眼結膜上皮細胞,用鏈黴素處理後備用;

⑶對於剛治療或葯物沖洗過的患者最好12—24h後採集標本;

⑷對於淚囊炎患者可稍加擠壓後以無菌棉拭子採集標本。

;

⑤ 微生物取樣後為什麼要在4小時內送檢

因為取樣後微生物離開了本來的生活環境,要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就必須在適宜的環境下進行培養,不然生物活性消失以後檢驗就不準確了,四個小時是維持生物活性的一個時間段,條件允許的話當然是盡快送檢比較好。

⑥ 病原微生物中細菌常見檢測方法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中細菌常見檢測方法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變異迅速,快速鑒定病原微生物的檢驗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前進著。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方法主要有直接塗片鏡檢、分離培養、生化反應、血清學反應、核酸分子雜交、基因晶片、多聚酶鏈反應等,該文對這些檢測技術進展做一綜述。 對人和動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為病原微生物,又稱病原體,有病毒、細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真菌、放線菌、朊粒等。這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感染、過敏、腫瘤、痴獃等疾病,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出現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羅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傳染性極強,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對病原體的檢測必須做到快速、准確。常規病原學檢測方法操作繁瑣,檢測周期長,而且對操作人員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隨著醫學微生物學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病原學診斷已不再局限於病原體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檢測手段不斷出現並被應用於臨床和實驗室 J。核酸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基因晶片技術等檢測方法,自動化程度高,快速省時、無污染、結果精確,可以准確靈敏地鑒定病原微生物。1 傳統的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傳統的病原微生物學實驗室檢查以染色、培養、生化鑒定等為主,將標本直接塗片染色鏡檢和接種在培養基上進行分離培養是對細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進行病原學診斷的常用方法。1.1 直接塗片鏡檢病原微生物體形體積微小,大多無色半透明狀,將其染色後可藉助顯微鏡觀察其大小、形態、排列等。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簡便快速,對那些具有特殊形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仍然適用,例如淋球菌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螺旋體感染等的早期初步診斷。直接塗片鏡檢不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裝置,在基層實驗室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手段。1.2 分離培養與生化反應 分離培養主要用於臨床標本(如血液、痰、糞便等)或培養物中有多種細菌時對某一種細菌的分離。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一定時間,檢測周期較長,不能同時處理批量樣本。為解決這一問題,各種自動化培養和鑒定系統不斷產生,傳統鑒定方法也在逐步改進,大大加快了檢驗速度。例如Microscan WalLCAway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可同時做細菌鑒定和葯敏試驗,檢驗500多個菌種。苛養菌如肺炎鏈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對營養要求比較高,常規培養陽性率低。雍剛 等將不要同比例的葡萄糖、玉米澱粉、生長因子、酵母粉、氨基酸等特殊增菌劑加入到巧克力培養基中製成了新型淋病奈瑟菌培養基,大大提高了淋病奈瑟菌的分離培養率。蘇盛通等在營養瓊脂中加人了中葯紅棗、赤小豆培養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生長指數明顯高於血平板。1.3 組織細胞培養 活組織細胞培養適於專營活組織細胞內生存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等。不同病原體敏感的組織細胞是不一樣的,將活細胞從病原體敏感的動物組織中取出在體外進行原代培養或用病原體敏感細胞系進行傳代培養,再將病原體接種於相應的組織細胞中後,病原體可在其中繁殖增長,引起特異性的細胞病變效應。也可以將病原體直接接種於敏感動物體內,引起相應組織器官出現特異的病理學改變。往往可以根據這些特異的病變對病原體進行鑒定。2 血清學與免疫學檢測血清學檢測是通過已知的抗體或抗原來檢測病原體的抗原或抗體從而對病原體進行快速鑒定的技術,簡化了鑒定步驟,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清凝集技術、乳膠凝集實驗、熒光抗體檢測技術、協同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測試技術等。酶聯免疫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血清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僅可檢測樣本中病原體抗原,也可檢測機體的抗體成分。幽門螺奸菌在我國人群感染率高達50% ~80%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唾液中抗HP抗體來診斷HP感染,其結果滿意。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國人群中感染率極高,ELISA應用於乙型肝炎病人早期血清學診斷的效果最為明顯。臨床上致病菌往往和非致病菌混合在一起,如何從這些細菌中分離出目標菌是關鍵。免疫磁珠分離技術(IMB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在微生物檢測領域中一種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特定病原體的單抗或多抗或二抗偶聯到磁珠微球上,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磁珠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或磁珠一一抗一目標病原體復合物,在外部磁場磁力的作用下,將目標病原體分離出來。目前已經開發出了針對各種病原體的免疫磁珠,如大腸埃希菌、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軍團菌等,廣泛應用到各級科研和實驗室 。經IMBS分離出的白色念珠菌可直接在顯微鏡下檢測,檢測時間縮短至4 h。IM—Bs還可以和其它檢測技術聯合來檢測病原菌,免疫磁珠分離得到的目標菌可繼續用於分離培養使大腸埃希菌0157最低檢測限由200 cfu·g 提高到2 cfu·g~;IMBS結合聚合酶鏈反應(IMBS—PCR)可對培養條件比較特殊的細菌如苛養菌、厭氧菌進行快速檢測,肉類中的產毒素型產氣莢膜梭菌經IMBS.PCR檢測

