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膠紙的粘性怎麼去除
膠紙的粘性的去除方法如下:
1、准備一些卸妝水或卸妝油。
(1)生物膠如何降低粘性擴展閱讀:
用酒精去除粘膠
用軟布之類蘸取足量95%酒精,然後輕輕擦拭不幹膠處,不幹膠就會輕易的變軟脫離,同時酒精一般也不會對塑料件或者車漆表面有什麼損害。
但有時會發現酒精對某些不幹膠不是很有效,這是可用軟布蘸取少許汽油輕擦不幹膠處,此時應注意,因汽油對某種塑料或油漆有「溶解」作用,所以一定要小心使用:要麼先在不重要的地方輕擦觀察一下,如果沒問題就使用;但一定注意不要使用汽油太多,同時時間盡量要短。一般來說,在車體表面用汽油短時間擦拭,對車體表面漆膜沒什麼明顯的影響。這樣一來,不幹膠就很容易得就給清除掉了。
『貳』 如何破壞黃原膠粘性
黃原膠是一種類白色或淺米黃色粉末,是目前國際上集增稠、懸浮、乳化、穩定於一體,性能最優越的生物膠。黃原膠無味、無毒、食用安全、易溶於水,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陰離子,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質。具體表現為:
1、 粘度:低濃度溶液具有高粘度的特性(1%水溶液的粘度相當於明膠的100倍),是一種高效的增稠劑。
2、 抗剪切(假塑性):黃原膠溶液在靜態或低剪切作用下具有高粘度,在高剪切作用下表現為粘度下降,但分子結構不變。當剪切作用消失後粘度恢復正常。
3、 耐溫:在較大溫度范圍內(-18--120℃),其性能基本保持不變。
4、 抗鹽:在較高鹽濃度條件下,甚至在飽和鹽溶液中仍保持其溶解性而不發生沉澱和絮凝,其粘度幾乎不受影響。
5、 耐酸鹼:其溶液粘度在PH值1-12范圍內基本保持不變。
6、 兼溶性和協效性:與酸、鹼、鹽、防腐劑、天然的或合成的增稠劑在同一溶液體系中有良好的兼溶性。與瓜爾豆膠、刺槐豆膠等多糖膠可產生協合作用,使粘度倍增。
7、 抗氧化、酶解:黃原膠穩定的雙螺旋結構使其具有極強的抗氧化和抗酶解能力。
8、 懸浮性:對不溶性固體和油滴具有良好的懸浮作用。
由於以上優良特性使黃原膠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化妝品、造紙、紡織、陶瓷、消防滅火劑、日用化工、石油開采等20多個行業數百種產品。
黃原膠(Xamthan Gum)別名漢生膠,又稱黃單胞多糖,是國際上7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型發酵產品。它是由甘蘭黑腐病黃單胞細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原料,經通風發酵、分離提純後得到的一種微生物高分子酸性胞外雜多糖。其作為新型優良的天然食品添加劑用途越來越廣泛。
國際上,黃原膠開發及應用最早的是美國。美國農業部北方地區Peoria實驗室於60年代初首先用微生物發酵法獲得黃原膠。1964年,美國Merck公司Keco分部在世界上首先實現了黃原膠的工業化生產。1979年世界黃原膠總產量為2000t,1990年達4000t以上。在美國,黃原膠年產值約為5億美元,僅次於抗生素和溶劑的年產值,在發酵產品中居第3位。
我國對黃原膠的研究起步較晚,進行開發研究的單位,如南開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山東食品發酵研究所等,均已通過中試鑒定。目前全國有煙台、金湖、五連等數家黃原膠生產廠,年產在200t左右,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劑。我國生產黃原膠的澱粉用量一般在5%左右,發酵周期為72~96h,產膠能力30~40g/L,與國外比較,生產水平較低。隨著黃原膠生產和應用范圍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北京、四川、鄭州、蘇州、山東等地都有黃原膠生產新廠建成,預示著我國的黃原膠生產將呈現一個新的局面。
1.5.2 黃原膠的分子結構及其性質
1) 黃原膠的分子組成
黃原膠是以5分子糖為一單元,由與此相同的單元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多糖物質。每一單元由2分子葡萄糖,2分子甘露糖和1分子葡萄糖醛酸組成。其主鏈由β-葡萄糖通過1,4-糖苷鍵相連而成的2分子葡萄糖為單元,其結構與纖維素結構相同,相間在葡萄糖的C3上連有2分子甘露糖和1分子葡萄糖醛酸構成側鏈。在側鏈上有丙酮酸及竣酸側基。因其側鏈含酸性基團,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陰離子,構成黃原膠的三級立體結構:帶陰離子的側鏈纏繞主鏈形成螺旋結構,分子間靠氫鍵形成雙股螺旋,而雙股螺旋結構間又是靠微弱的非共價鍵維系,形成規則的"超級接合帶狀的螺旋聚合體」。
