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

發布時間:2023-03-10 01:44:25

Ⅰ 淺談初中生物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淺談初中生物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用信息技術來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1、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2、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來進行整合;
3、根據學科特點構建整合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它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和信息化學習工具的搜集與開發,這是實現整合的必要前提;
4、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整合策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實施多樣性、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整合策略;
5、「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整合教學設計:目前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兩大類。理想的方法是將二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

Ⅱ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進行融合

2010 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在中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中,應努力推 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鼓勵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大力推廣信息技術手段,將信息技術教學與 學科教學融合。」會議精神給予了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發展的新方向,即:引入多元化的信息技 術手段,給生物教學增添新的活力。
一、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構建課內視聽體驗教學場景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倘若運用一種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 等,效果顯得略微單一,也難以真正引起學生的共鳴,而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技術,將其與高中 生物進行完全整合,構建課內視聽體驗的教學場景,才能夠實現對學生感官的全面調動,帶領 他們進入生物學習的海洋。
如在「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相關部分的教學中,筆者採用了綜合式信息技術融合生物教學 內容的策略,為學生構建了多樣化、動態性的視聽體驗課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蜜蜂采蜜」的視頻短片,以此作為課程導入。視頻中,卡通化的蜜蜂形象激起了 學生的童趣心理,使他們的注意力瞬間投入到動畫中。其次,將製作好的 PPT 課件引入課 堂,對「信息傳遞的作用」進行講解,課件中豐富多彩的圖片、文字信息再一次吸引了學生們的 注意力,讓他們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再次,我使用 Flash 軟體播放「蝙蝠的回聲定位」和「植 物在光照刺激下開花」等動畫,並在動畫中適時地插入音樂,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生物學習的 視聽享受。整個課堂教學中,多元化的信息技術無處不在,學生們的課堂學習變得不再枯燥。 教學效應:上述案例中,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展示,成了生物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傳統信 息技術輔助教學模式下單一、乏味、文字列舉式的課件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更動態、生動的 多元化信息技術展示的課堂,而看似枯燥、難懂的生物理論知識,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過程中,實現了視聽展現,同學們看的開心、聽的舒心、學的更用心,課堂教學的質量自然得到充 分保證。
二、巧用網路信息平台,構建課外虛擬溝通交流的教學場景 在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幾乎所有的中學生都有自己的 QQ、微信、YY 賬號,且他們使用這些虛擬通信工具的頻率十分高。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新形勢,利用 QQ、微信、YY 構建課外虛擬溝通交流的教學場景,將生物教學延伸至課外,打造一種全新的生物教學體驗模式。

