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00字初中生物小論文怎麼寫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初中生物小論文作為主題,首先寫出摘要,可以以初中生物是教師眼中的「豆芽科」作為入手點,來強調出下文的生物學的重要性並展開論點,正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已經發展成多學科綜合滲透的高科技領域,而且成為21世紀高科技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但是,縱觀中學教師和學生對生物的態度,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生物教學現狀令人擔憂,前途不容樂觀。由於近些年生物沒有被列入中考范圍,所以生物學科在我國初中教學中一直被定位為「小學科」,是教師眼中的「豆芽科」,是學生眼中的「副科」。
應該如何改變生物教學現狀呢?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好生物呢?核心問題就是:糾正教師和學生的錯誤觀念,擺正生物學科的地位。
認識生物學的重要性
1、認識生物技術的重要性。提高生物技術發展水平,是提高我國科學技術的重要途徑。生物技術可以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具有強有力的促進作用。生物學已經成為21世紀的帶頭學科之一,生物工程已成為21世紀的龍頭產業,生物科技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據。
20世紀以來,生物科學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和突破已經使生物學這門古老學科煥發了青春。隨著它與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作為葯學、農學、環境等學科的基礎,更為物理學、化學、信息科學、材料與工程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地給學生展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生物科技成就,讓學生認識生物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使學生改變對生物課程的態度,以便在以後的學習中打消生物是「小學科」的觀念。
2、認識初中生物課程的重要性。初中生物課程是初中的必修課程,是培養學生生物思維的重要途徑,對我國以後生物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但是由於前幾年全國上下大興素質教育,呼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中考不再考生物學科,只在初二下學期結業;
使得生物學科在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心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令人尷尬。許多學校生物專業的教師紛紛改行,生物學科成了「捎帶」、「搭配」,以致教師和學生忽視了生物學習的重要性,致使生物學科教學現狀令人擔憂,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令人擔憂。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就必須轉變觀念,重新認識生物學科的重要地位。
❷ 關於生物科技論文範文2000字怎麼寫
生物技術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農業和醫葯的進步,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保障,生物技術在我國的健康保障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下面是我整理了關於生物科技論文2000字 範文 ,歡迎閱讀!
生物科技論文2000字範文篇一:《談談生物高科技的發展》
摘要:生物技術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農業和醫葯的進步,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保障。生物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寄,它不僅能成為重要的生財之道,而且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支柱,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
關鍵詞:生物 高科技 發展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它為人民提供生活的基本需要。生物技術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農業和醫葯的進步,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保障。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我國發展生物技術的目標應不同於發達國家,應有自己的特色。
1、政策與策略
(1)生物技術應置於我國高科技發展計劃之首,因為,生物技術的進步可以改造農業,包括穀物,肥料和家畜。
(2)優先發展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其次是醫葯衛生、輕工與食品領域內的生物技術新產品。研究的重點要向農業傾斜。生物技術的發展應盡快形成高技術生產體系。研究項目應是有限目標,優先發展一批國內急需、技術成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國內有一定基礎和條件的生物技術新產品。
