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6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探究型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大膽探究、大膽實踐,力求理論知識廣泛應用於實踐之中,如何把物理知識應用於實踐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狠抓物理實驗教學,才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筆者認為物理實驗教學在探究性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實驗教學,大膽實驗,反復實驗切切實實地加強實驗,才能從實驗過程中深刻領會知識,掌握原理,得以驗證。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沒有強烈的興趣,也就告禪沒有熱切的求知慾,沒有好奇心,也就沒有探究心。那些新奇的、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在觀察這些物理現象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整個現象發生的過程、產生條件和特徵等。無論什麼實驗,只有通過觀察,學生自己才能認可,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觀察愈細膩,認識愈深刻,觀察愈准確,認識愈到位。只有這樣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才能成功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而且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多做小製作,加深理解教學內容
小製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既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又是進一步加深理解教學內容的一種鞏固途徑。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製作、小實驗過程中,思維異常活躍,學習慾望高漲,參與意識高,動手能力強,以便進一步探索問題。採用等效代替法將一些物理量不直觀或不易測量的可用較直觀、易測量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來替代,從而簡化問題。如兩個發生碰撞的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測量可用水平位移替代水平速度研究。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小製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本身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徵。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小實驗、小製作,特別奇妙、精緻的要大力表揚,以利他們多思善想會動手。
三、大膽實驗,全面培養學生的技能和創造力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中學物理實驗又是學生即將從事科學實驗的新啟蒙。因此,我們在物理實驗課教學活動中,必稿老須要突出實驗過程,反復、細致、耐心地開展好實驗活動,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當然我們在做實驗時,首先要指導學生弄懂實驗原理,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是我們的實驗目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能,善於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的基礎,方可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或一帶而過的物理知識。這樣經常實驗,反復實驗,會使學生領會許多物鍵友升理知識。同時通過觀察許許多多的實驗現象,完全可以分析和解決許多實驗中的實際問題,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
事實上,我們把握好實驗的分組與歸類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能將實驗正確地分開組,歸好類,備好物,細化到知識的應用與儲備,才能有機地全面開展各種物理實驗。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人的思維的敏捷性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是以思維的條理性為前提的,只有系統性、條理性強的知識,才便於掌握和遷移。根據課文知識的章節順序結構,學生所學過實驗方面的知識繁多,應對各章節的實驗內容要做一個統籌合理的安排。有時候,為了學生便於掌握所學知識,可將原教材中實驗內容的章節次序打亂,重新歸類成如下幾個部分即觀察物理現象、基本儀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測量、驗證物理規律等。讓學生分組實驗,正確運用其實驗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由過程到結果進行實驗總結。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避免學生套用一種固定模式或方法進行實驗,讓他們靈活運用各種物理儀器,採用科學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實際問題,從中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綜上所述,觀察物理現象和模型,進行各種物理實驗,應用畫圖、識圖的訓練等,都是發展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潛能,提高學生技能的有效措施。所以,我們無論是以分組歸類的實驗還是對比與綜合性的實驗,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願把所有精力從單純傳授物理知識轉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與提高上來。
B. 物理實驗能提高學生哪些能力
牢固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理論
所有的物理實驗都是以物理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所以想要提升學生物理實驗能力,就必須要使學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相關理論。
熟悉物理實驗的經典案例
在平時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讓學生多看看書本上的經典物理實驗案例,讓學生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避免在學生自己的實驗中發生事故。
了解物理實驗的實驗流程
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用於實踐,而很多學生只會「紙上談兵」,實踐動手能力不足,對於物理實驗的實驗流程都不了解。所以,老師要給學生講講做物理實驗的相關流程和注意事項。
認識並會運用實驗工具
物理實驗雖然不像化學實驗那樣需要眾多的實驗器材,但是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依然需要運用到很多實驗工具,這些實驗工具的正確使用也有助於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
給學生演示物理實驗過程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物理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經常自己動手給學生們演示物理實驗的過程,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學習和模仿。
讓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能力的提升,還是離不開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實驗,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獲得經驗和技能。
