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淺海生物有什麼

淺海生物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28 03:52:05

『壹』 淺海生物有什麼或去海邊遊玩能看見什麼淺海生物,有傷害性嗎

淺海生物有蟹、小魚、蛤類、小蝦、海蜇等,大多沒有傷害性。但有一種海蜇有毒,蟄一下挺難受,甚至危及生命,但那很少碰到。

『貳』 生物群類型有哪些

1.海相生物群(1)廣海至深海生物群
分布於東海至南海海域。主要生物群有浮游有孔蟲、鈣質超微、溝鞭藻以及底棲有孔蟲、介形蟲、雙殼類,腹足類等。東海古新世和始新世有孔蟲有數百種,包括 Pl 帶至P11帶浮游有孔蟲帶,P12帶至P21帶的浮游有孔蟲帶不連續,底棲有孔蟲較多,它們與鈣質超微的若干化石帶相共生,另有若干溝鞭藻和介形蟲化石帶。台灣、珠江口至南海海域有漸新世(P18-P22)、中新世至上新世(N4—N21)的浮游有孔蟲帶和相應的鈣質超微化石帶。這一類型生物群門類多,浮游和底棲類皆很豐富,是正常鹽度海水的生物群,可資全球地層對比。有若干底棲類有孔蟲與北美西部同期動物群相同,這是生物分布的一個待解之謎。南海中新世、上新世至第四紀的有孔蟲氧同位素分期取得了全球氣候地層對比的成果。
(2)淺海大有孔蟲動物群
古新世、始新世大有孔蟲(即貨幣蟲)動物群見於岡底斯山以南的崗巴定日帶和岡底斯南側,構成貨幣蟲灰岩相,含有豐富的大、小有孔蟲和軟體動物、珊瑚等底棲生物,屬於典型的特提斯淺海生物群。東海、台灣的始新世貨幣蟲動物群亦很發育,但多為砂質灰岩相,種類也比藏南少得多。台灣、澎湖、西沙和北部灣地區,中新世中堊蟲動物群是全球廣布的溫暖淺海動物群,是形成中堊蟲灰岩或白堊岩的造礁生物。上新世至第四紀的某些大有孔蟲孑遺種類與珊瑚等組成礁灰岩,見於台灣、澎湖和西沙等地,但規模已大為縮小。
(3)海灣—潟湖相生物群
見於塔里木西部。除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有若干浮游類有孔蟲外,主要為底棲類有孔蟲和牡蠣類軟體動物,屬於副特提斯生物群,與中亞地區相同。中新世有孔蟲轉變為種類單調的海灣—潟湖相動物群。上新世至第四紀可能有殘留游移海盆地存在於塔里木,殘存了少數能適應高鹽水體的生物。
(4)陸相盆地中的海源生物群
這種特殊類型的生物群在我國內陸分布甚廣,世界罕見。已見於松遼盆地、二連盆地和四川盆地白堊紀地層中,前二地區有魚類、金藻類、溝鞭藻,後一地區存在單調的有孔蟲群。古近紀已知有江漢盆地、蘇北盆地有孔蟲和廣東茂名、三水盆地的有孔蟲。華北平原始新世沙河街有孔蟲和鈣質超微化石尤為著名。新近紀至第四紀的有孔蟲與海相介形蟲常組合在一起,它們不僅見於華北平原(包括北京平原)、桑乾河、汾渭地塹帶,還見於內蒙古、塔里木、柴達木,甚至海拔數千米的阿里地區,它們的分布引起了關於來源問題的長期討論,且至今未決。這類生物群不同於濱海、沿岸地區的海相夾層生物群,因區域上離海遠,與海洋的通道難以確定。有海水上溯、鳥攜、風帶等幾種可能來源,具體的傳播方式有待研究。東部盆地的古水繫上溯傳播方式可能性較大,西部盆地可能存在新近紀和第四紀的游移殘留海盆,在上述背景上風帶、鳥攜的途徑也不能排除。
2.陸相生物群
這里以哺乳動物與植物群為主,簡述其生態類型。
古近紀和新近紀動物群在區系演化上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階段和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階段。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動物群是地方性(或土著)動物群向洲際性動物群過渡的動物群,中新世中期—上新世動物群是全北界或北方區動物群。在中國范圍內,兩階段的動物群中均存在南方與北方的分異。
(1)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由地方性向洲際性過渡的動物群
這種過渡性表現為由地方性分子占統治地位逐步分階段地過渡到大區域或洲際共有分子的大量增加,但始終保有目、科一級的土著特色。我國古新世哺乳動物群已知有10多目10餘科100餘種,早期以階齒獸科為代表(Bemalambdidae),晚期以古階齒獸科為代表(Archaeolambdidae),與另一個研究最好的北美古新世動物群難以對比,古新世早期動物群尤其如此;華南有早期和晚期動物群,華北(內蒙古)只有晚期組合,但也沒有古階齒獸等南方主導分子,可見當時即存在華北區與華南區的差異,但因發現還不均衡,兩區動物群的組成尚待新發現。始新世動物群增加到17目90餘科數百種,科一級和一批屬的洲際對比已有可能。但始新世中期和此前的動物與南亞仍不易對比,從始新世中期偏晚時期和始新世晚期開始才有了明顯的共有屬。我國始新世動物群具有明顯亞洲特色:始新世早期以Orientolophus,Asiacoryphodon,Rhombomylus為代表,始新世中期偏早時期以Lo-phiolestes,Protitan,Tamquammys為代表,始新世中期偏晚時期以 Rhinotitan,Anthracok-eryx,Pappocricetodon為代表,始新世晚期以Embolotherium,Dianomys,Sinosminthus為代表。