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資格證中生物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是什麼
教師資格證中,生物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 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
2. 生物學的情感目標怎麼寫
寫作思路:首先介紹一下生物學的起源,然後說明一下生物學的范疇,接著闡述自己對於生物學的獨到見解以及感受,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羅列出來。
正文:
在自然科學還沒有發展的古代,人們對生物的五光十色、絢麗多彩迷惑不解,他們往往把生命和無生命看成是截然不同、沒有聯系的兩個領域,認為生命不服從於無生命物質的運動規律。不少人還將各種生命現象歸結為一種非物質的力,即「活力」的作用。這些無根據的臆測,隨著生物學的發展而逐漸被拋棄,在現代生物學中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幾千年來,中國在農、林、牧、副、漁和醫葯等實踐中,積累了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體的豐富知識。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確立了唯物主義生物進化觀點,推動了生物學的迅速發展。
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發展歷史、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將生物分為若干界。當前比較通行的是美國R.H.惠特克於1969年提出的 5界系統。他將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劃為原核生物界,將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劃為原生生物界,將多細胞的真核生物按營養方式基閉劃分為營光合自養的植物界、營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和營吞食異養的動物界。
中國生物學家陳世驤於1979年提出 6界擾冊系統。這個系統由非細胞總界、原核總界和真核總界3個總界組成,搏李裂代表生物進化的3個階段。非細胞總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總界分為細菌界和藍菌界。真核總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它們代表真核生物進化的3條主要路線。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葯、衛生等等方面。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生物學的影響已突破上述傳統的領域,而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和冶金工業等等方面。如果考慮到仿生學,它還影響到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人口、食物、環境、能源問題是當前舉世矚目的全球性問題。世界人口每年的增長率約20%,大約每過35年,人口就會增加一倍。地球上的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著。
人口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生態學問題。人們必須對人類及環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進行周密的定量的研究,才能對地球、對人類的命運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而學會自己控制自己,使人口數量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數字上。
3.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目標
一、進行情感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
1. 情感教育內容的選擇。內容的選擇是情感教育的基礎――生物學知識,根據一節生物學知識進行准確的情感升華。例如,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節課中,在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徵和細胞的衰老機制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生活,從而在情感上對衰老這一必然過程產生共鳴,進一步呼籲學生學會關愛老人、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意識。
2. 情感教育時間的選擇。情感教育一般可以作為導入設計在課的開頭,也可以貫穿在整個生物課堂中,還可以設計在課的結尾處,作為一種情感的升華。情感教育時間的選擇是在內容選擇的基礎上進行的。
3. 情感教育方式的選擇。選擇正確的手段進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關鍵的,正確的手段能創設出使情感教育順利進行的情境。例如,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節課中,進行情感升華時運用了詩歌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法,還有影視教學法等。
4. 情感教育人為因素的考慮。由於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在認識生命過程中會有情感上的變化,及時進行情感教育顯得特別重要。加之,情感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課題,這是情感教育必須考慮的人為因素之一。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教師自身的專業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由於現如今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顯得有些凌亂、不系統,教師要對顯性和隱性的情感教育素材進行整理與補充,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修養。
二、結合例子談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應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3節的內容。作為正常的生命現象,細胞的衰老和凋亡可以為我們認識生命過程奠定基礎。首先,以一段視頻《女人的一生》為導入,視頻展示一個女人從出生到衰老的過程,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用視頻讓學生感受人從出生到死亡那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生命歷程,可以說這是情感教育的開端。生物界的正常現象包括生長和衰老、出生和死亡、生物的個體與作為組成生物個體的細胞均是如此,以此將課過渡到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的關系,並用教具草履蟲說明單細胞生物的細胞衰老就等於個體的衰老。緊接著給出一則實驗資料:在體外培養、分裂50次左右即停止分裂的人體細胞,喪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細胞在有限的分裂過程當中逐漸衰老。既然組成個體的細胞的普遍衰老引起了生物個體的衰老,那細胞衰老又有哪些特徵呢?讓學生進行聯想分析,聯想自己家中老人與自己,說出老年人在外貌上的特徵。得出結論:外貌特徵表現為――臉上有皺紋、頭發變白、有老年斑。通過對比,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及觀察能力,並能更好地掌握細胞衰老的特徵以及衰老機制和原理。設問:從上面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細胞衰老的過程不可避免,也會使個體在外貌上出現相應的特徵而影響美觀,比如老年斑,但我們可以預防老年斑提前出現。請同學們思考,應如何用科學的方式預防老年斑提前出現呢?進而得出結論:日常生活中應調整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多吃新鮮果蔬,食用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避免在中午12點~14點這個時間段內曬太陽。另外,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和正確的生活習慣是延緩人體衰老的必要保證。通過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問:老人家除了上述的特徵,還有哪些特徵表現呢?回答:走路很緩慢、愛嘮叨、健忘等。接下來:老人家有這么多衰老的特徵,我們能不能因此而嫌棄他們呢?不能。一家敬老院的牆上有(下這么一段文字: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用筷子,教你洗臉、擠牙膏、穿衣服、系扣子、綁鞋帶、梳頭發,教會你很多為人的道理。所以……當他們開始在吃飯時弄臟衣服、忘記系扣子、綁鞋帶、想不起很多事時,請不要怪罪他們,請不要催促他們,因為在你慢慢長大的同時,他們卻在慢慢變老。請緊緊握住他們微顫的雙手,在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陪他們慢慢地走,好似……好似當年你小的時候一樣,他們牽著你慢慢地走。
