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生物有什麼知識點
1.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 生物的特徵: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准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 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
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
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13.做完實驗後,要把小動物(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
14.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實驗中,使這兩種環境中除(光照)外,濕度、溫度等其他
條件都相同。也就是說,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這個實驗中的(變數)。
15.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例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陰暗)、(
明亮)兩種環境,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是對照實驗。
16.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還有(競爭)關系,
如稻田裡的水稻和雜草;(合作)關系如螞蟻、蜜蜂等昆蟲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1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駱駝尿液少,體溫升到46°C時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0.(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
21.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22.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23.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4.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
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25.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叫做(生
物富集)。會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
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越多。
26.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27.(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28.使用顯微鏡:
一、取鏡和安放:
1、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一隻眼注視(目鏡內),另一隻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6、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
一定要看著物鏡。)
7、一隻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潔收鏡: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凈。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擦鏡紙
)。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
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29. 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
數。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大,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小,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多)。
30.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用從生物體上的薄片製成;(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塗抹製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製成。這三
種玻片標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臨時的。玻片標本的製作,需要載玻片和蓋玻片。 贊同
1| 評論
2011-10-25 12:58 wkjjk | 二級
這個行不?不行跟我講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一、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葯;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9、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葯上使用
10、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11、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12、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
3、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4、幼根的生長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
6、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
7、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8、花的結構(課本102)
9、傳粉和受精(課本103)
10、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胚珠——種子 子房壁----果皮(與生活中果皮區別)。
11、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3、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5、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6、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於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4、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用來構建之物體;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第五章 綠色植物是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中耕鬆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於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與生產生活關系: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見課本131)
5、光合作用(130頁)和呼吸作用(125頁)公式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植被覆蓋率低,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3、我國森林覆蓋率16.55%,
