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學家有哪些成功實例

生物學家有哪些成功實例

發布時間:2023-02-22 03:44:13

A. 生物學上的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

一、微生物學的經驗時期

古代人類雖未觀察到微生物,但早已將微生物學知識用於工農業生產和疾病防治中,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夏禹時代,就有儀狄釀酒的記載。北魏(公元386~534年)《齊民要術》一書中詳細記載了制醋的方法。長期以來民間常用的鹽腌、糖漬、煙熏、風乾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實際上正是通過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而防止食物的腐爛變質。

關於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在11世紀初時,我國北宋末年劉真人就提出肺癆由蟲引起。義大利Fracastoro(1483~1553)認為傳染病的傳播有直接、間接和通過空氣等幾種途徑。奧地利Plenciz(1705~1786)認為傳染病的病因是活的物體,每種傳染病由獨特的活物體所引起。18世紀清乾隆年間,我國師道南在《天愚集》鼠死行篇中生動地描述了當時鼠疫流行的凄慘景況,並正確地指出了鼠疫與鼠的關系。

在預防醫學方面,我國自古就有將水煮沸後飲用的習慣。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將病人的衣服蒸過後再穿就不會傳染上疾病,說明已有消毒的記載。大量古書證明,我國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就已廣泛應用人痘來預防天花,並先後傳至俄國、朝鮮、日本、土耳其、英國等國家,這是我國對預防醫學的一大貢獻。

二、實驗微生物學時期

微生物的發現 首先觀察到微生物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Antor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於1676年用自磨鏡片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約放大40~270倍),並從雨水、池塘水等標本中第一次觀察和描述了各種形態的微生物,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證據,亦為微生物形態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世紀60年代,歐洲一些國家占重要經濟地位的釀酒的工業和蠶絲業發生酒類變質和蠶病危害等,促進了人們對微生物的研究。法國科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先實驗證明有機物質的發酵與腐敗是由微生物所引起。而酒類變質是因污染了雜菌,從而推翻了當時盛行的自然發生說。巴斯德的研究開創了微生物的生理學時代。人們認識到不同微生物間不僅有形態學上的差異,在生理學特性上亦有所不同,進一步肯定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自此,微生物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巴斯德創用的加溫處理以防酒類變質的消毒法,就是至今仍沿用於酒類和乳類的巴氏消毒法。在巴斯德的影響下,英國外科醫生李斯德(Joseph Lister, 1827~1912)創用石炭酸噴灑手術室和煮沸手術用具,為防腐、消毒以及無菌操作打下基礎。

微生物學的另一奠基人是德國學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他創用固體培養基,可將細菌從環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標本中分離成單一菌落,便於對各種細菌分別研究。同時又創用了染色方法和實驗性動物感染,為發現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提供了有利條件。在19世紀的最後20年中,大多數細菌性傳染病的病原體由郭霍和在他帶動下的一大批學者發現並分離培養成功。

俄國學者伊凡諾夫斯基(Nвановский)於1892年發現了第一種病毒即煙草花葉病病毒。1897年Loeffler和Frosch發現動物口蹄疫病毒。1901年美國學者Walter-Reed首先分離出對人類致病的黃熱病毒。1915年英國學者Twort發現了細菌病毒(噬菌體)。以後相繼分離出人類和動、植物的許多病毒。

免疫學的興起 18世紀末,英國琴納(Edward Jenner,1749~1823)創用牛痘預防天花;隨後巴斯德研製雞霍亂、炭疸和狂犬病疫苗成功,為免疫學和預防醫學開辟了途徑。人們對抗感染免疫的本質的認識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德國學者Behring在1891年用含白喉抗毒素的動物免疫血清成功地治癒一白喉患兒,引起科學家們注意從血清中尋找殺菌物質,導致血清學的發展。由於各人研究的領域和重點有別,當時關於機體抗感染免疫的解釋存在兩種不同的學術觀點:以歐立希(Poul Ehrlich,1854~1916)為代表的體液免疫學派認為機體的免疫力與血液及其他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有關,主要是特異性抗體的作用;而以梅契尼科夫(Mечников и.и. ,1845~1916)為代表的細胞免疫學派則認為吞噬細胞的作用才是機體免疫力的主要因素。不久,Wright在血清中發現了調理素,並證明吞噬細胞的作用在體液因素參與下可大為增強,兩種免疫因素是相輔相成的,從而使人們對免疫機理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促進了免疫學的進一步發展。

