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物種有哪些/
我汗,這個可就非常非常之多灶埋了
有保護動物和保護植物.
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表現為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乎辯掘系統多樣性,素有「世界生物之窗」、「鳥的天堂」、「蛇的王國」和「昆蟲世界」等美譽。一是生物物種多樣。保護區植被類型多樣,共分布有11個植被型,15個植被亞型,25個群系組,57個群歲核系,170個群叢組,其中集中連片的一千多畝保存完好的南方鐵杉舉世無雙,非常珍貴。區內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種類有267科1028屬2466種、低等植物840種、脊椎動物484種(其中哺乳類71種、鳥類260種、爬行類73種、兩棲類35種、淡水魚類45種,分別佔全省的63%、48%、63%、73%和19%)、昆蟲4635種(約佔全國已定名昆蟲的五分之一,全世界昆蟲共34個目,中國有33個目,保護區就有31個目)。二是珍貴稀有物種多。保護區內植物屬珍稀瀕危、漸危的有銀杏、南方鐵杉等2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南方紅豆杉、水松等20種。野生動物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等57種,屬國際候鳥保護網的有101種,1978年還發現過瀕臨滅絕物種華南虎的蹤跡。
㈡ 武夷山主要有那些動物
大鯢 也就是娃娃魚,還有角怪。
㈢ 武夷山的特點
1、地質地貌
武夷山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變質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崗岩和碎屑岩。
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繼之為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已發現本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為典型的亞洲東部環太平洋帶的構造特徵。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
2、氣候
武夷山四季分明地處中亞熱帶,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約12℃~13℃,1月均溫3℃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均溫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區。年相對濕度高達85%,霧日在100天以上。
3、森林資源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3)武夷山有哪些生物化石擴展閱讀:
自然遺產
1、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東接仙游岩,西連仙掌峰,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澗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約120m泉。峰上名木古樹眾多,常綠闊葉林鬱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峰頂胡麻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近百處。其中最大一幅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說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勝地」,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說,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2、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 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准。
3、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谷底靠北面的懸崖峭壁上。這里疊著一大一小兩方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株古樸蒼郁的茶樹,枝繁葉茂。它已有340餘年的歷史。
2007年7月,最後一次採摘自350年母樹的20克大紅袍茶葉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這也是現代茶葉第一次被藏入國博。今後,武夷山將不再製作母樹大紅袍茶葉。
4、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岩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岩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岩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岩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水簾洞掩映著題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擷取朱熹七絕的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篆體字。有明代景點題刻「水簾洞」以及楹聯石刻「古今晴檐終日雨,春秋花月一聯珠」。
㈣ 武夷山重點保護什麼動物
武夷山野生動物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等57種,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表現為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素有世界生物之窗、鳥的天堂、蛇的王國和昆蟲世界等美譽。保護區殲擾植被類型多樣,共分布有11個植被型,15個植被亞型,25個群系組,57個群系,170個群叢組。
武夷山氏咐旦詳細介紹如下: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布著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鑒於武夷山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簡襲自然與文化資源,中國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同時武夷山也是一處被保存了12個多世紀的景觀。它擁有一系列優秀的考古遺址和遺跡,包括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城遺址、大量的寺廟和與公元11世紀產生的朱子理學相關的書院遺址。
這里也是中國古代朱子理學的搖籃。作為一種學說,朱子理學曾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中占據統治地位達很多世紀,並在哲學和政治方面影響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
㈤ 武夷山什麼地質
武夷山地區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變質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崗岩和碎屑岩,這說明本區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
在中生代晚期,本區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繼之為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已發現本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為典型的亞洲東部環太平洋帶的構造特徵。其後,武夷山地區發育了一套河湖相沉積,產有豐富的動、植物化石,成為研究我國東部侏羅~白堊系地層及時代劃分的典型剖面。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
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第四紀以來,武夷山西部的黃崗山大幅度上升了1000M。,而東部崇安~武夷宮盆地上升幅度緩慢,使武夷山地區在30km的范圍內,高度相差1950m,平均坡降
6.5%.發育了從中山到丘陵盆地的系列地貌類型和從西到東的
2100m~2200。、1800rn~1900m、1100m~1200m、700m~800m、500m~550m和400m左右等六級夷平面。受地質構造的嚴格控制,西部發育了長達幾十公里岩壁陡峭的深大斷裂谷和斷塊山脊,如黃崗山~大竹嵐的斷層深谷川W和FW向斷裂谷與NNE、NW斷裂構成了典型的格子狀構造地貌。東部地區因受NNEJW和EW斷裂構造的控制,發育了曲折多彎的溪流和柱狀、錐狀、懸崖等丹霞地貌,形成山水相融的九曲溪風光。EW和SN向斷裂構造產生了風景似畫的章堂澗、倒水坑至牛欄坑、九龍窠和流香潤的「王」字型斷裂谷系。告性對武夷山地貌發育也很明顯,西部海拔
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堅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紋岩等構成,東部紅色砂頁岩地區則往往發育有較寬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豐富的地貌類型是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它是我國同類地貌中山體最秀、類型最多、景觀最集中、山十結合最好、視域景觀最佳,可入性最強的自然景觀區,為此,在中國名山中享有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