(3)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加速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以提高技術水平和產量,改進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減少環境污染。為此,在農業方面,我們應採用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的 方法 ,加強優良品種的選育;在醫葯、輕工業方面,積極採用遺傳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新技術,改革傳統的生產工藝,以提高產量,增加效益。
(4)大力加強生物技術的開發工作。例如,大力研製新型發酵設備,它既可用於細菌培養,也可用於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產蛋白和核酸的純化儀器和監測分析儀器等,以促進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5)重視生物技術以及有關領域的基礎研究。開展基礎研究,可以為改進現有技術和發展新技術提供理論基礎,也是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條件。要保持這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6)發展和健全必要的生物技術配套基礎設施。例如建立限制性內切酶和其他修飾酶、同位素、蛋白質分離純化和細胞培養介質的生產和供應系統,以及建立細胞庫、基因庫以及生物技術信息庫。
(7)加強生物技術的國際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和技術引進。建立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配備先進儀器,向國內外科學家開放。從發達國家引進先進的關鍵性技術應當是成熟的技術,同時又是國內國民經濟建設所急需的技術。
(8)開展生物技術的立法工作。這是為了防止在發展生物技術的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特別是操作重組DNA。
2、預測與展望
從生物發展趨勢及其潛在能力考慮,我國如果在人才培養、研究開發及經費的籌措方面能以合理安排,我國的生物技術將會在原有發酵工業基礎上形成一個嶄新的工業體系,在農業上也將會取得較大效益。
2.1 生理活性物質的生產
作為醫葯品而大量需要的生長素、胰島素、干擾素等肽類物質和乙肝疫苗、尿激酶等,目前在我國還是從動物或人體組織中提取精製的,多數不能實現批量生產,成本高,售價昂貴。應用生物技術生產此類葯品的研究已見成效,將為人類帶來福因。
2.2 酶制劑的生產
隨著酶催化技術的開發和固定化酶反應器技術的應用,酶制劑的生產將會有較大發展。目前,世界酶制劑總產量中60%是蛋白酶,主要用於洗滌劑、製革和乳品加工。我國酶制劑的種類和數量都還不多,有些酶的應用市場也還沒有打開。診斷、醫葯和試劑用酶在我國酶制劑消費比例中大約佔10%左右,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很大,尤其是酶診斷盒的開發,有可能形成新的產業。
2.3 抗生素的生產
我國抗生素工廠生產抗生素的種類有五、六十種。但是,抗生素的品種結構極不合理。今後,將可能把重點研究開發工作放在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研製上。農用抗生素是抗生素工業的一大分支。在國外僅被用作飼料添加劑的抗生素就有18種之多,伴隨我國飼料工業的大發展,農用抗生素將會作為新的產業門類被人們重視起來。
2.4 氨基酸、有機酸和多糖的生產
用生物技術生產的氨基酸有18種,世界上除半數用於食品、醫葯外,一半是作為飼料添加劑。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的需求量將會逐年增加。我國在飼料用氨基酸的開發方面起步晚,大力開發飼料用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的生產將是今後的重點任務。與此同時,也要大力開發 其它 醫用氨基酸。
為了提高氨基酸產率,用基因工程和細胞融合技術培養新菌種的工作今後會有所加強。以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細胞技術生產氨基酸有可能在工業上得到應用。
有機酸和微生物多糖的生產,在今後會有新的發展。尤其用微生物生產的黃桿菌膠,普魯蘭和環狀糊精等多糖因其在石油工業和食品工業上有較大用途,很可能被開辟為一個新的產業。
2.5 單細胞蛋白工業
單細胞蛋白這一技術領域因為同廢物的處理與再利用和提供人類需要的蛋白質食品有關,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單細胞蛋白的生產包括麵包酵母,葯用酵母和飼用酵母幾方面。
現在以糖蜜和多種工業廢水為原料的單細胞蛋白生產都取得了技術的突破。不久將出現以糖蜜、味精廢液、酒精廢液等生產單細胞蛋白的企業群。我國的單細胞蛋白工業一定會發展起來。
2.6 農牧業生產
生物技術在農牧業生產方面,已經和將繼續顯示它的重要作用。我國在應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用基因工程和細胞融合育種以及胚胎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和進展,並已培育出一些優良的動植物新品種。今後在用生物新技術培育高產優質或抗逆(包括抗旱、抗鹽鹼、抗除莠劑)作物新品種及動物良種的工作還會不斷加強,構建高效固氮生物體系,培育高效固氨微生物菌株定會取得新的進展。動物胚胎的移植和分割技術也會在良種繁殖上得到廣泛應用。用雜交瘤制備的單克隆抗體,用於作物、畜、禽和魚類疾病的快速論斷也將逐步得到推廣和普及。
