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球上的已知生物主要包括哪些
總的說來,地球上約有1000萬種已知的生物、約1000萬種未知的生物,以及約1億種已經埋沒於歷史長河中的生物---由此蓋估一下,自地球形成至今,地球上共計出現了大約1億2000萬種的生物!
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微生物
三、微生物
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
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機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拓展資料:
生物的共性
可是對「生命」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十分困難,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的關於生命的定義。但是從錯綜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基本特徵:
①除病毒外,均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
②生命表現出嚴謹的結構性和高度的有序性
③具有新陳代謝作用
④具有應激性,能適應環境並影響環境
⑤具有生長、發育、生殖的特性
⑥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徵。生物是指能獨立、自主生存的生命體。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
⑦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⑧生物能進行呼吸
Ⅱ 地球上都哪些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一眼望過去就能看到的非動物和植物莫屬。除了這兩類,還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比如細菌、真菌等等。
另外,地球上還存在很多細菌,細菌種類也不少。從人類健康角度來看,細菌有好有壞。不過不論是什麼樣的生物,既然能夠存在於地球上,就說明地球具有這些生物生存的條件。
Ⅲ 大自然的物種有哪些
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昆蟲等。
1、哺乳類
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2種類型。
2、鳥類
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僅保留右體動脈弓,左體動脈弓退化。骨多空隙,內充氣體。
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我國的鳥類分為游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此六類統稱為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全世界已發現有超過一萬種;中國有1400多種。
3、兩棲類
兩棲綱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其個體發育周期有一個變態過程,即以鰓(新生器官)呼吸生活於水中的幼體,在短期內完成變態,成為以肺呼吸能營陸地生活的成體。
現生的有3目約40科400屬4000種。除南極洲和海洋性島嶼外,遍布全球。中國現有11科40屬270餘種,主要分布於秦嶺以南、華西和西南山區屬種最多。
4、魚類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無頜總綱包括圓口綱、甲胄魚綱,有頜總綱包括盾皮魚綱、軟骨魚綱、輻鰭魚綱,大多數魚類是終年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輔助身體平衡與運動的變溫脊椎動物