4、我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5、熱帶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綠色工廠」----綠色植物。
2. 江蘇泰州初一生物是什麼版本的
江返缺蘇泰州初一生物學教材使用的是《新課程標准》版本,該教材主要虧余關注認知、實踐、探究等理漏空辯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 初中生物都學什麼呢
七上:生物的基本特徵、顯微鏡、細胞、生物的生活環境、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和作用、呼吸作用、
七下(最難的一本):食物的營養成分、消化和吸收、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心臟、血管、尿的形成和排除、汗液的形成與排出、人體激素調節、神經調節、人體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視覺、聽覺、其他感覺)、人體的免疫功能、傳染病、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上:動物的運動、動物的行為(包括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物種的延續就是講植物、動物、人類的生殖和發育,包括受精、傳粉、青春期、染色體、遺產變異等。
八下:動物的主要類群[包括環節動物 (例:蚯蚓)、節肢動物 (例:蜘蛛)、魚類、鳥類、哺乳類]、病毒、細菌、真菌、生物的分類(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
(看起來多,其實只有60多頁)
4. 初一的生物知識點有什麼
初一生物上冊復習資料
第一章、周圍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體和無生命的物體組成的。
2.生物——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
3.地球上的植物約有3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
4.生物的主要類群:植物、動物、微生物
5.生物的生命現象:(1)生物體有一定的結構(2)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3)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4)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5)生物體對外界的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6)生物體都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6.生態因素——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7.生態因素可以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等必須適應環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響環境(3)生物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9.生物學——我們把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叫做生物學。
10.生物學與人類的關系:(1)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衣食住行都與生物有關(2)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熱點問題離不開生物學
1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二章、探索生命
1.中學常用的顯微鏡主要是單筒式光學顯微鏡。
2.顯微鏡使用的注意事項:
(1)取送方法——取送顯微鏡一定要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一隻手提著顯微鏡。
(2)鏡頭的保護——鏡頭平時放在顯微鏡箱內的專用盒內,課裂慧檔間要用專用的塑料袋或布袋隨時罩好。鏡頭臟了,只能用專用的擦鏡紙擦拭,擦拭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擦。
(3)粗、細准焦螺旋的使用——在調節粗、細准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著鏡筒緩緩下降。否則有可能砸壞物鏡和玻片標本。
(4)轉換器的使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用手指扳物鏡碧賀,這容易使鏡頭松動,影響觀察效果,應該手指握准轉換器的邊緣轉動。
(5)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調節顯微鏡入射光線強弱的,強光時應選用小光圈,弱光時應選用大光圈。
(6)反光鏡的使用——通過調節反光鏡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線照亮觀察物。強光時應使用平面鏡,弱光時應使用凹面鏡。
(7)計算放大倍數——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數。
3.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1)對光——①選擇目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②把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③轉動反光鏡,從目鏡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視野
(2)觀察——①從報紙上選一個漢字或一個字母,將其剪下,製成臨時玻片標本②將載玻片放到載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轉動粗准焦螺旋,將物鏡靠近載玻片,眼睛要看物鏡,以免損壞鏡頭④再調節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為止,最後用細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注意: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將周圍的物象移至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動)
4.判定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移動載玻片,轉動物鏡。
5.實驗中,換用高倍鏡後,視野中的細胞數量減少,視野亮度變暗。應調節遮光器使用大光圈,調節反光鏡使用凹面鏡。
6.實驗:臨時玻片標本的製作:
(1)凈——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蓋玻片擦拭乾凈
(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自來水
(3)取——用鑷子夾取生物材料
(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紙吸去多餘的水。
(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標本全部。染色後用干凈的吸水紙將臨時玻片標本擦拭乾凈。
(注意:製作臨時玻片標本,取材必須薄而透明;嚴格按正確方法蓋蓋玻片,防止出現氣泡)
7.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得出結論
8.假設——假設是對問題的一種可能的解釋,雖然不是事實但也不是毫無根據的猜想。
9.實驗——實驗是驗證假設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等方面。在實施計劃時,應根據計劃,通過進一步觀察、調查或實驗,記錄一段時間內的實驗相關數據的現象。
10.實驗變數——實驗中可變化的因素。在實驗中,水、光、溫度、時間、體積等都可能是實驗變數。在一次實驗中,可以有一個變數,也可以有多個變數。
11.對照實驗——除了實驗變數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設計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12.在科學探究中,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是基礎;觀察、實驗、調查等是獲得事實和證據的多種途徑;推理、判斷等是得出結論的重要過程。
