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學家用什麼解釋了生物膜的結構
1. 歐文頓(E. Overton) 1895 推測細胞膜由連續的脂類物 質組成。 質組成。
2.20世紀初,科學家將細胞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 2.20世紀初,科學家將細胞膜從哺乳動物的紅細胞 中分離出來,發現細胞膜不但會被溶解脂質的 物質溶解,也會被蛋白酶分解。 該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 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
實驗: 實驗:
1925年,賣行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 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 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 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 表面積的2 表面積的2倍. 實驗思考: 實驗思考: 1 從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從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脂質的排列方式為雙層排列
實驗: 實驗:
20世紀中搏嘩40年代,曾經有學者推 測脂質兩邊各覆蓋著蛋白質,但 直到50年代,電子顯微銀旦鏡的誕 生,科學家用它來觀察細胞膜
3、羅伯特森(J. D. Robertson) 1935 發現質 膜的表面張力比油-水界面的張力低得多, 提出三明治模型(蛋白質-脂類提出三明治模型(蛋白質-脂類-蛋白質)。 1959 J.D. Robertson發展了三明治模型, 並根據電鏡觀察提出「蛋白質—脂質—蛋 白質」單位膜模型。總厚度約7.5nm。
5、桑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 1972 根據免疫熒光、冰凍蝕刻技術的研究結果,提出了「流動鑲嵌模型」。
⑵ 高中生物
必修一
一、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涉及幾個重要科學家
1、虎克:英國人,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他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由許多規則的小室組成,並把「小室」稱為cell——細胞。
2、列文虎克:荷蘭人,他用自製的顯微鏡進行觀察,對紅細胞和動物精子進行了精確的描述,但沒用「細胞」來描述其發現。
3、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4、維爾肖:德國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二、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涉及的科學家
5、歐文頓:1895年他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地上萬次的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於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質組成的假說。
6、羅伯特森:1959年他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結構的「單位膜」模型。
7、桑格和尼克森:在「單位膜」模型的基礎上提出「流動鑲嵌模型」。強調膜的流動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對稱性。為多數人所接受
三、與酶的發現有關的科學家
8、斯帕蘭札尼:義大利人,生理學家。1783年他通過實驗證實胃液具有化學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法國人,微生物學家,化學家,提出釀酒中的發酵是由於酵母菌的存在,沒有活細胞的參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
9、李比希:德國人,化學家。認為引起發酵時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10、畢希納:德國人,化學家。他從酵母細胞中獲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並用這種提取液成功地進行了酒精發酵。
11、薩姆納:美國人,化學家。1926年,他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結晶,並用多種方法證明脲酶是蛋白質。榮獲1946年諾貝爾化學獎。
12、20世紀80年代, 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發現涉及的科學家
13、1771年, 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通過實驗發現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14、1779年,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做普里斯特利的實驗,發現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體只有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
15、1785年,發現了空氣的組成,明確綠葉在光下放出的氣體是氧氣,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6、1845年,德國科學家梅耶指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17、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
18、 1880年,美國科學家恩格爾曼,通過實驗證明葉綠體釋放氧氣,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19、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中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20、卡爾文:美國人,生物化學家,植物生理學家。在20世紀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開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經9年左右的研究,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途徑,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
必修二
一、遺傳方面的科學家
21、孟德爾:奧地利人,遺傳學的奠基人。他進行了長達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1866年他發表論文《植物雜交試驗》,提出了遺傳學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遺傳因子學說。豌豆雜交實驗運用假說演繹法。
22、約翰遜:丹麥人,植物學家。1909年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重新起名為「基因」,並提出表現型和基因型概念。
23、魏斯曼:德國人,動物學家。他預言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過程中存在減數分裂過程,後來被其他科學家的顯微鏡觀察所證實。。
24、薩頓:美國人,細胞學家。1903年,他在研究中發現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的分離與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並由此提出了薩頓假說—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類比推理)
25、摩爾根:美國人,遺傳學家,胚胎學家。他用果蠅做了大量實驗,發現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人們稱之為遺傳學的第三定律。他還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26、18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道爾頓,第1個發現了色盲症,也是第1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
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7、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通過實驗推想,已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體內轉化實驗)
28、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過實驗證明上述「轉化因子」為DNA,也就是說DNA才是遺傳物質。(體外轉化實驗)
29、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在噬菌體中,親代和子代之間具有連續性的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同位素標記實驗 32P35S)三、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
30、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提出DNA半保留復制的假說。(同位素標記法 密度梯度離心)
31、尼倫伯格和馬太成功破譯了第一個遺傳密碼。
四、進化:
32、拉馬克:法國人,博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先驅。最先提出了生物進化的學說,認為生物是不斷進化的,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33、達爾文:英國人,博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主要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科學巨著《物種起源》,書中充分論證了生物的進化,並明確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來說明進化機理。他創立的進化論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生物學的范圍,它給予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致命的打擊,為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必修三
一、內環境與穩態
34、貝爾納:法國人, 1857年,他提出「內環境」的概念,並推測內環境的恆定主要依賴於神經系統的調節。