5、昆蟲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Ⅳ 生物群類型有哪些
1.海相生物群(1)廣海至深海生物群
分布於東海至南海海域。主要生物群有浮游有孔蟲、鈣質超微、溝鞭藻以及底棲有孔蟲、介形蟲、雙殼類,腹足類等。東海古新世和始新世有孔蟲有數百種,包括 Pl 帶至P11帶浮游有孔蟲帶,P12帶至P21帶的浮游有孔蟲帶不連續,底棲有孔蟲較多,它們與鈣質超微的若干化石帶相共生,另有若干溝鞭藻和介形蟲化石帶。台灣、珠江口至南海海域有漸新世(P18-P22)、中新世至上新世(N4—N21)的浮游有孔蟲帶和相應的鈣質超微化石帶。這一類型生物群門類多,浮游和底棲類皆很豐富,是正常鹽度海水的生物群,可資全球地層對比。有若干底棲類有孔蟲與北美西部同期動物群相同,這是生物分布的一個待解之謎。南海中新世、上新世至第四紀的有孔蟲氧同位素分期取得了全球氣候地層對比的成果。
(2)淺海大有孔蟲動物群
古新世、始新世大有孔蟲(即貨幣蟲)動物群見於岡底斯山以南的崗巴定日帶和岡底斯南側,構成貨幣蟲灰岩相,含有豐富的大、小有孔蟲和軟體動物、珊瑚等底棲生物,屬於典型的特提斯淺海生物群。東海、台灣的始新世貨幣蟲動物群亦很發育,但多為砂質灰岩相,種類也比藏南少得多。台灣、澎湖、西沙和北部灣地區,中新世中堊蟲動物群是全球廣布的溫暖淺海動物群,是形成中堊蟲灰岩或白堊岩的造礁生物。上新世至第四紀的某些大有孔蟲孑遺種類與珊瑚等組成礁灰岩,見於台灣、澎湖和西沙等地,但規模已大為縮小。
(3)海灣—潟湖相生物群
見於塔里木西部。除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有若干浮游類有孔蟲外,主要為底棲類有孔蟲和牡蠣類軟體動物,屬於副特提斯生物群,與中亞地區相同。中新世有孔蟲轉變為種類單調的海灣—潟湖相動物群。上新世至第四紀可能有殘留游移海盆地存在於塔里木,殘存了少數能適應高鹽水體的生物。
(4)陸相盆地中的海源生物群
這種特殊類型的生物群在我國內陸分布甚廣,世界罕見。已見於松遼盆地、二連盆地和四川盆地白堊紀地層中,前二地區有魚類、金藻類、溝鞭藻,後一地區存在單調的有孔蟲群。古近紀已知有江漢盆地、蘇北盆地有孔蟲和廣東茂名、三水盆地的有孔蟲。華北平原始新世沙河街有孔蟲和鈣質超微化石尤為著名。新近紀至第四紀的有孔蟲與海相介形蟲常組合在一起,它們不僅見於華北平原(包括北京平原)、桑乾河、汾渭地塹帶,還見於內蒙古、塔里木、柴達木,甚至海拔數千米的阿里地區,它們的分布引起了關於來源問題的長期討論,且至今未決。這類生物群不同於濱海、沿岸地區的海相夾層生物群,因區域上離海遠,與海洋的通道難以確定。有海水上溯、鳥攜、風帶等幾種可能來源,具體的傳播方式有待研究。東部盆地的古水繫上溯傳播方式可能性較大,西部盆地可能存在新近紀和第四紀的游移殘留海盆,在上述背景上風帶、鳥攜的途徑也不能排除。
2.陸相生物群
這里以哺乳動物與植物群為主,簡述其生態類型。
古近紀和新近紀動物群在區系演化上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階段和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階段。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動物群是地方性(或土著)動物群向洲際性動物群過渡的動物群,中新世中期—上新世動物群是全北界或北方區動物群。在中國范圍內,兩階段的動物群中均存在南方與北方的分異。
(1)古新世至中新世早期由地方性向洲際性過渡的動物群
這種過渡性表現為由地方性分子占統治地位逐步分階段地過渡到大區域或洲際共有分子的大量增加,但始終保有目、科一級的土著特色。我國古新世哺乳動物群已知有10多目10餘科100餘種,早期以階齒獸科為代表(Bemalambdidae),晚期以古階齒獸科為代表(Archaeolambdidae),與另一個研究最好的北美古新世動物群難以對比,古新世早期動物群尤其如此;華南有早期和晚期動物群,華北(內蒙古)只有晚期組合,但也沒有古階齒獸等南方主導分子,可見當時即存在華北區與華南區的差異,但因發現還不均衡,兩區動物群的組成尚待新發現。始新世動物群增加到17目90餘科數百種,科一級和一批屬的洲際對比已有可能。但始新世中期和此前的動物與南亞仍不易對比,從始新世中期偏晚時期和始新世晚期開始才有了明顯的共有屬。