此外,用生物技術保護環境、凈化工業廢水,以自然界的廢物及生物量為原料生產能源燃料,採用細菌浸礦開采與提煉有色金屬,尤其在基礎化學領域內應用生物技術製造有用產物方面都已取得一些成果和提出一批新的研究課題,並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3、結語
總之,生物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寄,它不僅能成為重要的生財之道,而且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支柱,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
生物科技論文2000字範文篇二:《當代蠶桑生物科技發展現狀綜述》
摘要:近50年來,我國蠶桑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在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蠶絲蛋白生物材料開發及應用、家蠶基因工程技術、家蠶性別控制與專養雄蠶技術、昆蟲激素在蠶業上的應用、家蠶變態發育的人為調控、家蠶營養生理與人工飼料研究、蠶體作為生產重組蛋白的生物反應器、桑樹栽培與遺傳育種新技術開發和蠶桑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蠶業生產向深度與廣度拓展。蠶桑生物科技發展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蠶桑生物科技的發展,必將推動我國養蠶業的發展,為廣大蠶農增加收益,帶動絲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推進蠶桑生物科學的發展,也為生物科普 教育 提供豐富的資源,使傳統蠶桑業煥發生機活力。
回顧中國蠶業科學的發展歷程,展望世界蠶業科技發展趨勢,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蠶業科學是為蠶絲生產有關產業(栽桑、養蠶、制種、制絲)提供方法與原理的應用科學。面向未來,蠶業科學研究的重要任務是進一步提高蠶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使養蠶業從勞動密集型迅速向知識密集型轉變,而這個轉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蠶桑生物學基礎研究的進展與應用技術的開發創新。
1 蠶絲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
絲蛋白分子結構與絲蛋白基因表達調控機制的進一步闡明,將為增產蠶絲、改進絲質提供分子生物學理論基礎。飄逸潤滑的桑蠶絲衣服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讓人苦惱的是,桑蠶絲很嬌氣,不耐穿,打理起來也格外麻煩。2014年11月,我國西南大學科學家培育重組基因蠶寶寶首次吐出了人工合成蠶絲蛋白。在家蠶16 425個基因中,有一個叫做Fib-H基因,它是控制絲蛋白產生的關鍵基因。研究者在家蠶的生殖細胞中“剪切”掉了其中的Fib-H基因,沒有Fib-H基因的家蠶絲腺,叫做“空絲腺”。研究人員將事先設計好、與Fib-H基因類似的人工絲蛋白基因,顯微注射到被敲除Fib-H基因的蠶卵中,人工絲蛋白基因轉移成功的蠶卵發育成“蠶寶寶”後,吐出的絲中就含有人工合成絲蛋白。通過對蠶絲纖維的人為改良和重新設計,以後桑蠶絲可能會像棉質衣服一樣,既保持桑蠶絲的舒適感,又像棉質衣服一樣耐穿、好打理。
2 家蠶絲蛋白生物材料新功能的開發及應用
家蠶絲蛋白是一種具有良好透氣與透濕性、無毒、無刺激、與人體相容性強的生物材料。家蠶絲蛋白不僅可作為人造皮膚、血管、肌腱、韌帶、骨骼和牙齒等人造組織材料,以及作為手術縫合線、隱形眼鏡、角膜、抗血凝劑、葯物控釋材料、功能性細胞培養基質、固定化酶載體和生物感測器等生物醫學材料還在環保新材料、化妝品、保健營養食品等日化和環保領域被廣泛使用。隨著家蠶基因組研究工作的重大進展,以及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的快速進步,家蠶絲蛋白的生物功能有望在軍事、航天、醫學、環保等領域得到更深、更廣地開發和應用。
3 家蠶基因工程技術
桑蠶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昆蟲,而且是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模式生物之一。將外源基因轉移到桑蠶中以實現其在蠶體內的表達,最終是要將外源基因整合桑蠶染色體,這樣才有可能穩定遺傳,獲得轉基因蠶。目前關於桑蠶的轉基因報道主要有:桑蠶品系間的基因轉移,其他動物的基因轉入桑蠶體內,以及桑蠶的基因轉入其他動物。例如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陸長德等利用“電穿孔”法,將熒光蛋白基因及蜘蛛拖牽絲基因注入蠶卵,獲得了吐出熒光“蜘蛛絲”的轉基因蠶。蜘蛛絲中的拖牽絲是強度十分高、彈性十分強的天然蛋白纖維,若製成防彈衣則“刀搶難入”,織出降落傘牢固耐用;產生熒光的蠶絲則可用以開發天然夜光衣及各種防偽標簽等。
4 家蠶性別控制與專養雄蠶技術
雄蠶與雌蠶相比,具有諸多的優勢,一是體質強健,容易 飼養 ;二是食桑量少,飼料效率高;三是出絲率高,繭絲品質優,可縹制高品位生絲。專養雄蠶比目前的雌雄蠶各半混養,可較大幅度提高蠶絲的產、質量和蠶業經濟效益。因此,專養雄蠶被稱為繼一代雜交種利用之後最有價值的一項創新技術。性連鎖平衡致死基因的應用已有很大進展,俄羅斯科學院斯特隆尼柯夫育成的桑蠶性連鎖平衡致死系,在此基礎上經轉育改良培育出多個雄蠶品種,雄蠶率達99.85%,可實現專養雄蠶的目標。專養雄蠶將成為21世紀提高桑蠶產絲能力和改善絲工藝性狀的重大突破口。
