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八上生物前三節知識網怎麼畫

八上生物前三節知識網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3-05-01 04:37:17

❶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2)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一、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動物的分類

2、識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常見動物

魚類:中華鱘 海馬 黃鱔

無脊椎動物:海葵 海蜇 章魚 魷魚

3、魚類的主要特徵

① 靠魚鰭和尾部擺動的協調作用 游泳

② 能在水中呼吸。用腮呼吸

③ 魚體表有鱗,外形呈梭形,能減少游泳阻力

④ 魚體分頭部、軀乾和尾部三部分。

4、魚鰓為鮮紅色,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既多又細,擴大與水的接觸面積。水由魚口流入鰓,然後由鰓蓋後緣流出。經鰓流出的水與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二)陸地生活的動物

1、陸生動物適應環境的特徵:(陸地環境無水,無浮力,氣態氧,不易隱蔽)

①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

②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以便覓食和避敵。

③除蚯蚓外,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位於體內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

④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蠕動。

3、蚯蚓的體溫會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變溫動物。

4、蚯蚓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所以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要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

5、大雨過後 雨水 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蚯蚓會紛紛爬到地面上來呼吸。

6、哺乳動物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體溫恆定(鳥也有)

7、恆溫動物可通過自身的調節維持體溫的恆定,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

恆溫意義:減少對外界環境依賴性,擴大生活和分布范圍。

(三)空中飛行的動物

1、鳥適於飛行的特點:可以說“鳥的全身都為飛行而設計”。

①身體呈流線型(減少飛行時的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翼是鳥的飛行器官)③胸肌發達。④胸部有龍骨突,長骨中空。

⑤消化系統發達,食量大消化快(提供充足的能量),排便及時。(減輕體重)

⑥循環系統發達: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有體循環和肺循環,血液運輸營養和氧氣的能力強。所以鳥體溫高而恆定。

⑦呼吸系統發達:有氣囊可輔助呼吸,與肺構成雙重呼吸,可提供充足的氧氣。

2、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分布廣泛,是唯一會飛的無脊椎動物。

3、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是3對足和2對翅。

4、昆蟲的外骨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昆蟲是用氣管呼吸

6、 節肢動物的特點是:

① 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

② 體表有外骨骼,

③ 足和觸角分節。

蜘蛛、蜈蚣、蝦、蟹等不是昆蟲。但它們與昆蟲都屬於節肢動物。(有足)

7、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為成體,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大鯢。

8、爬行動物有:鱷魚、烏龜、甲魚、蛇等

二、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動物的行為:孔雀開屏 仙鶴起舞 大雁南飛 蜜蜂采蜜

不是動物的行為有:腸胃的蠕動 心臟的跳動 血液的流動

2、動物的行為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

(一) 動物的運動

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肌肉組成。

2、每一組肌肉的兩端分別附著在不同骨上,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例如: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則相反。(課本P30 圖V-16\17)

4、關節頭從關節窩滑脫出來叫做脫臼。

5、運動並不僅靠運動系統,還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以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供應能量。

五、動物的行為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分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如蜻蜓點水、孔雀開屏、青蛙冬眠等都是動物的行為;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如蜘蛛織網、蜜蜂采蜜、幼蛙捕食昆蟲、菜青蟲總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學習行為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如動物學會繞道取食。

4、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

5、有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具有社會行為。社會行為的特徵: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還形成等級。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有螞蟻群體、獅子群體、狒狒群體、蜜蜂群體等

6、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可起傳遞信息的作用。如螞蟻是靠氣味來傳遞信息,蜜蜂是靠跳舞來傳遞信息。

7、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誘劑,可誘殺農業害蟲。

8、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實驗操作中要注意的是:

① 找到菜青蟲的卵後要進行隔離 飼養 ,隔離飼養的原因。

② 選擇含特殊揮發油的植物的葉片較好如:芹菜、萵苣、萵筍葉等,不要選擇有毛或帶刺的葉子如:玉米、甘蔗葉等

六、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動物在生態系統

①維持生態平衡

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③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3、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任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所以不能隨意滅殺某種動物。

4、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如“乳房生物反應器,即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的遺傳基因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的乳房可以產生分泌出人們需要的某種物質”。可節省建廠房和買設備的費用,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

例如::宇航員穿的“抗荷服”(模仿長頸鹿)、冷光燈(模仿螢火蟲)、雷達(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薄殼建築(模仿烏龜的背甲)、智能機器人。

七、細菌和真菌 (它們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異養)

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菌落 大小 顏色 形狀

細菌 較小 白色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

黴菌 較大 有紅、綠、黃、褐、等 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

2. 培養細菌真菌的 方法 :(P56-57)

①配製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 ④恆溫培養

3.細菌真菌生存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

7.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它的細胞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8.細菌靠細胞分裂生殖。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對不良環境有較強抵抗力。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

9.真菌既有單細胞(如酵母菌)的;又有多細胞的(如黴菌、蘑菇、木耳等),它們的菌體由許多菌絲構成。真菌是通過產生孢子繁殖的。

10.真菌的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

細胞結構 細 菌 真 菌 植 物 動 物

細胞壁 √ √ √ ×

細胞膜 √ √ √ √

細胞質 √ √ √ √

細胞核 × √ √ √

葉綠體 × × √ ×

八、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1、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製造有機物。故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營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從活的動植物體上吸收營養物質,致人畜患病。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手足癬、小麥葉銹病 。

③與動植物共生。◇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幫助植物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草食動物與胃腸內分解植物纖維的細菌共生;

◇人的腸道中一些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2、 製作發酵食品:

酵母菌(可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並產生二氧化碳)可釀酒、製作饅頭麵包。

3、抗生素是一些真菌產生的可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

如青黴菌可產生青黴素。(長有“綠毛”的漿糊可防止傷口發炎。)

九、生物的多樣性極其保護

1、生物分類的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徵。

分類的目的: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2、植物分類主要觀察形態結構。被子植物分類的依據是花、果實、種子。

3、動物分類依據外部形態結構、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

4、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5、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一個種里只有一種生物,同種生物親緣關系最近。

6、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物種越多,共同特徵越少,親緣關系越遠;

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物種越少,共同特徵越多,親緣關系越近。界當中的生物種類最多,共同特徵最少。

7、生物多樣性內涵: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8、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

9、保護生物多樣性根本 措施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10、我國是 “裸子植物的故鄉”。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

11、利用基因多樣性改良作物品種典型實例: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

12、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很多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

13、我國珍稀爬行動物“活化石”揚子鱷;我國特有的珍稀哺乳動物是大熊貓、白鰭豚、金絲猴

1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15、我國已建立保護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珍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
八年級生物上冊期末復習題(附答案)
八年級上生物期末復習題(一)

1.在一個由水稻、蝗蟲、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如果將青蛙殺光,蝗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列曲線圖來表示的是( )。

A B C D

2.我國物種資源豐富。下列屬於我國特有珍稀植物的是( )。

A.杜鵑 B.茉莉 C.珙桐 D.月季

3.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是( )。

A.門 B.綱 C.科 D.種

4.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B.保護動物的棲息地C.控制有害動物的數量 D.宣傳保護動物的重要

5.製作過程中,下列食品不需要經過發酵的是( )。

A.醬油 B.醋 C.麻油 D.啤酒

6.泡菜、麵包製作過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別是( )。

A.乳酸菌、酵母菌 B.醋酸桿菌、酵母菌 C.乳酸菌、黴菌 D.醋酸桿菌、黴菌

7.某小吃店餐具被檢出大量如右圖所示的微生物,該微生物屬於( )。

A.青黴 B.麴黴 C.酵母菌 D.細菌

8. 入夏後肉湯易變質,最合理的保鮮方法是( )。

A.煮沸、開蓋冷藏 B.煮沸、加蓋冷藏

C.不煮沸、開蓋冷藏 D.不煮沸、加蓋冷藏

9. 晉江沿海常現海豚蹤跡,引起同學們對其“身世”的興趣。下列動物與海豚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