2) 黃原膠的性質
①典型的流變特性
隨著剪切速率增加,因膠狀網路遭到破壞,導致粘度降低,膠液變稀,但一旦剪切力消失,粘度又可恢復,因而使黃原膠具有良好的泵送和加工性能。利用這種特性在需要添加增稠劑的液體中加入黃原膠,不僅液體在輸送過程中容易流動,而且靜止後又能恢復到所需要的粘度,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飲料行業。
② 低濃度時的高粘性
含2%~3%黃原膠的液體,其粘度高達3~7Pa.s。黃原膠的高粘性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同時又給生產上的後處理帶來麻煩。
③ 耐熱性
黃原膠在相當寬的溫度范圍內(-98~90℃)粘度幾乎無變化。黃原膠即使在130℃的高溫下保持36min後冷卻,溶液的粘度也無明顯變化。在經多次冷凍-融化循環後,膠液的粘度並不發生改變。在高溫條件下若添加少量電解質如0。5%NaCI,可穩定膠液的粘度。
④ 耐酸、鹼性
黃原膠水溶液的粘度幾乎與pH值無關。這一獨特性質是其他增稠劑如竣甲基纖維素(CMC)等所不具備的。
⑤相容性及溶解性
黃原膠可與絕大部分的常用食品增稠劑溶液溶混,特別是與藻酸鹽類、澱粉、卡拉膠、瓜膠溶混後,溶液的粘度以疊加的形式增加。
黃原膠易溶於水,不溶於醇、酮等極性溶劑。在非常廣的溫度、pH和鹽濃度范圍內,黃原膠很容易溶解於水中,其水溶液可在室溫下配製,攪動時應盡可能減少空氣混人。如果將黃原膠預先與一些干物質如鹽、糖、味精等混勻,然後用少量水濕潤,最後加水攪拌,這樣配製出的膠液其性能更好。
⑥ 分散性及保水性
黃原膠是食品添加劑中優良的懸浮劑和乳化穩定劑。黃原膠對食品具有良好的保水、保鮮作用。
1.5.3 黃原膠的生產
1) 工藝流程
菌種的擴培→發酵原料配比→發酵→發酵條件控制→分離→提純→乾燥
2) 菌種
黃原膠生產有廣泛的微生物來源,黃單胞菌屬的許多種類菌株都能產生黃原膠。目前,國內外用於生產黃原膠的菌種大多是從甘蘭黑腐病病株上分離到的甘蘭黑腐病黃單胞菌,也稱野油菜黃單胞菌。另外生產黃原膠的菌種還有菜豆黃單胞菌(X. phaseoli)、錦葵黃單胞菌(X. Malvacearum)和胡蘿卜黃單胞菌(X. carotae)等。我國目前已開發出的菌株有南開-01、山大-152、008、L4和L5。這些菌株一般呈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產莢膜。在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可形成黃色粘稠菌落,液體培養可形成粘稠的膠狀物。
3) 發酵培養基
黃原膠發酵培養基的碳源一般是糖類、澱粉等碳水化合物。在黃單胞菌菌體內酶的作用下,1、6-糖苷鍵被打開,形成直鏈多糖,經進一步轉化,最終變成產物黃原膠。氮源一般以魚粉和豆餅粉為主。另外,還添加一些微量無機鹽,如鐵、錳、鋅等的鹽類。特別是輕質碳酸鈣以及NaH2PO4和MgSO4,它們對黃原膠的合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例如南開大學的南開-01菌種所使用的搖瓶發酵培養基如下:玉米澱粉4%,魚粉蛋白腖0.5%,輕質碳酸鈣0.3%,自來水配製,pH7.0。在大罐生產中將魚粉蛋白腖改成魚粉直接配料,其他原料不變。國外用作黃原膠發酵的碳源多數是葡萄糖。
4) 發酵
①搖瓶發酵
搖瓶發酵條件:接種量1%~5%,旋轉式搖床轉速220r/min,培養溫度28℃,發酵72h左右。發酵結束,黃原膠產酸能力為20~30g/L,對碳源的轉化率在60%~70%。
② 工業化生產
接種量為5%~8%。由於培養基的高粘度,黃原膠生產屬高需氧量發酵,需大通風量,一般為1~0.6m3/(m3min)。發酵溫度為25~28℃。碳源的起始濃度一般在2%~5%。
黃原膠的收率取決於碳、氮源的種類和發酵條件。目前收率一般在起始糖量的40%~75%。黃單胞菌容易利用有機氮源,而不易利用無機氮源。有機氮源包括魚粉蛋白腖、大豆蛋白腖、魚粉、豆餅粉、谷糠等。其中以魚粉蛋白腖為最佳,它對產物的生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一般使用量為0.4%~0.6%。在氮源濃度較低時,隨氮源濃度的提高,細胞濃度也增加,黃原膠的合成速率加快,黃原膠得率也相應提高。起始氮源在中等濃度時,細胞濃度和黃原膠的合成速率均有提高,發酵時間被縮短,但黃原膠的得率卻降低,這是因為細胞生長過快,使用於細胞生長及維持細胞生命的糖量增加,用於合成黃原膠的糖反而減少,導致黃原膠得率下降。如果採用發酵後期流加糖的方法,使糖濃度始終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那麼,由於補加的糖只用於細胞維持生命及合成黃原膠,而沒有生長的消耗,從而得率就可比間歇發酵有較大提高。若起始氮源的濃度再提高,雖然細胞濃度有所增加,但黃原膠得率及合成速率卻降低了。其主要原因是"氧限制",高濃度細胞隨著發酵的進行,發酵液粘度不斷增大,體積傳質系數降低,造成氧供應能力逐漸下降,合成速率變慢,得率降低。
