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原核生物 Prokaryotes包括哪些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是原核生物,這種生物的細胞沒有細胞核,遺傳物質分散在細胞質中或集中在細胞的某些部位而形成「核區」。原核生物是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細胞還沒有真正分化出細胞核和細胞器,核質與細胞質之間不存在明顯的核膜。原核生物只能進行無性分裂和接合生殖,生命短促,燃羨變異和進化十分緩慢。原核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原始的生命存在形式,它們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最長,在33億年至35億年以前就已經出現,分布的區域最為廣泛。在現代地球上的表層幾乎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它們與現代藍藻在形態上極為相似,是一類主要以太陽光為能源的自養生物。這類生物在地球早期海洋可以形成較大規模的疊層石——微生物席。
距今約16億年的疊層石
Ⅱ 生原核生物如大腸桿菌霍亂桿菌都是對人類有害而無益的
略 (1)有益細菌:根瘤菌、乳酸菌等;有害細菌:結核菌、痢疾桿菌等 (2)不同意。大腸桿菌能在腸道內能形成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K12
Ⅲ 生物學與人類的關系,例如:衣,食請再舉例9個
一、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由於病毒侵染其他生物具有特異性,因此人們常常根據病毒所侵染的不同寄主對病毒進行分類,如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等。
有害的一面:
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並危及其健康。例如:人類的天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流感等,動物的口蹄疫、狂犬病等,以及植物的煙草花葉病、馬鈴薯退化病等。
有利的一面:
利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特點,防治某些細菌對人類的感染;利用一些昆蟲病毒殺滅害蟲;利用病毒侵染其他生物的特點,進行基因片段的轉移,開展生物學的研究等。
二、原核生物(主要是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除一部分致病菌外,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
1、湖底和沼澤淤泥中的細菌產生天然氣;(甲烷菌)
2、利用某些細菌的發酵製造醋、味精等調味品和酸奶、泡菜等腌制食品;(乳酸菌)
3、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為豆科植物提供其生長所需要的氮素營養;
4、腐生細菌把各種生物體的殘骸分解後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和利用的物質,在地球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菌物(包括酵母菌和黴菌)與人類的關系
有利的一面:
1、食用、入葯;
2、其發酵作用可用於釀造酒、醋、醬油、腐乳和生產麵包、饅頭;
3、廣泛應用與化學工業;
4、分解動植物殘體,參與物質循環。
有害的一面:
1、引起食物的霉爛;
2、導致人類的某些疾病,中毒等。
Ⅳ 生物進化對地球生態演化有什麼影響
生物進化對地球生態演化影響:從氣候變化對生物演化的影響來說,氣候因素的改變會影響生物面貌,使其發生改變,從而促進生物演化。
例如震旦紀冰期之後便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晚古生代的石炭—二疊大冰期與晚二疊生物大滅絕有一定的影響,為中生代爬行動物的繁盛做了鋪墊。而第四紀冰期的開始恰好是人類從猿類快速進化的時期。
進化的進步性: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狀態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
Ⅳ 生物與人類的衣食住行有什麼密切關系
1、衣:人類最早的衣物就是植物的葉和動物的皮毛。直至現在,人類依然從植物和動物中獲得纖維(棉花、亞麻,羊毛、羽絨等)製做衣物。
2、食:人類的食物不是植物就是動物,比如豬、羊、牛、家禽、魚類等等。
3、住:人類從洞穴中出來後,就是用樹木、茅草等搭建房屋的。在北極地區,甚至有用鯨骨搭建的房屋。至今,木材仍然是建築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4、行:人類馴化動物,作為自己的交通工具已經有1萬多年的歷史了,至今在一些地區,馬、驢、牛、駱駝、鹿等仍然作為交通工具在使用。
5、綜合化來說,人類的衣食住行這是最基本的,人類的生存是和生物息息相關的。一些有害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能引起人們生病,而有防病、治病功效的中葯則大多數是植物,少數是動物、微生物和礦物質。
而抗生素類葯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由此可見,人類的生存、生活、生產和健康及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
(5)原核生物對地球和人類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生物技術在醫葯衛生領域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解決了過去用常規方法不能生產或者生產成本特別昂貴的葯品的生產技術問題,開發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葯物,如胰島素、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2(IL-2)、組織血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腫瘤壞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人生長激素(HGH)、表皮生長因子(EGF)等等,這些葯品可以分別用以防治諸如腫瘤、心腦肺血管、遺傳性、免疫性、內分泌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疑難病症,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明顯優於傳統葯品。
2、研製出了一些靈敏度高、性能專一、實用性強的臨床診斷新設備,如體外診斷試劑、免疫診斷試劑盒等,並找到了某些疑難病症的發病原理和醫治的嶄新方法。我國的單克隆抗體診斷試劑市場前景良好。
3、基因工程疫苗、菌苗的研製成功直至大規模生產為人類抵制傳染病的侵襲,確保整個群體的優生優育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我國開發重點是乙肝基因疫苗。
現代生物技術以再生的生物資源為原料生產生物葯品,從而可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足夠數量用於臨床的研究與治療。如1克胰島素(h-Insulin)要從7.5公斤新鮮豬或牛胰臟組織中提取得到。
而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有6000萬人,每人每年約需1克胰島素,這樣總計需從45億公斤新鮮胰臟中提取,這實際上辦不到的,而生物技術則很容易解決這一難題,利用基因工程的"工程菌"生產1克胰島素,只需20升發酵液,它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計算的。
Ⅵ 數十億年前在地球溫暖的海洋中孕育了第一種生命類型及什麼生命
數十億年前在地球溫暖的海洋中孕育了第一種生命類型及單細胞生命。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大約在距今35億年前至41億年前形成,原核生物是最原始的生物,如細菌和藍綠藻且是在溫暖的水中發生。單細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細菌和真細菌和很多原生生物。
根據舊的分類法有很多動物,植物和真菌多是多細胞生物。變形蟲算作單細胞動物,它的一些種類卻算作粘菌,帶鞭毛的鞭毛蟲如眼蟲有時被歸為單細胞藻類或者是單細胞動物。
生態環境影響
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是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多數單細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組成部分,是魚類的天然餌料。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的作用,據統計,一隻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含有30個細菌。
因此,一隻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000個細菌。但是單細胞生物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如瘧原蟲,痢疾類變形蟲等人體內寄生蟲危害人類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造成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