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四凶,四靈都是些什麼動物
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可謂是豐富多彩、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等等不勝枚舉、都是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關於上古時代的四種凶獸和四種靈獸我們了解多少呢?
上古四凶原本是上古時代四個罪大惡極的部族首領。後來他們被堯流放到邊遠地帶、在民間傳說中逐漸演變為四種邪惡的魔獸、他們分別是窮奇、檮杌(táo wù)、混沌、饕餮。
窮奇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它是結合神、怪獸、惡人三位一體,真實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不同的古書籍對它外貌、習性的記載各不相同。但是通過比照和總結、可以大概還原它的形貌。《神異經》中描述窮奇是生活在西北的一種怪物、長得像老虎、而且有翅膀、叫聲像狗、喜歡吃人、吃人的時候總是要從頭部開始、但是卻討厭吃已經死掉的人。據說、窮奇要是聽說兩個人正在爭斗、它就會趕去把正義、有理的一方吃掉;聽說誰善良、忠誠、講信用、它就會去把這個人的鼻子咬掉;但是聽說誰犯下惡行了、它反倒會去捕捉食物送給這個人。因此古人便用窮奇來形容有惡劣癖好、背信棄義的人。
有書籍記載說檮杌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兒子、但是他很不成器、死性不改、顓頊也放任其自流、他死後就變成了怪獸。變成怪獸的檮杌是虎身人面、長二尺、但是尾巴卻有一丈八尺長、經常在西方的荒原中出沒。後人常以檮杌來形容頑固不化的人。
混沌、據記載是由帝鴻氏(黃帝)的一個不成器的兒子演變過來的。傳說混沌生活在昆侖山以西、它的外形像狗、但是個頭卻要比狗大得多。它有眼睛但是不會看、有耳朵但是不會聽;有腸子卻是直的、食物都是直接從腸子通過的、混沌通曉人性、聽說誰的德行高尚了它便會去給製造麻煩、聽說誰是個惡人了、它就會去聽從此人的指揮。人們經常用它來形容是非不分的人。也有記載說混沌是一種神鳥、它的外形像是一個袋子、而且通身是紅的、長著六條腿兩對翅膀、沒有鼻子眼睛等器官。
關於饕餮的來歷說法不一。有說是軒轅帝同蚩尤大戰、後蚩尤戰敗、被軒轅帝斬首、他的頭落地以後變幻成饕餮。也有說饕餮是龍的九子之一。還有則認為饕餮是炎帝後裔縉雲氏之子、因其貪婪無度、不體恤窮苦百姓、所以被比喻成凶獸。第三種說法似乎更為可信。不管傳說中的饕餮如何由來、但是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吃、據說饕餮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遇到什麼吃什麼、最後居然被撐死了。饕餮變成了貪欲的象徵。
上古時候的四種凶獸是否真的存在、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如果舍棄這四種凶獸的外形本身、單從它們的特性來看、它們都分別代表和象徵著人的某種醜陋品行、或者貪得無厭、或者是非不分、背信棄義。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它們的存在與否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們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根據某些醜陋品性的臆想和杜撰出來的凶神猛獸、其目的還是對醜陋品性的抵制、排斥和憎惡。
人們對醜陋的總是在抵制和排斥、那麼對美好的自然是渴求和尊崇。與上古四兇相對、在我們的神話傳說中還有上古四靈之說。上古四靈也就是被古人視為吉祥象徵的四種動物。分別是龍、鳳、麒麟和龜。
龍、是四靈之首。龍是百鱗之長、據說龍是馬頭、鹿角、蛇身、魚鱗、鷹爪、獅尾結合起來的神獸。它能走、能飛、能走、能游泳、而且還有著興雲降雨的本領。龍有九個兒子,但是它的九個兒子都不是龍。龍一直是中國人的集體圖騰。象徵著祥瑞。
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鳳凰、為百禽之長。這種神鳥、外形大體上是一種長了雞冠的孔雀、有雌雄之分、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常用來象徵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也是吉祥的象徵。
麒麟、傳說它是百獸之長。是一種身體像鹿、身披鱗甲、長著獨角的動物。一般被視為仁獸、被我國古代帝王們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徵。
龜、上古四靈中唯一在現實中存在的動物。傳說龜是百介之長。因為長壽、所以被視為長壽的象徵。
四凶和四靈是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雖有古書記載、但真假無從考究、正因此才使得這樣的傳統文化更加神秘、更加多彩。真假或許並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對吉祥美好的追求。
⑵ 遠古生物有哪些
中文名稱:鸚鵡螺
時代:4億7千萬到4億4千萬年前 奧陶紀晚期到志留紀早期(據說現在還有,但沒有人見過活的。報道說,有一次一個中國船員抓到一隻活的,因為不知道那是什麼東東,於是就煮了吃了,據說味道不錯)
典型體長:長約11米
中文名稱:翼肢鱟
時代:4.38億年至4.11億年前
典型體長:1.5米
俗名:三葉蟲
時代:泥盆紀
典型體長:
物種名稱:粒骨魚
時代:泥盆紀中期-晚期
典型體長:.....