C. 怎樣提升學生物理實驗動手操作能力
怎樣提升學生物理實驗動手操作能力
學生對實驗重要性的認識亟待提高目前考效物理實驗部分只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並沒有考查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了升學率,很多學校只注重理論的教學,忽略了動手操作這一重要環節,把做實驗變成課堂上講實驗,學生只要記住實驗原理、目的、步驟、結論及有關的誤差分析就能過關。有的老師為了省時間、怕麻煩,學生在高中的三年學習中竟沒有做過一次實驗。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實驗室,更談不上購買實驗儀器等設備了,至於實驗操作只好紙上談兵,這樣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就可想而知了,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學校應加大實驗室的投入,老師也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做實驗。2教師應加強指導作用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改變過去教師怎樣講,學生怎樣做的教學方法,那樣只是讓學生重復一下課本上的做法而已,實驗做完之後,學生沒有知識的沉澱,能力也沒有提高。現在我覺得首先讓學生討論,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來進行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然後老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逐一進行評價,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理論上行得通,但實際上是不可操作的,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並予以鼓勵。最後老師介紹書上巧妙的方法進行實驗,
D. 怎樣增強學生物理實驗題的解題能力
怎樣增強學生物理實驗題的解題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也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它要求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控制實驗條件;會運用這些實驗中學過的實驗方法;會正確使用在這些實驗中用過的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
由於實驗的重要性,老師、學生往往在這上面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收效不大,考試中實驗題得分較低。那麼怎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在考試中提高實驗題得分呢?本人在實驗復習中總結以下幾點。
一、加強實驗教學,提高設計實驗能力
無論在新課教學,還是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實驗教學,除了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外,要想方設法、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好學生分組實驗,對有的演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分組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要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及學生手邊的器材多做實驗、做好實驗,尤其要更多地讓學生進行自主設計、自主探究,以提高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為學生獨立解決設計型實驗題打下基礎。
二、深刻理解實驗原理,切實掌握基本方法
實驗原理是物理實驗的核心,是設計實驗的基礎。只有明確實驗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實驗的關鍵和操作要點,從而正確地進行實驗的設計、改造和創新。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根本上真正弄清實驗原理,在此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自然實現實驗方法的有效遷移,才能應對有一定難度的或陌生的實驗題,並胸有成竹地解決問題。
三、重視基本儀器的使用
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對常用的物理儀器要熟練運用,這是實驗的基礎,是實驗的工具。常見的實驗儀器有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打點計時器、彈簧稱、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等。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讀數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
四、要以挑戰者的眼光挑剔書本上的實驗
其實在平時的學生分組實驗中,在教學演示實驗中,我們對教科書中設計的許多方面的差強人意是很不滿的。我覺得實驗的復習要打破常規,不應該把學生約束在固定的思維裡面。要學生們學會找設計原理上的毛病、找實驗步驟上的毛病、找數據處理上的毛病,沒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進。這樣才能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學習與研究物理實驗的熱情,又迅速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水平與對物理學的理解程度。當學生們擺脫對書本的依賴與迷信時,其獨立性和創造力就被大大地激發出來了。這無論對當前的學習還是未來走向社會都是極大的財富。
比如對牛頓第二定律的驗證的實驗原理設計有無問題,為什麼不用彈簧稱測拉力,彈簧稱測拉力有何不妥;而為使小桶的重力等於繩子的拉力,書本上要求小車的質量遠遠大於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質量,這有無必要,我們是否可用學過的連接體的知識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從而擺脫這個限制?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要比老師講解給學生的印象深刻得多了。當學生們適應這種學習方法時,學習將成為一種樂趣,因為他們不是書本的奴隸了,而是權威實驗的挑戰者,是成功的實驗發明者。
五、以多種視角組合實驗板塊
學習要善於總結。在物理實驗的學習和復習中,我們不應孤立地看待一個個實驗,而應該從這些實驗的原理、步驟、數據採集與處理方式上的異同上,給這些實驗分門別類,從而組成不同的實驗板塊。平時我們把實驗分成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熱學實驗、光學實驗。但這樣簡單的處理對於學生思維的開發和對實驗的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是很不夠的。
我認為我們要在這些實驗的組合板塊中挖掘一些功能,培養學生一種實驗的常規意識,比如對於力學板塊,這是由驗證力的合成與分解、打點計時器的使用和測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等實驗組成的一個大的實驗板塊,現在讓我們仔細去找找這些實驗與其它實驗板塊的區別。我們會發覺這些力學實驗無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質量m這幾個量上做文章而且已。然後我們看看這幾個量是怎麼測出來的,今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類似的實驗。毫無疑問,這些實驗告訴我們:位移用尺子量,質量用天平測,速度與加速度可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速度還可以用平拋的方式計算,而力的測定不能用彈簧稱,因為不穩定,影響實驗的准確度……。讓學生們想想電學實驗板塊又能得到些什麼呢?
