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中國對生物化學發展有哪些貢獻

中國對生物化學發展有哪些貢獻

發布時間:2023-05-02 14:03:21

㈠ 我國60年來在生物,物理,化學方面的成就

一、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1) 1965年御鋒,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牛胰島素基因後,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該胰島素。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蒂斯利尤斯對此評價說:「比核能力更有說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製造胰島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運用基因方法重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國青年學者旭日干與日本學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1989年,「試管綿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 ——基因工程 (5) 從1980年開始,由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與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合作進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轉基因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的轉基因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6) 一種生長耗料低、肉質好、抗病力強的轉基因豬,已由湖北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導入總效率2.1%,比國外高出一倍多,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7) 在基因葯物方面,1988年,我國研製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製成功治療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療效的合成人工干擾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葯物,其中一些葯物已進入市場。

二、農業技術 (8) 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此後,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國農業科技人員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分離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進一步研製出只採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大面積的試種中,表現出高產、優質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山東大學生物系聯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麥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品種。 (11) 1997年7月,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黃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經過多年攻關,成功地將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水稻,並應用於雜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郭三堆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雙價抗蟲棉。 (13) 1998年9月,浙江農業大學核農所教授高明尉等帶領課題組利用農桿菌介導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轉基因抗螟蟲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國在激光育種、輻射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先進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三、工業技術 (14) 1956年7月,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15) 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16) 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17) 1958年6月,長春第蘆拆瞎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四、通信技術 ——大型計算機 (19) 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出被命名為 「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我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大型並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微電子技術 (21) 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陪空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智能機器人 (22) 目前,我國已研製成功的智能機器人主要有:核工業移動作業機器人;壁面爬行機器人;室外惡劣環境下工作的移動機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無纜機器人…… ——激光技術 (23) 經過10餘年的研究,我國在X光、氧碘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高功率固體鈦玻璃激光和準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 (24) 80年代,我國陸續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 ——新材料技術 (25) 繼美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後,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了微合金鋼。 (26) 我國現已能夠拉制出直徑為300毫米、重量達81公斤的大直徑硅單晶。實際信息寫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導等材料方面的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四、兩彈一星及航天技術 ——兩彈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全世界為之震驚;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著名的「兩彈」。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出地球,進入了太空。自此,「兩彈一星」被寫入新中國科技史冊。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系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五、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採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准。1984年動工,1991年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 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國家擬在近期再建設4個核電項目。 (37) 此外,我國還在研製的其他幾種核反應堆:1、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已研製成功5兆瓦核供熱反應堆;2、60萬千瓦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AC600,目前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3、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開發研製,目前正在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進行;4、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行;5 、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廠家自1958年起,現已列入「863計劃」。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體發電自60年代開始研究,80年代已經建立了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項目已列入「863計劃」,計劃在本世紀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體發電一蒸汽聯合循環實驗裝置。 (39) 太陽能發電的研製始於1958年,目前全國約有38個單位和大學從事光伏的研究和與發展工作。自1976年開始地面用太陽電池商品化生產以來,現在已共有12條地面用太陽電池的生產線或工廠。 (40) 風力發電在三北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及島嶼發展迅速,19 86年山東榮成市引進3台發電機組,組成我國第一個風力電站,1991 年與德國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風力發電站的建設,並網發電均運行良好。 (41) 生物質能源是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合理利用,講求效益」的政策,大力發展的農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42) 地熱能方面,我國西藏地區已建成利用地熱發電的羊八井地熱電站,發電容量為2.7萬千瓦。 (43) 我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有數座實驗性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為40—640千瓦。
六、科學考察 ——青藏科學考察 (44) 從60年代開始,我國對青藏高原地區的科學考察活動一直沒有間斷。60—70年代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兩次科學考察與70年代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對西藏自治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冊著作。 自1973年以來,幾代中國科學家先後8次赴大峽谷進行科學考察,對大峽谷形成歷史、資源環境及其與人類和自然資源之相互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遠洋和極地科學考察 (45) 1970年,「向陽紅5號」船首次進行太平洋特定洋區的綜合調查,獲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質、水文等多學科珍貴資料。1980年5月,「向陽紅5號」船再赴太平洋執行任務,為探索「厄爾尼諾」現象,為我國海洋事業、國防建設和國際海洋合作做出了貢獻。 (46) 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極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登上喬治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發現大批動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進化的突發性,向傳統的「漸進論」為代表的達爾文進化理論提出了挑戰,被國際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49) 1997年,我國科學家在貴州甕安考察前寒武紀含磷地層,發現大量微型多細胞動物及礤胚胎化石,將動物起源時間向前推進50 00萬年,再次取得早期動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斷代工程 (50)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相結合解決三代紀年問題的大型項目。工程設置9個課題、40個專題、170名學者經過聯合考察,在文獻學、天文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成就將成為邁向21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點。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顧,難免掛一漏萬。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國科技50年卻在尋求國富民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中國科技走過了50年,它還將創造更加輝煌的50年。