中文名稱:鄧氏魚
時代:晚泥盆紀 3億7千萬-3億6千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8-10米
中文名稱:胸脊鯊
時代:億7000萬-3億4500萬年前 從晚泥盆紀到石炭紀
典型體長:長0.7-2米
名稱: 布拉塞龍
體長: 3公尺長
生存年代: 二迭紀晚期---三迭紀早期
中文名稱:幻龍
時代:三疊紀 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時代:三疊紀 距今2.4億-2.1億年前
中文名稱:杯椎魚龍
時代:三疊紀晚期 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10米
恐龍名稱: 魚龍
恐龍體長: 魚龍有很多種,從3到15米不等
生存年代: 侏羅紀
名稱:翼手龍
體長:兩翼開展可達30至700厘米
生存年代:侏羅紀
中文名稱:滑齒龍
時代:侏羅紀中期至晚期 距今1.6億-1.55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25米(爭議極大 現在能確認的滑齒龍體長不過10米左右)
中文名稱:地蜥鱷
時代:侏羅紀中期 距今1.6億年-1.5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米
中文名稱:利茲魚
時代:晚侏羅紀 1億6千5百萬-1億5千5百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27米
文名稱:劍射魚
時代:晚白堊紀 8千7百萬-6千5百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6米
名稱:長頭龍
體長: 9米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中文名稱:帝鱷
時代:白堊紀早期
典型體長:長12米
帝鱷與現生鱷魚頭骨對比
中文名稱:薄片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5米
中文名稱:滄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9-17米
中文名稱:大洋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中文名稱:古海龜
時代:晚白堊紀 7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4.6米
⑶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動物有哪些
1、青龍
青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東方之神,於八卦為震、巽,於五行主木, 象徵四象中的少陽,四季中的春季。
青龍等四象的起源極早,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物實證大約在距今6500年前,與古人對於星辰的原始崇拜有著密切的直接關系。 有文獻表明,早在殷契時代,人們就已經將青龍星宿作為守護星來祭祀了。商星便是青龍星宿中的大火。
2、玄武
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北方玄武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3、朱雀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
在先秦被認為能接引死者靈魂上升於天,後世認為其能予人長生。漢時讖緯學說大興,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典藏、丙丁、禮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陵光神君。
4、白虎
白虎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於八卦為乾、兌、於五行主金,象徵四象中的少陰,四季中的秋季。
白虎象徵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5、黃龍
黃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按照古籍記載,黃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黃龍的化身,著名神話學家袁珂認為黃龍即是黃帝時期的應龍,並有詳細證據論述。
五行思想的體現將黃龍看做是五龍之一。有四大神獸之外的「第五靈」甚至四靈之長的說法,『中央黃為土』就是黃龍,一說應龍。
黃龍在古代是皇權象徵,在九龍壁上可以見到黃龍 。某些人認為黃龍的這個地位已經被瑞獸(黃麟)替代,也有人將二者同等看待,但實際上,黃麟作為麒麟的一支遠遠無法與黃龍相比,麒麟為應龍孫輩。
⑷ 古代生物有那些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古生物(三葉蟲)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獁等).古生物死後,除極少數(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由於特殊條件,仍保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僅具原來硬體部分的形狀、結構、印模等的化石.
⑸ 上古時期有沒有生物
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才幾千年,會沒有生物?