我們還可以把視野再擴大一些,以各種角度重新組合新的實驗板塊,比如按測量型與驗證型可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按能進行圖像處理數據和不能用圖像處理數據又可以把實驗分成兩大板塊。我們可以提示學生這樣劃分板塊,但把一個具體實驗歸類於哪個板塊,這要學生自已思考,比如說用圖像法處理數據,學生們熟悉的是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和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不過畫出的圖形必須是直線,否則不好處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坐標軸改為質量的倒數,從而畫出的是直線),這給予學生們思考的空間,其實還有許多實驗也是可以這樣處理的,它們都可以歸類於用圖像法處理數據,比如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我們測的是周期T和擺長L,再由公式 來計算,書本上採用的是多測幾組再求平均值法,現在我們可以以L和T2/4л2為坐標軸,用測得的數據放入描點,畫直線求斜率即是g。類似的還有一些,讓學生們想想還有那些能這樣處理。
六、實驗也要融會物理思維方式
在實驗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積法、控制某個變數法、留跡法、圖像處理平均值法,這要學生們能夠領會,並能在每個實驗中找出到底用了什麼物理思惟方式。比如在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積法(重復打了許多點)、留跡法(用復寫紙留下小球落地後的點)等物理思維方法。在實驗復習中通過找各實驗中的思維方法,能夠讓這些思維方法深入學生的腦海中,並用於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高考物理實驗題。
七、認真研究高考題型,指導學生掌握解答方法
實驗題有多種不同的類型,特別是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高考命題更多靈活多變,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近年高考這類題的命題特點,在教學或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加強解答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學會靈活運用、綜合運用物理學研究方法,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面對難題也能准確快捷地予以解決。
物理作為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我想若在實驗的教學和復習上有所突破,必對學生整體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E. 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物理課程標准中,把科學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懂得科學的思維方法,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不僅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感受到自己的失敗與錯誤,通過糾正錯誤,逐步走向正確,真正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物理從本質上說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物理實驗為基礎,並得到實驗檢驗。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 在演示實驗中尋找機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以前課堂上的演示實驗,一般都是老師做學生看,學生沒有參與到實驗當中,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將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力於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光的反射定律"時,將老師的課上演示實驗布置為課前的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准備一隻激光筆、一個反射面(小鏡子、可樂罐內壁、光碟)、一個白屏,上課時請同學到講台上,用自己的光反射儀演示課本上的實驗,學生邊演示,老師邊指導,師生共同交流,以"點帶面"把知識點的教學落實到全體學生,最後全班同學用自己准備的儀器做實驗。既讓學生主動獲取了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習能力和興趣,體會了科學研究的樂趣。
