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
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通用7篇)
在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後,我們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閱歷,這時候做好活動總結是十分重要的。那麼如何把活動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本學期我們開展了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輔導老師有羅樂和韓海軍,成員是七年級生物愛好者,我們共十個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都有自己的小組名字,共四十人。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我們從第八周開始的,提前制訂了每周的活動計劃,活動時間是周六上午9—11點。我們每周周三把周六要活動的內容詳細的列印出來,有的要製成表格等,到活動時發給每位學生或者是以小組為單位,
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主要進行了校園內及千畝游園生物的調查活動,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練習及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洋蔥及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製作過程,在校園內收集鼠婦並觀察鼠婦,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觀察種子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觀察葉片的結構並學會製作葉臨時切片等,由於時間不允許,加上季節我們的個別計劃沒能完成,像花的結構只有到明年春天才能進行仔巧觀察。
1、小組成員學會了對生物的調查方法,同時還認識了校園的一大部分生物,由於天氣變冷,樹葉落了,所以有個別植物不易認識區分。
2、小組成員熟練掌握了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步驟和原理,能使用顯微鏡快速找到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我們還進行了顯微鏡使用操作比賽,小組成員都在制定時間內圓滿完成,效果特別好。
3、小組成員學會了製作洋蔥鱗片葉臨時裝片、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葉片的結構的臨時切片等。同時還掌握了規范操作和注意事項。
4、小組成員通過去抓鼠婦,知道了鼠婦的生活環境,還學會了探究活動實驗方案的設計、問題的提出、做出假設、方法步驟和結論的得出,還弄明白了探究實驗怎樣去設計對照實驗,充分理解了課本中對照實驗的概念。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心要愛護生命,做御戚槐完實驗後把鼠婦放回自然中。
5、小組成員通過對玉米、大豆、花生種子的結構的觀察實驗,牢固掌握了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是有果皮和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是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組成;同時還學會了區分它們,它們的胚的結構相同都有四部分組成,都有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單子葉植物的胚有一片子葉,營養儲存在胚乳內,雙子葉植物種子胚有兩片子葉,營養儲存在子葉內。比如我們吃的小麥麵粉,營養在種子的胚乳內,我們吃的花生油,營養在種子的胚的子葉內。
總之:通過活動使課本知識得到理解掌握和充實,以至於學以致用。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調查、實驗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的學習興趣。
本學期就要結束了,先將生物能手小組活動總結如下:
1、小組成員通過活動,進一步消化課堂所學知識,並擴大了知識面和提高了深度難度,所以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
不僅牢固地掌握了知識,而且增加很多由抽象知識轉變成具體知識的方法。
2、生物興趣小組是補差補缺、因材施教的場所。
興趣小組是面向有興趣愛好有特長的同學。對於好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得以提高、鞏固興趣、發揮特長,以他們為主參與各項競賽,起到榜樣作用。對於學習有困難,思想品質有缺陷的學生,注意發揮他們一技之長、培養好的學習品質,密切師生關系,溝通情感,以減緩課堂教學的壓力,淡化他們的消極情緒和負面影響,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興趣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實驗材料。
如探究蔬菜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探究鎮友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等,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總結甚至寫出科技論文,許多科技論文都可用來很好地解釋生物課上遇到的難題。
4、增加了實踐的機會。
由於興趣小組不僅有室內的理論學習而且還參與了實踐,所以給很多同學以動手的機會,學習測血壓、測量胸圍差、測視力使他們認識到所學知識並不是僅僅用在「考學」上,而更大的就是「從實踐中來,服務於實踐」,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生物學的用處。當然也更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5、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
當然,我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期待著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更好的發展。我將本著為學生工作,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於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與第一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於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麼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局限,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後的發展不利。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並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動組織
根據學生自願參加和教師挑選相結合的辦法,按不同年級或不同班級組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願參加活動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積極性。小組要有教師負責指導,並選出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來作正、副組長。參加小組應有連續性,包括七八年級。
三、因地制宜地組織好活動,是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關鍵
開展課外活動,將碰到時間和經費問題,在時間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學、自習課、周末等空餘時間,學生方面以自願和興趣為參加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爭得他們的支持和經濟幫助。
四、靈活多樣的課外活動的形式。
