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指導學生的生物探究活動

如何指導學生的生物探究活動

發布時間:2023-03-27 11:43:27

A. 怎麼引導孩子對生物感興趣呢

我是生物老師,這是我收集的一些資料,希望對你和你的孩子有幫助。
一、充分利用生物課程資源提高對生物課的認識

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學習和探索。目前,我國中學生物課程資源的現狀還不能完全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大力開發課程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做了如下嘗試:

1、自製簡易模型。例如,在講「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中的腎單位時,為了便於學生記憶,我就製作了一個簡易的腎單位模型:用一團毛線做腎小球,兩端的線頭抽出來作為進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用卡紙製作一個空心的球體,上方下陷,作為腎小囊,球體下面挖個孔,用一根空心管接起來,空心管代替腎小管。把線團放在球體下陷的部位,線團抽出來的其中一端纏繞在空心管上,作為出球小動脈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這樣,一個簡易的腎單位就製作好了。學生看起來很直觀,學起來也不抽象了。課後還可以讓學生模仿自製這樣的腎單位。在講骨骼運動時,對於骨牽引骨骼肌繞關節運動,可以用橡皮筋、薄木片和鐵釘組裝而成。這樣簡單易做,經濟實惠,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生物的興趣,還培養了動手動腦能力和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

2、學生自帶實物比較學習。如在學習花的結構內容時,讓學生收集一些常見的花,在課堂上拿出來互相觀察、比較,然後小組合作探究,結合課本記錄下花的結構。同樣,在學習種子的結構時,可以讓學生自帶蠶豆、花生、玉米、小麥等一些種子進行比較學習。在實物面前,直觀的觀察遠比抽象的講授有興趣。

3、自我觀察作比較。如在講遺傳時,學習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就布置學生回家觀察自己和父母有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完成課本上的調查表,然後課堂上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調查,組織學生討論、比較、總結,得出性狀和相對性狀的概念就顯得輕松自如,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主動,自然對生物學科就產生了興趣。

二、創設情境體驗學習,激發求知慾望

愛因斯坦說過:「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最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這句話道出了科學創新必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在進行「探究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的教學時,本節課最好安排在上午的第三或第四節課,因為這時學生處於飢餓狀態,上課時,教師將准備好的熱饅頭請同學們品嘗(強調要細細咀嚼),請吃饅頭的同學談談自己細細咀嚼饅頭時的感受,並回答有關問題:

1、饅頭變甜是澱粉本身是甜的,還是變成了其他的物質?

2、饅頭變甜是否與唾液有關?

這樣的問題一下子就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他們就會急於探究「唾液究竟能否消化澱粉」的問題,讓學生在品嘗饅頭的情境體驗中學習就自然而然地引發了學習興趣,產生了問題意識、探究意識,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

再如,講「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節有關血管的內容時,讓學生用手觸摸身體的一些部位感受血管的跳動,同桌的同學互相測量一下安靜狀態下的脈搏,並討論「人體隨著運動劇烈程度的增加或降低,脈搏會有怎樣的變化」,還要告訴學生,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靜脈血管。學習心臟時,可讓學生用自製的聽診器聽心臟的跳動。這些體驗活動都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三、讓生物課走進生活,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材為生物教學聯系生活、社會實際提供了素材,課堂里要有學生的生活。例如在講細胞吸水和失水時可讓學生走進生活,課前布置學生用清水和濃鹽水浸泡同樣的黃瓜,上課時帶過來。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品嘗,並比較清水和鹽水浸泡過的黃瓜有何不同?為什麼用清水泡的黃瓜吃起來比較脆硬,而用鹽腌的黃瓜卻比較軟且小?學生聽到這類問題會比較感興趣,講起來滔滔不絕。接著,引導學生比較清水與濃鹽水的「濃度」哪個大,進而得出結論:濃度大了就吸水,濃度小了就失水,並用諧音幫助學生記憶「大吸(席)、小(消)失」。因此,黃瓜泡在清水中,清水的濃度可視為零,這時黃瓜細胞液的濃度大於外界清水的濃度,因此黃瓜就會吸水膨脹,所以吃起來又脆又硬;而用濃鹽水腌的黃瓜,因濃鹽水的濃度很大,此時黃瓜細胞液的濃度相對於外界的濃鹽水來說就小了,所以黃瓜會失水,就比較軟而小了。通過這個常見的生活現象,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比較感興趣,接受起來也容易。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根對水分的吸收就容易多了。可謂循序漸進,學習興趣也逐漸濃厚。

在生物課上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可能會改變學生的厭學現象,會使許多學生認識到生物這門課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性。總之,生物教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成學習的目標。

B.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的有效教學

生物教學是生物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生物教學質量如何,直接關繫到學生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興趣的培養等等。如何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實施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產生最大的教學效果.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輔導和有效評價.下面就從以上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備課的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的前期准備工作,是教師從事教學的基本功。有效備課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時間、精力、努力、物質)之下,形成有個性、有亮點、有創意、有拓展的教學設計。備課除了教案寫作的常規要求外,還應從教師自身、教材、學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開發和整合這些課程資源,優化教學方案。