⑹ 古生物都是有哪些
古生代
寒武紀:奇蝦,三葉蟲,雲南魚,海口魚等
奧陶紀:鸚鵡螺,彗星蟲,三葉蟲等
志留紀:頭甲魚,布隆度蠍子等
泥盆紀:海納皮東,熨板鯊,含肺魚等
石炭紀:巨型蜻蜓,巨型蜘蛛,巨型馬陸,游曳岩蜥等
二疊紀早期:基龍,棘龍等
二疊紀晚期:利齒獸,杯龍,二齒獸,迷龍
中生代
三疊紀早期:派克鱷,水龍獸,加斯馬吐龍,瘦頭獸等
三疊紀後期:(恐龍時代開始,恐龍種類繁多,只例舉幾種)理理恩龍,虛形龍,板龍,始盜龍等
侏羅紀:異特龍,躍龍,巨獸龍,劍龍,脘龍,迷惑龍,梁龍等
白堊紀:禽龍,雷利諾龍,木他龍,副櫛龍,暴龍,翼手龍等
新生代
第三紀:狐猴,龍王鯨,巨犀等
第四紀:長毛犀,猛獁,板齒象,後弓獸,劍齒虎等
⑺ 中國上古神獸有哪些
白澤: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 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軒轅本紀》有神獸白澤的故事:「(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夔:出生於東海流破山,其形狀如牛,無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隻腳支撐,也叫獨腳夔。 夔是一種惡獸,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 鳳凰: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麒麟:是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個國家,分別由十二個王來統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績來評選,而是由天命來決定。麒麟就是傳達天命,為自己的國家選出王者的神獸。 檮杌: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已然是一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驗失敗核泄漏的產物。 獬豸: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現在,都刻木像、造銅像或畫圖像,故現在畫雞於門上。 華方: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華方。《海外南經》:「華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汜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華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華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徵。《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
⑻ 中國有哪些上古生物
祝余,鹿蜀,旋龜,大鶚......很多的。搜狗拼音不給力,有好多字打不出,不過你可以在《山海經》里查。如鹿蜀:「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鹿蜀,佩之宜子孫」。
⑼ 請問 古代生物有那些 請舉例
殼椎類多為小型兩棲動物,適應於淺水及沼澤生活;最早出現於早石炭世,至古生代末滅絕,從未繁盛過。一般分為三個目:游螈目、小鯢目和缺肢目。小鯢目都是一些適合生存在水邊地下或沼澤中的小型的原始兩棲動物,而缺肢目則特化成小型、細長而且沒有四肢的蛇狀兩棲動物。游螈目是殼椎類中數量、種類和形態都最為多樣化的家族。它們在石炭紀後期開始向兩個方向進化,一支進化成體形細長的鰻魚狀或蛇形兩棲動物;另一支則身體和頭骨都向著扁平而且寬闊的方向發展,例如二疊紀著名的笠頭螈,頭骨側面和頂蓋部分的骨骼向側面極度生長,以至於頭骨的後部好像向兩側長出三角形的「角」一樣,而且使整個頭骨的形狀像一頂斗笠,因而被命名為「笠頭螈」。笠頭螈的身體也是扁平的,而且肢骨又小又弱。顯然,這種動物很可能屬於底棲形的兩棲動物,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是呆在小溪或池塘的水底生活的。
