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測定生物干物質中的碳含量

如何測定生物干物質中的碳含量

發布時間:2023-08-15 23:10:21

①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測定方法

取一定重量的土壤,稱取1g,置於100ml無菌水中,充分振盪,然後離心,取上清液,就得到土壤浸出液(可以看做土壤中的微生物全部轉移至水中)。然後做梯度稀釋,取一定稀釋度的溶液,塗平板,培養後數菌落數,然後乘上稀釋倍數,就可得到1g土壤中該微生物的數量。
例如,你在稀釋10的7次方的平板上數出了15個菌落,則1g土壤中微生物數量為1.5×10的8次方個。

② 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測定方法

1.3 土壤微生物區系測定

細菌、真菌、放線菌採用平板培養法。細菌採用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放線菌採用改良高氏1號培養基,真菌採用馬丁氏培養基。

1.4 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標測定方法

1.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測定:採用氯仿熏蒸—0.5mol (L-1K2SO4提取法,TOC自動分析儀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測定:採用熏蒸提取一開氏定氮法測定微生物生物氮量。

1.4.2 土壤氨化作用強度、硝化作用強度分析:土壤氨化作用測定採用土壤培養法,用半微量開氏定氮蒸餾法測定NH4+-N的含量;土壤硝化作用測定採用溶液培養法,用比色法測定NO2-N的減少量。

③ 測定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哪些主要方法

測定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哪些主要方法
測定的方法主要有四種:

1.直接計數測定:根據微生物種類,有血球計數板和細菌計數板;

2.比濁法:根據菌懸液的濃度在一定范圍內與光密度成正比,可以用分光光度計測OD值,用OD值表示樣品菌液濃度;

3.核酸計數法:熒光定量PCR技術;

4.活菌計數法:MPN和平板計數法由於測定方法的限制。新鮮土樣經氯仿熏蒸後(24h),土壤微生物死亡細胞發生裂解,釋放出微生物生物量碳,用一定體積的LK2SO4溶液提取土壤,借用有機碳自動分析儀測定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根據熏蒸土壤與未熏蒸土壤測定有機碳的差值及轉換系數(KEC),從而計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④ 碳、氫的測定

73.11.1.1 重量法

方法提要

一定量煤樣在氧氣流中燃燒,煤中碳生成二氧化碳、氫生成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別被二氧化碳吸收劑和吸水劑吸收,根據吸收劑的增量,計算煤中碳、氫含量。煤樣中硫和氯對碳測定的干擾,在三節爐法中分別用鉻酸鉛和卷狀銀絲除去,在二節爐法中用高錳酸銀熱分解產物除去; 氮 (氮氧化合物) 對碳測定的干擾,由粒狀二氧化錳除去。

反應方程式如下。

燃燒反應: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對CO2和H2O的吸收反應: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排除硫、氯、氮對測定干擾的反應:

三節爐法中,在燃燒管內用鉻酸鉛脫除硫的氧化物,用卷裝銀絲脫氧: 二節爐法中,用高錳酸銀熱分解產物脫除硫和氯: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在燃燒管外部,用粒狀二氧化錳除去氮氧化物: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儀器

碳氫測定裝置 見圖73.34。

碳氫測定裝置主要由燃燒系統、凈化系統和吸收系統 3 部分組成。

燃燒系統為一個三節爐或二節爐,爐內徑 35mm,內有一燃燒管,管內裝燃燒舟。

三節爐 第一節長 230mm,可加熱到 (850 ± 10) ℃,能沿水平方向移動; 第二節長330~ 350mm,可加熱到 (800 ± 10) ℃ ; 第三節長 130~ 150mm,可加熱到 (600 ± 10) ℃ 。

兩節爐 第一節長 230mm,可加熱到 (850 ± 10) ℃,能沿水平方向移動; 第二節長130~ 150mm,可加熱到 (500 ± 10) ℃ 。

燃燒管 素瓷、石英、剛玉或不銹鋼製品,長 1100~1200mm (三節爐用) 或 800mm(兩節爐用) ,內徑 20~ 22mm,壁厚約 2mm。

燃燒舟 長約 80mm,素瓷、剛玉或石英製品。

凈化系統包括兩個乾燥塔 (容積 500mL) 和一個流量計 (測量范圍 0~150mL/min) 。

吸收系統包括 1 個吸水管、1 個除氮管和 2 個二氧化碳吸收管。

帶磨口塞的玻璃管 (圖73.35) 或小型乾燥器 (不裝乾燥劑) 。

氣泡計 容量約 10mL (圖73.36) 。

橡膠帽 (圖73.37) 或橡膠塞、銅接頭。

圖73.34 碳氫測定裝置示意圖

圖73.35 玻帶磨口塞的玻璃管(數字單位 mm)

