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生物,這種電位差怎麼看。
這是內電位本來是負的,刺激後升高變成正的,一會平靜後又恢復負的內息電位。
『貳』 生物中的電位是什麼,為什麼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
感覺就像物理上的電勢差 是因為膜電位是靠膜上的K-Na泵維持的:神經纖維的K-Na泵每消耗一個ATP可將3個Na離子逆濃度梯度運出細胞,而只將2個K離子逆濃度梯度泵入,從而使膜外正電荷多於膜內,並出現了細胞內外的K、Na相反的濃度梯度;細胞膜對K、Na的通透性是不同的,Na不易通過、K易通過,這樣膜內較多的K可順濃度梯度逸出細胞,而膜外的Na卻很難回到細胞內,這就造成了外正內負的膜電位。加上細胞內有許多帶負電的大分子如某些蛋白質等由於分子量大不能穿過細胞膜而被留在細胞內,就進一步加大了膜電位。
『叄』 怎樣判斷生物中的正負電位
首先要明確「靜息電位」的概念:
可興奮細胞如神經元、肌細胞等,不論其外部表現如何不同,但都伴隨著有電的變化,人體多種器官和組織的電位變化,都能用專門的儀器測量並記錄下來,如心電圖、腦電圖。生物組織的電變化統稱為生物電現象。生物電與細胞膜內外離子的分布和不同狀態下細胞膜對離子的選擇通透性有關。活細胞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叫靜息電位。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內電位較低呈負電位,細胞膜外電位較高呈正電位。當神經受到刺激時,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膜外的離子迅速內流,使膜內為正電,膜外為負電,這種細胞受到刺激時,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的電位差叫動作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組織產生興奮的本質。
靜息電位:是指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於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由於這一電位差存在於安靜細胞膜的兩側,故亦稱跨膜靜息電位,簡稱靜息電位或膜電位。靜息電位都表現為膜內比膜外電位低,即膜內帶負電而膜外帶正電。這種內負外正的狀態,稱為極化狀態。靜息電位是一種穩定的直流電位,但各種細胞的數值不同。哺乳動物的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為-70mV(即膜內比膜外電位低70mV),骨骼肌細胞為-90mV,人的紅細胞為-10mV。
簡單地說,細胞靜息時膜內外存在電位差,若規定膜外為0,則膜內為負值。或說是「外正內負」。其它就用物理學原理解釋之。
『肆』 生物膜內外是如何比較電位高低的
由於膜兩側接觸不同濃度電解質溶液而產生的電位差。
在靜息狀態下,神經膜主要是由K+擴散出膜外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當神經興奮時膜對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使膜外高濃度的 Na+進入膜內,同時K+外流,這樣就形成了「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