化學治療劑和抗生素的發明首先合成化學治療劑的是歐立希,他在1910年合成治療梅毒的砷凡納明,後又合成新砷凡納明,開創了微生物性疾病的化學治療途徑。以後又有一系列磺胺葯相繼合成,在治療傳染性疾病中廣泛應用。1929年Fleming首先發現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但直到1940年Florey等將青黴菌培養液加以提純,才獲得青黴素純品,並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取得了驚人的效果。青黴素的發現和應用極大地鼓舞了微生物學家,隨後鏈黴素、氯黴素、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紅黴素等抗生素不斷被發現並廣泛應用於臨床。

三、現代微生物學時期

近幾十年來,由於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以及電子顯微鏡、氣相、液相色譜技術、免疫學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人們得以從分子水平上探討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結構與功能、致病的物質基礎及診斷方法,使人們對病原微生物的活動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相繼發現了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軍團菌、彎麴菌、拉沙熱病毒、馬堡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1967~1971年美國植物病毒學家Diener等發現馬鈴薯紡錘形塊莖病的原原是一種不具有蛋白質的RNa ,分子量約為100,000,這類致病因子被稱為類病毒 (Viroid)。隨後在研究類病毒的過程中又發現一種引起苜蓿等植物病害的擬病毒(Virusoid)。1982年發現引起羊搔癢病的病原為一分子量27KD的蛋白,稱朊病毒(Virino)。1983年有關國際會議上將這些病原因子統稱為亞病毒(Subvirus)。人類中亦可能存在亞病毒,例如人類的C-J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庫魯病(Kuru disease)等可能由朊病毒或蛋白侵染因子(Prion)引起。

近十幾年來,病原微生物迅速檢驗診斷方法發展很快。ELISA快速檢測抗原及抗體技術已被普遍應用,簡化了過去繁瑣的微生物學檢驗手續,特別是通過採用單克隆抗體,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目前已制備出許多診斷試劑盒,其中病毒快速診斷試劑盒的廣泛應用,使過去長期難以實現的病毒病的快速實驗室診斷成為現實。目前許多實驗室正在探索將基因探針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用於微生物的快速檢驗中。

在傳染病的預防方面,目前大多數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均已研製出相應的疫苗。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在全球消滅了天花,這是人類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徹底消滅的第一種烈性傳染病,其最根本的措施即是牛痘苗的普遍接種。各種疫苗的廣泛接種,已成為當今人類對付許多傳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

在傳染病的治療方面,新的抗生素不斷被製造出來,有效地控制了細菌性傳染病的流行。相比之下,抗病毒葯物的研究進展較慢。近年來應用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Ⅱ、干擾素等)治療某些病毒性疾病,已取得一定療效。另外,單克隆抗體及基因治療等手段在病毒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也日益廣泛和深入。

1957年澳大利亞學者伯內特(Burnet. F. M)根據前人的工作和他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細胞系選擇學說」,使免疫學進入了生物醫學新領域。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免疫學發展十分迅速,其范圍涉及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等生物學的許多方面和臨床各學科,遠遠超出了以往感染免疫的傳統概念,已獨立成為醫學和生物學中極為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

雖然人類在醫學微生物學領域及控制傳染病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仍有一些傳染病的病原體尚未完全認識,某些疾病還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醫學微生物學今後要加強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研究,建立特異的快速、早期診斷方法;研製新疫苗和改進原有疫苗,以提高防治效果。要加強感染免疫的研究,尋找或人工合成能調動和提高機體防禦機能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物質。要加強基因工程學的研究,除制備供診斷、預防、治療及研究用的制劑外,並能對一些與微生物感染有關的遺傳性疾病採用基因療法,以徹底治癒這類病症。要繼續加強與免疫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學、病理學等學科的聯系和協作,採用先進技術,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加快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為早日控制和消滅危害人類健康的各種傳染病作出貢獻。