㈡ 中國近年來生物學的成就是什麼

中國近年來生物學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生物科技原始創新能力迅速提升。學術論文水平迅速提高。「十五」期間,中國生物領域燃雀的科學家分別在《自然》《科學》《細胞》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特別是中國科學家打破了連續20多年未在《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的尷尬沉默,僅在2005年一年就連續發表了5篇論文。

第二、農業發展得到生物科技強力支撐。近五年來,中國共育成通過審定的超級雜交稻組合60個,其中產量驗收達到每畝800公斤的新組合有7個;累計推廣超級雜交稻1.5億多畝,按照每畝增產50公斤稻穀計算,累計增產稻穀750萬噸。

第三、醫葯產業創新不足局面初步改變 。在國家863計劃的推動下,中國生物醫葯產業水平近年得到大幅提升:45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葯物被批准上市,41個新葯證書正在申報,109個葯物被批准進入臨床試驗,206個候選創新葯物即將完成實驗室研究。

第四、中國生物晶元亮相國際市場 。據科技部介紹,近年來,中國在北京、上海、陝西、天津、南京建立了五大生物晶元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初步形成了以五大基地為核心的生物晶元研發格局。經過五年的大力培育,一個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都很高的新興產業——生物晶元產業在中國初見端倪,一些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㈢ 生物化學作為一門學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中國有自己的現代生物化學是本世紀20 年代的事。最初是個別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濟南齊魯大學醫學院)開始講授生物化學。1924 年吳憲主持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後,才開始有生物化學的研究。隨後各醫學院(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中央大學醫學院、湘雅醫學院、華西醫學院)亦先後開設生物化學課程並從事研究,少數農學院亦開始講授生物化學或營養學。此外,個別研究單位如上海雷斯德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南京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等分別設置了生物化學研究室。1945 年內遷成都的中央大學醫學院創設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生物化學研究所,正式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949 年後,生物化學教學在國內全面展開。各醫學院校都開設生物化學課程,不少綜合性大學(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都相繼設立了生物化學專業,中國科學院成立了專門從事科研的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也設立了生物化學研究室,還有幾個大學設立了生物化學或分子生物化學研究室。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指出,王應睞是1949 年後把生物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邊緣學科建立起來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親自參加實驗室工作的同時,以更大的精力從事培養人才、組織隊伍、制定規劃,以發展我國的生物化學事業。1949 年以前,中國的生物化學研究,主要在血液和營養分析研究上。從國際上看,生物化學在三四十年代發展很快,尤其在酶、中間代謝、蛋白質和核酸的研究方面有很大進展。50 年代,核酸、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蛋白質晶體衍射的進展,使生物化學研究處於一個大飛躍的時期。從國內情況來看,各方面的基礎十分薄弱,不僅人才少,儀器設備也十分缺乏。王應睞感到,要迅速扭轉這種狀況,僅僅依靠個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組織一支有實力的隊伍,要有一個堅強的集體。因此,王應睞首先爭取一批在國外工作的學者回國,以他們為骨幹,逐步組織和培養一支自己的生物化學專業隊伍。

王應睞設法與國外的老同學、老朋友取得聯系。第一位是鄒承魯,鄒承魯和王應睞是同學,王應睞曾介紹鄒承魯到他的導師凱林教授實驗室當研究生。1951 年,鄒承魯回國,立即在王應睞任副所長的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開辟了酶化學研究工作。經過鄒承魯的介紹,王應睞又認識了曹天欽。1952 年,曹天欽也從英國回來,在王應睞的所里開展了蛋白質研究工作。王德寶和王應睞在中央大學共事過,王德寶去美國後,兩人還經常保持聯系。1954 年,王德寶歷經曲折回到祖國,王應睞立即讓他組織力量,開展了核酸的研究工作。接著鈕經義、周光宇等科學家也陸續到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這樣,在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逐漸形成了一個包括酶、蛋白質、核酸、代謝等方面的研究體系,並培養了如彭加木和伍欽榮等一批年輕專家。