5 昆蟲激素在蠶業上的應用
蛻皮激素(MH)、保幼激素(JH)以及保幼激素類似物(JHA)在調節桑蠶生長發育、增產蠶絲及生產超細纖度生絲方面,已取得較大進展。例如,應用保幼激素和蛻皮激素可提高夏秋繭的品質,並較好地解決桑葉的餘缺問題。發現了幾種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質,成功地誘導出三眠蠶,開發出了超細纖度優質繭絲。此外,使用抗保幼激素,可以縮短蠶期,提高勞動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6 家蠶變態發育的人為調控
家蠶變態發育的人為調控是蠶絲業科學的根本性問題之一,人為調節家蠶的變態與發育對蠶絲業的生產結構與整體生產效益有重大影響。由於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蛹期很短,僅為2周,而蛾口繭不適合於繅絲,生產上必需在蛹化蛾之前完成鮮繭的收購和烘乾工作。人們希望通過人為調節家蠶的變態與發育,延長蛹期,減輕鮮繭收購和烘乾的工作壓力及強度,甚至希望蛹期發育中止,實現鮮繭繅絲。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採用精子介導法將帶有蠍毒素基因的載體導入蠶卵,在蛹期特異性表達,殺死蠶蛹。這樣,不僅可以解決鮮繭收烘與蛹期過短之間的矛盾,使提高生絲品位成為可能,而且還可以大大節約烘繭所需的能源。
7 家蠶營養生理與人工飼料研究
家蠶屬於植食性昆蟲。家蠶除嗜食桑葉外,尚能取食桑科的柘,菊科的蒲公英、萵苣,榆科的野榆等。但桑葉以外的植物葉,很難使蠶健康地生長發育和繁殖後代。在過去40年桑蠶攝食行為與營養生理學研究基礎上,對廣食性蠶品種選育及低成本人工飼料設計獲得了長足進步,這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用低成本人工飼料在全自動化的工廠內實現全年養蠶,從而促進養蠶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密集型轉化。例如日本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成功選育出了嗜食低成本線性規劃設計飼料的多對廣食性蠶品種,日本的其他現行品種也都經過了人工飼料適應性選育,均具備良好的攝食性。我國蠶業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人工飼料適應性蠶品種和廣食性蠶品種的選育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山東省農業大學林學院蠶學系,近幾年也開展了人工飼料適應性蠶品種的選育工作,並初步選育出攝食性較好的雜交組合廣食一號和廣食性飼料(主要成分:桑葉粉30%、豆粕粉25%、其它有澱粉、防腐劑、維生素、無機鹽等)。 8 蠶體作為生產重組蛋白的生物反應器
“家蠶生物反應器”,是指將帶有目的基因的重組桿狀病毒植入家蠶的蠶蛹體內進行培養,蠶蛹會主動對植入基因進行轉錄和翻譯,自然生成對人類有用的生物活性物質,通過高新技術(如超低溫冷凍、低溫乾燥、高速離心等),將生物活性成分萃取並製成相關劑型,以滿足人類疾病的治療、預防和保健需求。家蠶易於飼養,成本低廉,它1天內可合成3 169 mg外源蛋白;其血淋巴具有儲存蛋白的能力,淋巴內含有蛋白分解酶的抑制物,對目的蛋白起到保護作用,且外源蛋白又很容易從家蠶體液中分離純化出來;還可以將家蠶直接磨碎用作葯物或食品添加劑。因此,用家蠶生物反應器生產有用蛋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如用家蠶來生產皮膚生長因子、乙肝疫苗等有高附加價值的蛋白質。
9 桑樹栽培與遺傳育種新技術開發
桑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都是改良桑樹品種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單位面積產絲量的重要途徑,而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與應用,也將為桑樹育種提供新的途徑和方法。全世界26個桑種,分布在中國的至少有15個,目前我國保存的桑品種資源達2600份,已選育出適應不同環境條件、栽培技術、養蠶要求和其他用途的優良桑品種50多個,其中栽培面積最多的是魯桑系的荷葉白、桐鄉青、團頭荷葉白、湖桑197,育2號等品種。桑樹栽培主要採用低桿密植、立體栽培管理模式,提高了桑葉產量、質量。
10 蠶桑生物資源綜合利用
我國由蠶桑副產品加工成的許多產品已進入工業生產階段,如利用桑葉、桑葚果製作桑葉茶、桑葚膏、桑葚酒,提取植物醇、葉綠素、胡蘿卜素等;利用蠶蛹制備蠶蛹蛋白粉和多肽,分離家蠶抗菌蛋白和誘導生產生物活性蛋白,生產蠶蛹氨基酸及氨基酸絡合物,提取蠶蛹油與殼聚糖,開發蠶蛹蛋白纖維、蠶蛹蟲草等;利用廢絲研究開發出了絲素粉、絲素膏、絲素液、絲素洗面乳、洗發護發劑等美容健膚化妝品。不僅提高了蠶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同時也提高了蠶業產品附加值,轉變蠶桑生產經營目的,做大做強蠶桑產業,讓蠶桑更好地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 王玉軍,柳學廣,徐世清.家蠶絲蛋白生物材料新功能的開發及應用[J].絲綢,2006(6):44-48.
[2] 何克榮,夏建國,黃健輝.桑蠶的性別控制與專養雄蠶的研究[J].蠶學通報,1998(3):2-3.
[3] 王曉娟,貢成良.轉東亞鉗蠍毒素基因對家蠶發育與生存率的影響[D].江蘇:蘇州大學,2010.
[4] 徐欣,郭曉琪等.廣食性蠶品種“廣食一號”對不同人工飼料和不同齡期飼養的適應性及主要經濟性狀鑒定初報[J].中國蠶業,2013(3):37-41.
[5] 王昌河,蔣平,曹林,郭聰.家蠶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進展及開發前景[J].四川動物,2004(4):368-372.
