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樣的葯品才叫西葯中葯西葯是怎麼區分的
西葯,指一般用化學合成方法製成或從天然產物提制而成的葯物;西葯即為有機化學葯品,無機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
中葯即中醫用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葯物。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等。
❷ 西葯和中葯的區別在哪[
中葯和西葯的區別有很多,第一、兩種葯物的來源不同,中葯一般是從植物裡面獲取的原有狀態熬煮之後給患者服用,相對來說副作用比較小。而西葯是通過某種化學手段提煉而成的,相對來說副作用比較大。第二、中葯是屬於比較全面的葯物,而西葯是通過提取有效成分對症下葯,相對來說西葯見效快,中葯見效比較慢。雖然中葯和西葯都是屬於比較好的葯物,但是出現疾病之後最好根據個人的身體體質來選擇合適的葯物,不要盲目用葯,以免對身體產生影響。
❸ 中葯和西葯有什麼區別
中葯和西葯概念,各是一類葯物本質的高度概括,具有其特定的內涵。只有明確其內涵范疇,才便於深入研究和擴展。中葯和西葯,是中醫葯學和西醫葯學理論體系內的概念,因此,在確定它們的內涵包括劃分原則和標准時,均不能離開各自的醫葯學理論體系、然而目前,對中葯和西葯概念內涵的認識,卻極混亂,實有必要加以分析,並給予科學的劃分。故作嘗試性探討。 一、中葯和西葯概念內涵混亂情況分析 中葯和西葯是於西方近代醫葯學傳入我國後而出現的概念,西方近代醫葯學所使用的葯物為西葯,我國原來已有的葯物稱葯。而今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已非如此簡單,理解各異,實極混亂,試歸納如下。 1.按地域來源或產地劃分。即外國製造和主產的葯物為西葯,中國特指的傳統葯物稱中葯。這在現代醫葯學剛傳入我國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現在,由於我國葯學研究和制葯工業的發展,不僅能製造生產外國最先研製的葯物,亦研製了很多為我國首創的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產物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葯物,這些葯物,事實上是西葯,而不是中葯。故此種劃分,顯然不合適。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產物劃分。即人工合成的葯物為西葯,天然產物葯物為中葯。這種劃分也不合適。因為很多現在所稱的西葯如黃連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類葯物等,均是天然產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葯卻為人工合成的,如中葯冰片,現已有人工合成的龍腦供用。更在我國古代,早就用雄黃(硫化砷 AsS)煉制(氧化)而得中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 O3)可見砒石乃為人工合成的中葯。 3.按組成成分較純或結構清楚乃至單 體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來劃分。有的將成分較純或結構清楚乃至單體化合物的葯物稱西葯,而將樹皮、草根、全蠍等不純的天然混合物葯物稱作中葯或稱中草葯.這種標准亦不確切。如西洋參、洋地黃葉、大黃蘇打片等西葯,即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銨)、冰片、砒石等中葯,卻為成分清楚或單體化合物的葯物。 4.按劑型不同來劃分。有的將現代制劑如針劑、片劑等稱作西葯,而將中國的傳統制劑如丸、散、膏、丹、湯劑等稱作中葯。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顯然更不合適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翹解毒片等是中葯,卻是現代劑型的片劑。而西葯的一些合劑是與中葯湯劑無本質區別,更亦有丸、散、膏等劑型。 5.按使用人員劃分。即中醫使用的葯物為中葯;西醫使用的葯物為西葯。籠統講,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細分析起來,亦不確切。如西醫也使用甘草、大黃等,但並不能因此而簡單地將它們稱作西葯;既使中醫自服維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稱其為中葯。更在臨床有時可遇到這樣情況:某中醫開了一張中葯處方,且方中葯物為常用中葯,而有的中醫則認為其不是中醫葯處方,而是西醫葯處方。因為方中葯物並未考慮中葯基本內容——內涵,又違背中葯使用規律,實屬通稱的中葯西用。 二、中葯和西葯概念內涵的 確定中葯和西葯劃分的基本原則,是不能離開相應的醫葯學理論體系、即概念的內涵——基本內容應適應醫葯學理論體系的要求,並據此而使用。故先明確相應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內容,才能確定葯物概念的內涵。 1.