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頻繁發生赤潮與人類的哪些活動有關
赤潮亦稱「紅潮」,是指海水中由於某一種,或多種海洋浮游生物(大多為浮游植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暴發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種能使局部水體改變顏色的生態異常現象。據統計,到1 997年,我國近海有記載的較大規模赤潮約380起,造成漁業經濟損失數十毀困億元。
1 赤潮發生的原因及其規律性
1.1赤潮成因
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所致。人類活動將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加上農田的化肥經過雨水的沖刷,源源不斷地匯集到河流,同河床底泥中沉積的污染物質一起,經暴雨做余蠢大水直接沖人海洋。如果進入海洋的水中含有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適量,對漁業等是有利的,但是,當這些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時,即會出現所謂的「富營養化」現象,從而促使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暴發性繁殖。
目前,我國近岸海域水體污染范圍不斷擴大,污染程度日趨嚴重,陸源污染排海問題相當突出。據統計,僅沿岸工廠和城市直接排海的污水每年就達1 00億噸,主要有毒、有害物質146萬噸,並以每年約7%的速度增長,近岸海水半數以上受到嚴重影響。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區均存在不同程純陪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石油類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由於陸源污染物的排海,加劇了海域污染,致使海域富營養化嚴重,促進了赤潮發生,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