生物科技論文2000字範文篇三:《試談初中生物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摘 要】生物學科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生物科技活動承擔著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等任務,更是培養青少年熱愛大自然,理解和關心生態保護,了解生物與農業、生物與醫學、生物與工業及環境保護等的關系的首要途徑,它還挖掘和培養生命科學領域的科技研究人才,為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籌備力量。生物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具備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一切特點,在各學科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佔有較大比重。筆者運用行動研究法的計劃、行動、觀察、 反思 四個過程,對學生較為困惑的選題環節,採取集中培訓、個案分析、跟蹤調查等形式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並及時 總結 經驗 和積累案例素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課題研究
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其競爭的焦點集中在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的競爭核心又是人才的競爭。衡量人才的標準是看其創新能力或創新才能,因此黨中央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創新人才的培養。
一、初中生物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相關概念的界定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又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生物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學校的開展,既可以給學生實踐機會,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 社會實踐 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習慣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實現塑造人格、提高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二、選題階段的探索與實踐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學習”的理念,筆者充分利用所在學校現有教育環境條件,結合初中學生特點,探索和研究初中生物科技創新實踐中的操作性方法,指導學生開展生物科技創新課題研究。解決在此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期為科技教育和廣大一線科技活動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並為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積累一定實踐路徑和方法。
在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前,筆者曾對學生作過問卷調查,65.38%學生認為選題環節是最為困惑的,選題難成了影響或制約“課題研究”開展的瓶頸。我決定運用行動研究法來解決問題。一般來說,行動研究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四個環節。
在制定總體實施計劃時還要考慮行動步驟的計劃。先進行第一輪行動,並進行監測,了解其效果,根據監測獲得的資料,分析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修改總體計劃,尤其對下一輪的行動步驟作出調整。具體行動研究步驟如下:
(1)擬解決的問題。經過知識的積累,學生已經挑選了一些課題,但選題過於盲目,不清楚哪些課題其他人已經做過,自己可以做什麼樣的課題,怎樣把研究成果以科學的方式呈現出來。
(2)問題形成的原因分析。學生的課題主要來自於日常生活中,要在這種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並提出問題,就需要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維,能從尋常現象中發現不尋常之處。
(3)設計對策及行動方案。利用科普講座這個宣傳陣地,發揮典型案例的輻射功能,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生活中選題,指導學生確定課題研究方向。
(4)行動反思。從上交的課題名單中,我們發現科普講座起了預期的作用。70.5%的選題來源於學生的生活。說明學生已經在有意識地關注生活。但存在的問題是選題角度、選題范圍大小、研究的可行性等問題。
(5)新一輪行動研究方案。採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每個課題制定的出發點、研究計劃等詳細情況,幫助學生找准研究方向和角度及切入點,縮小研究范圍,通過分解、細化、改進、綜合,提煉出可行性強的研究課題。
(6)新一輪行動實施及監測。針對選題范圍過大的課題,筆者採用的是分解、細化的方法。
(7)行動研究階段性評價和總結。通過對比前後課題名稱分析發現,修改後的課題名稱更確切、具體,學生明確了研究方向、研究重點和切入點。教師也可從課題名稱中迅速掌握課題的相關情況。
經過師生共同努力,我校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小組共產生了24件作品,全部推薦參加了第五屆鶴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24件作品均榮獲市級獎勵。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3項。
三、開展活動的建議
(1)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式選題。生物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研究課題的相關學科是非常豐富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學等。
(2)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我們應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教育資源,可以考慮學校和周圍社區中哪些是可利用的資源,爭取社會和家長的支持。
(3)提高生物教師的科研素質。生物教師要多參加各級科技活動的培訓,多閱讀科學研究方面書籍、報刊、雜志,多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多收集相關案例,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只有教師自己具備科學研究能力,才可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科研素質。
參考文獻:
[1]黃祖蔭編.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資料[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
[2]對生物活動課的認識和思考解玉嘉《中學生物教學》,1999年02期.
[3]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准修訂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猜你喜歡:
1. 生物技術論文範文
2. 關於科技論文的範文
3. 生物科技論文範文1500字以上
4. 淺談高中生物科技論文
5. 關於基因的科技論文範文1500字
6. 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
❸ 怎樣寫生物論文五百字的
一、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是學習生物的重要目標之一,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又是學習、研究生物學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確地學到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生命物質性、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生物的整體性、生命活動對立統一、可持續高效發展、生物進化和生態學等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 生物是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從萬物之靈的人類到單細胞的細菌,以及無細胞結構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氫、氧、氮、硫、磷、鈣、鐵、銅等幾十種化學元素組成的,並且這幾十種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生物體能夠完成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而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通過一定的生命物質來實現的,如果沒有生命物質也就沒有生命活動。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例如葉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細胞排列緊密,向外一面的細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質層。表皮的這種結構的存在,就既利於陽光透過,又能防止葉內水分過多地散失,還能保護葉內部不受外來的傷害;而陽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護葉內組織,又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 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也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例如,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質體、液泡等細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們組成一個整體--細胞的時候才能完成新陳代謝的功能,如果離開了細胞的整體,單獨的一個細胞器是無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系,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的關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很明顯,兩者之間是相互對立的。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機物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可以說,如果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過程中,原料和產物的運輸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如果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無法進行。因此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 5.