以始新世晚期動物群為例,南、北方動物群性質有明顯不同:北方以有蹄類、嚙齒類、兔形類為主,如 Embolotherium,Gigantamynodon,Desmatolagus,Lophiomeryx 等,另有始新世中期殘遺的中獸科、兩棲犀科屬種;南方動物群以奇蹄類、偶蹄類的石炭獸科、食肉類為主,如 Gigantomynodon,Carcodon,Indricotherium,Schizotherium,Bothriodon,Anthracotherium以及古劍齒虎和其他古老劍齒虎,另有始新世中期的殘遺類型。漸新世動物群主要發現於北方,特別是西北區至內蒙古一帶,南方除滇東等地外很少發現。漸新世早期以 Karakoromys decessus,Ordolagus 等為代表,漸新世晚期以 Dzungariotheriumturfanense,Yindirtomys grangeri,Tachyoryctoides obrutchewi 為代表。漸新世動物群中巨犀類、嚙齒類、兔形類和食蟲類小哺乳動物大量增加。中新世早期哺乳動物群發現於甘肅蘭州和青海西寧盆地和新疆准噶爾盆地,以西寧「謝家動物群」為例,10屬14種化石中能與國際進行屬級對比的僅有Eucricetodon(真古倉鼠)和Brachypotherium(短腳犀)等,屬歐洲與巴基斯坦阿奎坦—布爾迪加爾期。組成中小哺乳動物為主,另有角羊等,大部分屬是漸新世殘留並且大部為亞洲土著類型。蘭州中新世早期「張家坪動物群」也包括十幾個屬種,以大哺乳動物為主,大部為殘存類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若干屬種與南亞、中亞所共有,包括剛從非洲遷移到亞洲的象類,說明青藏地區尚未構成巨大屏障。可見,中新世早期與古近紀動物群相比雖然出現了若干更進步種類,但仍保留了屬以上單位的地方色彩。
(2)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階段的哺乳動物群
此階段已極為現代化,80%以上的科延續到現代。與南亞、非洲和歐美進行屬級對比的化石大量出現,如北美的馬類西進歐亞,非洲的長鼻類東進歐亞、北美。大量新科出現,其中有特殊意義的是靈長目高等猿類或人形類的出現。亞非共有的Dryopithecus(森林古猿)和Sivapithecus(=Ramapithecus,即西瓦古猿或拉瑪古猿)是古人類演化的重要環節。三趾馬動物群區域分布最廣,有華北、西北、華南、藏北、藏南的幾十個地點,說明新近紀時期中國大部地區廣泛發育森林、草原或森林—草原環境,當然西部趨干,東部趨濕。東部區動物群的南北分異亦有明確顯示,北方和西藏以三趾馬動物群為主;滇桂除古猿動物群外出現了較多的Stegolophodon(古劍齒象)和Stegodon(劍齒象),後者到第四紀為南方型動物群的代表分子;長江中下游是過渡區。按演化和年代地層序列,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分為5 期,各有特有屬種為代表(全國地層委員會,2002;王乃文、何希賢,2005)。
(3)全球現代陸生動物地理區系
自北而南分為:北方大區或古北界,其南界由北非、土耳其、中亞、昆侖—秦嶺,東延至北美,內部分為歐洲—西伯利亞區、古地中海區(包括我國西北區)、東亞區(或東方區,包括華北北部、東北、朝鮮、日本等)、加拿大區、索諾蘭區(基本是美國和墨西哥);中部大區或老世界,包括馬達加斯加、南亞、中國南方—東南亞—伊里安等區;中南美大區或新世界;南大陸大區或南生界,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塔哥尼亞區等。這種全球古動物區系格局就是突破古近紀各土著動物區的范圍,通過加強動物區間的全球交流,在新近紀形成的。其中我國南、北方動物區的界線就是北方大區和中部大區的界線。這條界線第四紀時有大范圍的南北擺動,構成所謂「淮河過渡區」。陸生動物交流的成功,歸因於陸間海洋屏障的收縮與消失,其中歐、亞之間的動物交流得益於副特提斯或蓬蒂海的大規模收縮和連接蓬蒂海與北冰洋的土爾蓋海灣或海峽的大規模收縮和消失;亞、美之間的交流主要依賴白令陸橋多次連通;歐洲與北非的交流與直布羅陀海峽的陸橋形成期有關。哺乳動物之外的其他動物的洲際交流可能另有傳播機制,如華北東部始新世的Knightia魚群與北美西部同類魚群可對比,但並未發現通過白令陸橋交流的化石遺跡。這種情況與東海古新世Silicosigmoilinacalifornica有孔蟲群頗相似,這種底棲類動物同樣與北美西部同類相一致。它們很可能是通過北赤道暖流的漂浮島生態環境完成交流的。
(4)古近紀和新近紀陸生植物群類型
據大植物化石和孢粉組合分析,古近紀有3個植物群類型或3個植物區,新近紀有4個類型或植物區,清楚地反映了古氣候帶的性質和演變。
古近紀的3個植物群類型或植物區是:東北—華北—阿勒泰區、華南—西北—藏北區和藏南—桂粵—台灣區,分別為亞熱帶—暖溫帶的暖溫濕潤植物群、副熱帶乾旱—半乾旱植物群和熱帶暖濕植物群。
屬於第一種類型的有:東北地區古新世栗子溝木化石群、始新世早期的古城組孢粉組合、始新世中期計軍屯植物群、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的寶泉嶺組、水曲柳組、洋河組的「三合植物群」、始新世晚期的西露天組孢粉組合、漸新世的水曲柳組孢粉組合、華北漸新世的開地坊組孢粉組合以及阿勒泰古新世的阿勒泰植物群等。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常綠落葉闊葉樹占突出地位。特別是北疆的阿勒泰植物群過去不為人所關注,其21種植物化石的區系成分與現代湖北神農架、浙江天目山和長江以南地區的植物生態性質相同,有的葉片直徑達30 cm,說明其亞熱帶屬性。雖然在蒙古廣大地區尚未發現同期植物群,但可推斷當時在東亞中緯度區存在一個由北疆至東北的廣大暖溫潮濕帶。華北的植物孢粉性質與東北有所區別,華北平原始新世早期的孔店組孢粉組合中含有麻黃粉,汾渭地區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的「白鹿塬植物群」由Palibinia數種組成,它們皆指示乾旱氣候條件,可見華北當時是介於以北潮濕帶和以南乾旱帶之間的過渡帶。
