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生物的調查方法和統計方法分別有什麼
高中生物的調查方法和統計方法分別有什麼
取樣方法:
五點取樣法
等距取樣法
要保證取樣的隨機性
⑵ 高中生物種群密度調查方法都有些什麼
調查種群密度用:標志重捕法,樣方法,去除取樣法,直接計數法
1、標志重捕法(調查取樣法、估演算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估算種群密度。
②、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並標志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中有標志數
2、樣方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等距離取樣法。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
(2)生物資源調查有什麼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種群密度調查則是構建種群數量變化模型的基礎,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逐個計數法,適用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統計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值,是一種精準的方法。
但在一般情況下,由於種群個體數繁多,其大小不一,再加之因動物的穴居、隱藏和飛翔等原因,逐一計數是很困難的,這時常常只計數種群的一小部分,用來估計整個種群的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取樣調查法(估演算法),這就是經常用到的另一種方法。
影響因素:
1 種群增長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入率、遷出率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年齡增長型的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性別比例失調,繁殖率低,種群密度將降低;若出生率大於死亡率,種群密度將增大
2 密度制約
一旦種群大小超過了環境的容納量,其個體數必將逐漸減少,要麼出生率有所回落,要麼死亡率有所升高,其中主要受食物資源與天敵種群因素制約。
3 隨機性
在自然狀態下,動植物及微生物種群總是受到隨機過程的干擾。包括環境隨機性與災難性隨機性,以相同的方式作用於所有個體,與種群大小及其他參數無關,任何環境因素都會對種群參數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其中主要是氣候因素和領地面積。
⑶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的方法有哪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
1.線路調查:
即在調查范圍內按不同方向選擇幾條具有代表性的線路,沿著線路調查,記載葯用植物種類、採集標本、觀察生境、目測多度等。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粗糙,但可以窺其全貌,適宜於大面積的,特別是葯用植(動)物產量較少,分布又不均勻的地區。
2.樣地調查:
在調查范圍選擇不同地段,按不同的植物群落設置樣地,在樣地內作細致的調查研究。樣地的設置是按不同的環境(包播各種地形、海拔、坡度、坡向等)拉上工作線,在工作線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樣地(樣地的大小根據調查的目的、對象而定,一信孝般草本植物為1~4m2,灌木為4~50m2,喬木為100~10000m2,樣地可以是方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在樣地內對葯用植物的,株數、多度、蓋度(郁閉度)及每株濕重、風干後重量等分別作測量統計。
3.蘊藏量的調查:
葯用植物蘊藏量的調查目前還沒有比較精確和切實易行的方法,一般採用的有估量法和實測法。
(1)估量法: 就是邀請有經驗的葯農、收購員等座談討論,並參照歷年資料和調查所得的印象作估計。這種方法雖然不精確,但是值得參考。
(2)實測法:
就是在同一個地區,分別調查各種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並設置若干樣地,在樣地內調查統計葯用植物的株數、葯用部分濕重,重復調查若干樣地,求出樣地面積的平均株數及重量,再換算成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作為計算該植物群落蘊藏量的基本數據。從植被圖、林相圖、草場調查等計算出該植物群落的佔有面積,這樣就可以求得該植物群落的蘊藏量。把各個植物群落的蘊藏量加起來,就得出該地區的各種葯用植物蘊藏量。
