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年級生物,人體呼吸時胸廓,前後徑,膈肌,膈頂,上下徑氣壓,肋骨等 (剩下的寫出來)的變化
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下運動,使胸廓的前後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氣壓減小,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相反呼氣與之過程大致相反.
『貳』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當你問起一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他也許會說為了不被父母責罵,也有可能會說為了不讓父母失望;當你問起一個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有可能會說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獎勵…… 祝你學習進步!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學習參考。
七年級生物 下冊知識點
第一章 人的由來
一、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1.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類的進化過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樹棲生活為主的森林古猿為了適應環境下地生活,逐漸能直立行走、製造並使用工具、最後進化成人類。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統
1)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
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場所:輸卵管
3.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1)發育:發育場所:初期在輸卵管內;隨後,在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40周。
精子→在輸卵管內→受精卵→胚泡(子宮內著床)繼續發育→胚胎→胎兒→分娩
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宮內,在子宮內膜 種植 下來,稱為懷孕。 胚泡繼續細胞分裂和分化,發育成胚胎。懷孕後8周左右,胚胎發育成胎兒。胎兒發育成熟後,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2)營養: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
三、青春期
1.青春期身體發育:
形態特點: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大腦、心臟結構、功能完善化肺功能 性器官的發育:性發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發育的突出特徵
2.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1)獨立意識增強與依賴性並存 2)內心日益復雜,不願與人交流 3)先疏遠、後依戀異性
3、青春期的衛生:
1)遺精: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
2)月經:女子進入青春期以後,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形成過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細胞發育成熟從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減少 子宮內膜壞死 脫落 出血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連同血液一起從陰道流出,形成月經。
3)心理衛生:集中精力,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很師長密切交流
四、計劃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控制人口數量)優生:(提高人口素質)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人類的 起源和發展 :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裡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系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1.1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1、進化論的建立者是(達爾文)
2、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類人猿中與人類關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類人猿和人的根本區別是:(1)運動方式不同,類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不同,類人猿一般不會使用工具,人可以製造和使用簡單或復雜的工具;(3)腦的發育程度不同,類人猿大腦不夠發達,人的大腦很發達,並且產生了語言
5、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約(300萬)年前,她下肢骨粗壯,說明是(直立行走)
6、從森林古猿到類人猿的進化順序是:森林古猿→環境變化→下地生活→使用天然工具→直立行走→使用簡單工具→使用復雜工具→腦逐漸發達→產生語言→原始社會文明
7、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1.2人的生殖
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系統)完成的
2、睾丸的作用是(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貯存精子),輸精管(輸送精子)
3、卵巢的作用是(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4、男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女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是(卵細胞)
5、生殖過程:精子→陰道→子宮→輸卵管(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結合)→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分裂)→胚泡(在子宮內膜內分裂分化)→胚胎(在子宮內繼續發育)→胎兒→分娩
6、胚胎發育到(第八周)出現人的形態。發育到第(38周)發育成熟
7、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臍帶和胎盤)跟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8、分娩: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
1、進入青春期的第一個信號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的身體變化:(1)身高突增(2)神經系統,心臟,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加強(3)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
3、男性女性除性器官方面的差異外,還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徵象,即第二性徵
4、青春期的心理變化:(1)獨立意識增強(2)有一定依賴性(3)性意識開始萌動
2.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第七類營養素是(膳食纖維)
2、糖類: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蔗糖、澱粉、麥芽糖等;饅頭,大米,紅薯,土豆
3、脂肪:備用能源物質;肥肉,大豆,花生