小組的學生在老師統一指導下,開展各項生物活動。對有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去自行設計、調查、取證等,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到大自然懷抱中去領略綠色美景,去農村參觀農民伯伯們的沼氣池等。使生物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發揮,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年九月,隨著新校區的成功搬遷,生物興趣小組也一同開展起來了。新環境,新學生,新氣象。通過學生的踴躍報名,老師的精心准備,終於使生物興趣小組如期的進行。報名參加活動的都是高一新生,他們懷著對一中的嚮往,走進一中,走進實驗室。在每個周三的下午4:30~5:30,是我們學生社團活動的時間。為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進行了兩種活動方式。一是帶領學生走到校外,採集植物標本,不但放鬆了心情,還學會了製作植物標本的簡單方法。非常實用。二是在實驗室科學實驗,利用顯微鏡對各種植物細胞從不同角度觀察學習。使學生對植物細胞有了跟深入認識。彌補了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雖然本學期活動取得一些好的效果,但還應該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畢竟是一個新開始,存在不足也在所難免。為了將來更好開展活動。還要不斷的總結和摸索。
總之,經過不斷的努力,使該社團的建設達到一個集課程化,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系統化為一體的有特色的社團。
大自然對我們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在大自然的蔭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本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保教育意義深遠當今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世界的締造者。因此,如何喚起這些幼小心靈的環保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作為教師,是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盡自己的心去把幼兒溶入保護環境的大家庭里,讓幼兒親自去接觸自然環境中的森羅萬象,並擅用人類天生的探索性、歸納性,將所經歷的經驗做學問式的整理,最後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活用。我通過一學期的探索和研究,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1、環保教育活動必須協同發展,藉助社會資源走綜合教育之路,用綠色文化構建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將生態道德教育量化成學生環保日常行為規范。
2、環保教育活動要擴大效果,必須要有一個系列活動,同時要把范圍擴大,讓更多的人一起為創建綠色家園而努力。
3、在開展綠色學校環保活動中,我們感到有許多舉手之勞的小事也能改變我們的環境,我們將一直努力,並呼籲更多
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思維,很有必要開展學生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
一、活動的意義。
(一)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生物學課外活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雛型,富於實踐性和創造性,十分有利於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智力和生物學能力。
(二)促進課堂教學,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
生物學課外活動,可鞏固、加深和擴大學生課內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能。課堂教學是生物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還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需要配合課外活動,使課內外相結合。
(三)提高興趣,發揮專長,培養生物學人才。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成才的有效途徑。參加生物學課外活動的學生,對生物學都有一定的興趣和專長,但興趣和專長能否成為終身志向,就有待於課外活動來進一步提高和形成。學生在實際
際活動中親自接觸絢麗多彩的生物界,不斷發現、探索和解決一些有趣的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學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勵他們學好生物學,並把生物學與祖國的醫學、農業、林業、畜牧業聯系起來,逐步樹立起為祖國獻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動內容的計劃。
(一)生物學課外活動內容安排的原則。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課外活動內容應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出發點,適當擴大、加深。如講葉的結構,就配合做葉片標本。
2、以實踐活動為主與課堂教學不同,課外活動以實踐為主。但課外活動必須以理論為指導,在實踐活動講授理論。
3、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生物學課外活動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及周圍的條件、需要以及學生的情況來安排內容
生物生長發育有季節性的特點,活動內容應抓住有利時機安排,如春天適合植樹種花草,觀察青蛙的發育;夏天適宜各種野外考察活動;秋天利於採集昆蟲標本,培育菊花新品種等。
三、措施:
1、生物學課外活動小組這是校內活動的主要形式。活動內容主要配合課堂教學,也可擴大和加深生物學有關的知識。為保證活動正常進行,每月安排一定時間。
2、個人活動對生物學興趣特別濃厚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個別指導,組織他們進行閱讀、觀察、研究,指導他們撰寫小論文,參加生物學智力競賽等活動。
3、舉辦成果展覽會可展出課外活動小組栽培的植物、飼養的動物或製作的標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組成員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學生受到教育。
4、召開活動匯報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匯報,也可起到總結交流的作用。
5、宣讀小論文活動結束時,可組織學生寫出小論文,並在一定會議上宣讀。
附:探究實踐配當
九月:鳥兒為什麼能夠飛翔、調查校園中的生物。
十月: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十一月:培養細菌和真菌、測量種子的發芽率。
