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開沒小學生物理啟蒙公益課程

如何開沒小學生物理啟蒙公益課程

發布時間:2023-04-12 07:09:25

A. 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名物理啟蒙培訓班

第一,因地而異
很多地方幼兒園就已經學習很多小學的知識,(雖然我非常不贊同這一點)所以畢業了就完全沒有必要去學習了。
但這種情況,家長務必在一年裡的時候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即使孩子很多都會,也別放鬆對好習慣的培養。
如果有的地方幼兒園並沒學,身邊的孩子也基本都不學統一一年級等老師教授,這種情況完全沒必要學習,實在因為月齡小跟不上的話,回來家長給耐心輔導就可以了。
第二,因人而異
孩子性格非常內向,會因為自己沒別人學得好懂得多而自卑,家長可以幫孩子報名短期輕松的讓孩子了解一些,然後到上學時候如果不會再進行深度輔導。
如果孩子性格外向,發現自己都會了以後就不再願意繼續學習,那就可以不用報班學習,平時在家玩的時候偶爾讓孩子接觸一些就可以了,一年級的知識不難,家長輔導起來也輕松。

B. 如何激發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如何激發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由於不同學生在心理、智力、體力、感知、審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異,表現在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出現好惡之別,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學生學習

成績優秀,發展成為「尖子生」;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發展成為「學困生」,嚴重影響了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如何幫助「學困生」走出「學困」的陰影,是當今新課程改革必須面對又急待解決的問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們必須對這些「學困生」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課堂上來,引導他們積極學習。本人結合多年來從事物理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用精心設計的「引言」啟開「學困生」主動求知之門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八年級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來上課,如果處理不好,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在上第一節課時就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告訴他們:「物理對每一個八年級學生來說都是啟蒙學科,在學習基礎上不存在差異,就象百米賽跑一樣,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同一起點、同一教師、同樣教學,只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你就會取得優異的物理成績」,以此來消除「學困生」們對物理學習的恐懼心理,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並列舉近年來教過的一些其它學科不理想、而物理學的較好的學生來鼓勵「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在之後的每節課中要多採用『演示直觀的物理實驗』、『引用風趣的幽默故事』等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新授知識的大門。如在講授「光的傳播」內容時,用手電筒分別照射「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在黑板上得到的光斑大小相差很大,引出凸透鏡和凹透鏡在發生光的折射時的區別,進而揭開透鏡成像的教學內容。結合報紙上報到的日本發明「隱身服」的內容和圖片,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光學知識,討論「能否將人完全隱身」?通過這些可直接感知的事例,能有效地激發全體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大大調動了「學困生」們高漲的學習情緒,為新課的講授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架設「情感」橋梁,用真情喚醒「學困生」學習的真心
「哀大莫過於心死」,學生一旦對學習死了心,不僅是「學困生」個體的悲哀,也是教師教學的一大悲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地去發現「學困生」的優點、長處、能力等,適當的贊美「學困生」,不僅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好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學雙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攏,縮短彼此的距離。馬克吐溫說:「我能為一句贊美之詞不吃東西」。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張,但卻反映了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人的肯定、承認和贊揚,只要不是過分的吹捧,人們聽了都會心花怒放,贊美之詞如同照耀人們心靈的陽光,有了它青年學生就能健康成長。比如,在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時答錯了,我會及時地給予一個鼓勵性的評價:「雖然他答的不夠准確,但說明他上課時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敢於表露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是一種優良的學習品質,值得大家學習」。這時同學們就會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培養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同時也激發了其它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勇氣和膽量。又如在解答「學困生」提出的問題之前,先肯定他「問題找得准、問得好」,以鼓勵他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信任與合作,「親其師,信其道」,只要學生對教師有好感,就一定會對他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興趣。慷慨地贊美學生,讓學生開心,我們不會有任何損失,得到的卻是學生的尊重和對所教學科的熱愛,而這些只要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就能做到。在新的課改體制下教師應改變用「一個標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學生的單一性關注,應該採用多元智力理論關注不同類型的學生,從而多幾把尺子,開發學生多種發展潛能,使全體學生多角度的進行學習。
三、創設學習情景,引領「學困生」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
