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包括下列4種主要組成成分。
(一)非生物環境
非生物環境(abiotic environment)包括參加物質循環的無機元素和化合物,聯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糖類、脂類和腐殖質等)和氣候或其他物理條件(如溫度、壓力)。
(二) 生產者
生產者(procers)指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autotroph),主要包括所有綠色植物、藍綠藻和少數化能合成細菌等自養生物。
這些生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化合物,並把太陽輻射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合成有機物的分子鍵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葉綠體內才能進行,而且必須是在陽光的照射下。但是當綠色植物進一步合成蛋白質和脂肪的時候,還需要有氮、磷、硫、鎂等15種或更多種元素和無機物參與。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不僅為本身的生存、生長和繁殖提供營養物質和能量,而且它所製造的有機物質也是消費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來源。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直接或間接依賴生產者為生的,沒有生產者也就不會有消費者和分解者。可見,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和最關鍵的生物成分。太陽能只有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入生態系統,然後再被其他生物所利用。
(三)消費者
所謂消費者(consumers)是針對生產者而言,即它們不能從無機物質製造有機物質,而是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於生產者所製造的有機物質,因此屬於異養生物(heterotroph)。消費者歸根結底都是依靠植物為食(直接取食植物或間接取食以植物為食的動物)。直接吃植物的動物叫植食動物(herbivores),又叫一級消費者(如蝗蟲、兔、馬等);以植食動物為食的動物叫肉食動物(carnivores),也叫二級消費者,如食野兔的狐和獵捕羚羊的獵豹等;以後還有三級消費者(或二級肉食動物)、四級消費者(或叫三級肉食動物),直到頂位肉食動物。消費者也包括那些既吃植物也吃動物的雜食動物(omnivores),有些魚類是雜食性的,它們吃水藻、水草,也吃水生無脊椎動物。有許多動物的食性是隨著季節和年齡而變化的,麻雀在秋季和冬季以吃植物為主,但是到夏季的生殖季節就以吃昆蟲為主,所有這些食性較雜的動物都是消費者。食碎屑者(detritivores)也應屬於消費者,它們的特點是只吃死的動植物殘體。消費者還應當包括寄生生物。寄生生物靠取食其他生物的組織、營養物和分泌物為生。主要指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四)分解者
分解者(decomposers)是異養生物,它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產物,最終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循環後可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禿鷲等大型腐食性動物。
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的基本功能是把動植物死亡後的殘體分解為比較簡單的化合物,最終分解為最簡單的無機物並把它們釋放到環境中去,供生產者重新吸收和利用。由於分解過程對於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分解者在任何生態系統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如果生態系統中沒有分解者,動植物遺體和殘遺有機物很快就會堆積起來,影響物質的再循環過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很快就會發生短缺並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瓦解和崩潰。由於有機物質的分解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逐步降解的過程,因此除了細菌和真菌兩類主要的分解者之外,其他大大小小以動植物殘體和腐殖質為食的各種動物在物質分解的總過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發揮著作用,如專吃獸屍的兀鷲,食朽木、糞便和腐爛物質的甲蟲、白蟻、皮蠹、糞金龜子、蚯蚓和軟體動物等。有人則把這些動物稱為大分解者,而把細菌和真菌稱為小分解者。
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是密切交織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的,土壤系統就是這種相互作用的一個很好實例。土壤的結構和化學性質決定著什麼植物能夠在它上面生長、什麼動物能夠在它裡面居住。但是植物的根系對土壤也有很大的固定作用,並能大大減緩土壤的侵蝕過程。動植物的殘體經過細菌、真菌和無脊椎動物的分解作用而變為土壤中的腐殖質,增加了土壤的肥沃性,反過來又為植物根系的發育提供了各種營養物質。缺乏植物保護的土壤(包括那些受到人類破壞的土壤)很快就會遭到侵蝕和淋溶,變為不毛之地。
『貳』 生物圈包括那三部分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部分。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一個復雜的、全球性的開放系統,是一個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自我調節系統,是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生物圈是一個封閉且能自我調控的系統。地球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
『叄』 生物圈七大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統
草原生態系統 濕地生態系統 農田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 城市生態系統
『肆』 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包括什麼(舉7種)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冰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伍』 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包括什麼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兩部分內容:
1.生態系統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
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人草在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時是生產者,在吃蟲子時是消費者.但常常我們說它為生產者,因為它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吃蟲子的機會很少.我們說大多數情況下的食人草是生產者.
除了食人草之外,像紅螺菌,在外界有有機物時分解有機物,此時是分解者;外界沒有有機物時,自己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此時是生產者.但是我們通常認為紅螺菌是分解者,因為它大多數時候都是充當分解者的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