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抓住教學重點初中生物

如何抓住教學重點初中生物

發布時間:2023-04-10 14:56:34

❶ 如何學好初中生物

要想學好生物並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但下面這五個方法你不得不掌握。即:會聽課、善閱讀、抓規律、歸納運用、觀察比較。 1.會聽課 課堂上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樣在大腦皮層上形成許多個興奮中心相聯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記憶痕跡。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授新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生物知識的學習有著本學科的特點,因此在聽課時我們應該做到如下三點: (1)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2)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3)生物進化、發展的觀點。在聽課時應該注意老師是怎樣運用這些基本觀點去分析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的。例如:在消化系統一章的教學中、注意老師如何分析各段消化道的結構,特別是小腸的結構與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聽課不是僅指用耳朵靜靜地聽教師傳授知識,還要求動靜結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直接參加者和實踐者,應積極主動地將耳聽、腦想、手動三者有機結合,才會更好更快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2.善閱讀 閱讀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良好的閱讀能力是順利地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最佳手段。閱讀時同學們可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出示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准備閱讀提綱,這個提綱可以根據課後習題來列,然後以此有目的的閱讀相關課文,以便抓住重點,使自己讀有所得。 聯系實際閱讀:聯系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如學習對水分的吸收一節時,可思考一下植物的根是在什麼情況下,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一次施肥太多時,為什麼會發生「燒苗"。帶著問題閱讀有關的內容,會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細胞的結構。 聯系課本插圖閱讀:課本內容包括知識系統、插圖系統、練習系統。同學們往往忽視有意識地查看插圖。在學習中應注意運用好插圖,把閱讀與識圖結合起來,邊讀邊看。如被子植物的雙受精過程.,通過抓識圖,先認識花粉的萌發,花粉管的形成和胚珠的結構圖,再認識雙受精作用圖,對雙受精的作用就容易理解了。這樣有利於理解課文內容,獲得感性認識,並能牢固記憶。概念原理重點讀:生物學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詞嚴謹、科學,必須通過思維活動加以錘煉,才能把握其本質內涵。如被子植物體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構成,其中「一般」是指絕大多數被子植物有這六種器官,少數不完全具有。因而在學習中應培養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3.孤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復雜、低級→高級、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 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質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 ②內膜向內折迭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基粒、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 ④基粒、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了。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也要遵循認知規律、大腦活動規律。如人的認識都是由淺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積累、逐步深入。學習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減數分裂過程的學習,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於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相區別等一並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把握。其實,生物學學習大體上也要遵循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等步驟,有規律地進行學習。如預習弄清知識結構,初步確定重點,找出疑難處,上課就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4.歸納運用 一本書的內容上完了,這本書中到底講了些什麼,你有沒有想過對它們進行歸納、概括呢?最好打破章節界限,列出一些標題,把各種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網路或體系。 例如,學了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排泄系統,可以列出如下標題:四大系統(循環、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陳代謝中有何作用,來進行綜合復習。又如,學了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可以列出標題: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包括對運動系統、對循環系統、對呼吸系統、對神經系統等)進行綜合復習。 綜合歸納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神經系統學習可按神經細胞、腦、脊髓、神經的順序關系學習,對生理、生長、發育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一點很重要。抓聯系,如神經細胞與腦、脊髓神經聯系點在於神經細胞分細胞體、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組成腦、脊髓灰質等;突起可以形成神經纖維,再組成白質、神經。抓特點,就是要抓重點抓主流。綜合歸納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是大雜燴,應該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如神經系統知識網路就可將神經節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覺器官或感受器一筆帶過。但復習則要全面不能遺漏。 靈活運用是學好學活生物的關鍵,認識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靈活運用知識才能記得牢,學了才真正有用。運用知識解理論題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後者正是中學生的薄弱環節,必須高度重視。學了生態學等知識後,可以在自家嘗試建設生態小區,發展庭院經濟等等。只要有心,生物學無處不在,無處不用,定能學好、學活。 5.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發育等等。要想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還必須做到「四有"必備,即: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有疑存。如觀察生物群落,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員、數量及其關系;順序從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有喬木。灌木——草本——苔蘚、地衣;有重點即通過解剖觀察、套袋實驗觀察等看動植物關系;觀察時多思考,如植物分層、錯落有致有何意義等。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應激性與適應性等等。比較時注意對比較對象全面了解,然後確定比較項目,並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了解。確定比較項目時過程不能太具體,而是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的反應前後變化,抓住此重點,有利於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內容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應激性與反射,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四綱心臟,動脈血和靜脈血。維生素與激素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用比較的方法復習,可以幫助我們弄懂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❷ 學好初中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要想學好生物並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但下面這五個方法你不得不掌握。