我國始新世動物群具有明顯亞洲特色:始新世早期以Orientolophus,Asiacoryphodon,Rhombomylus為代表,始新世中期偏早時期以Lo-phiolestes,Protitan,Tamquammys為代表,始新世中期偏晚時期以 Rhinotitan,Anthracok-eryx,Pappocricetodon為代表,始新世晚期以Embolotherium,Dianomys,Sinosminthus為代表。以始新世晚期動物群為例,南、北方動物群性質有明顯不同:北方以有蹄類、嚙齒類、兔形類為主,如 Embolotherium,Gigantamynodon,Desmatolagus,Lophiomeryx 等,另有始新世中期殘遺的中獸科、兩棲犀科屬種;南方動物群以奇蹄類、偶蹄類的石炭獸科、食肉類為主,如 Gigantomynodon,Carcodon,Indricotherium,Schizotherium,Bothriodon,Anthracotherium以及古劍齒虎和其他古老劍齒虎,另有始新世中期的殘遺類型。漸新世動物群主要發現於北方,特別是西北區至內蒙古一帶,南方除滇東等地外很少發現。漸新世早期以 Karakoromys decessus,Ordolagus 等為代表,漸新世晚期以 Dzungariotheriumturfanense,Yindirtomys grangeri,Tachyoryctoides obrutchewi 為代表。漸新世動物群中巨犀類、嚙齒類、兔形類和食蟲類小哺乳動物大量增加。中新世早期哺乳動物群發現於甘肅蘭州和青海西寧盆地和新疆准噶爾盆地,以西寧「謝家動物群」為例,10屬14種化石中能與國際進行屬級對比的僅有Eucricetodon(真古倉鼠)和Brachypotherium(短腳犀)等,屬歐洲與巴基斯坦阿奎坦—布爾迪加爾期。組成中小哺乳動物為主,另有角羊等,大部分屬是漸新世殘留並且大部為亞洲土著類型。蘭州中新世早期「張家坪動物群」也包括十幾個屬種,以大哺乳動物為主,大部為殘存類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若干屬種與南亞、中亞所共有,包括剛從非洲遷移到亞洲的象類,說明青藏地區尚未構成巨大屏障。可見,中新世早期與古近紀動物群相比雖然出現了若干更進步種類,但仍保留了屬以上單位的地方色彩。
(2)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階段的哺乳動物群
此階段已極為現代化,80%以上的科延續到現代。與南亞、非洲和歐美進行屬級對比的化石大量出現,如北美的馬類西進歐亞,非洲的長鼻類東進歐亞、北美。大量新科出現,其中有特殊意義的是靈長目高等猿類或人形類的出現。亞非共有的Dryopithecus(森林古猿)和Sivapithecus(=Ramapithecus,即西瓦古猿或拉瑪古猿)是古人類演化的重要環節。三趾馬動物群區域分布最廣,有華北、西北、華南、藏北、藏南的幾十個地點,說明新近紀時期中國大部地區廣泛發育森林、草原或森林—草原環境,當然西部趨干,東部趨濕。東部區動物群的南北分異亦有明確顯示,北方和西藏以三趾馬動物群為主;滇桂除古猿動物群外出現了較多的Stegolophodon(古劍齒象)和Stegodon(劍齒象),後者到第四紀為南方型動物群的代表分子;長江中下游是過渡區。按演化和年代地層序列,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分為5 期,各有特有屬種為代表(全國地層委員會,2002;王乃文、何希賢,2005)。
(3)全球現代陸生動物地理區系
自北而南分為:北方大區或古北界,其南界由北非、土耳其、中亞、昆侖—秦嶺,東延至北美,內部分為歐洲—西伯利亞區、古地中海區(包括我國西北區)、東亞區(或東方區,包括華北北部、東北、朝鮮、日本等)、加拿大區、索諾蘭區(基本是美國和墨西哥);中部大區或老世界,包括馬達加斯加、南亞、中國南方—東南亞—伊里安等區;中南美大區或新世界;南大陸大區或南生界,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塔哥尼亞區等。這種全球古動物區系格局就是突破古近紀各土著動物區的范圍,通過加強動物區間的全球交流,在新近紀形成的。其中我國南、北方動物區的界線就是北方大區和中部大區的界線。