微生物的快速檢測方法有哪些

目前主要普通培養(簡稱標)般報告要用儀器、核酸檢測(PCR)、目前快速檢測(主要包括:免疫磁珠、酶聯免疫試劑盒、金標檢測卡等根據自需求選擇

食品微生物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目前主要有普通培養法(簡稱國標方法)一般出報告的要用,儀器法、核酸檢測法(PCR)、還有目前的快速檢測法(主要包括:免疫磁珠、酶聯免疫試劑盒、金標檢測卡等。這個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吧。

簡述hiv的微生物學檢測方法有哪些

簡述hiv的微生物學檢測方法有哪些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體感染人體後出現兩種抗體:一種是特異性抗體(TPHA),為lgM。當有補體存在和厭氧條件下,對活螺旋體的動力有抑製作用,並可將螺旋體殺死或溶解,對機體的再感染有保護作用。另一類是非特異性抗體(快速血漿反應素 RPR)。為lgA與lgM的混合物,可與正常生物組織中的類脂抗原發生非特異性結合,對人體無保護作用

微生物的傳統檢測方法有哪些?

傳統檢測有三種方法
1、直接顯微鏡觀察,正常情況,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徵。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菌落特徵對微生物種類進行判斷。

2、選擇培養基培養微生物或人為提供有利於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選擇培養基,其作用是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選擇培養一般是通過觀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型別或某一特徵進行間接判斷,得到的微生物往往並不只有一種,但是能夠大致確定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徵從而對其分類。

3、鑒別培養基,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葯品。與選擇培養相比,鑒別培養基的鑒別所得結果的范圍比較小,一般可直接測定某微生物的種類。

現代定義

微生物: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
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機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主要特徵

1、體小面大
2、吸多轉快
3、生長繁殖快

微生物的這一特性使其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如發酵、單細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水產品致病微生物檢測方法有哪些

這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的微生物的檢測試紙片,也不知道方法咋樣,你要也可以去網站上看看的
像大腸桿菌測試紙片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是一種新出現的食物傳播性疾病的病因。它除了引起腹瀉、出血性腸炎外,還可發生溶血性尿毒綜合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嚴重的並發症。自1982年美國首次發現因該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疫情開始逐漸擴散和蔓延,相繼在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引起腹瀉爆發和流行。我國已陸續有十餘個省份在市售食品、進口食品、腹瀉病患者、家畜家禽等分離到大腸桿菌O157:H7。大腸桿菌O157測試片(FilmplateTM E.coli O157BO204)3方元方圓生物的採用進口高選擇性顯色培養基作為主要原料,運用專有技術,做成一次性快速檢驗產品,一步培養15~24h就可確認,大大地簡化了檢測程式,非常適合各級檢驗部門和食品企業使用。本品適用於海產品、水產品、各類熟肉製品和冷葷、蛋及蛋製品等的快速檢測。參照標准: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檢驗(GB/T4789.36)。

