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要遵循什麼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要遵循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6 10:56:19

1.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對澱粉有分解作用(一)實驗材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對澱粉有分解作用
實驗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是「對照原則」和「惟一變數原則」.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設乎睜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本實驗是為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對澱粉有分解作用,所以應取兩個燒杯,編號為A、灶搜B,分別加入20ml澱粉糊.再在A燒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作實驗組,B燒杯中加入30ml清水作對照組.在室溫下放置若干歲辯歲天(一段時間)後,分別向A、B燒杯中加入等量碘液.充分攪拌,觀察兩燒杯內的顏色變化.若A變藍,說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澱粉沒有分解作用,若A不變藍,說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澱粉有分解作用.
故答案為:(1)20ml澱粉糊 土壤浸出液 30ml清水 (3)充分攪拌,觀察兩燒杯內的顏色變化

2.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土壤含有鬆散的顆粒、各種有機物、水以及溶於水的多種無機物和空氣,有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因此是微生物適宜生長和繁殖的基地。土壤微生物主要聚集在表土層中,它們多以徽菌落的形式分布在土壤顆粒、有機物表面和植物根際。

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表面的枯枝落葉層和表土層中,在土壤形成和肥力提高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通過分泌胞外酶,將底物分解為簡單的分子,然後吸收。細菌通過細胞表面吸收營養物質。真菌可以長出菌絲,穿入難以處理的待分解資源。甚至對難以分解的纖維素,真菌菌絲體也能分開其弱的氫鍵。大多數真菌具有分解木質素和纖維素的酶,它們能分解植物性棚團有機物;而細菌中只有少數具有此能力。在缺氧和一些極端環境中只有細菌起分解作用。所以細菌和真菌在一起,就能利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有機物和許多人工合成的有機物。

3.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對澱粉有分解作用

等量的澱粉糊和碘液橡碧(考慮到碘對微生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建議最後加碘,觀察明銀實激如宴驗組是否變藍)、土壤浸出液、30毫升蒸餾水(得注意等量)

4.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時,實驗組應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應將土壤用塑

土壤微生物的分仿做解作用的實驗中自變數是土壤微生物的有無,因變數是有機物的分解情況.對照實驗中的對照組,就是接近於自然狀態的一組消空,即不施加變數處理的一組,實驗組拿大瞎是滅菌處理的土壤.
故選:A.

5. 分離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應注意哪些無菌操作

1. 尋找目的菌株時要根據滑猜它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到相應的環境中去尋找。

2. 實驗室微生物的篩選原理是人為提供有利於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包括營養、溫度、pH等),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

3. 分離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應配製尿素作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因此,原則上只有能夠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夠生長。

4. 在微生物學中,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伏運,稱做選擇培養基。

5. 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利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計數板上的計數室邊長1mm,深度0.1mm,體積0.1mm3,通過測定一個計數室內的微生物數量,換算得到1ml菌液中的微生物數量。本計數方法的優點是直觀、迅速,缺點是誤差較大、不能區別活菌與死菌、不適合細菌計數(太小)。

6. 稀釋塗布平板法測定微生物數量(也叫活菌計數法或間接計數法)的原理是: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於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有多少活菌。為了保證結果准確,一般選用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本方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因此,統計結果一般用菌落數而不是活菌數來表示。

7. 設置對照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實驗組中非測試條件(實驗操作、培養條件等無關變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8. 同其他生物環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最大,種類最多,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表層,有更多的微生物生長,因此,土壤有「信廳型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之稱。

9. 每個稀釋度下需要3個選擇培養基,遵循實驗設計的平行重復原則,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與准確性。

10. 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可以作為對照,用來判斷選擇培養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稀釋相同倍數的菌液,在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數目應明顯多於選擇培養基上的數目。

11. 因為土壤中各類微生物的數量(單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乾旱土壤中的上層樣本中:好氧及兼性厭氧細菌數約為2 185萬,放線菌數約為477萬,黴菌數約為23.1萬。因此,為獲得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釋度進行分離,同時還應當有針對性地提供選擇培養的條件。