通過一段真摯感人的文字的朗誦,配之以一段同樣感人的音樂為背景,讓學生認識到:人來世上是偶然,走向衰老卻是必然。倡導學生走進生活,主動關愛社會上的老人等,引起情感的共鳴和升華。讓學生認同個體的衰老是一個必然過程,從而樹立主動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的同時,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學會關愛身邊的老人,形成珍愛生命的意識,最終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完成。
2. 情感教育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作用。《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節課以情感和生活為主線,結合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的科學知識,有效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發揮想像、主動思考身邊的現象,引導學生學會用課堂中已學到的科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普遍的生物現象,從而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首尾呼應,課前通過具體的數字和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了人生其實是一個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生命歷程,為結尾倡導關愛老人做了預設和鋪墊,在情感這條主線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最後以一家敬老院牆上的文字朗誦呼籲關愛老人,達到情感上的升華,有效地促進了本節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與達成。用最朴實的文字達成的情感教育是本節課的亮點所在。
總之,生物學科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現象、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學科,很多內容都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沃土。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地進行情感教育,才能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的落實與達成。
4. 生物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哪些
「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這個在生物學科的考試大綱裡面都是有說到的!
5. 七年級上冊生物課件說課稿
【篇一】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學科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徵」作為第一節,做為初中生物課的開篇之作,說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標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1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說課稿匯總,可供參考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3.教學重點。生物的共同特徵。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4.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5.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通過播御衡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由於學生剛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融入生物課之中,讓其產生一種歸屬感,找到一種家的感覺。要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從學生熟悉的知識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走入新知識,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師不要把這節課引的過難,要從感性入手。第一課的教法要以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興趣為基點。我個人認為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在本課都應圍繞「興趣」做文章。
三、說學法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資料──長白山風光片,展示長白山的秀美山川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從學生熟知的長白山導入新課,把學生帶入生物圈之中,使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從感性入手,拉近了課程與學生的距離,同時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點,為後續教學打開了局面。然後讓學生說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這時可能會對某一個產生的不同的判斷,這時教師不要進行評判,做出結論,而是由此引導隱拆晌學生進入下一個問題:如何判斷什麼是生物?也就是說生物應有哪些特徵。
(二)分組討論
對於什麼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教師要播放有關生物和生物的五個特徵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分組討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一種隱性的課程資源,課堂上要充分激活。學生通過觀察和資料分析、分組討論來探究新知識,培養了科學探究的能力,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
當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意見一致,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下結論。如果意見還不一致,這時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實例來加以概括和總結。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說課稿匯總,可供參考
討論時,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加活動,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於學生的回答無論對或錯,都要給予掌聲或語言鼓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知識遷移
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有哪些特徵呢?教師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課後去收集資料。
(五)鞏固與練習
為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運52》欄目的方式,學生兩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通過這種形式既復習了知識點,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我們每個人也是生物圈的一個成員。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談談做為生物圈的一分子,學完本課內容有什麼感想,從而提升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灶鋒生命,保護生命,愛護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的意識,懂得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七)作業: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校園內有哪些生物,做好記錄。這樣既可以把課堂教學得以延續,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也為生物課的後續教學打下了鋪墊。
