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課程標准理念下如何進行生物教學設計
探究式生物教學是以問題的討論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圍繞問題的解決,實現學生的主動探究。這種教學方法的一般程序是:依據生物教學進程創設問題情景 → 學生自主發現、提出問題 → 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發現新問題 → 解決問題……→ 得出多個結論。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次生物知識的「再發現」 ,因此,探究式生物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以場景再現作依託,設計情景式生物教學 情景式生物教學是指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創設或引入與教學內容相呼應的具體場景或教學資源,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式生物教學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前提,以情景共鳴為基礎,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減輕學習負擔;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的感受性,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愉悅,享受學習的快樂。創設情景可以從兩個方面孫老毀來進行設計:一是進行功能設計,二是進行方法設計。 1、功能設計 功能設計就是創設情景,服務於不同的生物教學需要。(1) 引發內容。通過創設情景,簡捷明快地導入教學內容,使生物概念、原理的學習水到渠成。(2) 引發情感。用強烈情感語言創設情景,把情感傳給學生,觸動學生心靈,在生物知識則備構建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3) 引發思維、創設情景。它不但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還能引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 方法設計 方法設計就是以不同的手段來創設生物情景。(1)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生物標本、模型來創設情景。(2)畫面再現法。即利用掛圖、課本插圖或多媒體課件來創設情景。此法的優點是能突破時空限制。(3)語言描述法。即利用語言來描述生物現象、生理過程等。(4)實驗演示法。即利用實驗的現象、結果來創設情景。 三、 以平等交往為前提,設計互動式生物教學 互動式生物教學就是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話題,討論交流,實現師生多邊互動,發揮學生的群體效應,使學生在交往中學習生物知識、培養學生興趣和合作的意識。在互動式生物教學過程中,由於師生雙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而能達成共識、共享、共進的目標,實現教學相長。 四、 以開放題為載體,設計開放式生物教學 開放式生物課堂教學,是相對於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系統而言的。它是含判指把生物教學活動置於一個開放的體系中來進行設計,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學生的直接經驗、現實問題,實現內容的開放化,突破教師單向的傳承,融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現方法的開放化;走出教室,實現空間的開放化等。開放的內容、開放的方法、開放的空間,打破了生物課堂教學對學生的限制,因而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五、 感想和體會 1、新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生生合作或師生合作是新課程的主要學習組織形式。 3、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4、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了增強,自主能力得到了提高,主體人格得到了完善。 5、重視將知識的獲取過程化,學生知識獲取的過程是一個科學研究過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 6、強調教師是領路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親自操作、親自領悟、親自獲取的過程。 7、運用新理念指導生物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並非否定和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事實上,教師的責任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導作用更突出了。 總之,在新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深入地分析生物教材,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努力創設生物問題情景,優化生物課堂結構。
B. 如何開展生物探究性教學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用它來規范教學行為以啟迪我們的教學智慧,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工作中感觸多。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對課改教材中探究性學習的體會。
一、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倡導探究性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在合作中學的探究性學習方式。
探究學習的目標: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更要注重探究過程和處理信息的科學方法,並致力於培養他們探究合作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探究是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獲得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本領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
二、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探究能力
1.實驗是一種探究性學習的載體。
實驗教學應該為學生創造積極探究的條件,讓學生敢於實驗,樂於探究,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學生在觀察探究實驗中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例如,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時,我提前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驗,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驗體會進行討論:「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陽光、水分、空氣、溫度」都是種子萌發的條件嗎?討論時學生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學生堅持光也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我就因勢利導,布置他們繼續做光是否影響種子萌發的探究實驗,把探究活動引入了新的境界。這種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以往的生物實驗,基本上是教師示範,然後讓學生重復。新教材中的實驗大部分是探究實驗,都是先提出問題,再根據已有知識做出假設,然後根據假設制定實驗方案。新教材安排的實驗多,為學生探究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實驗要求學生獨立操作,在手動、眼觀、耳聽、腦思的過程中完成實驗,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培養探究能力。
2.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要勇於探索,敢於質疑,才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是探究性學習過程的核心。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
我在教學中對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的體會有兩點。
第一,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問題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探究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的進一步探究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吃的蒜苗是綠色的,而蒜黃是黃色的,它們是怎樣培育出來的,你想知道嗎?那就請你親自種植來探究吧。這激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和願望,然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材料進行培養,並找出光是探究的主要因素。一組蒜苗放在光下培養,另一組放在暗處培養,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證實光是葉綠素形成的條件。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主動獲取了知識,提高了學習能力。
第二,創設情境要強調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探究。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思維。主動思維能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因此,設計問題要有啟發性和引導性,如利用豐富多彩的生物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去研究和探索;利用各種新的生物科技信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探究生物科學的奧秘。
3.分層次、把握度,面向全體學生。
在實施探究性學習中,由於班級人數多,難管理,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層次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這一點就難以達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解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探究學習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過程,而且要求他們積極思維,開展有創造性的探究性學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梯度。
