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快速提高生物實驗解答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生物實驗解答能力

發布時間:2022-01-21 22:17:03

『壹』 如何在中考復習中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解題能力

生物坐標曲線題實際上是藉助數學方法來分析生命現象,從而揭示出生物體結構、生理代謝、生命活動及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關系等方面的本質特性。此類題不僅直觀形象,且信息量大,覆蓋面廣,要求學生用坐標曲線等數學語言來解釋和描述生物規律方面能力考查得到加強。因此,在生物復習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對課本的坐標曲線圖要熟悉,並能對書本中出現的坐標曲線圖進行歸類分析,從而培養發散思維。其次,教師要加強坐標曲線教學和復習,讓學生學會識圖,學會處理圖,學會分析比較圖,學會翻譯圖,用「圖」和「形」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提高對生物坐標曲線圖的解題能力。
生物坐標曲線題的類型很多,無論曲線怎麼復雜,坐標曲線中總是會或明或暗地包含著一些信息聯系,不經一番研究分析就不能全面地解決所求解的問題。生物坐標曲線題的解題思路關鍵在於三步驟(即識圖、析點、明線),具體步驟如下:
一、識圖
首先要通過題干理解該坐標圖中縱、橫坐標的含義、關系。其次要進行知識點定位,即明確考查所學的哪些知識點,是一個知識點,還是二個或二個以上知識點;第三是要結合教材,聯系相應的知識點,回憶這些知識點的相關知識,它們之間的區別、聯系,相同與不同等要一一理清。
二、析點
即對坐標曲線圖曲線的起點、轉折點、頂點、終點、交叉點進行分析,理解特殊點的生物學含義。若為多重變化曲線坐標圖,則應以橫或列為單位進行對比、分析,揭示其變化趨勢。
三、明線
即觀察坐標曲線圖中曲線的走向、變化趨勢。根據縱、橫坐標的含義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圍內,隨「橫坐標量」的增加,「縱坐標量」逐漸增加或減小。超過一定范圍後,隨「橫坐標的量」的增加,「縱坐標的量」減少或增加,或者達到某種平衡狀態。從而揭示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若為多重變化曲線坐標圖,則可先分析每一條曲線隨橫坐標變數的變化規律,再分析不同曲線變化的因果關系、先後關系。分別揭示其變化趨勢,然後對比分析,找出符合題意的曲線、結論或者是教材中的結論性語言。進而掌握兩個或多個變數變化快慢相應的生物學意義。

『貳』 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設計能力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初中生物學實驗課是生物教
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通過生物學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生物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重要手段。