情景不僅是「一種刺激」,也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採用的一種認知活動,是一種人為優化的場景。這種有意識創設的、優化的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客觀場景,在教師語言的啟迪下,使學生置身於特定的心理場景,如臨其境,不僅促使全體學生全神貫注地認知,而且能激發學生有情感地主動參與學習,這種情景能在學生的腦海中持久保持,並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類似情景時,再現所學知識內容,使這一知識得到鞏固和強化,使理論與實際在不自覺中連接,使學生們尤其是「學困生」們感受到「學習即生活」的真諦。比如在講過「光的反射」後,教師可以在講台上放一面平面鏡,然後提問一名「學困生」從鏡子中看到了誰的眼睛?(答:A同學的眼睛)。再問A同學從平面鏡中是否也看到了他的眼睛?(答:是),再結合光路作圖總結出「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因為這種情景全體學生都能感受到,所以學生對這一原理的理解更深刻,應用也更靈活。又比如在講授「探究物質的密度」內容時,讓學生回想在上體育課時,擲過的鉛球和實心球,哪個大些?(答:實心球大些)。哪個重些?(答:鉛球重些)。鉛球小卻重些,這里蘊涵著怎樣的物理規律?進而揭示出「密度」的概念。學生們都喜歡唱歌,親身經歷告訴他們:小聲哼唱很長時間對身體無礙,而大聲狂喊一會就能使嗓子沙啞,從而說明「響度」跟「聲帶的振動幅度」的關系,為學生正確認識「音調」和「響度」創設了可感知的生活情景,使物理知識走進了平常生活。用學生熟悉的場景,即使是「學困生」也會主動參與討論,因為他們有親身感受,生活親歷使他們有話可說,直觀的現象使他們容易找到並理解現象背後隱藏的物理規律,使他們認識到物理學習直觀、簡單、可感知、易接受,再逐步培養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用「體驗成功經歷」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形成、對物理規律的掌握,是學生認知過程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認知的第二次飛躍才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大多數學生就是在應用物理知識中屢次受挫,如回答問題不正確、作業經常出錯、考試分數低下等,漸漸地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對物理產生了畏難心理,由厭學到棄學,逐步發展成為「學困生」。一般來說,在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期,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很濃的,如果有了收獲又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就會使興趣得到加強,否則屢屢的失敗就會銷蝕原來的興趣。因此在平時上課中,要針對「學困生」設計一些盡量簡單的問題,如在講「測量長度」時可讓他們回答:你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米?等於多少毫米?可以用哪些工具測量?你認為這些工具中誰測出的長度最准確?等等,這些問題與教學內容相關,又與「學困生」自己的生活習習相關,他們能輕松准確地回答出來,答對後老師再立即給予肯定,及時鞏固他們的學習信心;對他們日常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細致地審閱加批註,對作業認真,思路新穎的某一次案例及時做出認定,並大加贊嘗;在平時的測驗中,試題的「易、中、難」比例要適當,使「學困生」也能得到一個好分數,並且每次考試後不能單看分數多少,而要重點放在「學困生」所取得的進步上,只要有進歩就要進行表揚、鼓勵。使他們在「體驗成功」與「積極學習」之間形成一種持久的良性循環,讓他們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起對物理的好感,在得到師生的認可中,找到學好物理的信心,培養起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五、用典型有趣的實驗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容易被客觀事物的新奇性所吸引,喜歡觀察鮮明、生動、不平常的物理現象,甚至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慾望——要求通過自己的活動對某些現象進行重現、施加影響,即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實驗操作。因為許多物理知識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經過人們認真細致地篩選、比較、歸納、總結得出來的。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有的放矢的組織實驗教學,不僅要自己動手多做一些演示實驗,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應當引導學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易、有趣的實驗,在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實現其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在看似玩耍中使他們懂得了一些看似復雜的物理原理。如在上光學內容前可布置學生先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著水滴看字」等容易操作的有趣實驗,結果發現:「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彎的,拿出水後又是直的;透過透明塑料紙上的水滴看書上的字,會看到書上的字變大了」,在這些奇異現象的面前,即使是「學困生」也會有好奇心和盤根究底的迫切心情去看書,去找原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使原本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正是我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所在。
六、「教學做合一」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由於農村中學的學生最終大部分要回到農村,成為農村的建設者,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識應用在農村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不少,教師在生活中應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既學習了物理知識,也掌握了生產技能,使即使升學無望的「學困生」也能體會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講授密度時,可通過農田噴霧器上標識8L、10L、15L的含意,計算水的質量是多少,再按農葯說明書上的百分比濃度的要求,教會學生怎樣計算放葯量。在講擴散和溫度關系時,可引入噴灑農葯的時間選擇,若是熏殺類農葯應選在中午噴灑效果較好,而在中午噴灑農葯時容易造成人中毒的原因。在學習影響蒸發快慢因素時,可引導學生分析農村地膜覆蓋是怎樣減慢蒸發的,初春新栽的樹苗為何要修剪枝葉等。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這些知識很容易在生產生活中得到應用,使學生很容易得到家長及社會人士的好評,容易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從而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總之,興趣屬於非智力的范疇,農村中學的「學困生」們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差異,因而從挖掘智力因素,培養非智力因素入手,對「學困生」進行興趣教育,不僅能使「學困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更重要的是這種強烈的求知慾望一旦保持下去,就會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內在動力,足以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忍受各種挫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困生」們在「興趣」老師的指導下逐步發展,不斷進步,在成長的過程中走向成功。