A.鯊魚 B.娃娃魚 C.鱷魚 D.鯨魚

10.下列生物中,形態結構為單細胞,細胞內沒有成形細胞核的是( )。

A.黴菌 B.酵母菌 C.細菌 D.衣藻

11.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護 B.易地保護 C.保護基因 D.保護瀕危物種

12.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應採取的保存方法有( )。

①高溫 ②低溫 ③保持乾燥 ④保持濕潤 ⑤暴露空氣中 ⑥隔絕空氣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3.下列有關分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

B.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的形態結構(性狀)等方面的特徵

C.分類的單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D.分類單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徵就越多

14.小麥和水稻同屬於種子植物門同一科的植物,其主要原因是他們的下列哪些器官表現出相同的特徵( )。

A.根、莖 B.葉、花 C.花、果實、種子 D.根、葉

15.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的病原體,從而獲得了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從細胞結構看,幽門螺桿菌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

A.有無細胞壁 B.有無細胞膜 C.有無細胞質 D.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16.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樣性 B.了解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C.了解生物之間是進化關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種

17.下列現象與活動,與真菌無關的是( )。

A.製作豆腐乳 B.發面蒸饅頭 C.臟衣服受潮發霉 D.幼兒患手足口病

18.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高產雜交稻新品種,這是利用了( )。

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B.基因的多樣性 C.生態環境的多樣性 D.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19.下列有關真菌特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通過分裂生殖繁殖後代 B.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C.以現有的有機物生活 D.個體有大也有小

20.能正確表示動物與其氣體交換部位的是( )。

①蚯蚓-體壁 ②鯽魚-鰓 ③家鴿-肺和氣囊④青蛙-鰓和皮膚 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21. 下列屬於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是( )。

A. 企鵝 B. 金絲猴 C. 海豚 D. 鴨嘴獸

22. 下列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沒有應用到發酵技術的是( )。

A. 麵包 B. 酸奶 C. 米酒 D. 豆漿

23. 在生產實踐中,將動物分為水產動物、家禽、家畜、農業益蟲、農業害蟲等的依據是動物的( )。

A. 經濟價值 B. 生存環境 C. 外部形態 D. 生理特徵

24. 下列防治農業害蟲方法中,屬於生物防治的是( )。

A. 噴灑低毒、低殘留農葯 B. 利用七星瓢蟲消滅棉田裡的蚜蟲

C. 用“掘溝埋殺法”消滅蝗蟲 D. 使用誘蛾燈捕殺玉米螟成蟲

25.下列對病毒、細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病毒是由細胞構成的 B.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C.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D.細菌和真菌主要營腐生或寄生生活

26. 下面是製作酸奶的幾個步驟:①牛奶煮沸後冷卻 ②放到常溫環境中1天 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 ④密封瓶口。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②①④

27. 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後在培養基上輕輕塗抹,就是接種

B. 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進行高溫滅菌處理

C. 本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

D. 接種後的培養基應再次進行高溫滅菌處理

28. 巴西利用本國大量生產甘蔗的有利條件,以甘蔗為原料製造酒精,大力發展以酒精為動力的汽車。請問,從生物學的角度,以甘蔗為原料製造酒精主要用到的技術是( )。

A. 克隆技術 B. 轉基因技術 C. 發酵技術 D. 組織培養技術

29.關於細菌和真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和真菌對人類一般都是有害的 B.細菌可以通過形成芽孢來繁殖後代

C.細菌和真菌都要生長在有氧的環境中 D.酵母菌與乳酸菌結構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30.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某生物小組取經過消毒的甲、乙、丙三個相同錐形瓶,按下表要求進行處理。

瓶號 甲 乙 丙

加入物質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瓶口處理 不作處理 不作處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溫度 25℃ 5℃ 25℃

請據表分析:處理中包含了多少組對照實驗,變數是什麼? ( )。

A.2組,溫度、空氣 B.2組,溫度、消毒棉球

C.2組,溫度、細菌 D.3組,溫度、消毒棉球、細菌

31.下列例子中,哪一項不能體現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螞蟻群體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

B.重慶某地遭遇罕見蝗災,緊急請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溫室大棚中放養蜜蜂或熊蜂

D.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鉤掛在路過動物的皮毛上

32.從我做起踐行低碳生活。下列行為不屬於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衛生 B.禁止焚燒秸稈,利用秸稈生產沼氣

C.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D.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

33.褐馬雞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區。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褐馬雞瀕危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選擇 B.人類對動植物資源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C.用進廢退 D.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34. 下列真菌用於釀造啤酒的是( )。

A. 酵母菌 B. 酵母菌和黴菌 C. 麴黴 D. 麴黴和青黴

35.右圖是分類等級示意圖,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於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貓和虎同屬於貓科

D.虎和犬沒有任何親緣關系

36.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多樣性僅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B.每一個生物個體都是一個十分豐富的基因庫

C.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 D.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

37.當你遇到受傷無法飛行的鳥時,你認為最好應當( )。

A.把它抓住賣給餐館供客人食用 B.把它帶回家中養著觀賞

C.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D.給它治療、飼養,待傷好後放歸大自然

38.泡菜美味可口。泡菜的製作是利用了下列哪類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黴菌

39.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因為自然保護區是( )。

A.天然基因庫 B.天然實驗室 C.活的自然博物館 D.以上三者都對

40. 下列關於生物類群的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

A.瘧原蟲、血吸蟲和瓢蟲都是昆蟲 B.魷魚、章魚和草魚都是魚類

C.蘭花、菊花和荷花都是被子植物 D.乳酸菌、根瘤菌和酵母菌都是細菌

42.右下圖示一種簡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加清水主要是為了阻止空氣中微生物的進入

B.對食物加熱的目的是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引起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D.該保存方法和冰箱貯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43.如果用下圖表示表格中各種概念間的關系,則表中各選項與圖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綱 目 科 種

B 細胞 細胞核 DNA 染色體

C 生物圈 生態系統 種子植物 蕨類

D 動物 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44. 下列除哪項外,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

A. 牡丹 B. 揚子鱷 C. 銀杉 D. 金絲猴

45. 孫悟同學參觀某野生動物園後,准備用以下關鍵詞對華南虎進行描述,下列哪項不準確( )。

A. 變溫動物 B. 陸生 C. 胎生、哺乳 D. 脊椎動物

46. 根據微生物的某一特徵進行簡單分類(見下表),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待分類的微生物 流感病毒、青黴、酵母菌、乳酸菌、麴黴、醋酸菌

類別一 醋酸菌、乳酸菌

類別二 酵母菌、青黴、麴黴

A. 其分類標準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 其分類標準是單細胞生物或多細胞生物

C. 流感病毒應該劃到類別一 D. 流感病毒應該劃到類別二

47. (5分)下面是生物技術的產品或成果,將所選相應技術的答案填塗在答題卡上。

(1)釀造甜酒( ) (2)高產抗倒伏水稻( ) (3)利用蘭花的一個莖尖培育出很多蘭花幼苗( )(4)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 )

A. 雜交育種技術 B. 發酵技術 C. 轉基因技術 D.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48. 與真菌相比,細菌的結構中沒有(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成形的細胞核

4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落花轉化為春泥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 )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細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細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1.C 2.C 3.D 4.B 5.C 6.A 7.D 8.B 9.D 10.C 11.A 12.D 13.C 14.C 15.D 16.D 17.D 18.B 19.A

20.C21.B 22.D 23.A 24.B 25.D 26.C 27.D 28.C 29.D 30.C 31.A 32.A 33.D 34.A 35.C 36.C 37.D 38.A 39.D 40.C42.D 43.A 44.A 45.A 46.A 47. (4分)(1)B (2)A (3)D (4)C

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學習 八年級 上冊生物知識點重要的是不輕易氣餒,戰勝別人,先要戰勝自己,並且能夠及時 總結 歸納好知識點。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動物的分類:根據動物體有無脊柱可分為: 脊椎動物

第一節水中生活的動物

魚 無脊椎動物

體形:梭形

體表:鱗片;分泌黏液

體色:腹白背暗(保護色)

身體分布:頭、軀干、尾

感覺器官: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運動器官:鰭:尾(控制並保持前進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軀干(產生前進的動力)整體起協調作用

呼吸:鰓,鰓絲(內布滿毛細血管,有利於氣體交換)口與鰓蓋交替張合

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 游泳 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魚離不開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鰓,而鰓中有許多的鰓絲,鰓絲在水中時能展開來,離開了水就不能展開,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而死亡.