即:會聽課、善閱讀、抓規律、歸納運用、觀察比較。

1會聽課

聽課的時候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新課的時候,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

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生物知識的學習有著本學科的特點,因此在聽課時要有下面這三個觀點:

(1)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

(2)生物與環境相適應;

(3)生物進化、發展。

上課時要注意老師是怎樣運用這些基本觀點去分析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的。

例如:

在消化系統一章的教學中、注意老師如何分析各段消化道的結構,特別是小腸的結構與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2善閱讀

讀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閱讀時可以用下面這幾種方法:

出示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准備閱讀提綱,這個提綱可以根據課後習題來列,然後以此有目的的閱讀相關課文,以便抓住重點,使自己讀有所得。

聯系實際閱讀:聯系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

在學習對水分的吸收一節時,可思考一下植物的根是在什麼情況下,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一次施肥太多時,為什麼會發生「燒苗"。

帶著問題閱讀有關的內容,會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細胞的結構。

聯系課本插圖閱讀:課本內容包括知識系統、插圖系統、練習系統。同學們往往忽視有意識地查看插圖。如:

被子植物的雙受精過程。通過抓識圖,先認識花粉的萌發,花粉管的形成和胚珠的結構圖,再認識雙受精作用圖,對雙受精的作用就容易理解了。

概念原理重點讀:生物學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詞嚴謹、科學,必須通過思維活動加以錘煉,才能把握其本質內涵。如:

被子植物體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構成,其中「一般」是指絕大多數被子植物有這六種器官,少數不完全具有。

3孤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復雜、低級→高級、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

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質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②內膜向內折迭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基粒、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④基粒、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了。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也要遵循認知規律、大腦活動規律。學習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

減數分裂過程的學習,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於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相區別等一並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把握。

其實,生物學學習大體上也要遵循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等步驟,有規律地進行學習。

如預習弄清知識結構,初步確定重點,找出疑難處,上課就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4歸納運用

一本書的內容上完了,這本書中到底講了些什麼,你有沒有想過對它們進行歸納、概括呢?

最好打破章節界限,列出一些標題,把各種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網路或體系。

例如,學了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排泄系統,可以列出如下標題:

四大系統(循環、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陳代謝中有何作用,來進行綜合復習。

又如,學了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可以列出標題:

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包括對運動系統、對循環系統、對呼吸系統、對神經系統等)進行綜合復習。

綜合歸納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

神經系統學習可按神經細胞、腦、脊髓、神經的順序關系學習,對生理、生長、發育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抓聯系,如神經細胞與腦、脊髓神經聯系點在於神經細胞分細胞體、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組成腦、脊髓灰質等;

突起可以形成神經纖維,再組成白質、神經。

抓特點,就是要抓重點抓主流。綜合歸納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是大雜燴,應該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如神經系統知識網路就可將神經節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覺器官或感受器一筆帶過。

5觀察比較

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發育等等。

要想有效地發揮觀察,還必須做到「四有"必備,即: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有疑存。

如觀察生物群落:

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員、數量及其關系;

順序從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有喬木。灌木——草本——苔蘚、地衣;

有重點即通過解剖觀察、套袋實驗觀察等看動植物關系;

觀察時多思考,如植物分層、錯落有致有何意義等。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

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應激性與適應性等等。

比較時注意對比較對象全面了解,然後確定比較項目,並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了解。

確定比較項目時過程不能太具體,而是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的反應前後變化,抓住此重點,有利於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

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內容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應激性與反射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四綱心臟動脈血和靜脈血維生素與激素等等

❸ 初中生物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生物課

初中生物教師上好第一堂生物課技巧

第一堂課重點應不在於講課,可以把生活中一些常見現象與生物學聯系起來。

比如:讓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舌頭能不能捲起來,說明它與遺傳有關,或者讓他們看自己的鼻孔能否收縮,世界上只有10%的人能做到這個。還可以將一些動物趣聞之類的,告訴他們一些疾病的原因。