迷齒類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陸棲脊椎動物,它們繁盛於石炭紀和二疊紀,少數種類延續到三疊紀。其錐狀牙齒橫截面上具有迷路構造,因此得名。頭骨由堅硬厚大的骨片組成,因此也稱為堅頭類。與肉鰭魚類相比,頭骨扁平,骨片減少,舌頜骨退入中耳形成鐙骨,具有聽凹。此外,它們當中的多數種類體表還有厚重的鱗甲。 迷齒類繁盛的時代,地球上的沼澤、河流和湖泊中到處都有這種動物。在古生代的後期和三疊紀,它們遍布在地球的所有大陸上。迷齒類分為三個目:魚石螈目、離片椎目和石炭螈目。
蜥螈亞目中的蜥螈是一種特殊的兩棲動物,在它身上可以看到即有一些兩棲動物的特徵,又有一些爬行動物的特徵。這種現象為爬行動物起源於兩棲動物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兩棲類的起源很可能發生在泥盆紀後期。當時,肉鰭魚類中的某個物種登上了陸地,從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適應和進化方向。這是早期脊椎動物的一次冒險,是向它們完全陌生、只能部分適應的新環境跨出的大膽的一步。但是,這種進步的呼吸空氣的魚類一旦邁出了這一步,很快就轉變成為原始的兩棲動物。從此,脊椎動物的進化發展道路上許許多多新的可能性被開發出來了。
有些科學家認為,促使肉鰭魚類離開水並且登上陸地的動力也許恰恰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水。這種推測認為,泥盆紀晚期的某些肉鰭魚類很可能曾經受到過極度乾旱的威脅,迫使它們設法尋找新的水塘或溪流以便在其中繼續生存下去,這就使它們不得不先爬上乾旱的陸地,結果,有些肉鰭魚類找到了新的水源,因此得以繼續過它們的魚類生活;大多數探險者很可能悲慘地死去;但是,最成功的恐怕要數那些在陸地上學會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個體及其後代們,它們從此開創了全新的陸地生存空間,擺脫了水域對脊椎動物的限制,為向更高級的進化方向前進奠定了基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的這種最早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是一種叫做「魚石螈」的原始兩棲動物。
魚石螈的頭骨結構堅實,頂蓋上的各塊骨片的位置和形狀都與進步的肉鰭魚類很相似,當然也更加進步一些。魚石螈身體上的骨骼特徵表現了兩棲類和魚類的奇妙組合,脊椎骨比肉鰭魚類稍有進步,但是尾巴上卻依然保留著像魚尾一樣的鰭條。強壯的肩帶、腰帶以及與之相關連的發育完全的前後肢則表明,魚石螈已經完全可以靠四肢在地面上各處走動了。從魚石螈式的祖先開始,兩棲類(綱)在適應陸地環境過程中分化出三個亞綱:迷齒亞綱、殼椎亞綱和滑體亞綱。肺魚類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紀中期的雙鰭魚。在此基礎上,肺魚類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紀曾經比較繁盛,至今只有少數極特化的代表生活在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澳洲肺魚是三個地區肺魚中最原始的,它們生活在昆士蘭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減少時就生活在一個個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來呼吸空氣,利用它那分布著許多血管的單個的肺進行呼吸。不過,這種魚還不能離開水面生活。非洲的肺魚和南美洲的肺魚則在它們棲息的河流完全乾涸後還能夠生存好幾個月。當旱季來臨時,這些肺魚就鑽進泥里並把自己包裹起來,只留下一到數個小孔與外界通氣,以使自己能夠進行呼吸。與澳洲肺魚不同的是,這兩種肺魚都有一對肺。肺魚呼吸空氣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我們聯想到,它們可能是魚類和陸生脊椎動物之間的一個中間過渡環節。特別是澳洲肺魚的偶鰭演化的外形很像是細細的腿,它們甚至可以用這樣的偶鰭在河地或是水塘底部像走路似的移動身體,這樣的身體結構和行為活生生地反應了陸生的四足脊椎動物的早期形態。與其它的魚類家族相比,肺魚類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家族。從這一支進化路線的主幹發展出了角齒魚屬,它們在三疊紀和隨後的整個中生代里曾經廣泛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大陸水域里。現代的澳洲肺魚就是角齒魚的直接後裔。