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浮游動物的生態作用
幾乎所有水體中都有種類繁多的生物生存。這些水生生物在水體中佔有各自的棲息生境,具有一定的生態習性。根據它們的生態特點可劃分為幾個大生態類群: 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漂浮生物、著生生物。浮游生物一般個體都很小,多數種類必須藉助顯微鏡或解剖鏡才能看清楚其身體構造。這些生物隸屬於不同的門類,因此浮游生物這個名詞主要指的是生態學上的意義。本書主要研究浮游生物中的浮游動物 (周曉燕,2005) 。
浮游生物 (plankton) 是指在水流運動的作用下,被動地漂浮在水層中的生物群。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運動能力薄弱或完全沒有運動能力,只能隨水流移動。浮游動物在淡水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生態作用。
(1) 浮游動物在水生生物食物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浮游動物是位於食物鏈前端的消費者,有的以浮游植物為食物,有的以細菌、碎屑為食物,而它們本身又是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特別是許多經濟魚類的餌料來源。因此,浮游動物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其他較高等水生生物的分布和豐度。同時,利用浮游動物的分布以及季節或年度變化,掌握浮游動物的數量及其變化特徵,可為科學發展漁業養殖提供依據。
(2) 浮游動物在水質改善上起著 「水質凈化器」的作用。浮游動物還通過排泄和分泌作用,在有機物質的分解和循環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浮游動物對許多物質,特別是外來的污染物質的敏感性以及積累、轉移作用,也使它們在研究物質對生態系統的生態毒理影響和生態系統的演替、穩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浮游動物在物質循環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對能量、物質循環起調控作用的關鍵功能群。它們通過攝食及其垂直移動能夠有效地將上層的初級生產量主動泵入其他水層,成為真光層顆粒有機物的沉降輸出過程中的 「生物泵」。
(3) 浮游動物對於水生態環境質量具有指示作用。環境的影響所引起的季節變化和長期變化迫使浮游動物產生不同程度的響應。一方面,浮游動物與水體質量關系密切,其中不少種類對水環境變化比較敏感; 另一方面,浮游動物特殊的隨波逐流的生活方式適應於相應的水文因子,也就是說,它們的種屬和數量變化總是與一定的水文狀況相聯系。因此,可以根據浮游動物的種屬和豐度來評價水環境質量和水文條件。
⑵ 僅有14%左右的地區物種生活在海洋中,以下哪個原因最能解釋海洋物種如此之少呢
我們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好像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都是依靠肉類為生。我們知道,在陸地上,所有的肉食動物來源都是植物,因為沒有植物就沒有能量來源。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幾乎很少見到海洋植物,也很少見到海洋食草動物,那麼海洋的能量是來自於哪裡呢?
海洋食草動物
其實,海洋也有一些食草動物,比如:儒艮,它們幾乎是海洋中唯一的食草動物。
之所以海洋食草動物非常少,是因為植被生長需要太陽光。我們知道,海水可以隔絕太陽光子,足夠深的海水會導致植被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然而海洋的海水深度並不是固定的,大多數海洋深度超過50米,導致海底的植物接收不到足夠多的太陽光,只有在海洋深度不超過50米的地方,才有可能長出植物,所以儒艮的生活范圍經常是30米-40米的海域。由此可見,在海洋中,由於植被較少,因此由植物能夠提供的能量比較小。
浮游生物
雖然海洋植物較少,但是海洋中的生物可不少,其中就包括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通常是指浮游藻類,包括藍藻、綠藻、金藻等八個不同門類的浮游植物,目前已知全世界一共有40000種藻類植物。這些植物體型較小,很難被肉眼觀測到,但它們數量非常多,一毫升的海水中所包含的藍藻數量就超過了100萬個。
據研究發現,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產的能量約是陸地植物的7倍,我們知道人類每年大約排放超過1000億噸的二氧化碳,然而陸地植物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其他的二氧化碳都被浮游植物所吸收了。
當浮游植物死亡後,它們的遺體會連同它們身體內的碳將會堆積在海底,一方面會減少全球碳排放,另一方面這些浮游植物的遺體會形成海底石油。
因此,浮游植物在生物鏈所發揮出的功能,相當於地球上的植被,它們也能調節地球大氣,以及作為海洋生物的能量來源。
和陸地植被不同的是,浮游植物很多沒有葉綠體,比如藍藻,它屬於原核生物,沒有成型的細胞核,
它們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並不是葉綠體,而是多個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當陽光照射到藻類的表面時,光子會在藻紅素、藻藍素以及別藻藍素之間傳遞,再通過葉綠素a將光能轉化為生物能,供生命使用。
根據目前主流的科學認知,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出氧氣,就是因為這些藻類的存在。