教學技巧

課堂學習氣氛不濃的局面,是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思考並在實踐中上必須解決的問題。而這首先要解決的是:向課堂教學要效益。

因為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它的有效性直接關繫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知識、能力的提升。可見尋求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生物教師教學活動中的根本目標,而有效課堂教學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健。

❹ 學好初一生物的四個步驟

生物是我們初高中必學課程之一,而建立良好的 生物 學習 方法 則是學好生物知識的前提,當然,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學好初一生物的四個步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好初一生物的四個步驟

①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後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②聽講

很多優秀學生的 經驗 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後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鍾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白白浪費掉45分鍾,反而在課下再花時間去完成轉化,此時已沒有老師的指導,只有課本上的內容,顯然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如此花雙倍或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就是常說的事倍功半。只要我們把主要功夫下在課上,那麼,課下的負擔也就會減輕,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提高,時間上也會更加充裕,這就是常說的事半功倍。所以,聽講這一步驟是極為關鍵的。

③復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復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就是說,剛剛學習完知識後,遺忘很快就開始,而且一開始遺忘得較多,過一段時間間隔之後,遺忘的發展越來越慢,遺忘得也就慢了。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該進行及時的復習,不要等到遺忘得差不多時,再進行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由於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們復習得越及時越好。

每天的復習一定要避免機械的重復,而應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知識的聯系和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述一番。

通過復習,加強了記憶,然後再來做作業,可以大大提高作業的效率,作業的困難、疑問、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過作業又可進一步運用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④ 總結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系、知識的系統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路的方法和綱要法。

總之,做好總結是我們學習常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通過總結,不但可以復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使知識連貫起來、綜合起來,使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系。這樣,就使我們能在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上來對待知識,就好像我們站在山頂上來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樣,不但能看清所有景點,而且能看清各景點間的關系。由於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來看待知識,我們也就有了駕馭知識的能力,就是說我們能靈活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了。

上述的預習、聽講、復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的學習常規,要在實踐中形成習慣,開始時可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見到成效,一但形成學習習慣,就會嘗到甜頭。正如: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

初中生物的學習建議

一、認真預習,專心聽講,做好筆記

1. 想收到好的聽課效果,就需要課前做好預習。

2. 上課專心聽講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關鍵。「聽講」是有技巧的,上課時要全神貫注,並思考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3. 筆記是簡化了的課文重點。聽課時,將老師講授的重點記錄下來,可加深印象,減輕考試復習的負擔。

二、歸納整理、對照比較、重視圖解

1. 充分理解專有名詞、現象原理和課本筆記,再將相關概念進行綜合分析整理。

2. 用心比較各種生物、現象之間的聯系和差異,進行分類歸納 初中語文,如此才能融會貫通。

3. 生物學有非常豐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圖片資料,配合圖片的說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現象的來龍去脈。

三、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一方面,生物學研究的東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東西,重在理解,切忌「死」記硬背!——活學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門生活科學,她來源於自然、源於生活。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知識就會「為我所用」 。——活用

四、人人動手、親自實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實驗教學是生物學主要特點。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實習、調查等探究活動,這些探究活動不僅能幫助同學們掌握知識,而且能夠使我們充分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愉悅,在科學態度、意志、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

五、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統領生物學的學習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可以更迅速更准確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以下生物學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 生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 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系,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一的關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

5.生物進化的觀點 生物界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 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 教育 、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動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能較大程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果。

提高初中生物成績的訣竅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從哪裡來?所謂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我們人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體,你知道多少呢?DNA親子鑒定、DNA指紋鑒定、DNA基因身份證、DNA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科技可以使樹發光;使植物體內含有動物蛋白,人吃了這樣的植物既能保證人的營養全面,又不會使人發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等等。不能否認興趣的有無在一定程度上與老師的教學是相關聯的。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 記憶方法 ,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學好初一生物的四個步驟相關 文章 :

★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學好初一生物的七大方法

★ 學好初一生物的四種方法 初一生物學習方法和技巧總結

★ 如何學好初一生物

★ 詳細的初一生物的學習方法

★ 初一生物學習的四種方法

★ 學好生物:初一下冊生物第四章知識點

★ 初一七年級生物學習方法及建議

★ 初一生物有效的學習方法

★ 初一生物很難學嗎?該怎麼學?

