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哪裡來

生物哪裡來

發布時間:2023-02-23 17:07:36

Ⅰ 地球上的生物從哪裡來

最早出現的是生命之源--蛋白質.以後才有單細胞生命.最早的是微生物菌母.5億年前的陸地上,到處是光禿禿的山脈和大地,除了石頭就是沙子,沒有任何生命,也沒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直到4億2千5百萬年前,海藻才在地球大氣中積累了足夠的氧,形成臭氧層來保護暴露在陽光下的生命,生物才可能浮出水面。這種單細胞的小生命遍布海洋,孤獨地生活了大約20億年。用了漫長的時間,讓地球大氣中充滿了氧氣.這樣,最早的地球生命就從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進化成一些更復雜的生命.這是生命的重大突破。

生命在進化過程中,前仆後繼地經營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生命第一次從海洋爬上陸地後,就不斷地開發新的棲息地,直至布滿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它們始生於距今47億2千萬年前,蓬勃生發,持續了約一百萬年之久,在後四十餘萬年趨減至無。繼息粒之後,地球迎來了第二批絢麗的生命之花——微生物菌母,這是地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生物生命。

採納吧,這下你倒是高興了,我手倒是累了。

Ⅱ 生物的來源於哪裡

生命的來源是目前人類無法解釋清楚的,生命何時、何處、特別是怎樣起源的問題,現代科學技術還不能解釋清楚,歷史上對這個問題也存在著多種臆測和假說,每一種都有很多爭議.最主要有以下幾種著名假說.
1、生命起源的創造論(或神造說):創造論否認一切的事物是自然形成的說法.它認為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氣,也是需要被創造才得以產生.比如基督教的上帝,PM的阿爾修斯.目前人類正在面臨各種自然資源枯竭,生態平衡被破壞而帶來的各種災難的情況下,對大自然的駕馭更是感到無能為力.人類無能為力的時候,還能做什麼呢?唯有依靠神.這不是愚昧,而是人的本能就是這樣.在《聖經》上說,「起初,神創造天地.」.
2、生命起源的自然發生說:又稱「自生論」或「無生源論」,認為生物可以隨時由非生物產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體產生.如中國古代所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亞里士多德說的「……有些魚由淤泥及砂礫發育而成」.中世紀有人認為樹葉落入水中變成魚,落在地上則變成鳥等.
3、生命起源的化學起源說: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
4、生命起源的宇宙生命論(或泛生說):這一假說提倡「一切生命來自生命」的觀點,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來自宇宙間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飛來」.這一假說認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種」可以隨著隕石或其他途徑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為最初的生命起點.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已發現的星球上,自然狀況下是沒有保存生命的條件的,因為沒有氧氣,溫度接近絕對零度,又充滿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紫外線、X射線和宇宙射線等,因此任何「生命胚體」是不可能保存的.這個假說實際上把生命起源的問題推到了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去了,同時這個假說對於「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樣起源」的問題,仍是無法解釋的.
5、生命起源的宇生說:這一假說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構成生命的有機物,來自於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際塵埃.持這種假說的學者認為,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著在星際塵埃顆粒上而落入地球,從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我們知道,宇宙空間的物理條件,如紫外線等各種高能射線以及溫度等條件對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這些生命,在它們隨著隕石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的過程中,也會因溫度太高而被殺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這一水平的生命形態看來是不大可能從天外飛來的.但是,一些學者認為,一些構成生命的有機物完全有可能來自宇宙空間.1969年9月28日,科學家發現,墜落在澳大利亞麥啟遜鎮的一顆炭質隕石中就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6種是構成生物的蛋白質分子所必須的.科學研究表明,一些有機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際塵埃的表面產生,這些有機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隕石帶到地球上,並在地球上演變為原始的生命.
6、生命起源的熱泉生態系統:生命的起源可能與熱泉生態系統有關,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部分學者提出的觀點.20世紀70年代末,科學家在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發現了幾處深海熱泉,在這些熱泉里生活著眾多的生物,包括管棲蠕蟲、蛤類和細菌等興旺發達的生物群落.這些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個高溫(熱泉噴口附近的溫度達到300 ℃以上)、高壓、缺氧、偏酸和無光的環境中.首先是這些化能自養型細菌利用熱泉噴出的硫化物(如H2S)所得到的能量去還原CO2而製造有機物,然後其他動物以這些細菌為食物而維持生活.迄今科學家已發現數十個這樣的深海熱泉生態系統,它們一般位於地球兩個板塊結合處形成的水下洋嵴附近.
7、神秘的生命起源:從古至今,有很多說法來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如西方的創世說,中國的盤古開天地說等.但直到十九世紀,伴隨著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的問世,生物科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同時也為人類揭示生命起源這一千古之謎帶來了一絲曙光,這就是現代的化學進化論.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論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一位美國學者米勒的證實,米勒描述的生命起源的事件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那就是在早期,地球上因為它含有大量的還原性的原始大氣圈,比如說甲烷、氨氣、水、氫氣,還有原始的海洋,當早期地球上閃電作用把這些氣體聚合成多種氨基酸,而這多種氨基酸,在常溫常壓下,它可能在局部濃縮,再進一步演化成蛋白質和其他的多糖類、以及高分子脂類,在一定的時候有可能孕發成生命,這就是米勒描述的生命進化的過程.

