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從哪裡來
我們持續培育了八千年的豬為什麼拼不過洋豬?豬肉到底是不是沒有以前好吃了?然而現實情況比較復雜,在人類的操縱下,亞歐豬種血統混亂不堪,我們只能梳理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般認為,人類馴化豬的時間僅比狗略短。對於喜歡凡事都爭先的人們來說,似乎每一次能把家豬馴化時間向前推進的考古發現,都是一則值得慶祝的好消息。早期家豬和早期種植業的發展關系密切,因而最重要的農耕起源地——兩河流域和黃河長江流域一直都是家豬起源地的主要競爭者。
不過現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更傾向於亞歐兩地人民各自馴化當地野豬的結論。正所謂亞歐兩開花,大家可以停止爭論了。
巴克夏豬及其雜交品種生長速度慢,不適合現代集約化養殖廠,但是它們並沒有被市場所淘汰。因為它們體脂脂肪率高,肉質鮮嫩多汁、風味十足,有漂亮的大理石花紋,逐漸成為英國貴族和上層階級首選的豬肉。
巴克夏豬在清光緒(1875年至1908年)時期也進入了中國。中國如今常見的黑豬品種,如吉林黑豬、東北花豬、內蒙黑豬、新疆黑豬、北京黑豬等,大都誕生於20世紀上半葉,是中國本土豬和英國巴克夏豬的雜交品種。
然而,不是所有的豬都可以簡單用黑白來概述。比如漢普夏豬(Hampshire),究竟算是黑豬還是白豬呢?
Ⅱ 豬的生物學特徵有哪些
豬的生物學特性主要有以下7點:
1.繁殖率高,世代間隔短,豬一般4~5月齡達到性成熟。地方品種豬6~8月齡、引進品種豬8~10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妊娠期短,平均114天。世代間隔1~1.5年。年產胎數2~2.5胎,每年平均產仔10頭左右。
2.食性廣,飼料轉化率高
豬是雜食性動物,有發達的門齒、犬齒、臼齒。胃很特別,介於單胃和復胃之間,能利用各種動物性、植物性和礦物性飼料,食性范圍很廣。但它也有擇食性,特別喜歡甜食和鹹食。豬的採食量大、消化能力強、利用率高,豬對精飼料消化率可達75%,對粗纖維的消化率弱,但我國地方豬要比國外引入豬種強。
3.生長發育快
豬初生重小,僅為成年豬體重的0.5%~1%,但出生後發育迅速。1月齡體重為初生重的5~6倍,2月齡為1月齡的2~3倍,瘦肉型豬6月齡可達90~100kg。
4.嗅覺和聽覺靈敏,視覺不發達
豬的嗅覺非常發達,仔豬在出生以後幾小時內就能很好地鑒別不同氣味,大豬和成年豬鑒別氣味的能力非常強。豬的聽覺分析器相當完善,能夠很好地辨別聲音來源、強度、音調和節律,容易對口令和其他聲音刺激形成條件反射。豬的視覺很弱,對色彩的識別能力很差,屬高度近視加色弱。所以母仔之間認識主要靠嗅覺和聽覺。
5.對溫度敏感
大豬怕熱,一般的適宜溫度為18℃~23℃,超過30℃時,隨溫度上升,豬的採食量下降,生長受阻,甚至不能忍受。小豬怕冷,抗寒力差,一般的適宜環境溫度為22℃~35℃,1月齡內的仔豬適宜溫度為30℃左右。
6.喜清潔,易調教
豬喜歡在清潔乾燥的地方和生活和卧睡,喜歡在牆角、潮濕、蔽蔭、有糞便氣味處排泄,這在我國地方豬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豬進欄時要耐心細致地調教馴養,盡快達到「三點定位」。三點定位即吃食在一處,睡覺在一處,排糞、尿在一處,三點定位一旦固定,基本不變。
7.群居位次明顯 一個豬群中有強、中、弱之分,強者在飲食、睡覺和活動中都佔先,弱者只能排在後面。因此在組群時,一定要將不同品種、強弱分群飼養。
Ⅲ 豬的祖先是誰。
如果說的是家豬的話,那是起源於野豬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圈養野豬,進而野豬漸漸進化成家豬了。但如果說豬的話。早期的古生物學家都還普遍認為豬的起源地在歐洲,這是因為曾經在歐洲挖掘出許多漸新世(Oligocene)(距今約三千三百萬年前到兩千三百萬年前)早期豬類的化石。雖然在60~70年代的時候,中國大陸也陸續找到一些豬類的牙齒化石,但是由於數量不多,而且當時對地層的年代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這些豬類化石幾乎不受到重視,也難以撼動歐洲學者們的普遍認知,也就是豬科的起源或多樣化,都是在歐洲大陸發展。 但到了最近十年左右,一個早期豬類的化石在泰國被發現,而且年代被監定為始新世晚期(Eocene)(距今約三千八百萬年前),這讓豬科的起源發展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亞洲大陸,讓那些早期曾經在中國大陸廣西被發現的豬科化石重新受到了重視,古生物學家也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亞洲大陸尋找更多豬類的化石。