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見的幼兒園疾病有哪些
· 兒童常見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發熱、高熱驚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2.皮膚疾病 手足口病、濕疹、水痘、幼兒急疹、過敏性皮炎、風疹、白癜風、紅斑狼瘡、癬等。 3.腸道疾病 腹瀉、便秘、闌尾炎、腹痛、胃腸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齒、兒童齲齒、鵝口瘡、口臭等。 5.傳染類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猩紅熱等。 6.眼科疾病 近視、淚囊炎、斜視、過敏性結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貧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 兒童常見病綜合概述 1.發熱 發熱其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針對病菌入侵所做的反應,這是人體體溫超過正常數值之後主動調節生理的一種機制,是人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具有保護性質的反射。 2.高熱驚厥 六個月至三歲期間寶寶最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發病時寶寶會出現全身或者是身體局部的抽搐,同時伴有幾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視,此類疾病通過神經系統和腦電圖的檢查是無法查出的。高熱驚厥有2%-7%的可能會轉變成癲癇,因此家長需引起重視。 3.咳嗽 咳嗽是幼兒出現較為常見的病症,是呼吸道內清楚分泌物和異物的一種條件反射。 4.哮喘 屬於慢性氣道炎症,致病細胞廣泛,患病的幼兒多出現反復的喘息,胸悶等症狀。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損傷,患病的幼兒多出現流涕、鼻塞等症狀。 6.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屬於慢性特異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細菌導致。 7.肺炎 肺炎一種多發性的炎症,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等部位有關,幼兒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見的是細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導致,會使幼兒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和皰疹的疾病。這種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多發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因為如果手足口病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幼兒患上腦炎、循環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濕疹 由於化學制劑、真菌等物質誘發的皮膚反應。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導致,會使幼兒出現發熱、腹瀉、食慾不振和「水痘疹」現象的疾病,此種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多發於春冬季節,多發於六個月至五歲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 1 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指由病毒導致,使嬰幼兒出現高熱、皮疹等現象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幼兒,治癒後會有終身的免疫力。 1 2.過敏性皮炎 因過敏原誘發的皮膚的過敏反應,患病的幼兒皮膚多出現紅腫和發癢等。 1 3.風疹 屬於急性傳染病的一種,患病的幼兒多出現低熱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 4.白癜風 屬於後天的色素脫失疾病,潛在發作部位較多,比較多見的部位為背、腕、臉等。 1 5.紅斑狼瘡 屬於自身免疫的疾病,與人體的多種器官都有所關聯。 1 6.癬 多由皮膚癬菌等因素誘發的感染,此類感染不太嚴重,患病幼兒多患體癬、股癬、手癬、足癬等。 1 7.小兒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於細菌感染或是喂養不當,氣候不適應和過敏等因素導致寶寶消化系統出現異常的一種疾病,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寶寶。 1 8.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由於飲食中膳食纖維過少,喂養不當,環境不適應和缺乏良好排便習慣等因素導致,寶寶會出現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等症狀。 1 9.闌尾炎 可以誘發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種闌尾的炎性改變。 20.腹痛 因為腹部受到較為激烈的刺激引發,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導致的可能。 2 1.胃腸炎 因為食物中毒誘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多發於夏秋季節。 望採納,O(∩_∩)O謝謝