這條界線第四紀時有大范圍的南北擺動,構成所謂「淮河過渡區」。陸生動物交流的成功,歸因於陸間海洋屏障的收縮與消失,其中歐、亞之間的動物交流得益於副特提斯或蓬蒂海的大規模收縮和連接蓬蒂海與北冰洋的土爾蓋海灣或海峽的大規模收縮和消失;亞、美之間的交流主要依賴白令陸橋多次連通;歐洲與北非的交流與直布羅陀海峽的陸橋形成期有關。哺乳動物之外的其他動物的洲際交流可能另有傳播機制,如華北東部始新世的Knightia魚群與北美西部同類魚群可對比,但並未發現通過白令陸橋交流的化石遺跡。這種情況與東海古新世Silicosigmoilinacalifornica有孔蟲群頗相似,這種底棲類動物同樣與北美西部同類相一致。它們很可能是通過北赤道暖流的漂浮島生態環境完成交流的。
(4)古近紀和新近紀陸生植物群類型
據大植物化石和孢粉組合分析,古近紀有3個植物群類型或3個植物區,新近紀有4個類型或植物區,清楚地反映了古氣候帶的性質和演變。
古近紀的3個植物群類型或植物區是:東北—華北—阿勒泰區、華南—西北—藏北區和藏南—桂粵—台灣區,分別為亞熱帶—暖溫帶的暖溫濕潤植物群、副熱帶乾旱—半乾旱植物群和熱帶暖濕植物群。
屬於第一種類型的有:東北地區古新世栗子溝木化石群、始新世早期的古城組孢粉組合、始新世中期計軍屯植物群、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的寶泉嶺組、水曲柳組、洋河組的「三合植物群」、始新世晚期的西露天組孢粉組合、漸新世的水曲柳組孢粉組合、華北漸新世的開地坊組孢粉組合以及阿勒泰古新世的阿勒泰植物群等。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常綠落葉闊葉樹占突出地位。特別是北疆的阿勒泰植物群過去不為人所關注,其21種植物化石的區系成分與現代湖北神農架、浙江天目山和長江以南地區的植物生態性質相同,有的葉片直徑達30 cm,說明其亞熱帶屬性。雖然在蒙古廣大地區尚未發現同期植物群,但可推斷當時在東亞中緯度區存在一個由北疆至東北的廣大暖溫潮濕帶。華北的植物孢粉性質與東北有所區別,華北平原始新世早期的孔店組孢粉組合中含有麻黃粉,汾渭地區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的「白鹿塬植物群」由Palibinia數種組成,它們皆指示乾旱氣候條件,可見華北當時是介於以北潮濕帶和以南乾旱帶之間的過渡帶。
屬於第二種類型的有:華南長江中下游至南嶺一帶的古新世「茶山坳植物群」以多種Palibinia為特徵,該區古新世孢粉譜中常見麻黃。始新世至漸新世的Palibinia和麻黃向西分布到川西的「熱魯植物群」,向南分布到粵北的三水盆地土布心組三段,向北擴展到汾渭地區至山東西部。Palibinia植物群延伸到中亞土庫曼等地,經中南歐直達英國懷特島。隨著新近紀華南轉變為潮濕氣候帶、中亞至地中海的廣大區域為副特提斯或蓬蒂海佔領,古近紀的東南西北向巨型乾旱帶驟然瓦解,Palibinia也從此滅絕。
屬於第三種類型的有:海南始新世中期的長昌植物群、右江地區始新世晚期—漸新世的那讀植物群和公康植物群,以及藏南始新世中期的秋烏植物群。這些植物群皆位於當時的熱帶潮濕區,其中海南和右江的植物群靠近初生的南海,藏南的秋烏植物群形成於尚未消失的特提斯海濱。
新近紀的4個類型或植物區是:西北區、華北—東北區、華南區和青藏—南海—台灣區。
西北區很少有新近紀大植物發現,但蘭州、西寧地區的中新世早期的謝家組、中新世中晚期的鹹水河組和臨夏組甚至山西中新世晚期的保德組中,藜科、蒿屬花粉都是孢粉組合的主導分子,柴達木上新世獅子溝組的典型孢粉組合是蒿屬、麻黃粉與藜科。中新世早期的謝家組尚含顯著的榆科、松科花粉,甚至很少的熱帶、亞熱帶分子;中新世中晚期至上新世藜科、蒿屬背景上,水生植物逐步減少,山地針葉植物逐步增加,反映了乾旱趨勢的加強。
華北—東北區的新近紀植物和孢粉化石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是山東的中新世山旺植物群和孢粉組合,山旺植物群含130種植物,最多的是 Acer,Carpinus,其次有 Zelkova,Carya,Juglans,Hamamelis,孢粉譜中含有一定的常綠闊葉樹和山地針葉樹成分,該植物群定義為混有亞熱帶分子的暖溫帶闊葉落葉林比較適當。華北平原館陶組下段孢粉組合和晉冀交界區的漢諾壩玄武岩夾層植物群皆以針葉樹為主伴有落葉闊葉樹,顯示了比華北東部溫度較低的山地植物群性質。但內蒙古東部的老梁底植物群以落葉闊葉樹為主,更接近東北新近紀植物群。華北上新世植物群仍存在東西差異,山東堯山組孢粉植物群仍顯示與山旺植物群相近的性質,但山西的上新世早期榆社植物群與晚期的太谷植物群顯示了北方硬木混交林的特性。東北新近紀最著名的植物群是吉林敦化的秋梨溝植物群,已發現的19種化石反映了中新世的中生混交林植被,與山東山旺植物區系性質相近,但含8種松柏類,反映古氣溫低於山旺。東北地區上新世植物孢粉資料少,與廣泛發育玄武岩有關。