4、蛋白質:構建和修復身體(組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必要時提供能量;奶,蛋,魚,瘦肉
5、重量相同的糖類、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類)次之
6、水:維持各項生命活動(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約占體重的60%-70%
7、無機鹽:維持各項生命活動,組成細胞的成分
鈣:佝僂病,骨質疏鬆;奶類,豆類
磷:肌無力,骨痛;瘦肉,豆類
鐵:缺鐵性貧血(鐵參與合成血紅蛋白);血液,肝臟,雞蛋
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帶
鋅:發育不良,味覺發生障礙;魚類,蛋類
8、維生素:不參與細胞構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機物
夜盲A,肝臟、魚肝油、胡蘿卜
腳氣B,牛肉,穀物
壞血C,西紅柿,黃瓜等新鮮的蔬菜水果
佝僂D,雞蛋肝臟
9、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綠色蔬菜、瓜果、胡蘿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
10、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在太陽系經紫外線照射,人體內的膽固醇可以轉化成維生素D
2.2消化和吸收
1、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小分子可以不經消化就被吸收
2、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3、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4、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腸),的消化腺是(肝臟)
5、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1) (2) (3)
唾液 √ 無 √
咀嚼 √ √ 無
攪拌 √ √ 無
澱粉含量 無 較多 較少
顏色變化 不變藍 深藍 淺藍
6、消化腺及其功能
消化腺 消化液 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唾液澱粉酶 初步消化澱粉
胃腺
(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鹽酸 初步消化蛋白質
腸腺
(分泌腸液)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最終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胰腺
(分泌胰液)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流入小腸
肝臟
(分泌膽汁) 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
7、三大類有機物的消化場所及最終產物
澱粉(口腔,小腸)→葡萄糖
脂肪(小腸)→甘油+脂肪酸
蛋白質(胃,小腸)→氨基酸
8、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1)小腸有5~6米長(2)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表面有小腸絨毛(3)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4)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2.3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全面指攝取的六類營養素(種類齊全),平衡指各類營養素(量要合適),合理搭配,不多也不少
2、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比為30%、40%、30%
3、購買食品時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注意是否有QS質量安全圖標,是否檢疫合格,是否發芽,是否是有毒食品,吃蔬菜水果時,要先洗後切,減少農葯殘留,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3、肺: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
4、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了呼吸道的暢通
5、鼻毛(阻擋灰塵);鼻黏膜分泌的粘液(清潔和濕潤空氣);鼻腔內毛細血管(溫暖空氣)
6、人吃進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經過(咽),呼吸時(喉口開放),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會厭軟骨蓋住喉口),以免食物誤入氣管
7、聲音是由喉部的(聲帶)發出的
1、肺在(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2葉),右肺(3葉),平靜呼吸時每分鍾約(16次)
2、胸廓容積的擴大和縮小還與(膈)的運動有關
3、胸廓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1)吸氣時
肋間肌 胸廓前後徑增大
收縮 胸廓左右徑增大 胸廓容積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降低→
膈肌收縮 胸廓上下徑增大
(2)呼氣時
肋間肌 胸廓前後徑減小
舒張 胸廓左右徑減小 胸廓容積減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增大→
膈肌舒張 胸廓上下徑減小
4、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匯總
★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2020
★ 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生物的分類
1:非細胞生命形態
病毒不具備細胞形態,一般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核酸長鏈包括RNA與DNA,病毒復制時有DNA的直接進行轉錄,而含有RNA的病毒需要進行逆轉錄成DNA後再進行復制)。根據組成核酸的核苷酸數目計算,每一病毒顆粒的基因最多不過 300個。寄生於細菌的病毒稱為噬菌體。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也不能產生三磷酸腺苷(ATP)。因此病毒離開了寄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地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只有在進入寄主細胞之後,它才可以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以及復制、轉錄和轉譯的全套裝備,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病毒基因同其他生物的基因一樣,也可以發生突變和重組,因而也是能夠演化的。
由於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機構,也不能獨立地繁殖,因而被認為是一種不完整的生命形態。關於病毒的起源,有人認為病毒是由於寄生生活而高度退化的生物;有人認為病毒是從真核細胞脫離下來的一部分核酸和蛋白質顆粒;更多的人認為病毒是細胞形態發生以前的更低級的生命形態。近年發現了比病毒還要簡單的類病毒,它是小的RNA 分子,沒有蛋白質外殼。另外還發現一類只有蛋白質卻沒有核酸的朊粒,它可以在哺乳動物身上造成慢性疾病。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態的存在縮小了無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說明無生命與生命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在原核生物之下,另闢一界,即病毒界是比較合理的。
2:原核生物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是細胞的兩大基本類型,它們反映細胞進化的兩個階段。把具有細胞形態的生物劃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現代生物學的一大進展。原核細胞的主要特徵是沒有線粒體、質體等膜細胞器,染色體只是一個環狀的DNA分子,不含組蛋白及其他蛋白質,沒有核膜。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菌,它們都是單生的或群體的單細胞生物。
