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蘇教版初中生物知識點哪個好

蘇教版初中生物知識點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3-05-30 00:06:39

①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學 七年級生物 知識點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我們要拿出決心來學習生物知識。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的知識點,僅供參考。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一)
生物體有相同的基本結構

1、1665年,英國虎克最早研製出光學顯微鏡,發現了軟木薄片由許多小室組成,稱為“細胞”.大多數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病毒既沒有細胞結構又比細胞體積小得多的生物,病毒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細胞內,人類流行性感冒、SARS、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簡虧2、細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①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作用,同時還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②細胞質是一種透明的液體,它具有流動性性,這有利於細胞之間和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③細胞核的染色體上存在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一種叫做脫氧核糖核酸的化學物質,即DNA.克隆羊最像提供細胞核的那隻羊.

④植物細胞結構比動物細胞多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A、 植物細胞結構中的細胞壁,位於植物細胞的外層,質地堅韌,保護細胞內部結構和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

B、 植物細胞細胞質內有與細胞呼吸作用有關的線粒體,有與植物光合作用的葉綠體,還有充滿細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細胞液).

C、 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它被人叫做細胞內供應能量的動力工廠.

3、細胞的生長:生物體的生長現象與細胞的分裂與分化密切相關,一方面,細胞通過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另一方面,細胞通過生長增大了細胞體積.若你手上有10個細菌,細菌每隔20分鍾繁殖一代,一晝夜細菌將繁殖72代,細菌總數將達到10×272個.

4、細胞的分化:多細胞核梁生物體中所有細胞都是有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產生,在分裂過程中,小部分細胞繼續保持原來的形狀,具有分裂能力,絕大多數失去分裂能力,通過生長形態結構也發生差異,分別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們把細胞這樣的變化叫細胞分化.(人體全能幹細胞能分化成人體各種細胞,而有的幹細胞只能分化成某一類型的細胞.)

5、正常的細胞分裂,細胞核和細胞質分裂成兩份,分裂後的染色體一樣,這就保證遺傳物質在前後代的連續性、穩定性.如果正常分裂的細胞失去控制,細胞就會過度分裂而發生癌變.

6、玻片標本有三種:裝片、切片、塗片.用碘液處理後的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時,便於觀察.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二)
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

1、 組織: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器官: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在生物體內執行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

系統:在大多數動物體和人體中,一些器官進一步有序地連接起來,共同完成一項或幾項生物活動,就構成了系統.

2、植物體組成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機械組織、基本組織、保護組織和輸導組織.

組織名稱 功 能 例子

分生組織 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如:根尖、芽

基本組織 能製造和存貯有機養料 如:果肉

保護組織 保護作用,控制植物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如:植物表皮

輸導組織 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 如:葉脈中導管、篩管

機械組織 具有支持作用 如:葉脈中纖維

4、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是繁殖器官.

5、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又俗稱植物克隆.

6、動物體組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改咐運器官→系統→動物體.

7、人體的主要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四大類.

組織名稱 功 能 部位組成

上皮組織 保護作用 皮膚外表面、器官腸胃的內表面

肌肉組織 收縮、舒張,使身體產生運動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結締組織 支持、營養、連接和保護等 血液、骨組織、脂肪、肌腱

神經組織 受刺激能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腦和脊髓

8、人體的八大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各系統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9、從外形上看,人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人體的頭部和軀幹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分別圍成顱腔和體腔.體腔由膈分為胸腔和腹腔兩部分,胸腔有心臟、肺等器官,腹腔有胃、腸、肝臟等器官.臀部的外上部由於沒有大的神經和血管通過,常常被選作肌肉注射的部位.

10、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中特點:(1)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2)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變形蟲、眼蟲、酵母菌、衣藻.

草履蟲 1)形態:像倒轉的草鞋底.

2)結構:表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食物泡、伸縮泡.

3)生命活動:運動:纖毛擺動

營養:食物細菌、單細胞藻類,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縮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細胞分裂

為什麼說草履蟲有凈化污水的作用?答:消耗水中的有機質,吞掉細菌.