三、「守住一條線」,確保探究性學習實施
倡導探究性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不可能單純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變學生被動的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搜集、分析和解讀數據、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中,既發展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又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度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教材中出現的分層次的多側面的探究活動,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中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我們在教學實踐中-2-
深刻體會到:要守住這條線,教師是關鍵,工作中要扎扎實實地把每一節探究活動課上好,從備課到材料的准備,從活動設計到指導學生實施,從課堂組織到活動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當然,學生是參與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否則,探究活動難以完成。
總之,新教材從內容上為探究性學習提供了素材保證。我們要立足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啟迪我們的教學智慧,推進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
C. 談談對中學生物學教學論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對中學生物學教學論課程的理解和認識介紹如下:
中學生物學課程相關理論,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原則、策略與各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常用的各種教學技能,教學實踐活動碧兄,
4、發檔慧螞現探究式
有效教學中,更多的是將上述幾種方式綜合應用,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對問題進行探究。新的課程標行埋准十分重視探究性學習,將倡導探究性學習列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學探究是新課程標準的靈魂。
D. 如何上好一堂生物課
近段時間我通過學習生物國培新課改,結合我平時的課堂教學,感觸頗多。下面,我就以我任教的生物教學為例,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和想法。 教學的本質是一種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因此,學生學習活動的表現以及經過學習活動後得到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失敗的關鍵要素。新課程標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我個人認為,要上好一節生物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與教師的教學密切相關,教師不能以自己預設的教學方案和思路去取代學生的思路,更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而應該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去參與教學過程,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應保持有效的互動傳統課堂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和感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從而抑制了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師生交流互動、共同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但是,這種交流是基於有效的師生、生生之間互動基礎上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實現有效的互動與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創設的問題與布置的作業大多數是回憶、描述事實、教學的判斷和教學程序性的,或一味純模仿性的,那麼這樣的問題與作業很難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真正的交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與討論話題,才能夠實現師生、生生之間有效的互動。第二.交流應是雙向的。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學生經過思考或小組討論,在完成問題回答後,教師應給予有效的反饋,而不是僅僅簡單地判斷學生回答的對與錯,或簡單地予以更正。教師的介入行為應是: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完整,則一定要給予明確、積極的評價。如果學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錯誤,則要引導其找出錯誤並加以改正,或指導學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據和理由,通過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學生補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教師這一行為介入,有助於發展學生評價、判斷和交流的能力,有助於他們建構知識。好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它通過多樣、豐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協段散作、分享的合作意識和交往技能。 三、教學過程應為學生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本來應該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活動只是走走過場,沒有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留下空間。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過做讓程中應該留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課前,動員握胡氏學生收集、整理有關的信息,爭取能在課堂上展示。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較多,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盡可能多地開設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生物學研究的艱辛,並從中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結合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學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起點和歸宿。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潛能得以發揮。我們知道,課堂教學的最終結果不在於教師「教」得如何,而在於學生「學」得如何。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決策者和創造者,因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對教材進行研究的同時,還應根據課改精神和課標要求,以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使教學內容更加切合實際,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對自己及他人學習過程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讓學生獨立思考,強調對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從而使學生在各個不同的層次上了解自己學習的程度,促進部分學生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同時,還要提倡學生對他人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以便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實踐證明,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經驗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是不斷得到提高的,這不僅僅在知識方面,還應該體現在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課本知識准確地教給學生,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不要「授之以魚」。同時,在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知識點可以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靈活滲透,將思想教育貫穿於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做到「三個多一點」能有效地和學生溝通情感,從而創設愉快的環境。 「多一點微笑」、「多一點尊重」、「多一點贊美」,教師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將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一節好的生物課不僅要能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各項技能都有所提高。今後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想只要能在上面這些環節上做好精心准備和設計,上好每一堂課,我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更上一層樓。
E. 2022高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高中生物新課標怎麼樣,很多人老師看完這個新課標之後都有自己教學上的心得體會,那麼在這里我給大家整理「2022高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需要的朋友就來看看吧!