黃原膠發酵培養基的起始pH值一般控制在6.5~7.0,這有利於初期的細胞生長和後期的黃原膠合成。
5) 黃原膠的分離提取
黃原膠通常由玉米澱粉輔以氮源及微量元素經微生物發酵後製得。發酵醪中除含黃原膠(3%左右)外,還有菌絲體、未消耗完的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大量的液體。其中菌絲體等固形物佔20%,水溶性無機鹽佔10%。如果菌絲體等固形物混雜在黃原膠成品中,會造成產品的色澤差、味臭,從而限制了黃原膠的使用范圍。因此黃原膠的分離提取,其目的在於按產品質量規格的要求將發酵醪中的雜質不同程度地除去,通過純化、分離、濃縮和乾燥等手段獲得成品。黃原膠成品分食品級、工業級和工業粗製品3種。
① 溶劑沉澱法
先將發酵液用6mol/LHCI酸化,然後加入工業酒精使黃原膠沉澱。過濾後沉澱物先後用工業酒精和10%KOH洗滌,過濾,沉澱物乾燥後進行粉碎,經過篩製得成品。本法由於直接用HCl和工業酒精進行酸化沉澱,沒有去除掉菌體,因此僅能製得工業級黃原膠。
為了製得食品級黃原膠,在上面的方法基礎上增加了離心除菌體和多次用酒精進行沉澱、洗滌的操作,從而提高了成品的純度。
溶劑沉澱法工藝簡單,產品質量高,大型化生產技術成熟,是目前國內採用的主要生產方法,但該方法溶劑用量大,需設置溶劑回收設備,投資較大,生產成本高。本法提取收率在97.7%。
② 鈣鹽-工業酒精沉澱法
在酸性條件下,黃原膠與氯化鈣形成黃原膠鈣凝膠狀沉澱;加入酸性酒精脫去鈣離子,使成短絮狀沉澱;過濾,在沉澱中加人酒精並用氫氧化鉀溶液調節pH值。
③ 絮凝法
絮凝劑與黃原膠作用產生絮狀沉澱,然後將沉澱物脫水,得到固型物含量為25%左右的濕濾餅;用多糖的非溶劑在適當條件下洗提上述濕濾餅,使其變為水溶性多糖。然後過濾,將水溶性濾餅乾燥;經粉碎、篩分後得到合格的黃原膠成品。
④ 直
頂(0)|砸(0)|回復|檢舉您已經評論過了!2樓い軍縂び 發表於 2009.07.08 16:44:20 接乾燥法
本法採用滾筒乾燥或噴霧乾燥等方法,直接將發酵液進行乾燥,從而製成工業粗製品級的黃原膠。該方法因為沒有分離提純工序,所以成品質量差,限於對黃原膠質量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有利於降低產品成本。
⑤ 超濾脫鹽法
本法採用近代分離技術,對高分子的黃原膠與小分子的無機鹽和水進行超濾分離,將黃原膠發酵液濃縮至2.5%~5%,而無機鹽濃度從10%降低至0.5%~1%,然後再進行噴霧乾燥。本法與直接乾燥法相比,產品質量有所提高,達到工業精製品等級。
⑥ 酶處理-超濾濃縮法
本法用酶處理發酵液,將蛋白質水解,從而使發酵液變得澄清,簡化了離心過濾這一步工序。本法使用的酶包括鹼性蛋白酶,酸性或中性蛋白酶,或用復合酶共同進行作用。用酶處理後,不但發酵液澄清度提高,而且氮含量降低,過濾性能得到改善,在微孔過濾中過濾速度可提高3~20倍,成品質量也有提高。
綜上所述,黃原膠的分離提取方法很多,但在應用上都受到各自條件、特點的制約。比較而言,採用超濾濃縮純化發酵液的方法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6) 黃原膠的乾燥
為了便於保藏和運輸,一般都將黃原膠製成干品。黃原膠的乾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真空乾燥、滾筒乾燥、噴霧乾燥、流化床乾燥以及氣流乾燥。由於黃原膠是熱敏性物質,不能承受長時間的高溫處理,因此使用噴霧乾燥法會使黃原膠的溶解性變差。滾筒乾燥雖然熱效率較高,但機械結構較復雜,用於大型工業化生產目前還難實現。帶有惰性球的流化床乾燥,因兼有強化傳熱傳質以及研磨粉碎的功能,物料滯留時間也較短,所以適合像黃原膠那樣的熱敏性粘稠物料進行乾燥。
『叄』 如何解決膠料粘性差,成片困難問題
水膠的吧,穩定性相對好一點,艾利的不幹膠應該是比較好的啦!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到我的淘寶上看一下 (江陰市開源條碼科技有限公司)
成型後是沒有辦法了,本來硅膠的粘度就低。如 沒有口花 說的
亂加東西會越來越糟!你們既然是生產有機硅氟物料的廠家,應該有低粘度的硅油,用其來降粘。
黃原膠是一種類白色或淺米黃色粉末,是目前國際上集增稠、懸涪乳化、穩定於一體,性能最優越的生物膠。黃原膠無味、無毒、食用安全、易溶於水,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陰離子,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質。具體表現為: 1、 粘度:低濃度溶液具有高粘度的特性...