圖73.36 氣泡計(數字單位 mm)

圖73.37 橡膠帽(數字單位 mm)

試劑

鹼石棉 粒度1~2mm; 或鹼石灰,粒度0.5~2mm; 或粒狀氫氧化鈣,粒度1~3mm。

無水氯化鈣 粒度 2~5mm; 或無水高氯酸鎂,粒度 1~3mm。

氧化銅 線狀,長約 5mm。

鉻酸鉛 粒度 1~4mm。

卷狀銀絲 絲直徑約 0.25mm。

卷狀銅絲 絲直徑約 0.5mm。

氧氣 不含氫。

硫酸。

三氧化鎢。

二氧化碳鋼瓶裝氣體。

粒狀二氧化錳稱取25gMnSO4·5H2O溶於500mL水中。另稱16.4gKMnO4溶於300mL水中。把兩種溶液都加熱到50~60℃。將高錳酸鉀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錳溶液中,並劇烈攪拌。加入10mL(1+1)H2SO4,再將溶液加熱到70~80℃,繼續攪拌5min,停止加熱,靜置2~3h。用熱水以傾瀉法洗到中性。將沉澱移到漏斗過濾,然後在150℃下烘乾(約2~3h),得到褐色疏鬆狀的二氧化錳。小心破碎和過篩,取粒度0.5~2mm的顆粒備用。

氧化氮指示膠在瓷蒸發皿中將小於2mm的40g無色硅膠和30mLHCl攪拌均勻。在砂浴上蒸發多餘的鹽酸直到看不見明顯的蒸氣逸出為止。然後把硅膠粒浸入30mL100g/LKSCN溶液中,攪拌均勻後取出烘乾。再把它浸入30mL2g/L雷伏奴耳(乳酸-6,9二氨基-2乙氧基吖啶)溶液中,攪拌均勻後取出,用黑紙包好烘乾,放在深色瓶中置於暗處備用。

高錳酸銀熱分解產物稱取100gKMnO4溶於2L沸水中。取107.5g的AgNO3溶於約50mL水中,然後在不斷攪拌下緩緩注入沸騰的高錳酸鉀溶液中,靜置過夜後得到有光澤的深紫色結晶。用水洗滌數次,在60~80℃下乾燥1h。將晶體一小份一小份地放在瓷皿中,在電爐上緩緩加熱到驟然分解,得到銀灰色疏鬆產物,收集在磨口瓶中備用。未分解的高錳酸銀不宜大量貯存,以免受熱分解引起爆炸。

試驗准備

1)測定裝置的填充和連接。將測定裝置各部件和容器依次連接,燃燒管兩端用耐熱橡膠帽或橡膠塞、銅接頭連接。

氧氣凈化系統包括兩個氣體乾燥塔。一個氣體乾燥塔下部(約1/3)裝鹼石棉或鹼石灰,上部(約2/3)裝無水氯化鈣或無水高氯酸鎂;另一個裝無水氯化鈣或無水高氯酸鎂。凈化劑經70~100次測定後,應檢查並進行必要的更換。氧氣由帶有氧氣吸入器的氧氣鋼瓶供給。為指示氧氣流量,在兩個乾燥塔之間連接一個氧氣流量計。

吸收系統由4個U型管組成,依次為吸水管(內裝無水氯化鈣或無水高氯酸鎂)、除氮管(採用直徑15mm、裝試劑部分高120mm的大U型管,前1/2裝二氧化錳,後1/2裝無水氯化鈣或無水高氯酸鎂)和2個二氧化碳吸收管(前2/3裝鹼石棉或鹼石灰,後1/3裝無水氯化鈣或無水高氯酸鎂)。各U型管磨口塞處塗少許真空硅脂。吸收系統的末端連接一個空U型管(防止硫酸倒吸)和一個裝有濃硫酸的氣泡計。