浮游植物和生長在海底的植被相比,它們的體型更小,而且沒有根,可以隨波飄動到太陽比較充足的地方,不像植物受海水深度的限制。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海洋生物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此,因此浮游植物又被稱為海洋牧草。
海洋的生態鏈
其實海洋和陸地一樣,都有一條生態鏈,其中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被稱為自養生物,在陸地上,自養生物多數是植物;但在海洋中,自養生物大多是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提供的能量會被小魚小蝦所捕食,比如:磷蝦就是利用浮游生物來獲取能量,而磷蝦是大多數海洋生物的食物,比如:須鯨、鯨鯊等大型食肉動物。從這方面講,磷蝦也是食草動物。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態鏈是以植被為基礎,但在海洋中,生態鏈是以浮游植物為基礎。
總結
之所以海洋中很少見到食草動物,是因為海洋中的「植物」體型較小,人類肉眼無法看到。再加上能夠直接利用藻類為生的生命也較小,大多是磷蝦之類的小型生物,很難被人類注意到。當然,儒艮是個例外。
⑶ 深海生物群落中有哪些主要生物它們是如何獲得能量的並適應環境的
深海生物按其生活方式可分為浮游、游泳和底棲三大類。
浮游生物 由細菌、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甲殼動物、毛顎動物等的一些種類組成,種類和生物數量均較少。生物數量通常隨水深增加而明顯降低。太平洋千島-堪察加水域的中型浮游生物量,在200~400米水深處每立方米平均超過100毫克,但3000米以下卻不到1毫克。同一種浮游動物,個體小時多生活在淺處,個體較大時生活在深處。如橈足類的海羽水蚤屬和光水蚤屬的一些種類,生活在2000米水深處個體最大可達17毫米,而隨著水深變淺,個體大小也隨之變小。深海浮游動物多為雜食或肉食性。浮游動物的垂直移動對營養物質的垂直轉送起著積極的作用。浮游動物主要種類有:①甲殼動物,最主要的是橈足綱如哲水蚤、真哲水蚤、海羽水蚤、光水蚤等屬的一些種類(最大個體可達17毫米)。其次還有糠蝦、磷蝦、端足和十足等目,以及介形綱的動物。②腔腸動物,有缽水母和管水母等。它們生活史中沒有水螅型階段,個體一般較大,直徑可達25厘米,大多呈栗色和紫色,且能發光。③橄欖綠細胞,長度為10~15微米的細胞。有的學者認為屬於鞭毛蟲。在3000~4000米水深處,此類細胞的密度仍可達 25000~50000個/升。在有些浮游甲殼動物的腸道中也常可撿出,它們的來源尚不清楚。
游泳生物 主要是魚類,其次為烏賊、章魚和蝦等(圖1)。在1000多種大洋魚類中,生活在深水的約有150種。其中隸屬於角��亞目的種類最多,約有80種。深海��魚頭的背側有一柄狀的突起,頂部可發光,作誘餌和照明用。嘴大。雌魚體重可達6~8千克,雄魚僅重幾克(圖2)。雄魚頭部鑽入雌魚的表皮吸取營養,並形成一個小裂,雌魚產卵期,雄魚產精子於袋中,以備授精。��魚不成群,個體之間大約保持30米的距離。
在深海也有不少鰻魚,如哈氏囊咽魚和寬咽魚等。魚體細長,嘴特別大(圖3)。有些鰻魚幼體上游到較淺的水層,成體時才回到深水。
在深海魚類中,圓罩魚屬的個體數量最多,魚的個體小,長僅5~6厘米,頭大,暗褐色,其鰓可濾食浮游動物。不成群,個體之間約保持3米的距離。
在深海近底層魚的種數比較多,個體也較大,如睡鯊體長可達7米,以掠食為生。有些深海魚常能吞食比自身大的食物(圖4)。深海頭足類種類較少,有的章魚適應於深海生活,沒有眼睛。
底棲生物 深海底棲生物的生物量隨水深而降低(見表)。在水深 2000~3000米處底棲生物種類多。隨水深的增加,其組成也發生變化,淺水種逐漸被深水種取代,通常200、3000和6000米處是轉折點。在萬米以上的深淵,仍有底棲生物,已發現的種類有:有孔蟲、海葵、多毛類、等足類、端足類、瓣鰓類和海參類等。①微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2~40微米之間,主要生活在海底沉積物的表層。包括真菌、易變菌、類酵母細胞、肉足綱、吸管綱、纖毛蟲綱、有孔蟲等。據對北太平洋中部水深5498米處調查,在沉積物表層的個體數量約為每平方厘米24000個,而在0.5厘米沉積樣中僅為每平方厘米1150個。②小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42~1000微米之間,生活在同一水域,個體數約比微型底棲生物少 3個數量級。小型底棲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蟲、海螅、渦蟲綱、線蟲動物門、腹毛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緩步動物門、寡毛綱、原環蟲、海蟎、介形類和猛水蚤目的一些種類。其中,線蟲是主要的種類,其個體數量多,約占動物總數的二分之一。③大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1000微米以上,包括無脊椎動物的大多數門類,如海綿、腔腸動物、星蟲、曳鰓蟲、腸鰓動物、螠蟲、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和須腕動物,以及少量脊索動物(如海鞘)和底棲魚類。
深海海綿體大(可達1米),且多具一插入底泥中的長柄。海葵能生活在水深達萬米的深淵,有的附生在其他動物身上,或築管棲息。
多毛類既是淺水,也是深水的重要底棲生物。在中太平洋西部深海採得的大型底棲生物共有8種,其中多毛類4種,即吻沙蠶、海蛹,以及小頭蟲科和縮頭蟲科各一種;其餘4種為美麗冠葉珊瑚、骨緣胡桃蛤、扇貝和一種鉤蝦亞目的動物。
棘皮動物門的各綱均有深海種類,多數是底棲取食者,有的海星是肉食者,捕食有孔蟲、多毛類和軟體動物。在有機物較豐富的地方,海參往往是優勢種,且個體也大(有的可達0.5米)。生活在深海的海參,有的具葉狀的「足」,或具一排側乳頭,適於在軟泥上爬行。
深海的海鞘也營固著生活,有很長的柄,濾食,不形成群體。有的底棲魚,腹鰭和尾鰭長成棒狀,能在軟泥上支撐著身體或緩慢地移動,如一種深海狗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