★ 怎麼適應初一生物的學習

❺ 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學如何把握教學大綱

作為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並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徵,按照大綱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同時要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等方面下功夫。現在就幾年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明確目的,激發學習動機。 根據學生的特點明確學什麼,目的是什麼?但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生物有點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生物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因為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所以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徵激發學習動機。 二、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解剖鯽魚的實驗過程中,學生認為解剖完了,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准備好硬紙板,在一定的位置寫上鯽魚各器官、系統的名稱。這樣通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觀察、分析思維,培養了學生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三、指導學生掌握生物學習的方法。 由於地方不同,學生對生物學理解就有著不同的認識。例如課前預習,尤其是生物實驗中的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三個一」:一、安放距桌邊一掌(5-7cm);二、對光要目(目鏡)物(物鏡)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線,光強用平面鏡,光弱用凹面鏡;三、觀察時標本對孔正中距離物鏡一厘米,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或雜質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准焦螺旋使物鏡升降,待能看見物體後調節細准焦螺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玻片標本即可找到。教師規范操作一步,邊講該步的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然後讓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規范操作快而且准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如用左眼觀察時,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轉動轉換器時,糾正扳物鏡的錯誤操作。用完顯微鏡擦乾凈外表,轉動轉換器,把目鏡和物鏡取下,反光鏡拌垂直,放回鏡箱。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從而顯學生才會對事生物課感興趣。四、即時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查。 如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探究種子成分、鯽魚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結構後,對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實驗進行考查,這個實驗既考查了顯微鏡的使用,又考查了臨時裝片的製作,也考查了對細胞結構的認識,為後面的生物實驗打下基礎。根據學生的操作進行綜合評價。這樣通過實驗考查,促使學生認真預習、復習、動手操作。做到人人過關。這樣對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生物課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五: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並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徵,按照大綱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同時要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等方面下功夫。

❻ 初中生物怎樣進行有效教學

何謂有效教學?即達到了預期的和生成的教學目標,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的教學。「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能夠有效「講授」、有效「提問」學生、有效地「激勵」學生。 一、有效「講授」 有效「講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準目標。首先要熟悉和理解生物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其次,要吃透教材,明晰教材的知識脈絡、邏輯結構及各個知識點、能力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情,明確每節課的三維目標。然後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思維特點及身理心理狀況的分析,再結合教學的重難點,找准切入點來進行有效教學設計,以學定教。 有效「講授」要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並形成相應的價值觀。 有效「講授」中,教師要注意要有效地「提問」並「傾聽」學生的滲辯侍聲音,使教學保持「互動」,有效地激發學生「投入」學習。 二、有效「提問」並「傾聽」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叢吵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 首先提問的時機要合適,要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適當視角作為提問的切入點。通常,應選在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處,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過渡點以及容易產生矛盾和疑難的地方。其次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分寸,注意難易適當。如果太難,致使大部分學生對問題茫然失措,將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如果問題太簡單,連差生都不用動腦筋就能回答,那麼成績好的學生聽來肯定是索然無味。因此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照顧大多數。而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提問應注意設置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問題」的有效性還在於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教師在「提問」之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 三、有效「激勵」 課堂激勵評價,能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動機灶手,誘發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及時給予評價。對於創造性的回答,予以贊美;對於正確的回答,予以表揚,尤其是那些有進步的學生;對於膽小怕羞的學生,予以鼓勵;對於一時答不上來的學生給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對本學科產生興趣。只有通過不斷提問、不斷鼓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學好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特別是不同於教師和教材的見解,改變學生總是跟著教師和教材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學生敢於打破思維定勢,發展求異思維。

❼ 如何學好初一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初一生物的七大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的方法

課前預習是上課的基礎和准備,有利於學生主動學好課程和自學能力的提高,特別是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課前預習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閱讀教材,理解教材的含義,對重點內容、名詞概念要畫出來,進行比較、分析。例如:《細胞的結構》中,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雖然字面比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結構,各自作用不同,應通過預習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預習是將下次課要學的內容事先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不必花費大量時間,遇到難於理解、理論性比較強的問題,可在書上做一記號,以便上課時注意聽老師的講解、分析。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遺傳和變異等這些都是比較難於理解的問題,可以等待課堂上注意聽教師講解。