要備好課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生物專業知識,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新課標中明確:教師是生物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本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多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學觀念。作為教師,我們要研究新課程標准,認真學習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和考試說明,要非常熟悉要教什麼,怎麼教;考試考什麼,怎麼考;哪些要重點講,哪些只要簡單介紹。只有掌握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實施有效教學。
2.備課要用好教材
有效備課是解讀教材,超越教材的創新。我們在備課時要多角度鑽研教材,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備好課,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首先必須與教材進行深入地對話,備好教材,把「教教材」轉變成「用教材」。教師不僅要全面、准確地掌握學科知識,還要做到融會貫通,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體系,創造性地組織教材,引導學生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將生活和書本知識融為一體。
3.備課要研究教學的對象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備課不要脫離學生的起點能力,很多的備課往往只備教材不備學生,不考慮學情,從而定位不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活動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在備課行動中基本掌握學生能夠達到的能力基礎,部分學生的能力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據學生的能力特徵,在教學設計中,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培養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環節。備課備學生和備教材同樣重要,因為只有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備課時先要全面了解學生,要考慮到學生的可能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4.備課時應充分考慮「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備課實際上是一種預設,而現實告訴我們,「生成」才是真,到了課堂上才知道真實情況,這就存在一種「預設」與「生成」之間的偏差,從而要求我們充分了解學情。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課堂上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制定好相應的對策。這樣上課時,遇到特殊情況才能有游刃有餘。
二.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生物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1.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生物課程標准》指出:「生物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生物思考。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注意到情境創設的有效性。那麼,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呢?
首先,要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真實的問題」是指必須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問題。其次,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創設問題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再次,問題情境要緊扣有關的生物學習內容。生物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形成生物思考的能力。最後,問題要有趣味性即將問題置於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如在講線性規劃之前,先引入如何在給定的資金下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學生會覺得更有趣。此外,問題情境的呈現要根據高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出適當的選擇。高中生一般對「有用、有挑戰性」的任務感興趣。因此,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可以從生活中的具體事實或有趣現象或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出問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
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主體,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的組織尤其重要。具體做法是:
首先,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營造模擬性的探究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相對復雜而靈活的挑戰性問題來學習。
其次,靈活採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組合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組合作探究和班級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形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再次,熱情地參與學生的探究。教師的參與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支持與鼓勵,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和探究熱情,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最後,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第一,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的交流與互動。第二,教師還應鼓勵學習小組與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交流提供條件。第三,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交流中共同學習。
3.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首先,教學要面向全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課改的靈魂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其次,教學中要關愛學生,重視情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重視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積極的體驗會使學生不斷產生濃厚的興趣和需要,對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從中獲得興奮和快樂,而積極的體驗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建立在不斷的成功與進步之上。讓學生從生物教學活動中真正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在民主的氛圍中,錯誤應該得到允許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擊,學生的創造性才會得到尊重和保護,學習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提高。
4.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要經過精心設計。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將學生視為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設計練習時,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生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體現學習與教學的有效性。
5.課堂時間使用的有效性
一節課就45分鍾,時間非常寶貴,一秒種也容不得浪費。因此,課堂上一定要簡潔的語言把問題說明清楚。絕對不允許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扯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浪費了不少課堂上寶貴的時間,所以經常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到位」。所謂「三講」就是:核心內容必須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必講;學生的疑點和難點必講。「三不講」是指:學生已會的不講(講了只是浪費時間);學生不講也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講了不但浪費時間,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三到位」是指講練到位、點評到位和糾錯到位。
6.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
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量大、動態感強等傳統教學技術無法具有的優點,特別適用有關細胞圖形、生態平衡圖像等知識的教學。在常規教學中,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和圖形、動畫的演示和視頻的播放,用常規的教學手段難以完成的。而用多媒體技術製作的課件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但是,值得提一點的是,我們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而丟棄傳統教學用具。實際上用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具,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段時間正好可以讓學生審題和思考,而且重點內容還可以保留在黑板上。然而過多地利用多媒體之後,課堂上的教學容量大了,而且內容展示很快就過去了,沒有給學生以足夠的思考時間,表面上看整堂課信息量大,展示很快就過去了,讓學生應接不暇。其實教學由原來的「人灌」變為無效的「機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恰到好處地用」。理想的教學應把教師、傳統教具和多媒體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三.輔導的有效性
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也體現在對學生的輔導的有效性上。對學生的輔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個別輔導,即針對班級情況確定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其主要表現是課堂的關注,練習的面批、訂正等。(2)小組輔導。主要是針對中等生,按照他們自的特點進行分組,例如女生對生態平衡圖形的識別有障礙,男生的學習習慣不好,散漫、怕煩不願意計算、不肯主動做練習,此時可以分組後進行組與組的比賽,以此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3)班級整體輔導。採用先練後批再評講的方法,教師做好試卷分析工作,針對題型進行發散,舉一反三解題,通性通法,各類題型的多種解法,重點講解學生易接受易想到的方法,從學生的認知情況出發。(4)年級交流輔導。在年級內部進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輔導,使得每個教師都能清楚的了解並掌握,哪個知識點的是學生普遍的問題等等。
四. 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有力地促進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
首先,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生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生物的實踐性較強,學生學習的生物內容實際上是從現實材料中抽象出來的一種生物模型,它是現實材料的形式化,它與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對學生生物學習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描述性知識的檢測上,在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演繹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都應成為評價的重點。同時,對學生生物能力的評價形式應靈活多樣。
其次,加強對學生在生物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生物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生物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生物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
再次,對學生實施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採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生物的自信心,從而以極大的熱情主動參與到生物教學活動之中。
最後,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自我評價,認真反思自身的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設計和組織的能力,為組織有效的生物教學活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C.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動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習也不例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倡導的教育理念,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外,還可有效地利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課時間。如今,興趣小組活動已成為素質教育一塊必不可少的陣地。初中階段開展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雛型,富於趣味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專長,培養未來的生物學人才,還可鞏固、加深和擴大學生課內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如何有效的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呢?筆者通過長期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課,認為以下幾點做法效果較好:
一、避免學生選擇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級新生入校後,每位學生都有選擇參加興趣小組的自主權。正確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興趣才不會朝三暮四。有些學生在選擇興趣小組時,要麼太隨意,要麼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聽父母意見或盲從,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不會持久。所以,指導教師在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前應對學生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選拔那些對生物學習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只有這些學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恆地完成一系列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二、重視上好第一節生物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小組活動課畢竟有別於平常上課,大多數時間需要在實驗室和戶外活動,動手操作要求較高。另外,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班級,為了順利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應使成員之間相互熟悉並融合為一個新的集體,而且應盡快制定出活動課的活動計劃和活動要求。
1、選拔班干,制定活動課規章制度
第一節課,可首先安排學生自我介紹,然後通過民主選舉,確立班長和小組長。班長即是小老師,與教師密切配合並指導小組長進行各種小組活動。小組長為從每個班級的成員中選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協助教師督促本小組成員完成分組活動。另外,在需要進行校外活動時也要求建立小組長督察制,由小組長協助班長和教師共同做好小組成員外出安全。
為了圓滿的完成興趣小組各項活動,需要制定活動課各項規章制度。如服從教師和班乾的管理,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注意小組活動安全等。
2、制訂合理有趣的活動計劃