用作吸水劑的無水氯化鈣如果含有鹼性物質,應先用二氧化碳飽和,並除去過剩的二氧化碳。處理方法:把無水氯化鈣破碎到需要的粒度(如果氧化鈣在保存或破碎過程中已吸水,可放到高溫爐中在300℃下灼熱1h)裝入氣體乾燥塔內(可串聯若干個),緩慢通入乾燥的二氧化碳氣(由啟普氏氣體發生器或由帶有減壓裝置的二氧化碳鋼瓶供給)3~4h,然後關閉乾燥塔,放置過夜。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乾燥空氣,將過剩的二氧化碳去除。處理後的無水氯化鈣放入嚴密的容器中貯存。市售分析純無水氯化鈣的鹼性物質(氫氧化鈣)含量小於0.02%的,可不進行處理。

出現下列現象時,應更換U型管中的試劑:U形管中的無水氯化鈣開始溶化並阻礙氣體暢通;第二個二氧化碳吸收管一次質量增加達50mg時,應更換第一個吸收管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劑;二氧化錳一般使用50次左右應進行檢查或更換。檢查方法:將氧化氮指示膠裝在玻璃管中,兩端用棉花堵上,接在除氮管後面,或將指示膠少許放在二氧化碳吸收管的進氣端棉花處。燃燒煤樣,如果指示膠由草綠色變成血紅色,表示應更換二氧化錳。

上述 U 型管更換試劑後,應以 120mL/min 流量通氧氣,質量恆定後方能使用。

燃燒系統燃燒管按下述方式充填: 三節爐用燃燒管充填 (圖73.38) ,首先製成 3 個長 30mm 和 1 個長 100mm 的卷裝銅絲,直徑略小於燃燒管的內徑,以便能自由推入管內並與管壁保持盡可能小的間距。100mm 長的卷裝銅絲二端帶一個粗銅絲製成的環或鉤,以便由管中取出或放入。製成的卷裝銅絲應在高溫爐中於 800℃下灼燒 1h。燃燒管出氣端起,先留出約 50mm 空間,然後依次填充 30mm 卷狀銀絲、30mm 卷裝銅絲、130~150mm(與第三節電爐長度一致) 鉻酸鉛 (如用石英管,應該用銅片把鉻酸鉛與管壁隔開) 、30mm 卷裝銅絲、330~ 350mm (與第二節電爐長度一致) 線狀氧化銅、30mm 卷裝銅絲、310mm 空間 (與第一節電爐加上燃燒舟的長度相等) 和 100mm 卷裝銅絲。燃燒管兩端裝橡皮帽或橡皮塞,以便分別同凈化系統和吸收系統連通。橡皮帽或橡皮塞使用前應預先在105~ 110℃ 烘烤 8h。燃燒管中的充填物 (氧化銅、鉻酸鉛和卷裝銀絲) 經 70~ 100 次測定後應檢查和更換。

氧化銅用孔徑 1mm 篩篩去粉末後即可再用。鉻酸鉛可用 50g/L NaOH 熱鹼液浸泡,然後用水洗凈鹼液,烘乾,在 500~ 600℃ 下灼燒至少 30min,即可再用。卷裝銀絲用NH4OH 浸 5min 後,在水中煮沸 5min,用水沖洗後烘乾,可再用。

圖73.38 三節爐燃燒管的充填方式示意圖

兩節爐用燃燒管充填 (圖73.39) ,首先制 1 個長 100mm、兩個長 10mm 的卷裝銅絲,再用 100 目銅絲布剪成直徑與燃燒管匹配的圓形片 3~4 個 (防止高錳酸銀熱解產物被帶出) 。

圖73.39 二節爐燃燒管的充填方式示意圖

2) 爐溫校正。將工作熱電偶插入三節電爐的熱電偶孔內,使熱端稍進入爐膛內,冷端與高溫表連接。將爐溫升到規定溫度,保溫 1h。然後將標准熱電偶熱端沿燃燒管軸向依次插至燃燒管中對應第一、第二和第三節爐的中心處 (注意,勿使熱電偶與燃燒管壁接觸) 。根據標准熱電偶指示,調節相應電爐控制器,使爐溫達到規定溫度,恆溫 5min後記下相應工作熱電偶的溫度讀數。在日常測定中,即以此為准進行溫度控制。