① 草履蟲與植物細胞相比,它沒有葉綠體和液泡,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和變形蟲容易培養、繁殖快,是研究生物科學基礎理論的好材料.

② 眼蟲可以監測環境污染.

③ 酵母菌可以用來發酵,生產麵包、饅頭和釀酒,也可制葯.

④ 瘧原蟲寄生在人的血液里,使人患瘧疾,有些單細胞生物能污染環境、危害漁業.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三)
地面上的生物

1、 高 等 種子植物:

用種子繁殖後代的植物 被子植物:

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如:桃、小麥、花生、蔬菜等 植物界最高等、數量最多的植物

.子植物:

種子沒有果皮包被著的 如:馬尾松、水杉、側柏、雪松、蘇鐵、銀杏等 在用材造林、醫葯、食用、觀賞等方面有主要價值



等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後代的植物 蕨類植物

[有根、莖、葉分化] 如:貫眾、鳳尾蕨、卷柏、滿江紅 高等

[出現遲]

苔蘚植物

[假根,有莖、葉分化] 如:葫蘆蘚、金發蘚、地錢 中等

藻類植物

[無根] 如:海帶、紫菜、水綿 低等

[出現早]

2、 某些苔蘚植物可以監測空氣污染程度.指示土壤性質的作用.

3、 能源煤是由古代的蕨類植物長期埋在地層中形成的.

4、 地面上的動物主要有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等幾類,其中最高等的動物是哺乳動物[如:猴、猿、鴨嘴獸、袋鼠、海豚、蝙蝠、家兔等],它最主要的特徵是:體表長毛、恆溫、胎生、哺乳.爬行動物包括蜥蜴、壁虎、蛇、龜、鱉、鱷等,它們屬於變溫動物,大多數有冬眠習慣.

5、 家兔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家兔前肢短小,後肢強大,適於跳躍;全身被毛具有保溫作用;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膈的運動使胸腔變大變小,利於肺的呼吸;消化管很長,盲腸發達有利與植物纖維的消化.

6、 一朵花通常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雄蕊、雌蕊組成.雄蕊、雌蕊統稱花蕊,雄蕊由花葯、花絲組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子房內含胚珠.

② 初中生物蘇教版哪個單元最重要

初中生物蘇教版5單元最重要。
因為初中生物蘇教版5單元是橘返生物圈中的圈中的動物,復習要點是動物的分類,所以初中生譽鋒物蘇教版5單元最重要。
蘇教版是指由江圓虛飢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中小學教材,簡稱蘇教版教材。

③ 蘇教版初中生物復習總資料選什麼資料好啊有知識總結,有題目又詳細答案的。介紹幾本資料吧謝謝啦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 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困嫌臘保持前進的方向。
6、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 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 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 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 魚的主要特汪滑征: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 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 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者早吸。
19、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 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 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 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 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 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 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 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 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 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 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 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 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 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 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 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 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 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 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 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 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 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 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 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關節囊
關節頭
關節腔
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 肩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肘關節 膝關節
腕關節 踝關節
指關節 趾關節
65、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 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 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 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 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 「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 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 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④ 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整理

將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本的知識簡化成有條理的知識能幫助復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希望你們喜歡。

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整理:第8章 人的生殖和發育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1 人的生殖系統的組成

男性生殖系統:睾丸、輸精管、前列腺、陰莖等。

(睾丸是主要生殖器官,因其可以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統: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

(卵巢是主要生殖器官,因其可以產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2 性激素的作用

雄性激素:刺激男性相關器官發育;維持男性特徵。

雌性激素:刺激女性相關器官發育;維持女性特徵和性周期。(卵巢活動具有纖鏈周期性)

3 受精作用 在輸卵管中,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

4 胚胎發育 (“十月懷胎” 280d 40周)(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睾丸 精子 受精作用 受精卵 開始細胞分裂 胚泡 細胞分裂,分化