『叄』 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探究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課的教學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理解已學過的基本理論,使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得到嚴格的訓練,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啟發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方法,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從事生物學研究必備的素質,那麼,如何才能使學生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呢?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古人雲:「學貴有思,思起於疑」。有疑,才有問;有問,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人的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必須藉助於外界環境的某種刺激作用。
生物科學來源於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總結、研究和探索。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通常就是他積極思維的起點。科學的預見,永遠是從問題開始,學習亦如此。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狀態轉變成活躍狀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力,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心理動力。
例如,在學習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玻片時,老師可先利用設疑的方法為課堂教學創設一種緊張、活躍、和諧、生動、有效的理想氣氛。如:怎樣製作植物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染色的方法是什麼?染色的步驟是在蓋蓋玻片之前還是之後?染色的目的是什麼?你認為還有什麼樣的染色方法或操作上比教材描述的更為簡單呢?等等。教師引而不發,學生疑問重重,求知慾倍增。然後,師生合作除按教材要求臨時玻片的製作外,再由學生嘗試用碘液代替清水直接滴在載玻片上,其它步驟與教材操作相同,最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是否相同,通過自己實踐,所設疑問都會迎刃而解。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他們對實驗需要的儀器、葯品、材料、實驗操作過程以及實驗現象都感到新鮮,因此,教師抓住這一特點,在實驗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探究精神優為重要。
例如在驗證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時,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清晰,實驗效果更明顯,實驗設計方案可分為兩組進行。一組是用兩株相同大小,生長旺盛的盆栽植物,用透明塑料袋將其中一株植物的葉和莖罩起來,並用線將莖基部扎緊。而將另一株植物和瓷盆一起用透明塑料袋罩起來,用線在盆的底部扎緊進行對照。
另一組分別選擇一株有葉和莖,一株沒有葉只有莖的盆栽植物。分別用透明塑料袋將它們罩起來,並用線把莖的基部扎緊。要求學生觀察塑料袋內壁上會出現什麼現象?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來自哪裡?這些水分從植物體的什麼器官,什麼部位散失出來的?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比較和分析兩組實驗結果,學生不難看出水分是從植物體葉片上的氣孔散失出來的,由此可見蒸騰作用的過程是根→莖→葉→氣孔→散失到空中。
三、改進課本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革應大力改進實驗教學方法,由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習者為中心,「按需要學習」設計教學。現行的生物實驗大多還是驗證性,它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掌握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並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但是,驗證實驗的內容有的偏重於技能的訓練,有的則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較被動的情形中,它不利於學生從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對課本中的某些實驗加以改進,使之操作更簡單,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創新意識。
例如,在學習製作臨時玻片標本時,為了消除玻片中產生的氣泡,可用鉛筆膠頭或滴管膠頭垂直向下輕輕地彈擊蓋玻片,來代替用鑷子擠壓蓋玻片,這樣操作簡單易行,學生容易掌握,效果也特別的好。
又例如,在做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這一實驗時,若用米湯替換麵粉作實驗材料,操作更簡單,現象也更明顯。
四、加強課外實驗,拓展體驗空間。
新的課堂理念倡導學生學習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自主化、個性化。那麼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校外、課外生物實驗活動,到野外、田間去接觸實際,接觸大自然,以擴大視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並掌握理論知識。
1.進一步鞏固、加深和擴大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課外實驗活動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少,學生可在較廣闊的天地里接觸大自然的生命現象,開展多種實驗活動,進一步鞏固書本知識,對課堂教學起著很好的補充作用。
例如,引導學生開展種子萌發條件和狀況的實驗;觀察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實驗;在青蛙繁殖季節,捉些小蝌蚪帶進教室,觀察它的身體變化,從而了解它的發育史等實驗。
2.培養熱愛生物科學的興趣和研究生物科學的初步能力。
生物界是無比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實驗活動,就是把學生帶到無比廣闊的生物界中去,觀察它、感受它、認識它。我們可以結合材料內容,聯系實際生活設計一些操作簡易、取材方便、應用性強的家庭小實驗給學生回家操作。如:果樹的嫁接;用家養的小動物建立條件反射;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葡萄、月季、楊柳;以及蔬菜和水果保鮮等。
通過多種形式的生物課外活動,學生獨立研究生物科學的能力就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創造才能得到發揮。
總之,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使學生懂得探究實驗的目的並不在於得到全體同學統一的結果,而在於使全體同學真正參與探究的過程,在實踐中獲得具體的經驗體會,讓學生獨立進行生物實驗,不斷提高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其嚴謹的科學態度,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肆』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能力如何提高

1,善於思考,提出科學/具體的問題。2,會設計實驗方案。A,分組。B,施加變數,控制常量。C,說明結果。3,得出結論。4,反思。
總的說來,就是既要思考,反思又要牢記實驗探究的一般操作方法。

『伍』 怎樣提升高中生生物實驗的分析能力

首先提高基礎,然後就開始刷卷子,高考前,刷卷子很有效,僅限生物,重點是做完後,要認真訂正,買卷子,歷年的高考卷,我是在南京,我們買的都是生物28套
我也是高三生,看到了我們班人都提高了,希望對你有效