非洲的肺魚和南美洲的肺魚則是從肺魚亞綱進化主幹分化出去的旁支。非洲肺魚的偶鰭退化成又長又細的鞭狀,而南美洲的肺魚偶鰭也顯著縮小,成為相當小的附肢。肺魚類在南半球大陸上的分布狀況使一些地史學家認為這證明了過去南半球的各個大陸曾經有緊密的聯系。但是也有的科學家認為,既然地質歷史時期各種各樣的肺魚曾經遍布世界,那麼現代肺魚的分布情況只是代表了過去一度范圍廣闊的肺魚棲息地在現代的遺跡。肺魚的存在為我們了解過去魚類向原始的兩棲類的過渡提供了參照。但是要說肺魚就是兩棲類的祖先則證據依然不足,例如,它們的顱骨硬骨化的程度很低,這與兩棲動物那種堅實的硬骨質的顱骨比起來顯得差距很大;而且,肺魚類的偶鰭特化得很厲害,顯得過於纖弱,很難使人把它們與兩棲類那些強壯的四肢聯系起來。
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座西摩城,城北處露著大片的二疊紀早期沉積物,介於爬行動物與兩棲動物之間的著名化石代表蜥螈就發現在這里。一方面,蜥螈很象一種叫做石炭蜥的迷齒類兩棲動物。例如,它的頭骨頂部是完全蓋著的,迷齒類頭骨的全部骨片都仍然保留著;在上下頜的邊緣上也長著迷齒類那樣的尖銳牙齒,特別是齶骨上還有一些迷齒類那種典型的大牙齒;而且,它那連接頭骨與頸椎的枕髁也像石炭蜥一樣只有一個。
但是另一方面,蜥螈身體上的骨骼(解剖學上稱為頭後骨骼)卻表現出了一系列與早期的爬行動物相像的進步特徵。例如,它的脊椎骨的構成和形狀、連接前肢與脊柱的肩帶中的鎖間骨以及肱骨都與爬行動物相似;腸骨比兩棲動物的擴大了很多;薦椎骨有兩個,與兩棲動物只有一個不同。它的踝部雖然還是兩棲動物類型的,但是趾骨的排列卻與早期的爬行動物相似:大拇指和大腳趾都有兩節指(趾)節骨,第二指(趾)有三節指(趾)節骨,第三指(趾)有四節指(趾)節骨,第四指(趾)有五節指(趾)節骨,小指骨有三節指節骨,小腳趾有四節趾節骨。這種指(趾)節骨的排列形式是原始的爬行動物的典型指(趾)式,可以以數字表示為2—3—4—5—3(4)。那麼,蜥螈究竟是兩棲動物還是爬行動物呢?這一問題的最好答案顯然取決於蜥螈是像現代爬行動物那樣在陸地上產羊膜卵還是像現代兩棲動物那樣回到水中去產卵。遺憾的是,古生物學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給我們提供有關這一問題的線索。但是,古生物學家懷特博士曾經對蜥螈作過詳細的研究,發現許多化石材料顯示蜥螈有兩性二態的特徵——一些個體的尾椎骨下面突出的第一個脈弓距離腰帶後方甚遠,而另外一些個體的相應脈弓則距離腰帶後方較近。據此推測,那些脈弓與腰帶後緣距離遠的個體表明脈弓與腰帶後緣之間肯定存在一個相當大的裂口,這樣的個體代表雌性,大的裂口正體現了對於大的羊膜卵通過泄殖腔通道的適應。如果把這種推測聯系著頭後骨骼的種種爬行動物特徵來分析,蜥螈就應該屬於爬行動物無疑。但是,從頭骨與牙齒的特徵來看,確實又不能把蜥螈與兩棲動物完全割離開來。而且,一些與蜥螈相近似的屬還保留了一些更加明顯的兩棲動物特徵,例如,歐洲發現的圓盤蜥的幼體依然用鰓呼吸。然而,正是這種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證據說明了動物進化的真諦。即使是一個物種的進化,也並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一致地發展的。一種動物可能在一些特徵上是進步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特徵上卻是原始的,這種情況被稱為「鑲嵌進化」。蜥螈的這種鑲嵌進化特點正表明了它們是介於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之間的奇妙的中間類型。因此,我們更有把握地推測,爬行動物起源於蜥螈或是類似於蜥螈那樣的兩棲動物。
在泥盆紀中期,一些更為進步的硬骨魚類出現了。它們骨骼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骨化成硬骨質。頭骨的外層由數量很多的骨片銜接拼成一套復雜的圖式,覆蓋著頭的頂部和側面,並向後覆蓋在鰓上。鰓弓由一系列以關節相連的骨鏈組成;整個鰓部又被一整塊的骨片——鰓蓋骨所覆蓋。因此,它們在鰓蓋骨的後部活動的邊緣形成鰓的單個的水流出口。它們的噴水孔大為縮小,甚至消失。大多數硬骨魚類由舌頜骨將頜骨與顱骨——舌接型的方式相關連。這些硬骨魚類的脊椎骨有一個線軸形的中心骨體,稱為椎體;椎體互相關連,並連成一條支撐身體的能動的主幹。椎體向上伸出棘刺,稱為髓棘;尾部的椎體還向下伸出棘刺,稱為脈棘。胸部椎體的兩側與肋骨相關聯。「額外的」鰭退化消失;所有功能性的鰭內部均有硬骨質的鰭條支撐。體外覆蓋的鱗片完全骨化。原始的硬骨魚類的鱗較厚重,通常成菱形,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早期肉鰭魚類為代表的齒鱗,另一種是以早期輻鰭魚類為代表的硬鱗。隨著硬骨魚類的進化發展,鱗片的厚度逐漸減薄,最後,進步的硬骨魚類僅有一薄層的骨質鱗片。原始的硬骨魚類具有機能性的肺,但大多數後來的硬骨魚類的肺轉化成了有助於控制浮力的鰾。