13.科肆亂學態度:在科學探究中,要善於與他人交流合作,堅持實事求是,任何時候不能修改實驗數據,當科學探究的結果與原有的知識發生矛盾時,應大膽的修正原有的知識。
第三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各種植物細胞的結構基本相似)
2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識圖——課本33頁,圖3-2)
(要求:識別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說出這些結構的基本功能)
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液泡 線粒體 葉綠體
功能 保護細胞內部結構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保持細胞內部的相對穩定 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含有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 只有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中央大液泡含有細胞液,與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有關 與呼吸作用有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3.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4.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質。
6.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作用:遺傳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在每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能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生物體的形態和生理特徵。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細胞核在生物的遺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結構的關系是: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7.實驗: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玻片標本
(1)製作步驟:凈、滴、取、浸、展、蓋、染
(2)注意事項:撕取洋蔥鱗片表皮不宜過大,以長、寬約為0.5cm為宜。為防止撕下的材料捲曲,可事先在取材料處用解剖刀劃出一個長、寬約為0.5cm的區域,用鑷子夾住一角,就可撕下邊緣整齊,大小合適的材料了。
(3)觀察結果:洋蔥鱗片表皮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和中央大液泡的)由於細胞膜太薄,線粒體太小,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
8.實驗: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
(1)製作步驟:凈(擦拭玻片,涼開水漱口)、滴(生理鹽水)、取(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取)、浸、蓋、染(碘液)
(2)注意事項:使用涼開水漱口,防止有食物殘渣混入,影響觀察效果;用生理鹽水可保持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不變形。因為人和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在清水中容易吸水變形。
第四章、生物體的組成
1.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
2.細胞分裂的過程:(1)出現染色體(其中的遺傳物質已加倍)等結構(2)染色體排列於細胞中央(3)每條染色體從著絲粒一分為二(平均分成兩等份),並向細胞兩端移動(4)細胞質一般也平均分成兩等份,這樣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3.細胞生長的過程:剛分裂產生的子細胞體積很小,隨著從外界吸收的物質不斷積累,許多小液泡逐漸長大,合並為一個大液泡,細胞就由小長大。細胞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生長,成熟的植物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4.生物體的生長現象與生物體細胞的數目增多、體積增大有關。細胞數目的增多是細胞分裂的結果,細胞體積的增大是細胞生長的結果。細胞體積的大小和體積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
5.細胞分化——分裂後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
6.組織——形態相似、結構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細胞群
7.植物體的主要組織:
名稱 保護組織 輸導組織 基本組織 分生組織
分布 葉片與果實的表皮 根莖葉中的導管、篩管和葉脈,花柄與果柄 子葉、胚乳、葉肉、果肉等 莖的頂端
功能 具有保護功能 輸導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 貯存營養 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他組織
8.人體的基本組織:
名稱 上皮組織 肌肉組織 結締組織 神經組織
分布 皮膚表層、口腔黏膜與消化道黏膜等 骨骼肌與平滑肌 血液、淋巴、脂肪、骨骼等 腦、脊髓和全身神經
功能 保護、吸收 運動 營養、連接、支持和保護 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9.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
10.綠色開花植物的六種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11.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12.系統——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結構,叫做系統。(人體有八套系統,每個系統都有一系列的器官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13.人體的各個系統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密切配合、協調統一,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14.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15.單細胞生物——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
16.單細胞種類繁多,廣泛分布於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
17.單細胞生物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18.草履蟲的形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
基本結構:表膜(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此外還有食物泡、伸縮泡等結構
生活環境: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和污水溝中
形態特徵:體長150~300微米,像倒轉的草鞋,全身布滿纖毛
運動方式:依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主要食物:細菌和單細胞藻類。有凈化污水的作用。
生殖方式:細胞分裂
19.單細胞生物也能趨利避害,適應環境。草履蟲對食鹽、冰塊等有害刺激會作出逃避反應,對於肉汁等有利刺激會作出趨向反應,對光線刺激不敏感。