生物進化的觀點 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個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命的起源經歷了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再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進而組成多分子體系,最後演變為原始生命的變化過程;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 生態學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 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產生了環境問題,人類與環境的矛盾,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永無止境。人類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逐步更新人口觀念,提高人口素質,合理開發資源,高效利用資源,保護生態,治理環境,走生存與發展的新路。 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的優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生物學關系比較密切的學習方法有觀察方法、做筆記的方法、思維方法和記憶方法等。 1.觀察方法 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而感性認識主要靠觀察來獲得,所以觀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學習方法。觀察方法主要包括順序觀察、對比觀察、動態觀察和邊思考邊觀察。 (1) 順序觀察 順序觀察包括兩層意思。從觀察方式上來說,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後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鏡,後高倍鏡。例如,對植物根尖的觀察,就是先用肉眼觀察幼根,根據顏色和透明程度區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後再用放大鏡觀察根尖的根毛,最後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認識根尖各區的細胞特點。從觀察方位上來說,一般採取先整體後局部,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例如對一朵花的觀察,就要先從整體上觀察花形、花色,然後從外到內依次觀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2)對比觀察 對比觀察有利於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先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後再同中求異:線粒體的內膜折疊成嵴,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折疊;線粒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且酶分布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線粒體中沒有。 (3)動態觀察 對生物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生殖發育的觀察都屬於動態觀察。動態觀察的關鍵是把握觀察對象的發展變化。例如觀察根的生長,在幼根上等距畫墨線後的繼續培養過程中,重點就是觀察各條墨線間距離的變化,從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長的結論。 (4)邊思考邊觀察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可促進觀察的深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帶著問題觀察,邊思考、邊觀察。例如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的結構時,就要邊觀察、邊思考下列問題:①表皮細胞的顏色和排列狀況是怎樣的?②葉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細胞與接近下表皮的細胞在形狀、排列狀況和內部綠色顆粒多少等方面有什麼不同?③葉脈細胞是什麼顏色和形狀?這些細胞是怎樣排列的? 2.做筆記的方法 魯迅先生說:"無論什麼事,如果繼續收集資料,積累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總結中外許多學者的經驗,可以說,做筆記是一條成才的途徑。做筆記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1)閱讀筆記 要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在讀書時,隨時作 讀書筆記。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抄寫筆記,又分為全抄和摘抄,做這種筆記應注意抄後校對,避免漏誤,然後標明出處,以備日後查考。 ②卡片筆記,卡片內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並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 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 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之間標注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驚嘆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並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 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2)聽講筆記 即聽報告、聽講座和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 (3)觀察筆記 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注意前後比較和過程變化,並要抓住特徵。 3.思維方法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方法是思維能力的關鍵,所以思維方法在學習方法中佔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在實際運用時,既可先分析後綜合,也可先綜合後分析,還可以邊分析邊綜合。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 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准,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比較和歸類互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過比較,認識生物的異同點之後,才好進行歸類;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進行歸類,才好進行比較。因此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 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為前提的,相輔相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進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達到對知識正確、深入的掌握。 4.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正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用的幾種。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血漿的成分,可以和廚房裡的食品聯系起來,記住水、蛋、糖、鹽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質,糖指葡萄糖,鹽代表無機鹽)。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在生物學學習中, 要注意聯系這些實際。聯系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扎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聯系自然實際 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公園、花園、動物園、庭院、路旁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聯系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系,學習這些原理時,就要考慮它能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麼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原理的掌握,而且還能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例如有位中學生學習了嫁接的原理後,課下不斷實踐,很快提高了技術,一個秋天就與家長一起嫁接了近萬枝桃、梨苗,為當地的庭院種植業作出了貢獻。 3.聯系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❹ 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
生物學是 自然 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學科的特點不僅具有理論的嚴密性,同時更具有應用的廣泛性。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篇一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生物學是 自然 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學科的特點不僅具有理論的嚴密性,同時更具有應用的廣泛性。高中生物更側重於生物科學理論的學習和其應用方面,它研究的內容包括生物的結構,生理,分布,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及穩態等。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大到發明創造,小到衣食住行,人類片刻也離不開生物科學。所以學好高中生物非常重要,如何學好高中生物,我認為可以嘗試以下的措施。
一、學會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生正式聽課學習之前所做的知識准備,是一種初步的自我學習行為。通過預習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質量,這己是許多優秀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必由之路。那麼,預習有哪些步驟,如何掌握良好的預習方法呢?
(1)初步了解教材內容,對即將學習的基本內容先作一個初步的了解,並記下要點。如在預習閱讀過程中可對一些生物學概念、 規律等結論性內容用筆勾勾劃劃。
(2)加強新舊知識聯系。預習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前面所學的知識若掌握不牢,就會影響新知識的學習。因此,預習時可以及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聯系起來。
(3)生物教材中的圖表較多,預習應做到看書與思考相結合,看書與看圖表相結合,看書與解題相結合,看書與質疑問難相結合,然後帶著問題聽課,有的放矢,提高聽課效率。
二、學會課堂學習的方法
(1)學會記筆記