Ⅲ 生物是怎麼來的

地球形成以後,開始是沒有生命的。經過了一段漫長的化學演化,大氣中的有機元素氫、碳、氮、氧、硫、磷等在閃電、紫外線、宇宙線、火山噴發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機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硫化氫、氨、磷酸等)。有機分子進一步合成,變成生物單體。這些生物單體進一步聚合作用變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質、多糖、核酸等。這一段過程叫做化學演化。蛋白質出現後,最簡單的生命也隨著誕生。從此地球上就有生命了。生命多少有一點與上一代不一樣的特點,這叫變異。這種變異如果能夠適應環境而生存,它就會一代又一代地把這種變異的特性加強並成為新個體所固有的特徵。生物體不斷地變異,不斷地遺傳,具有新特徵的新個體也不斷地出現,使生物體不斷地由簡單到復雜,構成了生物體的系統演化。

Ⅳ 生物從哪來

腹鰭、特別是嘴巴上沒有上下頜,所以又叫"無頜類".古代的無頜類,都是些體外披著硬骨片的"甲胄魚".古代的無頜類,從奧陶紀出現以後,在志留紀很繁盛.但因為無頜,生活方式落後,僅能以流入中內的水中夾雜的食物為食,所以在生存斗爭中,它們敵不過新興的有頜魚類而日趨衰落了.
泥盆紀(4.1億年前到3.6億年前) 魚類的時代
泥盆紀(Devonian period)是晚古生代的第一個紀,開始於距今4.1億年,延續了約5500萬年.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變.表現為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相地層的發育,生物界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的成分也顯著改變.
腕足類在泥盆紀發展迅速,志留紀開始出現的石燕貝目成為泥盆紀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貝目、扭月貝目、無洞貝目和小嘴貝目在劃分和對比泥盆紀地層中也極為重要.
泡沫型和雙帶型四射珊瑚相當繁盛.早泥盆世以泡沫型為主,雙帶型珊瑚開始興起;中、晚泥盆世以雙帶型珊瑚佔主要地位.
鸚鵡螺類大大減少,菊石中的棱菊石類和海神石類繁盛起來.
正筆石類大部分絕滅,早泥盆世殘存少量單筆石科的代表.
竹節石類始於奧陶紀,泥盆紀一度達到最盛,泥盆紀末期絕滅.其中以薄殼型的塔節石類最繁盛,光殼節石類也十分重要.
牙形石演化到泥盆紀又進入一個發展高峰,這個時期以平台型分子大量出現為特徵.
昆蟲類化石最早也發現於泥盆紀.
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展的時期,魚類相當繁盛,各種類別的魚都有出現,故泥盆紀被稱為 「魚類的時代」.早泥盆世以無頜類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魚相當繁盛,它們已具有原始的顎,偶鰭發育,成歪形尾.
早泥盆世裸蕨植物較為繁盛,有少量的石松類植物,多為形態簡單、個體不大的草本類型;中泥盆世裸蕨植物仍占優勢,但原始的石松植物更發達,出現了原始的楔葉植物和最原始的真蕨植物;晚泥盆世到來時,裸蕨植物瀕於滅亡,石松類繼續繁盛,節蕨類、原始楔葉植物獲得發展,新的真蕨類和種子蕨類開始出現.
進入 蕨類植物和兩棲動物的時代
石炭紀 兩棲動物的時代
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000萬年.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石炭紀又是地殼運動非常活躍的時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著極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氣候分異現象又十分明顯,北方古大陸為溫暖潮濕的聚煤區,岡瓦納大陸卻為寒冷的大陸冰川沉積環境.氣候分帶導致了動、植物地理分區的形成.
石炭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與泥盆紀比較起來,有了顯著的變化.淺海底棲動物中仍以珊瑚、腕足類為主.早石炭世晚期的浮游和游泳的動物中,出現了新興的筳類,菊石類仍然繁盛,三葉蟲到石炭紀已經大部分絕滅,只剩下幾個屬種.
最早發現於泥盆紀的昆蟲類,在石炭紀得到進一步的繁盛,已知石炭、二疊紀的昆蟲就達1300種以上.陸生脊椎動物進一步繁盛,兩棲動物佔到了統治地位.早石炭世一開始,兩棲動物蓬勃發展,主要出現了堅頭類(也稱迷齒類),同時繁盛的還有殼椎類.
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與晚泥盆世相似,古蕨類植物延續生長,但只能適應於濱海低地的環境;晚石炭世植物進一步發展,除了節蕨類和石松類外,真蕨類和種子蕨類也開始迅速發展.裸子植物中的苛達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成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疊紀 重要的成煤期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范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泛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范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二疊紀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主要門類仍是筳類、珊瑚、腕足類和菊石,但組成成分發生了重要變化.節肢動物的三葉蟲只剩下少數代表,腹足類和雙殼類有了新的發展.二疊紀末,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