學生們既然報名參加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必然是抱著探索生命世界的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來。在興趣小組活動中他們最希望了解什麼?最希望進行何種探究實驗?最渴望獲得什麼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哪些幫助?此時傾聽學生的心聲顯得尤為重要。
在第一節課時,不妨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計劃。教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活動計劃的可行性,並當堂制訂一學期大致的小組活動計劃,如採集並製作動、植物標本,舉辦標本展;為校園植物掛牌;觀察青蛙的發育;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率的影響;調查本校學生的早餐營養狀況,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宣傳愛滋病的預防知識;欣賞資料《奇趣的生命世界》;舉辦生物論壇討論當前熱點生物學知識,撰寫生物小論文並交流心得、體會等。這些只是大致的學習計劃,如果學生們在興趣小組的進行過程中有「金點子」出現,可以在討論後對以上的學習計劃進行補充、完善。
三、重視進行戶外實踐活動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離不開對生物圈的實地觀察和研究。平時的生物課堂由於受到時間、教學任務等限制,很少有機會讓學生進行戶外觀察、實驗等活動,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在小組成員的強烈建議下,只要天氣情況允許,我總是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奔向大自然。小組成員們個個興致高漲,對周圍曾熟視無睹的生命世界充滿好奇,在認真完成活動目標後,學生們會提出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如怎樣認識野外的動植物?有些昆蟲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蟲等動物體表的花紋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勢利導,教會他們使用動植物檢索書等,並且鼓勵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去尋找答案,然後再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對有價值的問題,我還引導他們邊探究邊撰寫成小論文。通過開展這些戶外活動,學生們觀察和認識到了許多書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現象,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生物學,更細心的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重視與高校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學的生物實驗內容相對較簡單、材料也有限,與附近高校生物實驗室協商後帶領學生參觀了標本室、組織培養室、觀察小白鼠在相關實驗中的反應等,這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將來爭取成為一名傑出的生物科學家,立志解決各種生命奧秘。
五、學生的進步離不開教師的督促和鼓勵
學生對生物學有興趣是好事,但有些學生耐心不足。有些實驗活動需持續較長時間,如探究酸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調查居民陽台的綠化、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以及指導學生撰寫生物小論文等活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誠的鼓勵,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探究精神。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今天,在初中階段,通過多種途徑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效果。因此,可以說,開展初中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D. 如何在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現代教育理念相比較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生物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著重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正在依照這一標准逐步實施。
七年級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一節中有個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的實驗,上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後,學生對生態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我在課堂上給同學們簡單地介紹了鼠婦,一說到鼠婦俗稱「西瓜蟲」,同學們立刻興奮了起來,都爭著說小時候捉過西瓜蟲玩,看來同學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還是很高漲的,我又適時地向他們提問:「那你們以前都是在哪捉過鼠婦的?你們看到它都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同學們爭相回答:「在公園里」,「花盆下」「石塊下」。我又緊接著提問:「那你們看到它們時,它們都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在陰暗的地方」、「在潮濕的土裡」,「那鼠婦究竟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好,我們下節課去實驗室探究這個問題,你們要在做實驗前自己准備好器材,十隻以上的鼠婦,還有想想自己想探究什麼樣的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小組討論看看這個方案合不合理,可不可以施行。」
下節課我帶領他們來到實驗室,他們都顯得很興奮,興致高昂,我感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真的很重要,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地、自主地去學習。正如《生物課程標准》上所提到的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他們進行探究性學習。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創新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它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幫助學生轉變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認真指導學生把握好每一個步驟的要點,相信探究性教學一定會成功。學生們倆人一組開始做實驗,我在一邊進行指導。在他們做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最易出現的錯誤是弄不清什麼是變數,變數這個概念是在後面探索生命的方法一節中講到的,這次只是初次接觸但對以後形成這一概念很有好處,為以後更多的探究實驗打下伏筆,所以我對這個比較重視,列舉了些例子他們很快能理解了。他們還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不同的變數混淆到一起,這樣做出的結果就不好判斷究竟是哪個變數起作用了。我看到他們是將紙盒分為相同大小的兩個區域,一邊鋪上濕潤的土,另一邊鋪上乾燥的土,並在乾燥的土上蓋上書本等遮光物,我在一邊提醒學生,他們馬上意識到了,積極對方案進行改進。重新開始後,他們選擇先做光照的對照實驗,同樣將紙盒分為兩個區域,其中一個蓋上書本或其它遮光物,另一個不做任何變動,然後將紙盒對著太陽,其他條件都相同,將十隻鼠婦或更多隻放在中間,學生開始計時,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後有光照的地方和陰暗的地方各有多少只鼠婦。學生重復三次取平均值,自己設計表格,填寫實驗記錄,小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接著他們開始做不同土壤條件的實驗,我看到他們在紙盒的一端放上濕潤的土,另一端放上乾燥的土,將數只鼠婦放中間,開始計時,步驟同上。實驗中還有些同學是這樣設置的:他們將紙盒的一半鋪上濕土,並在其上蓋上書本,另一半鋪上干土,上面不置放任何遮光物,這樣就營造了兩種環境,一邊是陰暗潮濕,另一邊是光照乾燥的環境,這樣的設置具有很明顯的對照效果,學生做出的結果很明顯,實驗效果很好。
從我自身的感受中我認為帶領學生做好實驗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生物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生物實驗課是學生進入中學以後首先接觸到的實驗課,認真組織並上好生物實驗課還能夠為以後的物理、化學實驗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上好生物實驗課是具有多方面的意義的。對此我也有自己的體會,曾有一次我們學校和兄弟學校互換部分期終試卷批改,在改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其中一道有關酒精對水蚤心臟跳動的影響的實驗題弄不清題意,做的答案五花八門,正確的很少。我想可能他們沒有做過這個實驗。而我們的學生對於這道題基本上都能寫出來,還有的同學寫得很好,一點不會寫的幾乎沒有,因為他做過這個實驗,對實驗的每個步驟歷歷在目,稍微回憶一下都能記起來,做起題目來就不會多費力。這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覺得生物實驗真的不容忽視,它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能夠大大加強學生的印象。我想如果只是課堂上枯燥地講解知識或是直接告訴他們實驗結果,就算講很多遍硬往他們腦子里灌其效果也不會及一次實驗的。而且在現如今由應試教育轉軌於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就是通過實驗來實現的。所以說提倡探究性學習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乃至全民族的素質都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E. 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一、精心教學設計,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情感對人的行動有巨大的推動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興趣的培養、情感的交流與共鳴,能使學生體驗到愉快、積極、振奮,更主動積極地去領會知識和探索生物奧秘。「玩」 是兒童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初中生都喜歡做游戲,創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使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策略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對學生而言,他們沒有等待知識的傳遞,主動建構了知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比如我在講解七年級下冊《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教版)這一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幾分鍾,然後請兩個學生到黑板上,一個學生做模板,另外一個學生照著學生身體在黑板上畫像;緊接著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完成呼吸系統的組成圖,填充呼吸道和肺這幾個結構;其他學生可以根據書上內容在、上黑板來進行完善該圖,最後請七個學生(分別扮演呼吸道和肺)上台進行表演,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發生病變身體有哪些異常表現等等。其他學生看到這樣的表演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只是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教學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不僅僅是游戲,而是在游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理解,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許多偉大的學者都認為問題的重要性。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的策略主要是創造性地構建學習環境,給予機會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給學生表明觀點的機會;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給學生大膽猜測和「異想天開」的機會;對學生所出現的錯誤或不足應加以引導,給學生反思和修正的機會。比如我在講解八年級上冊(人教版)《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時,我首先跟學生播放《小鳥給人算命》視頻,學生很興奮因為這樣事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小鳥能算命,是鬧劇,騙局?」這樣可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三、明確探究目的,指導學生探究的方法。
無論是觀察、調查、實驗、收集分析資料等多種探究形式,必須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節課中講解探究的步驟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這節課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在認真講解同時,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操作,去領悟。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才能根據已有的東西去實踐。「探究」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教材在設計這類活動時,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性,為學生發揮富於個性的創造力留出了空間,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加以引導。以「探究」為例,第一冊教材首先安排讓學生了解探究全過程的活動,每一個步驟都有比較具體的指導,並且對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安排讓學生設計探究過程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的活動。這對探究本冊後面《種子的萌發》條件起到鋪墊作用,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全過程設計的探究。與後幾冊相比,第一冊教材對學生的引導性較強,各種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較低。後續幾冊教材則加大了學生的自主性,許多「探究」都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並自主制定計劃,對學生設計實驗、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數據和整理數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強操作實踐,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過程。在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練,從而讓學生體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
四、設計合理練習,注重學生探究的延伸。
練習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和反饋,對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八年級下冊講《選擇健康的方式》結束時,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某同學說,有人一輩子抽煙,照樣活到八九十歲,可見吸煙的危害並不嚴重。你能對此作出有力的反駁嗎?」;又如我在講八年級上冊《空中飛行的動物》一節課中,關於昆蟲翅的類型時,其中就有蜻蜓的翅的時候,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在蜻蜓的翅上有沒有特殊地方?」這個結構叫什麼名稱?這個結構有什麼作用呢?生活對它有哪些運用(仿生)等等?又如在將藻類植物時,我把2007年5月29日,太湖藍藻暴發,造成無錫市自來水水源地水質嚴重惡化,幾乎席捲了整座城市的這一事件進行講解,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其中有一個「綠色」奧運,克隆技術的發展等等。要求學生課後查閱資料,寫出小論文、手抄報等等形式作業。這樣既滲透環保教育又能做到探究活動課內外的結合,注重學生探究活動的延伸。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只有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學生才能主動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生物學,並學會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探究性學習裡面,要求教師具備高水平的科學素養和探究教學技能,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新調整自己的角色,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一方面他對學生明確了探究的內容,目標以及評價標准,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探究過程的具體細節不細化,讓學生學會去觀察、思考,去嘗試,不輕易簡單評價學生的探究活動,在學生實在解決不了時,必要時給予一定的幫助,適時地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理清各種關系,最終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F. 如何培養孩子們的生物學興趣