『貳』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學因素有哪些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學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孕婦的健康狀況及其環境的影響,包括兒童出生後機體損傷、疾病(包括生化改變)等因素的影響。 1.遺傳 大量研究表明,遺傳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兒童期發育障礙和精神疾患,包括嬰兒孤獨症、兒童精神分裂症和兒童多動綜合症等的發生和發展均與遺傳有關,而且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兒童常伴有行為異常。如近親結婚所生子女的遺傳性疾病發病率、早期死亡、智力低下的比例遠比非近親結婚的高。 2.孕期狀況 孕婦的健康狀況及其環境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的心理健康,包括孕婦患病,用葯、營養、情緒、煙酒、放射線和環境污染等因素。例如,妊娠早期患風疹,可引起胎兒畸形、智力低下;缺碘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可使兒童患呆小症;孕婦用葯不慎可引起各種心理疾患,如用抗妊娠反應葯「反應停」,可引起胎兒肢體、心臟、眼、耳等多處畸形;抗菌素葯「鏈黴素」可引起先天性耳聾等;孕婦營養不良可導致胎兒為低體重兒、先天畸形等;孕婦情緒不好,使體內分泌的激素種類和數量發生改變,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孕婦吸煙或長期被動吸煙,煙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化合物使胎兒缺氧,生長發育發生障礙和畸形;孕婦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胎兒患「酒精中毒綜合症」,導致生長發育遲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x放射線使胎兒發生嚴重畸形,身體、大腦發育遲緩;環境中汞、鉛等有害元素的污染,可導致胎兒大腦發育畸形、智力低下等。 3.意 (1)出生時的狀況 嬰兒出生時缺氧和早產、出生低體重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娩生產過程中如難產、胎盤過早剝離,臍帶過長繞頸,可以導致胎兒出生時缺氧,損傷腦組織,可使嬰幼兒時期智力和動作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多數兒童在人學後能夠趕上正常的發展水平,只有缺氧極其嚴重的兒童仍繼續保持落後狀態,部分兒童因缺氧導致的腦損傷或肺功能缺陷,可能持續終身。大量研究表明,早產兒和出生低體重兒在身心發展方面發生問題或存在困難的可能性遠遠超過正常兒童,其中,出生時的體重與兒童出生後的健康和心理發展的關系最為明顯。多數出生體重低於1500g的兒童在發展過程中會遭遇難以克服的困難,體重越低,困難越嚴重。出生低體重兒童在整個童年期常常疾病纏身、注意力分散、活動過度、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 (2)意外傷害和疾病 意外傷害和疾病引起的腦損傷可直接引起學前兒童失語、痴呆、昏迷、意識障礙等症狀,從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此外,意外傷害和疾病造成的殘疾、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可以間接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如四肢殘缺、失明、癱瘓、耳聾等,導致學前兒童自卑、情緒低落、智力低下等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 意外傷害和疾病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程度,取決於腦損傷的部位、范圍、有無並發症、搶救治療效果、疾病的種類、病情、疾病搶救處理是否及時、是否有並發症和後遺症。因此,加強安全和健康教育、預防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發生是保護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外傷害和疾病
『叄』 幼兒常見問題行為有
1、語言發育異常。有些孩子到了團鎮肢3歲還不說話或詞彙特別少,可能是智力低下、耳聾、孤獨症或者特殊性語言發育遲緩,需要去醫院治療。
2、揪頭發。有些孩子會揪頭發或眉毛,這可能是孩子長期吃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下造成的。