測定土壤中細菌的數量,一般選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測定放線菌的數量,一般選用103、

6. 如何設置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有實驗結果更好)

方案一
實驗組:密閉滅菌玻璃罩,罩內放置滅菌落葉,新鮮土壤(林中各種深度的土壤都取一些混合製成)放置其上,再用除氧劑處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記錄落葉的分解情況:
對照組:密閉滅菌玻璃罩,罩內放置滅芹胡粗菌落葉,經過殺菌處理的新鮮土壤(林中各種深度的土壤都取一些混合後殺菌製成)放置其上,再用除氧劑處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記錄落葉的分解情況:(這個對照組是為了確定土壤中的化學物質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對照組:密閉滅菌玻璃罩,罩內放置滅菌落葉,再用除氧劑處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記錄落葉的分解情況:(這個對照組是為了確定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實驗結果:將三者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可粗略得出土壤細菌的落葉分解作用
方案二
實驗組:將土壤的提取液作為實驗主體,在煮沸除氧過的水環境(即提取土壤細菌的無菌水經過煮沸處理)中檢測土壤細菌在無氧情況下的分解作用,同方案一一樣要設置兩個對照組,即滅菌處理過的土壤提取液和土壤提取用的無嫌鎮菌做搜水。
我自己想的,不知道行不行

7.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如下:

土壤中的生物殘體被土壤動物切割、消化變成更小的顆粒後,會被土壤微生物進一步分解,再次進入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由於各地氣候與環境等因素不同導致各地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力也有所區別。

在當今發達的互聯網高度覆蓋的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節點,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土壤分解力大數據監測做出貢獻。

生態系統的分解是死有機物質的逐步降解過程,它由多種生物共同完成。分解過程比較復雜,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機械作用階段:由於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動植物遺體被分解成為顆粒和碎屑,即碎裂。

生物異化作用階段:腐生生物在酶的作用下,把有機物碎屑轉變成為腐殖酸和其他可溶性有機物,即從聚合體變成單體.然後腐殖酸和其它可溶性有機物緩慢分解,逐步變成生產者可以重新利用的無機物。

淋溶過程:可溶性物質被水淋辯好洗出來槐灶孫,進入土壤。在自然界中,這三個過程是交叉進行、相互影響的。

例如:在葉的分解過程中,當葉還在鉛鏈植物體上時,微生物已經開始分解作用,枯枝敗葉一旦落到地面,就為細菌、真菌和線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分解。

