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是活化生物系

什麼是活化生物系

發布時間:2023-06-20 09:18:37

『壹』 什麼是生物系

生物系建於1983年,共經歷了二十二年的辦學歷程,今天的生物系已經成長為擁有四個專業、一個研究所、一個職業技能培訓站的綜合辦學實體。已經培養了1000餘名畢業生,其中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了雲南省各級各類學校的優秀教師和企事業單位的骨幹力量。緊扣雲南和昆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生物系設有生物科學、園藝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和雲南生物景觀及導游4個專業。資源生物研究所下設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微生物和生物技術開發4個研究室。職業技能培訓站與昆明市就業指導中心合作,從而使學生在畢業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也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
生物系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質量和特色立系、以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為目標」的辦學思想。在不斷激勵學生自我發展的基礎上,加強理論、知識、技能的教學,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就業指導。生物系將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優化學科優勢、加強綜合實力,努力建設成高水平的辦學實體。

『貳』 什麼是生物的系統進化越詳細越好!

進化分類學派以麥爾(May)、辛普森(Simpson)等人為代表。這一學派基本接受支序學派通過支序分析重建系統發育的方法(即支序分析方法)。支序分類學派和進化分類學派是當今動物分類學界的主流,兩個學派之間的分歧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進化分類學派認為建立系統關系時,單純依靠血緣關系(即分支的順序,不能完全概括在進化過程中出現的全部情況。尚需考慮到各分支之間的進化程度。
2)進化分類學派認為凡起源於一個共同祖先的類群,均為單系群或單源群。
3)在方法論上,進化分類學派認為生物分類學家的工作是要分出動物的實際具體類群,支序學派的方法帶有過多的形式邏輯成分,先驗性太強。
4)在分類系統的安排上,進化學派指出支序學派的做法中,編級的層次太多,致使系統過於臃腫,在實踐中無法使用。
A. 兩棲類起源於古總鰭魚,最早的兩棲類是堅頭類(魚頭螈)距今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由於氣候與地殼原因時大量的魚類(肺魚與總鰭魚)要到陸地上生活。現代兩棲類的共同祖先是無甲亞綱。
B. 爬行類由古兩棲類的堅頭類(石炭紀末)演化而來(在古炭紀末期,地球發生強烈的造山運動,是氣候變乾燥甚至沙漠,使大量兩棲類滅絕或是重新回到水中),最原始的爬行類是杯龍類(蜥蜴等),由杯龍類演化出的兩大類群,即始鱷類(古生代二疊紀,大部分便是現代爬行類,除了魚龍類)與盤龍類(石炭紀末期至二疊紀)。
C. 鳥類在中生代侏羅紀從假鱷類演化而來,即起源於晚侏羅紀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始祖鳥和原鳥既有爬行類的特徵也有鳥類的特徵,是爬行類的向鳥類的過渡類型。現存鳥類是平胸總目、企鵝總目、突胸總目。
D. 爬行類中盤龍類後代中一支叫獸齒類,具有哺乳類的特徵,是哺乳動物的原祖。原獸亞綱(鴨嘴獸)是現存哺乳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具有一系列接近於爬行類和不同於高等哺乳類的特徵;後獸亞綱(灰袋鼠)是比較低等的哺乳類,高等哺乳類群是真獸亞綱,分為18個目,都為現存種類。
從化石與達爾文進化學說來看,爬行類與現代兩棲類都來源於古兩棲類,而古代爬行類是現代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的共同祖先。從而得到與支序分類學不一樣的系統樹如下所示:
進化分類學
綜上可以看出支序分類學與進化分類學的區別,也使我們更好地掌握動物的系統發育

這是從進化分類學上來講生物的系統進化.這是我自己以前寫的,可能很不全面.

『叄』 生物系統包括什麼

生物系統的概念是指從系統論的角度與觀念來看生物體與生物界,將生物不同層次的結構體系看做「系統」。
主要有三個方面,宏觀方面,微觀方面,應用方面。
宏觀方面:20世紀以來,生態學作為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對人類生存的大環境進行研究。已成為生命科學中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特別是20世紀後期,生命科學的宏觀研究不僅是傳統生態學的范疇,而且擴展到對整個生物目的研究。21世紀生態學研究的熱點是地球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地球變化的研究涉及地球變暖、臭氧層的破壞、沙漠化、海洋污染及野生物種減少等問題。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條件.
微觀方面:過去的生物學,對生命的認識僅僅是從個體水平上對生物進行形態描述和分析,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才開始以實驗為基礎逐漸深入到生命本質的研究。今天,人類已經能夠深入到細胞內部,對它的極其細微的結構和化學物質進行研究,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就.在新的分支科學中,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或腦科學)的研究發展非常迅速,它們和分子生物學(包括分子遺傳學)一起成為了當代生命科學研究的三大熱點。
應用方面:當今生命科學研究的另一個特點是基礎研究與應用的結合,生命科學本身就與醫學、農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既是這些應用科學的基礎,也能從應用科學中獲取基礎研究的源頭活水,為理論研究提出重大的研究課題。科學的目的在於認識世界,技術的目的在於利用、改造和保護自然,造福人類。生命科學要為人類造福轉化為生產力,必須與技術相結合,才能在生產上發揮巨大的作用。於是在20世紀70年代,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與工程技術相結合,開辟了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新領域,相繼出現了基因重組技術、克隆技術、DNA和蛋白質序列分析技術、分子雜交技術、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細胞融合技術及核移植技術等新技術,促進了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染色體工程、組織工程及胚胎工程等工程的誕生和發展,已在工業、農業、環保和醫療衛生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並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目前,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成果到實現產業化的距離比以往大大縮短,某些細胞因子從基因的發現到生物工程產品的開發,只需1~2年的時間,因此,有些科學家預言:人類將走向生物經濟的時代。

『肆』 補體系統經過什麼途徑來活化

正常情況,補體以未活化形式儲存於體液中,當受到不同激活物作用後可以遵循不同激活途徑依次被激活,形成級聯反應,參與機體免疫作用。
補體系統的活化依據其起始的順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條途徑,即:
1.經典途徑是利用抗原抗體復合物作為激活劑,介導C3活化,然後逐次激活C4、C2、C3等等進行免疫反應,介導溶菌溶細胞作用。
2.替代途徑(旁路途徑)是通過病原微生物膜表面物質進行激活,主要是細菌細胞壁成分,如肽糖、脂多糖等,首要啟動因子是C3,其次由B、D因子逐步參與逐步反應。此途徑也被稱為第二途徑,而且不依賴抗體的生成,當患者在感染早期,就可見該機制活化,從而抵禦外界環境干擾。
3.MBL途徑是指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結合至細菌啟動的途徑。其誘導物或激活劑是機體的炎症反應急性期時相性蛋白產生的MBL與細菌甘露醇殘基結合後啟動C4開始活化,參與機體抵禦作用。
因此,通過不同激活劑啟動對應因子可以介導不同的激活途徑,主要功能是溶菌溶細胞作用,當機體抗感染過程中,首先活化和發揮作用的是旁路途徑和MBL途徑。而在特異性抗體產生時,經典途徑方可發揮作用。
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活化生物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