如當地沒有植被圖或林相圖,也可以按各種植物群落的分布位置,分布規律用推測的方法繪出植被圖,或利用有關資料轉繪成植被圖,不過這樣方法誤差可能大些。
例如在黑龍江小興安嶺某地對柞樹--興安杜鵑群落中興安杜鵑(Rhododendron dahuricum L.)的蘊藏量作調查。共設置20個樣地,每個樣地10m2。經樣地實測每10m2中平均有49叢興安杜鵑,每叢可采濕葉0.19公斤,則每10m2約可產濕葉49×0.19=9.31公斤。根據林相圖,借用透明方格片計算出該地區柞樹--興安杜鵑群落的總面積為4.5公頃,則興安杜鵑總蘊藏量(濕重)。
4.野外化學成分檢驗:
為了尋找新的葯物資源,提供室內研究的線索,在野外調查中可以進行化學成分的初步檢驗,檢驗項目及內容是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決定。
野外化學成分的檢驗要求簡便、快速。通常可將感官法、紙片法和試管法互相配合滑慶稿使用。
(1)感官法:
如檢查揮發油的存在,可憑嗅覺,把採到的植物原料揉碎後,嗅其有無芳香氣味。檢查油脂類可將果實和種子放在濾紙上,用力壓碎,稍干後看紙上有無透明的油跡,根據油跡的大小還可以估計含油的多少。檢查鞣質類化合物,可用一把無銹的鐵刀切開檢驗材料,如含鞣質,小刀及材料斷面很快會變成蘭黑色。又如味苦的多含生物鹼、甙類;味澀的多含鞣質,味酸的含有機酸,色黃的多含黃酮類等。可以根據這些感官提供的線索,再用其他方法進一步確證。
(2)紙片法
檢樣的制備:
①水浸液: 取樣品原差彎料10g,加入蒸餾水75~100ml,在50~60℃保溫1小時,過濾,濾液供檢查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水溶性生物鹼、皂甙、酚類、鞣質等。
②醇浸液:取樣品原料10g,加入95%乙醇75~100ml在水浴上迴流10分鍾,過濾,濾液濃縮至1/2體積,供檢查黃酮類、強心甙、生物鹼、內酯等用。
方法:取檢樣滴在濾紙上,待展開,干後噴灑試液,檢查以下成分。①生物鹼:水浸液和醇浸液,噴碘化鉍鉀試液,若斑點顏色顯著加深,為陽性反應。②酚性成分:醇浸液,噴三氯化鐵試液,若斑點顯蘭綠(黑)色,為陽性反應。③有機酸:取水浸液,噴灑溴酚蘭後,背景蘭色,斑點淺黃色,為陽性反應。④黃酮類:醇浸液,噴三氯化銘醇試液,黃色及熒光均加深,為陽性反應。⑤蒽醌類:醇浸液,噴氫氧化鉀試液,斑點顯紅色或暗紅色,為陽性反應。⑥強心甙:醇浸液,加Kedde試液,斑點顯紫色或淺紫色,為陽性反應。⑦內酯及香豆精類:醇浸液,加3%Na2CO3,烤15分鍾,滴加安替匹林及鐵氰化鉀,顯紫紅色,為陽性反應。檢查山道年(Santonin)可將原料直接加甲醇鈉,顯紫紅色為陽性反應。⑧還原物質:水及醇浸液,分別噴高錳酸鉀試液,背景紫紅色,斑點色淺或退色,為陽性反應。
(3)試管法:①皂甙:水浸液置試管中,用力振搖,有持久性泡沫,為陽性反應。②蛋白質:水浸液,加入NaOH,CuSO4,顯淡紫紅色,為陽性反應。③甙類、糖類:樣品加水用稀酸酸化,煮沸15分鍾過濾,濾液濃縮後,滴在紙片上,噴鄰苯二甲酸苯胺試液,烘烤,斑點顯棕紅色,為陽性反應。
⑷ 高中生物的調查方法 統計方法 計數方法 取樣方法分別有哪些
1、取樣器取樣法是用來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種類時的取樣方法;
2、目測估計法和記名統計法
是調查土壤小動物的時候
具體計數的方法.一個准確一個模糊;
3、顯微計數法
是在顯微鏡下觀察並計算某種微生物的數量的方法;
4、稀釋塗布平板法是用稀釋後
在培養基上形成
菌落的方法來計算
細菌等微生物的數量的方法。
⑸ 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生物學家對於生命現象的研究通常採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通常這兩種方法是一起使用的。
1、 觀察是按生物的物理性狀來描述生物的狀況。通常是先對其外形及行為進行觀察和描述,再把生物體解剖藉助光學儀器對其內部結構進行觀察。觀察是多種多樣的,有個體的觀察也有群體的觀察;有靜態的觀察也有動態的觀察;有相同種類的觀察也有不同種類的對比觀察。
2、 實驗是人為地改變一些條件來觀測生物的變化和反應,以探究生命內在的因果關系,是認識生命活動的方法。
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並通過這種干預和控制所造成的效應來研究對象的某種屬性。17世紀前後生物學中出現了最早的一批生物學實驗,如英國生理學家威廉·哈維關於血液循環的實驗,揚·巴普蒂斯塔·范·海爾蒙特關於柳樹生長的實驗等。
到了19世紀,物理學、化學比較成熟了,生物學實驗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因而首先是生理學,然後是細菌學和生物化學相繼成為明確的實驗性的學科。19世紀80年代,實驗方法進一步被應用到了胚胎學,細胞學和遺傳學等學科。
系統的方法:
系統科學源自對還原論、機械論反省提出的有機體、綜合哲學,從克洛德·貝爾納與沃爾特·布拉福德·坎農揭示生物的穩態現象、諾伯特·維納與威廉·羅斯·艾什比的控制論到卡爾·路德維希·馮·貝塔郎非的一般系統論。
最早建立的是系統心理學,系統生態學、系統生理學等先後建立與發展,20世紀70-80年代系統論與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概念發表。