屬於第二種類型的有:華南長江中下游至南嶺一帶的古新世「茶山坳植物群」以多種Palibinia為特徵,該區古新世孢粉譜中常見麻黃。始新世至漸新世的Palibinia和麻黃向西分布到川西的「熱魯植物群」,向南分布到粵北的三水盆地土布心組三段,向北擴展到汾渭地區至山東西部。Palibinia植物群延伸到中亞土庫曼等地,經中南歐直達英國懷特島。隨著新近紀華南轉變為潮濕氣候帶、中亞至地中海的廣大區域為副特提斯或蓬蒂海佔領,古近紀的東南西北向巨型乾旱帶驟然瓦解,Palibinia也從此滅絕。
屬於第三種類型的有:海南始新世中期的長昌植物群、右江地區始新世晚期—漸新世的那讀植物群和公康植物群,以及藏南始新世中期的秋烏植物群。這些植物群皆位於當時的熱帶潮濕區,其中海南和右江的植物群靠近初生的南海,藏南的秋烏植物群形成於尚未消失的特提斯海濱。
新近紀的4個類型或植物區是:西北區、華北—東北區、華南區和青藏—南海—台灣區。
西北區很少有新近紀大植物發現,但蘭州、西寧地區的中新世早期的謝家組、中新世中晚期的鹹水河組和臨夏組甚至山西中新世晚期的保德組中,藜科、蒿屬花粉都是孢粉組合的主導分子,柴達木上新世獅子溝組的典型孢粉組合是蒿屬、麻黃粉與藜科。中新世早期的謝家組尚含顯著的榆科、松科花粉,甚至很少的熱帶、亞熱帶分子;中新世中晚期至上新世藜科、蒿屬背景上,水生植物逐步減少,山地針葉植物逐步增加,反映了乾旱趨勢的加強。
華北—東北區的新近紀植物和孢粉化石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是山東的中新世山旺植物群和孢粉組合,山旺植物群含130種植物,最多的是 Acer,Carpinus,其次有 Zelkova,Carya,Juglans,Hamamelis,孢粉譜中含有一定的常綠闊葉樹和山地針葉樹成分,該植物群定義為混有亞熱帶分子的暖溫帶闊葉落葉林比較適當。華北平原館陶組下段孢粉組合和晉冀交界區的漢諾壩玄武岩夾層植物群皆以針葉樹為主伴有落葉闊葉樹,顯示了比華北東部溫度較低的山地植物群性質。但內蒙古東部的老梁底植物群以落葉闊葉樹為主,更接近東北新近紀植物群。華北上新世植物群仍存在東西差異,山東堯山組孢粉植物群仍顯示與山旺植物群相近的性質,但山西的上新世早期榆社植物群與晚期的太谷植物群顯示了北方硬木混交林的特性。東北新近紀最著名的植物群是吉林敦化的秋梨溝植物群,已發現的19種化石反映了中新世的中生混交林植被,與山東山旺植物區系性質相近,但含8種松柏類,反映古氣溫低於山旺。東北地區上新世植物孢粉資料少,與廣泛發育玄武岩有關。
華南區很少發現內容豐富的新近紀植物群。最有意義的是福建中新世漳浦植物群,含有Liquidambar,Sterculia,Fissistigma,Paliurus,Magnolia,Gymnoclas 等,屬於熱帶植物區系中的副熱帶雨林植被。閩西佛曇組的上新世孢粉組合具有豐富的山地針葉樹,喜暖成分減少,草本植物增多,反映了氣溫降低的山地植被特徵。江西中新世至上新世初的頭陂組產以Quercoidites為主的孢粉植物群,含有較多的Fagus,Liquidambar,Engelhardtia,Ilex,Nyssa,Myrica,Tilia,屬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植被,但另有大量草本的 Chenopodium,反映稍涼微乾的亞熱帶氣候。江西南豐的Quercoidites-Faguspollenites組合可能屬於頭陂組上部的早上新世部分,吉安的Quercoidites-Cyclobalanopsis組合應屬上新世晚期的黃橋組,它們反映了溫暖潮濕氣候下的常綠闊葉和落葉闊葉混交林植被,其中較少Chenopodium可能反映了森林植被的擴展。四川中新世晚期的涼水井組孢粉以被子植物和蕨類為主,上新世晚期的鹽源組孢粉以水龍骨科和單縫孢子佔多數,仍然屬於潮濕氣候植被,沒有反映出任何趨干趨冷的特徵,這也反映出該地瀕臨的青藏高原這時尚未顯著隆升。總之,這里所劃的華南區是新近紀的亞熱帶潮濕氣候帶。
青藏—南海(包括台灣)大區在新近紀是一個東西向延伸數千千米的熱帶或熱帶—亞熱帶潮濕植物區系。其東段(滇東、南嶺以南至台灣)的熱帶植被性質明顯,如滇東的小龍潭和多塘植物群、廣西合浦的南康植物群、台灣的石底植物群;西段東部的中新世植物群如滇西的景谷、劍川、臨滄植物群和藏東的芒康植物群無疑具有熱帶植被特性,但上新世的騰沖植物群已轉變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反映了由中新世熱帶植被向暖溫帶植被的演變趨勢。藏中岡底斯帶上的中新世烏郁植物群為以高山櫟為主的熱帶山地植被,其性質為常綠革葉灌叢,但藏南上新世的噶爾植物群和希夏邦馬北坡植物群分別為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革葉灌叢,應該反映了上新世熱帶山地垂直分帶性的增強和該區新近紀的副熱帶乾旱環境。總之,青藏大部地區在新近紀由地貌平坦的熱帶區向平原與山脈相間的熱帶—亞熱帶區轉變,但沒有出現高寒偏乾的高原環境。

