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現代生物學大師有誰以及他們的資料
—保定名人— 現代生物學家朱彥丞
2005-10-11 10:56 保定商務
現代生物學家朱彥丞
朱彥丞(1912~1980)。保定市人,1912年生。1935年畢業於北平 中法大學生物系。1936年法國里昂大學理學院攻讀生態植物學。1940年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1947年任北平中法大學生物系教授。1950年任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曾 任雲南省科協副主席,科學普及協會主席,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民盟雲南省副主任。1978年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植物學會理事長。曾參加主持全國《中國植被》的編著。主持《雲南植被》的編寫,主 編《雲南農業區劃》,還著有《中國地衣之初步研究》、《法國地中海低海拔地區沿河植被的研究》、《對於評價法國瑞士地植物學派學術觀點有關的幾個問題》等。1980年12月5日在昆明逝世。
吳憲
(1893~1959)
字陶民,中國現代生物化學家及營養學家。1893年
11月24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9年8月8日卒於美國馬
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城;終生保持中國為其唯一的國籍。
早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
工學院攻讀造船工程,後改習化學,1916年獲理學士學位
後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O.
福林教授錄取為研究生,1919 年以「血液系統分析法」
論文獲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
化學系助教,1924年為襄教授兼主任,1928 年為教授。
1935~1937年為該院執行院長職務的三人領導小組成員
之一。1944 年在重慶中央衛生實驗院組建營養研究所。
1946年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院長兼營養研究所所
長。1947年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去英國出席第
17屆國際生理學會議。後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聘為客座
教授及研究員,1949 年應聘為亞拉巴馬大學客座教授。
1952年秋因患心臟病辭職。
他一生發表論文163篇,其中有關血液及體液分析的
27篇,氣體、電解質平衡、儀器設備及蛋白質變性的43
篇,營養、免疫及氨基酸代謝的74篇,其他方面的19篇;
並出版了《營養概論》(1929初版,1935年已增訂至5版)
及《物理生物化學原理》(1934英文版)兩部著作。根
據他於1919年提出的「血液系統分析法」,能制備出無
蛋白質的血液,使血液中重要成分,如氨基酸、肌酸、肌
酸酐、尿素、非蛋白氮、以及血糖、乳酸等得以測定
❷ 著名的生物學科學家有哪些
一、格雷戈爾·孟德爾
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奧地利帝國生物學家。出生於奧地利帝國西里西亞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爾諾)的修道院擔任神父,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二、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1],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
三、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
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英文名: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詹姆斯·沃森共同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
四、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男,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天主教,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1895年9月28日逝世。
五、童第周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❸ 我要一些生物科學家的名字和他們的研究成果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 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則納隱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孟德爾:孟德爾1822年7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路易斯·巴斯德: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循此前進,在戰勝狂犬病及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們的壽命因此而在一個世紀里延長了三十年之久.
林奈:林奈(Linnaeus),全名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e,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過去譯成林內,受封貴族前名為卡爾·林奈烏斯(Carl Linnaeus),由於瑞典學者階層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羅魯斯·林奈烏斯(Carolus Linnaeus),瑞茄激典自然學者,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另有革命烈士林奈.
富蘭克琳:英國女生物學家富蘭克琳(1920~1958)是最早認定DNA具有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並且運用X射線衍射技術拍攝到了清晰而優美的DNA照片,為探明其結構提供了重要依據,她還精確地計算出DNA分子內部結構的軸向與距離.
1956年富蘭克琳被診斷出患有患癌症,手術後她仍堅持研究工作.她於1958年逝世,年僅38歲.4年後,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因對DNA雙螺旋結構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富蘭克琳榜上無名.因為諾貝爾獎不授予已逝世的科學家.
劉易斯·托馬斯孫廳:易斯·托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於美國紐約,1994年逝世.美國醫學家,生物學家,科普作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科學系主任、耶魯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研究院)院長,並榮任美國科學院院士.《這個世界的音樂》選自《細胞生命的禮贊》.
❹ 請問 中國有名的生物學家都有誰
中國有名的生物學家都有誰給你列舉幾位供參考。
1、屠呦呦
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多年。
2、談家楨
談家楨是中國現代遺傳科學奠基人,從事遺傳學研究和教學七十餘年。
3、貝時璋
是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中國細胞學、胚胎學的創始人之一。
4、巴德年
巴德年是中國最著名的生命科學領域專家之一,二十世紀80年代初因其免疫學的研究有多項成果。
5、蒲慕明
蒲慕明是公認的中國生命科學領軍人物,主要從事細胞膜生物物理、神經軸突導向機制、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突觸可塑性的關系等。
7、高福
高福是中國生命科學十大牛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
❺ 我國生物科學家有哪些急急急
許大全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大全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光合生理生化 1986年因「大豆增產綜合技術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9年因「小麥光合午休成因及緩解措施研究」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91年獲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65年畢業於沈陽農學院植物生理生化專業 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陳仲新
中國農業科學院陳仲新副研究員 GIS及遙感農業應用、信息農業和數字農業、農業生態 1991年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94年和1998年在中科院植物所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參加工作 1999年3月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工作
彭少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彭少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恢復生態學和全球變化生態學 1991年先後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和國務院學位辦、國家教委聯合授予的「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和獎章 1993年入選「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 199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中共廣東省委授予「第一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廣東省職業道德建設百佳個人、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省突出貢獻專家、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雙文明」建設十大標兵 1989年獲得中山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曾留學美、德、英、澳等國
吳旻
李家洋
張亞平
❻ 生物學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1、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詹姆斯·杜威·沃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梅爾文·卡爾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格雷戈爾·孟德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德尼·奧爾特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❼ 我國有哪些生物學家
鄒承魯
鄒承魯
(1923~ )
中國生物化學家。江蘇省無錫市人。生於 1923年5月17日。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46年考取庚款留英。在劍橋大學D.基林教授指導下攻讀生物化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酶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長等職。1981~1982年以訪問教授身份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學一年。1986年被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聘為福格蒂(Fogarty)研究員。他留英期間最早觀察到分離的與內源的細胞色素 c作用效率明顯不同。發現腎上腺髓質中有細胞色素氧化酶。50年代和王應睞教授合作,首先提純了具有重組呼吸鏈活性的琥珀酸脫氫酶。同時對呼吸鏈中的細胞色素c、細胞色素b、細胞色素氧化酶和還原酶等進行了一系列研究。1958年他在人工合成胰島素課題中,承擔並成功地解決了胰島素硫—硫鍵的拆開和重新形成有活性胰島素的問題,並把重組胰島素的活力提高到50%以上。1962年他廣泛地研究了水解酶、轉移酶和氧化還原酶,並著重研究了酶的化學修飾和不可逆抑制動力學。他提出的計算蛋白質必需基因的方法,已為國內、外所接受。他將不可逆抑制動力學的方法和理論,應用於酶的構象和活性關系以及葯理和毒理學研究。80年代以來又發現羧甲基化的甘油醛 3-磷酸脫氫酶和輔酶I經光照後形成熒光新物質,細胞色素b還原有三相過程等。他40年來共發表論文約 100篇,其中琥珀酸脫氫酶的研究獲生物化學研究所一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獎金;他對蛋白質的化學修飾與其生物活性的關系的研究獲得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工作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民主德國科學院國外院士。鄒承魯為全國政協委員、美國生化學會榮譽會員、荷蘭出版的國際性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