Ⅲ 如何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物課教學活動中

一、 信息技術使新課導入環節精彩紛呈。
在新課導入環節,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畫卷,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這是因為教育心理學上指出:興趣是獲取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動力。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生物多樣性》一課中,在導入環節,筆者通過互聯網,搜索到近20幅地球上珍稀的鳥類圖片,經過精心動畫設計,給學生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然後介紹:這只是地球上9000多種鳥類的「九牛一毛」,從而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探索生物多樣性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意識。
每一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有一種好奇,想方設法去認識、去研究、去探索。作為生物學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生物學科自身的特點,並且遵循著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從而能夠有效地激發全體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帶動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新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如在教學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植物的葉》一課時,在導入環節,筆者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課件中鏈接了一段描繪各種植物的葉子的視頻。千姿百態的植物葉的世界彷彿將學生們帶入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中,無形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神奇。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葉的奧秘的熱情。
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行為的生理基礎》一課時,在導入環節,筆者將課前錄制好的展現動物多種多樣的行為的視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與網路素材資源整合到一起,讓學生在身邊所熟悉的動物行為中發現一些規律性的問題實質。由此,揭開進一步探索奧秘的序幕。
二、 信息技術讓重點、難點呈現與突破不再猶抱琵琶。
在新課呈現環節中,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可以降低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難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一課時,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要系統地理解現代生物技術的理論知識還有較大的難度。對於像「基因工程」、「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細胞工程」等這些當今生物科學的尖端領域的知識,學生是陌生的,不明就裡的。在當前農村教學條件還不足以給學生提供這一方面真實的實驗、實踐操作條件的背景下,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的操作流程用PPT里動態流程圖形式給學生展示出來。配以適當的解說,既形象、生動,又逼真。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這些在現代社會中的高新生物技術。
再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神奇的微生物》一課時,由於微生物的結構必須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與植物 、動物相比,微生物部分的知識會使學生感覺較為抽象。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去了解細菌、病毒等微小生物的主要特徵呢?筆者在互聯網上搜索到一些真實的圖片及動態的影像資料,插入到課件中,適時播放。配以圖文並茂的解說,讓學生對那些微小的生物類群有了更直觀、清晰的認識。避免了「紙上談兵」給學生帶來的認識上的片面、浮淺和模糊。
三、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的整合使學生樂學不疲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而今互聯網的普及,給了廣大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性學習的更廣闊的空間。
教材中很多的內容要求學生課外通過調查走訪、實驗研究、查閱資料等方式來完成。與其課堂上單調地接受知識,他們更願意自己去實踐。利用電腦等現代信息工具來完成自己想做卻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且,通過自己的實踐,總結,分析,歸納得來的經驗更會促進他們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自己的表達、交流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等。
還有的教材內容中,要求或建議學生登錄相關學科知識的網站進行深入的了解、學習。拓寬自己在生物學科方面的視野。而網路這樣一部內容豐富的、甚至包羅萬象的電子書的神奇會極大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引導著他們向更深、更廣、更遠處探索。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以應用,是現代教育的必然需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生物課堂教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實踐應用的巨大價值。可以說,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標志。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促進更高級學習的工具,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保證課程標准在課堂教學中的高效性;同時也創設和營造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將來在信息日益豐富的社會中的生存、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而同時,作為傳播知識的使者——教師,不應該落伍於時代潮流之後,固步自封,而是應順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手段、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Ⅳ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研究方向兼顧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體,讓學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有關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微觀世界顯得有些無助,而運用多媒體則可將微觀的結構和功能或者生理過程生動逼真地呈現給學生。由於多媒體教學軟體匯集了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信息,能創造出圖文聲像並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能變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宏觀,變靜態為動態,變不可操作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變成「活」的生物知識,多媒體計算機成為形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世界和復雜的生理過程直觀地顯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大為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一、運用多媒體給生物教學帶來的優勢