『陸』 怎樣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能力

實驗能力的高低、實驗素質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生物水平的標准之一。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要提高生物實驗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在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生物科學在中學教學中顯得很重要。初中生物課的大部分知識是要求學生動手實驗去發現、理解、運用的。實驗是學好生物科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物課程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質。然而,實驗不是讓學生玩玩而已。那麼,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呢?本文嘗試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提提點滴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明確培養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教學目標 常聽有人嘲諷,中國學生的記憶能力是世界一流的,不管是什麼考試,甚至是托福雅思等等,跟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人比賽考試都不會輸,但說到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卻長期為人所詬病,那麼如何提高我們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呢?提高動手能力是需要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但我國有些學校的實驗室的建設相當滯後,看實驗儀器的台套數就很明顯的,眾所周知,動手能力是從小就要培養的。所謂實驗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練使用顯微鏡、解剖器、安裝實驗裝置、自行設計各種實驗步驟、採集製作植物葉子製作書簽;②獲得知識的能力:即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聆聽、觀察、閱讀、質疑、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等途徑獲得知識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過表解、圖釋記錄實驗的結果,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找出實驗成敗原因,並能解釋實驗現象,寫出實驗報告;④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應用與實驗有關的知識尋求解答問題的能力。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長期以來,農村中學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嚴重不足,科任教師不夠重視。同時,受傳統考試方法的制約,對學生實驗能力很難考核,助長了學生不愛動手的習慣,生物實驗教學中依然存在講實驗的現象,這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生物學科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更不用說什麼創新了。為此必須改革生物的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快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成績。 二、加強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利。創新的關鍵是人才的開發,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而中學階段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時期。基礎教育中的創新,尤其是對初中學生來說,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基本概念和規律),對面臨的事物和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包括習題的解題法。這種創新和科學家、發明家「從無到有」,驚天動地的那種意義上的創新是有區別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這種創新,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火花,它可以發展,可以壯大,可以燎原,這種創新和實踐的內在功底,必將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顯示出巨大的作用。創新教育的任務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性資源,充分展示每一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從而培養一大批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許多國家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十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科技發達的美國有「創造基金會」為中小學生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開發提供援助。在日本,不是只有少數學校開展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而是步入大面積的普及階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創新教育在我國已引起廣泛重視,並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先後開展了研究,20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精心設計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 初中生物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礎上,通過動手實驗,進行探索,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原理、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設計實驗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如何測定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如何證明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如何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教師善於引導,他們會提出許多解決方案。據了解,在國外,積極探索實驗之風很濃,教師總是創造條件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法。利用簡便易行的小實驗,就能在教學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測量、統計、比較都是生物學上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應用到實驗中;用座標圖形式表達結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信息表達和交流能力;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自然選擇理論,並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驗中總有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並不能通過實驗得到答案,尚需學生設計新的實驗,這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如果實驗能一次成功當然很好,如果一次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教師則指導學生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改變實驗方