細菌是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原核生物。大多數細菌都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不是纖維素。細菌的主要營養方式是吸收異養,它分泌水解酶到體外,將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然後將小分子營養物吸收到體內。細菌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它們繁殖得很快,數量極大,在生態系統中是重要的分解者,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環和其他元素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見土壤礦物質轉化)。有些細菌能使無機物氧化,從中取得能來製造食物;有些細菌含有細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細菌光合作用的電子供體不是水而是其他化合物如硫化氫等。所以細菌的光合作用是不產氧的光合作用。細菌的繁殖為無性繁殖,在某些種類中存在兩個細胞間交換遺傳物質的一種原始的有性過程──細菌接合。
支原體、立克次氏體和衣原體均屬細菌。支原體無細胞壁,細胞非常微小,甚至比某些大的病毒粒還小,能通過細菌濾器,是能夠獨立地進行生長和代謝活動的最小的生命形態。立克次氏體的酶系統不完全,它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葡萄糖或有機酸以產生ATP。衣原體沒有能量代謝系統,不能製造ATP。大多數立克次氏體和衣原體不能獨立地進行代謝活動,被認為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生物。
藍藻(也稱藍細菌)是能光合自養的原核生物,是單生的,或群體的,也有多細胞的。和細菌一樣,藍藻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肽聚糖,細胞也沒有核膜和細胞器,如線粒體、高爾基器、葉綠體等。但藍藻細胞有由膜組成的光合片層,這是細菌所沒有的。藍藻含有葉綠素a,這是高等植物也含有的而為細菌所沒有的一種葉綠素。藍藻還含有類胡蘿卜素和藍色色素──藻藍蛋白(或稱之為藻藍素),某些種還有紅色色素──藻紅蛋白,這些光合色素分布於質膜和光合片層上。藍藻的光合作用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用於還原CO2產生的H+,因而伴隨著有機物的合成還產生分子氧,這和光合細菌的光合作用截然不同。
最早的生命是在無游離氧的還原性大氣環境中發生的(見生命起源),所以它們應該是厭氧的,又是異養的。從厭氧到好氧,從異養到自養,是進化史上的兩個重大突破。藍菌光合作用使地球大氣從缺氧變為有氧,這樣就改變了整個生態環境,為好氧生物的發生創造了條件,為生物進化展開了新的前景。在現代地球生態系統中,藍菌仍然是生產者之一。
近年發現的原綠藻,含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從它們的光合色素的組成以及它們的細胞結構來看,很像綠藻和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因此受到生物學家的重視。
3:真核生物
和原核細胞相比,真核細胞是結構更為復雜的細胞。它有線粒體等各種膜細胞器,有圍以雙層膜的細胞核,把位於核內的遺傳物質與細胞質分開。DNA為長鏈分子,與組蛋白以及其他蛋白結合而成染色體。真核細胞的分裂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分裂的結果使復制的染色體均等地分配到子細胞中去。
原生生物是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的原始性不但表現在結構水平上,即停留在單細胞或其群體的水平,不分化成組織;也表現在營養方式的多樣性上。原生生物有自養的、異養的和混合營養的。例如,眼蟲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溶解於水中的有機物。金黃滴蟲除自養和腐食性營養外,還能和動物一樣吞食有機食物顆粒。所以這些生物還沒有明確地分化為動物、植物或真菌。根據這些特性,R.H.惠特克吸收上世紀E.海克爾的意見,將原生生物列為他的5界系統中的1界,即原生生物界。但是有些科學家主張撤銷這 1界,他們的理由是原生生物界所包含的生物種類過於龐雜,大部分原生生物顯然可以歸入動物、植物或者真菌,那些處於中間狀態的原生生物也不難使用分類學的分析方法適當地確定歸屬。
植物是以光合自養為主要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典型的植物細胞都含有液泡和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細胞質中有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即含有光合色素的質體──葉綠體。綠藻和高等植物的葉綠體中除葉綠素a外,還有葉綠素b。多種水生藻類,因輔助光合色素的組成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以水為電子供體的,因而都是放氧的。光合自養是植物界的主要營養方式,只有某些低等的單細胞藻類,進行混合營養。少數高等植物是寄生的,行次生的吸收異養,還有很少數高等植物能夠捕捉小昆蟲,進行吸收異養。植物界從單細胞綠藻到被子植物是沿著適應光合作用的方向發展的。在高等植物中植物體發生了光合器官(葉)、支持器官(莖)以及用於固定和吸收的器官(根)的分化。葉柄和眾多分枝的莖支持片狀的葉向四面展開,以獲得最大的光照和吸收 CO2的面積。細胞也逐步分化形成專門用於光合作用、輸導和覆蓋等各種組織。大多數植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形成配子體和孢子體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高等植物中,孢子體不斷發展分化,而配子體則趨於簡化。植物是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產者,也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
真菌是以吸收為主要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真菌的細胞有細胞壁,至少在生活史的某一階段是如此。細胞壁多含幾丁質,也有含纖維素的。幾丁質是一種含氨基葡萄糖的多糖,是昆蟲等動物骨骼的主要成分,植物細胞壁從無幾丁質。真菌細胞沒有質體和光合色素。少數真菌是單細胞的,如酵母菌。多細胞真菌的基本構造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絲。一整團菌絲叫菌絲體。有的菌絲以橫隔分成多個細胞,每個細胞有一個或多個核,有的菌絲無橫隔而成為多核體。菌絲有吸收水分和養料的機能。菌絲體常疏鬆如蛛網,以擴大吸收面積。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強,繁殖方式多樣,主要是以無性或有性生殖產生的各種孢子作為繁殖單位。真菌分布非常廣泛。在生態系統中,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分解作用的范圍也許比細菌還要大一些。
粘菌
是一種特殊的真菌。它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是真菌性的,而另一段則是動物性的,其結構、行為和取食方法與變形蟲相似。粘菌被認為是介於真菌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動物是以吞食為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吞食異養包括捕獲、吞食、消化和吸收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動物體的結構是沿著適應吞食異養的方向發展的。單細胞動物吞入食物後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被消化,然後透過膜而進入細胞質中,細胞質中溶酶體與之融合,是為細胞內消化。多細胞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細胞內消化逐漸為細胞外消化所取代,食物被捕獲後在消化道內由消化腺分泌酶而被消化,消化後的小分子營養物經消化道吸收,並通過循環系統而被輸送給身體各部的細胞。與此相適應,多細胞動物逐步形成了復雜的排泄系統、進行氣體交換的外呼吸系統以及復雜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系統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組成了復雜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機構,調節和控制著全部生理過程。在全部生物中,只有動物的身體構造發展到如此復雜的高級水平。在生態系統中,動物是有機食物的消費者。在生命發展的早期,即在地球上只有藍菌和細菌時,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和分解者組成的兩環系統。隨著真核生物特別是動物的產生和發展,兩環生態系統發展成由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所組成的三環系統。出現了今日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從類病毒、病毒到植物、動物,生物擁有眾多特徵鮮明的類型。各種類型之間又有一系列中間環節,形成連續的譜系。同時由營養方式決定的三大進化方向,在生態系統中呈現出相互作用的空間關系。因而,進化既是時間過程,又是空間發展過程。生物從時間的歷史淵源和空間的生活關系來講,都是一個整體。