脊椎動物在二疊紀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魚類中的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等有了新發展,軟骨魚類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軟骨硬鱗魚類迅速發展.兩棲類進一步繁盛.爬行動物中的杯龍類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中龍類游泳於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龍為代表;盤龍類見於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獸孔類則是二疊紀中、晚期和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世界各地皆有發現.
早二疊世的植物界面貌與晚二疊世相似,仍以節蕨、石松、真蕨、種子蕨類為主.晚二疊世出現了銀杏、蘇鐵、本內蘇鐵、松柏類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現中生帶的面貌.
古生代到此結束.中生代開始啦!
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動物的時代!
三疊紀 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台區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從三疊紀起,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乾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
生物變革方面,陸生爬行動物比二疊紀有了明顯的發展.古老類型的代表(如無孔亞綱和下孔亞綱)基本絕滅,新類型大量出現,並有一部分轉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動物在三疊紀末期也出現了.由於陸地面積的擴大,淡水無脊椎動物發展很快,海生無脊椎動物的面貌也為之一新.菊石、雙殼類、有孔蟲成為劃分與對比地層的重要門類,而筳及四射珊瑚則完全絕滅.
爬行動物在三疊紀崛起,主要由槽齒類、恐龍類、似哺乳的爬行類組成.典型的早期槽齒類表現出許多原始的特點,且僅限於三疊紀,其總體結構是後來主要的爬行動物以至於鳥類的祖先模式;恐龍類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有兩個主要類型:較古老的蜥臀類和較進化的鳥臀類.海生爬行類在三疊紀首次出現,由於適應水中生活,其體形呈流線式,四肢也變成槳形的鰭;似哺乳爬行動物亦稱獸孔類,四肢向腹面移動,因此更適於陸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見於晚三疊世,屬始獸類,所見到的化石都是牙齒和頜骨的碎片.
三疊紀時,晚二疊世倖存的齒菊石類大量繁盛起來,中、晚三疊世的大部分菊石有發達的紋飾,有許多科是三疊紀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為劃分和對比地層創造了極重要的條件.
雙殼類也有明顯變化,晚古生代的種類只有很少數繼續存在,產生了許多新種類,並且數量相當繁多.尤其在晚三疊世,一些種屬的結構類型變得復雜,個體也往往比較大.由於三疊紀的環境與古生代不同,非海相雙殼類逐漸繁盛起來.
裸子植物的蘇鐵、本內蘇鐵、尼爾桑、銀杏及松柏類自三疊紀起迅速發展起來.其中除本內蘇鐵目始於三疊紀外,其它各類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開始有了發展,但並不佔重要地位.二疊紀的乾燥性氣候延續到了早、中三疊世,到了中三疊世晚期植物才開始逐漸繁盛.晚三疊世時,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陸植物的主要統治者.
朱羅紀 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時代
侏羅紀(Jur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始於距今2.03億年,結束於1.35億年,共經歷了6800萬年.
生物發展史上出現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龍成為陸地的統治者,翼龍類和鳥類出現,哺乳動物開始發展等等.陸生的裸子植物發展到極盛期.淡水無脊椎動物的雙殼類、腹足類、葉肢介、介形蟲及昆蟲迅速發展.海生的菊石、雙殼類、箭石仍為重要成員,六射珊瑚從三疊紀到侏羅紀的變化很小.棘皮動物的海膽自侏羅紀開始佔領了重要地位.
侏羅紀時爬行動物迅速發展.槽齒類絕滅,海生的幻龍類也絕滅了.恐龍的進化類型——鳥臀類的四個主要類型中有兩個繁盛於侏羅紀,飛行的爬行動物第一次滑翔於天空之中.鳥類首次出現,這是動物生命史上的重要變革之一.恐龍的另一類型——蜥臀類在侏羅紀有兩類最為繁盛:一類是食肉的恐龍,另一類是笨重的植食恐龍.海生的爬行類中主要是魚龍及蛇頸龍,它們成為海洋環境中不可忽視的成員.