二、 在分組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學生通過分組實驗活動能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分組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科學素質的主要渠道,。只有學生獨立使用儀器,親手做實驗,才能培養和提高實驗能力,在上分組實驗課時,我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做實驗,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完成實驗,例如: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光具座上有什麼,怎樣用;凸透鏡、光屏、蠟燭它們的前後順序如何放置、高度怎樣調整。讓學生思考、交流、得出結論。老師適時指導,及時點評。然後由學生完成實驗。完成課本上的試驗目的後,又給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沒有光具座,這個實驗該怎樣完成?需要哪些儀器?怎樣做?在前面成功完成實驗的基礎上,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獻計獻策,然後要求學生課後用自己准備的儀器,探究光路是否可逆,凸透鏡被擋住一部分,是否能成完整的像等等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學生對探究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產生了探索科學的慾望。
三、 在課外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開展課外實驗對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對於理論聯系實際,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培養探究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比如,講光的色散一節時,老師讓學生課前完成色散實驗,沒有三棱鏡怎麼辦?學生會想出:在透明水杯中,放一些水,在一張紙上移動,觀察現象;或在水盆中斜放一塊平面鏡,讓陽光照射平面鏡,在牆上觀察現象,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知道:想弄清一個現象,探究一個問題,有多種方法,多條途徑,只要肯動腦筋,多實踐,知識的大門總是向我們敞開著的。再如:為了探究陽光透過樹蔭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狀以及形成的原因,學生們首先作出猜想,設計實驗,然後用硬紙板作出不同形狀的小孔(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觀察光斑形狀;再作出不同形狀的大孔(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再觀察光斑形狀;用學過的理論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通過前面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步步深入地進行自主探究,更好地領會到科學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實驗,不僅達到了教材上提出的實驗目的,還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的嚴密觀察和勤於思考,更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能力。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形成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濃厚氛圍,學生們積極性高,興趣濃,方法好,對學好物理充滿了信心,對科學探索有了更高的追求。
F. 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
一、加強學生實驗教學的理論指導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認知心理學認為:「思維產生於動作,不但感知運動水平的智慧與動作密不可分,就是較高水平的智慧也與動作有著間接的聯系,所以學習的根本途徑是學生自己的活動。」將這一原則應用於教學過程,應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外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豐富自己的認識結構,中學物理學生實驗就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從而獲取知識的活動。在實驗中,學生自己觀察現象,動手操作儀器,手腦並用,最後得出實驗結論。學生在實驗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而且有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逐步形成。初中兩年的物理學習是學生准備跨入科技大門的啟蒙階段,切實加強學生的實驗教學,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將有深遠的影響。
二、加強操作示範,強化學生的技能練習
學生的實驗操作很多是在模仿教師的操作中獲得的,因此,教師的規范操作對學生實驗素質的培養影響很大,教師在操作中不但要規范,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現象。例如,在使用顯微鏡時,我堅持用左眼看目鏡,這樣有利於繪圖。俗話說:「熟能生巧。」物理實驗技能是在不斷的實際操作中形成和發展的,只有通過動手做實驗,學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G. 高中生應該如何提高物理實驗的學習效率呢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些學生對這些物理現象沒有切實的體驗,所以會感覺很難學。我們學習過程中的許多物理規律都是從模擬自然現象的各種實驗中總結出來的。我們學生如果希望學好物理,必須重視對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應該知道物理實驗對學習的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如何提高物理實驗的學習效率呢?