1958 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成立,王應睞任所長。從此,生物化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先後於1965 年和1981 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完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兩項重大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王應睞分別擔任這兩個協作組的組長),使中國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這兩項研究成果分別獲1982 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1989 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王應睞積極參加並主持制訂了全國歷次科技規劃中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部分的規劃,並主動承擔任務。他所領導的生物化學學會、學報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對組織推動全國的生物化學研究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㈣ 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生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研究成果

1981年11月20日,中國科學工作者完成了人工全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全盛具有與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學結構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
由酵母中提取出來的運送丙氨酸的轉移核糖核酸.早在1965年,霍利(R.W.Holley)等就已測定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部核苷酸順序.酵母丙氨酸RNA含有76個核苷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王德寶等,利用化學和酶促相結合的方法,先合成了幾十個長度為2~8核苷酸的寡核苷酸,然後用T4RNA連接酶連接成6個大片段(長度為9~19核苷酸),再接成兩個半分子(長度分別為35和41核苷酸),最後於1981年經氫鍵配對,T4RNA連接酶連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76核苷酸的整分子酵母丙氨酸tRNA.它含有11種核苷酸(4種常見的和7種修飾的核苷酸),具有完全的生物活性,既能接受丙氨酸,又能將所攜帶的丙氨酸參入到蛋白質的合成體系中.由於tRNA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用合成方法改變tRNA的結構以觀察對其功能的影響,又是研究tRNA結構與功能的最直接手段,所以酵母丙氨酸tRNA人工合成的成功,在科學上特別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上有重大意義.
看這里:

㈤ 我國在醫學微生物方面做出了哪些貢獻

本學科創立於1998年,是一門以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如DNA重組技術,分子克隆技術和生物化學技術來研究生化葯物的一門新的學科。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基因的克隆、表達、載體構建、在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中的高效表達、表達蛋白質的分離純化、生物學活性和葯效學作用的研究。同時,也研究一些趨化蛋白受體的表達,結構與功能及與一些疾病如AIDS的關系。
編輯本段學科特點
1.技術平台高,涉及最新的分子生物學前沿技術,例如PCR、序列分析、克隆表達;2.理論涵蓋面廣,包括遺傳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的最新研究理論;3.是生命科學和人類疾病研究領域的最新前沿學科, 包括生物晶元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生物信息學。
編輯本段學科前身
是「山東醫科大學生化制葯教研室」和「生化葯物研究室」,於1979年經衛生部批准成立,由原中國葯學會生化葯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天民教授等組建。當時主要進行動物來源的生化葯物的教學與研究。1996年被列為原山東醫科大學重點實驗室,並由於本室的研究領域已擴展到用現代生物技術研製生化葯物,1997年更名為「生物葯物學實驗室」。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
編輯本段目前情況
目指棚前已有唯和則教職工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高級實驗師1人,有博士學位者4人。 20多年來,本學科在教學、科研和生產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教學方面,承擔葯學專業、制葯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生物技術制葯」、「生化制葯學」、「葯用生化分離技術」、「基因克隆」「酶工程」 等課程的實驗和理論教學工作。自1980年開始培養「生化葯學專業」研究生,現已培養畢業研究生70餘名,多數已成為生化制葯領域教學、科研、生產和管理方面的高層次人才。目前本研究所每年招收「微生物與生化葯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5~8名,碩士研究生10~15名。在科研方面,先後承擔國家863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以及教育部、衛生部、山東省、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及橫向聯合項目40餘項;獲國家、衛生部、商業部、省教委、省衛生廳及山東醫科大學等級別的獎勵20餘項;承擔或參與研究成功的新生化葯物有胸腺素、婦血寧、冠心舒、眼生素、止遺片、玻璃酸鈉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鈉及其制劑等;主編出版的有關棚搏生化制葯的著作有《動物生化制葯學》、《生化制葯基礎》、《生化制葯學》、《生化葯物研究》、《生物葯物研究進展》、《生物化學》;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500餘篇。在生產服務方面,積極投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對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服務,如肝素鈉、玻璃酸鈉、硫酸軟骨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化葯物產品的生產技術服務,並對一些生化制葯廠的建立和發展進行指導,從而創造了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化與生物技術葯物研究所已形成了生化與生物技術葯物、微生物葯物和生物合成與生物轉化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領域包括:生物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備、生物活性與葯物開發研究;生物活性多肽的基因克隆與表達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修飾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研究;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物合成與生物轉化研究;相關生物葯物的工程化、產業化和新葯開發研究等。