35、坎農:美國人,生理學家。1926年,他提出了「穩態」的的概念,並提出了穩態維持機制的經典解釋: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種器官、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
36、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二、動物激素的調節
37、沃泰默:法國人,生理學家。他通過實驗發現,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腸的神經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時,仍能促進胰液分泌。但是他卻囿於定論,認為這是由於小腸上微小的神經難以剔去干凈的緣故。
38、斯他林:英國人,生理學家。1902年,他和貝利斯從小腸黏膜提出液中發現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質——促胰液素。1905年,他們提出 「激素」這一名稱,並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學信使作用。
39、巴甫洛夫:俄國人,生理學家,現代消化生理學的奠基人。1891年開始研究消化生理,在「海登海因小胃」基礎上,他製成了保留神經支配的「巴甫洛夫小胃」,並創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實驗方法,揭示了消化系統活動的一些基本規律。為此,他榮獲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世紀初,他的研究重點轉到高級神經活動方面,建立了條件反射學說。
三、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40、1880年,達爾文通過實驗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對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會產生某種影響。
41、詹森:丹麥人,植物生理學家。1910年,他通過實驗證明,胚芽鞘頂尖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42、拜爾:匈牙利人,植物生理學家。1914年,他通過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麴生長,是因為頂尖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43、溫特:美籍荷蘭人,植物生理學家。1928年,他用實驗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一種化學物質,他認為這可能是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44、1934年,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 — 生長素。
四、種群與生態系統
45、高斯:生態學家。他通過實驗發現草履蟲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
46、林德曼:美國人,生態學家。他通過對一個結構相對簡單的天然湖泊——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的定量分析,發現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兩個特點,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大約是10%~20%。
選修
47、動物細胞工程 1976年,阿根廷科學家米爾斯坦和德國科學家柯勒,通過細胞融合制備出單克隆抗體。
48、斯圖爾得用胡蘿卜韌皮部的細胞培養成了胡蘿卜植株,證明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49、韋爾穆特等在體外條件下將羊體細胞培養成了成熟個體,證明了哺乳動物體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P.S.
高中生物科學研究方法
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將細胞膜破壞後,形成由各種細胞器和細胞中其他物質組成的勻漿;將勻漿放入離心管中,用高速離心機在不同的轉速下進行離心,利用不同的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離心力,就能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
模型方法: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藉助於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數學模型等。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徵,這種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製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結構的共同特徵。
提出假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初步闡明,最初都是先根據實驗現象和有關知識,提出假說,而不是通過實驗觀察直接證實的。假說的提出要有實驗和觀察的依據,同時還需要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相像。假說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進一步驗證和完善。
控制變數:實驗過程中可以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其中人為改變的變數稱做自變數,上述實驗中氯化鐵溶液和肝臟研磨液,都屬於自變數,隨著自變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變數稱做因變數,上述實驗中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就是因變數。除自變數外,實驗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可變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這些變數稱為無關變數。
除了一個因素以外,其餘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實驗中只有反應條件是改變的,對照實驗一般要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對照實驗中,除了要觀察的變數外,其他變數都應當始終保持相同。
對比實驗: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這樣的實驗叫對比實驗。
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可用於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化學性質不會改變。科學家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這種方法叫做同位素標記法。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假說——演繹法 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叫做假說——演繹法。想一想,這種方法與傳統的歸納法有什麼不同?
薩頓假說 類比推理:這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9世紀物理學家研究光的性質時,曾經將光與聲進行類比。聲有直線傳播、反射和折射等現象,其原因在於它有波動性。後來發現光也有直線傳播、反射和折射等現象,因此推測光也可能有波動性。上面介紹的薩頓的推理,也是類比推理。他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根據其驚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假說。應當注意的是,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並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熒游標記法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夠用特定的分子,與染色體上的某一個基因結合,這個分子又能被帶有熒游標記的物質識別,通過熒光顯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計值。
標志重捕法: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將這些個體進行標志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志個體占總捕獲數的比例來估計該種群的數量。是種群密度的常用調查方法之
⑶ 高中生物課本中的生物學家
新教材中編入了許多有關生物科學發展史的內容,詳細介紹了許多生物科學家,高中生物課本生物學家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課本生物學家 總結 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課本人物:必修一
(一)與細胞有關的科學家
1、虎克: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由許多規則的小室組成,並把“小室”稱為cell―細胞。
2、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進行觀察,對紅細胞和動物精子進行了精確的描述。
3、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4、維爾肖:德國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二)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涉及的科學家
5、歐文頓:1895年他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地上萬次的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於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質組成的假說。
6、羅伯特森:1959年他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
7、桑格和尼克森:在“單位膜”模型的基礎上提出“流動鑲嵌模型”。強調膜的流動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對稱性。為多數人所接受。
(三)與酶的發現有關的科學家
8、斯帕蘭札尼:1783年他通過實驗證實胃液具有化學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釀酒中的發酵是由於酵母菌的存在,沒有活細胞的參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