編輯本段生物的特徵
生物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和屬性。人們對這些共同的特徵、屬性和規律的認識,使內容十分豐富的生物學成為統一的知識體系。
生物化學的統一性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組成生物體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在原則上是相同的。例如各種生物的蛋白質的單體都是氨基酸,種類不過20種左右,各種生物的核酸的單體都是核苷酸,種類不過8種,這些單體都以相同的方式組成蛋白質或者核酸的長鏈,它們的功能對於所有生物都是一樣的。在不同的生物體內基本代謝途徑也是相同的,甚至在代謝途徑中各個不同步驟所需要的酶也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生物體在代謝過程中都以 ATP的形式傳遞能量。生物化學的同一性深刻地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
多層次的結構模式
19世紀德國科學家M.J.施萊登和T.A.H.施旺提出細胞學說,認為動、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組成。這對於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從細菌到人都是適用的。細胞是由大量原子和分子所組成的非均質的系統。在結構上,細胞是由蛋白質、核酸、脂質、多糖等組成的多分子動態體系;從資訊理論觀點看,細胞是遺傳信息和代謝信息的傳遞系統;從化學觀點看,細胞是由小分子合成的復雜大分子,特別是核酸和蛋白質的系統;從熱力學觀點看,細胞又是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所有這些,對於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是一樣的。
除細胞外,生物還有其他結構單位。在細胞之下有細胞器、分子和原子,在細胞之上有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等單位。
生物的各種結構單位,按照復雜程度和逐級結合的關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級,稱為結構層次。在每一個層次上表現出的生命活動不僅取決於它的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且取決於特定的有序結構,因此在較高層次上可能出現較低的層次所不曾出現的性質和規律。
有序性和耗散結構
生物是由大量分子和原子組成的宏觀系統(相對於研究亞原子事件的微觀系統而言),它的代謝歷程和空間結構都是有序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物理的化學的變化導致系統的無序性或隨機性(即熵) 的增加。生物無休止的新陳代謝,不可避免地使系統內部的熵增漲,從而干擾和破壞系統的有序性。現代生物學證明,在生物體中同時還存在一種使熵減少的機制。20世紀60年代,I.普里戈任提出耗散結構理論。按此理論,生物體是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它從環境中吸取以食物形式存在的低熵狀態的物質和能,把它們轉化為高熵狀態後排出體外。這種不對稱的交換使生物體和外界熵的交流出現負值,這樣就可能抵消系統內熵的增漲。生物有序正是依賴新陳代謝這種能量耗散過程得以產生和維持的。(見耗散結構和生物有序)
穩態
生物對體內的各種生命過程有良好的調節能力。生物所處的環境是多變的,但生物能夠對環境的刺激作出反應,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的穩定。例如,人的體溫保持在37℃上下,血液的酸度保持在 pH7.4左右等。這一概念先是由法國生物學家C.貝爾納提出的。他指出身體內部環境的穩定是自由和獨立生活的條件。後來,美國生理學家W.B.坎農揭示內環境穩定是通過一系列調節機制來保證的,並提出「穩態」一詞。穩態概念的應用現在已遠遠超出個體內環境的范圍。生物體的生物化學成分、代謝速率等都趨向穩態水平,甚至一個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在沒有激烈外界因素的影響下,也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生命的連續性
1855年R.C.菲爾肖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自原已存在的細胞。這個概念對於現存的所有生物來說是正確的。除了最早的生命是從無生命物質在當時的地球環境條件下發生的以外,生物只能來自已經存在的生物。只能通過繁殖來實現從親代到子代的延續。因此,遺傳是生命的基本屬性。
1866年G.J.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試驗發現了遺傳因子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20世紀20年代,以T.H.摩爾根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提出基因論,證明孟德爾假設的因子就是在染色體上線性排列的基因,補充了一個新的規律,即基因的連鎖和交換規律,並證明這些規律在動物界和植物界是普遍適用的。40年代,J.萊德伯格發現細菌的有性雜交,M.德爾布呂克發現了噬菌體的交叉重組現象,從而證明病毒、原核生物和動物、植物都遵循同樣的遺傳規律。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證明一切生物的基因的化學實體都是核酸(DNA和RNA),遺傳信息都是以核苷酸的排列來編碼的,DNA以半保留復制產生新的拷貝。在分子水平上,生命的連續性首先表現在基因物質DNA的連續性上。
個體發育
通常是指多細胞生物從單個生殖細胞到成熟個體的成長過程。生物在一生中,每個細胞、每個組織、器官都隨時間而發展變化,它在任何一個特定時間的狀態都是本身發育的結果。生物個體發育是按一定的生長模式進行的穩定過程。個體發育的概念對單細胞生物和病毒在原則上也是適用的。單細胞生物從一代到下一代經歷一定的細胞周期,病毒的發育也要經歷遺傳物質的復制,結構蛋白的合成以及病毒顆粒的裝配過程。因此,所有的生物都有各自的按一定規律進行的生活史。
對於個體發育規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797年C.F.沃爾夫發表《發生論》,對雞胚的發育過程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19世紀初К.M.貝爾提出胚層理論,指出胚胎組織和器官的發生是以內、中、外三個胚層為出發點的。20世紀初,H.施佩曼及其學派通過把胚胎組織從一處移植到另一處能改變其發育過程和方向的實驗,證明了胚胎發育是通過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現代生物學證明,個體發育是由遺傳信息所控制的,不論是在分子層次上,還是在細胞、組織、個體層次上,發育的基本模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
進化
1859年C.R.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的出版,創立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論。進化是普遍的生物學現象。每個細胞、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演變歷史,都在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變化,它們目前的狀態是它們本身進化演變的結果。進化導致物種的分化,生物不再被認為是一大堆彼此毫無聯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變的物種。生物世界是一個統一的自然譜系,各種生物,歸根結底,都來自一個最原始的生命類型。生物不僅有一個復雜的縱深層次(從生物圈到生物大分子),它還具有個體發育歷史和種系進化歷史,有一個極廣闊的歷史橫幅。