3、口吃。有些孩子在口吃的時候,會有擠眉弄眼、搖頭、歪脖子以及揮臂跺腳的現象,可能是受驚嚇或者過度緊張,也有可能是父旅舉母關系緊張造成的。
4、吃手指和咬指甲。有些孩子還是有吃手的現象,也可能是寂寞無聊,也有可能是受到挫折失敗等等。
5、抽動。有些孩子會不自覺的聳肩、搖頭、皺眉、眨眼,造成的塌世原因可能是過分緊張,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
6、尿床。有些孩子盡管上了幼兒園,但是也有尿床的現象,與家長寵愛以及受到驚嚇都有關系。
7、偏食。可能是孩子體內缺乏一些微量元素,也可能是零食吃太多引起的,或者是父母在吃飯的時候常常責備孩子而引起的。
『肆』 兒童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兒童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兒童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免疫系統作為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保護人體健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免疫系統的好壞,關系的他們是否能夠健康成長。那麼兒童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呢。
兒童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1、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指中大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2、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3、免疫缺陷疾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後可患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
兒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過度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大量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堆積所致,從而損害了正常組織,使之發生病變和功能損害。發生在皮膚,就是過敏性皮炎和各類皮損,發生在關節就是關節炎,發生在腎臟就是腎炎,紅斑狼瘡也屬於這類疾病。
2、這一類疾病的原因和機理有很多研究和假設,但與中樞的調控失調肯定有關,與心態的失調和情緒的緊張、焦慮有很大關系。高科技高腦力活動的社會,生物因素(如細菌感染)和營養不良等疾病已大為減少,而心高培仿理生物社會綜合因素的疾病卻大量產生,戚纖病譜、病種發生了變化。
1、反復無常的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是很常見的症狀,不算什麼大病,但如果持續反復發作,尤其伴有腹痛、皮疹、皮膚光過敏、脫發等,就要警惕風濕免疫性疾病了,如白塞氏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2、反復發熱、感染
一些家長會感覺孩子經常「感冒」,孩子反復「感冒」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類病確實和家長所謂的「抵抗力差」有關,稱之為免疫缺陷病(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3、關節腫脹或疼痛
殊不知,多數風濕免疫病均表現有關節腫痛,可輕可重,病程可長可短。如果出現非外傷後的明顯的關節疼痛,尤其有關節腫脹或活動受限的,請一定就診兒童風濕免疫科除外相關疾病。
4、口眼乾燥
口眼乾燥不僅是眼科或口腔科的問題,亦可見於原發或繼發性乾燥綜合征,尤其是年長女童,更應警惕。
5、足跟痛或其他肌腱端疼痛
此類症狀可見於幼年強直性脊柱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附著點炎型),該病大多發生在學齡期的男童,多以外周關節痛起病,如膝關節或踝關節等,一開始也可能是足跟痛或腰背不適,應就診風濕免疫科。
6、肌肉乏力
此類症狀可見於幼年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感染及代謝相關疾病等。因患兒有時不能准確表述病情,家長一旦觀察到孩子出現跛行,無法梳頭或上樓梯,吞咽障礙,嗆咳等情況,要及時就診。
7、眼科疾病-炎性眼病
很多風濕免疫科疾病會合並眼科問題。
8、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熱
對於長期發熱(一般指發熱超過2~3周),經抗菌葯或常規治療無效,未發現明確感染病灶,並排除腫瘤者,一定要考慮風濕免疫病的可能。需要有經驗的兒童風濕免疫科醫生做仔細的鑒別診斷。
9、皮膚黏膜損害
常見有紫癜樣皮疹、水腫性或充血性紅斑、凍瘡樣皮疹、日光過敏、銀屑病皮疹,也可見深部痛性結節、脫發等等。另外,嬰幼兒時期全身嚴重濕疹,尤其伴有嗜酸性粒細胞/IgE水平明顯增高的患兒。
兒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類型有哪些?