B. 有關一些現代科學家堅持不懈取得成功的例子

1、吳吉昌

中國的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裡偷偷搞。終於,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2)生物學家有哪些成功實例擴展閱讀:

艱辛歷程

1、吳吉昌

吳吉昌日夜在棉田裡觀察研究,連吃飯都端著碗蹲地低頭。但在文化大革命過程中,吳吉昌受到了近百次的批鬥。在恐嚇和辱罵聲中,他始終不屈地回答:「我研究棉花,一不圖名,二不為利,我是在完成周總理給我的任務!」

林彪反黨集團被歷史的洪流沖走了。1973年2月,吳吉昌的冤案終於得到平反,他恢復了黨的組織生活,擔任了涑陽大隊革委會副主任。

「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後,吳吉昌獲得了徹底解放。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他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繼「一株雙稈」之後,又培育出一種「多稈兩層」新株型的棉花。

2、鮑爾·海斯德

他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分泌的毒液,並根據毒蛇種類,逐漸加大劑量,之後分析自己血液中產生的抗體,為開發抗蛇毒的葯物奠定基礎。

鮑爾·海斯德曾「主動」被毒蛇咬過 130 次,其中數十次掙扎在死亡的邊緣,肉體與精神遭受著挫骨扒皮的痛苦,這種極其危險的實驗活動,讓他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3、屠呦呦

1969年1月開始,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葯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葯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

C. 除袁隆平外,你還知道哪些生物學家,他們的重大貢獻是什麼

生物學家
簡而言之,以生命無研究對象的成功人群就可以稱之為生物學家。因為生物學可以分為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所以生物學家又可以細為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微生物學家等。