(一)多媒體使教師更能靈活的駕馭課堂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師的備課環節中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寬知識視野,又能考慮到不同層面的學生來設置課堂問題和練習。教師在預設計習方案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一定限度地布置學生網上查找資源知識,使學生能夠從課本以外的視野中發現生物的奧秘,激發其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把課本知識、實踐知識、網路知識融合在一起,這樣預習的效果肯定明顯,課堂環節也必然流暢。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節約了時間,課堂信息量也增大,課堂活動也能充分展開,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模式,教學雙邊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盡情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圍繞教師制定的方案展開有序的課堂活動,學生課堂中盡量是主人角色,教師適度指導,教學活動可以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可以跨越時空隧道。例如,在講生物進化和生命起源問題時,受課本和大腦思維的限制,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怎麼也講不清,怎麼也聽不明白。使用多媒體手段則可以使遠古畫面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生動而好奇,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命起源如此漫長,進化過程如此曲折,從而實現了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知識直觀化。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因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必定能專注於學習,其汲取知識的效率也將大大提高。作為教師都想盡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必須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富有趣味的學習環境。而多媒體教學課件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在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的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以及聲音、文字和語言,符號等多種信息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設計出某種「情境」。如在講述《血管與心臟》時,利用媒體動畫和視頻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臟的動態收縮圖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心臟的主要功能。隨後畫面進行動態分割,展示心臟的內容結構,適時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的幾個腔、房,室壁的薄厚,與心房、心室相連通的血管,瓣膜開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從而高效地解決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液流動方向相統一」的難點問題,同時還能清楚區別動、靜脈、毛細血管的知識等。這樣生動的畫面、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問題和及時的反饋,為學生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求知的慾望,產生興趣,提高效率。
(三 )精用多媒體,快速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具體化,將一些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這樣更便於學生理解內容,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節時,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便是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這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圓點分別表示有用的物質、沒用的物質及細胞內部產生的廢物,通過這三種圓點在細胞膜之間穿插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難點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易掌握重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事物直觀展示
1.從微觀到宏觀。
初中生物課對於《種子的萌發》只從文字和靜態的圖片給予展示,好多學生無法理解種子從萌發到成長的過程,用實驗演示的話,需要很長時間,又不易觀察其生長的詳細過程,教師對此無從下手。但使用多媒體後,將種子萌發的各個時期用flash動畫的形式播放種子從萌芽到生長,種子中各部分的變化過程,整個過程栩栩如生地顯示在學生面前,易於學生理解,又能詳細描述其變化過程。
2.從靜態到動態。
在講《血流———流動的組織》一節時,教師只能強調血液是一種組織且可以在血管內流動,學生不理解血液是如何流動的,流動的方向是怎樣的,利用多媒體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示血液循環系統,則可直接觀察到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速度和方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准確長效。
3.可穿越時空界限。
課本講爬行動物時,老師無法用語言准確生動地描述,又不能將大型的爬行動物拿到教室來展示,使用多媒體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圖片觀察爬行動物,還可以展示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讓學生領略當時爬行動物生存的環境和種類,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現在地球上爬行動物種類減少的原因。
(五)多媒體教學可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信息量。