預習時可以寫預習筆記,可以把書上的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如對《顯微鏡使用方法》一節預習時可以歸納成:顯微鏡由哪幾部分組成,每個部件的名稱及作用,每個部件的位置,能夠區別目鏡和物鏡。預習後,看書後面的習題是否會做,檢驗一下預習的效果。實際上對生物課感興趣的學生在上課前五分鍾左右就能把上述內容預習完。

二、如何提高聽課效率

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上課佔了大部分的時間,無論哪個學生要想學習好,都要寄希望於課堂。怎樣提高聽課的效率呢?

上課的目的性要明確,要帶著預習時不懂的問題聽講;聽課時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師的思路,特別要注意老師的語氣和所強調的關鍵內容;認真記筆記,筆記要記重點、要點。板書既能反映知識的要點,又能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是應該記錄的。如果聽課與記筆記發生矛盾,應該先以聽懂為目的,可以暫時不記,課後再回憶、補充、整理;上課要動腦筋、想問題,特別是老師提問,要積極思考,舉手回答,一個經常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敏性、流暢性,都比不舉手回答的同學強得多;聽課要抓住重點,一節課講的知識太多,但對每個知識點要求不同,老師會教給學生區分重點和非重點的方法,對於重點內容學生要很好掌握,學好教材最基本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時掌握基本觀點和原理,比如"進化"的原理:進化規律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統一的原理:生物與環境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結構與功能的統一;矛盾的原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等。

三、課上注意鞏固

教師授課如果用15~20分鍾,剩下的時間留給學生鞏固復習。鞏固內容可以由教師帶領,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復習。學生自己復習時,對教材內容要先理解,再嘗試記憶。學會識圖,對圖是否理解,是否會畫,各部分名稱是否記住了。覺得自己對教材問題不大,可以做題檢驗效果。

四、要注重觀察和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做每個實驗之前,要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在做每個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如實記錄,認真分析,得出結論。

五、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跟實際生活相聯系。例如,我們在學習食物鏈的時,首先要搞清楚「食物鏈」的定義是什麼?誰是被食者?誰是捕食者?他們之間是怎麼樣構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的?然後再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列舉出2個簡單的食物鏈。如果忘記了,你便可以及時地看書回憶,這樣又就鞏固了知識。 學習生物科學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義是事情。

❽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生物教學

如何有效的復習初中生物初中生物會考的考試范圍為教育部分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在內容設計上一般以《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中的一個一級主題作為一個單元,共設有8個單元(科學探究和生物技術這2個一級主題和環境教育不獨設單元,其內容將滲透在所設的8個單元之中)。我們復習將圍繞這八個主題開展復習。復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復習的方法和技巧。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在復習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落實《生物課程標准》的基本要求。重點復習學生對《生物課程標准》中主幹知識和核心概念的理解。(2)注重與當地的實際相結合。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和工農業生產實際中選取素材,培養學生在新的情境中提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能使學生關注本省實際和環境問題、關注社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3)注重對實驗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在真正操作過,才能較好地回答問題。因此教學和學習中要從「背實驗」轉到正常的動手做實驗上來。(4)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關注學生成長,貼近生活,突出時代性。例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針對健康生活認識以及安全意識等問題,對保護環境原理的認識。以上問題既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又能引發學生對保護環境及生命與健康的關注。(5)設置新情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通過復習學生對圖、表的認識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該部分的知識和原理。(6)滲透人文教育,關注學生的情感,注意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相結合和開放性等特點。