著名的生物學家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孟德爾和達爾文一樣是生物學的創建者。然而,孟德爾的研究者遠遠少於達爾文的研究者。研究達爾文的傳記、專著、論文、評論汗牛充棟,在生物哲學、生物學歷史研究的學術期刊上,幾乎每一期都少不了研究達爾文的論文,而研究孟德爾的卻難得一見。顯然,兩個人在歷史上的重要性難以比擬。達爾文是科學史和思想史上的數一數二的巨人,名字出現在所有"有史以來世界十大偉人"的名單中,甚至在身前就已被視為可與牛頓比肩的偉人,擁有豐富的思想和無窮的魅力,他的發現對人類社會有極其寬廣、深遠的影響。而孟德爾顯得很普通,甚至一直有學者懷疑他是否算得上科學天才,他的形象是被後來的"孟德爾主義者"有意拔高的。他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當所謂"孟德爾定律"在1900年被三位科學家同時重現發現的時候,他們都聲稱自己已獨立地做出了同樣的結果,是否果真如此是很值得懷疑的,但他們都敢於同時如此聲稱,至少也說明了"孟德爾定律"在當時已經是呼之欲出了。如果孟德爾不曾存在過,歷史的進程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研究達爾文和孟德爾的文獻數量如此懸殊,還有一個因素:有關達爾文的原始史料無比豐富。他身後留下了多達172卷的著作、論文、筆記和書信,光是他27歲之前所寫的書信匯集出版時就多達702頁,真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生平研究者永遠不愁不會挖掘出新東西。而孟德爾在身前極少發表著述,逝世後不久其手稿又被全部燒毀,現在所能找到的全部原始材料,不過是幾篇論文和報告,一份申請中學教師文憑時寫的簡歷,十幾封書信和兩首少年時代寫的詩,一天時間就可全部讀完。
如何用如此稀少的原始史料寫一部孟德爾傳記,是一大挑戰。一個辦法是采訪孟德爾的親屬好友、同事、學生,以口述補充文字的缺乏。早在1924年伊爾提斯(Hugo Iltis)就這么做了,他在這一年出版的《孟德爾生平》(Life of Mendel)一書向來被視為孟德爾的"標准"傳記。1996年,奧雷爾(Vitezslav Orel)收集到了更多的資料,以現代觀點寫了另一本標准傳記《戈里果·孟德爾:第一位遺傳學家》。在已有這兩本標准傳記之後,又沒有新的史料問世,認識孟德爾的人也都早已去世,還有必要再寫一本孟德爾傳記嗎?美國專業科普作家海尼格(Robin Marantz Henig)顯然覺得有必要。她面向的是普通讀者,採用的是文學寫法,通過營造歷史、文化氛圍講述一個生動的、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孟德爾生前死後的遭遇無疑是非常有戲劇性的,這本在2000年出版的《花園里的修道士》(The Monk in the Garden)就乾脆分成序幕、第一幕、幕間、第二幕、尾聲五個部分,就象是一出富有懸念的戲。從吸引讀者閱讀的角度看,它是很成功的。但是在這本奇特的孟德爾傳記中,栩栩如生地再現的,是孟德爾所生活的環境和圍繞著他的發現的種種事件,孟德爾本人反而只是個配角,原因之一還是因為有關孟德爾本人的史料太少,而作者又不想把傳記寫成小說,有想像之處也一定用虛擬語氣。
作者並非生物學的專家,書中偶爾可見生物學知識錯誤(比如把染色質當成給染色體著色的染料),也未能深入討論在介紹孟德爾時不能不面對的關鍵問題:為什麼孟德爾如此重要又如此出色的研究會被同時代的人所遺忘?孟德爾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才使得他成為科學史上最孤獨的天才,超前了整個時代35年?
並不是因為孟德爾的工作是個冷門。恰恰相反,當孟德爾發表遺傳定律的時候,當時的學術界正迫切需要遺傳定律。也不是因為他的工作不為人知。在1900年以前,他有關豌豆雜交試驗的不朽論文至少被人引用了十餘次,引用者有的還是植物學的權威。他也長期與當時最著名的植物學家之一耐格里長期通訊。但是這些人都不覺得孟德爾的雜交研究有什麼了不起,甚至頗為不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不幸處於巨人的陰影之下。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在生物學界引發了一場革命,進化論的研究是當時最引人注目的一個領域。從事遺傳研究的人,甚至包括孟德爾,都覺得自己也是在解決生物進化的問題--他在1866年的論文中提到,他從事豌豆試驗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對有機體的進化史的重要性決不能低估。"在當時的研究者看來,對進化論而言,物種間的雜交要比物種內的雜交意義重大得多。孟德爾本人也用菜豆和山柳菊從事過種間雜交,他的這些工作在1900年常被植物學家們提到,而他的豌豆試驗,看上去不過是個瑣屑的小工作,不值一提。
孟德爾被時代所忽略的,恰恰是他的天才之處。以前研究生物遺傳的學者,當他們比較子代和親代的異同的時候,是把親代做為一個整體,又把子代做為另一個整體進行比較的。他們相信的是,親代存在一種"本質",子代存在另一種"本質",遺傳就是這種本質的傳遞和變化。子代內部的變異被看做是可以也應該忽略不計的偏差,只有其平均的性質才有研究的價值。但是孟德爾在做豌豆試驗時,卻不抱這種本質論的思想,採用的是群體思維。在他看來,子代群體是由一個個不盡相同的個體變異組成的,每一個個體都是有價值,值得研究的,個體變異並不是偏差,而恰恰是遺傳的表現。因此,別的植物學家在研究豌豆雜交試驗時,只停留於對現象的概括描述:第一子代只出現一種性狀,第二子代兩種性狀又都出現了,等等,而孟德爾卻知道要挨個挨個去數豌豆種子,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貴的,不可拋棄。
孟德爾的天才之處,恰恰也是達爾文的天才之處。達爾文之前的進化論先驅們,在研究進化問題時,抱著的也是本質論的觀點,每個物種都存在著一種代表它的本質,進化就是從一種本質到另一種本質的變化,而物種內的個體變異是可以忽略不計。而達爾文重視的是物種內的個體變異,這些變異提供了自然選擇的材料,生物才得以進化。很難說哪一個變異更重要,現在看上去不起眼的變異,以後很可能成為適應變化了的環境的優勢變異而傳播開去。這種強調群體內部個體的重要性的群體思維,可以說是達爾文的首創。
《物種起源》德語版在1860年出版後不久,孟德爾就已仔細地閱讀,並在書上做了批註。孟德爾的論文在1868年發表後,他訂了40份單行本,分寄世界各國的權威,其中一份也寄給了達爾文,但是達爾文從來沒有閱讀它--人們在達爾文藏書中發現它的時候,連頁沒有割開。這兩位生物學的創建者,如果在科學思想上曾經有過交流的話,也肯定是單向的。但無論如何,他們是殊途同歸了。
《中華讀書報》2001年6月13日