199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余小波研究員在雲南曲靖西郊發現了斑鱗魚,當時把它鑒定為是一種生活在4億多年前泥盆紀早期的原始肉鰭魚類。肉鰭魚類是硬骨魚類大家族中的一支,硬骨魚類的另一支是輻鰭魚類。1999年4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朱敏研究員通過對斑鱗魚進一步研究發現,斑鱗魚不僅可能是最原始的肉鰭魚類,而且可能是整個硬骨魚類最原始的代表。斑鱗魚中保留的許多非硬骨魚類特徵填補了硬骨魚類和非硬骨魚類之間形態上的缺環。泥盆紀中期,硬骨魚類分化成走向不同進化道路的兩大分支:輻鰭魚類(亞綱)和肉鰭魚類(亞綱)。
從總體上說,地球上所有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沒有任何一類取得了像硬骨魚類這樣的進化成功。即使是那些高度發展了的最完全的水生無脊椎動物,例如各種各樣的軟體動物以及中生代期間發展地很復雜的菊石類,也遠遠達不到硬骨魚類對水生生活的那種適應程度。硬骨魚類已經占據了地球上所有水域中的各種生態位,從小的溪流到大的河流、從大陸深處的小小池塘到各類湖泊、從淺淺的海灣到浩瀚大洋中各種深度的水域,到處都有硬骨魚類在漫遊。硬骨魚類各個物種之間體形大小上的差別也很懸殊,有些小魚永遠長不到1厘米以上,而鮪魚可以長得非常巨大。硬骨魚類身體的形狀和生態適應類型也是千差萬別,各有千秋。而且,硬骨魚類無論是物種數量還是個體數量都遠遠超過許多其它脊椎動物的總和。因此,硬骨魚類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水域征服者。
我們熟悉的鯊魚屬於軟骨魚類。
軟骨魚類幾乎全部是海洋動物。在整個生活史(一個生命體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中,它們的骨骼始終是軟骨質的,堅硬部分通常僅有牙齒和棘刺,大多數的軟骨魚類化石就是從這些東西得知的,偶爾也會有充分鈣化了的顱骨、頜骨和脊椎等保存為化石。最原始的軟骨魚類以裂口鯊為代表,它們的最完整的化石發現於美國伊利湖南岸晚泥盆世的格利夫蘭黑色頁岩中。有趣的是,現代鯊魚的口通常都是橫裂縫狀的,而裂口鯊的口卻是直裂縫的。裂口鯊的上頜骨由兩個關節連接在顱骨上,一個是眶後關節,緊挨在眼眶後面;另一個則位於頭骨後部,在這里顱骨與舌頜骨背部的連接桿相連。這樣的上頜與顱骨的連接方式叫做雙連接,是相當原始的連接方式。裂口鯊的牙齒中間有一個高齒尖,其兩側各有一個低齒尖,許多古老的軟骨魚類的牙齒都是這樣的結構。 裂口鯊的結構在許多方面都代表了軟骨魚類中原始的模式,可以認為它接近於軟骨魚類進化系統主幹線的基點,後期的鯊類可能就是從這里出發沿著各自的進化方向發展出來的,它們包括肋刺鯊目、弓鮫目、異齒鯊目、六鰓鯊目、鼠鯊目和鰩目。這幾個目組成了軟骨魚類中最繁盛的一大類群:板鰓亞綱。另外一個種類不多、生活在深海中的軟骨魚類群,因其獨特的自接型顱骨-頜骨連接方式而組成了軟骨魚類中的一個單獨的類群:全頭亞綱。銀鮫是全頭亞綱的代表,其進化歷史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早期。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層里還發現有數量極多的適於研磨的齒板,統稱為緩齒鯊類,其親緣關系尚不能確定。我國雲南沾益石炭紀地層中發現過裂口鯊的牙齒化石;昆明晚三疊紀地層中發現過弓鮫的被刺化石。
中文名稱:巨型羽翅鱟
時代:奧陶紀 4億6000萬-4億4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2米
中文名稱:鸚鵡螺
時代:4億7千萬到4億4千萬年前 奧陶紀晚期到志留紀早期(據說現在還有,但沒有人見過活的。報道說,有一次一個中國船員抓到一隻活的,因為不知道那是什麼東東,於是就煮了吃了,據說味道不錯)
典型體長:長約11米
中文名稱:翼肢鱟
時代:4.38億年至4.11億年前
典型體長:1.5米
俗名:三葉蟲
時代:泥盆紀
典型體長:
物種名稱:粒骨魚
時代:泥盆紀中期-晚期
典型體長:.....
