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微生物考研方向的專業是怎麼劃分的
研究方向:
微生物學學科方向:中國是世界上微生扮桐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微生物資源研究反映了微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水平,是國情調查、資源保護、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的基礎,是生物多樣性研究和瀕危物種保護的基礎,也是包括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在內的雀攜微生物學各分支學科的基礎。
微生物學專業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真菌及地衣學、微生物資源、分類、系統學、多樣性、群體遺傳與演化、協同代謝分子機理、環境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系統生物技術、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代謝學、微生物生態學、微生物生化工程、分子病毒學、分子免疫學。
(1)醫學微生物學三性兩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微生物學的作用:
1.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作用
2.空氣與水凈化,污水處理
3.工農業生產:菌體,代謝產物,代謝活動
4.對生命科學的貢獻
二,微生物學的具體應用
現代臨床微生物學是一門由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和預防醫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又是檢驗醫學中廳歲坦重要和成熟的專業之一。這門新興的學科需要微生物醫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聯合進行工作,具體任務有四項:
(1)對微生物標本做出快速、准確的檢驗報告,及時滿足臨床需要;
(2)進行有關抗菌葯物耐葯性方面的各種試驗,受理抗菌葯物合理應用的咨詢;
(3)密切結合臨床,與臨床醫師討論、研究及處理有關感染性疾病的問題;
(4)參與抗菌葯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和醫院感染監測、控制和管理。這就要求臨床微生物學工作者不僅要完成實驗室工作,還要完成有關的臨床工作,成為感染控制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參謀和顧問。
2. 怎樣學好醫學免疫與微生物學
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其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因其研究范圍廣、發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及其機能,又涉及它與人體的相互作用,並與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傳染病學和流行病學等多學科緊密聯系,內容豐富,機理復雜,許多學生反映該學科難學。因此,如何教與學好這門學科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這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與學相輔相承。現僅就如何學習這門課程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明確目的是前提
要學好一門課程,首先要充分認識學科的性質及其重要性,才會有學習的動力,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這樣,你才能認真地、刻苦地去鑽研它。這就要求你要聽好第一堂即「緒論」的講解,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的興趣。明確醫學微生物學僅為病理學、葯理學、預防醫學等基礎學科打基礎,且與臨床各學科緊密聯系,故有「橋梁」學科之稱。如病理學中的「炎症」、葯理學中「抗生素的作用機制」、預防醫學中「流行病的病因病機」都與微生物密切相關;各種傳染病如霍亂、結核、白喉、菌痢、病毒性肝炎及目前正流行的「非典」等都是微生物所致,它們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要診斷、治療、控制與消滅傳染病,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與技術。 微生物所致疾病涉及臨床各學科,將來要當好醫生,為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都離不開微生物學的知識與技能。
二、認真聽課是基礎
目前,「講課」仍是高校教學中最普遍採用的教學形式,教師經過熟悉、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課堂上講清重點、難點,學生認真聽課,適當作筆記,課後加以復習、思考,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微生物「看不見,摸不著」,許多問題學生自學難以弄懂,通過教師的講解,可加深理解,便於記憶。所以聽好每堂課是學好該課程的基本要求。
三、學習得法是關鍵
有些學生很認真聽課,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個人的記憶、思維、綜合等能力不同之外,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學習方法不對頭,死記硬背,抓不住重點,往往事與願違,事倍功半;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因此,學習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這里,結合醫學微生物的專業特點,談談學習的方法:
(一)聽課三要素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除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外,與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及學習方法也密切相關。聽課要做到以下三點:
1.精聽:就是要注意力集中,特別要注意授課教師反復強調的問題,抓住重點,聽懂難點。
2.巧記:即在聽課時適當作筆記,而不是全部抄錄講課內容。可在教材中巧設符號標志,如:列出小標題;使用不同的字體;不同顏色的字;突出關鍵詞語;使用不同的下劃線等,由於符號標志有助於對教材的理解,使之對內容又便於課後復習。符號可根據個人喜好靈活運用。
3.釋疑:這里有兩層含意,一是課前預習教學內容,帶著問題聽課,二是聽課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聽課中不斷得到答案,這樣可大大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課堂吸收率。
(二)學習八要點
⒈基本概念要記牢:微生物學中有許多名詞概念,有些也是臨床常用的,如消毒、滅菌、菌血症、毒血症、膿毒血症等等,都有必要反復復習,牢固掌握。
⒉特殊特徵勿忘掉:病原菌的種類多,教材中編排及講解時是分開敘述,但它們的生物學性狀既有共同點也有特殊性,要全部記住,確實很難。學習時注意記住它們各自的突出特點。如破傷風桿菌有芽胞,對理化因素抵抗力強;腦膜炎雙球菌有自溶酶,在外界低抗力弱;結核桿菌耐乾燥,在乾燥的痰液中存活時間長,在傳播上很重要等等。
⒊共同特徵條理化:因各種微生物的致病性很復雜,如一種細菌可引起多種病症,某種病症也可由多種病原體所致。不少學生反應很難記,老師改卷中也常碰見學生把甲菌的特點答作乙菌的「張冠李戴」現象。在學習時要注意把相似的性質,分散在各章節的內容條理歸納,即俗話說的「梳辮子」,如哪些細菌主要以外毒素致病?它們具什麼特點?哪些細菌既有內毒素又可產生外毒素?哪能些細菌可引起敗血症?哪些細菌可引腦膜炎?等等。這樣既便於掌握它們的共性,又有利於培養綜合歸納的能力。
⒋比較鑒別不可少:微生物學中有些內容須對比分析,這樣就更易於掌握它們的特點。如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結構的特點:內毒素與外毒素的特點等等,「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對比自然就記住了它們的不同點。
⒌致病機理列表記:各種病菌原體的致病機制或致病特點都是學習的重點,且這些內容很都復雜,教師講解時多採用圖表講解,復習時也應列出圖表,這樣可化繁為簡,一目瞭然,既便於掌握全面,又記住各步要點。
⒍唯物辨證看問題:病原微生物能否侵入機體,能否致病,不僅取決於微生物的致病力等因素,還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況,二者相互作用是很復雜的過程,且矛盾的雙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受到社會因素、自然條件、環境因素等影響。如鼠疫桿菌、天花病毒都屬於甲類病原體,具有極強的致病性,但通過人類的努力,鼠疫、天花這兩種烈性傳染病早已得到控制與消滅。而目前正在流行的「非典」病菌原體SARS病毒,過去只是引起普通感冒或一般的肺炎,傳染性弱,不具流行性,且SARS病毒在不同的人其感染的嚴重程度也不盡一致等等。因此,我們不僅在學習微生物學中,且在今後的醫療實踐中都要學用辨證唯物主義觀念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⒎理論實驗相結合: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認真積極上好實驗課,不僅可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與掌握,且也是學習掌握基本技能的極好機會,通過實驗,還有利於培養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認真學習,積極動手,真實地記錄、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⒏能力培養最重要: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自學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研究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等等。愛因斯坦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醫學是研究疾病的防治問題,為了揭示復雜疾病過程中的內在聯系,提高醫療預防工作的質量,及時搶救病人並使之轉危為安,必須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與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教師的的指導與培養外,個人的訓練至關重要。如前面所述,聽課及實驗中獨立思考,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還可自學相關的課外書,如「微生物與人類」、「現代微生物學」,參加課外興趣小組,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有利於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要學好微生物學,首先要重視學習,系統聽好課,且聽課、實驗、自學、復習都要講究方法,掌握要領,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