在泰國發現的豬化石是在始新世晚期,而在中國大陸發現的豬化石又將時間提早到始新世的中期,廣西發現的這些豬類化石也已經有較大的變異,所以豬類動物的起源及演化時間可能還要往前推進,使得古生物學家又要重新思考整個豬科早期演化的歷程,中國大陸的廣西地區很可能就是豬的起源中心。 豬科動物曾經在漸新世、中新世繁盛一時,而庫斑豬(Kubanochoerus)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員之一。庫班豬屬於利齒豬亞科(已絕種)里的丘型齒類成員之一,活躍於中新世(Miocene)(距今約兩千三百萬年前到五百萬年前)的廣大歐亞大陸地區。庫斑豬的體型巨大,體重可達五百至八百公斤。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額部有一個相當大的角,而現今的豬類已經沒有長角了。庫班豬雖起源於非洲,但它們長驅北上,將棲息范圍擴大到歐亞大陸,但研究大陸板塊的學者認為,在中新世早期的時候,非洲大陸和歐亞大陸仍然是隔洋相望,沒有陸地的連結,庫斑豬要如何到歐亞大陸呢?難道在那時候這兩塊大陸根本就是相接的,或是它們生存的時間夠久,直到漫長艱辛的大陸漂移歷程將這兩個大板塊緊緊地連在一起時,庫斑豬才進入到歐亞大陸?這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Ⅳ 豬的祖先是誰
豬在3600萬年前在地球出現上。豬的直接祖先來自東南亞,即所謂的原豬。8000多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野豬,成為家豬。
豬本身屬於哺乳綱(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豬科(Suidae)
始新世早期(5000萬年前)一種進步的有蹄類生物——偶蹄類出現了。古偶蹄獸從踝節類中分化出來,所有的豬就是其中豬亞目發展而來,現在只剩下三科豬科,河馬科,西貒科.
豬就是其中的豬科生物(豬和河馬血緣還挺近的嘞)
Ⅳ 豬有哪些生物學特性
豬在不斷進化和人類的馴養、馴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生物學習性,在生產實踐中,我們要充分了解豬的生物學習性,揚長避短,並按當地的條件加以充分利用,以便獲得較好的生產效益。
(1)繁殖率高,世代間隔短
豬一般4~6月齡達到性成熟,6~8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豬是常年發情多胎高產動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般1年能分娩2胎以上。經產母豬平均胎產仔數10頭左右,我國一些地方品種窩產活仔數可達14頭以上。
(2)食性廣,飼料轉化效率高
豬是雜食動物,能充分利用各種動植物和礦物質飼料。採食有一定選擇性,能辨別口味,特別喜愛甜食。豬的採食量大,消化道長,能消化大量的飼料,以滿足其迅速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但是,豬對粗纖維的消化較差,因為豬胃內沒有分解粗纖維的微生物。所以,在日糧配製中要注意精、粗飼料的搭配,控制粗纖維在日糧中的比例,保證日糧的全價性和易消化性。我國地方豬種較國外引入品種,具有更好的耐粗飼特性。
(3)生長期短,周轉快
豬由於胚胎期短,同胎仔豬數又多,出生時發育不充分,僅占成豬體重的1%,各器官系統發育也不完善,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弱,所以,初生仔豬需要精心護理。仔豬出生後為了補償胚胎期內發育不足,生長發育特別快,在滿足其營養需要的條件下,一般160~180日齡體重可達到90~100千克,相當於初生重的90~100倍。
(4)嗅覺和聽覺靈敏,視覺不發達
豬有特殊的鼻子,嗅覺非常靈敏。豬的耳形大,頭頸轉動靈活,容易對聲音刺激建立條件反射。但豬對危險信息也特別警覺,即使睡眠,一旦有意外響聲,就立即蘇醒,站立警備。因此,為了保持豬群安靜,應盡量避免突然的音響,以免影響豬的生長發育。豬的視覺很弱,缺乏精確的辨別能力,視距、視野范圍小;對光的強弱和物體形態的分辨能力也弱,辨色能力也較差。人們常利用豬這一特點,用假母豬進行公豬采精訓練。
(5)適應性強,分布廣
豬對自然地理、氣候等條件的適應性強,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社會習俗原因而禁止養豬的地區外,凡是有人類生存的地方都可養豬。