C. 如何使小學生熱愛科學課程

《科學課程標准》指出: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小學科學課則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然而,越來越多的老師反映科學課太難上了。許多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如何如何的調皮,如何如何地不重視科學課。在許多家長甚至老師的心目中,科學課是可有可無的科目,甚至有的家長根本不知道有科學這門課程。學校在課程編排上基本上安排在下午。而且科學老師的課務重。所以,學生認為這門學科是副課,不加以重視。有上課不帶課本也不知道去借的,有布置學生帶而經忘帶材料的,有上課不專心的,不遵守紀律的„„其實,科學課不能把它看成是副課。中考的分數佔150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科學課比語文、數學課還要重要。
因此,我們上科學課的老師必須採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從而愛上上科學課。
一、正面引導,提高認識
科學課作為新課程下的一門新的學科,是中學科學課的基礎。它擔負著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任,因此,它的學科地位不容忽視。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對學好科學課重要性的認識,消除科學課是副課的錯誤想法,把科學課與語文、數學、英語課放在同等的位置。告訴學生,小學科學課是中學科學課的基礎。小學科學課沒學好,會直接影響中學科學這門學科的質量。同時,講一些科學家如何刻苦鑽研科學的故事,真正讓學生認識到學好科學課的重要。
二、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科學老師要學會做學生的朋友。把微笑帶進課堂。大家知道,小學生最怕的是老師綳著臉、虎視眈眈地進入課堂的。他們最喜歡的老師是面帶微笑,充滿智慧、帶著幽默的老師上課。是呀,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我們在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喜所教的老師。六(2)班有位學生這樣說道:「我最喜歡的老師是講課幽默、經常給我們講笑話、不會罵我們的老師。」從中可以看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應該是面帶微笑的、帶有幽默感的老師。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應試教育環境下的學生,有多少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呢?為了成績,有的老師的方法真的是太簡單,太粗暴了,這樣怎能讓這些生真正地喜歡上你教的科目呢?
三、讓學生了解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看到「科學」兩個字,不少學生就會覺得科學是那麼的神秘,那麼的遙不可及,從而對科學課產生一種畏懼感。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看起來平平常常的事情里,就蘊含著許多的科學道理,例如: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會比晾在室內幹得快;天氣太熱了,巧克力就會容易熔化;毛毛蟲長大了,就會變成花蝴蝶„„因此,在平時的科學課教學中,教師應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能夠親身經歷一個科學探究過程,通過創設生活情景,調動襪畢祥學生已數困有的生活經驗,激發思維,使課堂情景趨向生活化,打消學生對科學課的畏懼感,讓學生了解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打乒乓球是小學生最喜歡進行的一項運動,把乒乓球弄癟了也是孩子們很常見的事情。在教學《熱脹冷縮》這一課時,我拿出一個癟了的乒乓球問學生:「這個球還能用嗎?」學生們都很遺憾地搖著頭說:「球都癟了,肯定不能用啦!」「真的不能用了嗎?讓老師變個魔術給你們看吧!」我一邊說一邊把乒乓球放進一盆課前准備好的熱水裡。「哇!可真神啦!癟了的乒乓球鼓起來啦!」看著癟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來,孩子們都歡呼起來!為什麼癟了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夠鼓起來呢?看了老師剛才做的實驗,學生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這個疑問。