『柒』 如何提高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效率

如何提高生物實驗課堂教學的效率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若只停留在關注傳授知識的效果上,顯然是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這樣的矛盾:教材的知識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課時卻偏緊。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改革課堂教學,以高效的課堂教學展示生物素質教育特點。這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符合素質教育這一改革大潮。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一節課怎樣就能稱為優秀課呢?對於課堂教學(優秀課)的評價標准普遍認為:教學思想先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過程科學(學生主動學習)、教學效果好、教學有特色(有創新)等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人們對某個問題有了興趣,那問題就會象磁石一樣吸引他,隨時隨地、自覺不自覺的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甚至會使他忘記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以百倍的勤奮、百折不撓的毅力去研究它,以達到清楚的理解。而激發學生的重要前提的課堂教學內容與豐富的大自然的優化組合,因此,教師應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如掛圖、實物、實驗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實物投影、幻燈片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分。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積極思維、主動學習,就變得異常重要,這也是生物課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免疫一節比較抽象,可以從器官移植說起,為什麼手術成功了還必須服用免疫抑制葯物?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產生了欲罷不能亟待解決困惑於懸念,想立即學會而後快的感覺,就會全身的投入到學習中。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在課的開始可聯系生活實際設計這樣的生活情景:桌面上提供3種材料—塑料紙、彈力布、普通紙。提問,若要用這三種材料來模擬細胞膜的結構,選擇哪種材料較好呢?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回憶相關的生活常識,再聯系將要學習的內容不難回答:彈力布。理由是:有彈力(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並且透氣(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教師總結引導:彈力布由於沒有生物活性,他與真正的的細胞膜的結構相差很遠,那麼真正的細胞膜的結構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們就沿著科學家的研究足跡來了解他們的探究歷程。像這樣以生活為信息載體的知識內容會讓學生極易接受,而且會產生如下良性效應:
情景——好奇——興趣——樂趣——志趣
二、確立「尊重學生、面向全體」的教育思想
托蘭斯研究工作表明,創造性學生往往因教師不能理解支持他們的思想而隱藏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從而對他們的創造性產生嚴重的抑製作用。羅傑斯也曾指出,心理的安全與自由是創造的兩個基本條件,有高度創造性的偏離常規的思想常常受到壓抑。教師要用和藹的態度和親切、肯定的語言如「有進步!」 「說得很好!」 「不錯,你真行!」啟發、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敢於質疑,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或退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意和期望,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預防厭學、惰性心理的滋生。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會感到心理的安全與自由,才能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觀察思考,學生群體才會有群情激動、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學生的創造慾望才能得到激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學氛圍,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課大膽提出異議,形成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對學生提出的異議要鼓勵和表揚,使學生形成探索創新的心理願望和性格特徵,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
「每個學生都能學好」,「 每個學生都能合格」。概括起來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的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這樣做的優勢是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學習的主人。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創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身實踐。如講述青蛙的生長發育時,可以通過讓學生飼養蝌蚪、觀察青蛙的發育過程並結合課文自讀來進行教學。這樣,由於學生所學的知識不是由教師灌進去的,而是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獲得的,因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確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具體步驟是:揭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自學——先學——後教——鞏固復習、當堂訓練。即課堂上精心組織,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自學並嘗試回答問題,待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有關知識後,教師實施教學。運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生物課上教師要靈活運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
明確、具體、有針對性,不僅制定認知目標,還要制定智能目標、情感目標。這樣才能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有機地滲透德育、能力培養、心理健康和衛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花的結構》一節課,認知目標是掌握完全花的基本結構;智能目標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解剖操作能力、自學能力;情感目標有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揭示教學目標時首先要板書課題,然後講述目標,出示達標思考題。講述目標應遵循層次性、循序漸進、可行性原則。出示達標思考題應做到多樣化,可以是問答題,也可以是判斷、選擇題。
教師通過布置自學思考題、給出自學范圍、自學方法、規定自學時間及檢測手段來指導學生的自學。學生自學的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是觀察、實驗,也可以是閱讀、思考。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勤於巡視、指導和鼓勵,尤其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後進生。
3、合理安排並從嚴把握「學」、「教」、「練」的時間結構:變以往的「教為主,學為輔」為「學為主,教為輔」。一般情況下,對於所有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的內容,教師做到不講;對於只有部分學生能解答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由教師補充、更正、評點,做到少講;對於所有學生感到頭疼的疑難問題,教師可在原型啟發的前提下給予適當點撥,做到精講。當堂訓練的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5分鍾,盡量讓學生在課內鞏固消化,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
4、優化課內訓練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鞏固和應用:當堂訓練的目標是努力化知識為能力。當堂訓練的內容具有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當堂訓練應做到獨立和按時,教師盡量少指導。在學生當堂作業時,教師應加強督察,不應放任自流。
5、重視信息反饋,保證信息暢通:由課外作業轉向課內作業,能真實的暴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之得到准確及時的矯正。同時有效地矯正教師教學中出現的偏差和失誤,使師生雙方達到教與學的同步
四、轉變學習方式
1、採取自主學習
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少講、精講,有些問題稍加點撥,多採用啟發誘導的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師的教學活動內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給學生自主質疑的權利。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夠發現問題,並且敢於向老師提出來,這是他們刻苦學習,主動鑽研的表現。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疑」中產生問題,在「疑」中產生興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進出創新的火花。要尊重學生獨立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不信書、不信師的敢想、敢說的自主創新意識,使他們真正能夠成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一代新人。強化指導自主求知的方法。除常規方法指導外,著重交給學生學習策略,讓學生知道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如何選擇調用最有效地學習策略和方法,學會自我意識、自我激勵、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控學習全過程,提高自學能力。
2、啟用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過程為絕大多數學生主動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信心、競爭意識明顯得到了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學生在課堂上互幫互學的客觀條件,提供了多於以往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沒有心理負擔,不會感到緊張和無所適從,而是顯得很隨便,這種「開放型」「交往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有機會發言,人人有機會操作學具,人人有機會參與競賽,人人鼓勵小組合作,大膽猜想,培養創新思維。如授課時老師要啟發學生:生物圈為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種子為什麼會萌發?等等,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學生個人的思維往往帶有局限性,小組合作往往可以引出豐富的多元化的猜想。初中生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而這往往是求知慾,好奇心的流露,它將推動學生不斷帶著疑問去思考,萌發創新思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同時給學生留下思考的餘地,讓他們帶著問題學習,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適時地組織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習慣。如:在總結生物的特徵時,先讓學生舉出一些生物的例子,而後出示一些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它們有哪些特徵?個人的回答往往只有那麼一點兩點,小組討論時,你一言我一語,能激活個人思維,觸類旁通,引發更多的思考,得出更加多樣化的答案。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動態的教學;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為為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學習過程;變個別學生唱主做學習的主人。
3、應用探究學習
認知心理學認為,當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與來自外界的新奇對象之間有適度不一致時,個體就會出現驚訝、質疑、迷惑和矛盾,從而激發個體去探究。從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看,他們雖然已具有初步的感知、思維能力和知識經驗,但周圍的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並且隨著活動和感知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他們能夠注意到、接觸到比以前多得多但同時又不太懂得的新事物,這就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正是這種好奇心的促使,他們特別喜歡從事以前沒有玩過的游戲,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從中得到歡樂,產生興趣,獲得知識。例如,在傳授「根對無機鹽的吸收」的知識時,課前布置學生做好「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實驗。上課時,先讓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植物在蒸餾水中生長得小且黃,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長得大而綠。緊接著提出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按自己的思維態勢進行推理、質疑、尋找答案。再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學生渴望得到正確答案時,給予啟發、引導,讓學生在解疑中,獲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無機鹽的新知識。
五、改革評價措施
教育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師期望的自我實現性預言效應是確實存在的。教師對學生的高期望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教師對學生的低期望則會使學生越來越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是通過一些特定的行為來向學生傳達他們的期望信息,只有當教師採取恰當的方式,准確把握、合理評價每位學生,堅信「只要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形成適度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要認真對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對於學生的認識和實驗結果,正確的要充分肯定;有獨到見解的要大加表揚,錯誤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評,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查閱資料,與同學商討,直到獲得正確的答案。對待一些相對後進的學生表現出的暫時不盡人意之處,激勵評價就更顯得重要,經常性的使用「不錯」,「很好」,「你能行」,「試試看」等激勵性課堂用語,對幫助學生確立自信很有幫助。比如,有位同學成績不好,性格也非常內向,從不主動提出問題,也不敢舉手發言,就要經常提問他,鼓勵他積極去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該位同學在激勵中不斷進步,感受到學習也是一種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