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結構:種子由胚和種皮組成。胚由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組成。(識圖——55頁)
(要求:識別種子的基本結構,說出這些結構的基本功能)
2.胚是新植株的幼體。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
結構 主要功能 發育時的變化
種皮 保護 脫落
胚 子葉 貯藏營養,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 營養消耗完就脫落
胚芽 發育成莖和葉 迅速生長
胚軸 連接子葉、胚芽與胚根 連接根和莖
胚根 發育成根 迅速生長,首先突破種皮
3.種子萌發的條件: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界條件(足夠的水、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4.根尖的結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識圖——60頁,圖5-3)
(要求:識別根尖的基本結構,說出這些結構的基本功能)
比較項目 根 冠 分生區 伸長區 成熟區
結構 細胞大小 細胞體積較大 細胞體積較小 細胞體積較大 細胞體積較大
細胞形狀 形狀不規則,排列不整齊 近似正方型 長方形 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功能 保護其他結構 分裂產生新的細胞,是根生長的關鍵部位 細胞迅速伸長,使根尖的長度不斷增加 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5.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
6.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長、向水生長和向肥生長的特性。
7.根的功能:固著、支持、吸收、輸導、貯藏
8.水對植物的重要性:(1)水是植物細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動都需要水的參與(3)水有助於維持植物一定的姿態
9.合理灌溉:(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2)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需水量也不同
10.根是陸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的吸水能力最大。
11.根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小於根細胞細胞液濃度時,根細胞吸水(打蔫的蔬菜泡在清水中變硬挺)
當外界溶液濃度大於根細胞細胞液濃度時,根細胞失水(施肥過多引起燒苗)
12.植物的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時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
13.植物生長需要的無機鹽及其功能
氮肥——枝繁葉茂(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的繁茂)
磷肥——碩果累累(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花的開放、果實和種子的成熟)
鉀肥——莖桿健壯(促進糖類的形成和運輸,使莖桿健壯)
14.芽是未展開的枝或花。
按發育情況劃分: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按著生位置劃分:定芽(頂芽、側芽)和不定芽
15.枝芽的結構:幼葉、芽軸和芽原基(識圖——68頁,圖5-7)
16.枝芽發育成莖:幼葉發育為葉,芽原基發育為新芽,芽軸逐漸伸長,枝芽發育成莖
17.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識圖——69頁,圖5-8)
芽的結構和發育
結構名稱 將來發育為
花芽 花
枝芽 枝或莖
幼葉 葉
芽原基 新芽
芽軸 伸長為莖
導管和篩管的分布和功能
結構 分布 功能
導管 木質部 輸導水和無機鹽
篩管 韌皮部 輸導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
莖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名稱 功能
樹皮 外側部分主要起保護作用,內側韌皮部有輸導作用
形成層 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
木質部 具有很強的支持力,內部導管有輸導作用
髓 具有貯藏營養的功能
18.植物莖的功能:連接、支持、輸導、貯藏、生殖
19.實驗:莖的輸導功能——被染紅的是輸導水和無機鹽的導管。木質部被染成了紅色。
20.結瘤的形成原因:有機養料通過韌皮部里的篩管向下運輸時受到阻礙,大量積累在剝去樹皮的缺口上端,此處細胞迅速生長形成結瘤。
21.影響植物開花的因素:溫度、光照
22.花的結構: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識圖——74頁,圖5-12)
結構 花柄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功能 輸導水和
養料,將花連接在植物的莖上。 著生花的其
他結構,使
花連接為一
個整體。 保護
未開
放的
花。 保護花中
的花蕊,吸
引昆蟲前
來傳粉。 包括花絲和
花葯兩部分。
成熟的花葯
可產生花粉。 包括柱頭、花柱和子
房,子房內含有胚珠。受粉後,胚珠發育為種子,整個子房發育為果實。
23.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因為它們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
24.雄蕊和雌蕊都具有的花稱為完全花,如桃花、梨花、蘋果花等
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稱為單性花,如黃瓜、絲瓜等(雄花不結果)
25.果實與種子的形成:開花——花葯成熟產生花粉——傳粉(受粉)——受精——產生果實——形成種子——果實成熟——種子成熟
24.果實的結構:果皮、種子
25.果實的發育過程
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實
胚珠 珠被 種皮 種子
受精卵 胚
受精極核 胚乳
26.常見的果實:小麥、玉米、向日葵的子粒,西瓜、葡萄等水果
常見的種子:蠶豆、綠豆、西瓜子、杏仁、芝麻等
第六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
17世紀,范•海爾蒙特發現水是植物生長的因子。(光合作用需要水)
18世紀,普利斯特萊發現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長的因子,而且植物可以釋放出氧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產生氧氣)
近代科學家研究發現,只有在有光的條件下,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
3.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4.葉片的結構:表皮、葉肉、葉脈(識圖——83頁,圖6-5)
葉片的結構與功能
結構 表皮 葉肉 葉脈
上表皮 下表皮 氣孔 柵欄層 海綿層
功能 具有角質層,保護葉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葉內水分散失 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細胞排列緊密且整齊,細胞里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細胞排列比較疏鬆,細胞里含有較少葉綠體 輸導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支持葉片
5.製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玻片標本:
(1)將材料平放在載玻片上
(2)一手固定材料,另一手持兩片雙面刀片,頓齊刀口,與材料成垂直,連續切下數片
(3)將刀片放在培養皿中的清水中稍一晃動,切片即漂浮於水中
(4)挑選透明的薄片製成葉片橫切面的臨時玻片標本
6.葉片是綠色的原因:葉片的葉肉細胞和保衛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又含有綠色的葉綠素。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是葉片呈現綠色的主要原因。
