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解決好生物安全問題,我們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做好哪幾
1、增強生物安全意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不能因為「口腹之慾」而肆意沖破生物安全的防線;
2、要當好「行動者」,從自身做起,不濫食野生動物,不捕獵售賣珍惜、瀕危野生動物,不攜帶未經檢驗檢疫的動植物入境,等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生活習慣;
3、要當好「監督員」,積極主動承擔公民義務,不僅是自己不為不做,而且要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堅決抵制和及時制止。
(1)臨床如何做好生物安全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是檢驗防控和治理能力的一張「考卷」,生物安全是其中的一道「必答題」。生物安全,牽涉你我;築牢防線,人人有責。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每個人都能當好生物安全的明白人、行動者、監督員,每個人都能支個招、出份力、搭把手,那麼我們就能答好生物安全的「必答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B. 如何加強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
1 加強安全設施 實驗室所有設施、設備和材料都應符合國家的要求和標准,醫院管理層應聽取檢驗科負責人的建議,提供足夠的生物安全設備。根據實驗室的要求安裝符合生物安全和工作要求的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櫃、負壓罩、高壓滅菌器、洗眼器。生物安全櫃安裝要求遠離污染區入口處和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污染區內應設置消毒裝置,有獨立的排風系統,確保實驗室的氣流方向是由清潔區流向污染區,同時也要保證實驗室空氣只能通過高效過濾後經專用排風管道排出。實驗室內應設置急救用品或急救葯箱,以應對職業暴露後及突發事件的發生。
2 生物安全隔離制度及個人防護用品 首先,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進入時應限於經過授權的人員,其次,實驗室應明確分隔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區和區之間設緩沖間。應保證對技術試驗區的防護水平控制在經過評估的相應風險范圍內,保證足夠的通風和防止潛在傳染因子及有害氣體的擴散,防止風險進入周圍社區。在實驗室的每個進、出口處都應有國際通用的危險標志牌。建立好各項試驗記錄和制定出相應的操作規程及管理文件。加強個人防護。個人防護用品主要包括:工作服、隔離衣、防護服、工作帽、面罩、手套、呼吸保護裝置及正壓氣體供應工作服等,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3 做好樣本採集接收和廢棄物處置 在實驗室工作中,樣本的採集、接收的方法不當,都可使相關人員造成感染及環境污染,檢驗科—定要嚴格的制定出相關的SOP規范管理文件。樣本容器應採用防漏、加蓋、堅固、安全的容器。接收標本應在專設的房間,而且要建立標本接收登記記錄。實驗室的廢棄物是造成醫院內潛在的生物污染源。廢棄物分為:病理性廢棄物、葯物件廢棄物、感染性廢棄物、化學性廢棄物及損傷性廢棄物,它們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具有較強的毒性及腐蝕性,處理時稍有不當,易引發生物污染,造成嚴重後果。為此,廢棄物的處理須經過專項培訓的人員專人負責,分類進行收集。嚴格實行密封化、標志化、無菌化的規范管理原則,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指定地點,由專人進行焚燒。
4 實驗室人員培訓是預防和控制實驗室感染的—個重要環節,嚴格建立各項操作規范、個人行為規范,良好的內務規范以及實驗後的清場、消毒、滅菌的規范,使工作人員從思想上認識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把生物安全預防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中去。所有人員應熟悉職業暴露後所執行的程序、各種緊急醫學處理措施。也可以選擇責任心強、業務水平較高者進行有關針對性的培訓,強化生物安全意識和基本技能,使他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安全骨幹人員,對實驗室存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控制。
C. 如何做好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化學實驗室是醫學類中職學校比較重要的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問題是研究在實驗過程中如何避免學生的人身傷害,儀器設備損壞和破壞環境事件的發生,因此,分析實驗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生化實驗室安全防範機制,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生化實驗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根據美國海音里希災害理論模型[1],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是不安全環境和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環境因素是指儀器設備、配套設施、化學葯品等因素處於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
1.1環境因素
1.1.1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機械設備、壓力容器、水源、電源、光源輻射等不安全因素。
1.1.1.1儀器設備儀器安全事故主要指儀器傷人和設備損壞,儀器傷人主要是由於某些學校由於資金不足或生化實驗室重視程度不夠,有些儀器設備已經老化,但仍在使用,是主要的安全隱患。另外,中職學生自免試入學以來,素質明顯下降,經常會出現不按照正常操作規程操作儀器,造成儀器損壞而引發事故。
1.1.1.2壓力容器生化實驗室中常用的氫氣、氧氣、液氨等壓縮氣體容器,搬運時碰撞,安置時位置不當(靠近熱源或陽光曝曬),或者高壓滅菌鍋使用不當,極易引起火災、爆炸、中毒及環境污染等事故。
1.1.1.3 火災有些學校供電設施陳舊,線路老化,或超負荷運轉,極易引起短路,引發火災,或者在某些實驗過程中,需用酒精燈加熱,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引發火災。
1.1.1.4水災有時在實驗過程中停水而忘記關閉水龍頭,或精密儀器擺放靠近窗戶,下雨時忘記關窗,都會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壞。
1.1.2 化學因素
不安全的化學因素包括易燃、易爆、劇毒、強腐蝕的化學葯品。
1.1.2.1危險的試劑生化實驗中使用的危險試劑很多,如易燃的酒精、甲醇、乙醚等,易爆的三氯甲烷、苦味酸等,劇毒葯品像氰化物,還有常用的鹽酸、硫酸、氨水等強腐蝕葯品。