中文名稱:鄧氏魚
時代:晚泥盆紀 3億7千萬-3億6千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8-10米
中文名稱:胸脊鯊
時代:億7000萬-3億4500萬年前 從晚泥盆紀到石炭紀
典型體長:長0.7-2米
名稱: 布拉塞龍
體長: 3公尺長
生存年代: 二迭紀晚期---三迭紀早期
中文名稱:幻龍
時代:三疊紀 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時代:三疊紀 距今2.4億-2.1億年前
中文名稱:杯椎魚龍
時代:三疊紀晚期 距今2.4億~2.1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10米
恐龍名稱: 魚龍
恐龍體長: 魚龍有很多種,從3到15米不等
生存年代: 侏羅紀
名稱:翼手龍
體長:兩翼開展可達30至700厘米
生存年代:侏羅紀
中文名稱:滑齒龍
時代:侏羅紀中期至晚期 距今1.6億-1.55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25米(爭議極大 現在能確認的滑齒龍體長不過10米左右)
中文名稱:地蜥鱷
時代:侏羅紀中期 距今1.6億年-1.5億年前
典型體長:長3米
中文名稱:利茲魚
時代:晚侏羅紀 1億6千5百萬-1億5千5百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27米
文名稱:劍射魚
時代:晚白堊紀 8千7百萬-6千5百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6米
名稱:長頭龍
體長: 9米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中文名稱:帝鱷
時代:白堊紀早期
典型體長:長12米
帝鱷與現生鱷魚頭骨對比
中文名稱:薄片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15米
中文名稱:滄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9-17米
中文名稱:大洋龍
時代:白堊紀晚期 距今8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3~4米
中文名稱:古海龜
時代:晚白堊紀 7500萬-6500萬年前
典型體長:長4.6米
⑽ 明清有幾種上古生物
古生物概述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獁等)。古生物死後,除極少數(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由於特殊條件,仍保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僅具原來硬體部分的形狀、結構、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經過自然界的作用,保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它們的生活遺跡。大多數是莖、葉、貝殼、骨骼等堅硬部分,經過礦物質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僅保持原來形狀、結構以至印模的鈣化、碳化、硅化、礦化的生物遺體、遺物或印模。也有少數是未經改變的完整遺體,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等。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自從古生物學出現後,人類就認識到曾有過大規模的生物絕滅現象。多細胞生物在6億年的歷史進程中,共經歷了五次主要的大規模絕滅事件。在所有大絕滅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二疊紀末,最引人注目的是白堊紀末恐龍的絕滅。 編輯本段古生物命名 所有經過研究的生物,都要給予科學的名稱,即學名(scientific name)。按國際命名法規,生物各級分類等級的學名,改用拉丁字或拉丁化文字。屬和屬級以上的名稱採用單名,即用一個拉丁詞命名,第一字母大寫。種的名稱採用雙名法(binomen),即由種的本名和其從屬的屬名組成,屬名在前,種本名在後。種、亞種及變種本名第一個字母小寫。屬和屬以下名稱,在印刷和書寫時,需用斜體字,屬以上名稱用正體字。為了便於查閱,在各級名稱之後,用正體字注以命名者的姓氏(應為拉丁字母拼綴)和命名時的公歷年號,兩者間以逗點分隔。若命名者不止一人,用拉丁連結詞et(和)連接之。 物種既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就是物種的起源和演變。從生物學角度來認識物種,認為物種基本結構是居群,而不是個體。 生物命名法中一條重要原則是優先律(law of priority),即生物的有效學名是符合國際動物、植物命名法所規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稱。遇到同一生物由兩個或更多名稱即構成異名(synonym),或不同生物共有一個名稱即同名(homomym),應以優先律選取最早正式發表的名稱。例如,橫板珊瑚一個屬Tetrapora(方管珊瑚)原為矢部長克(H.Yabe)和早坂一郎(I.hayasaka)於1915年所首創(Tetrapora Yabe et Hayasaka,1915年)。到了1940年,古生物研究者發現,該屬名早在1857年用於苔蘚動物一個屬方管苔蘚蟲(Tetrapora Queenstedt,1857年)。橫坂珊瑚Tetrapora 事後定的,依優先律應予廢棄,而用另一新的屬名Hayasakaia(早坂珊瑚)來代替。 編輯本段古生物演化 (1)生命的起源 一般認為生命是由化學物質從無機到有機演化而來的。原始大氣富含甲烷、氨、二氧化碳、水汽等,這些氣體在外界高能(紫外線、閃電、高溫)的作用下,首先合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這些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進一步結合成更復雜的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有機物質,經過進一步演化,終於產生了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的、結構非常復雜的多分子體系,由此產生了原始生命。當非細胞形態的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時,由於大氣中仍然缺氧,因此,它們一定是厭氧和異養類型。