7.葉綠素的功能:吸收光能,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8.在一定強度的光照下,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
9.葉綠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10.葉綠素在一定條件下分解:溫度低,光照強度不足,葉片老化(出現黃色葉片)
11.實驗:光合作用產生澱粉
暗處理的原因:使實驗用植物葉片中的澱粉除去,從而使實驗結果更可靠。(被轉移或消耗)
部分遮光原因:使有光和無光的部分形成對照。(兩面遮光)
酒精脫色原因:使用酒精將葉綠素融去,便於顯色和觀察。脫色至葉片呈黃白色停止
實驗步驟:(1)暗處理,一晝夜(2)選擇嫩葉,部分遮光(3照光,約30分鍾(4)取下紙片(5)水浴加熱,酒精脫色至葉片呈黃白色(6)清洗葉片,滴加碘液(7)顯色
12.澱粉遇碘,在有水的條件下變藍色。
13.實驗: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驗證生成氣體為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迅速插入試管內,細木條能夠重新燃燒起來
14.氧氣能夠助燃,支持燃燒。
15實驗: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碳酸氫鈉溶液可以產生二氧化碳,所以a組生成的氧氣多。
16.呼吸作用:植物細胞內的線粒體吸收氧氣,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能量的過程。
17.植物體的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只有含有葉綠體的細胞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18.實驗: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1)石灰水遇二氧化碳變渾濁(2)使用黑色塑料袋,防止植物在有光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產生的二氧化碳。
19.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可以滅火。
20.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增產:
(1)延長光照時間(2)提高環境溫度(3)及時灌溉(4)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21.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增產:
提高呼吸作用:有利於根部的生長和無機鹽的吸收(方法:提高溫度、氧氣充足)
降低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增加有機物的積累,使果實中營養物質的含量高(方法:適當降低夜間溫度,減少氧氣,減少含水量)
22.果蔬保鮮方法:降低溫度、減少氧氣含量、減少細胞含水量。
23.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溫度、氧氣、水。
24.種子萌發時,呼吸作用旺盛,產生足夠的能量使細胞分裂與生長,吸收水分。所以,種子萌發的條件與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有關。
第七章、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們生活環境的總稱
2.綠色植物參與能量傳遞與物質循環
3.人類的食物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綠色植物。動物的食物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綠色植物。
人類的能量來源 :陽光→植物→(草食動物)→人
草食動物的能量來源:陽光→植物→草食動物
肉食動物的能量來源:陽光→植物→草食動物→肉食動物
雜食動物的能量來源:陽光→植物→(草食動物)→雜食動物
4.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小麥、玉米、水稻
5.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影響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使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相對平衡
6.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7.蒸騰作用:綠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
8.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重要意義:(1)促進根對水的吸收及運輸(2)促進溶解於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3)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避免因強光照射而灼傷
9.水循環的動力是光能
10.森林與人類生存的關系:(1)森林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2)森林參與氧循環和水循環(3)森林美化環境有利健康
11.森林與動物生存的關系:森林為動物提供棲息地與食物來源
12.植樹節——3月12日(1979)
5. 初一生物知識點有哪些
初一生物知識點有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初中生物怎麼學
聽課的時候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新課的時候,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
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出示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准備閱讀提綱,這個提綱可以根據課後習題來列,然後以此有目的的閱讀相關課文,以便抓住重點,使自己讀有所得。
聯系實際閱讀聯系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對水分的吸收一節時,可思考一下植物的根是在什麼情況下,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
一次施肥太多時,為什麼會發生燒苗。帶著問題閱讀有關的內容,會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細胞的結構。
6. 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
1. 初中都有哪幾門課程,中考考哪幾門
各個地區的考試科目不一樣,需要根據所在地區而定。
以北京為例:
必考科目:語文(100分)、數學(100分)、英語(40(聽口)+60(筆試)分)、體育(30(考試)+10(平時)分)。
選考科目: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生物化學(兩科一起測試)、物理各100分。考生自主選擇三科,按分數高低分別乘以100%、80%、60%和實際的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和體育成績相加。
(1)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中招考試建議:
1、教材是學生復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舍「本」求利,會得不償失。即將備戰中考的考生需關注自我復習能力的培養,學會歸納語言點,理清脈絡。腦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識網路圖」,才能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得心應手。
2、中考單選題很少單純考查語法、語言知識,而側重體現語言形脊猜式與意義之間的緊密聯系,突出在真實的語境和交際情景中考查英語知識、語法知識,強調將英語知識提升為在語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閱讀理解中選擇的短文體裁多樣,題材豐富,如廣告、櫻猛型電子郵件、旅遊手冊、風土人情、科普文化等,話題源於生活,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上下文及語境猜測詞義的能力,以及在對文章的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把握語言材料的主旨和深層含義。