(6)對外界溫、濕度變化較敏感
「大豬怕熱,小豬怕冷」。豬因汗腺不發達,皮下脂肪厚,對高溫、高濕反應明顯,生產中應注意。
Ⅵ 豬由什麼進化來的
歐亞野豬,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所馴養的家畜之一。
在新石器時期,原始人開始嘗試馴化野豬。他們試著把逮到的野豬幼崽養起來,而且很快發現養豬有很多優點:首先,野豬是雜食動物,不挑食,能吃植物根莖、果子、樹葉,也能吃昆蟲、小鳥等肉食,飼養起來很省事。而且,飼養豬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它們長得很快,生長迅速,能為人類提供大量穩定的肉食。因此,人類開始普遍地馴化和飼養豬。
(6)豬有哪個生物演變而來擴展閱讀:
歐亞野豬的物種學史:
歐亞野豬曾廣布於歐亞大陸及北非地區,西至西班牙與摩洛哥,東至日本,北至北歐地區與西伯利亞,南至印度尼西亞、印度與蘇丹。棲息環境跨越溫帶與熱帶,從半乾旱氣候至熱帶雨林、溫帶林地、草原等都有其蹤跡,也經常闖入農地覓食,但就是沒有在極乾旱,海拔極高,與極寒冷的地區出沒。除了青藏高原與戈壁沙漠外,它們廣布在中國境內。
自13世紀以來,歐亞野豬的活動領域因人類獵捕而大量減少。它們可能是於13世紀時消失於英國;英格蘭北部於1610年確定已經毫無歐亞野豬存活,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試圖重新引進歐亞野豬到一些國家公園,但因偷獵而告失敗。自1700年後,英國就不再有歐亞野豬出沒。
丹麥最後的一頭歐亞野豬於19世紀初被射殺;1900年代時於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突尼西亞和蘇丹等地完全消失。它們已在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消失,尤其是阿爾泰山以西的地區。不過,在法國仍有很多歐亞野豬,且有增長的跡象。
1950年代後歐洲和中亞的歐亞野豬的數量開始回升:在1960年聖彼得堡及莫斯科的郊野發現有歐亞野豬出沒;1970年再次於丹麥與瑞典出現,可能是從動物園里逃出來的;1980年代則因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電廠周圍的撤離區漸漸變成了歐亞野豬的生活空間;1990年又有歐亞野豬遷徙到義大利北部。另外在英國也有大量歐亞野豬從籠中逃出,在野外成長,數量正在上升。
20世紀初,歐亞野豬引入到美國作為獵物,但是它們與家豬進行混種。在南美洲、新幾內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其他島嶼等,都有引入歐亞野豬及發生與家豬混種的情況。於2004年6月,在美國喬治亞州射殺了一隻非常巨大的「豬斯拉」。最初以為這是惡作劇,但經國家地理頻道調查及由科學家進行DNA測試後,證實豬斯拉是歐亞野豬和家豬的混種。
Ⅶ 豬這種動物是什麼生物變的
始新世早期(5000萬年前)古偶蹄獸從踝節類中分化出來,一種進步的有蹄類生物——偶蹄類出現了。偶蹄類分化出古齒亞目、彎齒亞目、豬亞目、駢足亞目和反芻亞目五大類群的種類繁多的龐大家族。
豬亞目有三科:豬科,河馬科,西貒科。豬在3600萬年前在地球出現上。豬的直接祖先來自東南亞,即所謂的原豬。8000多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野豬,成為家豬
http://www.haphome.com/dispbbs.asp?BoardID=9&replyID=13288&id=1390&skin=0
Ⅷ 豬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學特性
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干預,形成了許多生物學特性,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①繁殖力高,世代間隔短;②食性廣,飼料利用率高;③生長快,產肉量高;④嗅覺、聽覺靈敏,視覺差;⑤適應性強,分布廣。
世界上的豬種很多,類型各異,它們既有種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在生產實踐中,要不斷地認識和掌握豬的生物學特性,並按適當的條件加以充分利用和改造,以便獲得較好的飼養和繁育效果,達到高產、高效、優質的目的。
Ⅸ 豬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學特徵