1、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通常發生在青少年中,甚至在兒童中也很普遍,這是兒童常見的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可以是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以甲狀腺功能亢進,基因和環境因素會導致兒童患病。
2、乳糜瀉
有乳糜瀉的孩子如果吃了小麥、大麥、黑麥等食物和含有蛋白質麩質的熟食,則這種消化系統疾病會被觸發。
3、牛皮癬
牛皮癬可能是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皮膚上的細菌感染所致,兒童可能會通過遺傳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1型糖尿病和類風濕關節炎而患上這種疾病,這種疾病會引起皮膚瘙癢。
4、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發炎性疾病,會損害肝臟並導致肝硬化,通常會影響兩歲到十幾歲的'女孩。
5、過敏性紫癜
在受過敏性紫癜影響的兒童中,發炎的皮膚會滲出紅細胞,導致腿、臀部和手臂出疹子。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得過敏性紫癜,這種自身免疫性皮疹可在2至11歲之間的孩子發展。
6、小兒風濕病
小兒風濕病可影響16歲以下的兒童,小兒風濕病是兒童各種風濕病的統稱,影響從肌肉骨骼系統到眼睛、皮膚、肌肉和胃腸道的不同身體部位。
7、皮肌炎
青少年的皮肌炎是一種肌肉發炎,該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的缺陷會攻擊整個孩子體內的血細胞。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主要發生在五到十歲的兒童中。
8、硬皮病
這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膠原蛋白的過量產生,而形成了厚厚的皮膚斑塊。有兩種類型,局部性硬皮病僅影響皮膚,全身性硬皮病,除了皮膚外還影響腎臟、心臟和胃腸道等內臟器官。
9、青少年1型糖尿病
胰腺停止產生胰島素激素,從而導致1型糖尿病。該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展,但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更為普遍。
10、小兒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或其他的紅斑狼瘡會損害皮膚、腎臟、心臟、肺、血管和大腦等器官,該疾病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很少見,但小於18歲的青少年也有很多病例。
11、川崎病
這種罕見的疾病是由於身體肌肉發炎而發生的,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影響心臟的冠狀血管。川崎病的症狀包括發燒、皮疹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會持續好幾天。
目前尚未了解這些免疫疾病和病症的確切原因。由於很多症狀並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所獨有,因此對醫生而言,診斷是一項挑戰。自身免疫性疾病無法治癒,但是可以減輕症狀,控制自身免疫所造成的損害,維持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伍』 幼兒健康問題 高纖維水果幫助消化
導讀:兒童不像成人一樣,懂得自我保健,避免健康問題。因此,他們時常會有便秘、近視、蛀牙、營養不良等問題。如果想要改善消化,可以利用高纖維的水果,像是木瓜、芒果、香蕉等,可以預防孩子發生便秘問題。
西洋梨的皮含有很高的纖維,大約有6克。西洋梨的纖維含量很高、低卡路里,有可以改善糞便的移動,幫助更好的消化。
水果之王芒果含有很高的纖維,它幫助增加腸道中好的細菌,所以幫助更好的消化。芒果的纖維可以發酵產生短煉的脂肪酸,可以幫助代謝熱量。
幼兒容易有便秘的問題。木瓜是一種含有纖維的水果,可以幫助排空糞便。如果幼兒便秘的話,木瓜的效果最好。木瓜含有木瓜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
延伸閱讀:兒童牙齒健康如何治療和預防幼兒蛀牙
漿果是富含有纖維的水果,它們被認為是營養廠房。漿果是纖維和維生素C的寶庫,它們也有對抗癌症的抗氧化劑。
香蕉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纖維,這對降低膽固醇、幫助消化很有幫助。香蕉中含有果膠,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纖維。
幼兒不像成搏悶人一樣為了健康而自願食用蔬菜或水果,加上他們容易貪玩、忽略飲食,所以很容易偏食造成便秘陵褲,或是消化不良的問題。
延伸閱讀:幼兒成長:如何培養孩子健康飲食習慣
現在幼兒接觸3C產品的機會增加,像是電視、手機和平板,所以他們經常會使用眼睛過度,容易疲勞,導致視力不良。
兒童喜愛食用蔬菜的不基汪彎多,加上偏食,喜歡垃圾食物等,很容易造成營養失衡、營養不良的問題,這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和發育。
大部分的幼兒都喜愛甜食,這會導致細菌在口腔附著時間過長,容易導致蛀牙。保持良好和正確的潔牙習慣,以及少吃甜食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皮膚過敏、食物過敏、鼻子過敏等都是幼兒常見的過敏問題,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和台灣的生活環境也有相關,想要根治實屬不易。