㈥ 急!!!中國在生物學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985)

生物學主要成就的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生物科學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30多年中盡管經歷了一些大的曲折,但是總的來說,從生物科學的機構、隊伍到研究的領域、范圍和規模,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對原有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幾個生物學研究機構進行了調整與充實,以後又陸續建立了許多新的生物學研究機構。到1985年為止,中國科學院共有34個與生物學有關的研究所或中心。1955年6月成立生物學地學部,聘任生物學方面的學部委員60人;1957年單獨成立生物學部,增聘了5名學部委員;1981年生物學部又增選了53名學部委員。它在編制全國科學規劃、評審全國自然科學獎和科學基金項目、評議中國科學院所屬各研究所的工作、組織重大學術活動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1957年先後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它們都設有若干與生物學有關的研究機構。50年代初,高等學校經過院系調整後得到了很大發展。不但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院校中都設有生物學系,而且陸續增設了許多新專業,使現代生物學的主要分支學科都有了相應的專業,某些重點高等學校還陸續設立了一些生物學的研究機構。30多年來學校招生人數劇增,生物學研究隊伍迅速壯大,學會組織也不斷發展。例如,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動物學會50年代初期,只有會員數百人。到1982年已分別發展到6000餘人。30年內增加了20倍。中國古生物學會會員也從不足百人發展到1200餘人。除了原有學會不斷擴大外,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還先後建立了中國遺傳學會、中國生態學會等新的學會。到1985年為止,全國共有14個生物科學方面的學會。隨著生物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生物學方面的刊物也成倍增加。50年代大約有20種刊物,到80年代初已增至60多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計劃地開展了大規模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其中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工作佔有重要地位。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地,都留下了中國生物學家的足跡。對全國的近海也作了大規模的普查工作。生物新種、新屬和新科屢有發現。在自然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經過整理研究陸續編寫各種生物學志書。由中國植物學家分工協作共同編寫的《中國植物志》已出版了40卷。這是一部集中國植物分類大成的重要著作,此外,還出版了《中國經濟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中國真菌志》、《中國經濟海藻志》、《中國黃海海藻志》等。在分類學上另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國動物志》,現已出版 5卷。在動物分類方面,還先後完成了《中國經濟昆蟲志》25冊以及《中國經濟動物·鳥類》、《中國經濟動物·獸類》、《中國鯉科魚類志》、《中國軟骨魚類志》、《中國動物圖譜》、《西藏鳥類志》、《西藏昆蟲》等專著。由中國植物學家、生態學家和地植物學家通力合作。調查了全國的植被類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徵,並開展了植被生態地理和植被區域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編成了各種不同比例尺的植被圖和植被專著。其中《中國植被》一書,總結了中國30多年關於植被類群和植被區劃的研究成果。在古生物學方面,伴隨著大規模的地質調查,在研究的地區、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並建立和發展了孢子花粉學和微體古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在古植物學、古無脊椎動物學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1949年後很快就恢復了北京周口店古人類遺址的發掘工作。並先後在陝西發現了「藍田人」化石、在安徽發現了「和縣人」化石,以及其他不少代表不同階段的古人類化石。

30多年來,中國科學工作者把現代生物學成就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開展有關農業、醫葯等領域新技術、新途徑、新方法的研究,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並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在育種方面,50年代開展了玉米的雜種優勢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60年代開始了水稻的雜交優勢利用的研究,獲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等,首次用「野敗」與栽培稻雜交,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接著育成「三系」,並育出了優良雜交水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培育並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中國在遠緣雜交和異源多倍體的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有些已育成了推廣品種,前者如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聲等用小麥和偃麥草雜交,育成了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後者如鮑文奎(1916~)等,用小麥黑麥雜種加倍育成的小黑麥品種。在植物自交不親和系的利用方面,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等單位,完成了甘藍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並配置出多個系列的新品種。在花葯培養和花粉單倍體育種研究方面,已選育出一些較好的煙草、小麥、水稻品系或品種,其中「京花一號」小麥、「中花8號」水稻已推廣8萬畝以上。建國以來,對海洋和淡水生物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如青島海洋研究所曾呈奎等在甘紫菜生活史、海帶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就為中國海藻養殖事業的興起打下了基礎:長江水產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在魚類生殖生理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並建立起一整套魚類育種技術和繁育體系,在家魚的人工排卵、受精方面,南海水產研究所鍾麟、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朱洗等,先後使用了魚腦垂體激素和孕婦尿液中提取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行人工催產受精都取得了成功,從而結束了只能在江河撈取魚苗的歷史。70年代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人工合成了丘腦下部分泌的多肽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因子及其高效類似物,用於促進家魚排卵、受精也獲得了成功。