從克勞德·香農的資訊理論到伊利亞·普里高津的耗散結構理論,將生命看作自組織化系統。細胞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發展,曼弗雷德·艾根提出細胞、分子水平探討的超循環(化學)理論。
(5)生物資源調查有什麼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研究領域
生物學家從很多面向研究生物,因此產生很多研究領域。例如:
1、 面向原子和分子: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
2、 面向細胞: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病毒學。
3、 面向多細胞: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組織學。
4、 面向宏觀:生態學、演化生物學。
生物學本身不斷的快速發展,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整合也越來越多。一大原因是分子生物學在近代突飛猛進,終於導致人類基因序列定序基本完成。
由此,為了解讀巨大數量的基因信息,促成了基因組學。為了探究基因和蛋白質的交互作用,開創出蛋白質組學。這些新的研究領域幫助解決疾病、糧食、環境生態等問題。其眾多的研究信息和積累海量研究數據則需要新的電腦演算法來處理。
⑹ 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類型有哪些
答:(1)事前調查
即基本資料搜集、調查,再擬定現場調查計畫包括調查地區選定、調查技術選定,經現場調查後,再辦理調查成果評估、今後保育課題探討,最後建立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及撰寫報告。調查研究方法,主要是提出普遍為研究人員所採用及接受的研究方法,調查人員依據事前調查現地勘查成果及對象河川歷史資料研選適合調查對象之調查研究方法或建議。
(2) 生態調查樣區與頻度
調查樣區為調查樣站范圍內,不同調查項目所需布設之實際調查地點。各生物調查項目應選擇適合該物種生息之棲地環境作為調查樣區,歲弊搜故各生物調查項目之樣區可能不同。
現地調查期間至少涵蓋四季(一年)。調查頻度是依據所調查生物生長周期及對象河川特性,作合適的建議。
(3)水域生物調查避免於降雨洪流後實施,訂定調查頻度需考量因素如下:
1. 魚類、蝦蟹類:一年調查期間以四次為原則。調查時間應把握生物產卵期、回遊期、活動期。
2. 水棲昆蟲、螺貝類、環節動物:一年調查期間以四次為原則。水棲昆蟲調查時間應把握幼蟲時期及羽化時期,調查時間應選擇流況安定時。螺貝類、環節動物並入水棲昆蟲調查。
3. 藻類:一年調查期間以四次為乎歷原則。藻類又分為浮游性及附著性的藻類,河川上游之浮游性性藻類較無重要性,其調查必要性視個案斟酌。
(四)陸域生物調查避免於降雨時或氣候驟變時實施,訂定調查頻度需考量因素如下:
1. 鳥類:一年調查期間以二次為原則。調查時間應把握繁殖季與非繁殖季各調查一次,在侯鳥眾多地區應把握其遷徙期。
2. 兩生類、爬蟲類:一年調查期間以三次至四次為原則。調查時間應把握繁殖期,避免冬眠期調查。
3.哺乳類:一年調查期間以四次為原則。
4.陸上昆蟲類:一年調查期間以四次為原則。
(五) 生態環境調查成果報告
調查成果整理出調查發現物種統計表、保育類物種統計表、各類物種組成統計表、各類物種數量一覽表、各類物種出現環境一覽表、魚類於各區間出現狀況一覽表等。現地調查所攝錄之生物影像或環境影像,整理列入成果報告。卜鎮
依前述之作業規范與內容,本項調查與成果匯整工作將包含生物、生態、地理等專業人員進行,由10年以上環境評估調查與河川生態調查經驗的人員主持工作進行。
⑺ 生物上的四種調查方法是什麼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四種:
①觀察法
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科學的很多重大發現或發明都源於細致的觀察。觀察法就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觀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
②調查法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座談、問卷、測驗和查閱書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對象的材料。
科學調查的步驟: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實施實驗調查方案,並如實做好記錄→對調查情況和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③實驗法(如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
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利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④測量法