3) 空白試驗。將裝置連接後,通電升溫並以 120mL / min 流量通氧氣,檢查整個系統的氣密性,直到各部分都不漏氣為止。在升溫過程中,將第一節電爐往返移動數次,通氣20min 左右。取下吸收系統,關閉各 U 形管磨口塞,用絨布擦凈,在天平旁放置 10min 後稱量。第一節爐達到並保持在 (850 ±10) ℃,第二節爐達到並保持在 (800 ± 10) ℃,第三節爐達到並保持在 (600 ±10) ℃ 時,開始做空白試驗。將第一節爐移至緊靠第二節爐,接上已稱量過的吸收系統並接通氧氣。在燃燒舟中放入三氧化鎢 (質量盡可能與日常測定時一致) 。打開橡皮塞,取出卷裝銅絲,將裝有三氧化鎢的燃燒舟推到第一節爐入口處。塞緊橡膠塞,調節氧氣流量為 120mL/min。移動第一節爐,使燃燒舟位於第一節爐中心處。通氣 23min,將第一節爐移回原位; 2min 後取下吸收管,用絨布擦凈,在天平旁放置 10min 後稱量。水分吸收管的增加量就是空白值。重復上述空白試驗,直到連續兩次所得空白值相差不超過 0.0010g 、除氮 U 型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最後一次質量變化不超過0.0005g 時為止。取最後兩次空白值的平均值作為當天空白值。負壓供氧時,應先關閉靠近硫酸氣泡計的 U 型管,再依次關閉其他 U 型管,然後取下。

做空白試驗前,應先確定燃燒管的位置,使出口端溫度盡可能高而又不會使橡膠帽或橡膠塞受熱分解。若空白值不易達到穩定,可適當調節燃燒管的位置。

分析步驟

1) 三節爐法分析步驟。將第一節爐溫度控制在 (850 ± 10) ℃ ,第二節的爐溫控制在(800 ± 10) ℃,第三節的爐溫控制在 (600 ± 10) ℃,並使第一節爐緊靠第二節爐。

在預先灼燒過的燃燒舟中稱取 0.2g (精確至 0.0001g) 粒度小於 0.2mm 的空氣乾燥煤樣均勻鋪平。在煤樣上鋪一層三氧化鎢。若不立即測定,可把燃燒舟暫時存放在專用的磨口玻璃管或不加乾燥劑的乾燥器內。

將已恆量的吸收系統 U 型管磨口塞旋開後,接上燃燒系統,以每分鍾 120mL 的流量通入氧氣。打開入口端的橡膠塞,取出卷裝銅絲。若燃燒管內有瓷舟,用鎳鉻絲鉤取出。將盛有煤樣的燃燒舟迅速放入燃燒管中,用推棒推入,使瓷舟前端剛好在第一節爐口,將卷裝銅絲放在燃燒舟後面,塞上橡膠塞。通入氧氣,流量保持在 120mL/min。隔 1min,移動第一節爐,使燃燒舟的一半進入爐口; 過 2min,移動爐子,使燃燒舟全部進入爐口;再過 2min,再移動爐子,使燃燒舟位於爐子中心處。保溫 18min 後,把第一節爐移回原位。2min 後,拆下吸收系統的 U 型管並關閉其磨口塞,用絨布擦凈,在天平旁放置 10min後稱量 (除氮 U 型管不必稱量) 。

2) 二節爐法分析步驟。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節爐溫控制在 (850 ± 10) ℃ ,第二節爐溫控制在 (500 ±10) ℃,並使第一節爐緊靠第二節爐,每次空白試驗時間為 20min,燃燒舟在爐中心位置保溫時間為 13min。其他操作與三節爐法時相同。

3) 測定裝置和操作技術可靠性檢查。稱取約 0.2g 標准煤樣,按規定步驟操作,若實測值與標准值的差值在規定的不確定度內,表明裝置和操作正常。否則,需查明原因,徹底糾正後才能進行正式測定。

按下式計算空氣乾燥煤樣的碳、氫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Cad為空氣乾燥煤樣中碳的質量分數,%;Had為空氣乾燥煤樣氫的質量分數,%;m為空氣乾燥煤樣的質量,g;m1為二氧化碳吸收管的增量,g;m2為水分吸收管的增量,g;m3為空白值,g;0.2729為由二氧化碳換算成碳的因數;0.1119為由水換算成氫的因數;Mad為空氣乾燥煤樣的水分的質量分數。