1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觀,激發興趣堅持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就是要把學生當做可以與教師平等對話和交往的生命體。在教學中,要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和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要從知識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活動的導演者。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生物領域中各種各樣的趣聞;幫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如一次施肥過多,植物為何會燒苗?南瓜為何有的子房會發育良好,有的發育不好?這樣做學生自然會喜歡這門學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要我學」發展為「我要學」,從而確立生物教學中的學生主體地位。2突出師生互動,提高學習興趣隨著課改實驗的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實施「師生互動」,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去。例如,在學習伸肘和屈肘時,課堂上,教師不急於講解,而是演示自己的上肢,讓學生一邊實驗一邊分析,爾後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可以綜合運用情景激發,師生互動,逐一指出肘關節、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尺骨、橈骨等各結構的位置及名稱,再演示部分結構的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和探討,從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動作就是這樣完成的結論。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通過角色轉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所謂角色互換是指讓學生當一次教師,而教師則作為學生來聽其講課。在中學生物學課本當中有很多關於現代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專題報告,此時建議教師把這些內容拿出來讓學生講,而自己則充當學生聽講,一般給每個學生10分鍾左右的時間,講完後由班上其餘學生提問進行討論,一節課講三個學生,一周組織一次,一學期基本每人可以講一次。這種角色轉換一方面無形中就給學生一種壓力促使其主動去學習,另一方面由於學生表現慾望會促使其盡自己最大能力去涉獵關於某一領域的知識。從而能夠使學生在這種自我過程中建立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4聯系實際,激發興趣根據中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探索這一特點,積極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如:種菜時為何施肥前一般要鬆土?給果樹施肥時為什麼要在樹梢垂直指向地面的位置挖溝?當這些問題解答後,學生不但對課本知識領悟得更深,而且對學習生物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使理論再回到實踐,這樣不僅可使學生培養各種思維能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使學生對知識領悟得更透切,同時也可激發興趣。如講DNA分子的空間結構,用模型教學論文學生很容易領悟雙螺旋結構;做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之前讓學生看看錄相,對有絲分裂的操作過程一目瞭然,做起這個實驗來學生興趣非常濃;又如講生態系統時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生態系統的課件欣賞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激發學習興趣。6實時提問,強化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在每堂課知識點基本講完後學生就能夠對導言中的懸念做出解釋,其學習興趣也就開始下降,自滿情緒有所高漲,覺得自己好像學懂了所有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實時提出與本節課有關的應用問題,①消除學生產生的自滿情緒;②又一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③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從而達到一箭三雕的多重教學效果。實時提問不僅可以達到上面所說的三種教學效果,更能使課堂具有節奏感,讓學生處於持續的思維興奮狀態,從而抓住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完全進入課堂。7課堂結尾設置懸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個好的課堂結尾不僅能夠對所講知識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更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自學能力。比如在講完植物激素一章過後,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麼西瓜苗生長到一定時期要打尖?」為什麼未成熟的水果和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會很快成熟?等問題。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然後給學生一個簡單的引導,比如這些問題可以通過那些網址查到,通過那些期刊查到。在這種好奇心和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去通過網路和諸多期刊去查找相關知識,在這種自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能夠建立學生學習興趣。總之,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就可使他們學得生動活潑、興味不衰。作為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的對學生的興趣的培養,並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積極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G. 如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