十二月:製作甜酒的過程、植物的生長過程。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為基本研究性、學術性、方法性為一體的實驗科學,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實踐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實驗教學。尤其注意培養對生物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逐步培養他們成為對未來生物學的發展有創新意識的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生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時,要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體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等,認識和掌握根冠、伸長區、生長點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再例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形體結構時,首先要向學生強調兩種植物顯著區別,一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脈與網狀脈;二是莖的結構:有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一片子葉與兩片子葉。另一方面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在葉序上講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綠色植物,葉序相似之處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准確性和可靠性,不但要多次觀察而且要多次的觀察,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因此,必須通過反復多次的觀察,才能達到觀察結果的准確無誤。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設疑——觀察——動手——結論——質疑——討論——解疑——歸納」。如「莖的輸導作用」實驗,假若按以往的實驗方法課前准備課後就有明顯的效果,但學生得出的結論是「莖可以運輸水分」,學生興趣不大。
先設疑:
(1)將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效果如何?
(2)將環割部分樹皮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麼反應?將除去葉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呢?
(3)將草本植物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麼反應?結果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大增起來,讓他們自己親自動手操作觀察,得出結論和提出問題。學生根據已學知識,並通過對親自動手製作的實驗材料觀察到的現象,各抒己見,提出問題,在討論和爭議中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教師只要稍做歸納,就能達到鞏固學生知識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所謂的表達能力,是指運用生物學的概念和原理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並做出解釋,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這首先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原理。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理解,以拓展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
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對於學生來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經。學生可通過生物實驗或生物課外活動,在這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效的培養。如:學校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和物力來管理校園的綠化。除草、施肥、殺蟲等。學生通過調查和查閱有關內容就能提出是配置不合理的觀點。學以致用發揮得較好。並在問題的解決中得以發展和提高,而問題的提出又離不開社會實踐。因而根據生物學科特點,指導學生組建栽培、動物養殖小組;充分利用校園和家庭,開辟實驗基地,讓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得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可發現和培養特長生,拓寬他們的基礎知識,培養其自學能力,為未來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根據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主動和獨立的學習方式。分小組探究是最好的辦法。通過課堂上分組討論、小組競賽既可以體現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六、培養學生科學的整體素質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從長遠的需求來看,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科學價值放到和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實驗中教師除了教書外還要育人。從學生長遠角度著想,培養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德、能、體、美、勞等多無型才人才。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除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也具有獨特作用。如遵循實驗結果的實事求是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例如,通過生物學的探究學習,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影響。
總之生物興趣小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注凝聚力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學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
活動計劃
隨著教育改革的開展,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熱潮中,中學生物教材每年都作適當的調整。教師在教法上一改過去教師單一的灌輸式傳授方法向實踐式和多樣式方法轉變,學生實驗也由教師指導實驗向學生綜合實驗轉變。
本學年活動計劃如下:
一、綠化校園,栽植花草樹木
二、觀察植物葉、莖的輸導水分的現象
三、顯微鏡觀察細胞及微生物
四、到田間、公園進行植物葉的類型統計
五、製作葉脈書簽。
六、到野外採集植物和製作臘葉標本
七、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驗證實驗
八、驗證葉片呼吸作用,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積極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充分發揮興趣小組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這樣,使生物興趣小組的建立,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更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效果,而且還能成為生物教師的得力助手,大大減輕生物教師的工作量。
;⑵ 求:開展高中生物興趣活動小組的活動項目
製作草履蟲裝片,並在鏡下觀察草履蟲形態結構、運動及攝食狀態。
這是比較初級的生物學實驗,操作比較簡單,集實驗操作、實驗觀察於一體的小型綜合性實驗,趣味性較強,耗時少,有能夠初步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術、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易於激發學生對於生物學的興趣。
實驗材料和設備:
大草履蟲培養液、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洋紅粉末、棉花。
實驗步驟:
1、草履蟲臨時裝片的制備
為限制草履蟲的迅速游動以便觀察,先將少許棉花纖維撕松放在載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蟲培養液滴1滴在棉花纖維之間,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鏡下觀察。如果草履蟲游動仍很快,則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一側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進行觀察。