三疊紀晚期出現的一部分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已瀕於絕滅.早侏羅世新產生了哺乳動物的另一些早期類型——多瘤齒獸類,它被認為是植食的類型,至新生代早期絕滅.而中侏羅世出現的古獸類一般被認為是有袋類和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祖先.
軟骨硬鱗魚類在侏羅紀已開始衰退,被全骨魚代替.發現於三疊紀的最早的真骨魚類到了侏羅紀晚期才有了較大發展,數量增多,但種類較少.
侏羅紀的菊石更為進化,主要表現在縫合線的復雜化上,殼飾和殼形也日趨多樣化,可能是菊石為適應不同海洋環境及多種生活方式所致.侏羅紀的海相雙殼類很豐富,非海相雙殼類也迅速發展起來,它們在陸相地層的劃分與對比上起了重要作用.
侏羅紀是裸子植物的極盛期.蘇鐵類和銀杏類的發展達到了高峰,松柏類也佔到很重要的地位.
白堊紀 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由極盛走向衰滅
白堊紀(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始於距今1.35億年,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其間經歷了7000萬年.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在白堊紀都經歷了重要變革.
劇烈的地殼運動和海陸變遷,導致了白堊紀生物界的巨大變化,中生代許多盛行和占優勢的門類(如裸子植物、爬行動物、菊石和箭石等)後期相繼衰落和絕滅,新興的被子植物、鳥類、哺乳動物及腹足類、雙殼類等都有所發展,預示著新的生物演化階段——新生代的來臨.
爬行類從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達到極盛,繼續佔領著海、陸、空.鳥類繼續進化,其特徵不斷接近現代鳥類.哺乳類略有發展,出現了有袋類和原始有胎盤的真獸類.魚類已完全的以真骨魚類為主.
白堊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最重要的門類仍為菊石綱,菊石在殼體大小、殼形、殼飾和縫合線類型上遠較侏羅紀多樣.海生的雙殼類、六射珊瑚、有孔蟲等也比較繁盛.淡水無脊椎動物以軟體動物的雙殼類、腹足類和節肢動物的介形類、葉肢介類為主.
早白堊世仍以裸子植物中的蘇鐵類、本內蘇鐵類、銀杏類和松柏類為主,真蕨類仍然繁盛.從早白堊世晚期興起的被子植物到晚白堊世得到迅速發展,逐漸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統治地位.
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b2]地球歷史的中生代,被稱為"裸子植物時代".但是,在真正的陸生植物--裸子植物--興盛的時候,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也發展起來了.因此,從動物的角度來看,中生代雙可稱為"爬行動物時代". 爬行動物到中生代成了當時最繁榮昌盛的脊椎動物,它們形態各異,各成系統,霸佔一方,到處是"龍"的天下.向海洋發展的,如魚龍;向天空發展的,如飛龍;向陸地發展的,如各式各樣的恐龍. 2億多年前的三迭紀早期以後,有些陸生爬行動物又返回海洋,先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魚龍、蛇頸龍等,其中,一些還是當時海洋中顯赫一時的大動物. 爬行類由爬行到飛行的種類也不少,如喙嘴龍,翼手龍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飛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是一代代有利於飛行的變異積累的結果.
新生代開始啦!它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動物的時代!
第三紀 被子植物的時代
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地球歷史的中生代,被稱為"裸子植物時代".但是,在真正的陸生植物--裸子植物--興盛的時候,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也發展起來了.因此,從動物的角度來看,中生代雙可稱為"爬行動物時代". 爬行動物到中生代成了當時最繁榮昌盛的脊椎動物,它們形態各異,各成系統,霸佔一方,到處是"龍"的天下.向海洋發展的,如魚龍;向天空發展的,如飛龍;向陸地發展的,如各式各樣的恐龍. 2億多年前的三迭紀早期以後,有些陸生爬行動物又返回海洋,先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魚龍、蛇頸龍等,其中,一些還是當時海洋中顯赫一時的大動物. 爬行類由爬行到飛行的種類也不少,如喙嘴龍,翼手龍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飛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是一代代有利於飛行的變異積累的結果.
第四紀 勞動創造了人類
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歷史的最新階段,始於距今175萬年.第四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兩個階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結束、氣候轉暖為標志,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後.