學習生物時還要學會記筆記,筆記是一項技巧性的活動。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可每節課後找適量時間整理補充筆記。但要避免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賬,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生物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與記筆記發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後繼內容無法理解,對於筆記可採用寫標題留空白課後補充的方法。筆記可以使課後復習的效率得以提高,並豐富完善知識體系。 (2)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國內外新的生物技術等熱點,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例如,糖尿病患者是因為吃得糖太多嗎?還可以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周圍生物的影響等。學生要盡可能地走進大 自然,親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3)學會思考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不僅要認識和記住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要善於通過分析綜合、對比判斷,研究生命現象的特徵與成因,思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懂得學會思考分析生物問題。如運用綜合的觀點觀察現象、分析聯系、找出 規律,如DNA和RNA的區別、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異同及聯系等,形成鮮明而准確的印象。學生學習時要善於觀察、勇於探索、敢於思考質疑,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三、學會收集處理信息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紙雜志、媒體 網路、 旅遊科技、綜藝 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生物知識和敏感具體的生物問題,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的生物知識。學生課外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生物信息。這不僅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培養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此外,學生還要學會復習,學會歸納 總結、學會圖文轉換、學會知識遷移等。當然,學有法而無定法。學生力求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己的生物學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好的學好高中生物這門課程。
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篇二
淺談初中生物教學
摘要: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如何組織和設計好每一堂課,努力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每一位生物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必須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生物;教學;興趣;熱情
新課標明確規定,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然而,在當前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是被忽視就是束手無策。那麼,如何在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紹如下,以拋磚引玉。
1.掌握方法,增強自學效果。自學的主要形式是閱讀。閱讀有預習閱讀、課中閱讀、復習閱讀和課外閱讀等形式,不論哪種形式的閱讀,教師都必須在方法上給予正確指導,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學效果。
課中閱讀是教師隨教學進程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一個或幾個重點的相關段落。為了使學生對所閱讀的重點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我常變換形式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思考。如閱讀減數分裂概念時,我提出的問題是:①進行減數分裂的生物對象是什麼?②什麼數被減?③數被減了多少?④在第幾次分裂發生減數?⑤全過程染色體數的變化規律是什麼?我指導學生在閱讀容易混淆的概念時,要運用對比法加以區分,找出異同點,從而掌握概念的實質。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DNA和RNA,無籽西瓜和無籽番茄等。
復習閱讀是在教師授完一個單元或全部課程後,要求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強化記憶,我指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法進行專題閱讀,對不同章節出現的同類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組合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如在復習高中《生物》時,我要求以染色體為線索,整理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①染色體的形態、數目;②染色體的化學成分——染色體與DNA的關系;③染色體的存在部位及存在形態;④染色體的復制(時期與方式);⑤染色體的傳遞規律:有絲分裂的傳遞與減數分裂的傳遞的比較;⑥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的行為與3個遺傳規律的關系;⑦染色體變異與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
課外閱讀通常是學生在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實踐中,為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去查閱課外參考書。由於生物學課外參考書種類很多,為了遵循可讀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原則,我都主動幫助學生選好課外書。我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做到:①有所側重;②棄粗取精;③做好筆記。為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外讀,我要求每位學生每學期根據自己課外科技活動實踐寫一篇生物小論文。課外閱讀不僅可擴大學生的知識眼界、激發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還能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檢查評價,激發自學熱情。不論是讓學生閱讀還是讓學生參加實踐,單有布置而沒有檢查無法落實,而有檢查沒有評價無法激發自學熱情。我的做法是:每節新課前,都要利用預習提綱中的問題先提問學生。在教學進程中,對一些較易混淆的概念和較難懂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由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回答。對學生的作答,我都是當場給予評價,肯定正確,指出錯誤,對回答好的打成績予以鼓勵。對學生的生物學小論文和生物學小報,組織全教研組教師進行評選,這些做法使學生感受到獲得自學成就的喜悅,進而增強自學的信心。
3.養成習慣,提高自學能力。無數事實證明,大凡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掌握了較好的自學方法和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就有意培養學生以下4種自學習慣:
(1)養成不先預習不聽課、不先復習不做作業的自學習慣。課前預習可使學生對新課有大概了解,哪些難懂的地方需要在課堂上問老師也心中有數,這既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師授課的針對性。課後及時復習不僅有利於對新知識的消化吸收和強化記憶,也有利於提高完成作業的效率。
(2)養成勤查工具書的自學習慣。中學生物學教材中涉及到許多生物學理論、學說和定律,生物學現象,動植物和微生物名稱、名詞,生物學著作和生物學家等知識,由於在教材中沒有做詳細的註解,學生在自學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疑惑不解的名詞術語,那麼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查閱工具書。
(3)養成愛思考、愛質疑的自學習慣。“學源於思,思源於疑。”我啟發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疑點,敢於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教會學生質疑不僅可調動學生自學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智慧潛力。邊閱讀邊思考也有利於知識遷移。
(4)養成博覽群書的自學習慣。中學生單從課本中獲取知識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導學生要多讀一些與生物 科學有關的報刊和課外書籍,通過摘錄、剪貼建立自己的“生物學資料庫”。這不僅可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還能吸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看了關於生物的科技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1. 淺談高中生物科技論文
2. 關於高中生物科技小論文
3. 生物技術論文範文
4. 淺談高中生物論文範文
5. 生物學論文範文
❺ 高一生物論文範文
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以及生物工程產業的興起,生物技術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迅速滲透,“二十一世紀是生物世紀”的預言正在得到驗證。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高一生物 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高一生物論文範文篇一《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
高中是學生全面接觸知識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生對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健全,他們需要很多的知識去充實他們。新課標要求我們老師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找到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的教學形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意義
使學生變成課程的中心。在以前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中心,上課的時候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聽什麼,也不會去思考一些問題。如果老師上課不提問,學生就盲目地聽,也不思考也不提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真正做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因此,老師要多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變成課堂的中心,提高他們對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自己去設計並且實施實驗,強化了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能力。在進行實驗設計之前,學生就會按照以往學過的生物內容進行設計,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復習了以前的內容,就會對學過的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提升了對生物的興趣。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途徑