多媒體教學為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贏得了大量時間,可以在同一屏幕容納多個畫面,或將多個畫面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展示,用電腦下載或播放相關影視資料、圖片,觀看電視新聞或相關教學節目,可以擴展學生課外知識,了解當前社會現象和科技動態。同傳統教學相比,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空間,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率。可以使課堂40 分鍾變得寬松,學生動手、動腦、辯論的機會增多,教學內容也得到了充分落實,練習、課堂檢測時間寬松,對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能在有效時間內得到改正,教學思路也能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不斷提升。用電腦製作復習課(特別是專題復習)、習題課或總結課等課件,或用實物投影把復習提綱、知識網路、題目、試卷等內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講解,可以減少抄題、解答過程板書的時間,大大增加課堂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合理有效地把握多媒體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運用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任何事物都有他的負面效應,多媒體教學手段也是一柄「雙刃劍」。如何使用這項工具,要用心思考,切不可盲目誇大其作用,隨意排斥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最終本末倒置,使老師和學生走入誤區,影響教學質量。多媒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注意,但同時心理學也表明,聲、光、電、色等圖像長時間運用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易疲勞,當然會降低效果。所以多媒體的合理使用與教師本身素質有很大關系,教師的合理引導,擺正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關系,不應付,不取巧,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也一定會使原本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靈活化。為了讓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更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教師要對多媒體教材進行必要的處理
教師要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首先要「通讀」有關多媒體教材(投影片、幻燈片、錄像片、教學光碟、影片、錄音等),充分了解這些教材的內容特點及使用方法、片長、編者意圖。錄像片、科教片必須多播放幾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備課時才能全面考慮,精心設計教案。教師在考慮使用多媒體教材時,要根據教學的時機需要,有選擇地使用。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配套媒體教材的時候,有的內容配套媒體教材中沒有,這時教師可考慮在其它教學錄像資料片中選擇、剪輯,填補配套媒體教材的空白。現有的配套媒體教材,在內容選擇、時間編排上不盡人意,同樣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剪輯為教學所用。教師在了解多媒體教材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選擇或剪輯好教材後,就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精心設計好教案,考慮最佳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電教媒體——音像教材與其它傳統教學媒體如掛圖、模型、標本等的有機組合運用,並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特有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有效地發揮音像教材這種電教媒體的優勢,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轉變教育觀念,適度運用多媒體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授課內容是否適合或者有無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是使用多媒體,教師只是播音員和解說員,失去了對教學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現一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後無法進行教學實踐的情況,形成了無多媒體不成課的局面。在教學中就按照課件設計思路按部就班,滑鼠輕輕點,圖片張張過,層層推進,全然不顧學生所思所想,而傳統教學媒體——黑板,一個字也沒有或者只有標題,忽視傳統媒體的作用。結果反而使教師缺失了教學的能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教學中的機智、靈感閃而復失,教學過程淺入淺出,教學藝術的錘煉也便無從談起。要實現多媒體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轉變是關鍵。要在現代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的應用到生物教學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也就是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變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所以,在一堂課中是否使用多媒體以及使用哪種多媒體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選擇。傳統的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電化教學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充分結合使用才可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不能只重模擬輕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觀察、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等在生物科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些教學手段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學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科學地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現象的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計算機可以對實驗中動態微觀的過程或周期較長的過程進行宏觀連續的模擬。這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也是有利的。但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而將一些可以通過課堂上實際動手做的實驗用電腦動畫展示了事,只讓學生觀察到模擬現象,充其量只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也不利於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實驗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代替的,計算機的應用應該是有助於實驗教學,但絕對不能取代實驗教學。
總之,多媒體技術正在課堂內外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知識的生產方式和復制方式的變化正在影響著我們認知方式。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的一門科學,教科書中只能用從靜態的圖片、蒼白的文字來說明,使活生生的生物好像失去生命力,而微觀的現象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又無法看到,抽象的知識無法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恰好填補了這一缺陷,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技術也進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使生物學知識突然間變得有趣味性,也拉近了生物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知識性、娛樂性、新穎性結合在一起。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系。還要注意對課程的體系、教學方法、講課藝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只有根據學科教學需要,才能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對每一個教師來說,把多媒體技術靈活地運用在生物教學中,任重而道遠。