通過以上途徑,可以確實有效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氛圍,有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為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捌』 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操作能力

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在於求知,而在於致用,也就是實踐。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物實驗一直是生物學學習的重要手段。但生物實驗一直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實驗課,學生只是按著書本上的實驗步驟去做實驗,教師也是「照方抓葯」地去講解實驗。教科書中雖然增加了「光合作用的發現」等三個發現實驗,來增強對學生的實驗設計思維的培養,讓學生感受科學發現的艱難、讓學生體驗科學工作的方法和過程,但由於這些實驗的可操作性差,教師大多是採用傳統的直接講解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形成感性認識,很難養成科學思維。
要想真正的提高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講實驗」的實驗教學方法,而改為盡量去做實驗(書內的、書外的)。但由於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如教師的觀念、學生的觀念、教學課時的限制、實驗設施的限制等,堅持「做實驗」不容易。本人與本組兩位生物老師經過近三年的生物實驗教學實踐,感受到「做實驗」對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本人把本次研究作為一次實驗,以建構主義理念、探究式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入手,由學生確實存在的「實驗設計能力差」這一問題出發,提出假設「教學中做實驗有利於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把所任教的高二年組分成兩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採用不同的生物實驗教學方法進行實驗,通過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評價來分析該假設是否成立。實驗組的教學從「感受經典實驗,學習科學思維,敢於質疑」、「邊教學,邊設計」、「改講習題為做實驗,歸納實驗設計方法」、「改演示實驗為分組設計實驗」、「重視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獨立操作能力」這些方面研究,以達到提高學生改進實驗,設計實驗的能力.