於是,我從學生的疑問引出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通過學習《熱脹冷縮》這一課去尋找答案。因為是有目的性的去學習,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很輕松地就完成了該課時的學習任務。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縮告搏短科學課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讓學生覺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還讓學生們意識到科學課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通過學習科學,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我們身邊的事物,認識到學習科學的重要性!
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每一位學生都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他們具有極大的學習潛能,只要引導得當,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行為。 在教學《熱往哪裡傳》這一課時,我拿著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走進教室,對學生說:「老師現在很口渴,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個好辦法,使這杯熱開水快點冷卻,讓老師快一點喝到一杯涼開水啊?」把熱開水變涼,是學生們生活中常有的事,一聽到能夠為老師獻計獻策更是來勁了,學生馬上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給教師獻上了計策來:「用筷子不停地攪拌能夠使熱開水快點變涼。」「用一個杯口大一點的杯子來裝熱開水。」「把這杯熱開水放進一盆冷水裡面。」„„從這樣的生活情景出發然後再引入到新課的教學中, 學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導,學生並沒有感到科學是那麼深不可測而是和他們非常的親近,對動手做實驗也就非常的感興趣了。 又如教學《聲音的產生》時,提供給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比如學生的塑料直尺,紙張等常見的材料,要求學生想各種辦法使它們發出聲音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使直尺等物體發出聲音來。而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很容易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興趣」。越是學生的東西,越容易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越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的興趣。

D. 有沒有好的物理啟蒙班,就是帶著小孩子做實驗,還能輔導習題那種的那種…麻煩推薦一下

現在開這種班的比較少,您可以去淘寶網的《兒童科學城》看看,裡面都是物理的小實驗器材,和課本聯系非常緊密,希望對您有幫助。

E. 如何開一個小學生培訓班

一、到辦學所在地的教育局去索取並填寫申請表,(要提供開辦者的相關資質,學歷學位證明等)經過審核批准,頒發許可證才能開辦,這是第一關;
第二關,就是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營業執照進行法人登記(要提供驗資證明、經營場所狀況等等);
第三關,是辦理稅務登記。至於費用,至少要有十萬元的注冊資金。如果嫌麻煩,資金也一下子沒那麼多,也可嘗試採取與他人合作的辦法,就是把你的班掛靠在一個教學實體(如某某學校、某某幹校、某某黨校)的名下,與他們談好條件,簽訂合同,租他們教室,向他們繳一部分費用,會有人幫助你的。
還有,就是這種培訓班,最重要的手續就是教育局或者勞動局審批的資質手續,這個也是最難辦的,要求你的場地、設備、人員都要達標,但是這個應該是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操作的。
還有要在工商局注冊,這個很簡單和一般公司注冊沒有太大區別,只要你拿到了教育局或者勞動局的批文。

F.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興趣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如何使學生喜歡上科學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的。