四大家魚是:草魚、青魚、鰱魚、鱅魚

模擬實驗:科學研究毀配過程中,在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就可以用模仿實驗某一對象製作模型,用模型來做實驗,或者模仿某些條件來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就叫模擬實驗.

第二節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陸地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鱗、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專門的運動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有專門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哪大及時作出反應.[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

⑵蚯蚓:

生活環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間出來活動.

食性:枯枝落葉、垃圾

運動:1身體分為許多體節(可運動靈活),環帶上的肌肉(收縮),

可帶動剛毛運動.

呼吸:靠體表皮膚(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氣進入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到達蚯蚓全身

⑶兔子

體表被毛(保溫),用肺呼吸,心臟4腔;血液循環路線分為肺循環和體循環兩條路線,輸送氧氣的能力強,分解有機物快,產生的能量多,體溫恆定,

食性:植物

消化:牙齒有門齒、臼齒

盲腸發達:可以貯藏大量的纖維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適應.

神經:神經系統發達調節體溫(大腦發達、神經布滿全身)

生殖:胎生、哺乳(後代成活率高)

運動:跳躍(後退比前腿發達)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徵.陸地中生活的動物所要的基本條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隱藏地.

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第三節空中飛行的動物

⑴鳥類適於空中飛翔生活的結構特徵

(1)外型:流線型或梭型結構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開利於飛行

(3):胸肌發達

(4)骨輕,長骨中空,有利減輕體重

(5)角質喙,無牙,直腸短,直接排出糞便

(6)肺,氣囊(輔助肺的呼吸李余豎)呼吸一次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進行雙重呼吸

(7)心臟4腔,輸送氧的能力增強,有利於有機物的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完全分開,體溫高恆定,42度左右.

(8)小腦和神經系發達

(9)沒有膀胱,不貯存糞便,減輕體重

各種動物的特徵(還有些見最後)

(1)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

(2)兩棲動物門: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陸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膚呼吸.變態發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恆定

(3)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

(4)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如烏賊、章魚、扇貝、蛾 螺等)

(5)甲殼動物:有堅硬外殼(水蚤、蝦、蟹)

(6)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體節構成(如沙蠶、水蛭、蚯蚓等)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

第一節動物的運動

⑴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由骨骼(骨和關節)和肌肉組成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運動的產生過程:受刺激收縮,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會牽動骨頭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關節的結構圖:如上圖

關節軟骨作用:有彈性,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關節面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組成

脫臼:關節頭由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

⑷骨、關節、骨骼肌的協作

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部屈伸由兩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雙手自然下垂同時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同時處於收縮狀態)

⑸神經系統調節作用、關節相當於支點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動物的行為有取食、繁殖、遷徒、防禦等行為

1、先天性行為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遺傳基因物質決定的行為

2、學習行為: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第三節 社會行為

⑴特點: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⑵信息傳遞:聲音、動作、接觸、氣味

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這種現象就叫通訊.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動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⑴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

⑵動物促進物質循環

⑶動物能幫助傳粉或傳種子

第二節動物與人生活關系

⑴與人的關系

食用、觀賞、葯材、衣服等

⑵生物反應器

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生物反應器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物質(葯物和營養物質)的好處.(要求掌握)要會舉例會區分: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第四章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細菌很小,要觀察細菌形態的話一定要藉助於高倍的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 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2、列表細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大小 形狀 顏色

細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

白或黃

真菌菌落 大

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

紅,褐,綠,黑,黃

3、細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適宜溫度、水分、生存空間

4、不同的細菌和真菌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和真菌要氧氣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發酵不要氧氣,是無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氣.

第二節細菌

⑴細菌是由列文?虎克發現的

⑵法國的巴斯德進行了「鵝頸瓶」實驗,證實細菌的產生.

⑶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⑷形狀:呈球、桿、螺旋狀

[5]細菌的結構:如下圖(從外到內)

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它和動植物的細胞都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它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細菌有細胞壁(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生有鞭毛),卻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5]細菌生殖

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鍾一次.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 、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⑹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比較內容 動物 植物 細菌

細胞壁 無 有 有

細胞膜 有 有 有

細胞質 有 有 有

細胞核 有 有 無,只有未形成細胞核

葉綠體 無 有 無

鞭毛 無 無 有

莢膜 無 無 有

⑺營養方式(異養):腐生和寄生(靠現成的有機物來養活)

[8]作用

作為分解者促進自然界物質循環.

第三節 真菌(酵母菌、蘑菇、黴菌)

一、酵母菌

⑴形態:(單細胞)卵圓形,無色

⑵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泡、無葉綠體

⑶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無氧呼吸:葡萄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孢子生殖

二、黴菌(青黴、麴黴)

⑴形態:(多細胞)

⑵結構:青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掃帚狀

麴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放射狀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如 :如下圖

三、蘑菇

⑴結構:菌蓋和菌柄又稱子實體,菌褶,菌絲

⑵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環境:陰暗潮濕,有機物豐富,溫暖

食用菌的結構圖:

第五章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⑵使植物人類生病

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⑶地衣

共生:細菌和真菌與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

與植物: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天麻是密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

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

與人: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第二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⑴食品製作

⑵保存食品

「巴斯德「消毒法

罐藏法

脫水法

腌製法

真空包裝法

曬制煙熏法

滲透法

冷藏冷凍法

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發現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

⑷保護環境 甲烷細菌 沼氣

二、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利用現成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細菌和真菌的區別:

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

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

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三、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CO2,水,無機鹽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③與動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

根瘤(根瘤菌與植物共生)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一、根據植物的外部形態結構、內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作為依據.

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依據是:花、果實、種子

二、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是種.在等級法進行分類的時候,分類的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

林奈雙名法的內容包括:1、屬名 2、種加詞

三、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魚類、兩棲類,哺乳動物也位於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樣性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樣性的運用.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等

4、自然保護區----是指含有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具有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的特點.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 措施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5、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水生無脊椎動物:紅珊瑚 鸚鵡螺;

魚類:中華鱘 白鱘

陸生無脊椎動物:金斑緣鳳蝶

爬行類:鱷晰 揚子顎

哺乳類:大熊貓 金絲猴 白鰭豚 藏羚羊 麋鹿 亞洲象 華南虎、白頭葉猴等.

我國面臨瀕危的植物:人參 珙桐 水杉 銀杉 桫欏 、、、等.

各種動物的特徵:

(1)昆蟲:身體可分為頭(觸角),胸(足3對,翅2對),腹(氣管)

(2)哺乳動物門:體表被毛、牙齒有門、犬、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4個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胎生哺乳.

(3)鳥綱:有喙無齒,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骨中空,內充氣體,心臟4腔,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恆定,生殖為卵生

(5)節肢動物門:身體有許多體節,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

(6)兩棲動物門: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陸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膚呼吸.變態發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恆定

(7)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

(8)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如烏賊、章魚、扇貝、蛾螺等)

(9)甲殼動物:有堅硬外殼(水蚤、蝦、蟹)

(10)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體節構成(如沙蠶、水蛭、蚯蚓等)

怎麼學好理科生物

1、重視課本

因為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量相對物理、化學要少一些,知識面覆蓋的也比較窄,考察的內容也偏少,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不是很重視基礎知識,反而只是一味的做題。但是一味的使用題海戰術,對於生物成績的提高並沒有多明顯的效果。

學生可以按照當年或是前一年的高考大綱要求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學習。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都是高考范圍,都有可能會出題。

2、抓住生物的重點

在學習生物基礎的同時,也要重點關注生物的重點和難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的活動調節和遺傳變異是生物的重難點。這幾部分的知識是考試和做題中最容易出錯的地方,要特別留心。

3、聯系生活實際

生物的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聯系更直接,也更普遍。所以學生在學習時要注意聯系實際,重視和生物相關的 熱點 。另外有一些生活常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的知識。

4、培養實驗設計能力

能力永遠是高考考察的主題之一,生物學本身也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所以生物實驗也是高考試題必考的內容之一。同樣這也是學生們十分嚴重的一個部分。因此,學生想要學好高中生物,除了要熟練掌握課本實驗外,還要學會靈活運用,培養自身的實驗設計能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四章知識點