『玖』 如何培養生物實驗能力

一、加強組織紀律教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了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向學生強調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的重要性。教師要向學生講清道理,反復教育,使學生明白並自覺遵守,保證實驗安全,實驗室內環境安靜。要求學生不到下課時間,不準擅自離開實驗室。如本人實驗完畢或有事要離開,須報告教師。總之,要養成有組織、有紀律的實驗習慣和良好作風。
二、要明確儀器的原理和葯品的特性
「知其然,應該知其所以然」。對儀器的原理、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來就會帶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學生對低倍鏡和高倍鏡的選擇上,經常不能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和觀察目的進行合理的選擇,學生常常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和對低倍鏡、高倍鏡特點的無知,上來就用高倍鏡,認為高倍鏡總比低倍鏡觀察清楚。這種盲目性,是由於學生不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鏡放大倍數大,解析度高,但所看到的實際面積小,即視野小的特點。而且倍數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鏡適宜觀察局部和細節。低倍鏡所看到的面積大,適宜觀察材料的整體結構,以及尋找觀察目標。只要學生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確選用低、高倍鏡。由低倍鏡換高倍鏡時,如果圖像不太清晰,只需調節細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圖象了。至此學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確使用高倍鏡。另外,如果鏡中有污染的花斑或異物,就會影響對微細結構的觀察,清除花斑或異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個方面。
三、注重培養善於分析實驗程序
實驗中,不能單純地用實驗指導進行「按方抓葯」。而要指導學生去分析實驗中每一步驟的作用,每一個處理方式的意義以及各步驟之間的聯系,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過程大致為:培養→10%HCI解離→漂洗→染色→壓片,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I溶液中是為了溶解細胞間的果膠質,使根尖細胞間變得鬆散,便於壓片,否則根尖細胞很難壓散,不利在鏡下觀察。另外,通過10%HCI的處理,使細胞迅速死亡,讓細胞分別保留各自的分裂狀態。
四、注重關心愛護教學儀器,節省實驗材料
在做每個實驗前後,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洗手的習慣,以免實驗時弄臟實驗儀器和試劑、樣品、標本,從而引起實驗誤差,同時還要求學生不應做與本實驗無關的動作,以免損壞實驗儀器,甚至發生意外事故。要節約實驗材料,如在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只要取一張洋蔥表皮就夠了,不必取大塊;另外如擦鏡紙、吸水紙、大頭針和各種試劑等也要節約使用。嚴禁將教學器具如鑷子、放大鏡、剪子等帶出實驗室。同時為保證實驗用品、材料、儀器不丟失,在實驗前分發給每個小組一份實驗儀器以及材料登記表,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後核實,並填寫本節課的實驗名稱、日期、班級和組別等,最後要簽名,以示清點核實無誤並承擔責任。實踐證明,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愛護關心儀器和經常節約實驗材料的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財產,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於調動學生上好實驗課的積極性。
五、注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富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實驗繪圖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照看到的實際作畫,在實驗課中完成。

『拾』 如何提高學生的初中生物實驗能力

實驗能力的高低、實驗素質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生物水平的標准之一.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要提高生物實驗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在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生物科學在中學教學中顯得很重要.初中生物課的大部分知識是要求學生動手實驗去發現、理解、運用的.實驗是學好生物科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物課程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質.

閱讀全文

與如何快速提高生物實驗解答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