8. 如何寫關於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報告

3探究活動
3.1提出問題落葉或澱粉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
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學因素的作用,還是土純嫌壤
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確定實驗題目: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2做出假設土壤微生物可通過自身產生酶的作
用,將較復雜有機物分解成簡單有機物或無機物分子.
「提示:假設既可以是基於已有的知識或經驗作出
的解釋,也可以是想像或猜測.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
假設,通過討論修正自己的假設.]
3.3實驗預期土壤中的微生物對落葉和澱粉是具
有分解作用的.
3.4設計實驗
3.4.1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3.4.2土壤微生物對澱粉的分解作用
實驗設計步驟與下面實驗操作程序基本一致.
[提示:首先,要確定實驗變數是什麼 需要控制的
變數有哪些 如何控制這些變數 . …其次肆褲差,要確定探
究的地點或場所:在野外 還是在實驗室中 ]
3.4.3得出結論
3.4.4結果分析
可以將實驗過程和現象列表整理,進行對比分
析,得出實驗結果.
3.5實驗操作
3.5.1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1)准備好2個圓柱形的玻璃容器,高度約為10 cm,
一個貼上"實驗組"的標簽,一個貼上"對照組"的標簽.
.2)對"實驗組"進行滅菌處理,方法是用塑料袋罩
住玻璃容器上方,將其放人60℃恆溫箱中滅菌1 ho
【提示:對照組的土壤不做處理(自然狀態);實驗
組的土壤要做處理,以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同時要盡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變.〕
3)滅菌1h後將其取出.
4)取落葉12片,分成2份,要求大小分配平均.
然後,分別用紗布包好,埋入2個容裂皮器中,深度約為
5 cm.
5)將2個容器放於實驗室相同的環境內,1個月後,
取出紗布包,觀察比較對照組的落葉與實驗組的落葉
腐爛程度.
3.5.2土壤微生物對澱粉的分解作用
1)制備4種土壤(花泥,黃泥,操場沙土,庭院土)
浸出液.將土壤放人墊有厚紗布的燒杯中,加水攪拌,
然後將紗布連同土壤一起取出.將燒杯中的土壤浸出
液靜置一段時間備用.
2)取5隻50 mL的小燒杯分別標上"花泥","黃
泥","操場沙土","庭院土","蒸餾水",分別放入10 mL
的澱粉糊,在標有"蒸餾水"的小燒杯中加人30 mL的
蒸餾水,在其他的4個小燒杯中分別對應地加人4種
土壤浸出液各30 mL o
[提示:燒杯,試管須編號,否則很容易混淆.]
2006年第41卷第11期生物學通報
3)在室溫20℃左右的環境下放置7d後,分別取
"蒸餾水","花泥"燒杯的溶液20 mL,將其作為A,B,
分別放人2支試管中,分別編號為A1,A2,Bl,B2.這
里就以花泥浸出液作為實驗對象,其他幾種的土壤浸
出液的操作方法相同.
4)在A1,Bl中加人碘液,而在A2, B2中加入斐
林試劑,並用試管夾夾著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試
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3.6推出結論
1)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觀察到對照組
的落葉與實驗組的落葉相比較腐爛程度要高,這個實
驗結果說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對落葉是具有分解作用
的.
2)土壤微生物對澱粉的分解作用觀察到A1的
溶液為深藍色,B1的溶液顏色為無色,而A2中則是
藍色的絮狀沉澱,B2中則為磚紅色.這個實驗結果說
明澱粉在花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為葡萄糖
了.

9. 跪求「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報告」和「設計並製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的實驗報告

一 實驗目的

設計一個生態缸,觀察這一人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二 實驗原理

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據生態系統原理將生態系統具有的基本成分進行組織,構建一個人工微生態系統。

三 實驗材料

(1)器材:一個長20cm,寬、高10cm的生態缸;

一塊長10cm寬5cm的硬質棉花;

保鮮膜和透明膠布

(2)生物:兩條小金魚、兩顆小青菜、一株水草、一個仙人掌

一抔菜地土壤和魚缸里的水

四 實驗過程

(1)將土堆在缸的一側成一個長方形,青菜、仙人掌植入其上,水草

植入其下;將棉花放在土壤一側,防止水變渾濁。

(2)取魚缸內的水,注入生態缸,直至高5cm;

(3)放入金魚

(4)於1月13日,用保鮮膜和透明膠布在教室封缸,開始觀察

1月13日晴金魚很有活力 青菜未有變化

1月14日晴金魚很有活力 青菜未有變化

1月15日陰 金魚游動頻率下降 青菜微微泛黃

1月16日陰 周六 未觀察

1月17日雨 周日 未觀察

1月18日陰 金魚表面開始有白色物質脫落 類似蛻皮

可能發炎 青菜已有部分變黃

1月19日晴 金魚白色物質脫落嚴重 青菜泛黃面積增大

1月20日晴 金魚、青菜全員生還 解封

五 實驗結論

恰當的組成成分,可以使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維持自身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六 注意事項

(1)保持水質較為清澈,不能太過渾濁

(2)生態缸要放置於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

(3)不能暴曬

(4)缸內生物並非越多越好,要根據缸的大小,和缸內植物決定

閱讀全文

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要遵循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