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自製水陸生態瓶
基本工具:礦泉水瓶,剪刀,土壤,鏟子,棉線繩,錐子,魚網,清水
陸生植物:吊蘭、青草等常見的草本植物。
水生生物:水族箱中常見的水草(水蘊草、伊樂藻、金魚藻等),魚(孔雀魚、青鱂等小型魚類),螺(淡水蝸牛等腹足綱螺類)。
【實驗步驟】
首先我們要製作微型生態系統的「外殼」。
請你從礦泉水瓶中部剪出一個小口,然後小心翼翼地將瓶身攔腰剪斷。前端的漏斗狀瓶身是陸生環境的地盤,後面的柱狀瓶底則為水生生物的家園。
注意:請在成年人的幫助下完成操作,小心被塑料瓶介面處的「倒刺」劃傷。
用錐子在礦泉水瓶的瓶蓋中央戳一個小孔,使棉線繩剛好能從其中穿過。在瓶蓋內側,將繩子打一個結,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後擰緊瓶蓋,使其恢復原位。
將上半段瓶身倒置扣入瓶底中,估摸一下瓶蓋外緣至平底的距離,記為d。然後將上半段瓶子取出,剪取一段長度剛好與d相等的線繩。
硬體設施完工後,我們要向這座微型生物圈中引入一群富有活力的「房客」。
請你向「陸生」部分的瓶子里添加一些土壤,然後把一小節吊蘭栽入瓶中。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植物或者種子,鈍葉草、腎蕨,甚至豆芽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貼士:如果你准備用自來水作為生態瓶的水源,那麼在使用之前最好進行一次「除氯行動」。要知道,自來水廠通常會向水中通入一定劑量的氯氣,以殺滅水中的微生物和病菌。這些殘存在水中的「余氯」可能會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產生微弱的影響。光照或輕微加熱都可以有效地分解自來水中的含氯化合物,進而為瓶中的「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向下半截瓶子中倒入適量清水,然後用魚網撈入幾條小魚、螺類和少量水草。
如果你打算偷懶直接把「陸生瓶」嵌套進「水生瓶」中,那可是個糊塗的決定。當兩個瓶身緊密接觸時,下層水生環境的空氣入口會被完全封閉。久而久之,魚兒便將面臨缺氧的困境,下層生態系統也會隨之瀕臨瓦解。
為了保證瓶中所有充足的氧氣供給和生境聯系,我們需要用線繩將水陸兩界串聯起來。請你比照一條直徑,分別用錐子在靠近瓶口的瓶壁上鑽四個小孔。取一段線繩(繩子的長度需略大於兩孔之間的距離),依次穿過左側上下兩個孔洞,打結固定。再用等長的繩子將右側瓶身栓牢。最後,別忘了在上方給生態瓶加一根「提柄」。
將生態瓶掛在陽光充足的室內環境中,按時給綠植澆水
復旦生命學院為您解答,希望您能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