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能提高什麼
病原微生物只是某些疾病的病因的一種。很多疾病伴隨多種感染,拿感冒為例,感冒的病因有病毒,免疫機能下降,少數的細菌感染。等等,病因多,並不能靠單純地提高機體免疫力就能治療的。細菌感染必須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要使巧肢用抗病毒葯物。當然,提高機體免疫力也很重要。對於一些惡性腫瘤,在對症滲搜治療的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力是治療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預防感染,避免彌漫到其他臟器。機體免疫力提高了,身體內的抗病能力也提高了。總的來說免疫力可以預防疾病,也可以作為某些疾病的輔助治療,也是某些疾病治療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醫學范疇里,不存在絕對的說法,個體差異較大。同一種病,不同的人,採取的治療方案不一樣,所以,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1、免疫系統的功能:
①免疫防禦:是指機體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正常時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異常時超敏反應(過高)或免疫缺陷(過低)。
②免疫自穩: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自身衰老殘損組織的能力。異常時發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監視:是指機體殺傷和清除異常突變細胞的能力。異常時細胞突變或持續感染。
2、中樞免叢寬歷疫器官包括:①胸腺: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
②骨髓:B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
3、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脾臟、扁桃體,黏膜淋巴組織。脾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第二章
1、抗原:凡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能與之相應免疫應答產物(抗體或致敏淋巴組織)在體內外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統稱抗原。
同時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性的物質稱為完全抗原,如細菌、細菌外毒素等。只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半抗原。
2、抗原決定簇:指抗原分子中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結構基礎或化學基團,又稱抗原表位。
3、抗原免疫途徑以皮內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靜脈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導致耐受。免疫耐受靜脈最明顯。
4、異嗜性抗原:是存在於不同種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
第三章
1、免疫球蛋白:又稱抗體,是B 淋巴細胞識別抗原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一種糖蛋白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顯示免疫功能。
2、互補決定區:V區有3個HVR(高變區),共同組成Ig的抗原結合部位,由於這些高變區序列與抗原表位互補,故稱~。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兩個相同的Fab和一個Fc. 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一個F(ab')2 和一個pFc'。
4、調理作用:IgG抗體的Fc段與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上的IgG Fc受體結合,從而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5、ADCC(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指具有殺傷活性的細胞,如NK細胞通過其表面表達的Fc受體識別結合於靶抗原上的抗體Fc段,直接殺傷靶細胞。
6、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點:
①IgG:血清中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長、較強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調理作用、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介導ⅠII型超敏反應。
②IgM:分子量最大、感染早期出現、含量少,高效能。
③IgA:血清型IgA由腸系膜淋巴細胞產生,以單體形式存在,分泌型IgA(SIgA)存在於支氣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淚液中等,以二聚體形式存在。
④IgD:是B細胞成熟的重要標志,在血清中含量很低。
『貳』 通過學習微生物學,學到了什麼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一門在細胞、分子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生物(包括原核類的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藍細菌、古細菌,真核類的真菌、原生動物、顯微藻類(單細胞藻類),以及非細胞類的病毒和亞病毒)的形態構造、生理代謝、生物化學、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進化分類等生命活動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工業發酵、醫葯衛生、生物工程和環境保護等實踐領域)的科學。 微生物學是高等院校生物類專業必開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也是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及發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學原理與技術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微生物學》也是高 等農林院校生物類專業發展及農林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隨著生物技術廣泛應用,微生物學對現代與未來人類的 生產活動及生活必將產生巨大影響。 歷史起源 經驗階段 自古以來,人類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已經覺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其所發生的作用。