地球約形成於距今46億年,從澳大利亞發現的距今35億年的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表明,生命的起源亦即化學演化過程,應發生在地球形成後約11億年。生命的產生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次最大的飛躍,使得地球歷史從化學演化階段推向生物演化階段。 (2)原核生物的出現 最初的生命應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為了保證有機體與外界正常的物質交換,原始生命在演化過程中,形成了細胞膜,出現了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細胞是生命的結構單元、功能單元和生殖單元,細胞的產生是生命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飛躍。當前,地球上發現最早具細胞結構的可靠化石是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 (3)藻菌生態系統的形成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異養型原核生物細菌,經過不斷地分化和發展,終於又出現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從無機物合成有機養料的自養型原核生物藍藻。藍藻和細菌作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組成物質循環的兩個基本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異養到自養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飛躍。 藍藻是最早出現的放氧生物,使得地球上原始大氣中氧氣濃度不斷增加,形成含氧大氣層。在高空出現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的紫外輻射,改變了整個生態環境,為喜氧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環境。於是生物便由厭氧轉入喜氧,提高了能量代謝的效能。在加拿大甘弗林組中,發現了完好的距今約20億年的細菌和藍藻化石。 (4)真核生物的出現 從原核到真核是生物演化從簡單到復雜的轉折點,最早具細胞的生物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原核細胞沒有核膜,沒有細胞器,結構簡單。真核細胞具有核膜,整個細胞分化為細胞核和細胞質兩部分。細胞核內具有染色體,成為遺傳中心,細胞質內進行蛋白質合成,成為代謝中心。由於細胞結構的復化,增強了變異性,使得真核生物能夠向高級體制發展。現已發現距今約13億年的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貝克泉組的白雲岩中的原核藍藻和真核綠藻。綠藻還發現於距今約10億年的澳大利亞的苦泉組。綠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 (5)動物的出現 隨著真核生物的出現,動、植物開始分化和發展。動物的出現,形成了一個新的三極生態系統。綠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藍藻)通過葉綠素光合作用製造食物,是自然界的生產者;細菌和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動物是自然界的消費者。地史上最早的動物化石是距今6~7億年澳大利亞的伊迪卡拉動物群,其中以腔腸動物的似水母類、海鰓類、環節動物和少量節肢動物為主,還有一部分分類位置未定的疑難化石,很可能代表地史上曾短暫出現而又迅速絕滅的類群。從動物的分化水平看,伊迪卡拉動物群已是較後期的類型,不是動物的原始代表。這標志著後生動物在早已出現,並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分化演變過程。 (6)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 在生物演化史上稱為「海洋藻類時代」和「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起始於距今6億年,延續了約1.7億年。 植物仍以海生藻類為主,但很難保存為完好的化石。由於植物進化速度遠較動物緩慢,早古生代植物界一直停留在藻類階段。藻類的大量繁育不僅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而且通過葉綠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氣,為海洋無脊椎動物的發展,准備了有利的生活環境。 繼元古宙末期伊迪卡拉後生裸露動物群之後,於早期,出現了地史上最早具鈣質硬殼的小殼動物群,包括軟舌螺、單板類、腹足類、腕足類等。這與當時海水富含鈣質有關。由於發生了礦化事件,使得寒武紀保存的化石突然增多。這一時期稱為「非三葉蟲時代」。進入三葉蟲時代後,在中國雲南發現了距今5.7億年的澄江動物群,主要由水母、三葉蟲、金臂蟲、非三葉蟲節肢動物、蠕形動物、海綿、無鉸腕足類、軟舌螺和藻類等組成,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早的軟體的多門類動物群,這一動物群的發現還表明後生動物在寒武紀開始前已經歷了一段分化、輻射的歷史過程。隨後,腔腸動物、古杯類、軟體動物(雙殼、腹足、頭足)、棘皮動物、牙形刺、筆石等相繼出現。其中以三葉蟲演化迅速、生態分異明顯,分布遍及全球整個海域,在動物界中占絕對優勢,因而稱寒武紀為「三葉蟲時代」。古杯類是地史上最早的造礁動物,生活於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早期絕滅,是生物史上第一個完全絕滅的造礁動物門類。 是自然環境有利於海洋無脊椎動物繼續發展的時代,層孔蟲、苔蘚蟲等先後出現,筆石、腕足類、鸚鵡螺等顯著分異。樹形筆石繼續發展,一部分固著在海底生活,而大部分遠運洋漂浮生活,遍及全球海域。到早奧陶世中期,正筆石類興起、演化迅速,是奧陶紀的重要分帶化石。腕足類出現了分異的第一個高峰期,在數量上占重要地位。鸚鵡螺開始出現於晚寒武世,到奧陶紀分異明顯,種類繁多,個體較大,是營游泳生活的兇猛食肉動物。珊瑚最早出現於寒武紀,至中、晚奧陶世大量繁育,同層孔蟲、苔蘚蟲等一起,是溫暖淺海的重要造礁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新類群的出現和多樣化,加劇了淺海陸棚區的生存競爭。 希望能幫你,要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