孟德爾生平:
孟德爾(Groegor Mendel,1822-1884)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當時屬奧地利)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在家裡幫助父親嫁接果樹,在學習上已經表現出非凡的才能。1844-1848年,孟德爾在布隆大學哲學院學習神學,曾選修迪博爾(Diebl,1770-1859)講授的農學、果樹學和葡萄栽培學等課程。1848年在維也納大學期間,孟德爾先後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多普勒(C·Doppler,1803-1853)、物理學家埃汀豪生(A·Ettinghausen)和植物生理學家翁格爾(F·Unger,1800-1870),這三個人對他的科學思想無疑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大多數科學家所慣用的方法是培根式的歸納法,而多普勒則主張,先對自然現象進行分析,從分析中提出設想,然後通過實驗來進行證實或否決。埃汀豪生是一位成功地應用數學分析來研究物理現象的科學家,孟德爾曾對他的大作《組合分析》仔細拜讀。孟德爾後來做豌豆實驗,能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成功地將數學統計方法用於雜種後代的分析,與這兩位傑出物理學家不無關系。翁格爾當時正從事進化學說的研究,他認為研究變異是解決物種起源問題的關鍵,並且用這種觀點去啟發他的學生孟德爾。通過翁格爾,孟德爾了解了蓋爾特納的雜交工作。蓋爾特納是一位經濟富裕的科學家,他能不受拘束地在自己的花園內實施有性雜交的宏偉計劃,曾用80個屬700個種的植物,進行了萬余項的獨立實驗,從中產生了258個不同的雜交類型,這些成果都記錄在1849年出版的蓋爾特納的著作《植物雜交的實驗與觀察》中,雖然這本書寫得既單調又重復,但涉及的范圍很廣,包含著一些極有價值的觀察結果。達爾文和孟德爾都曾仔細地讀過這本書。孟德爾讀過的書至今還保存在捷克布隆的孟德爾紀念館內,書中遍布記號和批註,有的內容正是以後孟德爾的實驗計劃里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一個偉大的科學思想的形成絕非偶然。
1854年以後,在布隆修道院做神甫的孟德爾同時還在布隆國立德文高級中學代課,講授物理學和博物學,為時長達14年之久。在此期間他完成了著名的豌豆實驗,並成為摩拉維亞農業協會自然科學分會的會員。1867年,布隆修道院老院長納普(Napp)去世,孟德爾繼任。從此,孟德爾為宗教職務所累,告別了教學和研究工作,直至1884年去世。