『陸』 春夏季幼兒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
春夏季幼兒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
春夏季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細菌、病毒也隨之活躍起來。而寶寶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所以一些疾病便容易在這些時節來襲和肆虐。那麼,寶寶最容易遭遇哪些疾病?寶媽們又該如何預防和應對?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春夏季幼兒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的知識,歡迎閱讀。
春夏季幼兒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
寶寶多病原因
1、幼兒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成熟,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時期。
2、從呼吸道的解剖結構來看,幼兒上呼吸道粘膜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狹窄、功能不健全,特別容易受到侵害。
3、上呼吸道直接與外界相連,正常情況下,咽部有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寄生,當突然受涼、情緒不好、抵抗力低下時,局部組織極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害,引起炎症。
4、幼兒對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較差。
寶寶常見疾病及預防
春夏交替,細菌、病毒活躍,為了讓寶寶健康度過,媽媽應早知道以下病症,做好防護措施。
1、水痘
水痘是嬰幼兒或較大一點的兒童易患的一種輕症急性的傳染病,傳染性很強,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
預防措施:
1、接種水痘疫苗。
2、若發現患兒,及時作好隔離工作,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結痂變干後為止,對密切接觸兒檢疫21天。
3、經常給幼兒洗澡、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手要勤洗、指甲勤剪,堅持體格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4、活動室、卧室要勤通風,並對所有的玩具及其它用品要徹底清洗,然後用紫外線消毒。
5、提醒家長不要帶患兒去公共場所。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預防措施:
1、教育兒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
2、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
3、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經常通風換氣。
4、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5、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發現有類似症狀後,要採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消毒處理。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見於兒童的急性的傳染病。病毒附在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口和鼻的分泌物中,以飛沫傳播為主,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均可以傳播,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散發,冬春季為流行高峰。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常在幼兒園中流行。患病後可獲終身免疫。
預防措施:
1、對患兒用過的日用具、被褥及時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2、最有效的方法是接受預防疫苗注射。
3、若發現患兒,及時作好隔離患兒工作。直至腮腺腫完全消失,待痊癒後,須持區級以上醫院或保健站開證明方可返園,對密切接觸兒檢疫21天,檢疫期間保健醫對患兒所有班應加強晨、午檢,早期發現病人,及時隔離,隔離期不能接受或轉出兒童。
4、室內要通風換氣,多喝開水,可用淡鹽水嗽口,被褥要曬洗、用具每日消毒。
5、在腮腺炎高發期間,提醒家長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不接觸腮腺炎病人。
4、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的傳染病。它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范圍廣泛、發病率高的特點。
預防措施:
1、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注射甲肝疫苗。
2、做好肝炎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