第四紀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於現代.哺乳動物的進化在此階段最為明顯,而人類的出現與進化則更是第四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哺乳動物在第四紀期間的進化主要表現在屬種而不是大的類別更新上.第四紀前一階段——更新世早期哺乳類仍以偶蹄類、長鼻類與新食肉類等的繁盛、發展為特徵,與第三紀的區別在於出現了真象、真馬、真牛.更新世晚期哺乳動物的一些類別和不少屬種相繼衰亡或滅絕.到了第四紀的後一階段——全新世,哺乳動物的面貌已和現代基本一致.
大量的化石資料證明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古猿與最早的人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人能製造工具,特別是製造石器.從製造工具開始的勞動使人類根本區別於其它一切動物,勞動創造了人類.另一個主要特點是人能直立行走.從古猿開始向人的方向發展的時間,一般認為至少在1000?萬年以前.
第四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小型有孔蟲、六射珊瑚等佔主要地位.陸生無脊椎動物仍以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為主.其它脊椎動物中真骨魚類和鳥類繼續繁盛,兩棲類和爬行類變化不大.
高等陸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紀中期以後已與現代基本一致.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變化,逐漸形成今天的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植物群.微體和超微的浮游鈣藻對海相地層的劃分與對比仍十分重要.
新生代:7千萬年以來的新生代,是被子植物大展宏圖的時期,哺乳動物之所以能在新生代里大發展,其中就有大量發展起來的被子植物作雄厚的物質基礎. 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是食蟲類.它們大都是些以昆蟲為食的小動物,現代的刺蝟是它們的後裔.它們在不同的自然環境里曾先後幾次"趨異"進化,發展成20多個不同的類群,形成了有胎盤哺乳動物的大繁榮.
新生代詳細劃分(單位:百萬年)
第三紀古新世 65―53
始新世 53—36.5
漸新世 36.5―23
中新世 23―5.3
上新世 5.3―1.8
第四紀更新世 1.8―0.01
全新世 0.01―現代
地球上的地殼發展階段
1
太古代―元古代
地殼薄弱活動;海洋沉積占絕對優勢;末期形成一些古地塊.
2
震旦紀
海洋沉積占優勢;古地台形成.
3
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
加里東運動, 海洋沉積仍占優勢;末期,加里東地槽褶皺隆起.
4
泥盆紀―石炭紀―二迭紀
海西運動,陸相對擴大;末期許多地槽隆起,北大陸聯合,南大陸開始解體.
5
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
燕山運動,南大陸解體,北大陸普遍活動;環太平洋地槽內帶隆起成山.
6
第三紀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古地台、古褶皺普遍活動;古地中海帶及環太平洋外帶,隆起成山.
7
第四紀更新世、全新世―新構造期
差異升降顯著,冰川廣布.
地球上的動物界發展階段
1太古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
2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
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3泥盆紀
魚時代
4石炭紀―二迭紀
兩棲動物時代
5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
爬行動物時代
6第三紀
哺乳動物時代
7第四紀
人類時代
地球上的植物界發展階段
1太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
2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早期
海生藻類時代
3奧陶紀早期―石炭紀―二迭紀早期
陸生孢子植物時代
4二迭紀早期―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中期
裸子植物時代
5白堊紀中期―第三紀―第四紀
被子植物時代
地球上的部分生物盛行期
1地球天文時期
2太古代 前震旦紀
藻類、海棉
3元古代: 震旦紀
藻類、海棉
4古生代: 寒武紀
藻類、海綿、腕足動物、海林檎、三葉蟲、
奧陶紀:藻類、海綿、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
志留紀:藻類、海綿、珊瑚、腕足動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鸚鵡螺、
泥盆紀:藻類、海綿、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鱗木、鸚鵡螺、
石炭紀:藻類、海綿、珊瑚、腕足動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葉蟲、沙魚、鱗木、鸚鵡螺、
二疊紀:藻類、海綿、珊瑚、海百合、三葉蟲、沙魚、鱗木、鸚鵡螺
中生代