2、觀察形態結構
在低倍鏡下,將光線適當調暗點,使草履蟲與背景之間有足夠的明暗反差。觀察草履蟲的形態,注意體形、體表纖毛、口溝及食物泡、伸縮泡的位置和形態。
3、食物泡的形成及變化
取一滴草履蟲培養液於另一載玻片中央,用牙簽蘸取少許洋紅粉末摻入草履蟲液滴中,混勻,再加少量棉花纖維並加蓋玻片。立即在低倍鏡下尋找一被棉花纖維阻攔而不易游動,但口溝未受壓迫的草履蟲,轉高倍鏡仔細觀察食物泡的形成,其大小的變化及在蟲體內環流的過程。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可不可以,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⑶ 怎樣提高初中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天
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鑽研精神,開發創造能力,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人類21世紀的今天,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已經發展成多學科綜合滲透的高科技領域,而且成為21世紀高科技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和發展。但由於不是中考科目等原因,我們的學生和家長總體上還不太重視這一學科,容易把它看作「副課」、「豆芽課」。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必然會影響中學的生物教學和今後我國生命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發展。要改變這種狀態,涉及因素很多。但初中教師來說,如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培養學生重視生命科學的意識,提高學習生物的興趣
行為是由意識決定,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首先要從培養學生重視生命科學的意識開始。
1、教師要理直氣壯地宣傳生命科學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手段,從生命科學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意義各個方面去說明生命科學的重要性。筆者利用上課的前幾分介紹一些生命科學方面的最新進展,利用學生對生物科學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採用的迂迴宣傳的戰術引起學生對生命科學的重視。如果光是生物教師講生物的重要性,學生不一定是全信,因為他們都有一種看法:哪個教師都是說自己的學科是最主要。但是如果由第三者來講生物學的重要性,會更有說服力,例如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師,利用廣播電視(中央台的《科技博覽》、《科學世界》等欄目介紹)、報刊雜志。如果說謊言重復了一百遍就會變成真理的話,那麼真理重復了一百遍就會變成絕對的真理。
3、結合學生的切身利益。可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醫葯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切身體會,讓學生明白學好生物的重要性。課堂上盡量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用當地的例子、名稱和當地一些不恰當的生活飲食習慣。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習生物的興趣
中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對知識具有較強的求知慾,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偏科甚至厭學等現象,特別是生物科更容易被學生所忽視。因此,如何為學生創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對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求知慾是非常必要的。
1、上好第一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節課教學的成敗,將會對後續教學的好壞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第一節課教學必須努力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如我在上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奧秘」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結構特點適當列舉了些學生普遍接觸過的生物現象,同時根據當地曾流行過非典和禽流感病的情況,提出「為什麼春、冬易流行非典和禽流感病呢?為什麼在這時期大家少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和少吃禽類食品呢?」。由於近幾年來非典和禽流感病在當地曾流行過,且造成人員傷亡,社會各種流言也比較多。因此,問題的提出不僅吸引了廣大學生的注意,而且更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探求,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慾望。
2、精彩的新課導入能使學生進入興奮狀態。課堂教學的導入,如同戲曲的「引子」、影劇的「序幕」,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慾的振奮狀態。導入的方法有多種,如提問、討論、設疑置問、選講故事等等,可根據內容特點靈活運用。例如,在引入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可提出以下問題:(1)人為什麼能知溫曖,辨別事物,完成各種動作。(2)成人體重一般有100多斤,但怎能由一個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細胞組成呢?是否象農村建房子一樣套疊而成。這樣使學生散發思維,有興趣地思考問題: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反之,無法啟發學生思維,也無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學生也不知道如何去學?該學什麼?因此,新課引處的設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設疑的方式,例子要生活化,問題問得有趣,有思考性。
3、教師在整個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充滿激情和愛心人是一種有感情的動物,動之以情、攻心為上是教師調動學生的重要的法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充滿激情和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生物科學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樂觀、積極和進取的人生態度,從而對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愛是推動教育過程的力量之源,教師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充滿愛心,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和學生的心身健康等方面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時時處處都為學生著想,讓學生都受到的教師的愛,他們也會愛自己的教師,所謂「愛屋及烏」,學生自然也就喜歡學習生物了。
三、注重實驗課教學,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