D. 生物學家勵志故事有哪些

個世紀末,克隆羊「多利」在英國的誕生成為轟動一時的科學新聞,和相對論、原子彈等科學成就一起,被世界各權威媒體評為20世紀人類十大科技事件。也許沒有人知道,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就完成了第一批克隆動物。這項事業在中國的開創者就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1952年,童第周從雜志上了解到,美國科學家克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多細胞動物,一種青蛙。童第周認為這是很有前景的科技,決定帶領他的實驗室向這方面攻關實驗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生物材料。童第周沒有使用實驗難度較小的兩棲動物,而是用了比較難做的金魚。因為他認為,魚類的經濟價值比青蛙蛤蟆要大。而且金魚便宜,繁殖快,可以盡快看到實驗結果,這對於一窮二白的中國非常重要.雖然實驗難度增加了,但童第周卻胸有成竹,他的顯微手術技藝高超是舉世聞名的。童第周曾經留學比利時,有一個蛙卵膜剝離手術困擾了當時的生物學界,連他的導師也沒有做成功,是童第周漂亮地完成了這個實驗,從此名揚歐洲。當時他的導師還特地囑咐童第周這個技術要保密。
但是,克隆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要用只有頭發四十分之一細的玻璃絲挑去直徑1毫米的魚卵的細胞核,再從其他細胞中取出一個細胞核植入,一切都要在顯微鏡下完成。光有技術,沒有輔助的實驗儀器也不行。但是當時童第周工作的中科院動物所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童第周並不在意,在他看來,這已經是他遇到的最好的條件了。當年童第周獲得博士學位後,沒有接受導師的挽留回到了祖國。因此他的大部分科研工作都要在戰火和流亡中完成。抗戰時,童第周在內遷到四川宜賓的同濟大學工作,一個破廟里幾條板凳就是實驗室,條件相當艱苦。最要命的是連顯微鏡也沒有,對於像童第周這樣的實驗胚胎學家來說,沒有顯微鏡就變成了瞎子,根本不能開展工作。於是他就在舊貨攤上買了一個顯微鏡。這台顯微鏡的價錢是6.5萬元,相當於他們夫婦倆兩年的工資。他們四處借債才買了回來。那筆債,童第周花了10年時間也沒有還清。
1963年的一天,幾百個經過細胞核移植手術的魚卵中十分之一個孵化成了小魚。中國的克隆魚誕生了!童第周開辟了克隆的新領域,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完成克隆的國家。

E. 世界著名的,有成就的生物學家有哪些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施旺 Schwann Theodor 1810年12月7日生於諾伊斯,1882年1月11日歿於科隆.德國生理學家,細胞學說的創立者之一,普遍被認為是現代組織學(研究動植物組織結構)的創始人. 孟德爾: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切赫:美國人,因發現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與奧爾特曼共同獲得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 穆利斯:明了高效復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於1993年獲獎.利用該技術可從極其微量的樣品中大量生產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工具.

F. 生物學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有哪些

A、亞歷山大?弗萊明(公元1881-1955年),英國細菌學家.是他首先發現青黴素.後英國病理學家弗勞雷、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進一步研究改進,並成功的用於醫治人的疾病,三人共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青黴素的發現,是人類找到了一種具有強大殺菌作用的葯物,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時代.不符合題意. B、李時珍是明代著名中醫葯學家,撰《本草綱目》、《奇經八脈考》等,《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不符合題意. C、袁隆平,北京人,漢族,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培育出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是著名的雜技水稻之父.符合題意. D、羅伯特?虎克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學等方面也有貢獻.它曾用自己製造的望遠鏡觀測了火星的運動.1663年虎克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現,他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觀察一塊軟木薄片的結構,發現它們看上去像一間間長方形的小房間,就把它命名為細胞,至今仍被使用.不符合題意.故選:C.