❾ 如何上好新課標下的初中生物課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改變學生對生物學習激情不高,課堂學習氣氛不濃的局面,是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思考並在實踐中上必須解決的問題。而這首先要解決的是: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因為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它的有效性直接關繫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知識、能力的提升。可見尋求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生物教師教學活動中的根本目標,而有效課堂教學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健。初中生物新課標的實施在中山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從事生物課堂教學五年來,我虛心學習先進經驗,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生物新課程標准,我摸索出了一些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古語雲親其師而信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一個老師就會認真聽他的課,對某一學科有了興趣就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發展成為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現在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目的,學習生物的興趣不濃,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學生認為生物學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視。初中生物是初一才開始開設的學科,要引導學生重視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熱愛學習、樂於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生物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象、結果分析等環節上多下功夫,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一開學的第一節生物課我並不急於上新課,而是帶學生到生物實驗室,參觀裡面的各種生物標本和以前的學生自製的葉脈書簽等。通過觀察這些他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從而達到激發他們對生物學感興趣的目的,興趣一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二、精心准備教學設計精心准備教學設計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體備課是精心准備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重要途徑,通常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集體備課:一)、集中備課。(1)引領:由備課中心發言人在教研活動會上以說課的形成發言。說教材、課標要求、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件准備、習題精選、教學理論等。(2)合作:討論發言人的內容。(3)交流:由個人代表或小組代表發言交流。(4)整合:由備課組長整合大家意見,小結備課情況。二)、實施教學方案。統一時間組織本備課組教師聽課,觀察。讓研究課真正回歸到**常教學中來。三)、教學反思。執教教師執教後對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表現以及教學的成功與不足進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四)、形成新教案。由於生物教師一般都是任多個班的教學,因此同一教案多層次,多次上課。多次教學反思,反復討論。結合不同班級的實情,最終討論定稿。把上次研究積累的經驗作為下一次實踐的起點。長期以往,實現螺旋式上升。

❿ 如何教好初中生物

一、引導學生預習,讓學生提前熟知課文內容。 如何引導好的課前預習?大多數的學生對生物不重視,要他們自覺去預習是可能性不大,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生物自身特點,發揮生物本身優勢,通過有趣的生物現象、生物小故事來吸引學生去預習。 二、分組討論,交流他們的預習成果。 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是主體,課堂是教師表現才華的地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俗稱「填鴨式」教學。新課程中徹底改變了這種模式,它提倡同學間合作與交流,給學生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根據這個要求,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組成學習小組內的學生緩搭性格、學習成績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便於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希望能達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效果。 如何既要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上學生的預習成果呢?我認為應該做好「兩個競爭、一個引導」。 1、組內討論 一開始上課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自己的組員們討論交流這節課自己所預習的成果,特別是按或哪碧預習要求的第三點「根據主要內容設想相關問題,草擬預習筆記,」所設想的問題展開討論,比一比看看誰的問題最全面、最具有代表性,小組長篩選出本小組這節課的問題,准備進入一輪的競爭。每次入選的問題都必須註明作者,下課後連同小組討論筆記交給教師,教師就可以掌握到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到學期末總評時也作為一個參考。 這樣做的效果十分明顯,學生感到滿足,自己的預習成果得到肯定和表揚,這樣大大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對於那些懶惰、學習成績跟不上的同學不僅僅是一種鞭策同時也為他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2、組間討論 當組內討論結束後進行組間討論,採取「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討論,由某一組提出一個問題,由其餘的小組進行回答,比一比那個小組的答案是最全面、最正確,這人小組就可以得到獎勵比如說是「小紅星」、「小紅旗」等等。由教師記在小組的討論筆記中,到學期末看看那個小組的「小紅星」、「小紅旗」最多,這個小組就評為優秀小組,每個組員到期末總評時都可以得到加分。 這個環節是整節課的高潮部分,有競爭就有進步,培養了學生相互協助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個人的表達能力,「問」與「答」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難於掌握的難點、重點做出講解、說明,使到學生對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我們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3、教師的引導 要讓學生領悟每節生物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沿著從知識、能力、思想認識三方面接受信息和感受誘導。一節課的知識點不少,但每個知識點並不是同樣重要。教學大綱對各個知識點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了解」,有的要求「理解」,有的要求「掌握」。要求達到「理解」或「掌握」的知識點一般都是教師講授的重點,是應該首先學好的。教師引導時要體現這些不同的要求,學生應在教師的影響下學會區分重點和非重點,以便把最基本的內容學好。引導學生學習生物課本中貫穿著許多辨證唯物主義的生物學基本觀點,如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統一的觀點,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生態觀點,以及生物從無到有,不斷變化發展的進化觀點。 三、生物又是一門實驗性的一門學科,教師在指導實驗時要重視學生探究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學生通過實驗既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又能夠培養自己敏銳、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這對於今後從衫舉事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養成三個方面的好習慣:1、細心觀察。2、認真操作。3、及時寫出實驗報告。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抓住教學重點初中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