Ⅳ 生物怎麼來的

答: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實際上就是RNA,這比任何原核細胞拉,真核細胞拉都要早,
總而言之來之於地球當時環境中的化學反應.
地球生命的形成
在40億年前的地球水環境中,原子組合成分子,形成新的四力平衡體,而且地球在形成過程中,已聚合了極多的星際有機分子,這些分子組合成大分子,利用彼此的引力場和反引力場來尋找合適的組合對象。大分子、分子、原子三間也是依靠彼此形成的力場來尋找合適的組合對象,形成新的復雜四力平衡體,其中引力場起到遠距吸引作用(5-20個原子直徑),這也就限制了大分子在大范圍獲得所需的組合對象,因此大分子彼此組合成一種能移動的組織形式,即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能移動的大分子團主要採用定向釋放電磁力的方法,逐漸發展成能在水中游動的原始組織,因此它們能獲得大量所需的食物(四力平衡體),並在體內積存了一些分子,這些分子在原始微生物母體力場導引下,組合成與母體相似的新微生物,這些原始微生物實質上就是一些復雜大分子團形成的四力平衡體,這也是生物基因復制的雛形。
這些大分子團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蛋白質與核酸的聚合體,只是多種氨基酸、核苷、磷酸、碳水化合物及其它一些有機小分子的無序聚合體,當核苷和磷酸組成成核苷酸,並逐漸形成核苷酸鏈,這些核苷酸鏈形成的力場就對周邊的氨基酸形成力場束縛作用,進而組裝出肽鏈。或者先由多種氨基酸組合成肽鏈所形成的力場對周邊的核苷酸形成力場束縛作用,進而組裝出核苷酸鏈,隨著形成的肽鏈和核苷酸鏈越來越長,分子量越來越大,最終形成核酸和蛋白,核酸與蛋白的形成是彼此相互作用的產物,是同時產生的。
筆者認為,如果融合奧巴林的團聚體理論、福克斯的類蛋白微球理論和趙玉芬的「核酸與蛋白共同起源」理論,就能較清楚解釋地球有機生命的起源。
上述「大分子團」就相當於團聚體或類蛋白微球,只不過其中有機物成分更復雜一些,除了多種氨基酸外,還有構成核苷酸鏈的組件(核苷、磷酸)及一些如碳水化合物之類的有機分子。
有機生命的產生過程大致分為三步:先是原始地球簡單的無機化合物形成原始的有機物質(碳氫化合物及其最簡單的衍生物),二是在第一步基礎上,逐漸發展為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糖、核苷酸、氨基酸)和它們的聚合物多糖、核酸和蛋白質,以及其它有機物質,三是隨著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上述物質進行復雜的相互作用,最後產生具有新陳代謝特徵、能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的原始的有機生物。

Ⅵ 地球上的生物是哪來的

地球上的生物來自宇宙中的塵埃。

Ⅶ 地球上的生物是怎麼來的

在遠古時候,地球上有大量水,大氣含量主要是甲烷 氨 氫 水蒸氣,這些氣體在遇到閃電時產生化學反應,產生了生命最基本的物質----氨基酸,生命就此產生,後來由於進化,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直至今天.
以地球生命演化的例子:
一:有觀點認為是由外星天體撞擊地球後,該天體上的有機分子就降生到地球上.而該天體上的有機物產生的過程大致跟下面倆機理一樣.
二:地球上的氧、氮、氫、碳等元素在太陽的紫外線和暴雷的作用下,形成了蛋白質;又很巧合的是地球正好處在距離太陽的適當距離,所以有了生命.在接著生命受到環境的約束而進一步進化.然後經過N億年的進化,人類就產生了.
三:在數十億年前,地球天氣的含氧量比現在少得多,火山噴發時所生成的蘑菇的溫度比現在高大約200攝氏度.這種條件非常有利於蘑菇雲中的多種物質之間發生更加復雜的化學反應,合成有機聚合物和氨基酸.這些物質在落到地面,並經過多年的相互作用後,便可合成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核糖核酸分子,從而使原始細胞的出現成為可能.

Ⅷ 地球上的生物從哪來

不是外星人帶來的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密切相關的。
生命的構成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等是來自「大爆炸」後元素的演化。在星際演化中,某些生物單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於星際塵埃或凝聚的星雲中,接著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過若干前生物演化的過渡形式最終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統,即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

閱讀全文

與生物哪裡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