生態系統中的相互關系 在自然界里,生物的個體總是組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形成群落。群落和它所在的無生命環境組成了生物地理復合體──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種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譬如,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它能利用日光能製造食物;動物包括人在內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生物彼此之間以及它們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決定了生態系統所具有的性質和特點。任何一個生物,它的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和功能,生活習性和行為,同它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總是相對適應的。這種適應是長期演變的結果,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根據上面這些敘述,不難看到,盡管生物世界存在驚人的多樣性,但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遵循共同的規律。生物就是這樣的一個統一而又多樣的物質世界。因而,生物學也就是一個統一而又十分豐富的知識領域。
編輯本段研究方法
生物學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觀察描述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和實驗的方法等是在生物學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生物學的發展史上,這些方法依次興起,成為一定時期的主要研究手段。現在,這些方法綜合而成現代生物學研究方法體系和研究框架。
觀察描述的方法
在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早期,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同物理學研究方法大不相同。物理學研究的是物體可測量的性質,即時間、運動和質量。物理學把數學應用於研究物理現象,發現這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關系,並用演繹法推算出這些關系的後果。生物學的研究則是考察那些將不同生物區別開來的、往往是不可測量的性質。生物學用描述的方法來記錄這些性質,再用歸納法,將這些不同性質的生物歸並成不同的類群。18世紀,由於新大陸的開拓和許多探險家的活動,生物學記錄的物種幾倍、幾十倍地增長,於是生物分類學首先發展起來。生物分類學者搜集物種進行鑒別、整理,描述的方法獲得巨大發展。要明確地鑒別不同物種就必須用統一的、規范的術語為物種命名,這又需要對各種各樣形態的器官作細致的分類,並制定規范的術語為器官命名。這一繁重的術語制定工作,主要是C.von林奈完成的。人們使用這些比較精確的描述方法收集了大量動、植物分類學材料及形態學和解剖學的材料。
比較的方法
18世紀下半葉,生物學不僅積累了大量分類學材料,而且積累了許多形態學、解剖學、生理學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作分類研究已經不夠了,需要全面地考察物種的各種性狀,分析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將它們歸並成自然的類群。比較的方法便被應用於生物學。
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生物,是力求從物種之間的類似性找到生物的結構模式、原型甚至某種共同的結構單元。G.居維葉在動物學方面,J.W.von歌德在植物學方面,是用比較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的著名學者。用比較的方法研究生物,愈來愈深刻地揭示動物和植物結構上的統一性,勢必觸及各個不同類型生物的起源問題。19世紀中葉,達爾文的進化論戰勝了特創論和物種不變論。進化論的勝利又給比較的方法以巨大的影響。早期的比較,還僅僅是靜態的共時的比較,在進化論確立後,比較就成為動態的歷史的比較了。現存的任何一個物種以及生物的任何一種形態,都是長期進化的產物,因而用比較的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早期的生物學僅僅是對生物的形態和結構作宏觀的描述。1665年英國R.胡克用他自製的復式單孔反射顯微鏡,觀察軟木片,看到軟木是由他稱為細胞的盒狀小室組成的。從此,生物學的觀察和描述進入了顯微領域。但是在17世紀,人們還不能理解細胞這樣的顯微結構有何等重要意義。那時的顯微鏡未能消除使影像失真的色環,因而還不能清楚地辨認細胞結構。19世紀30年代,消色差顯微鏡問世,使人們得以觀察到細胞的內部情況。1838~1839年施萊登和施萬的細胞學說提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比較形態學者和比較解剖學者多年來苦心探求生物的基本結構單元,終於有了結果。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建立是觀察和描述深入到顯微領域所獲得的成果,也是比較方法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
實驗的方法
前面提到的觀察和描述的方法有時也要對研究對象作某些處理,但這只是為了更好地觀察自然發生的現象,而不是要考察這種處理所引起的效應。實驗方法則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並通過這種干預和控制所造成的效應來研究對象的某種屬性。實驗的方法是自然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17世紀前後生物學中出現了最早的一批生物學實驗,如英國生理學家W.哈維關於血液循環的實驗,J.B.van黑爾蒙特關於柳樹生長的實驗等。然而在那時,生物學的實驗並沒有發展起來,這是因為物理學、化學還沒有為生物學實驗准備好條件,活力論還占統治地位。很多人甚至認為,用實驗的方法研究生物學只能起很小的作用。
到了19世紀,物理學、化學比較成熟了,生物學實驗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因而首先是生理學,然後是細菌學和生物化學相繼成為明確的實驗性的學科。19世紀80年代,實驗方法進一步被應用到了胚胎學,細胞學和遺傳學等學科。到了20世紀30年代,除了古生物學等少數學科,大多數的生物學領域都因為應用了實驗方法而取得新進展。
系統的方法
系統科學源自對還原論、機械論反省提出的有機體、綜合哲學,從C.貝爾納與W.B.坎農揭示生物的穩態現象、維納與艾什比的控制論到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系統生態學、系統生理學等先後建立與發展,20世紀70-80年代系統論與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概念發表。從香農資訊理論到I.普里戈津的耗散結構理論,將生命看作自組織化系統。細胞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發展,艾根提出細胞、分子水平探討的超循環理論,20世紀90年代曾邦哲的系統遺傳學及系統醫葯學、系統生物工程概念發表。隨著基因組計劃、生物信息學發展,高通量生物技術、生物計算軟體設計的應用,帶來系統生物學新的時期,形成系統生物學「omics」組學與計算系統生物學 - 系統生物技術的發展,國際國內系統生物學研究機構建立而進入系統生物學時代。
『肆』 高中生物中下丘腦的作用都有哪些其中下丘腦都能作為什麼感受器
下丘腦——①中樞:調節血糖,調節水鹽平衡,調節體溫,控制生物節律②感受器:滲透壓③傳導興奮④內分泌(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⑤效應器:比如說體溫調節過程中皮膚冷覺感受器感受寒冷之後經過傳入神經刺激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這個過程就是。 這個是老師講的,可能不全,希望對你有用。高中生物。
『伍』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