【篇二】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特徵》這節課是本套教材的開篇內容,它交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從而為本學科指出了研究的對象。本節內容的呈現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的弊端,從而召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由此可見,本節內容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2)學生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3、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增強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4、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討論的組織
二、學情分析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還帶著稚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們還不懂什麼是生物學,雖然具有一些小學自然課基礎,但對生物的特徵只具朦朧的認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不強。
三、說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討論法、探究法。把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東西拿來做教具,充分設疑,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認識生物,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生物的特徵,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四、說學習方法
學生以小主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五、說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目前我校還沒有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基於這種實際條件,我一實物為教具,准備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實物,及一些圖片。
2、學生准備:學生准備實物,如蘑菇,含羞草,瓢蟲,水瓶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小組競賽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開始上課,先進行一個小組競賽,教師把師生課前准備的實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組把它們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類寫在紙條上,看哪組正確率,然後排列名次。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增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能提高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2、充分質疑分析討論暢所欲言
從上面的競賽內容,順理成章地提出本節課要討論的重點問題(1)怎樣區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徵?
然後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後全班交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利於解決問題,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真正體現新課標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宗旨。通過這一過程,教師收集學生的正確觀點,糾正學生錯誤觀點,使生物的共有特徵在學生頭腦中漸漸清晰,以利於接下來的教學的順利進行。
3、舉例和討論突破重難點
通過以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徵,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從而突破本節的重難點。
(1)小組討論:人為什麼要吃飯?動物都要吃東西嗎?植物也「吃飯」嗎?它們吃什麼?這些都說明了什麼問題?
問題一出,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還爭得面紅耳赤。這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了知識,最後在教師適當的講解下各小組達成共識,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小組討論:人為什麼要大小便?動物都要排出體內的廢物嗎?動物還有哪些排出廢物的途徑?植物是怎樣排出廢物的?這說明生物都有什麼現象?
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得出:生物都要排除體內的廢物。
(3)小游戲、小討論:拿東西在小組成員眼前晃一下,他會怎樣?或拿東西想打他的頭,他會怎樣?為什麼會這樣?植物會對刺激做出反應嗎?怎樣證明你的說法?
對這些現象的原因,學生能解釋的很少,而且解釋的也不夠到位,特別象植物對刺激有明顯反映的例子少。這時教師做適當的解釋得出結論即可。更多的疑問作為質疑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究的*。最後總結出: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4)小競賽:
舉例說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組舉的多。誰能說出生物體是有什麼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長大嗎?
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回答這些問題,比誰的知識豐富,誰為小組作出的貢獻大。由此啟迪學生,平時要多用功學習,將來才有勝過別人的希望。「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發、鼓舞」,在學生熱情高漲的時候,由學生總結出: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什麼樣的,學生並不清楚,由此設疑,為以後的學習設下伏筆。
(5)學生討論:
小貓掉到水裡,長時間出不來會淹死,死亡原因是什麼?植物也要進行呼吸嗎?由此你得到什麼結論?
通過學生分析討論,讓學生把所知道的告訴給其他同學。通過表達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出: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學生知識有限,只要求知道什麼是呼吸,而不能對呼吸進行深入地探究。
4、課堂小結課後延伸
通過以上的學習,讓學生總結出生物的特徵,教師板書。
同時提示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生物,如果你對課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徵有什麼不同意見而需要補充和建議的話,課後可以進一步觀察生物,查閱相關資料。
5、課堂練習
小組間舉出不同的例子,相互提問是生物還是非生物,教師做裁判。
6. 試述我國中學生物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有哪些
課程的具體目標如下:1,知識上標;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積極參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個人和社會生活。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3,能力目標;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能夠利用多種媒體搜集生物學的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發展科學探究能力;三個維度的目標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