3、做細早接待工作,經常向家長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取得家長密切配合,及早發現患病幼兒。
4、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要求,執行飲食衛生「五四制」及廚房工作八項衛生要求。切斷由食品引起感染的途徑。
5、遵守幼兒園衛生消毒、隔離制度,做好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工作。
6、如有患病幼兒,要及時隔離。隔離患兒不得少於30天。隔離期滿,連續二次肝功能正常,並由區級以上醫院、保健站開據證明,方可返園。接觸兒檢疫42天,檢疫期間不再辦理出入園手續。
7、對患兒的排泄物、餐具、玩具、用具、衣物被褥等接觸的物品和所在班級進行全面消毒。
5、濕疹
濕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它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多形性、彌漫性、對稱性的損害,表現為針頭大小的丘疹、皰疹,往往彌漫聯合成片,件劇烈騷癢。
預防措施:
1、培養幼兒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提供穿寬松、柔軟、無刺激性的衣物。
2、勤洗澡、換衣,保持皮膚和衣物乾燥,及時更換浸濕的衣物、被褥等。
3、對於患濕疹的'幼兒要仔細擴理、觀察、配合家長積極找出導致濕疹的原因,患病期間,避免刺激性食物,不用熱水洗燙,避免用肥皂,監督幼兒不讓其搔抓。
幼兒常見病及預防措施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 等診斷名詞,也可簡稱「上感」。
(一)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清鼻涕,鼻塞,噴嚏等,也可能流淚,微咳或咽部不適,可在 3~4 天 內自然痊癒 有時淋巴結稍腫大,發熱可持續 2~3 日至 1 周左右,且易引起嘔吐及腹瀉。體溫可達 39~40°C或更高,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慾銳減,睡眠不安等。
(二)預防措施
1、積極鍛煉:睡覺時多開窗戶,堅持用冷水洗臉,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多參加戶外和體育運動等。
2、增加營養:做到飲食均衡,增強免疫力。
3、隨時增減衣服:小兒熱愛運動,在運動出汗後,應及時更衣。
4、避免交叉感染和病原播散:接觸病人後要洗手,若病情嚴重,在托幼機構及醫院中應穿隔離衣,在家庭中患者避免與健康的人接觸。
二、維生素 D 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又稱「軟骨病」,是嬰幼兒常見的營養缺乏症。
(一)症狀
一般表現為嬰幼兒煩躁愛哭,睡眠不安,食慾不振,夜間多汗,肌肉鬆弛,發育遲緩。骨骼畸形表現為顱骨軟化,頭呈方形,骨囟閉合過晚。胸廓骨骼軟化,使 胸骨前凸,形如「雞胸」,或內陷呈「漏斗胸」。
(二)護理與預防
佝僂病患兒體質較弱,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傳染病,多曬太陽,按醫囑補充維生素 D 及鈣劑, 用量需遵醫囑,不可濫用。多讓幼兒在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吃新鮮蔬菜。按時加食蛋黃,適當補充維生素 D 和鈣,並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胃腸道疾病以及肝膽疾病,以促進機體對維生素 D 和鈣、 磷的吸收和利用。
三、缺鐵性貧血
它是兒童時期的多發病,6 個月至 3 歲嬰幼兒發病率最高,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占 7 歲以前幼兒發 病的 1/3 以上。主要是因為體內缺鐵,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所致。
(一)症狀
由於缺鐵使紅細胞數目,特別是血紅蛋白含量低於正常人,故患兒面色蒼白,口唇、耳垂、結膜、 指甲床等處均缺乏血色。患兒因腦組織長期供氧不足,精神不振和食慾減退。不僅嚴重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而且也會因長期貧血影響幼兒智力的發展。
(二)預防
提倡用母乳喂養嬰兒,並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助食品,如蛋黃、肉末、肝泥等。注意維生素 C 的補充,因為維生素 C 可提高機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及時治療胃腸道慢性出血等各種疾病。糾正幼兒挑食、偏食的習慣。
四、腹瀉
腹瀉是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也是許多其他疾病的並發症。嬰幼兒腹瀉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一)症狀
腹瀉症狀輕的一日瀉數次至十餘次。糞便黃色或黃綠色,呈稀糊狀或蛋花樣。體溫正常或低熱, 一般情況尚好,不影響食慾。腹瀉嚴重者一日瀉十至數十次。糞便呈水樣,有黏液。食慾減退,伴有頻繁嘔吐。嚴重時出現高熱、呼吸障礙、嗜睡和昏迷,甚至發生驚厥,危及生命。
(二)護理與預防
注意每次便後用溫水給患兒清洗臀部。不要讓腹瀉的幼兒挨餓,飲食上應少食多餐,烹調宜軟、 碎、爛。要注意搞好飲食和環境衛生,以防感染。飲食要定時定量,添加輔食時應循序漸進,不宜過多、過急。細心照料嬰幼兒,避免腹部著涼。
五、齲齒
齲齒俗稱「蟲牙」,是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一種慢性疾病。