老師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思想。老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把老師講的東西學會。多去鼓勵學生在課上提問,在上課的時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中去。高中生要改變自己的聽講 方法 。我國目前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都很死板,只是簡單抄寫老師的板書,然後就去把這些筆記死記硬背,不能獨立地去理解,不符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要求。所以,學生自己要改變不正確的上課方法,在上課的時候更積極一些,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上課效率,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也會有一個更好的理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要注重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去討論,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學生不能只是靠老師給自己講解問題的答案,這樣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不會。因此,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利用學生主體作用的優勢,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總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們高中生物教學水平,對學生的學習也非常有利,我們老師要大力落實這樣的教學形式。
高一生物論文範文篇二《 高中生物教學中人文 教育 的應用 》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物質生活的豐富,但相對的是人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匱乏。為了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新課改的突破,高中生物教育中必須要滲透人文教育,培養成績優秀、品德高尚的全面型人才。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這一問題進行多層面研究,旨在提高高中生物教師對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這一問題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高中生物;人文教育;滲透研究
1人文教育的含義及其與生物學科的關系
“人文”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見,我國最初 傳統 文化 中的人文教育有教養、化成、規范人類行為的作用。春秋時斯,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其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系,主張二”和“禮”,主張以仁愛之心調解社會人際關系。在現代,“人文”又有了一定的發展,簡單說來,人文,就是重視人的文化。集中體現在:重視人,尊重人,關愛人,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叫人性教育,核心是涵養和充實人文精神。一直以來人文教育的陣地都是語文、歷史、政治等人文學科。生物屬於自然科學,好像和人文教育關系不大,但是,古往今來,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哪個不是品德高尚,受人敬仰。自然科學取之於自然,但用之於人,如何利用體現了它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生物學科中所體現的對生命的尊重、對健康的教育、對環保的教育都和人文教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必須滲透人文教育。
2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近現代以來,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騰飛沖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利己主義、拜金主義、攀比心理充斥於社會的各個角落。繼而引發炫富、失衡、冷漠等道德滑坡現象。國民的整體素質下降還帶來了環境污染的問題。甚至有人利用自然科學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事。這已經偏離了他們掌握科學的最初目的。人的個性、主體性的及自然性的弱化甚至喪失等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科學技術在不適當的使用下,就變成了奴役人的工具。成人世界直接影響了孩子世界。高中學生心理發育還未完全成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處於懵懂狀態,並未完全建立。因此,他們需要正能量的引導,需要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再有,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目前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理所應當的享受著家長的溺愛,他們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信仰、畏懼困難、缺乏責任感、誠信意識淡薄、人情淡薄、功利心強、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等等。我國的傳統教育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在自然學科中很少滲透人文教育。在高考這個指揮棒的指揮下,教師和學生都以應試為目的,很多生物教師認為人文教育應該是文科老師的事,所以,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程度不夠。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這必須引起高中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3高中生物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目標
新課標對高中教育提出了要設計三維目標的要求。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就是對高中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提出的要求。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目標強調知識技能目標,生物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新課標面對新形勢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目標。生物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的“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增強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能力。這些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物課程目標對人文教育的重視。
4高中生物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原則
4.1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教學中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讓學生產生失衡的心理。要不斷發現學生的優點,並經常進行鼓勵。對有缺點的學生要耐心細致的作心理工作,用愛心感化他們,讓他們認為世界是充滿陽光的,讓他們身上充滿正能量。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肯定學生取得的階段性成績,這樣才能讓他們的綜合能力得以發展。教師要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則,不能對學生求全責備,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的和諧發展。
4.2科學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原則。科學性講究的是真理至上,人文性講究的是情感取向。這兩者並不矛盾,相反還能相互促進。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也要追求精神的真、善、美。高中生物教學中不但要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明白生命的可貴、幸福的真正含義、人類的終極關懷,讓他們明白精神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使他們懂得學會生物的真正意義。
5高中生物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途徑
5.1運用目標做好滲透。高中生物教師要明確新課標中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在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載體根據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明確要求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和價值教育。
5.2運用教材進行滲透。無論何種教育都應該以教材的內容為主要基礎,通過教材的知識的講解,向學生擺明利害關系,讓學生判斷正確與否,在教師逐漸正向的引導下,學生對人文教育逐漸了解。高中生物教材中主要的人文主義教育就是環境,這就要求注重與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當地環境的了解,讓學生通過實踐明白環境的狀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總之,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踐行新課標的要求,是新課改強調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具體體現,是對學生的尊重,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師要及時的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積極探索人文教育的方法,培養出對社會有利、自信、樂觀、豁達的全面人才。
作者:楊小慧 單位:吳起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秦佳佳,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3.5.
[2]高穎,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研究,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11期.
[3]李賢,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研究,學科教育,2015.1.
[4]賀宇.武燕花,關於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探究,新課程,2014.
[5]錢莉莉,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探索,河南師范大學,2012.4.
有關高一生物論文範文推薦:
1. 高一生物論文範文
2. 高中生生物研究論文範文
3. 高中生物小論文範文精選
4. 淺談高中生物論文範文
5. 高中生物研究論文範文
6. 生物學論文範文
❻ 如何撰寫生物學論文
: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准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