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上生物課變異

如何上生物課變異

發布時間:2023-08-04 03:23:23

① 如何上好一節生物實驗課

實驗課是人類認識和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生物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葯品、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生物學實驗可以向學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和觀察、分析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上好一節生物實驗課要扎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准備
(一)、教師准備:首先要精心設計好實驗教學程序。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程序時,應認真構思好學生觀察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現象、失敗的原因要盡可能考慮細致,盡可能多設置幾個「為什麼」,以激發學生思維。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避免出現學生無事可做的時間空擋,以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要適時地科學地准備好實驗材料,確保試驗成功。
(二)、學生准備:預習好實驗內容,明確實驗過程
只有讓每個學生弄清了每個實驗的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和每個實驗的全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入實驗室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
(三)、加強組織紀律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了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向學生強調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的重要性。並要向學生講清道理,反復教育,使學生明白並自覺遵守,保證實驗室內環境安靜。要關心愛護教學儀器,節省實驗材料,實驗結束要自覺整理清潔實驗儀器。總之,要養成有組織、有紀律的實驗習慣和良好作風,並始終保持實驗室清潔。
二、明確實驗目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如上顯微鏡使用一課時,問:「你想看看自己的細胞是怎樣的嗎?」今天學會了顯微鏡的操作就可以看到,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提出醫生對炎症的診斷,要化驗血,就是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病人的血細胞進行檢查,才能得出結論。沒有科學手段會使病人誤診,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工、農、醫學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於克服組織教學難的問題。
三 、教師做好示範。
教師實驗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響實驗的效果。因此,每個實驗教學前,教師應按課本的實驗要求,認真做,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在演練中還要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實驗中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成功。
四、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的方法,規范操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三個一」:一、安放距桌邊一掌;二、對光要目(目鏡)物(物鏡)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線,光強用平面鏡,光弱用凹面鏡;三、觀察時標本對孔正中距離物鏡一厘米,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或雜質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旋鏡升降,細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玻片標本即可找到。教師規范操作一步,邊講該步的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規范操作快而且准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如用左眼觀察時,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用完顯微鏡擦乾凈外表。轉動轉換器,把物鏡偏兩旁,放回鏡箱原處。製作臨時裝片的實驗,先將擦→滴→取→展→蓋→染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看書了解每一步的涵義,圈上關鍵的詞語,教師再講每一步的涵義及注意的問題,邊操作邊叫學生模仿操作。然後強調注意事項。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現氣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觀察,展平防重疊,輕蓋防氣泡。氣泡與細胞的區別,氣泡圓邊厚黑,中間亮白,輕壓變形。這樣學生很快掌握步驟、要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自己製作臨時裝片中的細胞,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在光鏡下看不見),然後繪出細胞結構圖。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五、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做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時,學生以為看到細胞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准備好硬紙板,在上面畫圖並標出各部位名稱,同時進行對比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教師檢查評分,並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這樣通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觀察、分析思維,培養了學生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總之,只要每位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教學質量和實用型的生物人才,將會大面積豐收。

② 怎麼樣上好生物課

親,以生物為樂,你會發現生物很有意思的。慢慢地你會喜歡上生物課的!
生物其實是很有趣的科目,它是我們了解了自然界生物及我們人類的奧秘。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學植物類的時候,你學會很多有關花、莖等的結構名稱,你自己的知識豐富了許多吧?!學基因類的時候,你可以根據所學的基因知識對周圍的疾病做自己的調查,是不是很有趣呢?
其實,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你,學習你所感興趣的科目,學習才會趣味無窮喔~~
至於如何上好生物課,這算是老生常談啦!預習——用心聽老師,所講的知識,所用的方法,所考慮問題的思維——復習老師所講內容,思考自己獨特的方式
也許,會很麻煩,但是,你還有時間喔 ~形成了習慣,你會發現受益終身喔!!!