★ 八年級上冊生物提綱人教版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生物知識總結歸納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復習提綱

★ 初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 初二上冊生物期中考試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資料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❸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很強的學科,要想控制它,就得親身觀察、實驗。不管動物學還是生物衛生,都與實踐聯系很緊密,所以學習每一章每一節都需注重從觀察、實驗進手。我為大家整理歸納了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希望對你復習有幫助。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動物的分類:

(1)根據動物體內是否有脊柱,動物可分為兩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根據動物生活環境和運動方式,動物可分為三類: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和空生動物。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01、魚類:

(1)生活習性:魚生活在水中

(2)魚的形態特徵:

體 形:梭形

體 表:鱗片;分泌黏液

體 色:腹白背暗(保護色)

身體分布:頭、軀干、尾

感覺器官: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運動器官:鰭,尾(控制並保持前進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軀干(產生前進的動力)整體起協調作用

呼 吸:鰓,鰓絲(內布滿毛細血搏亂辯管,有利於氣體交換)口與鰓蓋交替張合

(3)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游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A、游泳:用鰭游泳(鰭是運動器官)

靠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前進的動力是尾部的擺動,胸鰭、腹鰭和背鰭維持魚的平衡,尾鰭決定運動的方向;鰓是魚的呼吸器官,鰓絲密布毛細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卵生。變溫動物。

B、呼吸:用鰓呼吸(鰓是呼吸器官)

(4)魚類的主要特徵:

A、體表常被有鱗片,B、用鰓呼吸,C、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D、生活在水中。

(5)魚離不開水的原因:

魚的呼吸器官是鰓,而鰓中有許多的鰓絲,鰓絲在水中時能展開來,離開了水就不能展開,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而死亡。

(6)四大家魚是:草魚、青魚、鰱魚、鱅魚

02、其他水生動物:

(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蜇、珊瑚蟲等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如:章魚、烏賊、河蚌、田螺等

(3)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較硬的甲。如:蝦、蟹、水蚤等

(4)其他水生動物:海豚、鯨、海豹、龜、鱉等

03、水域環境的保護:

(1)水域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2)水域環境保護的成功實例

(3)保護水域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04、陸生動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鱗、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專門的運動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有專門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

05、蚯蚓:(蚯蚓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

(1)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葉、朽根等為食。(3)通過基缺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身體分節使軀體的運動更靈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呼吸。(5)蚯蚓是環節動物,

06、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

⑴、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

⑵、有剛毛和發達的肌肉用以運動

⑶、休表濕潤可以呼吸,無專門的呼吸器官。

▲環節動物:除蚯蚓外,還有沙蠶、水蛭等

07、兔:(兔適於陸地生活的特徵)

(1)前肢短,後肢長,便於跳躍。(2)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發達,無犬齒(撕裂食物),盲腸發達,與植食性相適應。(3)體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臟結構、血陪衡液循環與人一樣,是恆溫動物。(4)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

08、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1)體表被毛;(2)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3)體腔那有膈;(4)用肺呼吸;(5)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6)體溫恆定;(7)大腦發達;(8)多為胎生、哺乳。

▲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徵

09、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10、動物棲息地的保護:

(1)陸生動物生活的基本環境條件:足夠的食物、水分、隱蔽地。

(2)大熊貓瀕危原因:熊貓有棲息地遭到破壞。

(3)動物棲息地為陸地生活提供了足夠的食物、水分和隱蔽地等基本的生存條件,被破壞後,動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因此,我們要保護好生物的棲息地。

第三節 空中飛行的動物

11、鳥:(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1)有發達的氣囊,減輕體重,雙重呼吸。(2)消化系統發達,直腸短,食物殘渣很快排出。(3)胸骨呈龍骨突,便於著生發達的胸肌。(4)身體成流線型,翅膀羽毛重疊排列,心臟發達。(5)體溫高而恆定,卵生。

12、昆蟲:(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

(1)特徵: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發達的肌肉附著在外骨骼上。(2)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護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3)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飛行擴大活動范圍,有利於覓食、繁殖。

13、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

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體表由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常見的節肢動物有:所有昆蟲、蜘蛛、蜈蚣、蝦、蟹等。

14、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膚輔助呼吸。

▲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等。

▲動物已知150萬種,其中哺乳動物4000多種,鳥類9000多種,昆蟲100萬多種。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於存活和繁殖後代的活動就是動物的行為。

(2)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3)描述動物運動依賴於一定的結構。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15、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

(1)運動系統:骨骼(包括骨和骨連接)、骨骼肌。

(2)關節的結構: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腔。(關節模式圖參見P29)

▲關節軟骨作用:有彈性,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關節面: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組成

▲脫 臼:關節頭由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

16、骨、關節、骨骼肌的協調配合

(1)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A、結構: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組成

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一組肌肉附著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牽引骨而不能推開骨,與骨相連的總是兩組肌肉配合的。

B、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2)屈肘和伸肘動作:

A、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部屈伸由兩組肌肉群共同完成

B、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雙手自然下垂同時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同時處於收縮狀態)

(3)運動的產生過程: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會牽動骨頭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關節相當於支點。

(4)運動不但靠運動系統來完成,而且還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並需要多個系統參與配合。

(5)運動就是骨在肌肉的牽引下繞關節活動,使軀體能夠完成各種動作。

▲動物的運動有利於覓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7、動物行為:有攻擊行為、防禦行為、儲食行為、繁殖行為和社群行為。

18、區別動物的先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A、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本能行為)。如蜜蜂采蜜、螞蟻築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

B、學習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動物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後天性)。如鯨的頂球、轉圈和跳躍等表演。

第三節 社會行為

19、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舉例:

A、白蟻,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參見P37倒數第一段)

B、雞、羊、狒狒等(參見P38第二段)

20、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1)動物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聲音、動作、接觸、氣味等。

(2)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這種現象就叫通訊。

▲蝶蛾類昆蟲可用性外激素通訊。

(3)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是普遍存在的。由於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綠色植物養育著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21、在自然界的作用(參見八上P45)

(1)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2)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2、生態平衡: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動物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於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

第二節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3、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食用、觀賞、葯材、衣服等

24、動物與生物反應器:

A、生物反應器的概念: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物質。

B、目前動物中最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即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的遺傳基因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的乳房可以產生和分泌出人們所需要的某些物質[葯物和營養物質])。

C、生物反應器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

D、生物反應器的優點: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設備簡單、減少污染等優點。

25、動物與仿生:

(1)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2)仿生的應用

A、飛 機——鳥的飛翔

B、薄殼技術——烏龜的背甲

C、雷 達——蝙蝠的回聲定位

D、熒 光 燈——螢火蟲的發光原理

E、宇 航 服——長頸鹿的脖子

第四章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26、菌落:細菌很小,要觀察細菌形態的話一定要藉助於高倍的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 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1)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的區別

比較x09大小x09形 狀x09顏 色

細菌菌落x09小x09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x09白或黃

真菌菌落x09大x09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x09紅、褐、綠、黑、黃

(2)細菌的培養步驟:製作培養基→高溫消毒→接種→培養。

27、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在土壤中、水裡、空氣中乃至我們的身體上,在寒冷的極地,在很熱的溫泉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可見,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28、細菌的生活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有的還有特殊條件。

▲不同的細菌和真菌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和真菌要氧氣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發酵不要氧氣,是無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氣。

第二節 細 菌

28、細菌的發現

(1)細菌的發現者:荷蘭列文•虎克。

(2)法國的巴斯德進行了「鵝頸瓶」實驗,證實細菌的產生。還發現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巴斯德為「微生物學之父」。

▲微生物學之父:法國巴斯德。

29、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A、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B、形狀:呈球狀、桿狀、螺旋狀

C、細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有的有鞭毛和莢膜。(參見八上P60)

▲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它和動植物的細胞都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它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細菌有細胞壁(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生有鞭毛),卻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比較內容x09動物x09植物x09細菌

細胞壁x09無x09有x09有

細胞膜x09有x09有x09有

細胞質x09有x09有x09有

細胞核x09有x09有x09無,只有未形成細胞核

葉綠體x09無x09有x09無

鞭 毛x09無x09無x09有

莢 膜x09無x09無x09有

30、細菌的生殖:

A、生活方式:異養(腐生和寄生)--靠現成的有機物來養活

B、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休眠體。

▲細菌分布廣泛的特點:因為細菌具有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

▲細菌的作用:作為分解者促進自然界物質循環

第三節 真 菌

31、真菌的種類:酵母菌、木耳、蘑菇、靈芝、黴菌等是真菌。

32、真菌的結構和營養方式

(1)結構:細胞有成型的細胞核,無葉綠體

(2)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33、真菌的繁殖: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黴菌(青黴和麴黴的區別):

青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掃帚狀

麴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放射狀

▲細菌和真菌的特徵(區別):(八上P64練習4)

A、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B、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第五章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4、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八上P66)

⑴、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⑵、引起植物和人類患病

▲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⑶、與動植共生

▲共生:細菌和真菌與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叫共生。

A、與植物: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天麻是密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

B、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

C、與人類: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35、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細菌、真菌與食品的製作:

A、酵母菌—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制饅頭、包子、麵包等。

B、乳酸菌—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

C、釀 酒—酒 曲。

D、醋酸菌—制 醋;霉 菌—制 醬

▲發酵食品的製作離不開細菌和真菌。

(2)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A、食品的腐敗原因:由於細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長、繁殖活動引起的。

B、食品的保存——防腐:脫水法、腌製法、煙熏法、真空包裝、冷凍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C、防止食品腐敗的主要原理:將食品中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3)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

A、利用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製成抗生素,來治療相應的疾病。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叫抗生素。

B、利用現代手段,將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生產葯品(如胰島素)

(4)細菌與環境保護:

細菌凈化環境:厭癢菌將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好癢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城市污水處理就是利用細菌來凈化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第一章 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分類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徵

基本單位:種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36、植物的分類:

(1)植物的分類依據:植物的形態結構

被子植物的分類依據:花、果實、種子

(2)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7、動物的分類:

(1)動物的分類依據:動物的內、外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8、細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類:

(1)細菌等分類依據:形態結構

(2)真菌的主要類群:酵母菌、黴菌等

第二節 從種到界

39、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在等級法進行分類時,分類的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遠;分類的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越近。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林奈(瑞典植物學家)的雙名法(生物命名法)的內容包括兩部分:屬名+種加詞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40、生物的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一個物種就是一個基因庫)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魚類、兩棲類,哺乳動物也位於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樣性:

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的多樣性。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樣性的運用。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

4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措施是: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42、生物多樣性面臨著嚴重威脅的原因:

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入侵等。

▲我國的特有珍稀動植物:(P94)

金絲猴、白鰭豚、朱䴉、揚子鱷、銀杉、珙桐等。

▲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和植物:

A、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

水生無脊椎動物:紅珊瑚、鸚鵡螺

魚 類:中華鱘、白鱘

陸生無脊椎動物:金斑緣鳳蝶

爬行類:鱷晰、揚子顎

哺乳類: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藏羚羊、麋鹿、亞洲象、華南虎、白頭葉猴等。

B、我國面臨瀕危的植物:人參、珙桐、水杉、銀杉、桫欏等。

43、建立自然保護區:

(1)自然保護區概念——是指含有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

(2)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3)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P96)

▲我國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P96圖Ⅵ-5、Ⅵ-6)

▲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和文件;還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❹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一章知識點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人教版 八年級 上冊生物第一章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一、腔腸動物

1、常見的腔腸動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蟲等

2、腔腸動物的代表動物:水螅

3、生活環境:水流緩慢、水草繁茂的清潔淡水中。

4、外部形態:有觸手,用於探尋和捕食獵物。

5、身體:輻射對稱(水螅的身體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後,背

腹,經過身體縱軸可以將身體分為幾個對稱的兩部分)

6、內部結構:水螅的身體由內胚層和外胚層構成,內胚層圍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層上有刺細胞。

5、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6、水螅的縱切面示意圖

二、扁形動物

1、常見的扁形動物有:渦蟲、華枝睾血蟲、血吸蟲、絛蟲。

2、扁形動物的代表動物是:渦蟲

3、生活環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塊下面

4、外部形態:身體背腹扁平,身體呈兩側對稱,也叫左右對稱。

5、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發達,大多數扁形動物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

6、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兩側對稱,身體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第二節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一、線形動物

1、常見的線形動物有:蛔蟲、繞蟲、鉤蟲、絲蟲、線蟲。

2、代表動物:蛔蟲

3、生活環境:寄生在人的小腸內,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態結構:身體呈圓柱形,中段較粗,兩端較細,體表有角質層。

5、內部結構: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構成,但生殖器官發達,無專門的運動器官。

6、蛔蟲病的感染途徑:和蟲卵有關系

(1)人喝了帶有蟲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蟲卵的蔬菜。

(3)沾有蟲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蟲病的預防

(1)首先注意個人衛生,

(2)不喝不潔凈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凈,

(4)飯前便後要洗手

(5)糞便要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後再使用

8、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二、環節動物

1、常見的環節動物有:蚯蚓、沙蟬、蛭。

2、代表動物:蚯蚓

3、外形: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4、環帶:距離環帶近的是前端,距離環帶遠的是後端。

5、用手摸蚯蚓的表面,感覺到粗糙不平,這就是剛毛。

6、蚯蚓的呼吸:濕潤的體壁

7、運動:剛毛和肌肉的配合完成運動。

8、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和疣足輔助運動。

9、蚯蚓的作用:

(1)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含有蛋白質、脂肪,營養價值高。

(3)葯用

(4)幫助處理生活垃圾,消除環境污染。

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一、軟體動物

1、常見的軟體動物有:河蚌、扇貝、文蛤、益盛、蝸牛、烏賊。

2、軟體動物代表動物:河蚌

3、河蚌的生活環境:江、河、湖泊等淡水環境中。

4、外套膜:保護河蚌柔軟的身體,並且分泌物質形成貝殼。具有外套膜和貝殼是雙殼類動物。

5、運動器官:足

6、呼吸器官:鰓

7、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徵: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二、節肢動物

1、節肢動物代表動物:蝗蟲

2、昆蟲是節肢動物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3、蜘蛛不屬於昆蟲類。

4、蝗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胸部是運動的中心。

5、呼吸:腹部的氣門

6、外骨骼:(1)保護身體,(2)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7、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8、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提供食物(2)傳粉(3)葯用價值

第四節魚

1、體內有脊柱的是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是無脊柱動物。

2、四大家魚:「青草鰱鱅」

3、魚能生活在水中:一是靠 游泳 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4、魚適於游泳的結構特點

(1)體形:流線型,可以減少游泳時水的阻力。

(2)體色:上深下淺,是一種保護色,不易被敵害發現。

(3)體表:身體表面覆蓋有鱗片,保護身體,表面有黏液,減少水的阻力。

(4)側線:感知水流,測定方向

(5)呼吸器官:鰓 鰓蓋下面是鰓,鰓由既多又細的鰓絲構成,鰓絲中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所以呈鮮紅色。

(6)魚的口與鰓蓋後緣是交替張合的,主要用於呼吸.