碳酸鹽二氧化碳含量大於2%時,則: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w(CO2,ad)為空氣乾燥煤樣的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

73.11.1.2 電量-重量法

方法提要

一定量煤樣在氧氣流中燃燒,生成的水與五氧化二磷反應生成偏磷酸,電解偏磷酸,根據電解所消耗的電量,計算煤中氫含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以二氧化碳吸收劑吸收,由吸收劑的增量,計算煤中碳含量。煤樣燃燒後生成的硫氧化物和氯用高錳酸銀熱解產物除去,氮氧化物用粒狀二氧化錳除去,以消除它們對碳測定的干擾。方法適用於褐煤、煙煤和無煙煤碳、氫的測定。

儀器裝置

電量-重量法碳氫測定儀(圖73.40)由氧氣凈化系統、燃燒裝置、鉑-五氧化二磷電解池、電量積分器和吸收系統等構成。

圖73.40 電量-重量法碳氫測定儀示意圖

氧氣凈化系統 凈化爐,長約 300mm,爐外徑約 100mm,爐膛直徑約 25mm 的管式電爐,可控溫 (800 ± 10) ℃。凈化管,長約 500mm,外徑約 22mm 的石英管或素瓷管。氣體乾燥管,3 個,容量約 150mL 的玻璃管。氧氣流量計,測量范圍 0~150mL/min。

燃燒裝置 燃燒爐和催化爐,長約 450mm,爐外徑約 100mm,爐膛直徑約 25mm 連成一體的二節管式爐,其中催化段長約 150mm,可控溫在 (300 ± 10) ℃,燃燒段長約300mm,可控溫在 (850 ± 10) ℃ 。

燃燒管 總長約 650mm,一端外徑約 22mm、內徑約 19mm、長約 610mm,距管口約100mm 處接有外徑約 8mm、內徑約 6mm、長約 50mm 的支管; 另一端外徑約 7mm、內徑約 3mm、長約 40mm 的異徑石英管 (圖73.41) 。

圖73.41 燃燒管示意圖(數字單位 mm)

燃燒舟 長 70~77mm 瓷舟。新舟使用前應在約 850℃下灼燒 2h。

帶推棒的橡皮塞 (圖73.42) 由鎳鉻絲推棒1 (直徑約2mm,長約700mm,一端捲成直徑約 10mm 的圓環) 、翻膠帽 2、硅橡膠管 3 (內徑約 6mm,外徑約 11mm) 、玻璃管 5(外徑約 7mm,長約 60mm) 、橡皮塞 4 等組成。在橡皮塞上打一直徑約 6mm 的孔,將玻璃管的一端穿過孔並伸出約 2mm; 玻璃管的另一端通過硅橡膠管與翻膠帽緊密連接,在翻膠帽的正中穿一小孔,使鎳鉻絲推棒的一端通過玻璃管後由翻膠帽上的小孔穿出。

圖73.42 帶推棒的橡皮塞示意圖

鎳鉻絲鉤 直徑約 2mm,長約 700mm,一端彎成小鉤。

硅橡膠管 內徑約 5mm,外徑約 9mm。

聚氯乙烯軟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內徑約 6mm,外徑約 8mm。

電解池 長約100mm、外徑約8mm、內徑約5mm 的專用電解池 (圖73.43) ,鉑絲間距約 0.3mm,池內表面塗有五氧化二磷。電解池外有外徑約 50mm、內徑 9~10mm、長約80mm 的冷卻水套。

電量積分器 電解電流 50~700mA 范圍內積分線性誤差小於 ±0.1%; 配有 4 位數字顯示器,數字顯示精確到 0.001mg 氫。

吸收系統 除氮 U 型管,直徑約 15mm 的 U 型管,內裝粒狀二氧化錳,裝試劑部分高 100~120mm,兩端堵以硅酸鋁棉。吸水 U 型管,直徑約 15mm 的 U 型管,內裝無水高氯酸鎂或無水氧化鈣,裝試劑部分高 100~120mm。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2 個,直徑約15mm 的 U 型管,4 /5 裝鹼石棉,1 /5 裝無水高氯酸鎂或無水氯化鈣,裝試劑部分高 100~120mm。氣泡計,容量約 10mL,內盛少許硫酸。