本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物新課標及新教材培訓,經過老師們兩周的新課程培訓及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結合對新課標、新教材的重新學習和認真總結,本人感觸頗深,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1、理解新課標的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
(2)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3)倡導探究性學習。
2、新課標凸顯核心概念:
生物新課標有四十七個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用重要概念構建起一個知識框架,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實性知識有條理存儲在這個框架中,又可以為日後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提供平台。由此可見,「突出重要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內存聯系形成一個科學的知識體系,關注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發展性認識,保障了生物學知識在認識層次、范圍深度上的連續性,體現了生物的科學性和發展性。
3、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應該轉變生物教學理念,加強生物理論的研究,不斷提高適應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學習的激烈爭論分析中,既解決了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藝術在於能激發出學生心靈的感情,而且這種工作做得愈細致,愈有感情,從孩子心靈深處湧出的力量便愈大。
4、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已是勢在必行。新課標和新教材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特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就必須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為了使我們中學教師更好的做好體育新課程的教學工作,省教育廳教育局在本學期進行了為期十幾天的全員遠程培訓。這次的培訓按學科的四個模塊——興趣氛圍、內容呈現、學法指導、調控評價進行科組開展學習交流討論。通過培訓,得到了御襪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注重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
在以往的教學中,無論是教的方式還是學的方式,都過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學習,而忽略了探究學習在學生發展中的重要價困配值。在當今的教學中,我們教師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師只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和求知慾,引導和幫助他們體驗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讓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在實踐中去求得新知。
二、注重教學內容的制定
在教學設計的環節上,要考慮學生的技能水平和運動能力,有效的分層區別對待的教學。在內容的制定上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三、我們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上
應該讓學生喜歡並且會進行體育鍛煉,這才是增進健康的第一步。在內容上應選擇能增加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終生延用的體育項目,或根據各校的特點和實際開發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
三、教法要求創新。
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採用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重視學生學法指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獲得知識為惟一目的,採用灌輸、強制等方式傳授知識,使學生鎮尺激完全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觀念,促使了教學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一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引導學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識,運用知識、拓展知識,注重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承接。二是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通過學生各種方式的學習,如自主學習、相互間的合作學習等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接受知識、開拓思維的能力。三是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教師為考核而教學轉向為學生接受知識而教學,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為自己興趣愛好而學習。
四、有效准確的課堂評價
在以往的教學環節中,在上課過程中和課後結束里,很少運用語言的手法對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來或反映出來的問題,做系統的全部的分析,沒有及時的表揚好的同學,或鼓勵後進生。當今的體育教學,通過語言提示的方法,在體育課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准確的進行課堂評價,對上課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次學習中,通過分層次分階段的完成作業,與同行們坦誠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閱歷。以前是為了上課而上課,對體育課程有著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通過這次向專家、向同行的學習後,我明確了方向,知道了如何更有效的解決課堂中的問題,如何更好的進行教學設計,採用更多教學方法,如何關注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這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我有幸參加了本次省骨幹教師為期十天的培訓,十分榮幸。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身心愉悅、收獲頗多。在這次培訓中,我認識了許多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線優秀教師,不但使我接觸到了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而且通過學習和實踐,使我增強了教學基礎理論,更新了教育理念。下面就是我在培訓中的的體會和感想:
一、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
整個這次培訓過程中充溢了專家們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觀點新穎,簡介獨到,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幾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收益匪淺。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強化課堂教學新理念。
經過這十天的短期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要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伴。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對於這種學習、培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價值的。
課堂教學模塊主要是提高學員在課堂上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要場所,教師的一行一動一招一式都體現著自己的教育理念。骨幹教師都有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那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因此,我們廣大教師必須強化課堂教學新理念。提高參與課程改革的主觀能動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課程改革真正的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個好的效果。
三、教師必須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