中國利用微生物進行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 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533~544)中,列有穀物制曲、釀酒、制醬、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在古希臘留下來的石刻上,記有釀酒的操作過程。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的作用,進行漚糞積肥。公元1世紀的《氾勝之書》提出要以熟糞肥田以及瓜與小豆間作的制度。2世紀的《神衣本草經》中,有白僵蠶治病的記載。6世紀的《左傳》中,有用麥曲治腹瀉病的記載。在10世紀的《醫宗金鑒》中,有關於種痘方法的記載。1796年,英國人E.琴納發明了牛痘苗,為免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形態學階段 17世紀,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製的簡單顯微鏡(可放大160~260倍)觀察牙垢、雨水、井水和植物浸液後,發現其中有許多運動著的「微小動物」,並用文字和圖畫科學地記載了人類最早看見的「微小動物」——細菌的不同形態(球狀、桿狀和螺旋狀等)。過了不久,義大利植物學家P.A米凱利也用簡單的顯微鏡觀察了真菌的形態。1838年,德國動物學家C.G.埃倫貝格在《纖毛蟲是真正的有機體》一書中,把纖毛蟲綱分為22科,其中包括3個細菌的科(他將細菌看作動物),並且創用bacteria(細菌)一詞。1854年,德國植物學家F.J.科思發現桿狀細菌的芽孢,他將細菌歸屬於植物界,確定了此後百年間細菌的分類地位。 生理學階段 微生物學的研究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生理學階段。法國科學家L.巴斯德對微生物生理學的研究為現代微生物學奠定了基礎。他論證酒和醋的釀造以及一些物質的腐敗都是由一定種類的微生物引起的發酵過程,並不是發酵或腐敗產生微生物;他認為發酵是微生物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的呼吸作用,而酒的變質則是有害微生物生長的結果;他進一步證明不同微生物種類各有獨特的代謝機能,各自需要不同的生活條件並引起不同的作用;他提出了防止酒變質的加熱滅菌法,後來被人稱為巴斯德滅菌法,使用這一方法可使新生產的葡萄酒和啤酒長期保存。科赫對新興的醫學微生物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科赫首先論證炭疽桿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接著又發現結核病和霍亂的病原細菌,並提倡採用消毒和殺菌方法防止這些疾病的傳播;他的學生們也陸續發現白喉、肺炎、破傷風、鼠疫等的病原細菌,導致了當時和以後數十年間人們對細菌給予高度的重視;他首創細菌的染色方法,採用了以瓊脂作凝固培養基培養細菌和分離單菌落而獲得純培養的操作過程;他規定了鑒定病原細菌的方法和步驟,提出著名的科赫法則。1860年,英國外科醫生J.利斯特應用葯物殺菌,並創立了無菌的外科手術操作方法。1901年,著名細菌學家和動物學家И.И.梅契尼科夫發現白細胞吞噬細菌的作用,對免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俄國出生的法國微生物學家C.H.維諾格拉茨基於1887年發現硫磺細菌,1890年發現硝化細菌,他論證了土壤中硫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學過程以及這些細菌的化能營養特性。他最先發現嫌氣性的自生固氮細菌,並運用無機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以及富集培養等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壤細菌各個生理類群的生命活動,揭示土壤微生物參與土壤物質轉化的各種作用,為土壤微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 1892年,俄國植物生理學家Д.И.伊萬諾夫斯基發現煙草花葉病原體是比細菌還小的、能通過細菌過濾器的、光學顯微鏡不能窺測的生物,稱為過濾性病毒。1915~1917年,F.W.特沃特和F.H.de埃雷爾觀察細菌菌落上出現噬菌斑以及培養液中的溶菌現象,發現了細菌病毒——噬菌體。病毒的發現使人們對生物的概念從細胞形態擴大到了非細胞形態。 在這一階段中,微生物操作技術和研究方法的創立是微生物學發展的特有標志。 生物化學階段 20世紀以來,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向微生物學滲透,再加上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和同位素示蹤原子的應用,推動了微生物學向生物化學階段的發展。1897年德國學者E.畢希納發現酵母菌的無細胞提取液能與酵母一樣具有發酵糖液產生乙醇的作用,從而認識了酵母菌酒精發酵的酶促過程,將微生物生命活動與酶化學結合起來。G.諾伊貝格等人對酵母菌生理的研究和對酒精發酵中間產物的分析,A.J.克勒伊沃對微生物代謝的研究以及他所開拓的比較生物化學的研究方向,其他許多人以大腸桿菌為材料所進行的一系列基本生理和代謝途徑的研究,都闡明了生物體的代謝規律和控制其代謝的基本原理,並且在控制微生物代謝的基礎上擴大利用微生物,發展酶學,推動了生物化學的發展。從20世紀30年代起,人們利用微生物進行乙醇、丙酮、丁醇、甘油、各種有機酸、氨基酸、蛋白質、油脂等的工業化生產。 1929年,A.弗萊明發現點青黴菌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揭示了微生物間的拮抗關系並發現了青黴素。1949年,S. A瓦克斯曼在他多年研究土壤微生物所積累資料的基礎上,發現了鏈黴素。此後陸續發現的新抗生素越來越多。這些抗生素除醫用外,也應用於防治動植物的病害和食品保藏。 分子生物學階段 1941年,G.W.比德爾和E.L.塔特姆用X射線和紫外線照射鏈孢霉,使其產生變異,獲得營養缺陷型。他們對營養缺陷型的研究不僅可以進一步了解基因的作用和本質,而且為分子遺傳學打下了基??944年,O.T.埃弗里第一次證實了引起肺炎球菌形成莢膜遺傳性狀轉化的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1953年,J.D.沃森和F.H.C.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和核酸半保留復制學說。H.富蘭克爾-康拉特等通過煙草花葉病毒重組試驗,證明核糖核酸(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為奠定分子生物學基礎起了重要作用。其後,又相繼發現轉運核糖核酸(tRNA)的作用機制、基因三聯密碼的論說、病毒的細微結構和感染增殖過程、生物固氮機制等微生物學中的重要理論,展示了微生物學廣闊的應用前景。1957年,A.科恩伯格等成功地進行了DNA的體外組合和操縱。近年來,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組的研究不斷獲得進展,胰島素已用基因轉移的大腸桿菌發酵生產,干擾素也已開始用細菌生產。現代微生物學的研究將繼續向分子水平深入,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發展。 [編輯本段]學科分支 微生物學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分化出大量的分支學科,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已達181門之多。根據其性質可以簡單歸納為下面6類: ⑴按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動規律為目的來分 總學科稱 普通微生物學(General Microbiology) ,分科如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微生物生態學和分子微生物學等。 ⑵按研究的微生物對象分 如細菌學,真菌學(菌物學),病毒學,原核生物學,自養菌生物學和厭氧菌生物學等。 ⑶按微生物所處的生態環境分 如土壤微生物學,微生態學,海洋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水微生物學和宇宙微生物學。 ⑷按微生物應用領域來分 總學科稱 應用微生物學(Applied Microbiology) ,分科如工業微生物學,農業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葯用微生物學,診斷微生物學,抗生素學,食品微生物學等。 ⑸按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分 如化學微生物學,分析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物工程學,微生物化學分類學,微生物數值分類學,微生物地球化學和微生物信息學等。 ⑹按實驗方法、技術分 如實驗微生物學,微生物研究方法等。