1.1.2.2化學污染在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毒、有害的氣體或化學廢液,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或污染地下水,未經處理的實驗動物也會造成病毒傳播或環境污染。
1.2人為因素
1.2.1 實驗室管理人員因素
實驗指導教師或實驗室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而疏忽大意,或管理能力上缺乏必要的實驗室安全防範知識,在實驗前沒有對實驗室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或者沒有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儀器、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會造成安全事故。
1.2.2 學生因素
現在的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好奇心強,即使老師在上實驗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實驗室安全教育,仍有部分學生不按規定操作和使用儀器及葯品,發生危險後缺乏正確處理的知識,從而釀成重大事故。
1.2.3 管理體制
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缺失,實驗室安全管理不是簡單的防水、防火、防盜,生物化學實驗室更需要專業的實驗室管理人員,才能正確管理使用生化儀器、強酸、強鹼及一些易燃、易爆的葯品。
2生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化學實驗室是醫學類中職學校重要的實驗室,尤其是像醫學檢驗等專業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為了保證實驗的安全和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必須制定一系列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安全應急預案、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辦法、壓力容器及精密儀器的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實驗室「三廢」處理辦法、易燃、易爆及劇毒葯品的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等。在各種安全制度中,尤其要加強崗位責任制度的建設,明確崗位、責任到人,防止出現互相推諉、拖拉等現象的發生,有了好的管理制度,還要設立專業的管理人員,對有害試劑做到領用登記、出入登記,確保責任到人[2],這樣生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才有保證。
2.2 定期排查不安全隱患
為了確保實驗室的安全,除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專業的管理人員外,還要求實驗室管理人員定期對實驗室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防患於未然。按照美國海音里希的災難模型分析,產生事故的間接原因是環境因素,不良管理是產生事故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因此,生化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排查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阻斷事故的發生。
2.3 制定實驗室安全預案
在生化實驗中,每次都會接觸一些易燃、易爆、強腐蝕或劇毒的葯品,為了預防事故發生時能採取正確的處理方式,必須有安全急救論文聯盟www.LWlm.coM措施,在實驗室必須配備一般治療傷害的葯品和急救箱,並對相關實驗室人員進行急救訓練和安全培訓,以便在發生實驗室安全事故時能及時合理地處置[3-4]。安全預案對實驗室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預案准備,包括火災、水災、化學灼傷、玻璃儀器割傷等的處理方案,一般中毒的應急處理,及對觸電事故的處理。
2.4 科學管理,強化環保意識
實驗廢液有的具有強腐蝕性,有的剩餘標本有傳染性,如果處理不當會對人或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實驗排放物的管理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下發的《關於加強高校實驗室排污管理的通知》(教技[2005]3號)[5]的精神,首先將實驗室排污管理納入學校日常工作計劃;其次,實驗室要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試劑;再次,要有實驗室污染物排放的制度,定期按規定處理,確認達到安全排放標准後方可排放,預防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和擴散。
D. 如何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管理機構及管理職責
(1)設立(校級)實驗室安全管理委員,負責全校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2)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全校生物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和生物安全應急處置工作。
(3)各院系、醫院或從事相關工作的其他二級機構,設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小組領導下的實驗室管理負責制。
(4)各二級單位的法人代表,對該單位生物安全負有完全責任。
(5)實驗室主任、教學實驗中心主任、課題負責人、實驗教學主講老師為所在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負責人,負責確保實驗室設施、設備、個人防護設備、材料等符合國家安全有關安全要求,評估實驗室生物材料、樣本、葯品、化學品、化學品和機密資料被丟失或不正當使用的危險,並對其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以保障實驗室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運轉。
生物安全級別與實驗室設置
具有感染威脅的生物危險度分為四級,級別越高,潛在危險越大。一般高校或研究所所涉及的是一級或二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礎實驗,更高級別生物安全威脅的實驗很少開展,如需要進行更高級別生物安全威脅的實驗,必須向學校相關領導機構通報,實驗室相關設施及操作必須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第三版)執行。
(1)危險度1級(無或極低的個體和群體危險)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動物致病的微生物。
(2)危險度2級(個人危險中等,群體危險低)病原體能夠對人或動物致病,但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社區、牲畜或環境不易導致嚴重危害。
