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底150千米下沒有生物的原因是什麼
1、水壓太大,一般生物體承受不住
2、太深的地方陽光照不到,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沒有植物,植物是食物鏈的開始,沒有植物,其它生物也就沒了。
3、同樣由於沒有植物,加上距離空氣遠,深海處的溶解氧很低,不利於生物生存。
『貳』 海洋生物在海底多少米以下是無法生存的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厘米大小的新魚種。假如人們不是親眼見到這許多的深海生命體,只聽其傳言,會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因為,這些看起來十分柔弱的生命,首先要經受起數百個大氣壓力的考驗。就拿人們在7000多米的水下看到的小魚來說,實際上它要承受700多個大氣壓力。這就是說,這條小魚在我們人手指甲那麼大小的面積上,時時刻刻都在承受著700千克的壓力。這個壓力,可以把鋼制的坦克壓扁。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深海小魚竟能照樣游動自如。在萬米深的海淵里,人們見到了幾厘米的小魚和蝦。這些小魚蝦,承受的壓力接近一噸重。這么大的壓力,不用說是坦克了,就是比坦克更堅硬的東西,也會被壓扁的。 但是,深海魚類為什麼能承受海底如此巨大的壓力? 原來,深海魚類為適應環境,它的身體的生理機能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反映在深海魚的肌肉和骨骼上。由於深海環境的巨大水壓作用,魚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纖維組織變得出奇的細密。更有趣的是,魚皮組織變得僅僅是一層非常薄的層膜,它能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這就是深海魚類為什麼在如此巨大的壓力條件下,也不會被壓扁的原因。 另外,深海魚類的眼睛也變得非常奇特。我們常見的金魚,不僅顏色非常鮮艷,兩隻眼睛特別大,而且好玩。和金魚比較,生活在深海里的魚類,其眼睛結構要比金魚眼豐富多了。一般魚的眼睛,多生長在頭的兩側,而生活在深海中的後□魚,眼睛卻長在頭部的背部。從正面看,後□魚的兩只大眼框,簡直就像是豎起來的兩只電燈泡。而從上往下看,兩隻眼睛又像兩個大圓圈,占據著頭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這種魚眼,能上下左右活動,其眼球的組織結構和一架望遠鏡差不多,而且還能自如地調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結構,幾乎是深海魚的一個共同生理特徵. 由於生活在環境條件極其特殊的深海,這些深水動物都具有自身特殊的結構,以適應自然環境對其帶來的影響 居住在海洋500米到幾千米深處的動物,叫做深水動物。它們又分為兩個動物區系。生活在500至2000米深的海水裡的,是次深海區動物區系;從2000米再往下,屬於深海區動物區系。深水動物的形態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它們在構造上具有許多相同的特點。由於不利的生活條件,深水動物不論在量的方面,還是在質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動物發達。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科學工作者,即在水下923米深處,對海洋動物進行過直接的觀察,並捕到深水動物。1949年,前蘇聯生物學家在太平洋8000米深處得到了動物標本,這說明了在海洋深處,生命還是多種多樣的。 海洋深處遠不及淺水裡那樣光線充足、營養豐富、水的流動強而有力、溫度和鹽分的變動明顯。在深海里,太陽光透不進去,沒有植物或很少有植物;沒有波浪,水的流動也相當緩慢;海床是由柔軟的甚至是半流體的淤泥和黏土組成的;溫度低,始終保持在0℃至2℃,海水的鹽分也十分固定。此外,水的巨大流體靜壓力,大約以每深10米一個大氣壓那樣地增加著。在深海區域內,二氧化碳接近液體狀態,並導致連續不斷的石灰質的溶解。所以說,深水動物惟一的食物來源是細菌以及從上層海洋里落下來的生物的屍體。 說起來很令人費解,有些深海動物沒有眼睛,可是有些動物的眼睛又非常大,猶如兩盞探照燈。這種眼睛的構造包括水晶體和其他撥玻璃晶體,它可以在短距離內看到許多深水動物放射的光線。然而那些沒有眼睛的動物,它們卻有感覺能力,能夠確定方位,並能尋找食物。 還有許多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在它們的身體里有著包含透鏡、反射器和光源等一整套復雜的發光器官,可以發射出耀眼而沒有暈圈的冷光。這種發光器官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發出的帶綠色、天藍色或者紅色的亮光。 生活在深海里的「老住戶」巨喉魚,這種魚不但有難以捕捉,更難看到。它全身黑色並布滿發光器。從早到晚這種魚都把嘴張著,毫不費力就能吃得飽飽的。 叉齒魚的模樣很怪,它的上下頜的關節十分靈活,能吞食比自己身體大三倍的動物。它的胃也很大,其體積占身體的1/3,吞下的食物可以在胃裡儲存起來,慢慢地消化。很長時間找不到食物也不會餓死。 此外,深海魚類還有鋸頜魚、皮條魚、黑鯨犀魚、固燈魚、鞭吻魚等等。 深海魚類具有的獨特特點使它們成為深海的主人 深海中的魚類和生活在海洋上、中層的魚類不同,它們有哪些特點呢? 真一,生活環境的改變,會使深海魚類的機體結構也有所變化。在海水中,由於二氧化碳導致石灰質的不斷溶解,深海處水溫低,溶解的石灰質很准再從海中分離出來,因而深海魚類不易得到適當的鈣,所以它們骨骼和肌肉不發達,就變成為多孔而具有滲透性的組織,使體內的張力能抵抗外邊的壓力。深海魚類的腹部薄如蠟紙,卻富有韌性和彈性,不易撕破,這樣,它們即使吞食了比自己身體大兩倍的魚,也不會把肚皮撐破。 真二,一些深海魚類長年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具有特殊的視覺器宮。如有的魚雙眼特別發達,差不多佔頭部的一大半;有的魚眼睛呈圓柱形,水晶體特別大,向前或向後突出,像一架望遠鏡;有些魚的眼睛卻很小,甚至退化成沒有眼睛的「盲魚」。這些魚類往往長出比自己身體長數倍的須,用須來感受各種動物的呼吸和游泳時所激起的聲波。一般的深海魚都具有感覺遠距離聲音振動的能力,從而在漆黑的深海中尋找食物或躲避敵害。