3、學生平時需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多利用一切機會聽聽英美人士朗讀的錄音材料,而且研究2015年的聽力題型,熟悉中考聽力題的語音、語調、語速,在考前一個月多聽模擬聽力試題。
在聽的過程中做到一看、二聽、三做、四查。聽前要瀏覽聽力試題,做到心中有數,聽時要沉著、冷靜,要精力集中、精神放鬆。學會抓住材料大意、側重關鍵詞,通篇考慮、合理推斷。第一步走穩,在後面筆試部分的答題過程中會更有信心,發揮出正常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2. 江蘇初中生學幾門課程
初一 數學 語文 英語 政治 歷史 生物 地理
初二 +物理
初三+化學 -地理 生物
3. 初中有哪些科目 在初中都有哪些科目
初中有以下這些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初中的課程科目較多,以語文、數學、英語科目為重點。
上面說的是三年制高中的科目,四年制高中以實際安排為准。
關於四年制高中(含課程部分):
2017年12月8日,在成都市錦江區舉行的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研討會上,聯合來自上海、山東、黑龍江、重慶等20多個省(直轄市)以及省內的70餘所初中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成都12所學校發起成立「四年制初中教育聯盟」。
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研討會是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指導下,由錦江區教育局、成都市教科院主辦,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承辦的。
本次研討會以「以學制改革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為主題,深入探討學制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學習交流、分享教育改革經驗,並設立了「四年制初中改革論壇」、「四年制初中課程展示」、「特色課程課堂教學展示及專家評課」等環節。
(3)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階段每天有六節課,而六節課中需要學生大量動腦的時間並不多,而進入初中,一天的課程會增加到七節,而學生會在初中接觸到比小學復雜許多的知識,例如語文的文言文,數學的代數與幾何,英語的系統語言學習等等,這都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思考,不能像小學邊聽聽邊玩玩。在初中,一些知識老師只會講解一遍,不會像小學一樣重復好幾遍。考試之前不會逐一復習。因此初中的學習課程、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與小學比起來有一個質的飛躍。
4. 江蘇蘇州的初一有幾門主課,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副課,分別是什麼(在線等,謝)
主課是數學,英語,語文;副科這里就不說了。把主課以及政治,歷史知神學好就行,為以後的中考打基礎!別的別管。
5. 江蘇中考考那些科目,各科分別多少分,總分是多少分
江蘇中考考試科目及考試總分設置:
中考錄取總分滿分為730分。語文、數學、英語滿分各為130分。物理、化學滿分各為100分。思想品德和歷史科目滿分為100分,其中思想品德部分和歷史部分各為50分。體育滿分為40分。英語滿分為130分(書面題100分,聽力題20分,口語測試題10分)。
(5)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江蘇中考考試注意事項:
1、溫馨提示:
家長接送問題:早、午、晚家長可以接送孩子到學校。家長一定要保證學生路上的安全、保證到校的時間,車輛不準停在大門口。每次考試結束後,除上廁所以外,均到本班指定地點候考。保持安靜,入場信號發出後入場,不用慌張。午睡的千萬別睡過點,家長盡量別睡,准時叫醒。
2、注意事項:
1)2B鉛筆至少2支。
2)水筆要檢查不能漏水,好不好用。
3)准考證和考生號要提前記下來,以備以後查分,領檔案,報到用。
4)允許家長在考場外陪考。
5)去考場的路上,如遇塞車,可出示准考證給交警,請求幫助。
6)監考老師發完試卷後,考生檢查試卷是否有殘缺、漏頁或字跡不清的情況,有就報告給監考老師。
7)檢查無誤卡在答題卡和試卷(2處都要填)相應位置填上姓名、考生號、考點校、考場號、座位號、並將考試用條形碼黏貼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8)開考信號發出後才能答題。
9)距離考試結束前15分鍾會有提醒。考生此時應檢查是否將答案填塗在答題卡上。
10)草稿紙必須保證完整,不得撕開,考後回收。
6. 江蘇初一學生都學什麼課啊
語數外這個是必須的,其次的地理和生物(這個初一、初二學的以後考試成績算中考分) 然後也沒什麼主客了,初一主要是這些了
7. 江蘇省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分別都有哪些科目
初一的科目有 語文 數學 英語 政治 生物 歷史 地理
初二多拉物理
初三多拉化學!!給點分謝謝!
8. 初一的科目有哪些
初一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學、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必考學習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生物學、地理、道德與法治、歷史。
其他學習科目:美術、體育、信息技術、音樂。
(8)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
而地理、生物、歷史會在七年級開設,物理會在八年級開設,化學會在九年級開設。之所以初中課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仍然受到小學學習思想與習慣的影響,因此在初一並不適合開設物理,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並且需要初中數學知識作為鋪墊。
9. 初中一共有多少門課程分別是什麼
初一一共有11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地理,歷史,生物,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美術。
初二一共12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地理,歷史,生物,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美術,物理。
初三一共10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物理,化學。
(9)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初中(junior high school),是初級中學的簡稱。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級中學一般是指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是向高級中學過渡的一個階段,屬於中等教育的范疇。
教育目的:
獨立思考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進入初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
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
意志培養
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非智培養
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學習和培養,雖然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但非智力因素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它因素
影響初中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學習的習慣、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
10. 初一、初二、初三各要學習哪些科目
一、初一要學習的科目:初一比小學多了幾個必考科目,除了語數英三科主科外,思想品德(政治)、地理、歷史、生物(生物就是小學的科學的一部分)、體育、全都要考(有的學校課程不同)。