圖73.43 Pt-P2O5電解池示意圖

帶磨口的玻璃管或小型乾燥器 (不放乾燥劑) 。

試劑

鹼石棉 化學純,粒度 1~2mm; 或鹼石灰,化學純,粒度 0.5~2mm。

無水氯化鈣 粒度 2~5mm。

無水高氯酸鎂 粒度 1~3mm。

氧化銅 線狀 (長約 5mm) 。

三氧化鎢。

粒狀二氧化錳 製法與 73.11.1.1 相同。

高錳酸銀熱分解產物 製法與 73.11.1.1 相同。

真空硅脂。

變色硅膠 化學純。

硅酸鋁棉 工業品。

硫酸。

無水乙醇。

塗液 磷酸與丙酮以 (3 +7) 比例混和。

氧氣 氧氣鋼瓶需配有可調節流量的帶減壓閥的壓力表(可使用醫用氧氣吸入器) 。

測定準備

1) 凈化系統各容器的充填和連接。凈化管內充填線狀氧化銅,裝填部分長約280mm,兩端堵以硅酸鋁棉。3 個氣體乾燥管內按氧氣流入方向依次充填變色硅膠、鹼石棉和無水高氯酸鎂。按順序將凈化系統各容器連接好。

2) 燃燒管的填充和安裝。在燃燒管細頸端先充填約 10mm 硅酸鋁棉,然後填入約100mm 高錳酸銀熱解產物,最後再充填約 10mm 硅酸鋁棉。將帶推棒的橡皮塞塞住燃燒管入口端並將燃燒管放入燃燒爐內,使裝填部分的位置在催化段。

3) 電解池塗膜及五氧化二磷膜的生成。先用外徑約 5mm 的軟毛刷和洗滌劑清洗電解池內壁,然後依次用自來水、蒸餾水沖洗,最後用丙酮或無水乙醇清洗並用熱風吹乾。此時,電解池兩鉑極間電阻應為無窮大。

將電解池前端向上豎起,從前端滴入塗液。塗液沿池內壁流下,當塗液流到池體 1/3處時,立即倒轉電解池,使多餘的塗液流出,並用濾紙拭凈池口。邊轉動電解池,邊用冷風吹至無丙酮氣味。以同樣方法塗液 3 次,但第2 次使塗液流到池體的2/3 處時,倒出多餘塗液; 第 3 次使塗液流到距池體尾端約 10mm 處時,倒出多餘的塗液。

接通氧氣,調節氧氣流量約為 80mL/min。用硅橡膠管將塗液後的電解池與燃燒管細頸埠對口連接。裝好電解池冷卻水套,通入冷卻水,將電解池兩電極與電解電源引線相接。選擇 10V 電壓,啟動電解,每隔 3min 改變電解電源極性 1 次,直至電解終點。選擇24V 電壓啟動電解,直至電解終點; 改變電解電源極性,啟動電解,至電解終點。如此重復 4~5 次,五氧化二磷膜形成完畢; 或按塗膜鍵自動塗膜。

4) 吸收系統各容器的充填和連接。把按要求准備的吸收系統各容器按順序連接好,氧氣凈化系統與燃燒管間以聚氯乙烯軟管或聚四氟乙烯管連接,電解池與 U 型管及 U 型管與 U 型管間均以硅橡膠管連接。當出現下列現象時,應更換 U 型管中試劑,或清洗電解池: 某次試驗後,第 2 個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的質量增加 50mg 以上時,應更換第 1 個U 型管; 二氧化錳、無水高氯酸鎂或無水氯化鈣一般使用約 100 次應更換。電解池使用100 次左右或發現電解池有拖尾等現象時,應清洗電解池,重新塗膜。

5) 測定儀整個系統的氣密性檢查。將儀器按圖73.40 所示連接好。將所有 U 型管磨口塞旋開,與儀器相連,接通氧氣下調節氧氣流量約為 80mL/min。然後關閉靠近氣泡計處 U 型管磨口塞,此時若氧氣流量降至 20mL/min 以下,表明整個系統氣密; 否則,應逐個檢查 U 型管的各個磨口塞,查出漏氣處,予以解決。氣密性檢查時間不宜過長,以免 U型管磨口塞因系統壓力過大而彈開。