中國的昆蟲學家、生態學家對中國幾種主要害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馬世駿等闡明了東亞飛蝗蝗區的結構與轉化,北大生物系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同揭示了粘蟲的越冬和遷飛規律,江蘇省農科院等單位搞清楚了褐稻飛虱的遷飛規律。以上成果對這些害蟲發生的預測預報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昆蟲激素的成份、合成和應用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激素室提出了梨小食心蟲,性外激素的簡便合成方法,還研製出兩種高效誘芯。有機化學研究所和上海昆蟲研究所合成了棉紅鈴蟲性誘劑,並研製出用於測報的劑型:中山大學李瑞聲等合成了昆蟲保幼激素類似物731-Ⅱ,並提出了一套與此有關的養蠶增絲技術,制出兩種高效誘芯。這些新技術無論在害蟲的防治和益蟲的利用上都有著廣闊的前途。在寄生生物學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如湯飛凡等完成了沙眼衣原體的分離培養;馮蘭洲等闡明了中華按蚊在自然情況下傳染馬來絲蟲的過程;廈門大學唐仲璋等揭示了闊盤胰吸蟲和矛形雙腔吸蟲的生物學規律。這些研究對於人畜傳染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意義。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朱洗等成功地馴化了原產印度的蓖麻蠶,促進了蠶絲的生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有關工廠合作研究的二步發酵生產維生素C的新工藝,1975年在國際上首次用於工業生產。此外,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將細胞固定化技術應用於制備6-氨基青黴烷酸方面的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具有較大實用價值的成果。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中國形成了一個門類基本齊全的生物學研究體系,無論是在經典的形態科學領域還是在實驗科學領域,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胡先□曾發表了一個屬於「真花說」學派的多元被子植物系統。鍾補求根據花冠的形式、葉序等的變化,以及種類的地理分布規律,論證了馬先蒿屬的物種形成及該屬植物的起源中心,以及各種之間的親緣關系,提出了這個屬的一個新系統。殷宏章、沈允綱等在世界上最早發現光合磷酸化高能態的存在。上海葯物研究所鄒岡及其導師張昌紹提出第三腦室周圍灰質和大腦導水管是嗎啡發揮鎮痛作用部位的新觀點,是嗎啡鎮痛機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生物學眾多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中,建國以來,中國科學家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對中國生物科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里不分科一一列舉了。值得提出的是,在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方面中國科學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例如,1965年9月,上海生化所王應睞、鈕經義、鄒承魯等,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汪猷等,北京大學化學系邢其毅等共同協作,經過6年零9個月的艱苦努力,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1971年9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梁棟材等,生物物理研究所林正炯以及北京大學生物系等單位合作,成功地用X射線衍射法完成了解析度為2.5埃的豬胰島素晶體結構的分析工作,1974年又完成了解析度為 1.8埃豬胰島素晶體結構的分析工作。1981年11月,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細胞生物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所、生物物理所、北京大學生物系和上海試劑二廠等單位協作,在王應睞、汪猷的領導下,王德寶等人經過13年的努力,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合成產物具有與天然轉移丙氨酸相同的生物活性。在分子遺傳學方面,70年代末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沈善炯在固氮基因方面的研究中測得 nif基因的物理間距,矯正了國外關於 nif基因組分為兩簇,其間有靜止區的論點。在基因工程方面,人工構建的青黴素醯化酶工程菌株,已完成了中間生產試驗;預防乙型肝炎的基因工程疫苗正在擴大臨床試驗;預防仔豬腹瀉的基因工程疫苗也在進行擴大試驗:還構建了人胰島素原和人生長激素的基因工程菌。此外還獲得了一些抗病的基因工程植株,如抗煙草花葉病毒的煙草,抗枯萎病和黃萎病的棉花、抗除草劑的大豆等,轉基因魚和轉基因兔也初獲成功。

綜上所述,經過30多年艱苦奮斗,中國生物學的科研和教學機構已遍布全國各地,形成了一個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內的、門類比較齊全、從整體到生物大分子水平之間的多層次的生物科學體系,擁有一支素質較好、水平較高的生物科學專業隊伍,具有一定的科技攻堅能力。在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應用研究、生物學的基礎理論探索以及前沿領域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中國今後生物科學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㈦ 我國科學家對生物學做出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我國科學家在分子細胞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鄒承魯院士主持完成的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
(2)1%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