(7)運動: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5、魚的主要特徵:生活在水中,體表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第五節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一、兩棲動物

1、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牛蛙、蟾蜍、大梨、蠑螈等。

2、代表動物;青蛙

3、青蛙是由蝌蚪發育而來,蝌蚪無論外部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像魚。

4、青蛙的幼體蝌蚪用鰓呼吸。

5、青蛙的顏色與周圍環境相似,是一種保護色。

6、青蛙柔軟而濕潤,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

7、前肢;短小,可支撐身體,後肢強大,紙間有噗,適於在陸地上跳躍,同時也可在水中游泳。

8、呼吸:肺, 皮膚輔助呼吸

9、體溫:變溫

10、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二、爬行動物

1、常見的爬行動物有:蜥蜴、龜、蛇、鱉、鱷等。

2、代表動物:蜥蜴

3、生活環境:山坡、田野草地和灌木叢中

4、體表:身體表面乾燥,覆蓋有角質的鱗片,既有保護作用,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有利於適應陸地生活。

5、呼吸:肺

6、體溫:變溫

7、繁殖:產卵

8、蜥蜴的生殖和發育拜託了對水環境的依賴,終生生活在陸地上。

9、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徵:體表覆蓋有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第六節鳥類

一、並不是所有的鳥都能飛行,比如鴕鳥,企鵝就不會飛行。

二、家鴿適於飛行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身體呈流線型,減小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2、家鴿的前肢變成翼,翼上生長有大型的正羽,翼是飛行器官,

3、頸較長:轉動靈活,伸縮自如,可彌補前肢的不足。

4、長骨中空,內有空氣,可以減輕體重。

5、肌肉發達:附著在胸骨上,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6、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直腸短,能及時排出糞便,減輕體重。

7、呼吸:用肺呼吸,氣囊輔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進行雙重呼吸。

7、體溫:恆溫。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第七節哺乳動物

1、常見的哺乳動物有:鯨、豬、牛、羊、馬、兔、狼等。

2、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類。

3、體溫:恆定 (體溫恆定的動物有鳥類和哺乳類)

4、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5、胎生、哺乳的好處: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

6、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

7、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臼齒、犬齒的分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一章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 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重要知識點

★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八年級上生物知識點

★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 八年級生物會考重要知識點復習資料

★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❺ 生物八上知識點歸納內容是什麼

1、動物的運動:高級動物的運動系統構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連結。若將運動系統比作作杠桿,則骨相當於杠桿,關節相當於支點,骨骼肌提供動力,關節的構成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關節的特點有牢固性和靈活性。

2、哺乳動物的特點:除個別的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點。其代表動物是家兔,家兔體內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其作用分別是切斷和磨碎食物。肉食動物有發達的犬齒。這些特點都是和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3、脊椎動物若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應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4、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稱為蝌蚪,經變態發育變為幼蛙,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類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等。

5、蚯蚓的運動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縮和舒張並在剛毛的輔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濕潤的體壁進行的。將兩條蚯蚓分別放於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紙板上,運動速度在硬紙板上的快。

❻ 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二章思維導圖怎麼畫

❼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的知識樹怎麼畫

八年級上冊第一章,不知道你問的是哪個學科,就發歷史八年級上冊的一本書學科思維導圖給你參考借鑒吧,此圖出自國內思維領域最權威的學術研究機構——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研究中心,學科思維導圖可比知識樹全面,系統得多。

❽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在初中階段,我們生物上的學習比較簡單,對於孩子們來講,掌握好難度不大,關鍵是 如何去掌握好我們其中的重要知識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 八年級 上冊生物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篇一

第2節微物生與人類關系

一、微生物與食品

1、酵母菌:是一類單細胞真菌,廣泛用於食品和發酵工業。如烤制麵包或蒸鏝頭、釀酒等。

2、醋酸菌:用於釀醋。

3、乳酸菌:用於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時,乳酸菌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分解糖類產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靈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葯。

二、微生物與疾病

1、寄生在人體表面或體內,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中,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於食用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質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蠅蕈、毒粉褶菌等,被誤食後會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與醫葯

1、提供維生素:多數酵母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提供醫葯用。

2、抗生素:青黴素和頭孢素是相應的真菌產生的抗生素;鏈黴素、金黴素、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線菌產生的。

四、微生物的應用前景

1、氨基酸、有機酸、酶制劑、菌肥和農葯生產方面得到應用。

2、生產沼氣;利用秸桿、糞便和產甲烷細菌等產生沼氣。

3、用於基因工程:涌過基因工程用微生物產胰島素、乙肝疫苗、干擾素等。

4、生產動植物產品;今後可由微生物大量生產動植物產品。

5、在採油、冶金、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篇二

1.腔腸動物

1.1腔腸動物的特徵

身體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1.2水螅

運動:身體只有上下,不分左右,輻射對稱,利於捕食和防禦

消化:內胚層圍成消化腔,與口相通,食物和消化後的殘渣都由口進出

防禦:外胚層有刺細胞,藏有刺絲和毒液,是攻擊和防禦利器

生殖:長出芽體,芽體長成小水螅後,從母體脫落,獨立生活

1.3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食用:海蜇,營養價值高

環保:珊瑚礁形成島嶼加固海岸,海洋生物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2.扁形動物

2.1扁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2.2渦蟲(前端三角形,有黑色眼點感光)

運動:身體兩側對稱,有前後、左右、背腹,感官集中於前端,能先感知外界刺激,還有專門的運動器官,更有效的運動、捕食、防禦。

消化:腹面有口,口內有咽,咽可伸出口外,捕食,食物腸內消化,殘渣由口排出

2.3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消化器官簡單,甚至無,生殖器官發達,威脅人和動物的健康。

3.線形動物

3.1線形動物的特徵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3.2蛔蟲

運動: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靠身體彎曲和伸展緩慢蠕動

保護:體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質成

消化:消化管簡單,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寄生在人的小腸內,吸食半消化的食糜,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生殖:生殖器官發達

3.3線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蛔蟲病威脅人體健康,蛔蟲病的傳染形式,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管理好糞便

秀麗隱桿線蟲是自由生活的線形動物,繁殖快,生活周期短,是研究遺傳、發育、衰老的實驗動物

4.環節動物

4.1環節動物的特徵

身體呈圓筒形,由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4.2蚯蚓

體形特徵:長圓筒形,許多相似環節,身體前部有環帶

運動:分節使軀體運動靈活,體壁有發達肌肉,與剛毛配合完成運動

消化:腸壁有發達的肌肉,可以蠕動,以土壤中有機物為食

繁殖:環帶腺細胞分泌蛋白質和黏液,形成蛋白質環在環帶外面,有1-3個受精卵,從蚯蚓身體脫落,形成卵繭,受精卵在卵繭內發育為小蚯蚓。

呼吸:體壁分泌黏液,使體表濕潤,體壁有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黏液進入毛線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排出

4.3沙蠶

生活在海洋中,兩側有突起,突起有剛毛,這些突起稱為疣足,用於爬行和 游泳

4.4蛭

生活在水田、溝渠、池沼和潮濕的森林中,吸附在人蛙,家畜及人的皮膚上,吸食血液

4.5環節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沙蠶是魚、蝦、蟹的食餌;蛭唾液含有蛭素,可用於生產抗血栓葯物;蚯蚓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

5.軟體動物

5.1軟體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二大類群)

身體柔軟,外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2雙殼類:河蚌、文蛤、扇貝等

外形: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外有兩片大小相似的石灰質貝殼,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起保護作用

運動:足

攝食:吸水管吸水,並攝取水中食物顆粒

排泄:排水管排水,並排出食物殘渣

呼吸:利用鰓與水流交換進行氣體交換

5.3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水產養殖、食用、葯用、裝飾

作為寄生蟲的寄主傳播疾病

6.節肢動物

6.1節肢動物的特徵(動物界第一大類群)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代表動物:鼠婦、蟬、蝴蝶、蚊、蠅、蝦械等

6.2昆蟲的結構特徵

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

基本特徵: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等

6.3蝗蟲的結構特徵

頭部:一對觸角——感覺

三個單眼(辨明暗),一個復眼(許多小眼,主要作用)

口器——攝食

腹部:三對足——跳躍

兩對翅——飛行

內臟器官

(觸角和足是附肢,分節)

體表:氣門——呼吸

外骨骼(幾丁質,蛋白質),較硬——保護,防止水分蒸發(外骨骼限制生長,會定期蛻皮,直至發育為成蟲)

6.4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蝦、蟹等作為其他動物和人的食物

蜜蜂蝴蝶等傳播花粉

蠍、蜈蚣等作為葯材

果蠅作為實驗材料

蚊子叮咬傳播疾病

7.魚

7.1魚的種類

脊椎動物中最多的一個類群,淡水魚1000多種,海水魚2000種

7.2魚的主要特徵

脊柱——支撐整個身體

身體分頭部、軀幹部、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側扁,大多呈流線型——減小水中運動的阻力;兩側有發達的肌肉——運動,通過尾部、軀幹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運動