『叄』 經過一學期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的課程學習,你的收獲是什麼
通過對免疫學的學習了解到了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以下2種:
1、免疫防禦:是機體排斥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保護功能。正常時可產生抗感染免疫的作用,防禦功能過強會產生超敏反應,過弱則產生免疫缺陷(後兩種情況均屬異常反應)。
2、免疫自穩:是機體免疫系統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一種生理功能。
(3)病原微生物這門課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寫對免疫學的學習最大收獲的注意事項:
1、需要結合自己學習免疫學過程中學習到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和感想。
2、收獲需要抓住重點,寫得簡略一些,不要事無巨細。
3、收獲的重點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能體現出自己的思考。
『肆』 學習微生物與免疫的意義與心得
微生物與免疫學是中葯學專業基礎課,屬限選課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術及其初步應用。重點任務是使學生明確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與免疫機制、檢驗診斷要點及特異性防治原則,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嚴謹的科學思維方式,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制葯工藝學、分子生物學、葯理學等學科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為開發研製與微生物有關的葯物,保證和控制葯品質量提供良好技術人才,從而更有效地防治疾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即是基礎學科又是應用學科。因此課堂教學要求理論密切聯系實際,要貫徹少而精的原則、注重啟發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利用圖表、幻燈、投影儀、錄像等教學設備,以提高教學效果。 還應注意介紹國內外研究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最新成果和新進展,不斷地賦予它新的教學內容。
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和免疫機制、特異性診斷以及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及與之相關的免疫損傷等疾病,達到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目的。
免疫學是研究宿主免疫系統識別並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應答過程及機制的科學。以分子、細胞、器官及整體調節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現代免疫學是生命科學中的前沿學科之一,他推動著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全面發展。
『伍』 什麼是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入人或動物機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也稱病原體。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等。
病原體侵入動物機體,機體就是病原體生存的場所,醫學上稱為病原體的宿主。
病原體在宿主中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這一過程稱為感染。動物機體在發生感染的同時,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而與之對抗,稱之為免疫。
感染和免疫是一對矛盾,其結局如何,根據病原體和宿主兩方面力量強弱而定。如果宿主免疫系統足夠強壯,可能不形成感染;即使形成了感染,病原體也多半會逐漸消亡,動物康復;如果宿主很虛弱,免疫系統機能下降,而病原體很兇猛,則感染擴散,甚至導致動物死亡。
對於細菌引起的感染,可以用有效的抗菌葯物治療;而對於病毒引起的感染,抗菌葯物沒有效果,病毒性疾病有細菌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時,須用抗菌葯物配合治療。
『陸』 醫學微生物學和病原微生物學的區別
分類上差不多,但關注的側重點不一樣。醫學微生物學更側重從病理等方面研究微生物,而病原微生物在更注重基礎。
醫學微生物學研究對人、畜致病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營養代謝、生長繁殖、遺傳變異、消毒滅菌、對機體的感染致病和機體的免疫機理以及微生物檢查法與特異性防治措施。其目的在於控制和消滅傳染病和與微生物有關的其他疾病,保障人類的健康並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病原生物學是研究各種病原生物學特性、致病性、機體與病原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特異診斷、預防及治療的學科。
『柒』 從微生物學中學到了什麼,對你今後的生活工作有什麼幫助為什麼
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以及病毒,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隨著基因組學、結構生物學、生物信息學、PCR技術、高分率熒光顯
微鏡及其它物理化學理論和技術等的應用, 為微生物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武器、新的契機。另一方面,微生物是極其多樣性的, 其研究也是多方面的, 包括基因水平、基因組水平、細胞水平、群體水平, 其內容涉及生長、代謝、遺傳、生理、分類、生態等。同時微生物學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 涉及的面十分廣泛。因此, 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 如何將微生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乃至群體水平(或宏觀水平)的研究有序地結合起來, 已是現代微生物發展的趨勢, 因此, 已有學者提出「整合微生物學(Integrativemicrobiology)」的概念 , 認為微生物學已成為一個統一體(unified), 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微生物生態學以及微生物病源學已不再是擁有自已的工具和「方言」的獨立王國。如今, 海洋微生物學家很容易與研究人類病原體的微生物學家對話;食品微生物學家可與研究微生物進化的微生物學家進行輕松的交談