Ⅳ 如何讓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學科教學規律而進行的學科教學改革。」眾所周知高中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物教學要求教學方法能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紛繁的生物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信息技術教學主要以計算機為載體,利用計算機信息容量大,運算速度快等特點,使課堂沖破了時空限制,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利用計算機獲可以獲取、處理、編輯、存儲、展示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不同形態的信息,可以說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已成為現今的發展趨勢。
一、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的背景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傳授式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於忽視對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的以知識傳授為核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和學科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獨立性、自主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信息資源,整合知識結構的能力,優化學生主體內在的知識結構。在生物教學中,要實現上述教改的目標,就決然離不開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基於這樣的一種背景下,我們開始了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術在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模式
1、計算機演播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教師藉助計算機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生物學教學,不僅可以加強講授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輕松有效地突破各種生物學教學難點。在生物學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 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應用計算機能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利用多種感官分析器進行學習。如用形象生動的圖像信號吸引學生的視覺,用音響適中、悅耳精煉的語言信號吸引學生的聽覺,特別是電教媒體的特技效果突破了信息傳遞中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宏觀世界、微觀世界、遠方或過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和擴展。因此,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真正實現視聽的完美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 改進信息的轉換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學知識,有的抽象性強,有的綜合復雜,有的時空跨度大,難就難在這些知識信息不能直接被學生感知。而利用計算機,可以把這些信息通過轉換變成光、電、磁等信號,並以一種直觀的形式,使事物真實地再現於課堂,讓學生耳聞目睹、身臨其境。這種直觀性主要表現在它可以化微觀為宏觀,如: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我們使用多媒體系統來進行模擬就可以實現。利用計算機教學還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如:《光合作用》這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植物體內的葉綠體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從氣孔吸進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養料,同時放出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對於學生而言,是很難想像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形象的光合作用過程,設計成一個動畫,將這一個過程可視化、擬人化。把葉綠體描述成一個「工廠」,水和二氧化碳是這個「工廠的原料」,當這些「原料」地進入「工廠」加工後,出來的是「工廠的產品」:氧氣和養料。學生通過這個貼近他們生活的動畫,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認識光合作用對於植物的重要性。這種學習方式,易被學生接受。
2、網路查詢模式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隨時利用計算機網路查閱資料,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式學習。如: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創設生動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擴充協作范圍,提高協作的效率、改革學習的方式等。新教材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很大的便利,每節課後都提供了多個與教學相關的網站,以利於教師和學生隨時查閱。信息技術的應用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得到更新、准確的資源,大大方便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三、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內容
1、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內容的整合
生物學科的課程教學體現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教學內容包括
生物體的微觀和宏觀的生理變化,生物科學發展史,經典的生物學實驗等。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用傳統的「講」,語言多麼生動形象,卻往往是枯燥,難懂的。如果適時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獨有的虛擬現實技術,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研究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課堂教學內容的整合就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以高中生物教學中《神經興奮的傳導》一課為例,由於涉及到細胞內部微小結構的活動,而且與電化學內容相關,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細胞膜電位的變化,學生在識記後容易遺忘,其重要原因是「突觸」、「局部電流學說」、「興奮的傳遞」、「興奮的傳導」等概念和知識屬細胞或分子學水平,學生看不到、摸不著,感到很「抽象「,許多老師面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時,容易簡單重復概念,要求學生記憶,造成學生理解困難。而將微觀過程形象化呈現正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腦動畫,演示神經遞質在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受體的微觀生理過程,使這部分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易於讓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
在生物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文音響資料,創設一個自主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習環境下,學生主動去收集並分析有關生物知識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生物學問題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把當前學習內容盡量與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識經驗聯系起來,最終達到當前所學的生物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從查找資料,到教學設計、到教學軟體製作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教師能夠創設出更加生動、逼真的問題情景和課堂討論主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
四、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意義
1、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創設多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在生物課的教學中,若恰當地利用投影、幻燈、錄像或計算機等電教手段的整合,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示,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特有的動畫效果、生動的解說、優美的樂曲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可親可近的藝術世界,學生置身其中身心會倍感輕松愉快,思維也異常活躍。
2、應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直觀材料,可以引導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生物教學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顯微世界,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充分利用電教多媒體,可以讓抽象的、不易講清楚的概念,很容易地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3、利用投影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良好的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功。利用電教多媒體,在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其良好的觀察能力上具有顯著的優勢。投影教學可以通過鮮艷明亮的圖像刺激學生感官,引導學生按照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由局部到細節的順序進行觀察,培養學生掌握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由於多媒體在很短時間里顯示一個對象的不同方面。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在互動式探討過程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4、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欲使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樂此不疲,樂以忘憂,教師則應廣開渠道,想方設法把繁難的知識化為簡易,變抽象為具體,突出教材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使學生便於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減數分裂》一節中,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這知識點難以理解,我們利用計算機課件,使學生可從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由於紡錘絲的收縮,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了,非同源染色體之間進行了自由組合,實現了用常規手段和錄像無法獲得的效果,從而增強了學生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將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於生物教學之中,更重要的是讓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內容、課程結構、課程資源進行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和諧互動的整體。將傳統教學資源,社會實踐資源,現代信息資源有機整合,既能幫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又能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各種生物信息,解決生物科學問題的能力。還能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教師教學方式轉變,有利於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科知識結構的完善,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Ⅵ 如何讓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生物課堂

隨著計算機、網路等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已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學生物課堂,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提供了嶄新的天地。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引入到生物教學中來,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的有機整合,提供圖、文、聲、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協作學習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適應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Ⅶ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生物

1、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能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望,直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要求,運用信息技術展示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此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因缺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感興趣的材料而難以開展抽象的思維活動,從而影響了對課堂教學難點更深入的理解和准確的掌握。利用信息技術能為學生展示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空間,創造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憑著真切的形象去感受、體驗比較抽象的事物,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
3、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人體,真正學會學習,教師應努力把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願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只有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生物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