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有一標語:「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喜歡實驗,特別喜歡能自己親手做實驗。滿足學生這種迫切需要的心理,同樣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我們要上好每一節實驗課,特別是第一節實驗課,要求學生在守紀的基礎上,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動手。而教師對所做的實驗不僅會做,而且要熟練,並要求在實驗前,陳述本次實驗的目的和步驟,引起學生興趣,在實驗過程中,要關心學生、鼓勵學生,發現有困難的學生,耐心地從旁指導,對實驗中出現的錯漏之處,及時糾正。但不能包辦代替學生做實驗,也不能隨便批評學生,以免影響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實驗結束後,要求每一位學生寫一份實驗報告,將所觀察到的結果陳述出來,然後教師給予評分。這樣,既增強學生興趣,又提高其操作能力。第二課堂為學生課外繼續學習、研究生物知識提供了場所,也為實驗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實驗素材。課外興趣活動不只是一種進行第二課堂教學的具體形式,也是提高和發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對於對生物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可組織成立生物興趣小組,以他們為骨幹力量,開展廣泛的課外活動,如生物故事會,生物講座,生物競賽,生物課外實驗,生物野外實習,開展研究性課題等等。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和發展學生興趣,而且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加強教法探索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維持學習生物的興趣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要調動學生的興趣並不算太難,難的是長時間地維持這種學習興趣,尤其是認真地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成績沒有提高的話,興趣更難維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師的教學得法,學生的學習得法,那麼學生學起來就相對輕松,學習的效果就好,學生就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和快樂,由於成功感能源源不斷地得以強化,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就可以較長時間地維持下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教法探索和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對調動學生學好生物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學上應該通過豐富的語言藝術、生動感性的實例,深入淺出,突出重點、難點,注意與學生的雙向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各種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啟發式教學,講練結合,力爭課堂解決問題,向45分鍾要質量,減輕學生課後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做好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掌握學習各個環節的學習技巧(閱讀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向老師提問的技巧等),如何運籌時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主動、輕松、針對性強,學習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積極性也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通過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在教和學這一對矛盾中,不僅要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更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只有兩個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讓我們記住斯賓塞對教育的忠告:留住孩子的興趣。
⑷ 生物課程教研組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但是工作計劃要寫什麼內容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生物課程教研組工作計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本學期在學校黨委、各處室的領導下,我組積極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率先發展,奮力當強」為主題,爭取為學校跨越發展再創佳績。我組本學期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個工作:
一、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教學常規主要有「教」的常規,「學」的常規。我們依據「教」與「學」兩者的主要過程環節和相輔相成的關系,我組提出老師教學常規的「五認真」和學生學習常規的「五認真」,現簡要表解如下表:
教學常規管理「二個五認真」
教(教師) 學(學生)
認真備課 認真預習
認真上課 認真聽課
認真選編和評改作業 認真復習
認真輔導 認真作業
認真考查 認真應試
教和學是矛盾的兩個主要方面,而管則是調控、指導教和學的中介。教師教學的五認真大致對應學生學習的五認真,教師直接對學生施教,學生直接受教,而學生學習的結果乃至過程同樣要反饋給教師。
二、發揮教師集體智慧,提升教學研究氛圍
學校教研組是進行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也是教師發揮集體智慧,研究教材教法,學習教學理論,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活動基地,必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學校工作和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各備課組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期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指導思想、教研活動、研究課題、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學生課外活動的安排等。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教改試驗、專題研究、經驗交流等教研活動,每學期不少於八次,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效果、有記錄。從本組的實際出發確定集體研究課題,注意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
三、密切關注課程改革,准確把握《課標》理念
新的課程改革從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需要和人的自身發展基礎出發,確定了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結構。在課程類別上堅持了學科課程與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結合;在課程范疇上堅持了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結合;在課程內容上堅持了學術課程與技術課程的結合;在課程標准中強調了統一要求和承認差異的結合;在文化基礎知識課程中注意了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的結合。這種體系會使我國基礎教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也將縮短與發達國家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加快與世界教育接軌的步伐。新課程賦予教師極大的自主性:從對課程被動、忠實的執行者變為主動、積極的創造者。