(1)多胎高產,繁殖力強。豬為常年發情的多胎動物,一般4~5月齡達到性成熟,6~8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妊娠期平均為114天,12月齡即可產仔。在一般飼養條件下,母豬可以年產2胎,每胎平均10頭左右。
(2)生長期短,周轉較快。與其他畜種比較,豬的胚胎生長期和出生後生長期較短,但其生長強度較大。初生仔豬體重約為1.0kg,斷奶時體重則達到10~15kg,日增重在300g左右,6月齡出欄體重可達90~100kg,肥育期日增重可達800~1000g。
(3)雜食性強,食譜廣泛。豬是雜食動物,門齒、犬齒發達且齒冠尖銳,有利食肉;臼齒發達且齒冠上有檯面和橫紋,有利於食草;胃能消化多種動植物及礦物質飼料。豬的食譜廣泛,但有擇食性,特別喜食甜味飼料。豬具有堅強的鼻吻,拱土是其覓食的一種方式。
(4)皮脂肥厚,不耐高溫。豬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層厚,體表散熱功能很差;在高溫環境下散熱主要通過增加呼吸次數(喘氣)和體表滾水來降溫,因此不耐高溫,尤其不耐高溫、高濕環境。但要注意,仔豬皮脂薄,體溫調節能力差,既不耐高溫也不耐低溫。
(5)嗅覺發達,聽覺靈敏。仔豬生後幾小時,就能鑒別氣味,同時對聲音開始有反應,到2月齡後能分辨出不同聲音的刺激物,人們可以通過豬對聲音的細致鑒別能力,調教其對各種口令的適應。豬依靠嗅覺識別選擇不同的飼料或地下的食物,識別群內的個體及後代仔豬;但視覺很差。
(6)定居漫遊,愛好清潔。在無豬舍的情況下,豬能自找固定地方居住,表現出定居漫遊習性;同窩出生的仔豬,從小就適宜群居生活,合群性較好;而不同窩出生的合圈仔豬,經過幾天爭斗建立位次關系後,才會形成一群居集體。
Ⅹ 豬是怎麼來的豬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有跡象證明家豬可能來自歐洲和亞洲。在被人們發現的化石中證明有像野豬一樣的動物穿梭於森林和沼澤中等。野豬首先在中國被馴化,中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一、先秦時期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代已有豬的舍飼。而後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漸產生了對不同的豬加以區分的要求,商、周時代養豬技術上的一大創造是發明了閹豬技術。
二、漢代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已不僅為了食用,也為積肥。這一情況促進了養豬方式的變化。漢代以前雖已有舍飼,但直至漢代時止,放牧仍是主要的養豬方式。當時在豬種鑒定上已知豬的生理機能與外部形態的關系,這對漢代選育優良豬種起了很大作用。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逐漸代替了以放牧為主的飼養方式。隨著養豬業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養豬經驗日益豐富。
四、唐宋時期
隋、唐時養豬已成為農民增加收益的一種重要手段。
五、元明時期
元代在擴大豬飼料來源方面有很多創造。明代中期,養豬業曾經遭受嚴重摧殘,正德十四年(1519),因「豬」與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養,旬日之間,遠近盡殺,有的則減價賤售或被埋棄。但禁豬之事持續時間不長,在養豬技術如豬品種鑒別和飼養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
(10)豬有哪個生物演變而來擴展閱讀:
名稱來源
豬,繁體字「豬」,異體字「瘃{zhú}」古時也稱豚,又稱彘豚豨,別稱剛鬣。又名「印忠」、「湯盎」、「黑面郎」及「黑爺」。甘肅方言叫"豕舒胖子"。
就《朝野僉載》說,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湯盎」。唐代《雲仙雜記》引《承平舊纂》:「黑面郎,謂豬也。」《史記集解》引鄧展曰:「東海人名豬曰豨。」所以漢初陳豨、漢末昌豨都名「豨」。
是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飼養豬、狗等家畜。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其圖形與家豬形體十分相似,說明當時對豬的馴化已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