體表有鱗片,鱗片表面有黏液——保護身體

鰓有鰓絲,密布毛細血管——呼吸,魚的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時,水從口流入,經過鰓絲,水中氧滲入毛細血管,二氧化碳由毛細血管滲出水中,隨水從鰓蓋後緣排出體外

7.3與人類的關系

魚類養殖、捕撈

長期過度捕撈和水污染等,魚類面臨著嚴重威脅

8.兩棲動物

8.1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青蛙將卵產在水中並在水中受精,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8.2代表動物

青蛙、蠑螈、蟾蜍、大鯢等

8.3青蛙的主要特徵

幼體蝌蚪,有尾,用鰓呼吸,水中生活,

眼後有鼓膜——感知聲波

頭部前段鼻孔——呼吸時氣體進入

前肢短小——支撐身體

後肢發達,趾間有蹼——跳躍、劃水

肺結構簡單,不發達——呼吸

皮膚裸露,分泌黏液,皮膚內布滿毛細血管,——氣體交換,輔助呼吸

8.4與人類的關系

農田害蟲的天敵,保護農作物

環境污染,水域減少,它們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

因此,要保護環境,禁止亂捕亂殺

9.爬行動物

9.1爬行動物的特徵

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肺呼吸,陸地產卵,卵表面有堅硬外殼

9.2代表動物

蜥蜴、揚子鱷、蛇、龜、鱉等

9.3蜥蜴的主要特徵

頭部後有頸——靈活轉動,尋找食物,發現敵害

四肢短小——不能跳躍,可貼地迅速爬行

皮膚乾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保護身體,減少水分蒸發

肺比青蛙發達,氣體交換能力強——只靠肺呼吸(適應陸地生活)

受精卵較大——養料充足含水分

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在陸地環境發育成幼蜥

9.4與人類的關系

入葯

捕食害蟲

10.鳥

10.1鳥的主要特徵

視覺發達——疾飛中捕食

有喙無齒——喙啄取食物,食量大,消化能力強

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作用旺盛(吸氣時一部分氣體進入氣囊,呼氣時,氣囊里的氣體返回肺內,進行氣體交換)

心跳快,體溫高而恆定

產卵繁殖,卵有堅硬外殼,起保護作用

飛行特點:

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翼上有大型羽毛——翼搏擊空氣可平穩滑翔或振翅高飛

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中空,可減輕體重

胸骨有龍骨突,(供動翼肌的作用)胸肌發達——牽動兩翼完成飛行

10.2恆溫動物與變溫動物

恆溫動物——體溫不會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鳥

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變化而改變,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10.3與人類的關系

捕食害蟲

食物來源

觀賞

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11.哺乳動物

11.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鯨等少數退化——保溫,維持一定的體溫,是恆溫動物

胎生,哺乳——後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提高成活率

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撕咬、切斷、咀嚼食物,提高攝食和消化能力

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靈敏感知外界,並作出反應

11.2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食物來源

皮毛

導盲犬,警犬,軍馬等

危害農、林、牧業

傳播疾病

面對動物瀕臨滅絕,要採取保護 措施

面對動物帶來的危害要合理防控

12.動物的運動

12.1動物的運動形式

蚯蚓蠕動、魚游泳、鳥飛行、哺乳動物的行走、奔跑、跳躍等

12.1運動系統的組成

骨、關節、肌肉

骨與骨通過關節相連成骨骼

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

12.2關節的結構

12.3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神經傳來刺激——骨骼肌收縮——骨繞關節活動——軀體相應部位產生運動

屈肘和收肘動作: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時,屈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時,伸肘

12.4運動系統

運動的完成不僅由運動系統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相互配合供給運動所需的能量

12.5運動的意義

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繁殖後代等

13.動物的行為

13.1先天性行為

動物生來就有,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可以使得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後代

13.2學習行為

在遺傳的基礎上,通過環境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環境變化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復雜

13.3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14.社會行為

14.1社會行為的特徵

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群體形成等級

14.2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動作、聲音、氣味都可以傳遞信息

14.3信息交流的意義

動物之間取得聯系

在群體覓食、御敵、繁衍後代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14.4動物間信息交流的應用

蝶類雌蟲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蟲,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誘殺農業害蟲或干擾雌雄蟲之間通訊,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

14.5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有利於獲得食物

戰勝天敵侵略

有效保證物種繁衍

14.6探究螞蟻的通訊

15.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1維持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作生態平衡

15.2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分解有機物產生釋放能量,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無機鹽等物質

15.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利:蜜蜂采蜜等幫助傳粉、傳播種子

弊:蝗災等

16.細菌和真菌

16.1分布

分布:分布廣,空氣、水、土壤,生物體內或體表等

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16.2細菌的發現和種類

發現:巴世德鵝頸瓶實驗

種類:按細菌不同形態分為球菌(葡萄球菌)、桿菌(枯草桿菌)和螺旋菌(迂迴螺菌)

16.2細菌的結構

具有細胞的一般結構,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核區,核質裸露,沒有核膜包被(原核細胞),有細胞壁,有些有莢膜(保護作用)和鞭毛(運動)

原核細胞:像細菌這樣只有核區的細胞稱為原核細胞

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

16.3細菌的生殖

依靠分裂進行生殖

芽孢:細菌休眠體,幫助細菌度過不良環境

16.4真菌的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含線粒體等細胞器)、細胞核等

真菌的細胞核的核質由核膜包被,屬於真核細胞

由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

青黴的結構:直立菌絲和營養菌絲(吸收營養物質)

16.5真菌的生殖

通過產生孢子來繁殖後代

16.6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無機鹽,供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使用,維持生態平衡

引起患病

細菌:鏈球菌——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

真菌:手癬、足癬等,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

與動植物共生

地衣、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

16.7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酵母菌:製作饅頭麵包

乳酸菌:製作酸奶

醋酸菌:制醋

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她們的生長和繁殖。

疾病防治:抗生素

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甲烷菌生成甲烷,凈化污水等

17.病毒

17.1病毒的種類

非常微小,一般用納米表示大小

根據感染生物的不同: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如T4噬菌體);植物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動物病毒(腺病毒)

17.2病毒的結構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不能獨立生活,只能侵入其他生物細胞才能進行生命活動

繁殖: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新的病毒

17.3與人類的關系

導致人類、動物和植物患病,是一些疾病的病原體

醫葯研製,疫苗

農業生產,生物殺蟲劑

18.生物的分類

18.1分類的依據

主要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態結構、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特徵進行科學的描述

18.2生物分類的等級

生物分類的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8.3種

種是生物分類等級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密切的

18.4不同種的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不同種生物所處的共同分類等級越低,他們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上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越近

反之,不同種類的生物所處的共同分類等級越高,他們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上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遠

19.生物多樣性

19.1生物多樣性的含義

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物種類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19.2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物質滅絕速度加快,許多動植物處於瀕危狀態

物質的銳減不僅威脅了物種多樣性,也使自然界喪失了許多寶貴的基因,從而使遺傳多樣性也面臨威脅

19.3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的原因

人口快速增長,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如森林資源的過量開采,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野生經濟動植物的亂捕濫采,草原的過度放牧等

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頻發,外來物種入侵等

19.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途徑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將瀕危生物遷出原棲息地對其進行的特殊保護和管理,也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植物園、動物園和水族館等

加強 教育 和法制管理,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篇三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織網、蜜蜂采蜜、螞蟻做巢等。還有菜青蟲取食。

學習行為則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對生存也就越有意義。

3、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行為。(注意:並非所有營群體生活的動物都具社會行為,如蝗蟲群體沒有。)

4、社會行為的特徵:群體內部往往形初二生物考點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還形成等級。

5、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的現象。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

6、蝶蛾類昆蟲的雌蟲可產生性外激素,通過性外激素吸引雄蟲來交尾。據此,可以製造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昆蟲或干擾使昆蟲不能識別同種昆蟲的性外激素。

7、探究《螞蟻的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通訊。

(1)提出問題: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設: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

(3)設計實驗,完成實驗

在設計實驗時,在離蟻穴較遠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應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為螞蟻的種類很多,食性也不盡相同,有的為肉食性,有的為植食性,有的則為雜食性。在 飼養 螞蟻時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螞蟻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內要求空氣濕度為90%~95%,飼養沙土含水量為10%---15%。