『叄』 哪些淺海生物可以蟄傷人

正如我所說,鰻魚也蜇人,特別是帶電的,還有鮟鱇魚的朋友們,海蟹也會蜇人哦,因為也有毒的哦,有些!

『肆』 海洋生物有那些啊..

海洋生物
【概述】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

【相關調查】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物種約佔世界物種總數的10%,數量佔50%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種類繁多的海魚】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為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種,其中軟骨魚類237種、硬骨魚類2786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左右。因此,海洋魚類構成了我國海洋水產品的重要基礎。

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接,停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生活著一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彈塗魚體長10厘米左右,略側扁,兩眼在頭部上方,似蛙眼,視野開闊。它的鰓腔很大,鰓蓋密封,能貯存大量空氣。腔內表皮布滿血管網,起呼吸作用。它的皮膚亦布滿血管,血液通過極薄的皮膚,能夠直接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其尾鰭在水中除起鰭的作用外,還是一種輔助呼吸器官。這些獨特的生理現象使它們能夠離開水,較長時間在空氣中生活此外,彈塗魚的左右兩個腹鰭合並成吸盤狀,能吸附於其他物體上。發達的胸鰭呈臂狀,很像高等動物的附肢。遇到敵害時,它的行動速度比人走路還要快。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彈塗魚,在低潮時為了捕捉食物,常在海灘上跳來跳去,更喜歡爬到紅樹的根上面捕捉昆蟲吃。因此,人們稱之為「會爬樹的魚」。