二、初二要學習的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體育、音樂(10科)。浙江等省份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物理、生物、化學部分基礎內容)、社會(歷史、地理、政治)。
三、初三要學習的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10)江蘇初中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初中的學習任務: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
而地理、生物、歷史會在七年級開設,物理會在八年級開設,化學會在九年級開設。之所以初中課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仍然受到小學學習思想與習慣的影響,因此在初一並不適合開設物理,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並且需要初中數學知識作為鋪墊。
初中一天的課程會增加到七節,而學生會在初中接觸到比小學復雜許多的知識,例如語文的文言文,數學的代數與幾何,英語的系統語言學習等等,這都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思考,不能像小學邊聽聽邊玩玩。
在初中,一些知識老師只會講解一遍,不會像小學一樣重復好幾遍。考試之前不會逐一復習。因此初中的學習課程、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與小學比起來有一個質的飛躍。
7. 江蘇初中生物新課標內容是什麼
1、構建課程新體系
《生物課程標准》的內容標准打破了原有的學科體系,不追求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構建起全新的「人與生物圈」課程體系,精選和串聯了十大主題,即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健康地生活。
2、突出三大新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實施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 、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標准》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3、架構三維新目標
新課程不僅強調知識和技能,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內化的過程,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作用比知識、能力的作用更重要,更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
二、把脈新教材
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構建的「十大主題」新教材體系,在組織知識內容時考慮到學生知識發展的規律,借鑒了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由宏觀到微觀、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由學生自身或身邊問題、現象開始,通過學生的探究、思維、信息加工整理、擴展應用等過程,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作為生物教師只有心懷新理念、貫通新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才有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學因升學,與新課標若即若離;初中生物也因升學,實施新課標沒精打采!
1、找准初中生物的位置:
⑴、生物課標要求
《生物課程標准》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生物科學研究在20世紀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如克隆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這標志著21世紀人類將進入生物科學技術的新時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顯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生物科學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
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教好初中生物課!
⑵、高中階段的重要基礎
四星及以上高中選修生物人數越來越少,成績好的學生選修生物較少,市縣生物高考高分率與主要學科比相差較大等,都和初中生物基礎未打好、學生從初中就畏懼生物、對生物沒興趣有很大關系。
⑶、初中生物學的社會責任
現在的初中學生都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絕大多數農村學生,都將成為未來新農村的建設者。如果都是生物盲,將來能指望他們給子孫後代留下青山綠水?
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熟悉生物學基本原理,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站在「人與生物圈」的高度,賦予他們以莊重的責任感、使命感,使他們明白:人類就是「地球的當家人」,他們還會不計後果地破壞我們「唯一的家園」嗎?
2、實施有效教學的理性思考
⑴、大力開展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性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源於科學探究的思想,可以說是探究性學習模擬了科學探究的方式,只是簡化一些而已。
限於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中所要求開展的探究活動,一般都比較淺顯,如果僅從掌握知識的角度來看,也許只需要幾分鍾就能講清楚,從表面來看,似乎降低了傳授知識的效率。但是,通過活動,可以讓他們去體驗、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
⑵、理解關愛學生,倡導新型師生關系
新的教材從「以學科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已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有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才能獲得學生愛戴和尊敬。理解、關愛學生,就會盡心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誠然,初中生物作為一門非中考科目或是超低分的中考副科,學生學習動力不會很強,但學生對生物有著獨特的興趣。我們應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挖掘教材內容、基於學生生活實際、基於學生認知水平,引導學生探究活動,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體驗中學習生物學知識。
⑶、精講精練,追求高效課堂
最持久的促進學習的力量在於知識本身,生物科學走向生活的節奏加快,因此,生物教師要有較寬的知識視野,及時汲取新鮮學科前沿知識,精心備課,用生活化的生物科學知識吸引學生;此外要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各種課程資源,如池塘、農田、公園、動物園、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醫院、防疫站等等,讓學生走進自然、社會這個大的生物課堂,使學生感到生物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鑒於目前生物學科不參加中考現狀,生物作業應力求在課堂上完成,不佔用學生課余時間。難題師生共同完成,容易的留給學生獨立完成,減少學生畏懼感,提高做生物作業的興趣。
8. 江蘇蘇州地區初一學不學物理、化學、生物
生物初一學,物理初二學,化學初三學
9. 江蘇省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分別都有哪些科目
初一的科目有 語文 數學 英語 政治 生物 歷史 地游和理
初二多拉卜空物理型磨瞎
初三多拉化學!!給點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