G. 生物科學家的事例和介紹

孟德爾1822年7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1822年,孟德爾生於當時奧地利西里西亞德語區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幼年名叫約翰·孟德爾,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惟一的男孩。他的故鄉素有「多瑙河之花」的美稱,村裡人都愛好園藝。一個叫施賴伯的人曾在他的故鄉開辦果樹訓練班,指導當地居民培植和嫁接不同的植物品種。孟德爾的超群智力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說服孟德爾的父母送這個男孩進入更好的學校繼續其學業。1833年,孟德爾進入一所中學。1840年,考入一所哲學學院。在大學中,他幾乎身無分文,不得不經常為求學的資金而奔波。1843年,大學畢業後,21歲的他進入了修道院,不是由於受到上帝的感召,而是由於他感到「被迫走上生活的第一站,而這樣便能解除他為生存而做的艱苦鬥爭」。因此,對於孟德爾來說,「環境決定了他職業的選擇」。
1849年他獲得一個擔任中學教師的機會。但在1850年的教師資格考試中,他的成績很慘。為了「起碼能勝任一個初級學校教師的工作」,他所在的修道院根據一項教育令把他派到維也納大學,希望他能得到一張正式的教師文憑。
就這樣,孟德爾被准許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度過了從1851到1853年的四個學期。在此期間,他學習了物理學、化學、動物學、昆蟲學、植物學、古生物學和數學。同時,他還受到傑出科學家們的影響,如多普勒,孟德爾為他當物理學演示助手;又如依汀豪生,他是一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還有恩格爾,他是細胞理論發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但是由於否定植物物種的穩定性而受到教士們的攻擊。孟德爾也許從他那裡學到了把細胞看做為動植物有機體結構的觀點。恩格爾是孟德爾有史以來遇到的最好的生物學家。他對遺傳的看法具體而實際:遺傳規律不是用精神本質決定的,也不是由生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真實的事實來決定的。孟德爾在這方面也受到了恩格爾的很大影響。
1853年,已經31歲的孟德爾重新回到布爾諾的修道院。同時有機會在布爾諾一所剛創建的技術學校教課。大約從這時起,孟德爾決定把他的一生貢獻給生物學方面的具體實驗。
1854年夏天,孟德爾開始用三十四個豌豆株系進行他的工作。1855年,繼續試驗它們在傳遞特性性狀時的不變性。1856年,他開始了一系列著名的試驗,八年試驗的結果是產生了那篇在1865年「布隆自然歷史學會」上宣讀的論文《植物雜交試驗》。這篇論文1866年發表於該會的會議錄上。就是這篇當時被完全忽視而日後被發掘出來的論文奠定了孟德爾遺傳學史上的地位。
1868年,孟德爾被選為修道院院長,他的管理工作剝奪了他從事科學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在孟德爾的同代人眼中,這個有教養的老修士似乎是在用一些愚蠢的、但卻也無害的方法來消磨時間。1884年6月6日,孟德爾死於慢性腎臟疾病。他的後繼者燒毀了他的私人文件。因此我們幾乎沒有關於孟德爾的原始資料或靈感的直接知識。

H. 生物學家勵志故事有哪些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現代遺傳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遺傳學的奠基人。1865年發現遺傳定律1822年7月20日,孟德爾出生在奧地利西里西亞(現屬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里,父親和母親都是園藝家(外祖父是園藝工人)。孟德爾童年時受到園藝學和農學知識的熏陶,對植物的生長和開花非常感興趣。 1840年他考入奧爾米茨大學哲學院,主攻古典哲學,但他還學習了數學。學校需要教師,當地的教會看到孟德爾勤奮好學,就派他到首都維也納大學去念書。 1843年大學畢業以後,年方21歲的孟德爾進了布隆城奧古斯汀修道院,並在當地教會辦的一所中學教書,教的是自然科學。他由於能專心備課,認真教課,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後來,他又到維也納大學深造,受到相當系統和嚴格的科學教育和訓練,也受到傑出科學家們的影響,如多普勒,孟德爾為他當物理學演示助手;又如依汀豪生,他是一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還有恩格爾,他是細胞理論發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但是由於否定植物物種的穩定性而受到教士們的攻擊。這些為他後來的科學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孟德爾經過長期思索認識到,理解那些使遺傳性狀代代恆定的機制更為重要。 1856年,從維也納大學回到布魯恩不久,孟德爾就開始了長達8年的豌豆實驗。孟德爾首先從許多種子商那裡弄來了34個品種的豌豆,從中挑選出22個品種用於實驗。它們都具有某種可以相互區分的穩定性狀,例如高莖或矮莖、圓料或皺料、灰色種皮或白色種皮等。 孟德爾通過人工培植這些豌豆,對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狀和數目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計數和分析。運用這樣的實驗方法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他酷愛自己的研究工作,經常向前來參觀的客人指著豌豆十分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兒女!」 8個寒暑的辛勤勞作,孟德爾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並得到了相應的數學關系式。人們分別稱他的發現為「孟德爾第一定律」(即孟德爾遺傳分離規律)和「孟德爾第二定律」,它們揭示了生物遺傳奧秘的基本規律