(4)檢驗假設,得出結論:支持假設。螞蟻初二生物考點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相關 文章 :

1.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2.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3.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4.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5.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7.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

8. 八年級生物會考重要知識點復習資料

9.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❾ 八年級上冊生物第3單元.構造圖怎麼畫

1. 以「細胞」為中心,繪制出圓形的輪廓;
2. 在圓內畫出細胞的主要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
3. 畫出細胞的基本功能粗租,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 在其他相關的結構中畫出細胞運動的相關結構,如熒光單胞菌、細胞鞭毛等;
5. 在細胞周圍畫出相關的細菌、病毒等,表示它們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6. 畫出相關搏拿的箭頭,表明細胞與其他元素之間的關基凳搭系。

❿ 八年級上冊生物每一節的知識梳理

第14章
第1節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1、人體內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運輸主要依靠血液循環系統來完成的。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由血管、心臟和血液組成。
2、人體有3種血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能夠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較大,彈性大,能夠摸到脈搏。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處輸送轉意臟,管壁較薄,管腔最大,彈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靜脈血管。毛細血管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連通於最小的動脈和最小的靜脈之間,管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管種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功能人體內運輸各種營亂叢養物質與廢物的管道把血液嘩猜櫻從心臟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轉意臟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分布身體較深部位,但在體表有時能觸摸到身體較淺部位,在體表就可以看到分布廣,數目多管壁較厚,有較大彈性薄,彈性不大極薄管腔粗,斷面圓形細,斷面扁形極細,血流速度快慢很慢3、人的心臟位於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兩肺之間,大小與拳頭相近。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心輸出量大,心率比正凡人要低些。兒童時期心率要高些。
4、心臟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個腔組成。每一個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側心壁比右側心壁厚,同側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右心室與肺動脈相連,左心房與肺靜脈相連,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相連。
5、人的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中含有大量的水(約占血漿總量的90%),還有蛋白質、葡萄糖和無機鹽等多種營養物質,還含有一些體內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人體內正常情況下,紅細胞數目最多,白細胞數目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種血細胞,在光鏡下觀察不到。白細胞對人體具有防禦和保護作用。血小板外形不規則,沒有細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假如人體內紅細胞的數目或者血紅蛋白的數目低於正常值時,可能患有貧血病。假如人體某部位發炎或者患白血病時,會引起白細胞數目明顯增多。
8、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兩面中心凹陷的圓餅狀,具有運輸氧氣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紅細胞內含有紅色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時與氧結合,使血液呈現鮮紅色,叫動脈血。血紅蛋白在氧濃度低時與氧分離,血液顏色呈現暗紅色,叫靜脈血。
9、人體內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活動叫做血液循環。人體血液循環可以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中血液的活動途徑是: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處(如:頭部、肝臟、胃等)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全身各處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體循環在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處完成了血液和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將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肺循環中血液的活動途徑是:右心室→肺動脈→肺→肺靜脈→左心房。肺循環在肺處為血液補充了大量的氧氣,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將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活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叫做血壓。一般所說的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健康成年人血壓的收縮壓一般為12―18.7kpa,舒張壓一般為8--12kpa。假如成年人的舒張壓經常超過12kpa,就是高血壓;假如成年人的收縮壓經常低於8kpa,就是低血壓。

第2節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1、人體內盡大部分水、尿素和無機鹽是以尿液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體外。
2、人體的泌尿系統主要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腎臟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腎臟形成的尿液經過腎盂、輸尿管流進膀胱,經過尿道排出體外。
3、腎臟位於腹腔後壁脊柱的兩旁,左、右各一個。腎臟的內部結構包括皮質、髓質和腎盂三部分。
4、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
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過程。

第15章
第1節人體的神經調節
1、神經元又稱神經細兆枯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能夠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且能把興奮傳導給其他的神經元。能夠傳導的興奮叫做神經沖動。
2、神經元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細胞體密集的部位,光彩昏暗,叫做灰質,灰質上含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經中樞。眾多的軸突和髓鞘集合形成的神經纖維匯集的部位,光彩白亮,叫做白質。
3、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三部分組成。其中腦和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所發出的神經構成四周神經系統。
4、人體的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大腦半球,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質,又叫大腦皮質。大腦皮質上有很多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高級中樞,如運動中樞、視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大腦皮質的內部是神經纖維匯集而成的白質。小腦位於大腦後下方,能夠協調全身肌肉的活動,維持身體平衡。腦干內有呼吸、血液循環等活動的調節中樞,因此有「生命中樞」之稱。
5、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質在椎管的中心,呈蝶形,白質在外。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腦控制。脊髓內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經中樞。
6、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類型。非條件反射活動是生來就具有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和縮手反射等,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調節方式。條件反射是一種比較高級的神經調節方式,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後天學習形成的,如看梅止渴和談虎色變。
7、反射弧是反射過程中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它包括感受器、傳進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5個基本環節。

第2節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1、眼球的附屬結構包括眼瞼、睫毛、結膜、淚器、眼肌等,眼球的附屬結構對眼球具有保護作用。結膜襯在眼瞼的內表面,能分泌黏液,潤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結膜炎的發病部位通常在結膜。預防沙眼和急性結膜炎應該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與別人適用毛巾和臉盆。
2、在眼球的結構中,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和視網膜。外界光線經過角膜,由瞳孔進進眼球的內部,在經過晶狀體、玻璃體的折射作用,終極落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使感光細胞產生與視覺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經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皮質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3、假如平時沒有良好的用眼習慣,就會增加晶狀體的負擔,導致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的前後徑過長,結果使物體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之前,造成視網膜上的物像比較模糊,人就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近視眼可以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遠視眼應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4、耳是人體形成聽覺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屬於外耳,具有接受聲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聽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內耳包括前庭、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前庭和半規管與身體平衡有關。耳蝸與形成聽覺有關。
5、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的聲波經過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傳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經過聽小骨的傳遞和放大後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與聽覺有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再由聽神經傳遞到大腦皮質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第16章
第1節人體的支持與運動
1、人體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骨連結和骨骼肌。骨和骨連結組成了人體的骨骼。人體的骨有206塊,包括頭骨、軀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據其形態可以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各骨的形態固然差異較大,但是結構卻很相近,長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骨膜內有血管、神經和成骨細胞,成骨細胞對骨的生長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體發生骨折,成骨細胞能使骨癒合、再生;骨質有骨松質和骨密質之分,骨松質結構疏鬆,能承受一定的壓力,骨密質緻密堅硬,抗壓力強;骨髓腔內有骨髓,人年幼時骨髓為紅骨髓,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紅骨髓會轉變為黃骨髓。
3、人體的運動系統具有支撐身體、支持運動和保護身體內部器官的作用。
4、骨連結有3種形式:不活動的連結、半活動的連結和活動的連結。其中活動的連結又叫做關節。
5、進行運動時假如用力過猛,就可能導致關節頭從關節窩滑脫出來,造成脫臼。
6、人體大約有600塊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為頭頸肌、軀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間,呈紅褐色,主要由肌細胞組成,外麵包有結締組織莫,裡面有很多血管和神經。
7、骨骼肌受到刺激,就會收縮、舒張,牽動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產生各種運動。
8、骨骼肌群在運動中受到神經系統的支配,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某項活動。如: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第17章
第1節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1、水分以氣體的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植物的蒸騰作用。蒸騰作用的發生器官是葉。氣孔是葉表皮上一對保衛細胞之間的空隙,是葉片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2、蒸騰作用除了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外,還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同時蒸騰作用使水分從葉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葉表面的溫度。

第2節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綠色植物製造的氧氣,是地球大氣中氧氣的根本來源。地球上各種生物在進行生命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開釋出的二氧化碳進進大氣。同時細菌等各種微生物也通過分解作用將動植物的屍體及腐爛物質分解,開釋出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條件是光。

第3節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組成的同一整體。如:草原、森林、農田、濕地等都是常見的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包括綠色植物、動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生物因素以及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非生物因素,如水、溫度、光等
3、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但是其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首先是生物物種和數目上的相對穩定。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能量活動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多,其調節能力就越強。如:森林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比草原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強,草原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比農田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強。

閱讀全文

與八上生物前三節知識網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