神奇的「魔鬼魚」

「魔鬼魚」是一種龐大的熱帶魚類,學名叫前口蝠鱝。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只要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有的時候蝠鱝用它的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


蝴蝶魚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盤中,具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本領其艷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蝴蝶魚的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可以展開或收縮,從而使體表呈現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魚改變一次體色要幾分鍾,而有的僅需幾秒鍾。

許多蝶蝴魚有極巧妙的偽裝,它們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之中,而在尾柄處或背鰭後留有一個非常醒目的「偽眼」,常使捕食者誤認為是其頭部而受到迷惑。當敵害向其「偽眼」襲擊時,蝴蝶魚劍鰭疾擺,逃之夭夭。

蝴蝶魚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總是形影不離。當一尾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蝴蝶魚由於體色艷麗,深受我國觀賞魚愛好的青睞。它們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珊瑚魚的色彩與求生的偽裝

美麗的珊瑚礁吸引著眾多的海洋動物競相在這里落戶。據科學們估計,一個珊瑚礁可以養育四百種魚類。在弱肉強食的復雜海洋環境中,珊瑚魚的變色與偽裝,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達到與周圍物體亂真的地步,在億萬種生物的頑強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刺蓋魚俗稱神仙魚,是珊硼魚中最華麗的魚。因為它們生活在比蝴蝶魚更琛而且較暗的環境中,故需展現出更加鮮明的色彩。它們中的許多魚,在幼魚的變態發育過程中,幼魚與成魚形態和色彩截然不同,同一種魚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兩種魚。

甲尻魚的身體呈土黃色,體側有八條具有黑色邊緣的藍紫色橫帶,好似陸生之斑馬,俗稱斑馬魚。另一種神仙魚,身上的花紋好似小蟲蛀成,黑色粗紋把眼睛巧妙偽裝起來,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是一條魚。

石斑魚不喜歡遠游,它們喜歡棲息在珊瑚礁的岩洞或珊瑚枝頭下面。它們是化妝高手,可以有八種體色變化,往往頃刻之間便可判若兩魚。它們具有與環境相配合的斑點和綵帶,在洞隙中靜觀動靜,遇有可食之物,便迅游而出捕促之。

淡抹粉裝的粗皮鯛,它們大都以海藻為生,體色與海藻顏色相似,身體的尾柄處長著一塊突起的骨狀物,像把手術刀,這是它們求生的武器,常用其尾鞭撻敵人,使敵害受到嚴重創傷。

在珊瑚礁的海藻叢中常生活著一種躄魚,它形成保護色和擬態,其體色和體態都與周圍的海藻色相似,將身體全部隱藏在海藻叢中,只露出由第一背鰭演變成的吻觸手,觸手端部長穗狀,形似「釣餌」,用以引誘小魚小蝦。

有美就有丑,在珊瑚礁中有一種看了令人生畏的玫瑰毒鮋,其長相醜陋,體色灰暗,間有紅色斑點。它常隱伏於珊瑚礁或海藻叢中,活像海底的一塊礁石或一團海藻,小魚小蝦游近身邊,被其背棘、頭棘刺中,便會立即死亡,成為其果腹之物。它是最劇毒的毒鮋,人被其刺傷,若不及時搶救,4個小時之內亦會死亡。

生活在海藻叢中的葉海馬,身上長有各種類似海藻的葉片狀突起,若不仔細觀察,你還會認為這是一片海藻呢!

生活在熱帶紅樹林之間的蝙蝠魚,往往像一片紅樹葉,常懶洋洋地在水中漂浮或裝死,人們誤以為是一片紅樹葉,但只要你一動它,它便迅速地遊走了。

在礁盤上的小丑魚,常與大海葵共棲,色彩艷麗的小丑魚常外出引來其他小魚小蝦,這些小魚小蝦被大海葵觸手中的刺細胞刺中便被麻痹,進而被捲入口中吞食。一旦遇險,小丑魚便鑽入大海葵的觸手叢中,成為理想的防空洞而受到保護。

會發光的魚

在海洋世界裡,無論是廣袤無際的海面,還是萬米深淵的海底都生活著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發光生物,宛如一座奇妙的「海底龍官」,整夜魚燈蝦火通明。正是它們給沒有陽光的深海和黑夜籠罩的海面帶來光明。事實上,在黑暗層至少有44%的魚類具備自身發光的本領,以便在長夜裡能夠看見其他物體,方便捕食,尋找同伴和配偶。有些魚類發光,例如我國東南沿海的帶魚和龍頭魚是由身上附著的發光細菌所發出的光,而更多的魚類發光則是由魚本身的發光器官所發出的光。
燭光魚其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猶如一排排的蠟燭,故名燭光魚深海的光頭魚頭部背面扁平,被一對很大的發光器所覆蓋,該大型發光器可能就起視覺的作用。