I. 在生物學上有救出貢獻的科學家

1美國科學家貝納塞拉夫、斯內爾因創立移植免疫學和免疫遺傳學、法國科學家多塞因研究抗原抗體在輸血及組織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美國科學家斯佩里因研究大腦半球的功能、瑞典科學家維厄瑟爾、美國科學家休伯爾因研究大腦視神經皮層的功能結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
瑞典科學家伯格斯特龍、薩米爾松、英國科學家范恩因對前列腺的化學與生物學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美國科學家麥克林托克因研究玉米的傳座因子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拉馬克(最早提出進化倫的人)
達爾文(這個應該不用說了)
鄒承魯(我國1965年成功合成牛胰島素的功臣,曾有機會獲諾貝爾獎)
施萊登、施旺(細胞學說的建立者)
麥金農(03年因對細胞膜通道蛋白研究而獲諾貝爾化學獎)
孟德爾(遺傳學之父)
摩爾根(染色體遺傳理化的奠基人)
沃森、克里克、威爾金斯(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
袁隆平
童第周

J. 生物學家的故事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小村裡,家庭生活十分貧困,沒有錢進學校讀書,只能在家裡邊做些農活,邊跟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了寧波師范予科。可是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總平均分沒有及格,學校讓他退學或降級,經童第周再三請求,學校勉強答應試讀半年。童第周發誓,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童第周堅持頑強的學習。終於取得了好成績。在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以後,他更加勤奮學習,臨近畢業時,他已經成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要攀登生物學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勞動。

1930年童第周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度重洋,來到北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寒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者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當時,他發現有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公開說:「中國人太笨。」聽到這些,童第周再也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來和你比,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周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做實驗,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象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布朗歇爾教授知道後,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實驗開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象鍾表工人那樣細心,象綉花姑娘那樣靈巧,象高明的外科醫生那樣一絲不苟。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了一個小洞,於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松馳下來,變成扁圓形的,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他幹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學湧上去祝賀,勃朗歇爾教授更是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也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聲稱贊:「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周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4年之後,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在場的教授紛紛點頭,有的還伸出大姆指。而那位洋人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當博士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童第周謝絕了專家和同學們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他來到四川宜賓一個村鎮教書。在緊張的教學中始終沒有忘記搞科學研究。可是,這里沒有科學儀器,連一架顯微鏡也沒有,沒辦法繼續開展胚胎學的研究工作。一次意外的發現給他帶來了希望:在小鎮的舊貨攤上他們看到了一架舊顯微鏡,但要價太貴,當時他們夫妻倆掏盡了口袋還湊不足一半,又向別人借了一些還不夠,最後只好把他們的衣服拿去典當,好不容易才買回這架舊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但沒有所需要的燈光照明,還是不能進行操作。他們只好把顯微鏡搬到室外,冬天利用雪地微弱的反光,他忘記了寒冷在聚精會神地工作著。夏天烈日當頭,汗流浹背即使汗水滴在視鏡上模糊了視線,或是風把一粒小沙子吹進了載物器,甚至占據了整個視野……童第周仍然堅持攻關。一般說來,每一個試驗數據都要重復一、二次,而他往往要重復五、六次。然而,就在這簡陋的顯微鏡下,在這低矮的小土屋裡,童第周卻撰寫了一篇篇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震驚了國內外生物界的學者。

1973年,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童第周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細胞遺傳學的研究工作。他在解剖顯微鏡下,用比綉花針還細的玻璃注射針,把從鯽魚的卵細胞中取出來的遺傳因子,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金魚的卵還沒有小米粒大,做這樣的實驗該有多難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結果孵化出的幼魚中,有一條魚披著金色的鱗片,長著鯽魚那樣的單尾巴,說明鯽魚的遺傳基因,已經在金魚卵中發生了作用。這種魚因為是童第周創造出起的,因此,人們叫它「童魚」。童第周的實驗成果,給生物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8年,童第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雖已76歲高齡,卻以年輕人的朝氣投入了工作。他親手制定了科研項目規劃,繪制了美好的蘭圖。1979年3月,在浙江省科技大學的講台上,他突然眩暈,從此一病不起。他為祖國科學事業的振興,實踐了他的誓言:「願效老牛,為國捐軀!」

閱讀全文

與生物學家有哪些成功實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