高考一輪復習必修二基礎知識點背誦版1、遺傳的基本規律(1)基因的分離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優點:(1)豌豆能夠嚴格進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閉花授粉,自然條件下能保持純種。(2)品種之間具有易區分的性狀。②人工雜交試驗過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擾)→人工傳粉③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後代表現為一種表現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現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 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①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親本雜交後,產生的F1自交,後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9:3:3:1。四種表現型中各有一種純合子,分別在子二代佔1/16,共佔4/16;雙顯性個體比例佔9/16;雙隱性個體比例佔1/16;單雜合子佔2/16×4=8/16;雙雜合子佔4/16;親本類型比例各佔9/16、1/16;重組類型比例各佔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③運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優良性狀分別在不同的品種中,先進行雜交,從中選擇出符合需要的,再進行連續自交即可獲得純合的優良品種。記憶點: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2、 細胞增殖(1) 細胞周期: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2)有絲分裂:分裂間期的最大特點: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後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後期由於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3)減數分裂: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特點: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布於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單體分離。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形的鑒別:(檢索表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1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1.2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 2.1有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排列於赤道板或相互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2.2同源染色體沒有上述特殊行為……有絲分裂記憶點:1.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2.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5. 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 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3、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1)XY型的性別決定方式:雌性體內具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雄性體內具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產生了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只產生了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作用發生時,X精子和Y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後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機會均等,比例為1:1。(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如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女婁菜葉形等遺傳)①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②屬於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即外公→女兒→外孫③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為攜帶者(3)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如抗VD佝僂病、鍾擺型眼球震顫) ①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連續現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4)Y染色體上遺傳(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為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也稱限雄遺傳。(5)伴性遺傳與基因的分離定律之間的關系:伴性遺傳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伴性遺傳從本質上說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記憶點: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2.伴性遺傳的特點:(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 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於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 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4、基因的本質(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① 生物的遺傳物質:在整個生物界中絕大多數生物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有DNA的生物(細胞結構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遺傳物質;只有少數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沒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遺傳物質。 ②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設計思想:設法把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DNA的作用。(2)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 ①DNA分子的結構 a.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由磷酸、脫氧核糖和鹼基組成)。 b.脫氧核苷酸長鏈:由脫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順序聚合而成c.平面結構: d.空間結構: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e.結構特點:多樣性、特異性和穩定性。②DNA的復制a.時間: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 b .特點: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 c.