一、 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經常愛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還要尋根覓底地追問這是為什麼?這種由好奇心產生的認識興趣和求知慾是十分可貴的。從科學教學出發,就能推動科學知識的學習。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能使他們明確學好科晌斗學知識的重要意義。如上「澱粉的蹤跡」一課,講到用碘酒檢驗澱粉,我讓每個同學把手指洗干凈,再把碘酒塗在手指上進行消毒,隨後讓每個同學把飯粒放在桌子上擺整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有同學報告,飯粒變臟了,手指也變臟了。飯粒和手指都出現了藍黑色,這是怎麼回事?此時此刻同學們都產生了奇妙的感覺,要研究的問題竟是如此奇妙,還能不情緒高昂,精神振奮?

二、通過展示動畫 ,引起學習興趣。科學課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的關鍵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通過聲、光、圖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激謹沖學生面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更加積極主動。比如教學「鳥」這一課,首先放鳥的錄像,千姿百態的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使他們彷彿置身於百鳥之中,樂於跟隨老師去學習鳥的知識。

三、寓教於游戲中,培養學習興趣。游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適當採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十分歡迎,教學效果也比較好。導入新課就可以采游戲的方式,如教學「植物的果實」時教師先請學生猜幾則關於果實的謎語:「小小紅壇子,裝滿紅餃子,吃了紅餃子,吐出白珠子。」「身穿綠衣裳,肝里水汪汪,生的孩子多,個個黑臉堂。」學生猜出了很開心,並初步掌握了果實的特徵,然後再學習果實的知識更有興趣。講授新知識也可以採用游戲的方式,如教《磁鐵》時,教師可以用「磁鐵釣魚」、「巧取曲別針」的游戲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鞏固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明殲,都可以採用游戲的方式,游戲的運用使學生由被動的看看聽聽變為主動的說說做做,效果十分明顯。

四、利用周圍環境,吸引學習興趣。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科學課的變化是很大的,改變了學生根本的學習方法,要以「探究」為核心,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因此,在課堂上更多的時間要留給學生自己去「活動」,讓他們自由觀察、測量、發現、探索,並進行記錄。在三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課是需要到室外進行的。如上「尋找動物、植物」這課時,我把學生帶到學校的花池邊,小樹林等地,讓學生分小組帶上記錄本、昆蟲盒,放大鏡、捕捉工具等,自己去大自然中尋找動物、植物,學生的興趣馬上高漲起來。有的小組找到了螞蟻、蝸牛、桂花樹、榕樹、桃樹、柳樹……以及許多不認識的小動物和植物。當學生把哪些不認識的小動物和植物來問我時,我並不是把知道告訴他們,而是讓他們把哪些不認識的動物和植物的特徵認真記錄下來,回家後上網查閱或到書店查閱有關的資料,下節課來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周圍環境並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吸引了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發展了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五、組織動手實踐,激起學習興趣。好動是兒童的特點。他們拿到一些新奇的東西,總希望拆開來看個究竟。組織學生做一些實驗或製作一些東西,他們總是感到十分有趣。在科學教學中安排一些由學生動手的內容,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動手過程中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有時也會感到自己的知識不足,從而引起新的學習需要。例如:我教學《電路》一課後,我布置給學生課外作業(實驗):用自選材料製作一個並聯電路。兩天後,一名男同學將自已的「得意之作」送來了。原來他用的燈座和電池夾都是用健力寶盒擰成的,而開關竟是用破舊的門插銷和橡皮筋兒做成的彈性開關。一名女同學受到電路組裝的啟發,將一開即響的音樂卡改裝到自己的**記本和文具盒上,給它們安上了「報警」裝置。 此外,還可圍繞教材利用活動課時間,認真組織有趣的科學課外活動,把學和做、學和玩、學和用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課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善於挖掘教材中的各種興趣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生就會喜歡上科學課。

G.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物理化的興趣

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些物理現象開始慢慢引導和啟發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物理現象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深奧和難學。比如:木塞浮在水面等都是很好的啟蒙實驗。