新課程也將賦予教師新的角色意識:由對教材的挖掘鑽研者轉變為對課程開發的設計者。因此,生物教研員和生物教師必須具有職業的敏感性,跳出僅僅對生物學科本位的關注,走向對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准確分析和敏銳把握,同時爭取主動、把握要點、積蓄力量、迎接挑戰。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八年級生物教學,我將認真貫徹教育局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堅持以「辦學生滿意學校,做學生喜愛老師」為宗旨,開展一切教學工作。此外,我還將初步構建「繽紛教育」的課程體系,本著「簡單、開放、根本」的原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塑造全新的學習模式。同時我還將重視自身師德建設,通過政治學習、榜樣示範、閱讀報刊雜志等不同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今年所帶的八年級兩個班,根據上學期教學成績來看,知識掌握程度較好。這一級學生學習主動性較高,學習興趣濃厚,而且基礎知識很扎實。從上學期情況來說,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能認真聽講,並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對老師布置的任務能快速、高質量的完成。並且,八年級學生還能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例如種植蔬菜花卉、製作生物學具模型。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能全部按時完成,相比於上學年的表現,他們有了很大的進步。
因此,本學期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端正態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是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學》。
教學內容包括:第七單元《生命的延續與進化》後兩章,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共二章,第九單元《保護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共一章。
第七章上半部分是上學期學習的內容,主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但是從生理學的角度上闡述的,而這學期的下半部分內容則是開始從生命的本質入手,以微觀的遺傳學的角度來講述生命的延續,所以這部分內容更加的抽象難懂。生命進化的長河這章,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們了解到:生命的起源,生物進化的原因,生物的進化過程,明確人類的由來。
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重點為人體的三大防線,讓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明白人體對疾病是如何抵抗的。並且懂得傳染病知識,掌握傳染病預防方法。讓學生們學會更加的珍愛生命。第二十五章現代生活與人類的健康,注重增強學生們珍愛生命,關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的意識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學會一定的自救和他救的方法。
第九單元主要內容為讓學生們了解我們生存家園的現狀,有兩大問題即人口、環境污染與保護。培養學生們愛護環境的意識。
四、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有目標的預習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提高綜合素養。
2、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4、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5、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全面開展繽紛教育,組建生物興趣小組,繼續進行上學期的種植活動以及學具模型製作。
3、課前給學生發布學習任務,督促學生有目標的進行課前預習。
4、學生分層次分組,各人分工明確,並按照小組分配進行本學期學習任務。
2、熟透教材,精心備課,根據各章節教學進度適時安排練習或單元測驗,並認真批改,著重解決普遍性問題,寫好教學反思。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盡量多安排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6、多關注學困生的問題,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6)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三、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四、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范、准確和熟練。
(一)、教研組建設方面:
1、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積極實施課改實踐。
①、以七年級新教材為「切入點」,強化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
②、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把先進理念學習和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以學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2、強化教學過程管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效益,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抓好「四關」。
①、備課關。要求教師備詳案,要求教師的教案能體現課改理念。對於教師的備課筆記做出標准格式要求,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提倡每節課後記錄教學反思,對於教學過程進行及時地修改、完善。對教學中的經驗及時整理、總結並記錄,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②、上課關。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③、作業關。作業要認真及時批改,對於作業中出現的較為集中的問題開展備課組內的分析討論,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糾錯,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根據學生特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教學進度。
④、考試關。以確保給學生一個公正、公平的評價環境。
3、加強教研組凝聚力,培養組內老師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常規教學方面:
1、加強教研組建設:興教研之風,樹教研氛圍。特別要把對新教材的教研活動作為工作的重點。
2、教研組要加強集體備課: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討疑難問題,由備課組長牽頭 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定時間定內容,對下一階段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3、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措施、有內容,在實效上下工夫,要認真落實好組內的公開課教學。
4、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興「聽課,評課」之風,大力提倡組內,校內聽隨堂課。
(三)、教研組專題活動。