這次培訓給我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做為一名從事現代化教學的教師。我們的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的是淵博的知識和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觀。我們必須去多讀書讀新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有愛心、讓自己快樂也要讓學生快樂得人,要想讓自己的課講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學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如果我們能讓學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獲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擁有幸福的能力,那學生就會更多的發揮他們自動自覺學習的一面。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獲是充實的。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自己的教學,對今後的工作也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通過學習新課標,體會到新課標提出的基本理念仍然是:生物新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新課程三維目標,但做了許多的修改。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1、降低部分具體內容要求:
「科學探究」主題:在發展科學探究能力方面,將「實施計劃」中的「評價證據、數據」改為「嘗試評價證據、數據」,適當地降低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出於同樣的考慮,將「表達交流」中的「撰寫探究報告」改為「寫出探究報告」。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主題:原「說明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的要求提的比較高,這意味著不僅要求學生能「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還要能從光學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說明。修訂後改為「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顯然比較適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水平。
「生物與環境」主題:原「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的要求提的比較高,改為「舉例說出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原要求屬於理解水平,要求學生能「把握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而現要求屬於了解水平,只要求學生「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徵等」,現要求明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生物多樣性」主題:原「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的要求提的比較高,改為「認同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這就使原先要求達到「領悟水平」(具有穩定的態度、一致的行為和個性化的價值觀念等)的高級的情感目標要求,變為「反應水平」(在經歷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做出相應反應等)的中級情感目標要求。
2、增加部分具體內容:
《標准》在「生物多樣性」主題中的變化包括具體內容增加了「苔蘚植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兩棲類」、「爬行類」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內容比較廣泛,學生學習後對地球上的生物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課程標準的難度要求,明確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目標指向是公民素養而不是專業素養。
這幾天我參加新一輪高中生物課改培訓,聽了有關的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對《高中生物課程標准》的解讀和對新教材的詳細說明,使得自己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明白崗前培訓的重要意義,使我對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更加走近了新課程。下面就淺談一下自己學習之後的認識和體會。
一、對新課程的認識
1、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生物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生物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
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生物,不同的人在生物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高中生物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3個模塊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生物內容。選修課程有3個專題,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塊。對於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願望進行選擇。
二、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
我在學習之餘,與一起學習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准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培訓使我們了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生物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了解了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
三、增加了新的思考
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准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生物教育,我們生物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生物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F. 談談初中生物新課程的創新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中是如何體現的
初中生物新課程的創新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中是如何體現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銳意改革的老師、專家們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掌握這些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有意識的使用,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體現生物新課程的理念。下面,對四種常用的創新教學理念的四個模式稍作總結:
1、自主建構式
激勵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特點之一。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特徵的高品質的有效學習。生物學的有些知識不是一定只有通過教師的傳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將學生置於一定的情景下,藉助其已有的學習經驗並通過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這就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形成自主體驗、自主探究、自主實踐的品質,其間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設計者、支持者和促進者。
如《生態系統》一節,設計為採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原則,以學生自主建構的方法實施學習。教師列出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結構的知識主線和提綱要求,提出一些問題來創設情境,採用學生獨立看書、看教師提供的多媒體課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學生自主建構本節知識,整理知識結構,然後學生交流學習所得,形成共識,使大部分學生對此內容又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提高。由於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交流中學生之間出現了差異和水平的高低,教師及時誘導學生反思,點撥精講,使他們找到了知識和方法的不足,這樣學生從同伴中還獲得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的啟迪,這比教師的簡單說教更具有效性,這也是教學內容外的收獲。如「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與生物圈」等部分內容採用此法教學都可取得了有效的教學效果。
2、合作互動式