魚類發光是由一種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應。發光的螢光素受到螢光酶的催化作用,螢光素吸收能量,變成氧化螢光素,釋放出光子而發出光來。這是化學發光的特殊例子,即只發光不發熱。有的魚能發射白光和藍光,另一些魚能發射紅、黃、綠和鬼火般的微光,還有些魚能同時發出幾種不同顏色的光,例如,深海的一種魚具有大的發光頰器官,能發出藍光和淡紅光,而遍布全身的其他微小發光點則發出黃光。

魚類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有四點:一是誘捕食物,二是吸引異性,三是種群聯系,四是迷惑敵人。

形態奇特的翻車魚

翻車魚長得很離奇,它體短而側扁,背鰭和臀鰭相對而且很高,尾鰭很短,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

翻車魚游泳速度緩慢。它生活在熱帶海中,身體周圍常常附著許多發光動物。它一游動,身上的發光動物便會發出明亮的光,遠遠看去像一輪明月,故又有「月亮魚」之美名。翻車魚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很適宜潛水,它常常潛到深海捕捉深海魚蝦為食。

翻車魚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魚類、海獸吃掉。而它不致滅絕的原因是所具有的強大的生殖力,一條雌魚一次可產三億個卵,在海洋中堪稱是最會生孩子的魚媽媽了。

翻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我國沿海有三種翻車魚,即翻車魚、黃尾翻車魚、矛尾翻車魚。

【五光十色的軟體動物】

在海底世界裡,有一種會給自己造「房子」的動物,它們能從自己的身體里分泌出石灰質,作為建築材料來建造「房子」,用做自己的棲身之地,這些動物就是貝類。因為它們的身體柔軟,所以歸屬於軟體動物。它們建造的「房子」就是那些五光十色的貝殼。軟體動物門的種類非常多,在動物界中是僅次於節肢動物門的第二大門。共分為7個綱,即無板綱、單板綱、多板綱、雙殼綱、腹足綱、掘足綱和頭足綱。除無板綱和單板綱之外,其餘5個綱的種類在中國海都有分布。目前,在中國海共記錄到各類軟體動物2557種,約占我國海域全部海洋生物種的1/8以上。

石鱉

石鱉屬於多板綱中原始類型的貝類,它們的顏色和岩石一樣,形狀有點像陸地上的潮蟲。別的貝類身體外面不是有一個就是有兩個貝殼,而在石鱉的身體背面,卻生長著覆瓦狀排列的、由8個石灰質殼片形成的一組貝殼。在這些貝殼的周圍,外套膜的表面還生有許多小鱗片、小針骨、角質毛等等。因此,它的背部就像是一個全身披甲的武士,別的動物很難去侵犯它。
石鱉的種類很多,世界各地的海洋里都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水鹽度正常的岩礁海岸或鹽度較高的大洋底部。
石鱉的身體一般很小,我國常見的種類其身體的長度約2~3厘米。由於石鱉是貝類中的原始類型,所以在科學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螠蟶

在沿海的泥灘上,生活著一種雙殼類,叫作「螠蟶」。它喜歡生活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是我國沿海常見的一種軟體動物。

螠蟶的肉很好吃,並且價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種大眾化的海產食品。在我國沿海,尤其是浙江和福建兩省,都用人工方法養殖它。因為是在軟泥灘上生活,所以螠蟶的兩個貝殼很薄也很脆。貝殼的形狀近乎長方形,表面常生長一層淺綠色的薄皮。

螠蟶的兩個水管很發達,它完全靠著這兩個水管與灘面上的海水保持聯系,從入水管吸進食物和新鮮海水,從排水管排出廢物和污水。螠蟶在軟泥灘上挖穴生活,潛伏的深度隨季節而不同:夏季溫暖,潛伏較淺;冬季寒冷,潛伏較深。平時潛伏的深度大約為體長的5倍~6倍,最深可以達到40厘米,約為體長的10倍。如果我們在海灘上看到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孔,用長鉤觸動一下能噴出少許海水來,那麼底下一定有螠蟶。這兩個小孔就是螠蟶兩個水管伸出的地方。螠蟶的大小可以從兩個小孔之間的距離推算出來,其體長約為兩孔距離的2.5倍~3倍。

海兔

有一種叫海粉的海產品,它不僅是消炎退熱的良葯,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是我國東南沿海居民所喜愛的大眾化食品。海粉是什麼東西呢?原來它是一種貝類所產的卵,這種貝類就是海兔。