(3)危險度3級(個體危險高,群體危險低)病原體通常能引起人或動物的嚴重疾病,但一般不會發生感染個體向其他個體的傳播,並且對感染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4)危險度4級(個體和群體的危險均高)病原體通常能引起人或動物的嚴重疾病,並且很容易發生個體之間的直接或間接傳播,對感染一般 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根據國家對實驗室生物安全分類管理規定,將實驗室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實驗室的設置應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確定實驗室級別,取得相應資格證書。
生物安全工作
(1)實驗室應制定意外事故的應對程序和突發事件德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報學校「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2)實驗室安全管理負責人有責任監督實驗室工作人員對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品和病原體微生物等進行確認,分類管理,安全存放,隨時監控。
(3)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應記錄實驗室危害評估的結果及所採取措施,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實驗室管理領導小組。
(4)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對本實驗室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為進行全過程監督和記錄,提供生物安全指導。
(5)對於高風險核污染材料應嚴密控制,專人管理,並有采購、使用記錄等,防丟失或遺失。
(6)所有廢棄物用使用可靠方法處理。
(7)實驗室安全管理負責人有義務督促使其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
(8)不得擅自改建實驗室或改動實驗室設置,確需改建或變更設置的,要對生物安全影響進行評估,經相關部門批准後,報學校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9)定期向公眾進行不同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對相關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分級培訓。
答案來自
E. 生物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主要是指生物實驗室的防護措施。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是按照研究對象的不同而進行分級,一共分為四級。
一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危害較低,不具有對健康成人、動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這類的實驗室可以處理較多種類的普通病原體,例如犬傳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腸桿菌,以及對於非傳染性的病菌與組織進行培養。 在這個水平中需要的防範問題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護。在一般情況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開放(但分別註明)廢棄物容器。實驗後洗凈程序與我們在許多方面對現代日常生活對於微生物的預防措施皆相同。實驗室環境中使用的所有細胞和/或細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須經過高壓釜的滅菌消毒處理。實驗室人員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程序中必須經由普通微生物學或相關科學訓練的科學家監督且必須事先訓練之。
二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這類實驗室較能處理較多種的病菌,且該病菌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中生存。適合它的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和病毒但僅造成輕微的疾病給人類,或者是難以於實驗室環境中的氣溶膠存活,如艱難梭菌、大部分的衣原體門、A;B與C型肝炎、 A型流感、萊姆病、沙門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癢症, 抗葯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與VRSA。實驗人員與處理病原體人員需為特定培訓和高級培訓的科學家;實驗時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採取極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預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櫃或其他物理遏制設備進行可以創建;在可能造成傳染性氣融膠或噴霧被製造時必須在二級生物安全櫃進行。
三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主要通過氣溶膠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治療措施。該級別適用於臨床、診斷、教學、科研、或生產葯物設施,這類實驗室專門處理本地或外來的病原體且這些病原體可能會藉由吸入而導致嚴重的或潛在的致命疾病。這些病原體包括各種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可能導致人類嚴重的致命性疾病,但已經有治療法包含炭疽桿菌、結核桿菌、利什曼原蟲、鸚鵡熱衣原體, 西尼羅河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 東部馬腦炎病毒, SARS冠狀病毒、傷寒桿菌、貝納氏立克次體、裂谷熱病毒、立克次氏體與黃熱病毒。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在對於致病性和潛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體的具體培訓,且必須被對於此方面有經驗之適任科學家之監督。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過程是在生物安全櫃,專門設計的通風櫃,或備有其他物理抑制裝置/穿著適當的個人防護衣物和設備的人員進行。該實驗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設計特點。