(7)生物資源調查有什麼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實驗的設計過程
從研究過程的大體步驟來看,實驗方法與一般實證研究(即經驗研究)相類似,通常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在對現實經濟生活中各種現象作觀察思考並對有關文獻進行回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問題;
2、根據理論,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提出假設命題;
3、設計研究程序和方法;
4、搜集有關數據資料;
5、運用這些數據資料對前面提出的假設命題進行檢驗;
6、解釋數據分析的結果,提出研究結論對現實或理論的意義以及可以進一步研究或改進的餘地。
在實驗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第3個步驟——實驗設計過程,它是實驗研究的核心。實驗研究用以檢驗假設的數據是對實驗現象觀察得到的,因此實驗的設計如何直接關系研究成敗。
仔細觀察已有的實驗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在以上步驟的具體實施上,實驗方法與經驗研究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一點在第2個步驟中就已經顯示出來。
將假設命題具體化為可以檢驗的模型,與實驗設計有直接關系,研究者在對研究結果做出理論預期(即假設)時,必須考慮實驗的可實施性;在建立可證偽的檢驗模型時必須考慮變數的值可以通過實驗取得。研究的第4個步驟是數據資料收集,在實驗研究中就是實施實驗並記錄實驗情況。
實驗研究中用於假設檢驗的數據來自研究者自己設計的實驗,而經驗研究應用的數據來自經驗,如統計資料或報刊雜志(即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數據),這個差別在方法定義時就已經明確。
實驗的影響因素
實驗設計影響因素
外部環境設計
行為者內因設計
影響因素控制方法
根據行為影響因素變化的特性不同,可將其控制方法區分為組間控制和組內控制。
組間控制方法
組內控制方法
參考資料:網路-實驗研究方法
⑻ 生物調查方案應包含哪些方面
(1) 調查目的:調查目的要符合實際,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行動的指南。
(2)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即總體或個體.
(3)調查表:就是將調查項目按一定的順序所排列的一種表格形式。
(4) 調查方式和方法:調查的方式有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制度等。具體收集統計資料的調查方法有:訪問法、觀察法、報告法等。
(5) 調查地點和調查時間:調查地點是指確定登記資料的地點;調查時間:涉及調查標准時間和調查期限。
(6) 組織計劃:是指確保實施調查的具體工作計劃。
⑼ 研究你身邊有哪些生物所採取的方法是
首先考慮觀察法,還可以用到測量法等。
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和測量法。
①觀察法
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科學的很多重大發現或發明都源於細致的觀察。觀察法就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觀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地感知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
②調查法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旦和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者以正確的理論與思想作指導,通過訪談、問卷神遲缺、測驗等手段有計劃地,廣泛了解.掌握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
③實驗法
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利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游辯或驗證科學結論。
④測量法(略)
⑽ 初一生物上冊1單元第二節調查方法有哪些
如果是新人教版的話,請翻開第9頁.
調查是一種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課本里大致分為人口普查和森林資源清查.
再接著往下看,又分為逐一調查和抽樣調查.
所以,綜上所述,調查方法應該有逐一調查(普查)法和抽樣調查法
脫離課本的話,又有樣方法,標記重捕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