條件:模板(DNA分子的兩條鏈)、原料(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等),能量(ATP) d.結果:通過復制產生了與模板DNA一樣的DNA分子。 e.意義: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3)基因的結構及表達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轉錄: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信使RNA的過程。翻譯:在核糖體中以信使RNA為模板,以轉運RNA為運載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順序的蛋白質分子記憶點:1.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後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2.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細胞內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由於絕大多數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准確地進行。在兩條互補鏈中 的比例互為倒數關系。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鹼基之和=嘧啶鹼基之和。整個DNA分子中, 與分子內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6.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9.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時:基因的鹼基數:mRNA上的鹼基數:氨基酸數=6:3:1。氨基酸的密碼子是信使RNA上三個相鄰的鹼基,不是轉運RNA上的鹼基。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嚴格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注意:配對時,在RNA上A對應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5、生物的變異(1 )基因突變 ①基因突變的概念:由於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②基因突變的特點: a.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 c.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數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是有害的 e.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③基因突變的意義: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基因突變的類型:自然突變、誘發突變 ⑤人工誘變在育種中的應用:通過人工誘變可以提高變異的頻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狀。(2) 染色體變異 ①染色體結構的變異: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貓叫綜合征。②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包括細胞內的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減少。③染色體組特點:a、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b、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含的染色體形態、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體或多倍體: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由未受精的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發育成的個體均為單倍體(可能有1個或多個染色體組)。⑤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和幼苗。原理:當秋水仙素作用於正在分裂的細胞時,能夠抑制細胞分裂前期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⑥多倍體植株特徵:莖桿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⑦單倍體植株特徵: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單倍體植株獲得方法:花葯離休培養。單倍體育種的意義: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只需二年)。記憶點:1.染色體組是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者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染色體組。2.可遺傳變異是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最大的特點是產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體的某個位點上的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既普遍存在,又是隨機發生的,且突變率低,大多對生物體有害,突變不定向。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組是生物體原有基因的重新組合,並沒產生新基因,只是通過雜交等使本不在同一個體中的基因重組合進入一個個體。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述二種變異用顯微鏡是看不到的,而染色體變異就是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發生改變,顯微鏡可以明顯看到。這是與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別。其變化涉及到染色體的改變。如結構改變,個別數目及整倍改變,其中整倍改變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從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類型,如: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及多倍體育種等。 6、 人類遺傳病與優生(1)優生的措施:禁止近親結婚、進行遺傳咨詢、提倡適齡生育、產前診斷。(2)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近親結婚的夫婦從共同祖先那裡繼承同一種致病基因的機會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記憶點:1. 多指、並指、軟骨發育不全是單基因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單基因的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聾啞是單基因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紅綠色盲、血友病是單基因的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唇裂、無腦兒、原發性高血壓、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屬於對基因遺傳病;另外染色體遺傳病中常染色體病有21三體綜合症、貓叫綜合症等;性染色體病有性腺發育不良等。7、細胞質遺傳①細胞質遺傳的特點:母系遺傳(原因: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母細胞);後代沒有一定的分離比(原因:生殖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隨機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細胞中去)。