中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內容和中葯概念內涵 (1)中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內容 中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應這樣表述: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用臟腑、經絡、衛氣營血、三焦等表示機體的功能部位;以八綱——陰、陽、表、里、寒、熱、 虛、實來表示機體的功能狀態;四診的望、聞、問、切作為了解機體狀況的手段; 按辨證論治的原則,確定機體狀況(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狀況)而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如果採用葯物來影響機體狀況的話 (因尚可用針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葯的程序,即先辯別病證的機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況),採用相應防治法則如八法的何種,確定基本方劑類型,最後選擇合適葯物而施治於人,以達防病治病目的,在診治的全過程中,始終強調機體內因為主而不忽視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觀。總之,具備如上基本內容的醫葯學理論體系即為中醫葯學理論體系。 (2)中葯概念內涵 中葯應具備與中醫葯學理論體系基本內容相適應的特徵,其具體內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葯物性能的表達有性味,即四氣(寒熱 溫涼)五味(酸苦甘辛咸);歸經,包括臟腑、經絡、三焦、衛氣營血等歸經;升降浮沉。這些,有時又稱中葯特性,即狹義的中葯葯性。第二,葯物功效以中醫葯學術語,表述,如解表、涼血、平肝、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等。第三,葯物配合使用 時,按君臣佐使關系配伍,使各味葯共同構成一個功效整體與機體證相對應而發揮作用,配伍組方時還要考慮到葯物的七情、反畏、葯對等關系。簡言之,以中醫葯學理論體系的術語表述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的葯物,稱作中葯。這是中葯概念內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備如上基本內容的葯物,並且只有按中醫葯學理論使用時,方稱作中葯。若按其它醫葯學理論使用時,還可不稱作中葯(見後)。 2.西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內容和國葯概念內涵 (1)西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內容 西醫葯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應這樣表述:以現代科學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為基礎;用直觀或解剖後所見(包括用各種放大倍數的顯微鏡)的實體來表示機體的部位:以組織形態(有時稱病理形態)、生理 功能、生化變化的相應指標和術語來表述機體的功能狀態,並以此作為診斷的標准和採取相應防治措施的依據;如果採用葯物治療的話(因尚可採用非葯物治療如物理療法、手術等),主要考慮影響機體病理、生理、生化指標變化而選用相應葯物以達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診治的全過程中,強調的是外因對機體功能指標的針對性而較少考慮機體內因的綜合影響。總之,具備如上基本內容的醫葯學理論體系即為西醫葯學理論體系。 (2)西葯概念內涵 西葯應具備與西醫葯學理論體系基本內容相適應的特徵,其具體內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學性質來表示,如是液體還是固體,是酸性還是鹼性 等,第二,葯物功效以相應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標和術語來表示,如抑制細菌、 降低血壓、升高血糖等。第三,葯物配合使用時,考慮葯物間的物理、化學、物理化學 、變化,如沉澱、分解等,至於生物活性則考慮各個葯物各自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把各種配合使用的葯物作為一個功效整體。簡言之,以西醫葯學理論體系的術語表述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的葯物,稱作西葯。此為西葯概念內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備如上內容的葯物,並且只有按西醫葯學理論使用時,才稱作西葯。若按其它醫葯學理論使用時,還可不稱作西葯(見後)。 三、應澄清的幾個問題 中葯和西葯概念內涵確定後,如下幾個問題就易得到澄清。 1.中國的葯並不就等於中葯所謂中國的葯,應包括中國生產的所有葯物。更從醫葯學理論體系講,不僅包括中醫葯學理論體系的葯物,尚包括其它醫葯學理論體系的葯物如蒙葯、藏葯、傣葯、維族 葯等以及民間葯(有時可稱作草葯),因它們均為各自醫葯學理論體系內的葯物,即具相應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規律,故不能簡單地將它們稱作中葯。