物體表面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有哪些

; 用浸有滅菌生理鹽水的棉簽在被檢物體表面取25cm2的面積,在其內塗抹10次,然後剪去手接觸部分棉棒,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取樣管內送檢。擦拭時棉簽要隨時轉動,保證擦拭的准確性。對每個擦拭點應詳細記錄所在分場的具 *** 置、擦拭時間及所擦拭環節的消毒時間

牛奶中細菌檢測方法有哪些

先配製固體培養基,再劃線培養1天,之後挑每一種菌落的細菌製片,顯微鏡下觀察細菌的種類

⑦ 食品企業的產品為什麼要送檢檢驗 包括哪些項目

送檢是產品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或企業標準的官方檢驗,獲得QS及通過年檢的必要條件,是進入市場以及各類認證的前提條件。檢驗的內容主要依據企業生產產品所轄范圍的標准,即國標-行標-企標,在辦QS證時就會明確。食品檢驗無外乎分為2大類:質檢和衛檢。其中質檢歸口為市質量監督局,主要化驗理化指標;衛檢歸口為防疫、衛生部門,主要檢測微生物指標。均需送檢一定的樣品。如果不做檢驗 即無法在規范的市場(如超市,進場需提供報告)流通,也無法繼續生產資格(QS)年檢。
另外,在生產過程中還會接受質監部門的抽檢,這個也比較重要。
有更過了解請加qq:60581

⑧ 食品微生物檢測的程序

(1)採集樣品
采樣前要了解所采樣品的來源、加工、儲藏、包裝、運輸等情況,采樣時必須做到:使用的器械和容器需經滅菌,嚴格進行無菌操作;不得加防腐劑;液體樣品應攪拌均勻後才去采樣,固體樣品應在不同部位採取以使樣品具代表性;取樣後及時送檢。
國際食品微生物標准委員會(ICMSF)制定的食品微生物學分析采樣方法,目前已在國內外被逐步推廣採用。ICMSF根據以下原則來規定不同的采樣數:①各種微生物本身對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同;②食品經不同條件處理後,其危害程度可分為3種情況:危害度降低;危害度未變;危害度增加。依據ICMSF采樣方法規定,其中:n:指一批產品采樣個數;c:指該批產品中檢樣菌數超過限量的檢樣數;m:指合格菌數限量;M:指附加條件後判定為合格的菌數限量。
(2)樣品送檢
採集好的樣品應及時送到食品微生物檢驗室,一般不應超過3h,如果路程較遠,可將不需冷凍的樣品保持在1~5℃的環境中,勿使凍結,以免細菌遭受破壞。
樣品送檢時,必須認真填寫申請單,以供檢驗人員參考。
檢驗人員接到送檢單後,應立即登記,填寫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並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3)樣品處理
樣品處理應在無菌室內進行,若是冷凍樣品必須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凍,解凍溫度為2~5℃不超過18h或45℃不超過15min。
a.固體樣品
用無菌刀、剪或鑷子稱取不同部位的樣品,剪碎放入滅菌容器內,加一定量的水混勻,製成1: 10混懸液,進行檢驗。在處理蛋製品時,加入約30個玻璃球,以便震盪均勻。生肉及內臟,先進行表面消毒,再剪去表面樣品,採集深層樣品。
b.液體樣品
原包裝樣品用點燃的酒精棉球消毒瓶口,再用經石炭酸或來蘇兒消毒液消過毒的紗布將瓶口蓋住,用經火焰消毒的開關器開啟。搖勻後用無菌吸管吸取;含有二氧化碳的液體食品,按上述方法開啟瓶蓋後,將樣品倒入無菌磨口瓶中,蓋上消毒紗布,將蓋開一小縫,輕輕搖動,使氣體逸出後進行檢驗;將冷凍食品放入無菌容器內,融化後檢驗。
c.罐頭
罐頭進行密閉試驗、膨脹試驗和檢驗。將被檢驗罐頭置於85℃以上的水浴中,使罐頭沉入水面以下5 cm,觀察5 min,如有小氣泡連續上升,表面漏氣;另外將罐頭放在(37±2)℃環境下7d,如是水果、蔬菜罐頭,放在20~25℃環境下7d,觀察其蓋和底有無膨脹現象。檢驗時,先用酒精棉球擦去罐上油污,然後用點燃的酒精棉球消毒開口的一端,用來蘇兒消毒紗布蓋上,再用滅菌的開罐器打開罐頭,除去表層,用滅菌匙或吸管取出中間部分的樣品進行檢驗。
(4)檢驗
每種指標都有一種或幾種檢驗方法,可根據不同的食品、不同目的來選擇恰當的檢驗方法。通常所用的常規檢驗方法為現行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如FAO標准、WHO標准等),或食品進口國的標准(如美國FDA標准、日本厚生省標准、歐共體標准等)。
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室接到檢驗申請單,應立即登記,填寫試驗序號,並按檢驗要求立即將樣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積極准備條件進行檢驗。
一般陽性樣品發出後3d(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方能處理樣品;進口食品的陽性樣品,需保存6個月方能處理。陰性樣品可及時處理。
(5)結果報告
樣品檢驗完畢後,檢驗人員應及時填寫報告單,簽名後送主管人核實簽字,加蓋單位印章,以示生效,並立即交給食品衛生監督人員處理。

