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疫苗龍頭一季暴賺100億,生物醫葯行業未來前景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生物醫葯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002007)、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萊士(002252)等。
本文核心數據:疫苗批簽發量、采漿量、生物醫葯市場規模、生物醫葯企業數量、生物醫葯企業市值。
行業概況
1、定義
生物醫葯產業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生物醫葯」指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各種形式的新葯研發、生產相結合,以及與各種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高技術產業。狹義的「生物醫葯」指人們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的醫葯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盒)、微生態制劑、血液製品及代用品等。本文中的「生物醫葯」是指狹義的「生物醫葯」。
生物醫葯按照產品功能差異,可以劃分為預防、診斷、治療三類細分產品。預防類主要包括疫苗類產品;診斷類主要包括診斷試劑;治療類產品主要包括單克隆抗體(單抗)、重組蛋白葯物和血液製品。
2、產業鏈剖析
生物醫葯產業鏈的上游為基礎研究的開展,通常是由獨立醫學實驗室,即第三方檢測中心完成,有部分醫院亦設有獨立實驗室,可承擔一部分醫葯外包的項目。中游為生物醫葯製造,包含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以及單克隆抗體領域。下游為消費終端,分別為醫療機構(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以及醫葯零售終端(包括實體葯店以及電商平台)。
在上游醫葯研發行業,國外獨立實驗室Quest以及Labcorp是全球知名企業,國內以迪安診斷、金域醫學、凱普生物等企業為主;從中游生物醫葯製造來看,疫苗領域以智飛生物、沃森生物等企業為主,單抗領域以復星醫葯、三生國健等企業為主,診斷試劑領域以科華生物、邁克生物等企業為主,血液製品領域以上海萊士、天壇生物等企指昌慧業為主;下游消費終端以醫療機構和零售葯店為主。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與國外相比,國內生物醫葯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國內生物醫葯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發展,經歷2005-2017年的快速發展階段後,從2017年開始進入爆發增長階段。目前,生物醫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具有極強生命力和成長性的新興產業,也是醫葯行業中最具投資價值的子行業之一。隨著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整個醫葯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物醫葯行業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業發展全面提速
近年來,迅飢國務院、發改委、葯監局、市場監督局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生物醫葯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生物醫葯發展趨勢、生物醫葯研發生產規范、生物醫葯新技術等內容。另外,生物醫葯細分領域如疫苗、診斷試劑等,國家也出台了相應的扶持發展政策。
行業發展現狀
1、疫苗批簽發量整體呈「U」型
從批簽發總量來看,2013-2019年,我國疫苗批簽發量呈波動態勢,2019年約為5.7億支,與2018年基本持平,略低於2017年批簽發量。2018年長生疫苗事件對2019年上半年略有影響,但目前已經基本恢復。隨著我國疫苗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幾次大的疫情之後,從政府到民眾對疫苗的認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據中檢院披露,2020年疫苗合計批簽發量為6.5億支,同比增長14%,行業整體增長態勢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疫苗批簽發1.13億支,同比下滑13.87%,其中二類疫苗批簽量6018.78萬支,同比逆勢增長48.36%;一類疫苗批簽發量達5238.09萬支,同比減少39.55%,主要系行業多家公司著力進行新冠疫苗生產。疫情時代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將提升疫苗行業的整體接種率,二類疫苗批簽發量有望持續提升,根據測算,2021年,我國疫苗批簽發量約為7.1億支。
註:2021年4月後中檢院不再對外披露批簽發具體瓶/只數量數據。
2、采漿量呈現波動增長的發展趨勢
2006年《關於單采血漿站轉制的工作方案唯答》明確,單采血漿站由衛生行政部門改由血液製品企業文設置,漿站與生產企業建立「一對一」供漿關系,加速行業集中。2007年7月18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又發布了《關於實施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檢疫期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所有血漿原料需經3個月以上靜置(即業內所稱「窗口期」),再經病毒檢測合格方可投料生產。這兩個重磅炸彈式的政策直接導致全國采漿量急劇下滑,企業產能大幅下降。
2008年之後,隨著經過規范的漿站開始投入使用,采漿量有所提升,但仍然無法滿足臨床需求,2011年貴州關閉16個漿站,全國采漿量當年下滑7.7%。隨後在倍增計劃的引導和激勵下,國內采漿能力大幅提升,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數據顯示,采漿量從2011年的3858噸增加到2019年的9100噸,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人們無法出門,采漿量出現下滑,采漿量下降到8338噸。2021年,采漿量再次上升,達到了9455噸,較2020年增長13.4%。
3、生物醫葯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
受老齡化加劇、社會醫療衛生支出增加和行業研發投入增多等因素的推動,近年來中國生物醫葯行業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據Frost &
Sullivan報告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中國生物醫葯行業市場規模從1836億元增長到345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14%。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測算,2021年,中國生物醫葯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248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生物醫葯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目前中國生物醫葯行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特別以江蘇、上海和廣東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底,江蘇共有生物醫葯企業4018家,上海共有3259家、廣東共有2931家。
2、企業競爭:參與者眾多,且各有所長
生物醫葯行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醫葯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值來看,截至2022年7月7日,在市值20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葯明康德、恆瑞醫葯;市值在1000億-2000億的企業有智飛生物、百濟神州、萬泰生物、復星醫葯、泰格醫葯;市值1000億元以下的企業有長春高新、凱萊英、沃森生物、華蘭生物等。
從細分領域來看,疫苗領域以中國生物、沃森生物、成大生物、智飛生物、艾美疫苗等企業為主;診斷試劑領域以利德曼、達安基因、迪安診斷、科華生物等企業為主;血液製品領域以天壇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等企業為主;單抗領域以三生國健、百泰生物、復星醫葯等企業為主。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呈現市場競爭趨勢和技術發展趨勢
未來,生物醫葯行業將朝著市場競爭趨勢和技術發展趨勢方向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② 中國最大的幾個疫苗公司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生集團所屬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銷售網路,在我國科技和醫療衛生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河南新鄉市,董事長安康。簡稱華蘭生物(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2019河南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76位。2020年3月18日,華蘭生物以58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第18。
3、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從事疫苗、血液制劑、診斷用品等生物製品的研究、生產和經營的企業,於1998年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
4、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大生物」)於2002年6月在沈陽成立。公司秉承「面對生命,只有責任」的理念,堅持「誠信與責任」的核心價值觀。
致力於研發、生產和推廣「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生物製品,把公司建成備受行業尊敬的、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有4千多萬劑人用狂犬病疫苗和1千多萬劑人用乙腦滅活疫苗生產能力。
5、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專業從事人用疫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制葯企業,致力於向國內外市場提供安全有效、品質優異、技術先進的人用疫苗產品。
2020年3月18日,沃森生物以44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