合作是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的、需要學習和養成的生存本領,合作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導的現代學習方式之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通過不同基礎學生之間有明確責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識、思維和能力上的互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動腦、動手、動口,在集體學習中積極主動的與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獲得相關知識,形成合作的理念,鍛煉了合作的能力,達成了教學目標,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還分享思維、經驗和知識,促進教學班集體的整體認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不失為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策略。
如果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較緊密,對此學生已有很多感性認識。而且有些知識與學生自身有關,學生很感興趣。但教學中通過採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獲得的教學效果卻截然不同。一個班採用傳統的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被動的聽和記的方法進行授課,結果教師講得吃力乏味,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教學失去原想應有的有效性。
於是改進教學策略,在另一個班採用了學生合作互動的方式進行學習。首先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然後教師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准備了一些多角度的問題,按照不同內容把問題分為多個專題提供給學生。學生分組選擇其中的任一專題(教師參與調劑,避免組間的重復),組內4人進一步分工細化,每人負責不同的內容,利用課余和自習時間,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上網查詢等方法,收集資料,然後組內成員間合作互動,分析整理,建構本專題的知識和概念。
由於每組只查閱了一個專題的內容,要想獲得完整內容就必須進行組間的合作互動,因此利用課堂時間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間教師及時點評,最後學生獲得本節完整全面的知識。在交流時,每組同學不僅認真傾聽其他組的介紹,還及時提出問題進行咨詢、討論,促進了組間的互幫互學。
交流中有些學生還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激起了更多的同學進一步的尋求答案的慾望,結果學生的學習情緒異常高漲,提問和答疑的參與意識非常強,學習效果顯著。通過兩種方法的對比教學,體會到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獲得了相關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收集、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與他人的合作互動,友情互助,分享合作的快樂,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於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學效果。如「細胞的分化」、 「生殖的類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生物的變異」等內容的教學均可採用此種方式進行。
3、模擬體驗式
以生物科學發現史的學習來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理念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生在學習生物科學史中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體會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問題、如何假設問題的「答案」、考慮從哪些途徑去解決問題,如何進行合理推理的,也使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以此漸漸地培養探究的態度、方法和思維的品質。學生通過模擬體驗式的探究獲得的知識,可以理解的更透徹,掌握的更扎實,更容易在新的情景中去運用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些還以無形的力量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踐證明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
光合作用的發現史、進化論形成的歷史等等的學習,設計時採用師生互動的討論、談話的方式通過不斷提出有價值的、導向性明確的問題來指導學生的思維。設計時先由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提出各種假設及由此得出的結論;然後由教師介紹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並啟發學生思考實驗中的一些問題,請學生依此推出結論;再由教師呈現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讓學生判斷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在此結論的基礎上,教師再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做出假設,繼續新一輪的探究。如此螺旋式的不斷上升,在不斷的模擬體驗中漸進式地重走科學家發現之路。
如「酶的發現」、「光合作用的發現」、「遺傳物質的發現」、「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等內容的教學均可進行這樣的思維體操的訓練。
4、發現探究式
有效教學中,更多的是將上述幾種方式綜合應用,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對問題進行探究。新的課程標准十分重視探究性學習,將倡導探究性學習列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學探究是新課程標準的靈魂。科學探究能力和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在發現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探究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探究能力,重組知識的綜合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為著力點,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開放態度和創新精神。其中教師起到的是指導者、組織者的導師作用,學生是在開放的活動中自主的、探究性的獲得知識和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為主的創造性的學習策略構成了有效教學的有效行為。
G. 【淺談新課程下生物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ppt
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對廣大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新課改下,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作為一名一線生物教師,我積極投入到這場新課改運動當中去,認真學習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深入研究生物新課改的基本精神與新理念,積極探索新課改下生物課堂教學模式。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新授課基本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匯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一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會合作。生物新課改突出學生主體和學生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逐步推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現代化。這種新的生物教學模式是以學案為基礎的,每節新授課有一個學案。老師要精心製作學案,一個學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方式,教學過程,課堂小結,配套練習等環節,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好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框架,以填空或者問題的形式展現出來。這個環節由學生自己思考與合作交流來完成,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本人結合自己的生物課堂教學實踐,探索了一種新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真誠地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根據本節課內容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聯系生產與生活實際素材、或對已有知識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本節課,調動起學生學好本節課的慾望,引導同學們積極思考,調動同學們學習積極性。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該環節一般採取學生先個人自主學習學案內容,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安排學生做學案相關內容,整理重點和難點。對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鼓勵同學們相互討論,合作交流,共同解決難題。教師及時巡視,適時點撥。