重點要抓好幼兒口腔保健工作,使幼兒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糾正幼兒睡前吃糖果、點心或其他甜飲料的習慣。睡前刷牙,使用含有一定量的氟化物牙膏,或使用其他防齲葯物,並定期開展齲齒普查,以便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六、痱子
痱子是夏季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因搔抓後發生感染而成膿皰或癤。
(一)症狀
痱子為針尖至粟粒大的紅色丘疹皰疹,好發於前額、頸、腳、腰、背等處。有癢、刺痛、灼熱感。 氣候涼爽時,數日內即可乾涸、脫屑、不留痕跡。
(二)預防
保持室內通風,採用防暑降溫各種措施。保持皮膚清潔,隨時為幼兒揩去汗液。夏季每天至少給幼兒洗兩次澡,洗後用痱子粉撲擦皮膚。
七、蛔蟲病
蛔蟲病是幼兒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
(一)症狀
輕者無症狀,大量蛔蟲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厭食、偏食,而致營養障礙。表現為幼兒面黃肌瘦、 貧血、生長遲緩等。也可有陣發性臍周腹痛、嘔吐症狀。當蟲體過多,特別是服用不足量的驅蟲葯, 可激惹蛔蟲鑽入膽管(膽道蛔蟲病)、闌尾(蛔蟲性闌尾炎)或其他部位,引起腸道梗阻、炎症、穿孔等嚴重並發症。
(二)預防措施
改善環境衛生,講究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食前便後洗手,不吃不潔凈的瓜果及生菜。開展普查 普治,每年可選擇秋冬季集體用驅蛔葯一次。推行糞便無害化處理,消滅蛔蟲卵。
八、蟯蟲病
(一)症狀
當雌蟲移至肛門周圍產卵時,可引起肛門和會陰部奇癢,由於搔傷,可使局部皮膚糜爛。偶爾可 侵入鄰近器官,引起異位並發症,如闌尾炎等。雌蟲產卵多發生於幼兒夜間入睡後。此時幼兒往往哭 鬧不安、夜驚。
(二)預防
提倡幼兒穿封襠褲睡覺,飯前便後洗手,糾正吮手指的不良習慣,常剪指甲,勤洗會陰部,勤換 洗內褲和被褥。因蟯蟲壽命很短,一般僅兩個月,只要避免重復感染即可自愈。
幼兒常見傳染病及預防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感患者是主要傳染源,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排出病毒,經呼吸道感染他人。此病傳染性很大,四季均可流行。
(一)護理與預防
高熱時應卧床休息。幼兒居室要有陽光,空氣新鮮。多喝開水。飲食應有營養,易消化。
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平時加強體育鍛煉,讓幼兒多曬太陽,參加戶外活動。衣著要適宜,天氣驟變時,應及時給幼兒添減衣服。冬春季不去或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居室要定期消毒。要保持幼兒活動室、卧室的空氣新鮮。
二、麻疹
麻疹是幼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患過一次麻疹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一)護理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宜讓風直接吹著患兒。多喝溫開水及熱湯,促進血液循環,並有助於皮疹出透。食物應富於營養,易於消化,不必過於忌葷和忌油,特別是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以免病中或病後發生維生素缺乏症。要經常注意皮膚、眼、鼻和口腔的清潔,以免發生並發症。
(二)預防
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或注射胎盤球蛋白、丙種球蛋白,使人體產生自動免疫或被動免疫。做好患兒的隔離消毒。醫務人員及家屬接觸患兒後,不應立即接觸易感幼兒,避免傳染。
三、風疹
常見於冬春兩季,患兒多為 2~5 歲兒童。風疹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傳染性較小。患過本病以後,可以獲得終身免疫。
(一)護理
發熱時應卧床休息。室內保持空氣清新,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注意皮膚清潔,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
(二)預防
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乾燥結痂為止。沒出過水痘的幼兒要避免和患兒接觸。接觸者檢疫 21 天。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流行於冬春兩季。患者愈後可獲終身免疫。
(一)護理
患兒應卧床休息。多喝開水,應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以減輕咀嚼時的疼痛。多用鹽開水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腮部疼痛時用熱敷或冷敷。體溫太高可用退熱葯。同時要預防並發症的發生。
(二)預防
隔離患者保護易感兒,接觸者可用板藍根沖劑預防。
六、手足口病
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多發生於 5 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
(一)預防
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要講究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飯前便後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