華南區很少發現內容豐富的新近紀植物群。最有意義的是福建中新世漳浦植物群,含有Liquidambar,Sterculia,Fissistigma,Paliurus,Magnolia,Gymnoclas 等,屬於熱帶植物區系中的副熱帶雨林植被。閩西佛曇組的上新世孢粉組合具有豐富的山地針葉樹,喜暖成分減少,草本植物增多,反映了氣溫降低的山地植被特徵。江西中新世至上新世初的頭陂組產以Quercoidites為主的孢粉植物群,含有較多的Fagus,Liquidambar,Engelhardtia,Ilex,Nyssa,Myrica,Tilia,屬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植被,但另有大量草本的 Chenopodium,反映稍涼微乾的亞熱帶氣候。江西南豐的Quercoidites-Faguspollenites組合可能屬於頭陂組上部的早上新世部分,吉安的Quercoidites-Cyclobalanopsis組合應屬上新世晚期的黃橋組,它們反映了溫暖潮濕氣候下的常綠闊葉和落葉闊葉混交林植被,其中較少Chenopodium可能反映了森林植被的擴展。四川中新世晚期的涼水井組孢粉以被子植物和蕨類為主,上新世晚期的鹽源組孢粉以水龍骨科和單縫孢子佔多數,仍然屬於潮濕氣候植被,沒有反映出任何趨干趨冷的特徵,這也反映出該地瀕臨的青藏高原這時尚未顯著隆升。總之,這里所劃的華南區是新近紀的亞熱帶潮濕氣候帶。
青藏—南海(包括台灣)大區在新近紀是一個東西向延伸數千千米的熱帶或熱帶—亞熱帶潮濕植物區系。其東段(滇東、南嶺以南至台灣)的熱帶植被性質明顯,如滇東的小龍潭和多塘植物群、廣西合浦的南康植物群、台灣的石底植物群;西段東部的中新世植物群如滇西的景谷、劍川、臨滄植物群和藏東的芒康植物群無疑具有熱帶植被特性,但上新世的騰沖植物群已轉變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反映了由中新世熱帶植被向暖溫帶植被的演變趨勢。藏中岡底斯帶上的中新世烏郁植物群為以高山櫟為主的熱帶山地植被,其性質為常綠革葉灌叢,但藏南上新世的噶爾植物群和希夏邦馬北坡植物群分別為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革葉灌叢,應該反映了上新世熱帶山地垂直分帶性的增強和該區新近紀的副熱帶乾旱環境。總之,青藏大部地區在新近紀由地貌平坦的熱帶區向平原與山脈相間的熱帶—亞熱帶區轉變,但沒有出現高寒偏乾的高原環境。
Ⅳ 地球上陸生生物群落主要有哪六種
如熱帶群落(tropical community)、溫帶群落(tempera-te community)、極地群落(antarctic commu-nity)、沙漠群落(desert community)、沿岸群落(maritime community)、草原群落(grassla-nd community)、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等。熱帶雨林、溫帶落葉林、凍原(tundra)等以氣候帶作為識別標記的植被區是陸生群落分類的最大單位,這樣的群落單位稱為生物群系(biome)。即使包括空氣中懸浮生物和土壤生物在內,陸生生物的生物圈也只限於接近地表的較薄的一層,因此陸生群落比起水生群落來其立體范圍要小。大形而十分發達的綠色植物明顯地構成了群落內的立體結構,這是陸生群落的一個特徵。據說食植性動物僅僅利用了陸生植物光合作用產物的5—15%,腐生食物鏈。在陸生群落中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這也是陸生群落的一個特徵。另外陸生食物鏈一般是比較短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