習的成果,通過問答和多媒體演示等形式進行展示匯報交流。教師一定要給表達者和傾聽者交流的時間與機會,這樣,既可以解決傾聽者的問題,使他們從同學那裡獲得更多的信息,又可以讓表達者有補充、完善的機會,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會在這種交流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進步。同時教師要適時引導、激發學生討論、辯論等,完成學生思維的碰撞。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情感、知識通過實踐得到了提升,它也是學生體會成功的過程,得到別人的肯定,給別人提供學習借鑒的過程,通過總結交流,學生能夠體會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喜悅感受,也為下一次活動提供情感上的動力。
3、寬容、喚醒、激勵隱性分層教學模式。學生之間的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教學中如何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呢?分層教學是解決學生個體差異的較好策略。但明顯分層又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如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自卑及消極情緒等,因此,只能進行隱性分層。對待學生的缺點要用「低倍鏡」,但並不是漠視、放縱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而是以一種寬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意識到並糾正自己的錯誤,如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講小話等,可結合所講內容插入課外知識,或用幽默的語言吸引他們,等等,絕對不能用過激的語言傷害他們,打擊他們學習生物的積極性。生物教師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懇的態度喚起學生的興趣,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對待學生的優點用「高倍鏡」,及時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提問分層,輔導分層,評價分層,使不同的學生能「吃得飽」、「吃得好」、「吃得了」,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並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4、歸納總結、提升拓展。一是針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已有經驗和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識內涵與外延的挖掘及與學過知識的聯系,並選取難度適中的典型題目進行應用訓練;要注重知識的拓展與提升,澄清學生思維認識上的疑、難點。二是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理清知識結構,總結解題步驟,掌握規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特徵與方法的掌握,突出學習態度的培養和總結反思習慣的養成。
5、反饋訓練、鞏固落實。根據學案中的相應內容,進行典型習題的鞏固性練習;進行變式訓練,掌握和鞏固知識的多樣性與多元化,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應變技巧;學生做完學案後上交,教師全批全改,督促學生完成學案並了解學生答題情況,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固定模式,應該是一種變式,需要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特點,去探索,去體驗,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使生物教學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創造性的、啟發式的教;學是積極的、主動式的學;過程是心靈相通、情景交融、師生互長、平等和諧的交流式的過程;發展是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整體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被教材和教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才能在提升學生知識總量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材。
H. 如何理解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在新的課程標准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整體,尊重個別差異備敗肆;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而新課標理念中的「面向全體學生」是指生物課程要面向所有的學仿轎生。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家庭背景等等教師都應賦予他們同等的學習生物科學的枯碼機會。「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取生物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等。根據這個教學理念,我認為,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關心在本學科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而是要想方設法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生物課的學習,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學生的觀察、探究為主,通過學生的感知、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I. 初中生物新課程的創新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如何體現求解答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一線骨幹教師、專家們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掌握這些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有意識的使用,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體現生物新課程的理念。一、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即要求我們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學生,關注全體,因材施教。二、倡導探究性學習倡導探究性學習即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討論。在課堂教學中應岩轎當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課堂上應做到三不講即學生會的不講,不是重點的不講,過於難的不講。到底學生哪些會,哪些不會呢?針對這一問題,我把課堂分成了兩部分先是預習課,然後是點撥課。那麼具體怎樣來上這兩部分課呢?首先在上課開始,老師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問題情境的提出要有針對性,要有利於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然後結合老師設計的自學提綱,認真閱讀課本找出自己能解決的和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內有針對的討論、分析解決相關的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的得到提高。學生預習完成後不能解決的問題反饋上來,老師針對這些問題來進行點撥引導。在老師點撥過程中要充分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來解決存在的疑難點,對同一問題認識有爭議時,可以讓學生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由大家評判比較,從中選出最優的答案。這樣通過比較、鑒別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解決後及時的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以檢測學生理解掌握的情況,對於檢測中暴露出的問題再進行矯正點撥,以確保每節課都能做到堂堂清。 倡導探究性合作學習,可從以下幾個模式進行: 1、自主建構式激勵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形成自主體驗、自主探究、自主實踐的品質,其間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設計者、支持者和促進者。如《生態系統》一節,設計為採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原則,以學生自主建構的方法實施學習。教師列出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結構的知識主線和提綱要求,提出一些問題來創設情境,採用學生獨立看書、看教師提供的多媒體課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學生自主建構本節知識,整理知識結構,然後學生交流學習所得,形成共識,使大部分學生對此內容又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提高。