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南省科學院生物所所長是誰
河南省科學院生物所所長是王友忠教授。王友忠教授,男,漢族,1952年6月出生,河南省洛陽市人,中共黨悉辯員,1978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河南省科學院生物所所長、國家「雙創」專家,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物學會困灶種子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植物保護學報》編委。
王汪陸扮友忠教授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長期從事植物保護學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農作物病害防治,草地病蟲害防治,分子植物病理學等。他曾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南省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南省社科聯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20餘篇。
『貳』 我國幹細胞研究領域的專家有那些
徐尚,細胞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秦皇神首島吉泰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研究室主任、技術總監。中國最早從事幹細胞研究的專家之一,主持幹細胞在腦神經損傷,糖尿病、亞健康等病種的臨床應用研究達十餘年滾稿,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疑難雜症的診斷和治療有很深的造詣。在我國幹細胞領域最早研究幹細胞在腎衰、重症尿毒症中的臨床應用及腎臟塑型課題並取得游備數了重大進展,研究並掌握的領先核心技術使幹細胞成倍植活,為我國幹細胞事業和生命科學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叄』 求一位著名生物學專家的名字
是Craig Venter。
請看參考資料的連接,那裡是Celera Genomics公司的網站的歷史介紹。
你也可以從其公司主頁:
https://www.celera.com/
裡面的about us → our history裡面找到。
Historical Highlights
1998
May — Celera Genomics founded by Applera Corporation and Dr. J. Craig Venter, with the primary mission of sequencing and assembling the human genome within three years.
關於其解僱:
2002
January —Dr. J. Craig Venter steps down as President of Celera.
After his inability to collect royalties for the Human Genome, Venter was fired by Celera in early 2002.
應該是不能為公司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籌集足夠資金而被解僱。
『肆』 生物學專家的郵箱
1、李季倫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與免疫學系
微生物學家。男,漢族,中共黨員,1925年3月15日生於河北省樂亭縣。194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理學院生物學系,獲理學士學位。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8-1950
南京大學生物系助教。
1950至今
北京農業大學(現改為中國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0-1982
美國Wisconsin大學生物化學系訪問學者。
1994-1996
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1989至今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1至今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1-1995
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
1995至今
中國微生物學名譽理事長。
1991至今
《微生物學報》主編。
成果和獲獎情況
從事微生物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主要講授普通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代謝調控等課程。編著有《微生物學》(與俞大紱教授合編)和《微生物生理學》(主編)等六部,前者獲國家新聞總署科技優秀圖書一等獎。
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固氮的生物化學和遺傳學以及與農業生產有關部門的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的研製。在固氮酶催化機制研究方面,排除了固氮酶可催化不依賴N2的HD形成的流行論點和首次提出雙位點放H2途徑模式;在研究固氮螺菌固氮基因表達調控的基礎上,構建了抗銨固氮的基因工程菌,可降低坦搏笑禾本科作物的氮肥施用量。在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研究方面,發現了串珠鐮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並在大動物上已初步被驗證;發現玉米赤霉烯酮是高等動物的一種新型激素;此外,還先後研製和開發了赤黴素GA3和4+7(讓含用於刺激植物生長和果實整形)、莫能菌素和馬杜黴素(用於預防雞球蟲病)、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用於牛、羊增重)、阿維菌素和依維菌素(廣譜、高效、低毒殺蟲劑)等。
發表論文60餘篇;曾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以及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等榮譽。
當前研究項目:
固氮酶活性中心催化機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抗銨巴西固氮螺菌的構建(863項目)
生物塑料(PHA)合成基因工程菌的構建(國家攻關項目)
洛伐它丁(降血脂)的研製(自選項目)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2、周俊初 華中農業大學 農業部農業微生物重點實驗室
男,1942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1967年就讀陳華癸教授研究生。1981-1983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進修並獲碩士學位。
現任農業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曾任農業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基礎學科組委員。研究領域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的分子遺傳學、根瘤菌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和重組根瘤菌構建等。主持和承擔「七五」、「八五」、「九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歐共體STD3與RTD合作計劃等多項研究課題。參研「應用細胞融合技術篩選食用菌優良新品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參加「根瘤菌類菌體的分化與存活性研究」和主持「高效固氮大豆基因工程根瘤菌HN32的構建與應用」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發明「一種小型液體通氣培養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1986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0餘名,主編和參編《微生物遺傳學》等3部專著和教材,發表論文70餘篇。1963-1967年就讀陳華癸教授研究生。1981-1983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進修 並獲碩士學位。
現任農業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曾任農業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基礎學科組委員。研究領域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的分子遺傳學、根瘤菌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和重組根瘤菌構建等。主持和承擔「七五」、「八五」、「九五」、「863」、「973」、國家銀褲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歐共體STD3與RTD合作計劃等多項研究課題。參研「應用細胞融合技術篩選食用菌優良新品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參加「根瘤菌類菌體的分化與存活性研究」和主持「高效固氮大豆基因工程根瘤菌HN32的構建與應用」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發明「一種小型液體通氣培養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1986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0餘名,主編和參編《微生物遺傳學》等3部專著和教材,發表論文70餘篇。
E-mail:[email protected]
『伍』 我國生物農葯領域的專家教授有哪些
生物農葯首席專家楊自文。楊自文,研究員,45歲,湖北省生物農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84年6月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1997年6月獲得博士學位,1997年12月赴韓國漢城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於1999年8月回國。
『陸』 楊勝利的個人簡介