從外表看,海兔的體形確實像一隻兔子,所以它就獲得了這個名稱。海兔的頭部有兩對觸角,前邊的一對較短,是專司觸覺的器官;後邊的一對較長,是專司嗅覺的器官。在海兔爬行時,後邊的一對觸角向前及兩側伸展;在休息時,則直向上伸展,恰似兔子的兩只耳朵。

海兔的足很發達,其後側部向背部延伸,形成包被內臟囊的側足。它利用發達的足部在海灘上或在水面下懸浮爬行,有時還可以利用側足的運動做很短時間的游泳。

海兔的貝殼很不發達,是一個薄而透明、僅具一層角質層而且沒有螺旋的貝殼。這個貝殼完全覆蓋在外套膜之下,從外表根本看不到。

海兔是在淺海生活的貝類,喜歡生活在海水清澈、潮流較通暢的海灣,在低潮線附近的海藻間最多。它們以各種海藻為食,體色和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極為相似,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隱蔽起來,使敵人不能發現。特別是海兔對它周圍環境的顏色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當它食用某種海藻之後不久,就能很快地改變為這種海藻的顏色。例如:有一種海兔,小的時候以紅藻為食,體色為玫瑰紅色;大的時候,以海帶為食的體色變為褐色,以墨角藻為食的體色變為棕綠色。

【五花八門的棘皮動物】

當你在海邊的岩礁、海藻間漫步的時候,你可以見到一些海濱動物,如海星、海膽、海參等。這些動物的身體表面都長有許多長短不一的棘狀突起,所以這些動物又叫作棘皮動物。

棘皮動物的身體構造比較有意思,都呈輻射對稱,主要是五輻射對稱。棘皮動物全部為海產,在陸地和淡水中絕對找不到它們的蹤影。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海共記錄到棘皮動物約600種。 下面介紹一下海星、海膽、海參。

分身有術的海星

海星是棘皮動物門的一綱,下分海燕和海盤車兩科,不過人們都俗稱其為海星或「星魚」。

海星與海參、海膽同屬棘皮動物。它們通常有五個腕但也有四六個,有的多達40個腕,在這些腕下側並排長有4 列密密的管足。用管足既能捕獲獵物,又能讓自己攀附岩礁,大個的海星有好幾千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體下側中部,可與海星爬過的物體表面直接接觸。海星的體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隻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海星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它對我們並不陌生。然而,我們對它的生態卻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像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它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進化還起著非同凡響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何在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原因。

捕食
人們一般都會認為鯊魚是海洋中兇殘的食肉動物。而有誰能想到棲息於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平時一動不動的海星,卻也是食肉動物呢!不過實際上就是這樣。由於海星的活動不能像鯊魚那般靈活、迅猛,故而,它的主要捕食對象是一些行動較遲緩的海洋動物,如貝類、海膽、螃蟹和海葵等。它捕食時常採取緩慢迂 徊的策略,慢慢接近獵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獵物並將整個身體 包住它,將胃袋從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讓獵獲物在其體外溶解並被其吸收。

我們已知海星是海洋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的捕食起著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如在美國西海岸有一種文棘海星 時常捕食密密麻麻地依附於礁石上的海虹(談菜)。這樣便可以 防止海虹的過量繁殖,避免海虹侵犯其他生物的領地,以達到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 在全世界有大約2000種海星分布於從海間帶到海底的廣闊領域。其中以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東北部太平洋水域分布的種類最多。

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常常展開生與死的較量。為了逃脫海星的捕食,被捕食動物幾乎都能做出逃避 反應。有一種大海參,每當海星觸碰到它時,它便會猛烈地在水 中翻滾,趁還未被海星牢牢抓住之前逃之夭夭。扇貝躲避海星的 技巧也較獨特,當海星靠近它時扇貝便會一張一合地迅速遊走。 有種小海葵每當海星接近它時,它便從攀附的礁石上脫離,隨波逐流,漂流到安全之地。這些動物的逃避能力是從長期進化中產生的。避免了被大自然所淘汰的命運。

海星的食物是貝類。當海星想吃貽貝時,會先用有力的吸盤將貝殼打開,然後將胃由嘴裡伸出來,吃掉貽貝的身體。所以,海星的經濟價值並不大,只能曬干制粉作農肥。由於它捕食貝類,故而對貝類養殖業十分有害。

海星是生活在大海中的一種棘皮動物,它們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全世界大概有1500種海星,大部分的海星,是通過體外受精繁殖的,不需要交配。雄性海星的每個腕上都有一對睾丸,它們將大量精子排到水中,雌性也同樣通過長在腕兩側的卵巢排出成千上萬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從受精的卵子中生出幼體,也就是小海星。