⑨ 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檢驗的標本留取和運送的要求

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檢驗的標本留取和運送的要求

你對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檢驗的標本留取和運送的要求了解嗎?你知道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檢驗的標本留取和運送的要求是怎樣的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檢驗的標本留取和運送的要求的知識,歡迎閱讀。

1.纖維支氣管鏡標本的採集要求

纖維支氣管鏡可採集到感染部位的標本,包括BAL、BS、PSB及支氣管穿刺活檢標本,均應由呼吸科醫師或經培訓醫師採集;為防止污染,應採用吸入麻醉劑,勿從支氣管鏡的工作腔中吸取灌洗液標本;標本採集順序為:BS、BAL、PSB和活檢標本,應避免帶血。

2.痰、氣管吸出物標本的留取

當有下呼吸道細菌感染指征時,患者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漱口,可減少口腔污染菌的數量,如有假牙應先摘掉;咳出清晨第一口深部痰,留至帶螺旋蓋的防漏無菌痰杯內。僅當插管患者出現肺炎症狀時(如發熱或浸潤)採集氣管吸出物,因氣管在插管24 h後即有定植菌,在無肺部感染症狀時吸痰送檢,培養結果往往與疾病不符。嬰幼兒和小齡兒童可吸取氣管和支氣管的分泌物,常用於診斷細菌性肺炎。

3.標本的運送要求

臨床採集的標本均應盡快送至實驗室,實驗室對來自急診、新入院患者和有創方法採集的標本(如:BAL和肺活檢標本)要盡快處理,以保證致病菌的活性,避免造成重復採集標本。通常做細菌學檢驗的標本應在2 h內(室溫)送至微生物實驗室。延誤送檢將導致口咽部定植菌過度生長,有臨床意義的病原菌數量減少。如需遠程運送,建議將標本放置2-8 ℃環境(不超過24 h),但培養分離到肺炎鏈球菌等苛養菌的機會和數量將會減少。實驗室應在報告中對標本延遲送檢或經低溫冷藏予以說明,並指出可能對培養結果造成的影響。