『捌』 關於什麼是病原生物學
病原生物學的定義:是研究與疾病有關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立克次體、衣原體等)和寄生蟲(包括原蟲、蠕蟲、醫學節肢動物)的生物學規律、致病機理及其與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是基礎醫學中極為重要的學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人類生活的改善和和行為方式的改變以及環境、氣候的變化,人類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譜」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上病原體對抗生素耐葯性的產生和新的病原體因子的發現,人類仍面臨著與病原生物斗爭的嚴峻挑戰。
(8)病原微生物這門課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幾類病原微生物的介紹如下:
1、朊病毒
朊病毒與常規病毒一樣,有可濾過性、傳染性、致病性、對宿主范圍的特異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電鏡下觀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結構,且不呈現免疫效應,不誘發干擾素產生,也不受干擾作用。
2、真菌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個類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約有 1萬屬12萬余種(屬與種都是單位,且屬大於種),真菌學家戴芳瀾教授估計中國大約有4萬種(種為單位)。
按照林奈(Linneaus)的兩界分類系統,人們通常將真菌門,分為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和半知菌亞門。
3、細菌
細菌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細菌是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肺結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發。然而,人類也時常利用細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釀的製作、部分抗生素的製造、廢水的處理等,都與細菌有關。
『玖』 對《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看法和想學到的東西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醫衛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掌握本門課程將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作好鋪墊。
《醫學免疫學》開通有Abook數字課程,該數字課程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涵蓋學習目標、臨床聚焦、人文視角、知識擴展、動畫、微視頻、自測題及答案、思考題及參考答案、章小結、開放性討論、PPT、中英文名詞對照等板塊。
教材特色:
《醫學免疫學》在保持內容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力求簡明、易讀和實用,准確闡述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又反映現代免疫學最新進展(截至2013年12月),並注重與臨床密切結合。
《醫學免疫學》通過在適當位置上標注宙等鏈接提示,引導師生高效利用數字課程中的多媒體資源,支持個性化學習。
該教材每章增加了「學習目標」、「關鍵知識點」、「導言」、「學習導航」、「小結」、「復習思考題」和「開放性討論」;該教材還採用了大量原創彩色圖片,並附詳細圖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醫學免疫學
『拾』 經過一學期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的課程學習,你的收獲是什麼300字
寫作思路與要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課程中學習的知識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以及學完這門課程對自身有什麼影響。
正文:隨著SARS、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的暴發流行和超級細菌的出現,人們對這些無形微生物有了深刻的認識,尤其是護生。今後的工作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無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進入人體或物體。
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通過實驗研究,我們強化了對細菌的概念,使我們在今後的實驗和工作中能更好地開展無菌操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們可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嚴謹求實、一絲不苟的職業作風和敬業精神,樹立強烈的無菌觀念和科學觀念,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人才。
(10)病原微生物這門課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知識點
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特點: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並出院後發生的感染;特點:病原菌多為條件致病菌,對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葯。大多數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治療難度大,療效差。
敗血症:細菌侵入血流後,在其中大量繁殖,並產生毒性物質。
膿毒血症:膿性細菌侵入血液後,大量繁殖,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其他組織器官,引起新的化膿性病變。
菌血症:細菌侵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
內毒素血症:革蘭氏陰性菌在繁殖和分解後侵入血液並釋放大量內毒素。也可能是由於大量革蘭氏陰性菌死亡和內毒素釋放到血液中引起的。
毒血症:病原體侵入宿主後,只在體內局部生長繁殖。病原體不進入血液循環,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液。外毒素通過血液循環到達易感組織和細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