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的老師授課仍然比較傳統和常規,還是採取灌輸式的講解,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必須服從於老師。而學生則是聽眾,幾乎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使有也是少數。生物實驗課新課標指出:「有效的生物實驗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生物實驗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常規,實現探究式教學。生物實驗課其實關繫到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同時也牽涉到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鍛煉,它與常規的生物教學不同,有著不同的特徵。如:自主性、探究性及靈活性。
一、初中生物課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課程環節
生物探究性實驗是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參與,感受和加深領會學習的內容,並將其內容要求盡可能多地滲透到各主題內容的教學活動中去。針對生物探究性實驗課,其教學過程區別於常規教學課堂,主要有六個環節構成:根據學習形勢,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准備與設計(包括實驗A、B、C)→實驗實施(包括實驗A、B、C)→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結果。這里我想強調的是教師讓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其方法和思路為:確定課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預期結果;觀察和記錄;實驗分析;得出結論;修改實驗方案;重復實驗。要根據實驗的需要調整以上各環節。
二、初中生物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措施
1.改變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探究方法
要想實現有效的生物實驗探究式教學,就必須革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已經的情景,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自主探究,不斷鍛煉自身的探究問題的素養,提高自身的思考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於利用多種探究手法,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培養。如利用實驗類比法、合作實驗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進而開闊視野,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
2.獨立思考,開展實證研究
要想實現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必須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挖掘學生潛能,提高探究能力,我國古代教育學家孔子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是「好之」還是「樂之」都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吸取知識的一種表現。宋代張陸就曾說過:「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學生對知識產生的疑惑,將會成為推動他們積極思考與探索的潛在動力。而在這一動力的推動之下,學生就會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探討,所以說這個過程實際上也就成了學生思考、探究、分析、推理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探討新知的過程,更是探究性學習的主要體現。如在講述《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首先設問:水在綠色植物體中扮演什麼角色?然後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動手試從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設計驗證干小麥種子是否含水實驗方案,分組實驗。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會極有興趣地帶著這一疑問,積極投入到實驗中,等學生實驗完畢,找出結果後,教師再對其進行歸納總結。由於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和探尋知識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和總結的作用,所以對於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他們也就能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在生物實驗教學活動中如何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物實驗的魅力已經成為教師教學轉變的必然要求。而探究式學習就能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實驗學習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敢於嘗試,敢於不斷更新學習方法,能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變被動施教為主動受教。教師只要適當地組織引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嘗試、操作、觀察、動手、動腦,就能完成探究活動。
總之,開展生物實驗課堂探究式教學對於有效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學生,實現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位生物教師必須加以重視,並進行深入研究和解決好的一個重要課題。探究性學習是目前生物實驗課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也是目前生物教學中應該彰顯的一個重要理念。