6) 測定儀可靠性的檢驗。為了檢查測定儀是否可靠,可稱取 0.070~ 0.075g 標准煤樣 (精確至 0.0001g) 進行碳、氫測定。如果實測的碳、氫值與標准值的差值不超過標准煤樣規定的不確定度,並且無明顯系統偏差,表明測定儀可用,否則需查明原因並糾正後才能進行正式測定。

分析步驟

選定電解電源極性 (每天應互換 1 次) ,通入氧氣並將流量調節約為 80mL/min,接通冷卻水,通電升溫。升溫同時,接上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 (應先將 U 型管磨口塞開啟)和氣泡計,使氧氣流量保持約 80mL/min,按下電解鍵 (或預處理鍵) 至終點。然後,每隔 2~3min 按一次電解鍵 (或預處理鍵) 。10min 後取下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關閉所有U 型管磨口塞,在天平旁放置 10min 左右,稱量。然後再與系統相連,重復上述試驗,直到兩個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質量變化不超過 0.0005g 為止。

將燃燒爐、凈化爐和催化爐溫度控制在指定溫度。將煤樣以轉瓶法混和均勻,在預先灼燒過的燃燒舟中稱取 0.070~0.075g (精確至 0.0001g) 粒度小於 0.2mm 的空氣乾燥煤樣,並均勻鋪平。在煤樣上蓋一層三氧化鎢。如不立即測定,可把燃燒舟暫存入不帶乾燥劑的密閉容器中。

接上質量恆定的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保持氧氣流量約 80mL/min,啟動電解至電解終點。打開帶有鎳鉻絲推棒的橡皮塞,迅速將燃燒舟放入燃燒管入口端,塞上帶推棒的橡皮塞,將氫積分值和時間計數器清零。用推棒推動燃燒舟,使其一半進入燃燒爐口。煤樣燃燒後 (一般 30s) ,按電解鍵 (或測定鍵) ,當煤樣燃燒平穩,將全舟推入爐口,停留2min 左右,再將燃燒舟推入高溫帶並立即拉回推棒 (不要讓推棒紅熱部分拉到近橡皮塞處,以免使橡皮塞過熱分解) 。約 10min 後 (電解達到終點,否則需適當延長時間) ,取下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關閉其磨口塞,在天平旁放置約10min 後稱量。第2 個吸收二氧化碳 U 形管質量變化小於 0.0005g,計算時忽略。記錄電量積分器顯示的氫的質量 (mg) 。打開帶推棒的橡皮塞,用鎳鉻絲鉤取出燃燒舟,塞上帶推棒的橡皮塞。

空白值的測定。氫空白值的測定可與吸收二氧化碳 U 型管的恆量試驗同時進行,也可在碳氫測定之後進行。在燃燒爐、凈化爐和催化爐達到指定溫度後,保持氧氣流量約為80mL / min,啟動電解到終點。在一個預先灼燒過的燃燒舟中加入三氧化鎢 (數量與煤樣分析時相當) ,打開帶推棒的橡皮塞,放入燃燒舟,塞緊橡皮塞。將氫積分值和時間計數清零。用推棒直接將燃燒舟推到高溫帶,立即拉回推棒。按空白鍵或9min 後按下電解鍵。到達電解終點後,記錄電量積分器顯示的氫質量 (mg) 。重復上述操作,直至相鄰兩次空白測定值相差不超過 0.050mg,取這兩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當天氫的空白值。

對於微計算機控制的測定儀可按照說明書規定的方法操作。

按下式計算空氣乾燥基煤樣的碳氫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Cad為空氣乾燥煤樣中碳的質量分數,%;Had為空氣乾燥煤樣中氫的質量分數,%;m為空氣乾燥煤樣的質量,g;m1為吸收二氧化碳U型管的增量,g;m2為電量積分器顯示的氫值,mg;m3為電量積分器顯示的氫空白值,mg;0.2729為將二氧化碳換算成碳的因數;0.1119為將水換算成氫的因數;Mad為空氣乾燥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當需要測定有機碳時,按式(73.71)計算有機碳的含量。

閱讀全文

與如何測定生物干物質中的碳含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