1、德育教育的學科滲透。本學期學校有兩方面的主題教育,即體驗生命、關愛教育和環保意識。我們組要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在教學教育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精神。如:《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中血液的種類、獻血是每個健康成年公民應盡的義務,如何認識血型等內容。生態環境的保護等。
2、科研。繼上學期進一步開展工作。要求組內成員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尋找生物學科課題的切入口,將課題中的人文與科學精神融入到我們日常的教學中,並要求注意積累,撰寫與課題有關的教育教學論文。
(四)、其他工作。
1、積極認真的參加每一次的區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做好期中、期末的命題復習工作。
3、做好組內活動消息及時上報工作。
以上為我組在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希望通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切實履行研究、指導和服務職能。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以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為目標,以教與學方式的轉變為主攻方向,以課程實施中的主要問題為突破口,探索生物課程教育教學規律,創新教研方式,促進生物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全區中學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服務全區教育的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
二、工作重點
1、深度推進課程改革,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推進課程建設,提升課程領導力。基於生物課程實施的規范化,促進課程實施的創造性,引導各校生物教研組根據自身發展實際,重點圍繞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整合各類課程資源,設計符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發展的課程方案。
(2)創設條件,開展專家講座、學術沙龍、公開課觀摩與評價、案例點評、聯校合作等多元化的研訓活動,提高研訓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中學生物教師開展課程整合、學科核心素養、學科關鍵能力等專題的學習與研究,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
(3)立足課堂,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研究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加深對生物課程價值取向的專業理解,研究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學實踐,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以「研究課」引領日常教學,以「常態課」促進教師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圍中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水平和能力,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
(4)抓課題研究,深化課程改革。做好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高中生物構建思維教學文化的策略研究」課題成果的推廣工作和有關課題的准備和立項工作,做好有關學校其他生物課題研究的服務和指導,加強課題組間的交流與研討,完善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工作。
(5)關注生物課程基地和學科教研基地建設。引導基地學校積極打造自身特色,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促進其提升示範與輻射能力。
(6)推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教師發展積累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發揮區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學術委員、名教師等的作用,為生物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機會和平台。
(7)總結課程改革經驗,擴大經驗或成果的影響力。教師要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向生物專業期刊投稿或參加各項評比,將課堂教學研究、考試評價研究和課題研究等成果顯性化,擴大我區中學生物教學的影響力。
2、創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水平。
(1)構建區域性教研、校本教研和網路教研等形式的教研互動平台,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研質量。
(2)積極參與聯校教研活動,開展「同題異構」和「主題研討」等方式的教研活動。
(3)以校本教研為工作重心。據「常州市中小學教研組建設章程」和「常州市中小學合格、優秀教研組評價標准」,以開展專題研究為教研組建設的切入點,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推廣校本教研經驗和方式,推進校本教研的開展,積極創建有個性的市、區先進教研組。
(4)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專業成長進行分析與反思,關注教師間差異,充分發揮這種差異的資源作用,了解教師發展中的需求,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改進工作的信息,增強自主發展的意識。
3、改進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1)在認真分析和總結16屆生物學科高考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近幾年江蘇省高考生物試卷,深度解讀生物學科考試說明,並結合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高三復習教學研討,重點是進一步明確考試說明之要求,探討一輪復習的方法和策略,增強復習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求。認真做好高三調研測試的閱卷和分析工作,並參與做好對學校高三教學工作的調研。
(2)積極參與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重視對初中生物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著眼於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升,體現生物學科的特色和教育價值。
(3)各高中積極做好20xx年省生物奧賽的備戰工作,爭取在獲獎學生的質與量方面有所突破,為高校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同時為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做好相關服務工作,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
三、主要活動安排:
九月份:
1、根據教研室統一安排,做好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第一輪專題調研工作。研究並探索高三一輪復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復習教學的效率。
2、高中生物課題組研討活動。
3、組織開展區級高中生物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十月份:
1、初中生物「同題異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組織參加江蘇省初中生物優質課評比暨觀摩活動。