H. 物理怎樣啟蒙或入門

要點: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2、養成善於觀察,樂於思考,勤於動手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整個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階段,對於啟蒙階段的教學,應該特別重視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特別重視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看,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和興趣緊密相連。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能力和智力發展最充分。而且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是推動他們求知的一種潛在力量,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與做法

一、抓好「開頭」這個關鍵性時期。

學生在學習新課程的開頭一階段都會感到新鮮,好奇。而新鮮好奇正是誘發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教師抓住學生處於興趣「旺季」這個時期,努力去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

1、上好第一堂「入門課」。

學生在沒接觸到物理課之前,不知道物理要學些什麼?好不好學?新學期剛開始,學生就說:「聽高年級的同學說物理難學」,一開始就有畏懼情緒,所以第一堂「入門課」就要通過生動活潑的實例,給學生打開一扇物理窗口向學生展示絢麗多彩的物理世界到底有些什麼?使學生產生急於要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願望,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此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實驗、錄像、小故事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例如我演示了這樣一組實驗:杯水倒置(大氣壓作用演示)、隔掌吸釘(磁鐵的性質)、轉動發電機小燈泡亮了(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每張桌上有塊三棱鏡叫學生透過它看周圍的物體,發現物體都鑲了彩色的邊,並放一組實驗錄像有燒不死的魚、銀針穿氣球而氣球不破、平面鏡中有幾個像(兩塊平面鏡分別垂直、平行、和夾角小於180度三種情況)最後向同學們講述「死海不死」、「伽利略發現鍾擺的等時性」的小故事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為物理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樣做的目的是A、生動有趣,有雜技色彩,能吸引學生。B、器材大都來自生活常用之物,造就「實驗到處有,信手可拈來」的印象,回家就能模仿給家長看,學生情緒高。C、這些實驗的原理有的是初二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實驗演示,在驚奇中喚起學生頭腦中的疑問,然後告訴學生:這些實驗以及原理有的在這學期就會學到。這樣大多數學生對物理有了興趣,且產生了急於要學習的願望

2、穩定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興趣容易激發,但也容易消失或轉移,為了把學生一時的興趣引向深入、持久,在開頭幾章的教學中除了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講演,實驗,吸引學生外,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明確學懂了什麼,記住了什麼,練會了什麼,這一階段教師必須下大力量深入學生,了解他們的情況和學習中的問題,進行集體訓練補習,個別輔導,務必使絕大多數學生體會到「學會」的樂趣,考試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都會強化和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十分注意創造條件,利用積極評價的反饋作用,使學生樹立信心,鞏固和發展學習興趣。

二、抓好「實驗」這個關鍵性手段。

教育心理提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其主導性的學習動機是不同的,年級越低,學習動機越具體,他們往往以直接的近景性的學習動機為主。」也就是說,初中生學習的興趣更多的是受直接興趣的影響,即對事物本身感興趣。比如實驗就容易讓學生產生直接興趣。對於初中生來說實驗具有特別強烈的吸引力,很少有學生在做實驗時精神不集中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要求和特點經常圍繞實驗來組織教學,努力使物理課節節有實驗。

1、利用「實驗先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導入新課時,盡量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引入慣性新課時,我做了一個打雞蛋的實驗,在一裝半杯水的杯子口上放一硬塑料板,薄板上放一個雞蛋,用彈片與薄板垂直後拉開,然後問學生「我放手後,雞蛋會怎麼樣?」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雞蛋上了,有的學生說雞蛋要飛出來,有的學生說不會,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雞蛋打個粉碎,這時我說「放手了,瞪大眼睛了。」「啪」的一聲,塑料片彈出去了,只見雞蛋穩穩當當的落在了水中,學生緊張的而專著的目睹了這一切,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接著教室里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再問「你們知道雞蛋為什麼會落入水中嗎?」學生搖頭,這是就為學習「慣性」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比較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實驗先導」幫助學生想像,學好抽象的物理概念。