卵巢 卵子 輸卵管 輸卵管 子宮

胚胎 胚胎發育 胎兒 分娩 嬰兒

子宮 陰道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

1 人的生長發育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個體發育成熟。

人生長發育的幾個時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

身高和體重迅速增滑喊加

2 青春期發育 身體其他器官功能的發育

性發育 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生殖器官由幼稚型變成成人型;

男性出現遺精,女性出現月經)

第二性徵的發育

(男性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現出的第二性徵包括:

胡須生長,喉結突出,聲音變粗,音調較低等)(女性在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現出的第二性徵包括:

乳房增大,聲音變細,聲調較高等)

人體概述

1 八大系統:“小虎省內尋覓芸申”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運動系統、生殖系統。

2 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 (能夠解釋骨的煅燒以及脫鈣實驗)

骨的成分 無機物(鈣鹽):使骨脆硬

有機物(蛋白質):使骨柔韌

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整理:第9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⒈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⒉蛋白質、糖類、脂肪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供能物質。

(主要的供能物質 糖類;備用的供能物質 脂肪)

⒊人體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缺乏症

種類 缺乏症 種類 缺乏症

維生素A 夜盲症 鈣 兒童 佝僂病、老年人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B 腳氣病 鐵 貧血症

維生素C 壞血病 碘 地方性甲狀腺腫

維生素D 佝僂病、骨質疏鬆症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

⒈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最膨大的部位)、

小腸(最長的部分)、大腸、肛門。

消化腺:唾毀讓孫液腺 —— 唾液 胃腺 —— 胃液

胰腺 —— 胰液 腸腺 —— 腸液

肝臟(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卻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⒉食物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胃腸的蠕動和攪拌)

化學性消化 (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過程)

(酶: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類有機物。又稱生物催化劑)

唾液澱粉酶 消化酶

澱粉──——──→ 麥芽糖─————————→葡萄糖

口腔(唾液) 小腸(腸液,胰液)

胃蛋白酶 消化酶

蛋白質─—————→多肽 ─————————→氨基酸

胃(胃液) 小腸(腸液,胰液)

消化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腸(膽汁) 小腸(腸液,胰液)

⒊營養物質的吸收

小腸——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腸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1)長;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5-7m。

(2)大;小腸內表面有皺襞和絨毛,增大了小腸的內表面積。

(3)薄;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

都很薄,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4 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

⒈青少年飲食:足夠量的糖類(維持生命活動)、適量的蛋白質(生長發育)、

一定量的無機鹽、維生素和纖維素。

⒉早中晚三餐熱能:30%、40%、30%。

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整理:第10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血液和血型

1 血液分層現象

新鮮血液+抗凝劑(檸檬酸鈉溶液) 靜置一段時間

2 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血漿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等

血液 紅細胞

(結締組織) 血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血細胞 大小 形態 數量 顏色 有無細胞核 功能

紅細胞 較大 兩面凹的圓餅狀 最多 紅色 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運輸氧氣

白細胞 最大 圓球形 最少 白色 有細胞核 吞噬侵入體內的病菌

血小板 最小 無規則 較少 粉紅 無細胞核 促進止血並加速血液凝固

3 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血小板計數 偏少 異常出血

紅細胞計數 偏少 營養不良性貧血

血紅蛋白含量 偏少 缺鐵性貧血

白細胞計數 偏多 有炎症

4 血型是遺傳的,終身不變。

ABO血型系統包括 A型 B型 AB型 O型

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只有在沒有同型血且十分緊急的情況下,才能輸異型血; 其中O型血是萬能的供血者,AB型血是萬能的受血者。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血管 分布 管壁特點 管壁大小 血流速度 功能

動脈 較深 較厚,彈性大 較小 快 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

靜脈 有深有淺 較薄,彈性小 較大 慢 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

毛細血管 分布廣,數量多 非常薄(僅有一層上皮細胞) 極細 最慢 血液和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血液循環

2 心臟的結構 (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1)四管四腔二瓣膜(房室瓣,動脈瓣)

(2)上房下室,左右相反,上下相通,左右相隔

(3)房靜室動

(4)上下肺靜,肺常主動。或者(左室主動,右室肺動,左房肺靜,右房上下)