㈧ 中國近年來生物學的成就``

生命科學基礎性研究的優先發展領域:基因組和功能基因組學、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識別、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動植物區系的系統演化與協同進化、生物信息學等。

基因組研究:在基因組這一前沿領域,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中國科學家承擔了人類基因組1%的測序,是繼美、英、法、日、德後成為正式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合作項目的第六個國家,也是惟一加入該計劃的發展中國家;克隆了功能新基因的全長cDNA800多條,已申請一批國內外專利;證明了東亞人群的基因組與其他現代人群一樣起源於非洲;建成了南、北方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最近,中國科學院在水稻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已經發表了水稻基因組的框架序列,並在參加水稻基因組完成序列圖測定的國際合作中率先完成了第四號染色體的工作。中國在微生物基因組測序方面也已成為主要的參加國,迄今已完成了鉤端螺旋體等6個微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

疾病相關基因研究:中國科學家充分發揮人類遺傳資源優勢,近年來取得了疾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的一系列進展。首先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致病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繼而克隆了耳聾、短指(趾)等一批單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近來又定位了II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和鼻咽癌的基因。應用基因表達譜和生物晶元,最近發現了一批與原發性肝癌發病、發展相關的基因和基因標志。

其他前沿領域:在諸如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等方面,近年來中國生命科學界也取得了不少國際一流成果。例如,發現了與精子成熟和保護有關的抗菌勝基因、揭示了果蠅有與高等動物類似的認知行為,首次觀察到植物防止自交的一種新的繁育機制等。在系統發育和動植物區系演化方面,完成了255卷的《植物志》、《動物志》、《中國隱花植物志》,這些工作均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重點領域:高產優質農作物的遺傳育種、轉基因技術和動物克隆、生物反應器、基因和蛋白質工程疫苗及葯物、基因治療等。

農業生物技術:中國在超級雜交稻研究與組合應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已選育出一批兩系法亞種間雜交稻新組合,較好地實現了雜種優勢與理想株型的結合。育成的超級雜交稻組合比現在生產上應用的雜交稻組合增產15%-25%。2000-2001年超級雜交稻累計推廣300萬畝,共增產優質稻穀3-4億公斤。優質小麥品種業已得到推廣。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開發方面,中國已經有轉基因耐貯藏番茄,轉查爾酮合成□基因矮牽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抗蟲棉花等5種自主研製的轉基因植物通過了國家商品化生產許可,並有20餘種轉基因植物進入環境釋放階段。2000年中國轉基因作物(主要是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達到50萬公頃,列世界第四位。同時,中國轉基因植物的研究體系和安全評價體系也基本建立起來,其中包括以基因研究為主的上游部分、以植物遺傳轉化為主的中游部分和以生物技術育種為主的下游部分的研究體系。

農業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包括殺蟲、抗病、共生和聯合固氮等微生物的遺傳改造和應用取得良好進展。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農業重組微生物環境釋放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和研究范圍最廣的國家,所取得的成就已受到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在中國境內申報並通過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員會批準的農業重組微生物在40例以上。

在動物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轉基因魚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生產人葯用蛋白的轉基因動物;獲得了山羊、牛等一大批克隆動物,其生產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此外,部分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已經達到了商業化生產的階段。

醫葯生物技術:經多年努力,基因工程葯物產業初具規模,批准上市的產品有18種,進入一、二期臨床的有21種,處於臨床前開發的有35種。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例如α1b干擾素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60%。治療性乙型肝炎疫苗初露端倪:血源性乙肝抗原-抗體復合物已獲特殊臨床試驗批文;基因工程乙肝抗原-抗體復合物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成果已獲中國和國際專利,目前正在開展三重復合物新型疫苗研製。人工血液代用品技術轉讓成功,已建成中試規模基地,連續多批產品達到質控標准。通過產學研的結合,中國基因工程制葯業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已有60多家。

生物技術葯物由仿製逐步向創新轉變,在世界前十種銷量最大的品種中,中國能生產八種。此外,應用於診斷或導向葯物的單抗和單抗衍生物的研究進展順利,為今後抗體產品的產業化奠定了基礎;遺傳病的基因診斷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腫瘤免疫治療、抗血管治療、組織工程、生物晶元和幹細胞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與重要進展;基因治療的關鍵技術實現突破,B型血友病、惡性腫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病等五種治療方案進入臨床試驗。中國的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已從1986年的2.6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00年的200億元人民幣。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生物化學發展有哪些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