③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生物課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生物課
上好一節生物課,肯定要對教學進行設計,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制定教學目標;進行任務分析;教學方法選用;開展教學評價.首先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標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主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維度來實現課程目標.其次是選好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一般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訓練和實踐法、合作學習法、示範模仿法、強化法、實驗法、練習法等.常用的教學策略有:「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掌握學習教學策略、情境-陶冶教學策略、示範-模仿教學策略;再如建構主義中的自主學習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學策略、拋錨式教學策略、隨機進入教學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自我反饋式教學策略、基於Internet的探索學習策略;還有協作式教學策略包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競爭、協同和夥伴等.還有探究型教學策略等等.」最後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評價.對於文科生,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學習理科的時間相對很少,所以我們要定時定量的進行教學評價,及時反饋教學效果.主要是課堂練習和默寫等.高中生物與初中相比主要有幾個大部分,如分子與細胞,遺傳與變異,穩態與環境等.如何學好這幾部分,高中生物的特點是記憶和理解的東西繁多,但文科生從心裡根本上就排斥理科,他們多以在中學畢業考試過關為目標,對於生物學習沒有任何的心裡准備.所以文科班對生物的閱讀和練習都少.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樹立學好生物的信心俗語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句古訓在授課角度上講,應該反過來說,只有讓學生對老師感興趣,才能在老師的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可見,興趣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做到培養學生的興趣呢?(1)巧妙的導入.導語的設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干勁,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精彩的導入能使學生進入興奮狀態.導入的方法有多種,比如提問、討論、設疑、講故事等,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二生物關注人類遺傳病這一節內容時.用歐洲皇室血友病遺傳的小故事開端,一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2)採用生動有趣的實例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聯系實際,靈活運用一些生動有趣的實例.比如說我在講解生殖隔離的離子的時候,就播放了一個動物世界的片段,講解鳥類由於求偶方式的不同而有生殖隔離(不同種類的鳥之間求偶方式不同,如跳舞與鳴叫不同,從而無法自由交配),使學生一下就在歡聲笑語中理解了這個概念.(3)錘煉教學藝術,幽默教學,做學生的良師.生動風趣,可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良好的幽默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講授「緒論」課時,不僅告訴學生什麼是生物學,而且讓他們知道生物學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語言詼諧幽默,做好「演員」角色,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保持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肢體語言來強調問題.也可以穿插一些成語典故、幽默笑話、順口溜、歇後語,生物學史、科學家生平事跡等.還可以採用問題討論、分組競賽等手段,隨時變換教法,抓住學生眼球,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導演,緊跟教師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和學習任務.結合生物的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小常識,使學生認識到生物既神秘又實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說到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就可以提醒說: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水做的,所以要多喝水,每天要喝八大杯水,常有人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水就是最天然的美容品.又譬如說到血糖,就可以提到低血糖的一些相關體會和預防的知識等.(4)挖掘教材內涵,增加學習興趣.中學生的興趣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他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教學內容是否有興趣,興趣的大小如何,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生物教學中若能經常保持刺激的新穎和變化,就能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於學習.譬如可以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途徑感知事物,避免空洞的說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5)多做實驗.我們是生物教師,生物是一門實驗課堂.對與文科生來說,使他們最興奮的生物課就是實驗課了.因此,我們應盡量多的展開實驗,尤其是學生實驗,讓學生多動手,、一方面培養了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鞏固了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優化課堂教學時間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實踐表明,中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中,思維活動大致分三個階段:課堂初期五分鍾的思維逐漸集中階段、中期五分到三十分鍾思維處於高度集中階段、最後十分鍾思維活動逐漸轉為疲勞階段.根據這一規律,在開始教學的五分鍾內,教師應用貼切而精煉的語言、精美的教具、精巧的小實驗及生動誇張的事例等等,把處於思維離散、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引導到學習中來,並激發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從而使他們愉快的主動進入到學習之中.3.指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使知識形成網路學生每節學到的知識的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因此在他們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後,非常有必要要求他們把零散的知識,歸納總結出包含知識間內在聯系的具有網路結構的知識體系,從而便於知識的記憶和綜合應用.在總結知識時要求學生從六方面進行總結: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公式及圖像、習題種類、解題思路、畫知識的網路圖.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不斷分析和研究探索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④ 生物如何變異

生物變異 -網路

在豐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蘊含著形形色色的變異現象。在這些變異現象中,有的僅僅是由於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並沒有引起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的變化,因而不能夠遺傳下去,屬於不遺傳的變異。有的變異現象是由於生殖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因而能夠遺傳給後代,屬於可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基因突變:
正常人的紅細胞是圓餅狀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的紅細胞卻是彎曲的鐮刀狀的。這樣的紅細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性貧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一種遺傳病。
基因突變的概念 人們在對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的血紅蛋白分子進行檢查時發現,患者血紅蛋白分子的多肽鏈上,一個谷氨酸被纈氨酸替換。為什麼發生氨基酸分子結構的改變呢?經過研究發現,這是由於控制合成血紅蛋白分子的DNA的鹼基序列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最終導致了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產生。
除鹼基的替換以外,控制合成血紅蛋白分子的DNA的鹼基序列發生鹼基的增添或缺失,有時也會導致血紅蛋白病的產生。由於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就叫做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並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例如,小麥從高稈變成矮稈,普通羊群中出現了短腿的安康羊等,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可以歸納為三類:一類是物理因素,如X射線、激光等;另一類是化學因素,是指能夠與DNA分子起作用而改變DNA分子性質的物質,如亞硝酸、鹼基類似物等;第三類是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某些細菌等。
基因突變的特點 基因突變作為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的動植物以及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在自然界的特種中廣泛存在。例如,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稈、糯性,果蠅的白眼、殘翅,家鴿羽毛的灰紅色,以及人的色盲、糖尿病、白化病等遺傳病,都是突變性狀。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自然突變,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誘發突變。
第二,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它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一般來說,在生物個體發育的過程中,基因突變發生的時期越遲,生物體表現突變的部分就越少。例如,植物的葉芽如果在發育的早期發生基因突變,那麼由這個葉芽長成的枝條,上面著生的葉、花和果實都有可能與其他枝條不同。如果基因突變發生在花芽分化時,那麼,將來可能只在一朵花或一個花序上表現出變異。
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細胞中,也可以發生在生殖細胞中。發生在生殖細胞中的突變,可以通過受精作用直接傳遞給後代。發生在體細胞中的突變,一般是不能傳遞給後代的。
第三,在自然狀態下,對一種生物來說,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據估計,在高等生物中,約10五次方到10的八次方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1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突變率是10的負五次方到10的負八次方。
第四,在多數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是有害的。由於任何一物都是長期進化過程的產物,它們與環境條件已經取得了高度的協調。如果發生基因突變,就有可能破壞這種協調關系。因此,基因突變對於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例如,絕大多數的人類遺傳病,就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這些病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又如,植物中常見的白化苗,也是基因突變形成的。這種苗由於缺乏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最終導致死亡。但是,也有少數基因突變是有利的。例如,植物的抗病性突變、耐旱性突變、微生物的抗葯性突變等,都是有利於生物生存的。
第五,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可以突變成黃色基因,也可以突變成黑色基因。
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人工誘變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變異類型,從中選擇、培育出優良的生物品種。