3、推薦我區高中生物青年教師代表參加常州市高中生物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十一月份:
1、高中生物主題研究式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2、組織參加常州地區高三生物復習教學第一次研討活動。
3、組織開展區中學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活動。
4、推薦我區教師論文參加常州市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
5、江蘇省高中生物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十二月份和一月份:
1、組織參加常州市教育學會中學生物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
2、高中生物課題組主題沙龍活動。
3、江蘇省生物學科名師學術研討會。
4、初、高中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活動相關工作。
⑸ 生物興趣小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如何有效的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呢?筆者通過長期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課,認為以下幾點做法效果較好:
一、避免學生選擇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級新生入校後,每位學生都有選擇參加興趣小組的自主權。正確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興趣才不會朝三暮四。有些學生在選擇興趣小組時,要麼太隨意,要麼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聽父母意見或盲從,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不會持久。所以,指導教師在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前應對學生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選拔那些對生物學習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只有這些學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恆地完成一系列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二、重視上好第一節生物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小組活動課畢竟有別於平常上課,大多數時間需要在實驗室和戶外活動,動手操作要求較高。另外,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班級,為了順利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應使成員之間相互熟悉並融合為一個新的集體,而且應盡快制定出活動課的活動計劃和活動要求。
1、選拔班干,制定活動課規章制度
第一節課,可首先安排學生自我介紹,然後通過民主選舉,確立班長和小組長。班長即是小老師,與教師密切配合並指導小組長進行各種小組活動。小組長為從每個班級的成員中選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協助教師督促本小組成員完成分組活動。另外,在需要進行校外活動時也要求建立小組長督察制,由小組長協助班長和教師共同做好小組成員外出安全。
為了圓滿的完成興趣小組各項活動,需要制定活動課各項規章制度。如服從教師和班乾的管理,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注意小組活動安全等。
2、制訂合理有趣的活動計劃
學生們既然報名參加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必然是抱著探索生命世界的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來。在興趣小組活動中他們最希望了解什麼?最希望進行何種探究實驗?最渴望獲得什麼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哪些幫助?此時傾聽學生的心聲顯得尤為重要。
在第一節課時,不妨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計劃。教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活動計劃的可行性,並當堂制訂一學期大致的小組活動計劃,如採集並製作動、植物標本,舉辦標本展;為校園植物掛牌;觀察青蛙的發育;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率的影響;調查本校學生的早餐營養狀況,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宣傳愛滋病的預防知識;欣賞資料《奇趣的生命世界》;舉辦生物論壇討論當前熱點生物學知識,撰寫生物小論文並交流心得、體會等。這些只是大致的學習計劃,如果學生們在興趣小組的進行過程中有「金點子」出現,可以在討論後對以上的學習計劃進行補充、完善。
三、重視進行戶外實踐活動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離不開對生物圈的實地觀察和研究。平時的生物課堂由於受到時間、教學任務等限制,很少有機會讓學生進行戶外觀察、實驗等活動,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在小組成員的強烈建議下,只要天氣情況允許,我總是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奔向大自然。小組成員們個個興致高漲,對周圍曾熟視無睹的生命世界充滿好奇,在認真完成活動目標後,學生們會提出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如怎樣認識野外的動植物?有些昆蟲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蟲等動物體表的花紋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勢利導,教會他們使用動植物檢索書等,並且鼓勵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去尋找答案,然後再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對有價值的問題,我還引導他們邊探究邊撰寫成小論文。通過開展這些戶外活動,學生們觀察和認識到了許多書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現象,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生物學,更細心的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重視與高校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學的生物實驗內容相對較簡單、材料也有限,與附近高校生物實驗室協商後帶領學生參觀了標本室、組織培養室、觀察小白鼠在相關實驗中的反應等,這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將來爭取成為一名傑出的生物科學家,立志解決各種生命奧秘。
五、學生的進步離不開教師的督促和鼓勵
學生對生物學有興趣是好事,但有些學生耐心不足。有些實驗活動需持續較長時間,如探究酸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調查居民陽台的綠化、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以及指導學生撰寫生物小論文等活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誠的鼓勵,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探究精神。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今天,在初中階段,通過多種途徑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效果。因此,可以說,開展初中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