有研究者發現,一些海星具有季節性配對的習性,即雄性海星趴在雌性海星之上,五隻腕相互交錯。這種行為被認為與生殖有關,但其真正的功能則尚未被確認。

另外,海星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再生。海星的腕、體盤受損或自切後,都能夠自然再生。海星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海星。因此,某些種類的海星通過這種超強的再生方式演變出了無性繁殖的能力,它們就更不需要交配了。不過大多數海星通常不會進行無性繁殖。

全身都是刺的海膽

海膽是棘皮動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員,它長著一個圓圓的石灰質硬殼,全身武裝著硬刺。對居住在海底的「居民」來說,它是難以侵犯的,沒有哪個莽撞的傢伙敢去碰它。在我國南方,大都在春末夏初開始捕撈海膽;北方的大連紫海膽則是在夏秋兩季採集。這時的海膽裡麵包著一腔橙黃色的卵,卵在硬殼里排列得像個五角星。海膽的卵是一種特殊風味的佳餚,光棘球海膽、紫海膽的卵塊是名貴的海珍品。在我國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如龍口、蓬萊、威海、長島等地用海膽卵製成的「海膽醬」行銷中外。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海膽都可以吃,有不少種類是有毒的。這些海膽看上去要比無毒的海膽漂亮得多。例如,生長在南海珊瑚礁間的環刺海膽,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條紋,細刺為黃色。幼小的環刺海膽的刺上有白色、綠色的綵帶,閃閃發光,在細刺的尖端生長著一個倒鉤,它一旦刺進皮膚,毒汁就會注入人體,細刺也就斷在皮肉中,使皮膚局部紅腫疼痛,有的甚至出現心跳加快、全身痙攣等中毒症狀。

海中珍品---海參

在海藻繁茂的海底,生活著一種像黃瓜一樣的動物,它們披著褐色或蒼綠色的外衣,身上長著許多突出的肉刺,這就是海中的「人參」----海參。海參是棘皮動物中名貴的海珍品。在中國海有20多種食用海參,有些價格昂貴,如刺參、梅花參、烏皺輻肛參等。

我國有海蛇19種,廣泛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山東、遼寧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見的有青環海蛇、平頦海蛇和長吻海蛇。海蛇可供葯用,具有祛風止痛、活血通絡、滋補強身的功效。

古老而頑強的海龜

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在我國海洋中的海生龜類有5種(全世界也只有7種),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和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亞市郊沿海和陵水縣沿海。中國海記錄的海龜有棱皮龜、海龜、蠵龜、玳瑁和麗龜等5種,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海龜是現今海洋世界中軀體最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個體最大的要算是棱皮龜了。它最大體長可達2.5米,體重約1000公斤,堪稱海龜之王。

海龜的祖先遠在2億多年以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古老的海龜和生代不可一世的恐龍一同經歷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後來地球幾經滄桑巨變,恐龍相繼滅絕,海龜也開始衰落。但是,海龜憑借那堅硬的背甲所構成的龜殼的保護戰勝了大自然給它們帶來的無數次厄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海龜步履艱難地走過了2 億多年的漫長歷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來,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古老、頑強而珍貴的動物。

【絢麗多彩的海洋植物】

在遼闊而富饒的海洋里,除了生活著形形色色的動物之外,還有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為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

浮游藻

浮游藻的藻體僅由一個細胞所組成,所以也稱為海洋單細胞藻。這類生物是一群具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又是養殖魚、蝦、貝的餌料。目前已在中國海記錄到浮游藻1817種。

浮游藻的運動能力非常弱,只能隨波逐流地漂浮或懸浮在水中作極微弱的浮動。它們有適應漂浮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體形,使浮力增加。例如:有的浮游藻細胞周圍生出一圈刺毛;有的長有長長的刺或突起物,這些附屬物增加了與水的接觸面,可以產生很大的穩定性,使其能漂浮在有光的表層水中;有的結成群體來擴大表面積便於漂浮,而且它們本身個體很小,也是對漂浮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形式。

浮游藻身體直徑一般只有千分之幾毫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它們的模樣,但其形狀各有特色,幾乎是一種一個樣子。它們多數是單細胞的,也有許多是由單細胞結合起來的群體,有紡錘形、扇形、星形的,有橢圓形、卵形、圓柱形的,還有樹枝狀的。

底棲藻

科學家們將棲息在海底的藻類稱為底棲藻。它們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乾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只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見的多細胞海藻。小的種類成體只有幾厘米長,如絲藻;最長的可達200米~300米,如巨藻。底棲藻的形態奇形怪狀:有的像帶子,如海帶;有的像繩子,如繩藻;有的是片狀,如石蒓、紫菜;有的像樹枝狀,如馬尾藻。

底棲藻的藻體有的只有一層很薄的細胞,如礁膜;有的有兩層細胞,如石蒓;有的中空呈管狀,如滸苔;還有的藻體可分為外皮層、皮層和髓部,如海帶、馬尾藻。

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綠藻

閱讀全文

與淺海生物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