有丙酮 就用丙酮滲透
3M的不幹膠膠水性能還是很好的,一般一兩年內不會出問題,前提是在正常室內環境,不放在太潮濕,或太陽曬等地方。希望能幫到你。若還有疑問可以提出。
『肆』 如何降低橡膠粘性
滑石粉跟硅膠不相容,很容易脫落,y一定要用表面處理的。
『伍』 怎樣去除膠的黏性
1、首先在容器里裝肥皂水。這個方法最適合玻璃罐等可以泡在水裡而不會受損的東西。容器必須能容納要洗的東西和幾杯水,將餐具洗滌劑和熱水混合好後倒入容器里。
『陸』 如何去除膠水餘下的粘性
1,用洗筆液,在美術店能買到,用紙巾蘸少量洗筆液擦拭,很容易就能擦掉。
2,新粘舊,用新的膠帶去粘舊膠帶留下的痕跡,一般也比較有效。
3,用橡皮擦,適合去除痕跡不大的膠痕,不過需要耐心,開始擦會變黑,然後才會慢慢擦乾凈。
4,用風油精,用紙巾蘸少量風油精擦拭,很容易就能擦掉。
『柒』 如何消除雙面膠的粘性
用清涼油去除。
材料:清涼油、百潔布
處理方法:
1、准備一小罐清涼油。
『捌』 如何讓膠水失去粘性
1、用輕質油可使其短時間粘度下降;
2、用去污粉可使其失去粘性 清除膠痕跡:1、如果面積不大,可以考慮用橡皮。如果家裡有過期的護手護膚品,將它塗抹在膠面上,因為補充了膠帶中的結合水,所以黏性降低,祛除痕跡的效果很好。2、用肥皂加少許氨水與松節油的混合液,可以去掉許多污物並令玻璃表面更有光澤(本條適用於瓷磚、陶瓷、玻璃等)。3、用粘性好的透明膠反復粘撕,可以去掉表面一些。4、用一點信鈉水一擦就掉,或者用油漆稀料也可以。
『玖』 如何讓膠水失去粘性
水,碰到了水粘性就會減弱,或者把蓋子打開,等它干,就沒什麼粘性了。
膠水
是連接兩種材料的中間體,多以水劑出現,屬於精細化工類,種類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態、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質來進行分類。
常見的有瞬間膠(常見的-1203瞬干膠-氰基丙烯酸乙酯強力瞬間接著劑是一種)、環氧樹脂粘結類、厭氧膠水、UV膠水(紫外線光固化類)、熱熔膠、壓敏膠、乳膠類等。
物體的粘接,就是靠膠水中的高分子體間的拉力來實現的。在膠水中,水就是中高分子體的載體,水載著高分子體慢慢地浸入到物體的組織內。當膠水中的水分消失後,膠水中的高分子體就依靠相互間的拉力,將兩個物體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在膠水的使用中,塗膠量過多會使膠水中的高分子體相互擁擠在一起,高分子體間就產生不了很好的拉力。同時,高分子體間的水分也不容易揮發掉。這就是為什麼在粘接過程中「膠膜越厚,膠水的粘接效力越差」。
塗膠量過多,膠水大起到的是「填充作用」而不是粘接作用,物體間的粘接靠的不是膠水的粘結力,而是膠水的「內聚力」。如果不是水溶性的,其實原理也大同小異,就是用其他溶劑代替了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