四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或未知的、危險的致病因子。沒有預防治療措施。此級別需要處理危險且未知的病原體且該病原體可能造成經由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或造成高度個人風險,且該病原體至今仍無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療法,如阿根廷出血熱與剛果出血熱、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拉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天花,以及其他各種出血性疾病。當處理這類生物危害病原體時必須且具強制性地使用獨立供氧的正壓防護衣。生物實驗室的四個出入口將配置多個淋浴設備、真空室與紫外線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毀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跡安全防範措施。多個氣密鎖將被廣泛應用並被電子保護以防止在同一時間打開兩個門。所有的空氣和水的服務,將和來自生物安全實驗室將進行類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釋放的可能性。 當一個病原體被懷疑或可能有抗葯性時都必須在BSL-4實驗室進行處理,直到有足夠的數據得到確認必須在此規格實驗室持續工作,或移交至一個較低水平的實驗室。 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對於他們在處理極其危險的傳染性有具體和深入的培訓並且理解的標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備與設計特色。他們將會受到受過訓練與實地處理這些病原體的合格科學家的監督且實驗室的出入受到實驗室主管的嚴格控制。實驗室必須建立防止污染的協議,經常使用負加壓設備並准備或採用一個特定設備操作手冊,如此一來即使實驗室受到損害,會嚴重抑制透過氣溶膠傳播之病原體的爆發,而工作領域內的所有活動只限於III級生物安全櫃,或II級生物安全櫃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統與正壓通風的人才能使用。
F. 如何結合2020疫情談談怎麼維護生物安全
1、確保生物安全,要重點突出「依法防疫」。不論是疫情防控吃緊的階段,還是疫情預防時期或者疫情防控結束之後,任何時候防疫工作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防疫工作不講法,必然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風險性。
能否具有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安全意識,直接關繫到防疫工作的開展能否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有效支持。認識不到位、安全意識上不去,依法防疫工作就無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過科技手段來了解病毒等微生物的習性以及通過制度化的隔離措施來保護人類免受病毒的侵入,這些人為措施都是人類為了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命採取的應對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
3、關注「生物安全」問題,特別是要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角度來認識維護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6)臨床如何做好生物安全擴展閱讀
從維護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認真地對待病毒可能給人類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危害是迄今為止能夠被防疫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面對病毒侵入可能給人類造成的巨大侵害,如果人類社會能夠高度重視和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特別是政府和社會公眾都能增強自身應對病毒等微生物侵害的「安全意識」,那麼,縱然發生了再大、再迅猛的未知病毒侵害疫情,人類社會也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未知病毒何時出現、會造成多大的危害,這是目前人類科技能力尚不能完全掌控的事情。所謂的特效葯和疫苗也不是按照人們主觀意願隨時可以產生的,但是,人類面對可能出現的未知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害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則是可以通過制度和規則來實現的。
G. 如何提高生物安全意識
如何提高生物安全意識,做好以下幾點:
1、實驗室應設置門以控制進入。
2、每個實驗室有一個洗手池。
3、實驗室設計要便於清洗,實驗室內不適宜用地毯。
4、實驗台表面應能防水、耐熱、耐有機溶劑、耐酸鹼和耐用於工作檯面及設施消毒的其他化學物質。
5、實驗室的實驗台應能承受預期的重量並符合使用。實驗台、安全櫃以及設備之間的空間應便於打掃。
6、如果實驗室有對著外面的窗子,應裝防止蒼蠅的窗紗
7、實驗台表面應不透水,耐腐蝕、耐熱。
8、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9、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內。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
10、壓縮空氣等鋼瓶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護結構之間必須用不收縮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氣體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器和防迴流裝置。
H. 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的原則
生物安全實驗室管理體系6原則
體系建立原則(六個原則)
1、評估在先原則:首先明確檢測樣本的范圍、種類、來源、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風險,實驗室能承擔的工作量或工作強度,致病因子的感染途徑及人群健康水平,感染後果的嚴重程度,對實驗環境有無特殊要求等因素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建設方案。
2、科學合理的原則: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即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又不要過度防護,人為地設置障礙,做到因地制宜知己知彼,注重實際、科學防護。
6、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實驗室感染應採取預防為主的原則,要把握三個環節:
(1)實驗室要使用經過生物和物理的檢測並且合格的生物安全櫃、排風過濾器、高壓蒸汽滅菌器,確保達到零泄漏;
(2)通過對實驗過程的安全監測,發現問題要及時採取預防和改進措施;
(3)發現有實驗室感染的徵兆,要及時採取隔離治療措施,以防止出現二代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