如果稱它們為中葯的活,只能說是泛指的中葯,即中國的葯,而不是特指的中葯。至於草葯,即尚不具備一定醫葯學理論體系中的葯物基本內容,而在民間確實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葯物。不論草葯還是如上提到的中醫葯學理論 體系之外的葯物乃至西葯,當經過研究確定其中葯基本內容後,再按中醫葯學理論使用時,就可稱作中葯。如草葯穿心蓮,民間用其治療痢疾、發燒等,近年通過研究已總結歸納出它的中葯基本內容如性味一苦寒,中葯功效表示如清熱解毒等,已能按中醫葯學理論使用。故已可稱之為中葯。 2.一個葯可稱作中葯又可稱作西葯到底如何稱呼,應看葯物概念內涵的兩方面(如上述)。為進一步說明問題,試再舉例。如大黃,無疑是一味中葯,因它具中葯基本內容而能按中醫葯學理論使用。但西醫葯學體系亦使用它,使用時並不考慮其中葯基本內容,只考慮其西醫葯學術語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為苦味健胃葯;具致瀉作用,用來治療便秘等。故在此種情況下,只能稱之為西葯。 其它如氯化銨(硇砂)、甘草等,均可稱作中葯或西葯。 3.從中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葯還是算西葯? 到目前為止,一般來講,還是稱作西葯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葯元胡,且為其鎮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備中葯基本內容,只能按西醫葯學理論使用,即考慮其具鎮痛、鎮靜催眠作用,對慢性持續 性鈍痛尤內臟痛效佳,主要用來治療內臟鈍痛、腦震盪後頭痛及痛經等。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稱作西葯。其它如降壓靈、黃連素、麻黃素等亦然。然而,現在不能稱作中葯,並不意味著永遠絕對不能稱作中葯。只要將它們放到中醫葯學理論體系內進行研究,使之具備中葯的內涵即中葯的基本內容,還是能成為中葯的。即西葯還是能中葯化的。 中草葯的葯理是與「四氣五味」來調理人體「五臟六腑」之間之「陰陽平衡」,以固本培元為目的,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把病毒排出體外來達到治病的目的。什麼叫「四氣五味」?指葯物的氣與味,四氣即溫、熱、寒、涼,五味即甘、酸、苦、辛、咸。根據中草葯氣味不同來決定葯物之功效, 比喻甜味必和中, 芳香能止痛, 辣味能驅風, 味苦是清涼等。什麼叫陰陽平衡? 簡單來說就好比水與火, 水如太大必克火, 火如太大必燒干水。亦好比汽車的發動機一樣, 要靠水箱之水來冷卻才能正常運轉, 如水箱沒水肯定燒壞發動機,就是這個道理。 西葯屬於化學性葯物, 由化學份子組成, 它的治病機理是用葯物產生化學反應來殺滅病菌或病毒, 與抗菌消炎為主。所以一般淺表性病菌病毒用西葯治療, 效果非常快速。很多漫性病用西葯治療效果不見明顯, 原因很簡單, 漫性病多由治療不及時所造成, 久病人必虛, 體虛得不到滋養就會波及其它器官引起連鎖反應。因為人體是由多個器官所組成, 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分工及作用。比喻心臟是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但是單靠心能泵血嗎?不能。心要靠肺的供氧, 有肺氣的充盈才有脈博的跳躍。所以話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相輔相連的, 決一不可。任何一個器官有病變不及時治療都會影響到其它器官, 西葯治療只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能醫好慢性病嗎?但凡事都有一分為二, 中醫所講叫辯證施治, 有些病用中西結合來治療能起到事半功倍之療效。舉個例:好比一棵樹已被蟲食到七零八落, 首先要將蟲殺死, 再漫漫淋水施肥才能使樹從新生長。 如果單殺蟲不淋水施肥可能亦生長不了, 單淋水施肥不殺蟲也不行。因為樹生長得再快都不夠蟲食, 所以要先殺蟲, 就如西醫的殺菌消炎, 淋水施肥就如中醫的固本培元。 在中國落後的年代我國中醫葯被先進的西方醫療所鄙視, 但近代有很多在外國居住的華僑得病, 先進的西方醫療已診斷為絕症, 回到祖國尋求中醫葯治療能神奇般好轉。去年在香港治療非典就是一個實例, 開始用西葯治療反復發作, 後來還是靠廣東的專家用中醫葯治療, 得到世界衛生組識的認可。也引起國際上的關注, 在美國也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究我國的中草葯。我衷心希望中草葯給人類的健康帶來更加巨大的貢獻。
❹ 生物葯與中葯的區別
生物制葯分為傳統生物制葯和現代生物制葯,傳統生物制葯包括中葯,是以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動植物生物葯品。現代生物制葯是結合了現代醫學化學生理學代謝學免疫學等學科技術衍生而的。
❺ 西葯和中葯有什麼區別
西葯和中葯的區別在於,中葯是通過傳統的植物經炮製、鍛造等方法加工出來的,它具有濃郁的草葯味,治療疾病的葯效較慢,但對腸胃壁的刺激較小,西葯包括有機或者無機的化學葯品,以及生物製品,它的治療范圍較廣,葯效快,治療疾病的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