10、李比希:認為引起發酵時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11、畢希納:他從酵母細胞中獲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並用這種提取液成功地進行了酒精發酵。
12、薩姆納:1926年,他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結晶,並用多種 方法 證明脲酶是蛋白質。榮獲1946年諾貝爾化學獎。
13、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發現涉及的科學家
14、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通過實驗發現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15、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
16、1880年,美國科學家恩格爾曼,通過實驗證明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17、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中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18、卡爾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經9年左右的研究,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途徑,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
高中生物課本人物:必修二
(五)遺傳方面的科學家
19、孟德爾:奧地利人,遺傳學的奠基人。他進行了長達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1866年他發表論文《植物雜交試驗》,提出了遺傳學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遺傳因子學說。
20、約翰遜:丹麥人,植物學家。1909年,他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重新起名為“基因”,並提出了表現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國人,動物學家。他預言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過程中存在減數分裂過程,後來被其他科學家的顯微鏡觀察所證實。
22、薩頓:在研究中發現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的分離與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提出了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假說。
23、摩爾根用果蠅做了大量實驗,發現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人們稱之為遺傳學的第三定律。他還用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24、18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道爾頓,第1個發現了色盲症,也是第1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
①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5、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通過實驗推想,已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26、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過實驗證明上述“轉化因子”為DNA,也就是說DNA才是遺傳物質。
27、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在噬菌體中,親代和子代之間具有連續性的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②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
28、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
(六)育種相關
29、袁隆平他是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第一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七)進化相關
30、達爾文:英國人,博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主要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科學巨著《物種起源》,書中充分論證了生物的進化,並明確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來說明進化機理。
高中生物課本人物:必修三
(八)內環境與穩態
31、貝爾納:法國人,1857年他提出“內環境”的概念,並推測內環境的恆定主要依賴於神經系統的調節。
32、坎農,1926年,他提出了“穩態”的的概念,並提出了穩態維持機制的經典解釋: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種器官、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九)動物激素的調節
33、沃泰默:法國人,生理學家。他通過實驗發現,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腸的神經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時,仍能促進胰液分泌。但是他卻囿於定論,認為這是由於小腸上微小的神經難以剔去干凈的緣故。
34、斯他林:英國人,生理學家。1902年,他和貝利斯從小腸黏膜提出液中發現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質―促胰液素。1905年,他們提出了“激素”這一名稱,並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學信使作用的概念。
35、貝利斯:英國人,生理學家。1902年,他和斯他林從小腸黏膜提出液中發現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質―促胰液素。1905年,他們提出了“激素”這一名稱,並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學信使作用的概念。
36、巴甫洛夫:俄國人,生理學家,現代消化生理學的奠基人。20世紀初,他的研究重點轉到高級神經活動方面,建立了條件反射學說。
(十)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37、1880年達爾文通過實驗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對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會產生某種影響。
38、詹森:1910年,他通過實驗證明,胚芽鞘頂尖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39、拜爾:1914年,他通過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麴生長,是因為頂尖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40、溫特:1928年,他用實驗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一種化學物質,並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41、1934年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生長素。
(十一)種群與生態系統
42、高斯:通過實驗發現草履蟲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
⑷ 生物膜的分子結構模型是"單位膜模型",這個模型是基於什麼研究結果提出的
膜的分子結構模型 關於膜的結構,從20世紀開始毀念一直到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假說和模型.下面舉幾個比較流行的模型加以說明. 1.單位膜模型.這種模型於1935年提出,到20世紀50年代加以修正,隨後經羅伯特桑(Robertson)的電鏡觀察加以完善.這種模型表示,細胞膜由脂質雙分子層纖前困及在其內外兩側各覆蓋一層蛋白質所組成.脂質分子相互平行,與膜垂直.蛋白質是以β折疊形式結合在膜的內外兩側,形成網狀.羅伯特桑於1959年指出,所有生物膜的厚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這種三層結構的膜普遍存在於細胞中,他叫這樣的膜為單位膜.但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應用了一系列悔森新技術,科學家證實膜的脂質雙分子層中也有蛋白質顆粒,並證實膜蛋白主要不是β折疊結構,而是α螺旋結構等.科學家根據這些事實,對生物膜的單位膜模型理論提出了修正.
⑸ 羅伯特森提出的三層結構是什麼
羅伯特森提出的三層結構是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
羅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的,電鏡下看到的中間的亮層是脂質分子,兩邊的暗層是蛋白質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為靜態的統一結構。
而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這個支架不是靜止的。其組成的磷脂和蛋白質都是可以運動的,蛋白質分子排布、嵌插或貫穿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羅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棚裂質」三層結構構成,是因為羅伯特森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鏈肢閉三層結飢慶構,各組分是靜止的,變形蟲的變形運動是細胞膜在不斷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所以對此無法做出解釋。
據相似者相溶原理,該模型能夠解釋溶於脂質的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模型中的脂質層可以是兩層磷脂分子。
⑹ 生物膜1925年荷蘭科學家在什麼界面上鋪展成單層
1925年,荷蘭科學家戈友羨明特(E.Gorter)和格倫德爾(F.Grendel)用丙酮抽提紅細胞膜結構,計算出紅細胞膜平鋪面積同派悄其好告表面積之比為(1.8~2.2)∶1,約為兩倍。他們由此提出脂質雙分子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