H. 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網路學習培訓,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具體情況來學習,在學習新課程理論中,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學習能力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因此,新課改尤其強調經歷科學、體驗科學、理解科學,注重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活動。那麼在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又是如何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地發展,從而成為真正的思想者、探索者和研究者的呢?下面結合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學習理解科學家的探究過程,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學生學習起點低,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思想.紀律教育工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探究學習的領路人可以穿插介紹一些有趣的生物現象及科學家的探究經歷,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及其復雜性,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一些偉大成就的獲得其實就來源於我們身邊,關鍵是我們應養成仔細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
二、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養成一種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不利於學生長遠發展,因此新課改倡導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是教師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課下則引導學生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具體表現在:
1、精心設計探究流程,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生物及其相關事物進行觀察、描述、提出問題、從各種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在實施課程時,必須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當然以上探究流程只是一種參考,在具體探究學習過程中還應據情而變,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科學設計探究流程,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首先對探究能力較弱的初一學生來說,先設計了觀察和調查等欄目,這些活動的進行為以後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打下了基礎;另外探究剛開始教師可讓學生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側重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的培養。例如:初一生物上冊第一個探究活動是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鼠婦應該是學生熟視無睹的一種生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先作如下安排:學生尋找鼠婦,注意觀察鼠婦生活的環境及鼠婦在被發現後的反應,面對鼠婦的反應你有什麼疑問。如此環節便能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影響鼠婦生活的環境因素;在學生制定計劃階段教師必須強調實驗變數和設置對照實驗的重要性;在探究階段注意分析減小試驗誤差採取的措施;在探究活動的結論分析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相互分析探究過程中可能導致失誤的因素,從而為以後探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在表達交流階段教師及時表揚探究成功的學生,對探究不成功的學生在進行指導的同時也給予鼓勵,從而增強探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其次隨著學生探究能力的增強,教材在探究活動設計上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師可以在探究活動中逐漸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和體驗探究的各個過程。比如對於初二年級的學生則可以結合具體探究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設、如何做假設、例如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師完全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改進教材所推薦的實驗方案,比如有的學生發現教材中提示的木片捆綁法實驗效果並不好,他們通過推理和反復的嘗試,改進了原有的實驗方案,用粗糙的硬紙片捆綁取得了比原來更好的實驗效果。
總之教師在清楚學生探究能力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合理設計好探究學習的流程,爭取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2、探究活動生活化,解決問題現實化,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生物新課程標准將科學探究列為一級主題,但僅是靠課上進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是不夠的,因此培養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實行課改後,實驗要求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能力,不光重視實驗的結果,更要重視實驗的過程,這樣教師應放開手腳,實驗材料、用具等發動學生自己准備,學生准備的過程就是學習思考的過程,分析辨別的過程。例如:在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時,有的學生在家用瓶瓶罐罐等簡單的器物進行,也有的學生在教室內開始了探究,並經常關注、記錄實驗的過程及結果,最後有的還吃上了自己親自培養的豆芽菜。如此過程學生不僅從中學得了知識,同時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能把學、思、疑、問連結在一起,給自學探究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諸如此類學生可進行自主探究的活動還有很多:課外觀察花的結構、探究螞蟻的信息交流此外新課改注重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如何用所學知識解釋、解決實際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播種種子之前為什麼要澆地、翻地?為什麼新疆的哈密瓜格外甜?植株出現葉色發黃的情況可能原因是什麼,應如何解決?總之,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探究的興趣,通過自學探究挖掘學生心力,發揮其自主性,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使其終身受益。
3、重視小組合作,互通有無。
無論課內還是課外,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需要小組合作進行試驗、調查、討論,因此學生是否能夠開展有效的合作成為探究成敗的關鍵。小組組合則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生物探究學習的不同情況來採取多種成員組合的合作探究小組。如可採取自由分組、位置分組、優中差搭配分組等,合理靈活的運用多種分組形式,從而增加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興趣,通暢學生之間信息交流的途徑,有利於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同時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為學生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當然,有效的合作探究離不開教師的適時指導,教師作為指導者應及時掌控學生探究進展情況,爭取使合作探究真正落到實處,使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能融入其中,各盡其責又服務整體,使學生在探究合作中競爭,在交流中發展。
三、同學習、共探究。
新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這應是全方位的挑戰,一方面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知領域擴大化,學生吸納知識的多元化也打破了教師原有的專業知識優勢。另一方面教師不再是教科書內容的搬運工,而應當是給學生磚塊能指導他們建成高樓大廈的工程師。以上問題要求教師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強化生物學素養,完善知識結構,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廣泛獲取信息,積累教育科研經驗,使自身不斷完善自我,從而為更好的指導學生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使師生得到共同提高。
四、注重細節,促進探究。
凡事有其相對性,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主要在探究學習中獲得的,探究學習的正確應用影響著探究能力的提高。我認為教師要組織好探究性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把握好對探究的要求。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同於科學家的探究活動。對於初中學生而言,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生物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學科結構,不能象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一樣復雜,應予以簡化。例如,提出問題大部分可由教師或教材提出,而且提出的問題應有針對性,並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太深奧;在獲取事實這個環節上,也常常是教師和教材提供的,這樣就省去了許多環節,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後成功的喜悅。
2、注意安排好課內外活動的結合。教材安排的一些活動是在課內進行的,但也需要課外用適當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課堂上進行活動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在課外的觀察進行檢查,如可通過檢查觀察記錄、探究結果等方式。以保證探究過程的連續性與完整性,而不至於半途而廢,從而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
3、在組織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對探究活動的及時、有效的評價。如採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定三者結合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探究活動的,並將探究活動成績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在探究活動中及時表揚能起示範作用的小組或個人,這樣不僅有教育意義,也對後面的探究活動產生良好的影響。
4、在組織探究性學習時要避免兩個極端。具體地說,就是一方面要避免教師在課堂上把自己當作觀眾,站在一邊看熱鬧,全部放手讓學生隨意進行,這也稱為放羊式的;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又回到昔日滿堂灌的課堂中去。這兩個方面都是與倡導探究性學習課堂理念不相符合的是不利於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
總之,我在課改教學中不斷索摸不斷反思探究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題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沖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