基因重組:
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告訴我們,在生物體通過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隨著非同源染色體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這樣,由雌雄配子結合形成是一種類型的基因重組。在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時,由於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局部交換,這些染色體單體上的基因組合,是另一種類型的基因重組。
基因重組是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由於父本和母本的遺傳特質基礎不同,當二者雜交時,基因重新組合,就能使子代產生變異,通過這種來源產生的變異是非常豐富的。父本與母本自身的雜合性越高,二者的遺傳物質基礎相差越大,基因重組產生變異的可能性也越大。以豌豆為例,當具有10對相對性狀(控制這10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分別位於10對同源染色體上)的親本進雜交時,如果只考慮基因的自由組合所引起的基因重組,F2可能出現的表現型就有1024種(即2的十次方)。在生物體內,尤其是在高等動植物體內,控制性狀的基因的數目是非常巨大,因此,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的雜交後代的表現型種類是很多的。如果把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引起的基因重組也考慮在內,那麼生物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的變異就更多了。
由此可見,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染色體變異:
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這種改變在光學顯微鏡下是看不見的。而染色體變異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比較明顯的染色體變化,如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染色體數目的增減等。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人類的許多遺傳病是由染色體結構改變引起的。例如,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因為患病兒童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得名。貓叫綜合征患者的兩眼距離較遠,耳位低下,生長發育遲緩,而且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
在自然條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染色體發生的結構變異主要有4種:1.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2.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3.染色體某一片段的位置顛倒了180度;4.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
上述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物體死亡。

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一般來說,每一種生物的染色體數目都是穩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生物體的染色體數目會發生改變,從而產生可遺傳的變異。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的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染色體組 在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都是兩兩成對的。例如,果蠅有4對共8條染色體,這4對染色體可以分成兩組,每一組中包括3條常染色體和1條性染色體。就雄果蠅來說,在精子形成的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的數目減半,所以雄果蠅的精子中含有一組非同源染色體(Ⅹ、Ⅱ、Ⅲ、Ⅳ 或 Y、Ⅱ、Ⅲ、Ⅳ)
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例如,雄果蠅精子中的這組染色體就組成了一個染色體組。
二倍體和多倍體 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叫做二倍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叫做多倍體。其中,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叫做三倍體;體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叫做四倍體。例如,人、果蠅、玉米是二倍體,香蕉是三倍體,馬鈴薯是四倍體。多倍體在植物中很常見,在動物中比較少見。
多倍體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體細胞在有絲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完成了復制,但是細胞受到外界環境條件(如溫度驟變)或生物內部因素的干擾,紡錘體的形成受到破壞,以致染色體不能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於是就形成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如果這樣的細胞繼續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就可以發育成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組織或個體。
人工誘導多倍體在育種上的應用 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的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體葡萄的果實比二倍體品種的大得多,四倍體番茄的維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體的品種幾乎增加了一倍。因此,人們常常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來獲得多倍體,培育新品種。
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來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當秋水仙素作用於正在分裂的細胞時,能夠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繼續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將來就可以發育成多倍體植株。目前世界各國利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已經培育出不少新品種,如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無子西瓜和甜菜。此外,我國科技工作者還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作物----八倍體小黑麥。
單倍體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不僅可以成倍地增加,還可以成倍地減少。例如,蜜蜂的蜂王和工蜂的體細胞中有32條染色體,而雄蜂的體細胞中只有16條染色體。像蜜蜂的雄蜂這樣,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做單倍體。
在自然條件下,玉米、高糧、水稻、番茄等高等植物,偶爾也會出現單倍體植株。與正常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它們在育種上有特殊的意義。育種工作者常常採用花葯離體培養的方法來獲得單倍體植株,然後經過人工誘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重新恢復到正常植株的染色體數目。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植株,不僅能夠正常生殖,而且每對染色體上的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產生的後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因此,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只需要兩年時間,就可以得到一個穩定的純系品種。與常規的雜交育種方法相比,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
學習生物的變異,知道變異的來源有兩個:環境因素改變和遺傳物質的改變。其中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其來源主要有三個: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如果沒有變異現象,就不可能出現適應環境的物種。

閱讀全文

與如何上生物課變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