3 心率:心臟每分鍾跳動的次數(平均每分鍾75次)

脈搏:動脈隨著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搏動。在頸部 和腕部能按摸到。

4 動脈血:血液含氧較多,鮮紅色。

靜脈血:血液含氧較少,暗紅色。

5 血液循環: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動脈血變成靜脈血)、各級靜脈,最後經上、下腔靜脈流入右心房

肺循環:血液由右心室進入肺動脈,再流經肺部毛細血管網(靜脈血變成動脈血),最後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6 血壓:在血液循環中,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

1 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

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肺泡的結構特點:

(1)數量多(3億)

(2)面積大(形似葡萄)

(3)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4)纏繞豐富的毛細血管

2 呼吸運動:

吸氣過程 呼氣過程

肋間外肌 收縮 舒張

肋骨 向上向外運動 向下向內運動

膈肌 收縮 舒張

胸廓 擴張 縮小

肺 擴張 縮小

3 人體能量一部分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一部分用於維持體溫。

4 人體體溫:人體內部的溫度 腋窩36.8℃,口腔37.2℃,直腸37.5℃

5 發熱對人體既有利也有害

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身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禦反應。

體溫過高或長期發熱,影響體內酶的活性,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紊亂,甚至會危及生命。

6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下一頁更多精彩“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整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⑤ 蘇教版七年級生物重點知識點

七年級生物期末復習提綱(上冊)陪清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徵: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P15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 P15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緩亂檔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
▲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 課本27頁1題33頁生物圈2號
▲ 生物的生存依賴於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擾亂降;反之則上升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的圖要掌握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P43-44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

⑥ 蘇教版初二生物會考總結知識點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一、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 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6、生長發育 7、能繁殖 8、遺傳變異
二、 觀察法 P2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二、 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四、 對照實驗 P15
五、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第四節 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
1、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
1、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 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二、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1.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又稱細調)。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三、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的圖要掌握
1、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
2、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3、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第二節 觀察植物細胞
一、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二、 實驗過程P43-44
三、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 細胞壁:支持、保護
2、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4、 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
5、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 液泡:細胞液
7、 線粒體:呼吸的場所
第三節 觀察動物細胞
一、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二、 動物細胞的結構
1、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2、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3、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
分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 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四、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第二節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 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1、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三、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2、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3、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四、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二、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期中考後內容(重點復習)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
三、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四、 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
五、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六、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七、 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
八、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九、 P65題3
十、 八大系統的名稱
第二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 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養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 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第三節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二、草履蟲
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筆記
三、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 有益方面:筆記
2、 有害方面:筆記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 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三、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時可見到,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
四、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葯;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五、 苔蘚植物的植物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有莖、葉的分化,但莖很細小,葉又小又薄,如葫蘆蘚、牆蘚;另一種沒有莖、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
六、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七、 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十一、 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葯上使用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二、 病毒的結構
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三、 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看筆記
第二節 種子植物
一、 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二、 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筆記)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一、 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子粒飽滿,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過休眠期。
二、 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和抽樣檢測
三、 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一、 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長
1、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2、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三、 芽的結構
1、 芽軸——發育成莖
2、 芽原基——發育長成側芽
3、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並產生出新的芽原基和葉原基
4、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四、 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氮、磷、鉀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一、 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二、 花的結構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葯、花絲)、雌蕊(子房、花柱、柱頭)
三、 傳粉和受精
看筆記
四、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受精極核——胚乳
胚珠——種子 珠被——種皮
五、 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循環
第一節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1、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
3、 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4、 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二、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結構
從外到里: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三、 水分的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第三節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 葉片的結構
上下表皮、葉肉(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氣孔
二、 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三、 蒸騰作用的意義:
1、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4、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一、 天竺葵的實驗
1、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2、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3、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二、 光合作用
1、 產生了澱粉等有機物
2、 並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里
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一、 綠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1、 用來構建之物體
2、 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線粒體里進行
2、 有機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儲存的能量也被釋放,供生命活動需要。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無機物+水 ———— 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 (儲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1、 植被覆蓋率低
2、 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初中生物知識點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