I. 如何利用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概念。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恰當地使驗證實驗變為探索實驗,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探究與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實驗中探索,探索中實驗,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如何利用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呢?
1.在實驗教學中要創設科學探究情境,讓全體參與探究過程
讓學生了解科學家規范的探究過程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榜樣示範作用,但如果只讓學生瀏覽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而不將學生置身於探究學習的真實情境之中,讓學生動手「做」,則是難以實現探究目的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筆者以教材中的學生實驗為依託,盡量提供不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不局限於課本的實驗方法,展開充分想像,靈活運用所給材料,全員動手自行設計實驗。一種設計方案失敗了,再去探索新的方案;一種方案成功了,再去探索最佳方案。生物學實驗不應該只是一個驗證生物學結論的過程,而更應該是一個探索、嘗試、體驗的過程。在實驗教學中,筆者大膽改革,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以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為例,由學生自己配製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通過不同的實驗方案探索出能使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濃度范圍,沒有簡單地按照教材中所給的濃度進行驗證。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親身體驗,不僅豐富了感性認識,還發展了理性認識;既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又增強了觀察、記憶、思維等多種能力。學生通過探究,增強了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改善了師生間的關系,學習互動更加協調,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2.實驗教學更要滲透思維的探索
2.1提出問題,引發思維。
在實驗前,教師根據實驗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學生明確本節實驗的目標後,教師提出假設,學生產生好奇,帶著問題閱讀教材,了解實驗原理,熟悉操作步驟和方法;在教師的誘導下,提出某種假設和某種預言;對實驗中應注意問題和可能出現的意外,做到心中有數。
2.2實驗操作,發展思維。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實驗的方法,幫助思考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該程序是實驗教學的中心環節。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教師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注意發揮骨幹學生的「小先生」作用,讓他們在小組內做好示範;鼓勵中後生,多動手、動口、動腦,開發其非智力因素。
2.3設計實驗,探索創新。
首先讓學生重溫教材實驗,整理完成實驗報告。然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掌握實驗方法,鼓勵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技能,獨立設計類似的實驗。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最後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方案進行評比、表彰。
3.實驗教學中要貫徹思維的創新
3.1鼓勵學生質疑,激活創新思維。
為了防止和克服學生在實驗中存在的滿足於簡單的機械操作或缺乏應有的思維廣度和深度等現象,教師要努力創設情景,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1.1讓創新擁有適宜的「土壤」。生物實驗教學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必須建立起一種民主、寬松、信任的教學氛圍,營造創新的「土壤」和「氣候」。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消除了膽怯和依賴的心理,不怕出錯和失敗,積極動手動腦,大膽嘗試,從而為培養創造性思維開辟了廣闊天地。為了使學生能自由自在地發表意見,課堂上筆者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這樣有利於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就能無拘無束,各抒己見;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學生因操作錯誤等導致觀察不到正確的實驗現象,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同時要以寬容的態度允許學生犯錯誤。
3.1.2讓猜想充滿實驗過程。正如牛頓所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猜想和預測,並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再通過實驗去驗證自己的預測和猜想,這對於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在學習水分的散失時,讓學生猜想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哪些方面?有的學生認為絕大多數水分用於參與植物體內的各項生命活動;有的認為主要是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學生經過思考討論,設計出了「稱重法」實驗:剪取一根帶葉的健壯枝條,插入密封、盛有水的錐形瓶內,用一個透明塑料帶套扎在枝葉上,預先將塑料帶、盛水的錐形瓶分別在天平上稱重記錄。然後放到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再將兩者稱重,計算出錐形瓶內減少的重量即植物吸收的水與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塑料帶增加的重量)兩者之間的比值。實驗驗證了學生的猜想,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3.1.3創設科學探究情境,全體參與探究過程。讓學生了解科學家規范的探究過程固然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榜樣示範作用,但如果只讓學生瀏覽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而不將學生置身於探究學習的真實情境之中,讓學生動手「做」,則是難以實現探究目的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筆者以教材中的學生實驗為依託,盡量提供不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不局限於課本的實驗方法,展開充分想像,靈活運用所給材料,全員動手自行設計實驗。一種設計方案失敗了,再去探索新的方案;一種方案成功了,再去探索最佳方案。生物學實驗不應該只是一個驗證生物學結論的過程,而更應該是一個探索、嘗試、體驗的過程。在實驗教學中,筆者大膽改革,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以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為例,由學生自己配製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通過不同的試驗方案探索出能使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濃度范圍,沒有簡單地按照教材中所給的濃度進行驗證。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親身體驗,不僅豐富了感性認識,還發展了理性認識;既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又增強了觀察、記憶、思維等多種能力。學生通過探究,增強了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改善了師生間的關系,學習互動更加協調,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3.2引導學生求知,培養創新品質。
3.2.1探索實驗代替驗證實驗,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設計一些可行的探索性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如「探究種子的成分」的實驗。關於探索種子是否含有水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預測,然後讓學生取一些曬乾的小麥種子,裝進乾燥的試管里,放在火上均勻加熱,然後烘烤試管底部。接著提問:「試管內壁出現了什麼現象?這個實驗檢驗了關於種子是否含有水分的哪一種預測。」在探索實驗過程中,學習氣氛非常活躍,一環扣一環的問題使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他們通過觀察分析,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2.2營造寬松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調動各種教學資源,營造一種濃厚的創新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時,如果小魚活動頻繁就會影響實驗的進行,筆者就啟發學生,如何使小魚處於昏迷狀態。其中有一個學生由人醉酒得到啟示,想出這樣一個辦法:先用濕紗布包裹小魚,然後用鑷子把蘸足白酒的小棉球送入魚口中,3分鍾後,魚就會安靜下來,這樣就有利於觀察。由此可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只有在創造性活動中才能被充分激發。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生物試驗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大力培養學生的各項綜合素質,為素質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梁正.探索性實驗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10):27-29.
[2]李淑梅,李青芝.創設問題情境與關注思維過程[J].生物學教學,2003,(7):33-34.
[3]姚維紅.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J].生物學教學,2004,(1):28-29.
[4]姚巧斌.高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與學生主體性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12-14.
[5]施憶.高中生物課程標准中的活動與探究(必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26.
[6]張富國,張昕,劉森.生物學實驗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45-46.
[7]陳繼貞,張祥沛,曹道平.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4-26.
(作者系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2006級教育碩士)