物理中的概念很多,基礎知識面廣,有的概念比較抽象,學了幾次弄不懂,記不住,就會影響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通過實驗,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學生學習《大氣壓強》時,對大氣壓強比較陌生,難以理解,於是我讓學生把兩個吸盤相對,擠出其中的空氣,然後在讓他們用力來拉,也很難將它們拉開,通過這個實驗,形象的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再通過做「托里拆利實驗」定量的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這樣通過以上幾個實驗,使學生在頭腦中對大氣壓強有了一個鮮明的印象,很容易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3、通過「實驗先導」,使學生自主地獲得物理規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能力。

物理規律是物理知識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對物理規律的教學,方法很多,但較適合學生的方法卻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己分析,概括。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獲得物理規律,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物理規律,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時,我給學生提了三個問題:A、法線的位置有何特點?B、通過三組實驗找出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怎樣?C、當板饒法線前後轉動時,還能看到反射光線嗎?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接下來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完成上述問題,總結光的反射定律。通過實驗不僅使學生掌握這個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三、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而教學方法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若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同時結合靈活的教學方法,不但傳遞信息快,信息量大,而且能做到動靜結合,視聽結合,聲光結合,聲形並茂,直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生動的感性材料。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愉快,易於接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講,大腦處於競爭狀態時的效率比平時高,而且具有競爭取勝的心理狀態,因而有必要創造一些合理的競爭機制,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小實驗和小製作,一學期開展一次「物理小製作作品展」同時進行評比獎勵。這些活動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靠哪一點、哪一方面,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應努力從各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物理入門時就學好物理。

怎樣搞好物理啟蒙教學

初二物理啟蒙教學的兩個特點是。第一,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3~15周歲之間,這年齡段的學生,對外界的事物比較敏感,易於接受,好奇心強,都急於想了解一切未知的東西,可是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則是一張白紙;第二,初中物理教學,以感性觀察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計算少,又是以後學習物理的第一階梯。下面就如何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結合教學要求來搞好啟蒙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l 以實驗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是與實驗密切相關的,對初學物理的學生而言,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組織生動的多層次的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通過具體、生動的、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來逐步形成概念,認識現象中本質的屬性。同時通過實驗可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

所謂用實驗組織課堂教學,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設計一系列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從觀察現象著手,運用讀、講、練的方法,從一個現象到另一個現象,由解決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有層次地去認識知識,應用知識。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實驗中探索、觀察現象,結合閱讀課文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以獲得知識。我在具體操作中,根據學生特點,做到:課前精心設計和指導,課堂上把實驗的現象提煉,上升到理性進行認識,課後組織引伸開拓,激起學生的疑問、引導探索。初二第一學期充分發揮新教材以實驗現象入門的優勢,精心組織大小實驗(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自製實驗)38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特別是一些學生的小實驗具有創新價值。例如,做「水的對流」實驗中,由於高錳酸鉀溶液很快充滿水中,演示時不少學生對水的對流的形成過程觀察不清楚,我讓學生回家自己作此實驗,結果有兩名學生分別用少量干凈的鋸木屑或很碎的小紙片投入裝有冷水的燒瓶底部,以此代替高錳酸鉀晶粒,當用酒精燈給瓶底加熱後,就會清楚地看到瓶底的木屑或紙片隨水上升,而後又隨水沿瓶的邊緣回到瓶底,如此循環。實驗簡單易行,而且現象清晰。