由於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交流中學生之間出現了差異和水平的高低,教師及時誘導學生反思,點撥精講,使他們找到了知識和方法的不足,這樣學生從同伴中還獲得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的啟迪,這比教師的簡單說教更具有效性,2、合作互動式合作是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的、需要學習和養成的生存本領,合作學習是我國課改中大好棗行力倡導的現代學習方式之一,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通過不同基礎學生之間有明確責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識、思維和能力上的互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動腦、動手、動口,在集體學習中積極主動的與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獲得相關知識,形成合作的理念,鍛煉了合作的能力,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如「細胞的分化」、 「生殖的類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生物的變異」等內容的教學均可採用此種方式進行。3、模擬體驗式以生物科學發現史的學習來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理念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生在學習生物科學史中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體會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問題、如何假設問題的「答案」、考慮從友嘩哪些途徑去解決問題,如何進行合理推理的,也使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以此漸漸地培養探究的態度、方法和思維的品質。學生通過模擬體驗式的探究獲得的知識,可以理解的更透徹,掌握的更扎實,更容易在新的情景中去運用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些還以無形的力量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踐證明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
J. 淺談如何教好高中生物|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生物課程理念為: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高中生物新課程將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尤其是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基礎教育改革中一個重要而具體的目標,就是要改變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大量反復訓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方法。由於高考生物科所佔分值相對較少,課時較少,學生普遍對生物課學習不重視,興趣不濃,生物教師更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李基點,把握探究性學習的本質,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手段,實施個性化、人性化教學,努力使課堂更精彩,教學更有成效。
一、強化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生物與其它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生活性,現實生活既是學生生物學知識的基本來源,也是學生生物學知識的最大應用場所。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褲擾亮動具體的事實或問題來呈現學習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現象,事件和以及自身經驗,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工農業生產問題以及能體現生物學與社會、經驗、人類文明發展有關的事實和材料,還有重要的生物學史實、發明發現的故事等等。現在不論是新課程標准,還是高考中的考點,社會、生活和生物學都是熱點話題。引導學生用生物科學的視角、科學方法去觀察、思考日常、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環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問題,學生認識生物學在科技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
二、開展課外專題研究,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參與開展研究性活動課題,既可以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或生命科學的各種技術,或與生物科學有關的實驗問題。選擇課題後,進行調查研究或進行實驗研究。如學習完「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組織學生進行「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實驗研究方案,並預測實驗結果。提醒學生定期觀察小蝌蚪外形變化,四肢等各胡寬種變態發育所需要的時間。實驗完後,做出實驗報告。
三、巧設疑問,讓學生在討論、歸納中學習生物
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前精心准備的相關教學內容,並以思考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思考,尋求答案。同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壓抑、沉悶的情緒。學生通過充分的思考,進行討論作答,並相互修正,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進行啟發誘導,既要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又要啟發學生進行聚合思維,同時還要贊賞學生的大膽見解,並及時指正,整個過程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的氣氛,組織好課堂秩序。最後,師生一起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出現的相關問題,將課堂訓練引入競爭氛圍,以不同方式讓學生作答,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防止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防止養成思維惰性。
四、激發興趣,大膽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像力,讓概念和問題在不同的情景下或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想像、猜測等思維過程活化學習材料,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師需精心構思打造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簡短有趣而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情節或是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事實,將其有機地插入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得到有益的啟迪。這些源於實際、貼近教材而又高於教材的問題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觀察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培養創新思維。
五、尊重學習主體,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新課程改革包括教學方式的改革,而探究式教學是其中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圍,把握探究的深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促進探究的開展。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總結分析探究的結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讓他們充分體驗勞動的艱辛,以及科學發現的喜悅,使學生成為自主的終身學習者。
要想教好高中生物,需要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特點,去探索,去體驗,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使生物教學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創造性的、啟發式的教;學是積極的、主動式的學;過程是心靈相通、情景交融、師生互長、平等和諧的交流式的過程;發展是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整體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被教材和教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才能在提升學生知識總量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