楊勝利,(1941.1.5- )生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太倉市人。1962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化工系。1962年9月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工作,1980-1982年在美國旦氏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科院生物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新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863」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科技進步中老專家咨詢委員等。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生物化工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基因工程在酶、發酵和制葯工業中的應用研究和開發和代謝工程研究,所主持的青黴素醯化酶基因工程研究中建立了基因克隆、定位表達系統,並採用DNA體內重組提高質粒的穩定性,優化了宿主和表達的條件,構建了高賣遲升穩定性、高表達的基因工程菌,主要技術指標優於國際同類基因工程菌,發展了基因工程菌膜反應器,已於1990年用於工業生產。並致力於將微生物血紅蛋白、熱休克蛋白、分子伴侶等基因用於工業生產菌株的優化,推動基因工程和代謝工程在醫葯和工業生物技術產業中的應用。他還在分子葯理學、微生物血紅蛋白和蛇毒基因工程、蛋白酶蛋白質工程、分子伴侶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創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從事系統生物學及其在生物技術中應用的研究。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8年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9年獲中科院第二屆億利達科技獎。近幾年來,在分子葯理學研究、微生物血紅蛋白基因研究、蛇毒基因研究等方面不斷創新開拓,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國內外重要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培養博士研究生19名,碩士研究生14名。從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年享受上海市特殊津貼。
『柒』 著名的生物學科學家有哪些
一、格雷戈爾·孟德爾
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奧地利帝國生物學家。出生於奧地利帝國西里西亞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爾諾)的修道院擔任神父,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二、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1],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
三、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
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英文名: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詹姆斯·沃森共同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
四、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男,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天主教,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1895年9月28日逝世。
五、童第周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捌』 生物學家有哪些
童第周 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
袁隆平
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楊煥明
基因組學家。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畢業於原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1982年於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獲碩士學位,1988年獲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
許大全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大全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光合生理生化 1986年因「大豆增產綜合技術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9年因「小麥光合午休成因及緩解措施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91年獲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65年畢業於沈陽農學院植物生理生化專業
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陳仲新
中國農業科學院陳仲新副研究員 GIS及遙感農業應用、信息農業和數字農業、農業生態
1991年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94年和1998年在中科院植物所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參加工作
1999年3月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工作
彭少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彭少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恢復生態學和全球變化生態學
1991年先後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和國務院學位辦、國家教委聯合授予的「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和獎章 1993年入選「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
199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中共廣東省委授予「第一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員」榮譽稱號、廣東省職業道德建設百佳個人、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省突出貢獻專家、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雙文明」建設十大標兵
1989年獲得中山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曾留學美、德、英、澳等國
吳旻
李家洋
張亞平
『玖』 我國生物科學家有哪些
許大全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大全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光合生理生化 1986年因「大豆增產綜合技術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9年因「小麥光合午休成因及緩解措施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91年獲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65年畢業於沈陽農學院植物生理生化專業 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陳仲新
中國農業科學院陳仲新副研究員 GIS及遙感農業應用、信息農業和數字農業、農業生態 1991年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94年和1998年在中科院植物所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參加工作 1999年3月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工作
彭少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彭少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恢復生態學和全球變化生態學 1991年先後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和國務院學位辦、國家教委聯合授予的「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和獎章 1993年入選「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 199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中共廣東省委授予「第一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廣東省職業道德建設百佳個人、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省突出貢獻專家、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雙文明」建設十大標兵 1989年獲得中山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曾留學美、德、英、澳等國
吳旻
李家洋
張亞平
『拾』 趙國屏的人物經歷
1969年1月離開家鄉上海,在安徽省蒙城縣插隊落戶近10年;
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學專業;
1983年孫喚沖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度大學生物化學系學習,1990年獲博士學位;
1992年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國;
1992-1994年任上海普洛麥格生物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1995年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次生代謝調控實驗室副主任、主任;
1996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長;
1997年2月調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7月調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則殲命科學鏈困研究院副院長,他還自1996年起任國家「863」生物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1999年起任中國科學院生物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批准成立的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任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