J.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1. 用「目的和意義」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最根本的是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目的和意義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生物知識的目的和意義,舉出實例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今天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為了學以致用,為了了解生物,了解生物圈,了解生物與環境、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系,乃至了解人自身結構和生理,以及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進而掌握生物知識,利用生物知識,認識、理解,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而參與到人類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來,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使自己更快樂更健康地成長。端正了學習態度的心理定勢,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利用「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物科知識本身「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生物,讓他們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逐步認識到學習生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認知、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以其關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初一《營養物質》的教學中,我又設計了《醫生與病人》的游戲活動,當教師投影出某種營養物質缺乏的疾病名稱,讓學生扮演病人和醫生,「病人」說出該病的主要症狀,請「醫生」診斷,並提出合理建議。同學們踴躍參加,課堂氣氛非常好。通過醫生與病人的扮演活動,同學們體會到了生物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而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3. 使用生動形象的比喻,風趣、幽默的語言

    教師將富有哲理和情趣幽默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應用於生物課堂教學中,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學生,使學生覺得所學的生物知識原來也那麼生動有趣、所學的生物知識原來也隱含有如此豐富的人生哲理,從而可以激活課堂教學,使沉重煩悶的教學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將繁雜的生物知識化為簡潔,使單薄的生物知識變得更加豐富。

閱讀全文

與如何指導學生的生物探究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