一、明確物理實驗的目的
做物理實驗時,如果僅僅記下一些物理量的大小和實驗基本現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將測得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運用數學工具總結出物理規律。寫好實驗報告,掌握實驗目的,主要原理 ,關鍵性步驟、數據的記錄、運算和結果 ,回答問題要反映出自己在實驗中的切身體會。
物理和實驗不可分割,對於中學生來說,不管是自己操作,還是老師演示,必須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對物理實驗只看重好玩,是掌握不好物理知識的。如果養成認真對待物理實驗的好習慣,就可以通過實驗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物理知識和基本技能。學好物理的前提就是掌握物理實驗,在實驗中鞏固知識,形成物理能力。
H. 談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一、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興趣是人們從事一項活動的內驅力,是入門的先導。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必須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為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感興趣,就需要老師在課前認真備課,設計一些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實驗來演示學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吸引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求知識的情境中去。如「大氣壓強」一課的導入,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兩邊各用8匹馬,共16匹馬拉一個半徑只有500px的兩個銅半球組成的中間抽出了空沒漏鬧氣的小球,學生非常震驚,那麼多匹馬才能把這么小的一個球拉開,是什麼原因呢?這樣就立刻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接著再演示紙片托水杯的實驗:將一隻玻璃杯灌滿水,用厚紙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紙片把水杯倒過來,鬆手後厚紙片不會掉下來,學生驚訝不已,繼而發出疑問:「厚紙片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是不是紙片粘住了杯口?」接著再做一個實驗:把一個煮熟去殼比瓶口略大的雞蛋放在廣口瓶的瓶口上,讓學生走上講台試著把雞蛋往瓶里壓,結果雞蛋進不了瓶。然後教師將雞蛋拿下,把沾有酒精的棉花點燃後放入瓶中,再把雞蛋放在瓶口上,雞蛋就很順利地掉進了瓶中。這時就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學生既感到新鮮又感到困惑,急需想弄個明白。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課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探究中學生通過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搜信識與技能,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家的思想和精神,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有些實驗要求學生課前自己准備。如上「浮力」一節時,我讓三個學生一組分工合作,一個學生准備小塑料盆和一個空飲料罐,另一個准備一盒橡皮泥,再一個學生准備一些花生米或者大米。上課時,讓學生拿出他們事先准備好的物枯罩品,每人拿一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放到水盆里,再在小船內放糧食當「貨物」,看誰的小船裝載的「貨物」最多?再注意裝「貨物」多的船有什麼特點?學生做得很認真,也非常高興,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學習而不感覺到有壓力。接著再做另一個實驗:用手把空飲料罐按入水中,注意飲料罐按入水中的深淺不同時,手有什麼不同的感覺?並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問此實驗現象可以給同學們什麼啟示?並思考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如何測量浮力?
I. 如何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觀察現象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更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必要的基礎。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尤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注意不斷地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來發展他們創新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興趣入手
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失去了動力,創新能分的培養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如果能精心設計好實驗,並巧妙地進行演示,創設一定的情境,將趣味性、新穎性和知識融為一體,就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力。
二、重視實驗基本技能的培養
大綱要求要加強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規定了實驗能力的要求。提出「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儀器進行觀察分析測量,會控制實驗條件和排除實驗故障,會分析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到正確結論,了解誤差和有效數字的概念,會獨立的寫出簡要的實驗報告」。對高中使用的基本儀器,提出了兩種要求:一種要求能獨立正確使用,例如游標卡尺;一種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使用,例如示波器。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每個實驗認真分析後,確定每個實驗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學生做此實驗的基礎上,應使他們理解控制實驗條件,探索物理規律的思想方法,指導學生手腦並用進行實驗操作,強化圖像處理的技能訓練,並學習排除簡單的實驗故障。在實驗教學中,既要考慮給學生以更多的鍛煉機會,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正確指導,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完整的設計一個實驗,要經歷多個環節,在實際考查中,一般不會考查全部環節,而是只考查其中的幾個環節。有的題目給出條件和實驗器材,要求闡述實驗原理;有的要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領會實驗原理,確定需測物理量及計算公式;有的則要求學生根據操作步驟及測定的物理量判斷出實驗原理……雖然考查方式不盡相同,但目前高考中幾乎所有的設計型實驗題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給出實驗器材的前提下進行考查的,而且都以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的對實驗原理作一定的提示。作為該類實驗問題應抓住以下幾點:
1.認清器材功能和安全要求。2.明確基本連接,例如變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壓接法,電流表的內、外接法及其優缺點。3.緊扣原理,合理連接。4.採用多種實驗方法,活躍學生思維。如給出干電池、學生電源、電鍵、電橋、導線、安培表、伏特表、靈敏電流計、變阻箱、定值電阻等器材,要求選用合適的器材,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這種做法,更具有靈活性和探索性,能使學生全程投入,用腦思考,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J. 如何培養物理實驗能力
一、常見的物理器材的使用能力
常見的初中物理實驗器材有刻度尺、量筒、量杯、天平、溫度計、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等。掌握這些物理器材的使用方法,是最基本的實驗技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它們的使用。而且應該讓學生了解這些器材的結構、用途,以及使用規則,比如,使用某些器材時,是如何觀察它?怎麼讀數的?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總的來說,從物理實驗的時間上看,可以把實驗最基本的技能分成實驗前、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束後三個部分。
1.實驗前的基本技能
在實驗前,學生拿到物理器材後,是不能立即動手操作的。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觀察器材的量程、分度值等內容,有的器材還需要校零。比如,各種測量器材都有一定的量程,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觀察物理器材時,首先要讓學生注意它的量程,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量程的測量器材,而觀察最小分度值的目的在於准確地讀數。學習物理是從測量開始的,而測量的基礎就是使用好刻度尺,讓學生正確地使用刻度尺是培養實驗技能的基礎。因此,在實驗技能培養方面,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刻度尺使用技能的培養。學會校零,是使用某些物理器材很關鍵的技能。比如.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等在使用前,必須校零,否則容易將數值讀錯,造成實驗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講,天平使用前的調節、刻度尺將清晰的刻度線對准被測物體的邊緣等操作規律,也可以當作復雜的校零。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在使用器材前進行校零的習慣。
2.實驗過程中的基本技能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正確地使用各種物理器材,是實驗能力的基礎。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的基礎,應該是懂得器材的原理。比如,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桿的原理,而為了測量的精密,將擺動的支撐點做成了刀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保護天平刀口的重要性.在使用天平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刀口的保護;砝碼是用來反映被測物體質量的,保護好砝碼就是為了減少誤差。學生會自然地理解 砝碼必須用鑷子鑷取。任何測量都離不開讀數。能正確地讀數,是重要的實驗技能的之一。比如。在讀數的時候,要有估計值;用量筒、量杯測液體體積時,需要根據液面的形狀,讀出正確的讀數。如,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以凹形的底部為准;電流表、電壓表等讀數的時候,不能錯誤地將量程忽視;溫度計讀數時,不能將零下與零上讀亂,更不能將普通溫度計離開被測液體進行讀數。
3.實驗後的基本技能實驗後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數據的處理與實驗報告的書寫。
二 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物理實驗技能不是簡單地使用器材,還包括原理的掌握、振動厲害。但發出的聲音一點不像用筷子敲擊啤酒瓶發出的聲音,兩次發聲明顯來源於不同的發聲體。探究實驗三:探究當用筷子敲擊瓶子時.決定產生聲音音調的因素。分析上述探究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當用筷子敲擊啤酒瓶時,聲音產生的原因不是瓶內水振動,應該是瓶子的振動。在兩個一樣的啤酒瓶中分別灌裝入同樣高度的水和泥沙,用筷子分別敲擊兩個啤酒瓶。實驗現象是:灌裝入水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灌裝人泥沙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數法進行科學探究,經歷提出問題一猜想一設計實驗一進行實驗一分析和論證一評估和交流等科學探究環節,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2.在合作探究中解答學生的疑惑。
例如學生在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取等量的液體。而且時間有限.液體量不宜太多。實驗前,我先對毛細滴管取液體的使用方法作了詳細介紹:這個毛細滴管是用來取液體的。首先將毛細滴管較細的一端浸入液體中.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少,把它直接拿出來在載玻片上點一下即可.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多,則先用食指將較粗一端滴管口堵住,再把毛細滴管拿出來,接觸載玻片後松開食指即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還往往會出現面對器材無從下手,或者忘記實驗條件的情形。因此,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巡視,提醒或暗示學生實驗中的不足,但必須把握分寸,對自己正確定位,從知識的傳授者、佔有者轉變為學生探究的引導者、合作者或共同參與者,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幫助和服務,並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餘地。
總之,物理課的實驗探究要提高課堂探究活動的效率與參與度,關鍵在於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有效處理課堂探索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成長。教師應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感受、領悟科學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