4.拒收的標本

實驗室接收標本後,首先篩選並拒收以下不合格標本:24 h內重復採集的痰培養標本、唾液、鼻沖洗液和分泌物、鼻孔拭子、咽部標本、未經保護套管收集的支氣管刷培養標本及痰的厭氧菌培養標本。除支氣管穿刺吸出物、PSB、活檢標本、胸水或其他未經污染的標本外,其餘類型的標本均不適合做厭氧菌培養。

5.塗片革蘭染色判斷標本的.合格性

肺部感染的最常見機制是肺泡內吸入了口咽部定植菌,培養方法的局限性在於敏感性低,且無法判斷分離菌是感染或定植。因此,實驗室需藉助塗片革蘭染色方法評估痰標本的質量。此外,塗片還可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診斷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並發現培養不能生長的細菌,是既快速又低成本的方法,但需要實驗室人員的豐富經驗。

通常標本中上皮細胞的數量代表污染程度,白細胞內或外的優勢菌(非黏附在鱗狀上皮細胞上)有助於預測肺部致病菌。可接受做培養的痰、支氣管吸出物標本包括塗片革蘭染色所見:(1)<10個鱗狀上皮細胞(SEC)/低倍視野(LPF),大量多形核白細胞(WBC>25個/LPF),且存在肺泡巨噬細胞和柱狀上皮細胞均提示來自深部痰標本;(2)WBC>25個/LPF,SEC<25個/LPF;(3)WBC∶SEC>10∶1,單一形態的細菌量達到3+-4+。不適合做培養的判斷:當SEC>10個/LPF,提示標本被唾液污染;還包括當吸痰塗片未見細菌時。

6.塗片可提示與感染相關的信息

通過塗片革蘭染色,實驗室應報告臨床提示感染的信息,雖然由兩種致病菌同時引起的感染不常見,但當兩種形態的細菌均與白細胞相關時要報告;即使塗片未見細菌時仍有助於評價患者狀況,可能隱藏著某些特殊菌,如軍團菌、內源性真菌、結核分枝桿菌或其他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致病菌;質量合格的標本中,塗片有正常菌群及多種細菌(通常白細胞內有空泡或液泡),特別當培養生長正常菌群時,報告要提示有吸入性肺炎等。

;

⑩ 選擇微生物檢驗方法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1.樣品的接收和預處理。樣品送達實驗室時,應檢查樣品標記是否與樣品相符,樣品包裝狀況是否正常。送檢的樣品,一般需保持在0~4℃的環境中,食品微生物學實驗室在收到樣品後,必須及時進行檢驗,以防止病原菌死亡或細菌數量增加。
2.儀器設備。微生物實驗室的主要儀器及設備包括:無菌室、顯微鏡、菌落計數器、高壓滅菌器、乾熱滅菌器、離心機、蒸餾設備、培養箱、厭氧箱、水浴箱、冰箱、超凈工作台、酶標儀、洗板機、PCR儀、電泳儀、凝膠成像系統等。要求所有的儀器和設備均應按照生產廠家提供的方法和有關規定正確使用,操作人員應了解儀器工作原理並遵守操作規則。
3.檢驗培養基和試劑。⑴培養基必須由專業廠家生產,產品質量必須符合有關的質量標准,保存也應符合要求,防止潮解、結塊等,使用時盡量縮短開蓋時間,放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中保存。對於易受潮的品種啟用後宜放入乾燥器中保存。培養基的配製應嚴格按照國標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並做好原始記錄。⑵檢驗試劑及葯品須在分析純級以上。在利用葯品、試劑配製標准溶液、染色液、緩沖液及其他試劑時應注意:按要求選取溶劑,用帶塞的試劑瓶盛裝,易分解的試劑宜用棕色瓶,揮發性的試劑瓶口應予密封。實驗室內保存的試劑應定期進行清點,陳舊或損壞的試劑及時棄去,注意保存試劑的使用有效期以及最佳保存方式。
4.檢驗人員檢驗。人員應執行上崗前培訓,並主動學習新技術,掌握國家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准及相關法律法規。

閱讀全文

與什麼情況下送檢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