②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在細胞質內存在著DNA分子,這些DNA分子主要位於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狀。記憶點:1.卵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細胞質,而精子中只含有極少量的細胞質,這就是說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這樣,受細胞質內遺傳物質控制的性狀實際上是由卵細胞傳給子代,因此子代總表現出母本的性狀。2.細胞質遺傳的主要特點是:母系遺傳;後代不出現一定的分離比。細胞質遺傳特點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減數分裂時,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隨機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細胞中。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是:葉綠體、線粒體等細胞質結構中的DNA。3.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各自都有相對的獨立性。這是因為,盡管在細胞質中找不到染色體一樣的結構,但質基因和核基因一樣,可以自我復制,可以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也就是說,都具有穩定性、連續性、變異性和獨立性。但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又相互影響,很多情況是核質互作的結果。8、基因工程簡介(1)基因工程的概念標准概念:在生物體外,通過對DNA分子進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對生物的基因進行改造和重新組合,然後導入受體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使重組細胞在受體細胞內表達,產生出人類所需要的基因產物。通俗概念: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個別基因復制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點:特異性,即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點。 ③結果:產生黏性未端(鹼基互補配對)。 B.基因的針線——DNA連接酶。 ①連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鍵,不是氫鍵。 ②結果:兩個相同的黏性未端的連接。 C.基困的運輸工具——運載體 ①作用: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 ②具備的條件:a、能在宿主細胞內復制並穩定地保存。b、 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c、有某些標記基因。 ③種類:質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④質粒的特點: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們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島素基因、抗蟲基因、抗病基因、干擾素基因等。 提取途徑:B.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用同一種限制酶分別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DNA(運載體),使其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將切割下的目的基因與切割後的質粒混合,並加入適量的DNA連接酶,使之形成重組DNA分子(重組質粒) C.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常用的受體細胞: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動植物細胞 D.目的基因檢測與表達 檢測方法如:質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腸桿菌細胞放入到相應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長,說明細胞中含有重組質粒。 表達:受體細胞表現出特定性狀,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如:抗蟲棉基因導入棉細胞後,棉鈴蟲食用棉的葉片時被殺死;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後能合成出胰島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發展前景 A.基因工程與醫葯衛生B.基因工程與農牧業、食品工業 C.基因工程與環境保護記憶點:1. 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特點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復制並穩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於進行篩選。質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運載體,它存在於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夠自主復制的很小的環狀DNA分子。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3.重組DNA分子進入受體細胞後,受體細胞必須表現出特定的性狀,才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4.區別和理解常用的運載體和常用的受體細胞,目前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體細胞有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和動植物細胞等。5.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6.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9 、生物的進化(1)自然選擇學說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2)物種: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並能產生出可育後代的一群個體。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種群的基因庫: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4)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的形成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礎:自然選擇學說。記憶點:1.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3. 隔離就是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其作用就是阻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在自然選擇中向不同方向發展,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環節。4.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區別:生物進化是指同種生物的發展變化,時間可長可短,性狀變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范圍,物種的形成必須是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形成生殖隔離時,方可成立。5.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含有該物種的全套遺傳物質,都有發育成為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6.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