2 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深度

搞好物理啟蒙教學還必須注意物理教學中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和概念的逐步深化。由於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無論在知識方面,還是能力方面的要求都應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不可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如何在啟蒙物理教學中做到既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又能處理好學生以後學習物理的銜接,必須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中的深度。例如,初中講利用動滑輪的省力問題,大綱要求「利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應強調支持動滑輪的二段繩子的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上。為什麼拉力方向均要豎直向上,可向學生交待是以後討論的問題,這樣既不超綱,又為(高中)學習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繩子拉力隨著它們之間夾角的變化而變化打下伏筆。在講述壓力和壓強這一概念後,習題中常出現「按圖釘求牆受到的壓強」等類似的題目,解此類題就要涉及到力的可傳性。如果就題論題告訴學生加在釘帽上的壓力等於加在釘尖上的壓力。學生初學物理就會錯誤地認為加在固體上的力都是通過固體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的。其實像加在道釘撬上的力和加在鍘刀柄上的壓力都不是按力的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給道釘和草的。為此,在講力的可傳性時應避免片面化,有的要留到後階段學習時進一步充實。又如,初中物理中,只學二力平衡,所以學生絕大多數接觸到的都是二力平衡問題,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而平衡,則物體對桌面壓力的大小等於水平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也就是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由於這類習題都只涉及二力平衡,於是久而久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留下壓力就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的錯誤印象。作為啟蒙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反復強調此類習題的條件——物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僅僅在此條件下,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物理啟蒙教學時,教師對初、高中大綱的吃透和融會貫通程度,直接正確把握初中物理教學的深度,間接地影響學生物理學習的延伸和科學性。

3 了解學生,知己知彼,穩步跨上階梯

由13~15周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造成他們在學習上常常表現出急躁、耐性差、情緒易波動。學習順心時,興趣足,成績上升,而學習上遇到比較難於理解的問題時,只求一知半解,失去信心,成績下降。鑒於這情況,教師在啟蒙教學的第一節課時,就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照教材備課、備人、備練習題,注意講授知識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特別要在聯系學生實際上下功夫。

(1)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從易到難,從淺入深,從學生所能感觸到的客觀事物、客觀現象出發,應用物理知識逐步分析,最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物理概念。例如「浮力」一章的教學,可以在講授本章內容之前提出一些學生常接觸到,但又未加思考過的問題,「站在較高的地方向河中投入一塊較大的木頭和在水面上輕輕放下一枚大頭針,則較大的木頭和較小的大頭針最後是處於什麼位置」,「木頭的體積和重量都比大頭針大,為什麼木頭浮而大頭針沉呢?」「若把沉入水中的鐵塊,鑄成鐵盒子放入水中,又將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然後從這些客觀現象中逐步引出「浮力、阿基米德定津、物體浮沉條件」等概念,設問會使學生產生很強的好奇心,對內容產生「非要弄清」的思想,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

(2)對於作為物理學習概念前的生活經驗要有分析地恰當運用

生活經驗是長年累月積累起來的,學生幼年學走路時就知道「用力推小板凳,小板凳才會動」,物體受力才會動在幼年的頭腦中已經先入為主。經驗中有部分是正確的,可作為教學的感性基礎,有助於理解和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但它畢竟是「經驗」,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分析,所以還是粗淺的,有的帶有片面住、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受力作用的結果而具有速度」,「受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學生得到這個經驗是有大量的「事實作基礎的」,要糾正學生這個錯誤是很不容易的,不能操之過急。啟蒙教學中要講清楚,到高中還要繼續講,只有反復多次,應用正反兩個方面事實作對比,逐步過濾,才能對物理概念有比較透徹的正確理解。

(3)正確評價,積極鼓勵,穩步上階梯

物理啟蒙教學的成敗與學生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而興趣又與成績緊密聯系。往往第一次成績不好,就會感到物理難學,導致興趣下降。老師的正確評價和鼓勵、考得好的成績,將使初學者心理上感到某種滿足,從而樹起學好物理的信心。物理啟蒙教師一開始不宜對學生提出過高要求。第一次考試,出卷時,題目不宜太難太偏,以後才逐步增加題目的難度。對於學生回答問題,要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又指出問題可能擴展的方面及其回答中的不完美處,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成績又感到不足。從而使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趨於穩定狀態。

在初二物理啟蒙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積極主動精神;最重要的是教師始終要把握好兩條脈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了解學生。這是成功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如何開沒小學生物理啟蒙公益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